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绘画
幼儿园儿童绘画指导方案 幼儿园绘画
![幼儿园儿童绘画指导方案 幼儿园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2dcce4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f.png)
儿童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绘画,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察和思考世界的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审美情感,促进全面发展。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园儿童绘画指导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儿童绘画的特点1. 幼儿园儿童绘画是幼儿个体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2. 幼儿园儿童绘画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3. 幼儿园儿童绘画是幼儿审美情感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幼儿园儿童绘画的指导原则1.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2. 创设丰富多彩的绘画环境和资源。
3. 让幼儿在绘画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三、幼儿园儿童绘画的指导内容1. 色彩的启蒙教育,指导幼儿认识和使用基本的色彩。
2. 线条的基础训练,培养幼儿的线条感和手部灵活性。
3. 物体的形象构成,引导幼儿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开始,逐步绘制生活中的物体。
四、幼儿园儿童绘画的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示范给幼儿看。
2. 情境体验法,让幼儿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绘画的乐趣。
3. 游戏教学法,通过绘画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五、幼儿园儿童绘画的评价与指导1. 针对每个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积极的肯定和激励。
2. 针对每个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细致的评价和指导。
3. 定期举办绘画作品展或家庭作业展,让家长参与其中,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
六、幼儿园儿童绘画的实施策略1. 制定幼儿园绘画教学大纲和教材,保障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 培养幼儿园教师的绘画教学能力,进行相关的培训和交流。
3. 营造家园合作的良好氛围,让家长和社会资源参与到幼儿园儿童绘画教育中来。
七、幼儿园儿童绘画的示范案例广东省某幼儿园通过实施儿童绘画教育指导方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潜能和审美情感,引导幼儿在绘画中表达自己,自由发挥想象力,开发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
该幼儿园还注重与家长的互动,定期举办绘画展览和亲子绘画活动,实现了家园合作的良好效果。
老师如何教孩子画画
![老师如何教孩子画画](https://img.taocdn.com/s3/m/db6b07e310661ed9ac51f31e.png)
老师如何教孩子画画老师如何教孩子画画1.开拓幼儿的发散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绘画最大的兴趣点并不是自己画的多么好,而是寻求与他人的与众不同,用孩子的话呈现:“我有……你没有……”因此,在指导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积极采取举一反三的练习法。
如:以圆形为基础,任意添画各种小动物,以鱼的轮廓为前提,运用各种线条、图形进行装饰。
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思路开阔,在统一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创意,寻求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激活幼儿想象力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潜能。
2.领略生活中的美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幼儿培养成小画家,而在于萌发幼儿的美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表现能力,这些将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终生受益。
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里,创新是它的主旋律。
首先,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运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易于让幼儿产生轻松、愉快的游戏心理,使他们乐于参与,实际上绘画就和游戏一样,玩进去就会感悟很深,更能轻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教师除了要做到口头语言的直观形象表达外,还可结合多种体态语言进行形象生动的对事物的描述,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思维的有效办法。
例如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大树、花草的形态,让幼儿产生作画的兴趣。
3.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对拟人化的动物、带有情节性的主题是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易于幼儿所记忆的。
在选取素材时,我们应多以不同种类的小动物为主,通过拟人化的动作、神态,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
通过把绘画的内容编成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指导幼儿绘画。
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在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幼儿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儿童画创作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儿童绘画启蒙的终极目标之一,儿童画创作应该从单一的到复杂来进行,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如果儿童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就不可能画出丰富多彩的画来。
幼儿物体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物体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e9b528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2.png)
幼儿物体画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指导策略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下面我们将就幼儿物体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探讨。
一、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在物体画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
具体的做法包括:1. 创建良好的环境:在教室中设置丰富多彩的物体和图片,让幼儿充分感知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表扬鼓励:及时表扬幼儿的努力和成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3. 激发学习动机:通过讲故事、观察图片等形式,激发幼儿对画画的兴趣,引导他们愿意参与物体画活动。
二、引导观察物体在物体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物体,包括外形、颜色、纹理等方面,这对于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具体的指导策略包括:1. 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关于物体的问题,比如“这个物体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的颜色有哪些?”“它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物体。
