安徽考古文献
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介绍
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介绍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欢迎大家阅读!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介绍遗址揭露面积7000余平方米,清理房基48间,墓葬217座,灰坑149座,兽坑7座,祭祀坑4座,出土各类文物近万件。
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徽省蒙城县许疃镇毕集村东约200米处,是国内保存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从1989年至今,先后进行了13次发掘,在一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清理出房迹78间,墓葬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
出土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珍贵文物近万件,为研究皖北地区原始社会中、晚期的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尉迟寺一带的自然景观十分优美。
溪水潺潺,林木葱葱,各种动物游荡河畔林间,戏水觅食。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通过发掘使这座沉睡了五千年之久的古代遗址重放光彩,并以它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展现着当时人们的居住形式、文化生活、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安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构型与意义尉迟寺是一处南北230米、东西220米的圆形环壕大汶口文化聚落,发现成排成组的红烧土房子40余间,房内常有数量不等的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最多的达80余件。
反映在尉迟寺遗址中的资料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一是大型红烧土排房建筑的发现,弥补了大汶口文化几十年来仅见墓葬而缺乏完整聚落的空白。
二是在建筑遗址的周围,有一条南北跨度230米、东西跨度220米、宽25~28米、深4.5米的椭圆形围沟,把聚落遗存团团围住,使聚落显得完整而严谨。
三是意识形态方面的资料主要表现在墓葬方面。
四是物质文化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陶器方面。
中国近代考古文献
中国近代考古文献
中国近代考古文献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著作:
1. 《考古学》:由常人主编,是近代中国第一本考古学教材,对考古
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讲解。
2. 《中国史前文化》:这本书对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和分布作了系
统的分析,对中国史前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做了详细的研究。
3. 《中国青铜器》:这本书对中国青铜器的种类、分布、发展演变等
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4. 《殷墟发掘》: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殷墟的发掘过程,对了解中国近
代考古发掘工作有重要价值。
5. 《中国史前考古》:这本书对中国史前考古做了详细的研究,包括
对石器、陶器、骨器等遗物的介绍和分析。
6. 《中国考古学》:这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集体编写的教科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历史、方法和成果。
7. 《中国考古》:由郭大顺等著,介绍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
考古发现和成果。
此外,还有《新石器时代文化论》、《文物鉴赏指南》、《河南辉县
战国墓地》等都是近代考古文献中的重要著作。
如果您对考古学感兴趣,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了解更多关于这一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寿春城遗址考古的新进展
寿春城遗址考古的新进展文 图/张义中 张钟云寿春城是战国晚期楚国最后的都城,其地望在今安徽寿县城关及其附近的观点,经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机构多年的工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已成为学界共识。
寿春城城墙的两种主流观点寿春城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
自工作伊始,对城墙的探索和确认便是重点和核心。
经过两代考古人近40个春秋的努力探索,分阶段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丁邦均先生为代表。
198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寿县文物部门联合组成以丁邦均先生为首的工作小组,对寿春城遗址展开有计划的考古工作,运用考古调查、钻探、试掘和遥感勘测等手段,至1991年,取得显著成果,发现了柏家台建筑基址,同时确定了城址的位置和范围,推测寿春城外郭城南北长约6.2公里,东西宽约4.25公里,总面积约26.35丁邦均先生及其团队确定的寿春城遗址范围图(红线部分,综合遥感解译和考古工作成果形成)柏家台遗址发掘现场(T5内房址的方形铺地砖)柏家台遗址发掘现场照(铺地砖叠压于槽形砖之上)平方公里。
进一步的考古工作因丁邦均先生工作调动而中断,更遗憾的是,1995年丁先生去世,他曾多次提及的寿春城遗址考古报告最终未能完成,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佚失。
第二种观点以张钟云先生为代表。
由于种种原因,前期考古工作的部分原始记录下落不明,寿春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也因此经历了一段停滞期。
伴随着学界提出的一些质疑,寿春城城墙的探索与研究变得晦暗不明。
2000—2003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重启寿春城遗址的考古工作。
