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喻山水(练习)

合集下载

诸子喻山水复习

诸子喻山水复习

《诸子喻山水》复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文学常识复习
1.《论语》所记载的是的言行,他是家思想的创始人,与并称为和。

2.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家的集大成者。

3.道家的代表人物是,代表作品是
二、词语解释,若有词类活用,请指出。

1.譬如为.山:
2.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3.上下交朴
..:
4.以道为舍.:
6.海不辞.水:
7.明主不厌.人:
8.知.者乐.水:
9.亟.称于水:
10.盈科
..而后进:
11.苟.为无本:
12.登东山而小.鲁:13.观水有术.:
14.容光
..必照焉:
15.故几.于道:
16.正.善治.:
17.夫唯不争,故无尤.:
18.江海所以
..能为百谷王者:
19.以.其善下.之:
20.水因地而制.流:
21.兵无常.势:
22.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24.天下莫.不知:
三、翻译句子,若有特殊句式请一并指出。

1、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3、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
4、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
5、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
6、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
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

诸子喻山水(练习)

诸子喻山水(练习)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 生活于战国末期。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 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 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韩非子》,是 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 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 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 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 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 一部 《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 方法和理论,但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 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守株待兔”、“郑人买 履”、“滥竽充数”“自相矛盾”等,都是生动的寓言故事, 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翻译前四段中的重点句:
1、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便能堆成,停止下来了,是我自己 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即使才倒下一筐土,继续 堆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2、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 富。 所以君主的气魄像天地那样宏大,于是万物齐备;心 胸像山海那样宽广,于是国家富足。
启示
第一则(譬如为山) 事情成败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 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第二则(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君主要有宏大的气魄, 宽大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国家 (治国) 第三则(海不辞水) 治国治学要有兼容并包的宏大 气势 (治学) 第五则(子在川上曰) 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 断进取 (惜时) 第六则(徐子曰) 要务实求学,循序渐进,名副其 实 第七则(孟子曰) 为人立志高远,治学讲求方法, 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第八-十则(上善若水) 体现“贵柔、不争”的思想 主张 (柔能克刚) 第八则(夫兵形象水) 要实行灵动的战略战术 (因 敌制胜)

诸子喻山水 文言整理

诸子喻山水 文言整理

《诸子喻山水》文言现象整理一.通假字:1.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必”同“毕”,尽。

2.知者乐水“知”同“智”,智慧。

3.源泉混混“混混”同“滚滚”。

4.是之取尔“尔”同“耳”,罢了。

5.正善治“正”同“政”,为政。

6.明主不厌人“厌”同“餍”,满足二.一词多义:1.于仲尼亟称于水对何取于水也从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在故几于道与天下莫柔弱于水比2.而盈科而后进表承接,就可立而待也表修饰,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转折,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转折,然而3.之君子耻之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的流水之为物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之取尔宾语前置的标志4.为苟为无本是故观于海者难为水被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为5.善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6.动知者动活跃的思维动善时行动7.下以其善下之处……下游水之形避高而趋下低处9. 乐知者乐山爱好知者乐快乐10.舍以道为舍归宿不舍昼夜停留,止息三.词类活用:(一) 名词活用作动词:1.以其善下之处……下游2. 君子之志于道也志—(n,志向)(v,有志)(二) 名词活用作状语:1.不舍昼夜从早到晚(三)意动用法:1.君子耻之以……为耻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觉得……变小(四)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盈科而后进注满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利导(七)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故能成其富富有和浩瀚的胸怀2.仁者静宁静的处世态度3.日月有明光辉4.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5.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高处6.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弱点7. 太山不立好恶五.文言句式:(一) 判断句: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名望树立在生前,恩德流传在后世,(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2.苟为无本。

假如是(在)没有源头(的情况下)。

(二) 被动句:1.沟浍皆盈。

大大小小的沟都被注满。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

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诸子喻山水》文言现象整理

《诸子喻山水》文言现象整理


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故能成其富 富有和浩瀚的胸怀 (2)日月有明 光辉 (3)上善若水 好的行为典范 (4)水之形避高而趋下 高处 (5)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弱点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2、被动句 (1)沟浍皆盈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4)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3、省略句 不舍昼夜 省略主语 ……