2. 示范观察: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物体进行示范观察,教幼儿如何观察物体的细节,引导他们学会用眼睛去发现事物的美。
3. 鼓励描述: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比如“它是圆形的”“它是红色的”等,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三、引导绘画表达在观察物体之后,幼儿需要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物体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策略至关重要,具体包括:1. 示范绘画: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绘画示范,展示如何将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表现在纸上,让幼儿学会如何运用画笔和颜色。
2. 提供范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物体的图片和绘画作品作为范例,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模仿,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鼓励表达: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物体的感受和想象,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绘画过程,让他们自由发挥。
幼儿园中的绘教学指导
![幼儿园中的绘教学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3318a5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8.png)
幼儿园中的绘教学指导绘画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对幼儿的认知、审美和创造能力有重要影响。
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绘教学指导。
本文将从绘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提升绘教学的质量。
一、绘教学的重要性绘画是幼儿自我表达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绘画,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察物体的细节、培养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同时,绘画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集中力,促进了幼儿的细致观察和思维发展。
因此,绘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准备1.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针对幼儿的发展需求和特点进行切实的教学指导。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年龄段的特点,确定培养幼儿绘画技能、提高幼儿观察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目标。
2. 准备教材与工具: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绘画教材和工具,如颜料、画笔、纸张等,保证教学材料的安全、无毒、环保。
同时,教师还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具和参考资料,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3.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室中设置专门的绘画角,保持教室整洁、明亮,并提供绘画所需的桌椅和工具,使幼儿能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的运用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同时,通过示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绘画的基本要素,提高绘画能力。
2. 自由创作法: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自由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主题,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绘画,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幼儿可以互相学习、观察和借鉴对方的作品,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4. 多媒体辅助法: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如电视机、投影仪等,播放一些与绘画相关的视频或图片,丰富幼儿的视觉体验,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涂鸦技巧指导幼儿园美术
![幼儿园小班涂鸦技巧指导幼儿园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e39ebe3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6f.png)
幼儿园小班涂鸦技巧指导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们开始接触艺术创作的重要阶段,而绘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通常都对涂鸦和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指导他们进行涂鸦,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小班涂鸦技巧指导,旨在帮助老师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教育工作。
一、提供丰富的涂鸦材料和工具在进行涂鸦指导时,教师首先要提供丰富的涂鸦材料和工具,如彩色笔、彩色纸、水粉、颜料、毛笔等,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自由地进行涂鸦创作。
还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涂鸦工具,如海棉、橡皮泥、蘸水笔等,让幼儿在涂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二、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在涂鸦指导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不要过多地干预和指导幼儿的涂鸦行为。
幼儿的涂鸦作品往往充满着天真和童趣,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创作意愿,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欣赏和评价幼儿的涂鸦作品,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组织涂鸦主题活动在幼儿园进行涂鸦活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主题或教育内容,开展一些涂鸦主题活动,如春节、儿童节、动物、植物、家庭等。
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相关的涂鸦素材和参考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涂鸦创作,使他们在涂鸦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节日文化和环境知识。
四、注意培养幼儿的涂鸦技巧涂鸦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在进行涂鸦指导时,要适时地向幼儿传授一些涂鸦技巧,如握笔姿势、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涂鸦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五、营造良好的涂鸦氛围在幼儿园进行涂鸦指导时,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涂鸦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涂鸦创作,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也要注重对涂鸦环境的布置和整理,让幼儿在一个整洁、明亮、富有创意的环境中进行涂鸦活动。