这一阶段考古工作思路明确,主要分图① 槽形砖 图② 方形铺地砖 图③ ④ 凤鸟纹圆瓦当图⑤ 云纹半瓦当 图⑥ 云纹圆瓦当柏家台遗址出土的砖瓦: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对丁氏外郭城的验证,经过重新调查,并综合分析、比对前期遥感解译图,选择理想的地点开展钻探和试掘,通过一系列的考古工作,基本否定了前一阶段通过遥感解译得出的外郭城城墙遗迹;第二是在比对多种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观点,认为楚寿春城的宫城位于现寿县城墙(指现存完整的砖包城墙,周长7147米,城内面积约3.65平方公里)基址范围内,现存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城墙是经过下蔡、楚都寿春、汉、唐、宋多代叠加形成的,外围发现的战国晚期建筑基址、重要青铜器地点,应是楚寿春城宫城以外的散之北临护城河,经年取土加固,对重要遗迹破坏严重,导致发掘面积有限,因此联合考古队拟定的发掘目标并没有完美实现,“现存南宋城墙系寿春城宫城”这一观点仍需要更多的考古资料佐证和支撑。
安徽地区出土的唐三彩述略
图3唐三彩贴花三足鍑图1 唐三彩双系钵图2 唐三彩贴花三足仓□刘东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的铅釉陶器,是唐代盛行厚葬制度的产物。
河南洛阳是唐三彩的最早发现地,1905—1909年,清政府修筑陇海铁路开封至洛阳段时,在洛阳北邙山脚下施工损毁一批唐墓,出土了数量颇多的三彩器皿、动物和人物俑。
古玩商们将其运往北京,并根据其大多以黄、绿、白为主色调的特点,称其为“唐三彩”。
1942年,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唐三彩”,并指出“以铅黄绿青等三色描画花纹于无色釉之白地胎上,即世所称之唐三彩者为最佳”。
从唐三彩出土地点分布情况看,其主要集中在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此两地正是唐代的国都和东都。
除此之外,其他省份也有出土唐三彩的零星报道,但数量远远少于河南、陕西两省。
安徽省承南接北,水陆交通便捷,省内多地都曾出土过唐三彩,本文略作梳理,简介如下。
一、安徽地区唐三彩出土情况安徽省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一般以长江、淮河为分界线将安徽分为三部分:淮河以北称为“皖北”,淮河、长江之间称为“皖中”,长江以南称为“皖南”。
下面简述这三个区域内出土唐三彩的基本情况。
(一)皖北地区1.唐三彩双系钵[1]。
阜阳展览馆移交,现收藏于阜阳博物馆。
这件三彩钵虽未知明确出土信息,但这类各地文化馆、展览馆早年移交的古代文物基本都为当地出土。
钵高12.5厘米,口径13.4厘米。
敛口,圆鼓腹,圜底,肩部置对称的圆孔形双系,其中一系残缺,两系下均有半球状坠饰。
钵的胎体呈灰白色,钵内不施釉,外壁上部施褐、蓝、黄三色釉,有垂釉现象,下部不施釉,现白色化妆土。
(图1)2.唐三彩贴花三足仓[2]84。
1975年安徽亳县(今亳州市)十河区梅城出土,现收藏于亳州市博物馆。
仓高17.8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6厘米。
器为侈口,圆唇,短束颈,斜折肩,肩部一周贴塑八朵桃形团花,肩下有两道凸弦纹。
筒形深腹,腹外壁贴塑四只独角兽,间隔以忍冬花贴塑,腹下凹弦纹两道。
安徽阜阳古城村遗址2020 年考古发掘收获
古城村遗址东北为颍河取弯与茨河交汇处,东南为海孜村,西边为宁老庄镇,南为泉河,其地理位置与文献中记载的周王朝通往淮水必经要地妢胡古国以及楚考烈王徙都于阜阳北部、茨河左岸的钜阳城均有吻合之处。
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4月初组织人员进行区域系统调查并结合《中国文物地图集》和“三普”相关资料,该遗址分布面积为470万平方米,核心区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
发掘概况发掘区划分为南区、北区两个部分,我们共发掘墓葬46座、灰坑41个,其中殉狗、殉牛祭祀坑共2个、建筑散水遗迹2处、陶窑3处、灶1处、夯土遗迹2处、陶礼器陪葬坑1处、车马坑1处,发现有仰韶、大汶口、龙山、商周、遗址位置图① M34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95°,墓口长2.1米,宽0.7米,墓壁上部较平直,未见加工痕迹,墓壁斜直,墓葬深度约1.1米,墓底近平,长1.9米,宽0.6米M34出土器物 :图② 陶罐 图③⑦ 陶豆 图④ 陶簋 图⑤⑥ 陶鬲古城村遗址位于安徽阜阳颍泉区古城村,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0年4月对古城村遗址进行发掘。
共发掘墓葬46座、灰坑41个、车马坑1座。
出土文物丰富,年代跨度较大。
遗址与文献记载“胡国”“钜阳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于研究淮河中游地区商周时期历史演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 图/姚洁 袁圣涛安徽阜阳古城村遗址2020年考古发掘收获遗址分布范围南区北区战汉、唐宋、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共出土标本716件。
墓葬有明墓2处、宋墓6处、唐墓3处、汉墓21处、战国墓葬3处、西周墓葬9处。
其中M35和M44为大型甲字型竖穴土坑墓,南北向,并行排列,保存完整,没有盗洞。
M21出土了大量彩绘陶俑和彩绘马。
M8出土彩绘漆棺1具,保存较完整。
M9、M24、M27出土有成组铜器,为鼎、盉、敦、壶、盘、铲等组合,同时出土了谷纹玉璧、玉觹、蜻蜓眼、象牙韘、犀角六博棋、鹿角俑、铜带钩、水晶琀、琉璃珠等珍贵文物,大致时代为战国中期。
上古宇宙观的考古学研究安徽蚌埠双墩春秋锺离君柏墓解读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二本,第三分出版日期:民國一○○年九月上古宇宙觀的考古學研究──安徽蚌埠雙墩春秋鍾離君柏墓解讀馮時*安徽蚌埠雙墩春秋鍾離君柏墓的發現不僅為鍾離國歷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更重要的是,其獨特的墓葬形制完整地展現了上古宇宙觀的豐富內涵。
本文將考古資料與文獻史料互為印證,揭示了墓葬自封土以至墓室的六層結構所具有的文化含義。
以五色土遺跡以證月令思想,圓璧遺跡以論蓋天觀念,放射遺跡以明星象之象徵,土丘遺跡以見形埒觀念,山緣遺跡以示八極觀念,「亞」形墓室以究宇宙觀之發展。
墓葬獨特形制的設計旨在體現以祖配天的傳統宗教觀,體現了淮水流域古代文化的地域特色,並對鄒衍學說的形成及《淮南子》宇宙觀的傳承產生了深刻影響。