4、介词结构后置 (1)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 (2)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3)名称与前,德垂于后 (4)何取于水也 (5)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6)君子之志于道 (7)故几于道 (8)天下莫柔弱于水 (9)仲尼亟称于水 5、宾语前置 (1)何取于水也 (2)是之取尔 (3)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厌倦 Βιβλιοθήκη “餍”,满足三、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作动词 以其善下之 处……下游 2、名词活用作状语 七、八月之间雨集 在七八月

3、意动用法 (1)君子耻之 以……为耻 (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以……为耻/觉得……变小

4、动词活用作名词 (1)故声闻过情 名声 (2) 动善时 行动

5、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盈科而后进 注满

二、一词多义
1. 于 (1)仲尼亟称于水 对 (2)何取于水也 从 (3)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4)故几于道 与 (5)天下莫柔弱于水 比


2. 而 (1)盈科而后进 表承接,无解 (2)可立而待也 表修饰,无解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表转折,却 (4)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表转折,然而 3. 之 (1)君子耻之 代词,指代“名不副实的情况” (2)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助词,的 (3)流水之为物也 取独,无解 (4)是之取尔 宾前标志,无解

诸子喻山水加点字及复习

诸子喻山水加点字及复习

诸子喻山水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式解》子曰:《论语·雍也》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66章)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知识要点: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或其著作。

孔孟尚仁重德,老子尚柔,孙子的慎兵等。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语录体散文。

(高中学过《〈论语〉七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代表,“亚圣”,主张仁政。

(高中学过《〈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即《道德经》,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

韩非,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孙子,名武,《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世界第一兵家名家”。

【高二】《诸子喻山水》练习(带答案)

【高二】《诸子喻山水》练习(带答案)

【高二】《诸子喻山水》练习(带答案)《诸子喻山水》练习(一)读《论语》,识成语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1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18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9叶公问政。

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20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诸子喻山水语言现象归纳

诸子喻山水语言现象归纳

《诸子喻山水》语言现象归纳:一.通假字:1.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必”同“毕”,尽。

2.知者乐水“知”同“智”,智慧。

3.源泉混混“混混”同“滚滚”。

4.是之取尔“尔”同“耳”,罢了。

5.正善治“正”同“政”,为政。

6.明主不厌人“厌”同“餍”,满足二.词类活用:(一) 名词活用作动词:1.君子之志于道也志—(n,志向)(v,有志)2.仁者寿延年益寿3.动善时把握时机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成王5.以其善下之处……下游6.居善地安于卑下(二) 名词活用作状语:1.不舍昼夜从早到晚2.七、八月之间雨集在七八月(三) 量词活用作名词:上不天则下不遍覆整个世界(四) 意动用法:1.君子耻之以……为耻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觉得……变小(五) 动词活用作名词:1.知者动活跃的思维2.故声闻过情名声3.动善时行动4.兵因敌而制胜取胜的策略(六)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盈科而后进注满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利导(七)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故能成其富富有和浩瀚的胸怀2.仁者静宁静的处世态度3.日月有明光辉的形象4.上善若水好的行为典范5.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高处6.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虚,弱点7. 故能成其圣圣—(adj,神圣,圣明)(n,圣人的境界)五.文言句式:(一) 判断句: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名望树立在生前,恩德流传在后世,(这)是(国家)大治的最高境界。

(二) 被动句:1.沟浍皆盈。

大大小小的沟都被注满。

2.故观于海者难为水。

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

3.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太阳月亮有光辉的形象,(就连)小缝隙(也)一定被它们照射到。

(三) 省略句:1.不舍昼夜。

(省略主语)(它)从早到晚(永)不停留止息。

2.知者动,仁者静。

(省略谓语)智慧的人(爱)活跃的思维,,仁厚的人(爱)宁静的处世。

3.水因地而制流。

(省略介宾)水根据地形(的高低)制约(其)流向。

4.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十四诸子喻山水学案

十四诸子喻山水学案

十四、诸子喻山水学案出题人:才金颖教学目标:1、学习以山水为喻阐述道理的形象化的议论方法。

2、熟记课文中的名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

3、领会先哲以山水为喻阐述的人生道理学案: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字(),()时期人,()学派创造人。