幼儿园教师如何通过绘教育幼儿
![幼儿园教师如何通过绘教育幼儿](https://img.taocdn.com/s3/m/d2273a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4.png)
幼儿园教师如何通过绘教育幼儿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通过绘画,幼儿园教师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幼儿的绘画教育。
首先,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绘画区域,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和工具,如画笔、颜料、纸张等。
同时,教师可以将绘画区域与其他学习区域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容易产生兴趣,主动参与绘画活动。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幼儿绘画是一个探索和表达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事物、人物和自然景象,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混搭等,帮助孩子们提高绘画水平,并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三,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孩子们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绘画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通过绘画,孩子们可以将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图画。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感主题的绘画活动,如“画出你最开心的一天”、“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信心和交流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绘画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绘画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自然科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们观察并绘画一些生物的形态特征;在学习社会科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们绘画一些历史人物或地理景观。
这样一来,绘画不再是孤立的艺术活动,而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孩子们的学习更加全面和深入。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通过绘画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观察力、情感和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关键在于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注重培养绘画技巧和情感表达,同时将绘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绘画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幼儿园绘画教案15篇
![幼儿园绘画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cd522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8.png)
幼儿园绘画教案15篇幼儿园绘画教案1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一)讲授法:讲述(描述和说明)、讲解(分析和解释)注意点1、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教育性2、讲授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感,体现出艺术性(二)对话法:教师、幼儿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式的关系注意点:1、对话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让幼儿有自己的解释2、教师提问要注意启发性和艺术性3、对话过程中伴随有教师适时的追问4、引导幼儿学会发问(三)讨论法:适合大班注意点:1、做好讨论的准备:师幼要有前期知识准备2、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幼儿讨论:宽松心理环境、不急于下结论3、教师根据幼儿讨论情况小结,不强求标准答案,多元、开发的观点概括。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形象、直观、具体、真实(一)观察法: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的观察启发幼儿观察物象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事物间的空间位置、相互关系等,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是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观察法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注意点:1、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2、教师要恰当选择观察对象3、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先大体印象后局部特征,从整体去观察物象、有层次地观察等(二)演示法:展示、示范、多媒体视听范例是美术教育活动中所需的直观教具,是幼儿学习描绘各种物象的参照物。
它在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图片、标本、模型以及教师画(做)的样品均可作为范例。
恰当地运用范例,对于引起幼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需要有极大的作用。
注意点:1、选择适宜的演示对象2、演示要选择恰当的时机3、演示要与讲解有机结合(三)实际体验法好奇心强是幼儿心理的一大特点,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想象、思维、创造,从而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美。
实际体验法是让幼儿尽量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各种事物。
这种感知活动越充分,越能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提高其表现美的兴趣和能力。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指导策略-精选教育文档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指导策略-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c118ea0700abb68a982fb75.png)
XX绘画教育活动指导策略在所有的艺术表达形式中,绘画是幼儿表达认知世界与内心情感的主要形式之一。
幼儿园的绘画教育活动是让幼儿用笔、纸、颜料等材料和绘画工具,运用线条、造型、色彩等手段将其生活体验和情感通过加工、改造转化为艺术形象的教育活动。
绘画教育活动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
三种绘画形式的功能不同,因此在教育活动中的指导方式也不一样。
一、XX 命题画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命题画的主要目的是幼儿按照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学习造型、构图、着色等。
命题画一般可分为物体画和情节画。
1.物体画的指导策略(1)引导幼儿详细观察、理解物体的结构特征。
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基本形态,抓住事物的形和色的特征。
如画一只鸡,可以启发幼儿思考鸡的整体轮廓可以运用哪些图形来组成。
在指导中要求他们思考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形状、大小、颜色以及物体的动态。
(2)采用线描和涂染的形式绘画物体。
线描是直接用线条的方式勾画出物体的基本轮廓和主要特征,然后涂色。
这种方法能更清晰地表现物体的形象。
涂染则是年龄阶段较小的幼儿运用颜色直接图画物体的外形特征,这种形式能吸引幼儿的兴趣。
相对而言,线描法在中大班运用较多。