關鍵詞:春秋鍾離君柏墓宇宙觀淮水流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399-上古宇宙觀的考古學研究Ancient Cosmology from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Deciphering the No. 1 Tomb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t Shuangdun Village in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Shi Feng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discovery of the No.1 tomb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t Shuangdun village in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has not only given us a large amount of physical material with which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ry of the Zhongli state, more importantly, the unique form of the tomb completely evinces the rich connotations of ancient cosmology. This article consolidates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ancient texts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tomb’s six-layer structure: the five-color earth mound on top of the tomb indicates the concept of yueling (the proceedings of the government in different months); the flat, circular layer resembling a jade disk demonstrates the “celestial dome” theory; radiating lines symbolize the constellations; semicircles molded out of clay represent the idea of xinglie (form and boundary); piles of circular cones manifest the concept of the eight poles of the Earth; and the ya-shaped (cross-shaped) tomb chamber indicates the advanced level of Chinese cosmology at the time the tomb was constructed. The distinctive structure of the tomb embodies the traditional religious notion of enshrining ancestors as foils to heaven. It also reveals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ulture in the Huai River region and had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Zou Yan’s philosophy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osmological views recorded in Huainanzi.Keyword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mb of Lord Bo of Zhongli, cosmology, Huai River region-491-。
考古寿春城之一“下蔡”迷踪
考古寿春城之一:“下蔡”迷踪文图/蔡波涛张钟云淮南蔡家岗赵家孤堆蔡墓出土 "蔡侯产”铭文剑都寿春城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一系列考古调查和试掘,寿春城城址的具体方位逐渐被锁定在今天寿县县城及其东南部区域。
1985年柏家台大型建筑基址的发现与发掘,也 被学界认为是确定寿春城城址位于寿县县城东南部一带的核心证据。
借助遥感技术和四级电阻率法物探等手段,至1991年,寿春城的外郭城被划定为东西长约6.2千米、南北宽约4.25 千米,总面积达26.35平方千米的区域。
但这一 结论被2001 — 2003年的考古验证工作否定。
纵 观寿春城的考古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寿春 城方位被确认无疑的前提下,学界比较关注的城址范围、城垣结构以及城内布局等问题的揭示迟迟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作为典型“古今 重叠型”城址,寿春城的研究存在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即其早期下蔡城历史的探索,回顾对 下蔡城地望的讨论,又总会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惑。
艾献记载的“下蔡”由m作为西周初年最早的姬姓封国之一,蔡国 是与周王室同宗的重要诸侯国。
《史记•管蔡世家》有载:“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地。
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
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移民。
”蔡国始封之君为蔡叔度,是周文王之子,与周武王、周公旦皆为同母兄弟。
武王病故,二人挟武庚叛乱,后周公东征平叛,杀管叔,放蔡叔于郭凌。
至周成王时,又复封蔡叔度之子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
虽然有关蔡叔度始封地与蔡仲胡复封地是否为同一地点尚存在一定争议,但学界对于“蔡”的第一 个都城应为上蔡的认识基本一致。
《汉书•地理志》云:“上蔡,故蔡国,周武王弟叔度所封。
度放,成王封其子胡,十八世徙新蔡。
”至迟从西周晚期开始,楚国已经对蔡国进寿县、凤台县周边地形行了侵伐。
《左传•桓公二年》载:“蔡侯、郑 伯会于邓,始惧楚也。
”此后,蔡国一直成为楚国北境的心腹之患,更是其东进经略江淮的阻碍之一。
安徽省马鞍山市朱然家族墓发掘简报
安徽省马鞍山市朱然家族墓发掘简报
马鞍山市文物管理所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朱然家族墓是马鞍山地区发现的又一座东吴时期重要墓葬,也是该地区迄今发现唯--座封门墙内侧设置石门的墓葬.墓中出土一批珍贵的青瓷模型明器和实用器,特别是一件青瓷羊,造型优美,体态丰腴,工艺精湛,被著名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称为"羊王".通过对马鞍山地区已经发掘的几座东吴时期大型墓葬的分析,并结合<三国志·吴书>等史料推断,此墓的墓主可能是朱然之子朱绩.它的发现和发掘,对研究朱然家世和该地区东吴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贵资料.