被尊为()《》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

2、孟子,名(),字(),()时期人。

()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被尊为仅次于孔子的“”3、老子,姓(),名(),字()春秋时期思想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即《》,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

4、孙子,名(),字(),春秋末期,()家学派代表。

《孙子》或称为《》,被推崇为“”,“世界第一兵家名书”。

5、韩非子,()时期人,先秦()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6、、管仲,名(),字(),春秋时期政治家。

二、字词积累及句子翻译,理解课文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解释加点字:为:虽:覆:句子翻译:理解:此则以()为喻,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了()道理。

2、①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②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③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④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

⑤上下交朴..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非子大体》解释加点字:遍覆..:必.:小助:富:大人:而富:上:伏:患:交:朴:舍:名:成:垂: 治:至:翻译句子:①②③④⑤理解:作者以“”为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解释加点字:辞:厌:圣:翻译句子:理解:作者以()为喻,说明了()道理。

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诸子喻山水》练习答案

《诸子喻山水》练习答案

《诸子喻山水》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1.比如 2.即使 3.前进 4.残害 5.潜伏 6.交:同;朴:纯朴7.房舍,引申为归宿 8.推辞,拒绝 9.爱好 10.快乐 11.停留,止息12.屡次,一再 13.坎,坑 14.到达 15.如果,假如 16.名声17.以……为小,感觉……很小 18.方法 9.不向前流 20.事物到达一定阶段。

21.帮助 22.接近 23.交友 24.过失 25.处在……的下游 26.代替27.根据 28.固定的
二、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必”同“毕”,尽,完全 2.“知”同“智”,智慧的,聪明的
3.“混混”同“滚滚” 4.“尔”同“耳”,罢了
5.“正”同“政”,为政 6.“厌”同“餍”,满足
三、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判读句 3.介宾后置 4.宾语前置 5.宾语前置,介宾后置6.介宾后置 7.介宾后置
四、文学常识
1.丘,仲尼,春秋,儒,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语录。

2.轲,子與,战国。

亚圣。

3.老聃,李,耳,伯阳,道。

《道德经》,“无为而治”,开创了我国哲学思想的先河。

4.夷吾,仲,《管子》。

5.法,《韩非子》
6.武,长卿。

《孙子兵法》
1。

诸子喻山水》练习

诸子喻山水》练习

• 太山不立好恶,________;江海 太山不立好恶,________; ,________;江海
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 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
譬如为 譬如为山 知者乐水 仲尼亟 仲尼亟称于水 盈科而后进 上无忿怒之毒 上无忿怒之毒 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朴,以道为舍 不舍昼夜
故无尤 故无尤 君子耻 君子耻之 故声闻 故声闻过情 海不辞水 明主不厌 明主不厌人 水因地而制宜
不择小助,________. 不择小助,________. • 子曰:“___________,仁者乐山.知 子曰: ___________,仁者乐山. 者动,___.___,仁者寿. ,___.___,仁者寿 者动,___.___,仁者寿.” •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_______.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_______. • ___,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___,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故几于道.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____.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____. • 弱之胜强,_____,天下莫不知,莫 弱之胜强,_____,天下莫不知, ,_____,天下莫不知 能行. 能行.
故兵无常 故兵无常势
•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4分) )(4 A是之取尔 B何取于水也 C名成于前,德垂于后 名成于前, D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翻译下列句子并分别指出寓意
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昼夜。 昼夜。”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⑵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故能为百谷王。 之,故能为百谷王。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⑶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⑷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 下.