(3)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掌握物体的形态。
系列主题能让幼儿根据情节需要来表现物体的形态。
如主题“人”,可以让幼儿欣赏各种表情、脸型、发型、服装等不同的人的肖像,然后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创作“美丽的服装”我“的妈妈”发“型设计师”等主题活动。
有了造型的基本能力,下一步在其他情节画上就能自如创作。
2.情节画的指导策略(1)绘画物体的空间关系。
在引导幼儿绘画的同时应该让幼儿了解到画面上的空间关系。
要引导幼儿观察近处与远处的区别,近处的东西很清晰,远处东西看不清。
在画面的安排上可以通过欣赏作品来了解。
主要物体和次要物体的大小比较、安排在什么位置,情节、颜色怎么表现,整个画面看上去怎样。
通过欣赏观察加强幼儿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如何指导幼儿园小班孩子的绘画教学
![如何指导幼儿园小班孩子的绘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14df3adfd0a79563c1e72a1.png)
:幼儿园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指导孩子进行绘画活动。
幼儿园教师应摒气传统的封闭性绘画教学,以孩子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
以画的象不象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按照教师意图基本固定。
创新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指导孩子进行绘画活动。
1、更新绘画教育活动观念绘画活动要以孩子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孩子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要突破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绘画教学的束缚,挖掘绘画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注重孩子个性、创造力、成功感,绘画兴趣和习惯等有益于孩子终身发展的大目标的培养,绘画活动内容要以孩子发展为中心,不一定从技能开始,也不一定从临摹开始,孩子画画完全是一种游戏,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
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就行,所以教师要将选择内容之出发点由以教师为主的我要他画什么转到以孩子为主的孩子想要画什么上来。
2、善于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通过欣赏幼儿园大班孩子的作品激发小班孩子的绘画兴趣。
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提高孩子绘画兴趣。
小班孩子受年龄之限制,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
教师可以开展手掌印画、拓印图形、纸团压印、泡泡画,以及涂色等玩色活动。
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在教学中运用趣味形象语言提高孩子时绘画兴趣。
小班孩子在绘画过程中,不会边观察边画,往往急于求成,画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乱,有的孩子则表现得无从下手,有畏难情绪。
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之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孩子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大胆地作画。
形象性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情况下绘画,教学效果更好。
3、正确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绘画教学是以促进孩子身心发展为目的的,决定了教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创作意图和绘画心理的基础上,只要是孩子能够解释的作品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评价的目的在于激了孩子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绘画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2ef96c1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0.png)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绘画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绘画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绘画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美感,还能通过绘画过程的自由性和自我表达,帮助孩子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树立自信,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幼儿园教师有责任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绘画体验,同时也应该培养孩子的绘画习惯和技能。
下面是几点建议供幼儿园教师参考。
一、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让孩子爱上绘画,需要从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入手。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1.为孩子创造适宜的绘画环境幼儿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教室。
例如,可以在教室内布置各种艺术品,如画作、雕塑、手工制品等,以激发孩子的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该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颜料等艺术材料,以便让孩子随时能够使用。
2.注重绘画过程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孩子的绘画过程,而不是纯粹追求成品。
让孩子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享受绘画的过程,并从中学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认可孩子的绘画过程,尤其是那些独特的作品。
3.多样化的绘画体验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有机会体验绘画的乐趣。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参观美术馆,美术展览,探索不同艺术形式;也可以组织孩子参加团体活动,如绘画比赛、绘画课外活动等,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4.互动式体验幼儿园教师可以大胆地试试一些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不同的媒介上涂鸦,垂直绘画,玩具摆放和自由绘画,以增强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并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二、为孩子提供指导和技巧在加强孩子的绘画兴趣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培养绘画技巧,提高绘画水平。
1.提供绘画基础知识首先,幼儿园教师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绘画知识。
包括颜色组合、色彩搭配和用笔和画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这有助于孩子理解绘画技巧和基本原则,从而能够在绘画过程中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2.提供范例和启发幼儿园教师需要提供具体而巧妙的想法,通过给出绘画范例、绘画教学模板等方式,帮助孩子想出自己的绘画方案,并借鉴别人的创意。
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绘画能力提高方法
![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绘画能力提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1c45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4.png)