【总页数】9页(P34-40,彩版2-彩版3)
【作者】马鞍山市文物管理所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2
【相关文献】
1.娄烦下龙泉村宋代家族墓发掘简报 [J], 裴静蓉
2.马鞍山孙吴朱然家族墓时代及墓主身份的分析 [J], 王志高;王俊
3.安徽省马鞍山市独家墩三国早期墓发掘简报 [J], 马鞍山市文物管理所
4.谈朱然家族墓的年代和墓主身份 [J], 栗中斌
5.谈朱然家族墓 [J], 王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十大考古发现
安徽十大考古发现《安徽考古》一书展示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关于安徽十大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十大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徽十大考古发现之序言安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早在北宋时期已有人关注。
科学意义上的安徽境内的考古活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1934年,原“中央博物院”在当涂县发掘一座西晋砖室墓;同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王湘、李景聃等人在调查原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被盗事件时,曾对寿县地区的文物古迹进行调查,发现龙山至商周时期的古遗址12处及古墓葬8处。
这些零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揭开了安徽现代考古的序幕。
安徽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建国后至今的60年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的考古工作取得迅速的发展,先后发现4000多处古遗址和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取得了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科研成果。
这60年中,安徽考古工作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属于起步时期。
50年代初,国家百废待兴,各地兴起建设新中国的热潮,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和鼓舞下,安徽省掀起了以治理淮河为中心的基本建设高潮,古代文物随之在各地不断被发现。
这一时期,作为区域内考古骨干队伍的华东文物工作队及安徽省内的文物考古专业机构分赴各地,积极抢救和保护文物。
1957年,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初步发现古遗址、古墓葬上千处,初步认识了境内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和分布特点。
在此阶段,重点发掘了寿县和淮南的蔡侯墓、屯溪飞机场土墩墓、寿县安丰塘汉代坝堰遗址、休宁南宋朱唏颜夫妇墓、安庆元代范文虎夫妇墓以及合肥的元代银器窖藏和明代瓷器窖藏。
同时,调查发掘了芜湖蒋公山、亳州青风岭、绩溪胡家村、临泉老邱堆、亳州钓鱼台及肥东大陈墩、大城头等一批古文化遗址,还对阜南润河、嘉山泊岗等地发现的商代青铜器进行了清理。
安徽阜阳汉简介绍
安徽阜阳汉简介绍(摘自/f?kz=220387336)阜阳古称颍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西周时,阜阳境内为胡子国。
战国末年,楚考烈王迁都于巨阳(今阜阳太和县),阜阳曾一度成为楚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秦汉以后,阜阳历为郡、州、府治所以及众多王、侯的封地。
由于其地理形势是“襟带长淮,控扼陈蔡”、“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明·李宜春《颍州志·形胜》),所以两千多年来,阜阳一直是沟通南北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枢纽。
至今,古城遗址遍布全城及周边四邻,地下文物也极其丰富,闻名中外的阜阳汉简,就出自阜阳县双古堆汉墓。
双古堆位于阜阳市西南郊约一公里处。
原是座高出地面20米,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70多米的双顶大土堆。
传说历来黄河泛滥,阜阳四周一片汪洋,惟双古堆像孤岛一样伫立水中,水涨,古堆也随之升高,再大的水也难以将其淹没。
因此,世代相传双古堆是仙人的住宅。
1977年春,当地罗庄人在古堆前建窑,挖出了几个陶制的马头,同年7月,经上级批准,阜阳地区博物馆会同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和阜阳县文化局,对古堆进行了科学的挖掘和清理,方才揭开双古堆之谜。
由出土器物上的铭文和纪年得知,原来双古堆是西汉初年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夫妻的合葬墓(详参《文物》1978年第8期,《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
两墓中除出土漆、铜、金、玉器等文物二百余件外,还发现了大批竹简和三块木椟。
作为随葬之物,这批竹简已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
简,是古代的一种书写材料,纸发明以前,古人将文字书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
写在竹片上的叫简,写在木片上的叫牍或曰札。
将简片编缀成册,谓之竹(简)书,但也统称为竹简。
阜阳出土的这批简,因为是汉代的,故被名之为阜阳汉简。
由于年代久远,遭自然侵蚀,尤其墓葬很早以前即遭人盗掘,人为破坏所致,墓已垮塌。
棺椁内常年积水,盛放简牍的漆笥已朽坏;加之受封土和椁盖板的重量挤压,笥内竹简变质、变形,不仅散断扭曲,颜色发黑,而且彼此交错粘结成形如刨花板状物,难以将其剥离开。
赵文楷墓考略
赵文楷墓考略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22期摘要:赵文楷墓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北中镇马嘶村茶园组,是其与妻张夫人、妾王夫人的合葬墓,1998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赵文楷;状元;册封琉球;合葬墓;墓志铭;省保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22.003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芥山,安徽太湖县人。
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嘉庆元年(179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文渊阁校理。
嘉庆四年(1799),奉旨成为清朝第五次册封琉球正使,嘉庆九年(1804)授山西雁平道,当署山西按察使。
太湖县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在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
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立太湖左县,属晋熙郡。
太湖县建县有1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文风蔚然,“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传为佳话,状元赵文楷便是其中之一。
1 赵文楷墓现状赵文楷墓(图1)是赵文楷与妻张夫人、妾王夫人的合葬墓,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北中镇马嘶村茶园组。
该墓由木棺、砖椁、石灰、桐油夯筑而成,墓背靠仙人大座山。