诸子喻山水(高二下 语文)

诸子喻山水(高二下 语文)

诸子喻山水(高二下语文)诸子喻山水(高二下语文)虞山水一.通假字:1.如果头脑不在地面上,则不需要携带物体。

“必须”和“完成”是一样的,而且已经精疲力竭了。

2.知者喜欢水。

“知识”和“智慧”是一样的,智慧也是一样的。

3.来源黑帮“黑帮”与“滚球”相同。

4.只是“呃”和“耳朵”。

5.良好治理“良好治理”与“治理”相同。

二.古今异义:1.不落伍。

古代意义:贫穷,现在意义:未来。

2.虽然一个人落后了,但古代的意思是:甚至,现在的意思是:虽然。

3.泰山不确定好恶。

古义:不,今义:第四。

河流和海洋不选择小援助。

古意:别无选择,今意:别无选择,小协助。

5.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古义:君主、气魄,今义:年长的人、寄托形体。

6.穿越山海,这个国家有着丰富的古代意义:心灵,现代意义:经验和心灵。

7.没有隐藏的怨恨。

古义:臣民,今义:下。

8.从上到下交接。

古老的含义:回归简单,回归真理。

现代意义:沟通和简单。

9.以道为弃。

古义:归宿,今义:弃绝。

10.大海离不开水。

古代的意思是拒绝,现在的意思是说再见。

11.清明的主不厌倦人。

古义:憎恶,今义:恨。

12.什么来自水?古代的意思是:得到,现在的意思是:承认。

13.英科落后。

古代的意思是:看,向前流,现在的意思是:科学,后来的进步。

14.放乎四海古义:到达,今义:开放。

15.苟为无本古义:假如,今义:苟且。

16.我听说过爱的古老含义:名誉、情感;金一:视觉和听觉,实用。

17.在圣人之门游泳的人很难说古代的意思是学习,现在的意思是玩耍。

18.光一定要亮。

古代含义:小间隙,现代含义:调节和照明。

19.我们不能没有盈科。

古老的正义:我们不向前流动。

现代正义:我们没有能力。

120.无章无古意:登台,现意:写一篇文章。

21.水能使万物受益,而无需战斗。

古义:引导,今义:犀利。

22.因此,它几乎与道相似。

古代含义:接近,现代含义:几乎。

23.与山人交朋友,古代义:交朋友,现代义:和谐。

诸子喻山水完整练习答案

诸子喻山水完整练习答案

诸子喻山水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启示:事情成败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②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事,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启示:君主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大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国家③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启示:治国治学要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势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启示:要如智者般反应敏捷而思维活跃,如仁者般安于义理,仁慈宽厚而不易冲动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启示: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断进取⑥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启示:要务实求学,循序渐进,名副其实⑦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启示:为人立志高远,视野开阔;治学讲求方法,循序渐进,逐步通达⑧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启示: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人应不争。

⑨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启示:海纳百川,为人谦逊,处下不争。

⑩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启示:体现“贵柔”的思想主张⑾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上册第14课《诸子喻山水》(三)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上册第14课《诸子喻山水》(三)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诸子喻山水(三)
班级姓名
本课知识点:
一、熟记课文中的名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疏通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了解先贤在山水中寄寓的人生体验和生命哲理
二、练习:
1.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六十六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七十八章)
①、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几:正:尤:易:
②、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A.且庸人尚羞之 B.谁善利万物而不争
C.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2分)
A.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大王来何操
三、小结全文
1、水有怎样的物态物性?
2、这些物态物性引起你哪些生活联想?
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先贤以山水为喻的名篇佳作?从中你悟出了怎样深刻的人生哲理?
课后作业
一、翻译9-11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子喻山
一、基础知识
1、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_______学派创始人。

《_______》是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2、老子,即老聃,______时期思想家,_____学派创始人。

著作《______》,又名《道德真经》
3、孟子,名____,字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继孔子之后的______学
派的代表人物。

二、课文字词句梳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1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毒.,下无伏怨
之患,上下交朴
..,以道为舍.。

2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式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3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
..而后进,放乎四海。

4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
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
..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
志于道也,不成章
..不达.。

”(《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
..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六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
..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分析
1、本文在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举例加以分析、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名成于前,德垂于后B是之取尔C仲尼亟称于水D何取于水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