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绘画能力提高方法一、认识绘画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绘画能够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绘画是幼儿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绘画能力的指导和促进。
二、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方法1. 创设艺术氛围幼儿园应该创设艺术氛围,包括墙上的美术作品、展示柜中的手工制品等。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让他们在艺术氛围中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2. 提供良好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幼儿应该有足够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例如颜料、画笔、纸张等。
教师要指导幼儿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3. 引导观察和表达幼儿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幼儿描述他们想要绘画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鼓励创新和想象在绘画过程中,幼儿应该受到鼓励,让他们大胆尝试各种各样的画法和表现方式。
教师可以在画后面写上鼓励的话语,让幼儿感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和想象力。
5. 创设情境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例如放映一些美术作品或者带领幼儿去户外,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绘画创作。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拓展绘画的想象空间,并且丰富他们的绘画内容。
6. 注重绘画过程幼儿园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应该注重绘画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要鼓励幼儿享受绘画的过程,而不是追求完美的画作。
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到探索和创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绘画能够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提高幼儿绘画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艺术氛围,提供良好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并且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鼓励创新和想象,创设情境以及注重绘画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绘画能力,并且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兴趣。
总结回顾:幼儿园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能力的提高时,应该注重创设艺术氛围,提供良好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引导观察和表达,鼓励创新和想象,创设情境以及注重绘画过程。
幼儿园小班画画技巧指南
![幼儿园小班画画技巧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f81a9c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0.png)
幼儿园小班画画技巧指南幼儿园小班阶段是孩子开始接触艺术创作的重要时期。
画画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和专注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使用不同的画画技巧,以激发他们的艺术潜力。
以下是一份幼儿园小班画画技巧指南,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1. 提供多种材料和工具:为了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提供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如彩纸、颜料、彩笔、油画棒等。
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从而自由发挥创作。
同时,教师可以向孩子介绍各种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 创造绘画环境:在教室中设置一个专门的绘画角落,提供画板、画架等绘画辅助工具,为孩子提供一个专属的绘画空间。
教师可以贴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营造出艺术氛围,鼓励孩子们进行创作。
3. 引导观察与表达:幼儿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进行自然景物的观察,并让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看到的画面。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来引导孩子们更深入地思考他们的绘画作品,帮助他们逐渐理解绘画的意义和表达的方式。
4. 通过游戏进行绘画: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绘画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画一只小猫,然后让他们传递自己的作品给其他同学,要求其他同学继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绘画,最后展示所有的作品,鼓励孩子们发现不同的创作方式和技巧。
5. 肢体动作配合绘画:幼儿绘画的过程中,肢体动作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绘画相关的肢体活动,如让孩子们用手指在空中画曲线、画圈等,以帮助他们熟悉不同的线条和形状。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用手指轻轻抹掉画错的部分,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和修正错误的能力。
6. 作品展示和欣赏: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并鼓励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论。
幼儿画画的技巧与方法教案
![幼儿画画的技巧与方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3df76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e.png)
幼儿画画的技巧与方法教案一、引言。
绘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画画,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重视绘画教育,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幼儿画画的技巧与方法教案,希望能够对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二、幼儿画画的技巧与方法。
1. 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
在幼儿园的绘画教育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如彩色纸、彩笔、水彩颜料、粘土等。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2. 给予自由的绘画空间。
在绘画教育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自由的绘画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进行绘画创作。
不要限制幼儿的创作内容和形式,让他们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3. 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
在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比如,可以让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然后进行绘画模仿,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4. 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在绘画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进行绘画创作。