墓堂东西长21.7米,南北宽13.8米,墓冢为圆弧形土堆而成,长9米,宽7米,最大高度3.2米,墓冢外沿用石块垒砌,墓堂后有石砌挡土墙,墓堂前铺有墁石地面,有碑一块。
墓前依山势有三级拜台,墓地总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
据史料记载,该墓修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
墓碑(图2、图3)为青石质,碑高1.46米,宽0.9米,厚0.07米。
碑首刻飞凤图案。
墓碑两侧有石柱,高1.46米,宽0.2米,进深0.4米,石柱正面雕刻如意缠枝纹。
两柱之上有横梁,横梁通长1.5米,高0.2米,进深0.4米,做成屋顶式样,两端起翘,梁身正面雕刻如意缠枝纹。
两柱之下有石袱,长1.5米,宽0.4米,厚0.09米。
安徽淮河流域早期原始文化略说
安徽淮河流域早期原始文化略说
朔知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1999(000)005
【摘要】近十几年来,安徽淮河流域发现了不少公元前6000~4000年的遗址,本文结合其特征将它们分为三期,认为它们与山东的原始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一个文化体系,而可能是另一个文化区,并可以分为两个文化类型。
【总页数】7页(P32-37,4)
【作者】朔知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1.13
【相关文献】
1.民国时期淮河水灾与灾害救治——以安徽淮河流域为考察对象 [J], 谈家胜
2.淮河流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来自1998-2007年安徽淮河流域的经验 [J], 万伦来;朱骏锋;沈典妹
3.叶建春率队检查指导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出席国家防总安徽防指淮河防汛抗洪抢险综合演习 [J],
4.从青莲岗文化的命名谈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原始文化的相互关系 [J], 张敏
5.淮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基于安徽淮河流域的经验证据 [J], 万伦来;麻晓芳;方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重大考古发现及其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深远影响研究
安徽重大考古发现及其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深远影响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安徽地区重大考古发现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贡献。
通过梳理近年来安徽地区的考古发现,文章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线索,揭示了早期社会结构和治理体系的演变过程,并印证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文章还分析了这些考古发现对未来探索的启示和思考方向,包括深化对史前时期社会结构的认识、拓展研究视野以及推动考古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文章强调,这些考古成果不仅提升了安徽考古学的学术地位,也为国内外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同时,文章还展望了未来安徽考古工作的方向,包括深化区域考古研究、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推动考古技术创新。
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并倡导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文物法律法规宣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最后,文章强调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必要性,提出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传承方式以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等建议。
目录第一章安徽考古概述 (1)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1)二、考古工作历程回顾 (2)三、重大考古发现简介 (3)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4)第二章安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 (5)一、遗址类型与分布特点 (5)二、典型遗址剖析 (6)三、出土文物及年代鉴定 (7)四、新石器时代文明特征总结 (8)第三章安徽青铜时代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 (9)一、青铜时代遗址概况及分布规律 (9)二、典型墓葬群发掘过程回顾 (10)三、出土青铜器特点及工艺水平评价 (11)四、青铜时代社会制度和文化交流探讨 (12)第四章安徽古代城市遗址挖掘与城市规划理念传承 (14)一、古代城市遗址类型及分布状况分析 (14)二、典型城市遗址布局结构解读 (15)三、城市规划理念在现代社会应用推广 (16)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建议 (17)第五章安徽重大考古发现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贡献 (18)一、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线索 (18)二、揭示了早期社会结构和治理体系演变过程 (19)三、印证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和发展 (20)四、为未来探索提供更多启示和思考方向 (21)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22)一、回顾本次项目成果及意义 (22)二、展望未来安徽考古工作方向 (23)三、倡导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24)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25)第一章安徽考古概述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安徽省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这片地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综述
2019年第08期作者简介:汪威(1994),男,汉族,安徽宿州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01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周考古。
收稿日期:2019年6月20日。
安徽江淮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商周时期是多种文化交流汇聚的地方。
在此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不仅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同时又带有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因素,研究该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对研究中原文化的南下传播,该区域诸国的文化及与周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本文对安徽江淮地区商周时期出土青铜器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如果有遗漏的地方,今后将进一步增加和补充。
