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o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二章

【知识梳理】

1.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有“劳心者治之,劳力者治于人”的理论。孟子被后代尊为“亚圣”。成语“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都出自其书。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一本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2.重点字词

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具有

故为苟.得也苟:苟且

贤者能勿丧耳.耳:罢了

此之谓.失其本心谓:叫作

敢问夫子

..恶乎长夫子:敬称

我知.言知:理解

以直养而勿害.害:损害,妨碍

无是,馁.也馁:饥饿,这里指衰竭

行有不慊.于心慊:满意,满足

我故曰告子未尝

..知义未尝:从来没有

今日病.矣病:精疲力竭

其子趋.而往视之趋:小步快走

以为

..无益而舍之者以为:认为是

揠.苗者也揠:拔

非徒.无益徒:只,仅仅

注意下列‚然‛字的用法

无若宋人然然:那样

芒芒然归然:……的样子

注意下列‚为‛字的用法

故不为苟得也为:为了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为:做

为宫室之美为:为了

其为气为:作为

3.关键语句

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生命是我喜爱的东西,大义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孟子通过类比的手法提出一个重大的命题:舍生取义。这是本段的核心,也可以说是孟

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所‛字结构的翻译。

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通过层层的论证,孟子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可以说是孟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性善论,‚是心‛是指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此心人皆有之,表明了他‚人之初,性要善‛的意思。既然本来就有,接下来就是如何保全使它不要丧失的问题,贤者与愚者,君子与人小人都由此得以划分。

⑶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和天良。

世人趋利忘义的想法在孟子的对比论证中显得那么可笑,极少的食物和万钟的俸禄因为义的坚持与否就显得那么不相称。注意‚本心‛的理解。

⑷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译:当它作为一种气存在时,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损害它,就可以使它充盈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需要)用义和道配合辅助它,没有这些的话,它就会疲软衰竭。它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生成的东西,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突然获得的。做事在内心有不满意感到愧疚的地方,它就会衰竭。

浩然之气本是抽象的概念,但在孟子的描述下,却如在眼前,充盈天地,无处不在。它的壮大与衰竭都与‚义‛与‚道‛密不可分。注意‚馁‛的意译。

⑸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认为(培育禾苗)没有好处就舍弃它们的人,是不给作物除草的人;帮助它们成长的人,是拔苗助长的人。(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妨害了(浩然之气的养成)。

因为有揠苗助长这则经典的寓言在先,这句话就很具有说服力。一般人认为‚不耘苗者‛是不好的,而没有意识到‚揠苗者‛的后果更可怕。进一步说明了浩然之气在由内培养而不能由外助推的道理。

4.语法现象

古今异义

以直养而无害

......害:妨碍,损害(古),伤害、杀害(今)

特殊句式

鱼,我所欲也判断句

所欲有甚于生者介宾结构后置

故不为苟得也省略句,‚为‛后面省略介词‚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判断句

为宫室之美定语后置

敢问夫子恶乎长宾语前置,恶相当于‚何‛

以直养而无害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行有不慊于心介宾结构后置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定语后置句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判断句

词性活用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生:名作动,保全生命

万钟则不辨礼义

..而受之礼义:名作动,合乎礼义

以其外.之也外:意动用法,以……为外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逃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谢恩惠与:通‚欤‛,句末语气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无.若宋人然无:通‚毋‛,不要

【思路解析】

之气

【文旨概要】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鱼我所欲也》形象地阐述了如何对待生和死、义与利的问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人要有“浩然正气”,认为它“至大至刚”,必“配义与道”,“集义所生”,说明“浩然之气”是由“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

【归纳积累】

莫:①没有什么,没有谁例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②没有什么,没有谁例句: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③通‚暮‛,日暮例句: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

④不要例句:素衣莫起风尘叹《临安春雨初霁》

⑤不能例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害:①祸害、害处例句: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②忌妒例句:争宠而害其能《屈原列传》

③损害、危险例句:予信医言无害《祭妹文》

④妨碍、损害例句:以直养而无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巩固训练】

(一)填空。

1.孟子,名,字,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2.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补足选文中空线中的诗句。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行有不慊.于心()我故曰告子未尝

..知义()以其外.之也()今日病.矣()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