不要过分干预幼儿的绘画作品,要尊重幼儿的创作意愿。
5. 提供绘画技巧指导。
在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供绘画技巧指导,比如如何运用色彩、如何构图、如何表现立体感等。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巧,丰富绘画表现形式。
三、幼儿画画的方法教案。
1. 感知色彩。
幼儿在绘画之前,可以通过感知色彩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可以让幼儿观察周围的色彩,比如天空的蓝色、树叶的绿色等,然后让他们用相应的颜料来进行绘画。
2. 模仿绘画。
幼儿可以通过模仿绘画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可以让幼儿模仿一些简单的绘画作品,比如画一只小鸟、画一朵小花等,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3. 自由创作。
在绘画教育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自由创作的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来进行绘画创作。
幼师该如何指导幼儿的绘画
![幼师该如何指导幼儿的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2038ec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6.png)
幼师该如何指导幼儿的绘画绘画是幼儿园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幼儿的学习成果还是心理健康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而幼师在指导幼儿的绘画时则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将会阐述幼师如何指导幼儿的绘画,包括如何选择适当的材料、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如何引导幼儿探索绘画过程等。
一、选择适当的材料在指导幼儿的绘画时,幼师应该首先选择适当的材料。
事实上,很多幼儿在绘画之前都很感兴趣于颜色和材料。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例如,有的幼儿喜欢用颜料涂抹而不是用笔画。
有的幼儿则喜欢用手指涂抹或用水彩笔染色。
用红色或黄色的材料可能会使某些幼儿感到热情洋溢,而蓝色或绿色的材料则可能会使另一些幼儿感到平静和宁静。
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指导幼儿的绘画还需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帮助他们创造出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在这方面,幼师有许多方法可以使用。
例如,可以把故事情节告诉幼儿,然后让他们画出他们的画面。
另一种方法是给幼儿提供一些绘画任务,比如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或宠物。
这些任务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使他们更有动力去完成任务。
三、引导幼儿探索绘画过程在指导幼儿的绘画中,幼师还需要引导幼儿探索绘画的过程。
幼儿在绘画时,不仅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还需要知道绘画的过程是怎样的。
幼师可以通过向幼儿展示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来帮助幼儿了解绘画的过程。
例如,幼儿可以学习如何画一条直线、如何描绘出几何形状等。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技能,具备更好的绘画能力。
四、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达情感和理念的方式。
在指导幼儿的绘画时,幼师应该鼓励幼儿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例如愤怒,忧虑,欢乐,同情等。
幼儿还可以用绘画来展现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
幼师应该激励幼儿利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不仅能够增加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还会让幼儿更加自信和有创造性。
幼儿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通用15篇
![幼儿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e160f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e.png)
幼儿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1教学内容:绘画绕团教学目的:1、学习绘图的技巧。
2、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注意手眼距离。
3、能大胆有力地画线条。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教学重点:教幼儿会有里向外顺着一个方向均匀的画。
教学难点:幼儿画线团时能用红、黄、绿比例适当地画线团。
教学准备:示范画一张、实物线团一个。
教学过程:一、老师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图中有谁,她在干什么?小结:妈妈在给孩子织毛衣,可是毛线没有了,我们帮妈妈绕线团好吗?那、线团怎么绕呢?二、老师出示小线团演示绕线团变大的过程。
由里向外,逐渐增大。
三、演示画线团。
老师在黑板前演示画法由里向外,逐渐增大。
四、幼儿操作活动“请小朋友帮妈妈画上线团。
”老师巡回指导。
五、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教学反思: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
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
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
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美术绘画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中“X.X”的节奏。
2、尝试创意地纺编歌词。
3、跟随鼓声节奏做走、跑、跳、踏等不同的动作。
活动准备:1、歌曲:《我是一个小木匠》2、鼓、录音机、录音带。
3、“认知游戏”:《雕刻师傅》活动过程:1、请幼儿先跟随老师“X”的鼓声节奏走步,再跟随“x”的鼓声节奏跑步,最后再随着“X.X”的鼓声节奏踏跳,让幼儿通过动作感受其不同.2、播放歌曲,请幼儿跟随旋律踏跳.3、教唱歌曲《我是一个小木匠》,并表演动作。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幼儿绘画教学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幼儿绘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516ab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d.png)
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幼儿绘画教学幼儿绘画教学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认知和创造力。
幼儿绘画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教师需要通过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计划地开展绘画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生活之美。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开展幼儿绘画教学。
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绘画的美好与乐趣;2.培养幼儿专注观察、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3.促使幼儿了解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绘画元素,掌握基本绘画技巧;4.引导幼儿表达内心的感受、情感和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和艺术表现力;5.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素描绘画:通过绘制各种简单生活器物或生活中的景物和风景,培养孩子观察、细心的观察能力,促进孩子对外界的认识,在描绘过程中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相统一,培养孩子的想象和观察能力。