1综合研究李阳的《安徽江淮地区商代青铜器初步研究》[1]论述了安徽江淮地区出土的39件商代青铜器,认为在商代的中原文明依然处于江淮地区青铜文化的主导地位。
周崇云、朱华东、陆勤毅发表的《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把对江淮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历史分为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三个时期。
叶舒然的《安徽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容器研究》[3]从青铜器的要素特点、文化因素和年代关系等三个方面讨论了该地区商周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和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缪鹏的《江淮地区春秋青铜器研究现状》[4]通过对这一地区出土青铜器的分析,阐述了这一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深远影响。
张钟云的《淮河中下游春秋诸国青铜器研究》[5]对该地区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分期研究。
2专题研究2.1造型研究马今洪的《流甗的研究》[6]从流甗的类型、分期与起源,功用与定名,使用的范围与族属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与探讨。
郑小炉的《试论青铜甗(鬲)形盉》[7]对该类型器物的型式划分,造型的来源,器物功能的猜测,认为此类器物形态特殊,地域性强,有明显的族属性特征。
余飞、白国柱的《甗形盉——江淮、皖南的青铜器瑰宝》[8]从甗型盉的大小、分类和演变,源流,国别和族属等三个方面的论证与研究,认为甗形铜盉并非群舒族群的特有器物,而是在西周晚期,群舒族群集中南迁至淮河流域。
安徽博物馆高丽简介
安徽博物馆高丽简介
安徽博物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经开区,建于1987年,
是省级博物馆。
安徽博物馆收藏有文物30余万件,分布在安
徽省31个县(市、区)100余家文物单位。
其中古墓葬文物
近百件,为江淮南部发现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典型代表,是重要的考古遗迹。
安徽博物馆将史前古文明、高丽文化、鸠摩智文化、汉族文化、宋金元明文化、清湘文化等几百年以来安徽历史文化的历史足迹及珍贵文物有机结合,集文物新发掘、文物保护和文物交流三大功能于一体,形成有着独特魅力的展览系统,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整体展示形态,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
安徽博物馆对文物的研究、考古发掘、著作出版,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高丽遗址》、《安徽省民俗志》、《淮安古建筑研究》、《安徽古典文献研究》等多部著作,以及参与编辑《中国古代文物百科全书》、《中国考古大辞典》等诸多学术著作,在学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徽博物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博物馆之花》,为安徽的历史文化及文物之美续写新的诗篇;博物馆举行的文物展览、特色研讨会、特色宣教交流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推动了文化精神的传承发展;《博物馆之星》夜间宣教活动,直抵民心,使博物馆变得亲民、富民。
安徽博物馆期待与各界同仁紧密合作,建设一个国际水平的具有独特安徽特色的文化艺术中心,推动文物交流,传承安徽文
化传统,促进安徽历史文化及文物保护的发展,为博物馆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掘报告综述马人权:《安徽当涂洞阳镇发现古墓葬与古遗址》,《考古》1956年3期修燕山等:《安徽寿县牛尾岗的古墓和五河濠城镇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59年7期安徽省巢湖地区文管会:《安徽省和县发现古代铜钱窖藏》,《考古》1984年12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凤凰嘴发现两座战国西汉墓》,《考古》1987年8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歙县竦口窑调查》,《考古》1988年12期宋永祥:《安徽郎溪欧墩遗址调查报告》,《考古》1989年3期寿县博物馆:《安徽寿县发现汉、唐遗物》,《考古》1989年8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铜陵金牛洞铜矿古采矿遗址清理简报》,《考古》1989年10期席为群:《安徽合肥西县发现古代水井》,《考古》1991年11期宋永祥:《安徽郎溪唐宋墓》,《考古》1992年4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铜陵市古代铜矿遗址调查》,《考古》1993年6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濉溪县先秦遗址调查》,《考古》1993年7期胡仁宣:《皖西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古代铜镜》,《考古》1996年12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安徽省安庆市张四墩遗址试掘简报》,《考古》2004年1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等:《安徽繁昌县柯家冲瓷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4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潜山彭岭战国西汉墓》,《考古学报》2006年2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大城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6集新石器时代王湘:《安徽寿县史前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学报》第二册1947年3期胡悦谦:《安徽灵璧县蒋庙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考古》1955年5期金杏村:《安徽安庆发现古遗址》,《考古》1956年6期安徽省博物馆:《安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考古学报》1957年1期殷滌非:《芜湖蒋公山遗址调查小记》,《考古》1959年9期安徽省博物馆:《安徽萧萧县化甲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6年第2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3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肥西县古埂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5年7期冀和、王敏:《安徽宿县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6年4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望江汪洋庙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6年1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宿松黄鳝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4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潜山县天宁