2.色彩绘画:在基础素描的基础上,加入色彩元素,让孩子感受到色彩的世界。
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发挥色彩的想象能力,增强孩子的创造和思维能力。
3.涂鸦绘画:通过自由涂鸦、画泼点、抖落色粉、图片切拼、组合等各种活动增强幼儿的创造思维,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并促进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自由创作能力。
4.描边填色:根据主题选择一幅简单的线画,让幼儿掌握描边和填色技巧,并让幼儿在填色过程中感受色彩的美好和丰富性。
三、教学方法1.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自由发挥和创作,激发幼儿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2.启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通过许多启发式问题,让幼儿进入平凡的物品背后的想象世界,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发展;3.给予幼儿自由的表达时间和空间:设置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发挥,自主进行创作,营造一个轻松和开放的环境和氛围;4.辅导和指导幼儿正确绘画技能,通过正确的绘画方法,让幼儿对于每一种绘画基本元素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5.通过互动和合作,让幼儿领悟艺术互动的意义,培养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绘画教学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绘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ac4d8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e.png)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幼儿绘画教学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幼儿绘画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创造积极的艺术氛围为了促进幼儿在绘画教学中的艺术创造力和兴趣,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的艺术氛围。
可以在课堂上贴上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或者制作一些幼儿的绘画展板,鼓励幼儿们参加绘画比赛和评选活动,让幼儿们感受到绘画活动的乐趣。
二、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教师需要提供一系列的丰富绘画材料,如颜色粉末、水彩笔、毛笔、画笔、不干胶纸等,让幼儿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媒介和材料,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三、引导幼儿认识画面元素教师需要通过幼儿身边的元素入手,引导幼儿对画面元素进行认识,让幼儿学会创造自己的世界。
例如可以先以草地为话题,引领幼儿们探讨这个画面元素的特点和构成,通过观看和分析花草的颜色、形状和纹路,引导幼儿在绘画中创造自己的版本。
四、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需要注重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绘画想法,让幼儿在绘画中体现出自己的观察和创造能力。
例如可以选择一幅故事图画,引导幼儿围绕这个故事进行思考,通过幼儿自主创意的方式进行表达。
五、注重绘画实践与分享教师需要注重绘画实践和分享,让幼儿有机会将他们的绘画作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例如,可以邀请家长来观看幼儿绘画作品,让儿童将自己的创作与家长进行分享,从而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定期进行绘画评估和检查教师需要定期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和检查,让幼儿能够了解自己的绘画成果。
例如可以开展月度绘画大赛,评选出最佳绘画作品,并针对作品质量进行评估和指导。
总之,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幼儿绘画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并补充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的细节和创新点,从而引导幼儿掌握绘画技能和艺术创造能力。
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绘画能力提升方案
![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绘画能力提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be8b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1.png)
我将对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绘画能力提升的方案进行评估,并据此生成有价值的高质量文章。
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绘画能力提升方案1. 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在引导幼儿绘画能力提升的方案中,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想象力。
通过多元化的启发活动,如观察自然、游戏互动、艺术作品赏析等,引导幼儿产生对绘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提供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为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绘画表现力,教师需要提供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包括颜料、彩色笔、彩色纸张、黏土等,让幼儿有更多选择和尝试的空间,从而开拓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引导幼儿进行自由绘画和主题绘画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该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进行自由绘画。
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主题绘画活动,如根据故事内容绘画、根据特定形象创作等,从而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4. 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教师在引导幼儿绘画能力提升过程中,需要及时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辅导。
包括色彩搭配、构图结构、绘画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幼儿逐步提升绘画技能。
5. 创设艺术氛围和展示平台为了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更加投入和享受,教师可以创设艺术氛围,如美术展墙、艺术角落等,让幼儿的作品得到展示和赏析,从而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热情和动力。
6. 结合家庭教育,加强绘画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合作,加强家庭教育的力度,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这样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幼儿绘画能力的提升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对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绘画能力提升方案的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绘画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绘画活动,幼儿可以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感知能力。
而幼儿园教师在引导幼儿绘画能力提升的方案中,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要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想象力为出发点。