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7年第11期望江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望江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8年6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大城墩遗址第四次发掘报告》,《考古》1989年2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濉溪石山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2年3期宋康年:《安徽望江汪家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2年10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安徽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93年1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安徽宿县古台寺和小山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1期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文化局:《安徽黄山市蒋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95年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皖北大汶口文化晚期聚落遗址群的初步考察》,《考古》1996年9期陶能生:《安徽青阳县中平遗址调查》,《考古》1997年11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11期王吉怀、王增林:《皖北地区史前遗存中农业经济的考古调查》,《考古》1999年11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望江汪洋庙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6年第1期。
许闻:《怀宁黄龙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文物研究》第二期,1986年。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着:《蒙城尉迟寺――皖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存的发掘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安庆市夫子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2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安徽蒙城县尉迟寺遗址2003年度发掘的新收获》,《考古》2004年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等:《安徽蒙城县尉迟寺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5年10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考古学报》2007年1期夏商周时期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屯溪西周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4期安徽省展览、博物馆:《安徽含山县孙家岗商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77年3期颍上县文化局工作队:《安徽颍上县出土一批商周青铜器》,《考古》1984年12期陈建国:《安徽天长县出土西周青铜匜》,《考古》1986年6期宋康年:《安徽望江窑头村出土一批青铜兵器》,《考古》1987年4期程先通:《黄山鸟石乡出土一件西周甬钟》,《考古》1988年5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南陵千峰山土墩墓》,《考古》1989年3期杨鸠霞:《安徽繁县昌平铺土墩墓》,《考古》1990年2期殷滌非:《安徽屯溪周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90年3期张北进:《安徽东至县出土牛首耳青铜罍》,《考古》1990年4期倪运熙等:《安徽肥西县出土蚁鼻钱》,《考古》1992年8期赵建明:《安徽贵池市发现一件古代陶范》,《考古》1996年12期汤雷:《安徽舒城县城关出土一件青铜面币》,《考古》2000年8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宁国市官山西周遗址的发掘》,《考古》2000年11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六安市堰墩西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2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南陵县古铜矿采冶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2002年2期春秋战国李景聃:《寿县楚墓调查报告》,《考古学报》第一册1936年8月马人权:《安徽寿县双桥发现战国墓》,《考古》1956年3期殷滌非:《安徽亳县曹家岗东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6期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省淮南市蔡家岗赵家孤堆战国墓》,《考古》1963年4期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出土的铜器》,《考古》1964年10期阜阳地区展览馆:《安徽阜阳地区出土的楚国金币》,《考古》1973年3期安徽阜阳地区展览馆文博组:《安徽凤台发现楚国“郢大府”铜量》,《文物》1978年5期涂书田:《安徽省寿县出土一大批楚金币》,《文物》1980年10期安徽省博物馆:《安徽贵池发现东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8期刘平生:《安徽南陵县发现吴王光剑》,《文物》1982年5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安徽繁昌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文物》1982年12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考古学报》1982年2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肥西县金牛春秋墓》,《考古》1984年9期徐孝忠:《安徽淮南市发现战国铜镜》,《考古》1988年4期宋康年:《安徽望江出土春秋时代铜鼎》,《考古》1989年10期安徽省博物馆等:《安徽六安县发现一座春秋时期墓葬》,《考古》1993年7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长丰战国晚期楚墓》,《考古》1994年2期鹿俊倜:《安徽蒙城出土春秋青铜器》,《考古》1995年1期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号楚墓》,《考古》1995年2期郑振:《安徽广德县出土东周青铜器》,《考古》1996年11期青阳县文物管理所:《安徽青阳县龙岗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8年2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2集侯水:《安徽亳州市北关战国铸铜遗址》,《考古》2001年8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潜山公山岗战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1期杨玉彬等:《安徽涡阳县出土的东周青铜器》,《考古》2006年9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2集秦汉时代马人权:《安徽合肥汉墓清理》,《考古》1959年3期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等:《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考古》1966年3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考古》1974年3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8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定远谷堆王九座汉墓的发掘》,《考古》1979年4期余本爱:《安徽省潜山县发现西汉墓》,《文物》1982年11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桐城杨山嘴东汉墓的清理》,《考古》1985年5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定远侯家寨西汉墓》,《考古》1987年6期宋康年:《安徽望江县发现汉代规矩镜》,《考古》1987年10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淮南市下陈村发现一座东汉墓》,《考古》1989年1期宋永祥:《安徽郎溪出土一方“都亭侯印”》,《考古》1989年7期肥西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肥西县金牛汉墓》,《考古》1990年5期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发现西汉车马坑》,《考古》1991年1期徐孝忠:《安徽淮南市发现一座汉墓》,《考古》1991年2期王西河等:《安徽凤台县新莽时期墓葬》,《考古》1992年11期王步毅:《安徽宿县褚兰汉画像石墓》,《考古学报》1993年4期黄立水:《垓下遗址出土一批汉代铁器》,《考古》1993年1期杨鸠霞:《安徽歙县西村东汉墓》,《考古》1995年11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舒城县秦家桥西汉墓》,《考古》1996年10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六安市九里沟两座西汉墓》,《考古》2002年2期李勇:《安徽六安市汉墓的清理》,《考古》2002年9期无为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无为县甘露村西汉墓的清理》,《考古》2005年5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淮北市李楼一号、二号东汉墓》,《考古》2007年8期魏晋南北朝安徽省博物馆清理小组:《安徽合肥东郊古砖墓清理简报》,《考古》1957年1期安徽省亳县博物馆:《亳县曹操宗族墓葬》,《文物》1978年8期合肥市文物管理组:《合肥西晋纪年砖墓》,《考古》1980年6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马鞍山东晋墓清理》,《考古》1980年6期合肥市文物管理组:《合肥出土三国城防器械》,《文物》1982年9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安徽和县西晋纪年墓》,《考古》1984年9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南陵县麻桥东吴墓》,《考古》1984年11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马鞍山市佳山东吴墓简报》,《考古》1986年5期亳州市博物馆:《安徽亳州市发现遗址曹操宗族墓》,《考古》1988年1期王西河等:《安徽寿县发现一方古代官印》,《考古》1989年1期朱献雄:《安徽青阳县清理一座西晋残墓》,《考古》1992年11期凤台县文物管理所:《安徽省凤台县发现一座西晋墓》,《考古》1992年11期陈衍麟:《安徽繁昌发现三国吴将严圭铜洗》,《考古》1994年2期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淮南发现南朝墓》,《考古》1994年3期朱振文:《安徽全椒县卜集东吴砖室墓》,《考古》1997年5期殷春梅:《安徽马鞍山市发现一枚晋代铜镜》,《考古》1999年8期隋唐五代葛介屏:《安徽合肥发现南朝墓》,《考古》1958年7期胡悦谦:《安徽萧县白土窑》,《考古》1963年12期安徽省展览、博物馆:《合肥西郊隋墓》,《考古》1976年2期亳县博物馆:《安徽亳县隋墓》,《考古》1977年1期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六安东三十铺隋画像砖墓》,《考古》1977年5期巢湖地区文物管理所:《安徽巢湖市唐代砖室墓》,《考古》1988年6期张宏明:《安徽省巢湖市半汤乡发现唐墓》,《考古》1988年12期叶永相:《安徽和县发现唐代墓志》,《考古》1989年6期程霁红:《安徽望江县出土隋代鸡首壶》,《考古》1991年4期程霁红:《安徽望江发现隋代铜镜》,《考古》1993年4期汪景辉等:《安徽南陵清理一座唐墓》,《考古》1994年4期程霁红:《安徽望江县城北村出土一件唐代铜镜》,《考古》1996年7期黄忠学:《安徽青阳县发现一座南唐砖室墓》,《考古》1999年6期何福安等:《安徽无为县发现一座唐墓》,《考古》2001年6期汪发志:《安徽繁昌县闸口村发现一座唐墓》,《考古》2003年2期宋及以后殷滌非:《安徽肥东县閈集乡明墓的清理》,《考古》1958年3期安徽省展览、博物馆:《安徽黟县发现有关方腊起义的碑刻》,《考古》1976年5期蚌埠市博物馆:《明汤和墓清理简报》,《文物》1977年2期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合肥市发现明代瓷窖藏和唐代刑窑瓷》《文物》1978年8期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合肥市出土宋代金铤和金牌》,《考古》1981年6期卢茂村:《介绍韩林儿宋政权的一组文物》,《文物》1982年9期房迎三:《安徽省文物商店收购一件明宣德蓝釉百花盘》,《文物》1982年9期安徽六安县文物工作组:《安徽六安县花石咀古墓清理简报》,《考古》1986年10期卢茂村:《安徽无为县发现西班牙银币铸范》,《考古》1987年3期淮南市博物馆:《安徽凤台出土一方金代官印》,《考古》1988年1期桂金元:《安徽省青阳县发现元代铜权》,《考古》1988年6期宋志发:《安徽舒城县出土元大德年间铜权》,《考古》1988年8期卢茂村:《安徽灵璧县发现宋代银铤》,《考古》1989年3期宋康年:《安徽望江县青龙嘴北宋墓》,《考古》1991年4期程霁红:《安徽望江县发现一座北宋墓》,《考古》1993年2期李丁生:《安徽潜山彰法山宋墓》,《考古》1994年4期程霁红:《安徽望江县发现元代铜权》,《考古》1994年8期繁昌县文物管理所:《安徽繁昌县老坝冲宋墓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10期朱振文等:《安徽滁州市南小庄发现明墓》,《考古》1996年11期程先通:《安徽黄山发现宋墓》,《考古》1997年3期赵建明:《安徽贵池市发现元代铜权》,《考古》1997年10期宋康年:《安徽望江县发现两年北宋墓至》,《考古》1997年12期杨昌建:《安徽合肥市发现一面元代铜镜》,《考古》1999年11期汪宗武:《安徽潜山县宋代太平塔地宫的清理》,《考古》2004年5期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三里村宋墓的清理》,《考古》2005年1期何福安:《安徽无为县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墓》,《考古》2005年3期汪炜等:《合肥市西郊宋墓的清理》,《考古》2006年6期二考古学总论涂书田等:《安徽寿县寿春城址出土的瓦当》,《考古》1993年3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索》,《考古》2002年2期三考古学分论新石器时代杨立新:《安徽淮河流域的原始文化》,《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杨立新:《安徽江淮地区原始文化初探》,《文物研究》总第四期,黄山书社1988年版严文明:《安徽新石器文化发展谱系的初步观察》,《文物研究》总第五期,黄山书社1989年版薛家岗文化杨德标:《谈薛家岗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