要让幼儿热爱绘画,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启发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带领他们观察自然界的风景,欣赏艺术作品,进行游戏互动,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绘画
作者:屈宝勤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4期
摘要:幼儿绘画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造型活动。
从教师的正确儿童观、教育观的树立、绘画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讲评活动的开展等几方面,阐述了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绘画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幼儿绘画活动是指幼儿用笔、颜料等工具材料,在纸、墙壁等平面上塑造形象的艺术活动。
绘画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当孩子能用笔在纸下留痕迹之时,就会力图把自己所认为的形象表现出来(如画一个大圆、里面画两个小圆,表示这就是妈妈等),可以说,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线条、形状、颜色等艺术要素不仅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孩子对绘画活动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即使感兴趣,其作品缺乏幼儿应有的童真,成人指导的痕迹明显,还有的作品内容大都雷同,缺乏创意,所有这些,都与老师或家长不正确的指导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
而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正确的指导,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
幼儿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
建立自信,享受成功。
由此可见,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组织教育活动,科学地指导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
一、指导幼儿绘画要做到因材施教
1.1指导孩子绘画应从幼儿的审美角度去看,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
幼儿有胆大的、有胆小的、有粗心的、有细心的。
对于胆小心细的幼儿,就多鼓励他大胆作画,放开手脚;对胆大粗心的幼儿,就得要求他认真观察,仔细作画。
不论哪一位小朋友,只要稍微有点进步,就加以肯定,并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他,使其增强信心。
1.2指导幼儿绘画要考虑个别差异。
幼儿在作画时由于水平差异,有的孩子画得较慢,甚至画不出什么,对于这样的幼儿,我采取的方法并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先在纸上给他画一遍,请幼儿用笔重复一遍,在此基础上给幼儿讲解作画时的要领,请他再画一遍,让这些孩子在增强自信的同时,产生对绘画的兴趣。
二、观察、欣赏和讨论相结合
幼儿受年龄、水平的限制,在感知事物时,缺乏像成人那样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视觉,往往受兴趣的支配,而这些兴趣又来自他们的童心。
所以,选择绘画的对
象对幼儿来说,不能太熟悉或太陌生,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新鲜感。
幼儿往往被一些生动的、形象的、色彩鲜艳的、发光发亮的物体所吸引,会忘我地注视这些物体,这就是欣赏的起点。
有了欣赏的起点,就会引发创造的愿望,促使其塑造生动的美好的形象。
另外,所选的观察、欣赏对象应由简到难,还应教给幼儿观察、欣赏的方法,如按顺序观察、分清主次、分辨细节、判断前后远近等等.并适当加以提问与幼儿沟通。
如,画“蘑菇一家”时,在出示没有背景的范例让幼儿观察后,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蘑菇妈妈带着孩子找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它们打算在這安家,那这里除了蘑菇还应有什么?”促使幼儿添画背景(如小草、房子等)。
“蘑菇一家为了庆祝找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会穿上什么衣服呢?”引导幼儿采用鲜艳的颜色进行添色等。
让幼儿通过观察、欣赏与讨论,充分领略对象的美,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萌发创造表现的愿望。
三、利用多种素材,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教师在辅导幼儿绘画时,绘画的工具、绘画材料不能太过局限,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大自然赋予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河里的沙石、大树的叶子、山上的草秸、瓶盖、土豆片……都可以用来当作绘画的工具与材料。
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合理指导幼儿绘画,激发幼儿想象,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
让幼儿尝试多种美术活动的表现形式,如蜡笔画、线描画、水粉画、剪贴画、版画、刮画、橡皮泥捏画、拓印画、油水分离画等,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在一次剪贴画的活动中,笔者给幼儿提供剪刀、卡纸、各种树叶、双面胶等材料,让幼儿剪贴鱼,并鼓励他们剪出不同的几何图形贴出自己喜欢的鱼,结果幼儿剪贴出来各种各样活灵活现的鱼儿,有的幼儿还给鱼儿加上了泡泡和海草,画面非常丰富,幼儿对这样的活动都非常感兴趣。
四、激发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
4.1提高指导语言的激励性。
指导幼儿绘画要尽可能地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充分调动幼儿作画的热情和信心。
教师不应刻意追求幼儿“画得像”。
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在画面中很随意地涂抹.有的很难看出所表现的形象,有的画得又小又碎.这是因为他们把绘画当作游戏。
在游戏中将自己的情感宣泄出来,教师对此要先接纳幼儿的作品,给予理解.了解幼儿的想法.避免打击其创作欲。
要给每个幼儿充分交流和展示的舞台。
如果要在教室的墙壁上展览幼儿的绘画,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都应该展览。
教师和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某某幼儿画得好,某某幼儿画得不好。
让幼儿听到的应该是鼓励性的评价,让幼儿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喜欢参加美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2注意讲评语言的客观针对性。
绘画活动结束时,教师应在尊重幼儿绘画成果的基础上,以客观、实事求是的语言进行评价。
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尽可能正面评价他们的作品,点滴的进步、细小的创造火花都要加以
肯定;对不足之处则应该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
有一次,在绘画课上,绘画主题是“草地上的动物”,一个小朋友没按照范例作画,而是用粉红色、黄色画了一片草地,还有些不规则的圆点散落在画面的上方。
问其原因,她振振有词地说:“我画的是秋天的草地。
”在讲评时,教师引导全班幼儿来欣赏并表扬了她的创造,同时,针对画中的问题用明确、具体、客观的语言提出帮助:“你给动物旁边种了这么多的花,可是没给花涂上漂亮的颜色,小兔子心里可不高兴了!”。
结束语
总之,要让幼儿在教师的讲评中有所领悟、有所启发、获得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并在企盼和期待中结束活动。
教师对蕴含在绘画教学中的多方面的教育机会必须予以关注,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反应和需要,及时发现可育之处、可育之时,对孩子予以点拨、启发、告诫、帮助,从而充分有效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幼儿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陈铁桥.幼儿画创作开智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16.
[3]胡珮.真实的震撼———中国儿童美术的未来思考.美术,2016,(6).
[4]胡珮.根深蒂固———儿童美术与文化传承.美术,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