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方言

合集下载

张家口方言

张家口方言

张家口方言《详解张家口及各属县方言及其历史成因》在学术上,张家口四区十三县除蔚县外,各地方言均属于晋语(蔚县由于没有入声而被列为官话,关于蔚县话的归属,我在下文会继续讨论),这也是张家口方言难以被北方大部分理解的原因。

晋语在80年代被语言学者李荣首次从北方官话中单独列出,其主要依据是晋语保留了古入声,从而在学术界引起长达二十多年的关注和争议,也从而大大促进了晋语的研究。

当然,保留入声这一点并不足以使晋语完全从北方官话中独立从而成为和粤语、吴语、闽语等并列的一种大方言,因为南方各方言基本都保留了入声——晋语还有许多其他非常独特和古老的特点,以后慢慢介绍(关于晋语的地位问题,仍有极大争议,本文就不讨论了)。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诗词里面常说的平仄问题,里面的平是指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个声调。

在绝大部分现代官话中,入声已经消失,而并入其他三个声调,比如北京话和普通话。

关于入声,我就不说什么学术上的定义了,看这几个字:一、七、八、十、踢、德、捉、桌,只要会说张家口各地方言的,用方言念一下,应该都能感觉出来什么是入声了,就是这几个字的韵母部分最后有一个气流突然阻断的感觉,很“促”的一种感觉,这就是入声。

为了简单,可以用拼音表示为 k,比如:七 qiek,最后的 k 给口型,但是不出音,就能感觉到入声的发音特点了。

古汉语入声有多个韵尾,在晋语中合并为同一个喉塞音韵尾,国际音标(IPA)表示为?,即问号,来代替上面提到的k。

知道了入声,就了解了张家口各地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是晋语能独立于北方官话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在北方大部,传统的淮河-秦岭一线以北,只有晋语还系统地、大面积地保留有入声。

那么,为什么叫晋语呢?有的网友已经猜到了,和张家口方言类似的同属晋语的方言,大部分处在今天的山西境内。

这就要说到晋语的分布。

学术界给出的晋语分布范围包括:山西(除西南部靠近陕西的运城全境、临汾大部、大同属县广灵以外——广灵和蔚县相邻,情况一样,下文讨论),主要城市:太原、大同、长治、阳泉、忻州、朔州、吕梁、榆次、晋城;内蒙古太仆寺旗-二连浩特一线以西到乌海-临河一线以东,也就是常说的西蒙,主要城市:呼和浩特、包头、集宁、临河;陕西延安以北,也就是常说的陕北,主要城市;榆林、延安;河南北部黄河以北靠近山西的地区,主要城市:安阳、新乡、鹤壁、焦作、济源;河北张家口,邯郸西部、邢台西南部、石家庄西部这些临近山西的地区,主要城市:张家口、邯郸。

张家口方言研究综述

张家口方言研究综述
后 续研 究作 出展 望 。

指 出张家 口方 言中词缀 “ 子 ”的音变现 象有多种情 况,具
体 变化 因地 而 异 , 同时 明确 了 “ 子 ” 尾 的 不 同 读 音 是 受

张 家 口方 言 研 究概 况
张家 口方言虽 不像其他 大方言 区那 样拥有众 多的研究 前 一 音 节 韵 母 影 响 所 致 。 文 章 为 研 究 方 言 中 “ 儿 ” 尾 和
成 果 ,但 也 取 得 了 ~ 些 成 绩 , 为 后 续 的 研 究 奠 定 了基 础 。 下 面 从 语 音 、 词 汇 和 语 法 等 方 面 总 结 前 人 对 张 家 口方 言 的
“ 子 ”尾的竞争状况提供 了材料。 杨文 会 的 《 张家 口方言 的调类及连读 变调 》和 廉口 市 地 处 河 北 西 北 部 , 东 靠 承 德 市 , 东 南 毗 连
郭风 岚在 《 河 北宣化方言蟹 止摄来母 字韵母 的读音 分 结 出其地 理分布特 点,得 出其 发展方 向是 向北京话靠拢 的
北京市 ,南邻保定 市,西部 、西南部与 山西大 同接 壤 ,北 析 》中分析 了宣 化方言蟹止 摄来母字读 音的地理分 布,总 部、西北部与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交界 。全市辖 1 3 县 、4 区、
化 。文 章 为 研 究 张 家 口方 言 语 音 的 鼻 化 程 度 提 供 了 科 学 的 读变 调 ,概括 出了张家 口方言两字组 连读变调优选 论的制 研究方法。 张锦玉 的 《 下 花 园 方 言 入 声 研 究 》 从 声 调 、 韵 母 等 角
连 读变调现象 在南方吴 方言 、客 家话 、闽方言等大方


I l 鞫

理论 ・ 缘述

张家口方言方位词研究

张家口方言方位词研究
张家口方言方位词研究①
◇宗守云②
提要:张家口方言方位词有单音节方位词和双音节方位词,单音节方位词和普
通话相同,双音节方位词有些特殊形式,有些方位词还有重叠形式。方位词可分为
绝对方位词、相对方位词和固定方位词,张家口方言方位词都可以归人这些类别,
有些近义方位词还存在着各种对立。张家口方言方位词具有类型丰富性特征。
(2)房顶顶站了个人。(立体物外部顶部) (3)房顶顶糊了一层报纸。(容器内部顶部)
构形重叠是在双音节方位词的基础上形成的。“脑头、底下、当中、
14
中间、边起、顶上、顶里”都有构形重叠形式——“脑脑头、底底下、 当当中、中中间、边边起、顶顶上、顶顶里”。这些构形重叠都表示极致 位置的意义,或者是最边缘的,有“脑脑头、底底下、边边起、顶顶上、
顶顶里”,或者是最中间的,有“当当中、中中间”。例如: (4)树脑脑头蹲的一个喜鹊。(树的最上面蹲着一个喜鹊。) (5)窨子底底下有几个红萝贝。(窨子最下面有几个胡萝l、。) (6)院里边边起种了几墩山丹丹花。(院子最边缘种了几株山丹丹花。) (7)墙顶顶上撒了好些碎玻璃渣儿。(墙最顶部撒了好多碎玻璃碴儿。) (8)先把花盆搁的冰箱顶顶里。(先把花盆放到冰箱最顶部。) (9)那块地当当中有个坑。(那块地最中间有个坑。) (10)他照相顿就爱站在中中间。(他照相的时候就喜欢站在最中间。)
(1)a.地边种着一排树。 b.地边边种着一排树。
例(1)a“地边”和例(1)b“地边边”都指地的边缘位置,“地 边”可以指地最边缘的位置,但也可以指比较靠近地边缘的位置,和最 边缘位置还有一定的距离,“地边边”只能指最边缘的位置。 “顶”是黏着的单音节方位词,“顶顶”也具有双音节方位词性质, 比较自由。在意义上,“顶顶”和“顶”基本相同,“顶”本来就指事物 的顶部,已经是最高的位置,“顶顶”仍然指事物的顶部。“顶顶”既可 以指立体物外部的顶部,也可以指容器内部的顶部。例如:

张家口话详解

张家口话详解

张家口话详解月异的今天,张家口,一个坐落在中国北部的一个后起之秀的国际化大都市日渐被众人所周知,生活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我,感觉到这个城市的美好与和谐,而做为国际化大都市,张家口的一些语言已被更多的人广为传唱,身为一名标准的张家口人,现在,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张家口特色语言的含义。

⒈求粗=生气,令人不满意!⒉求样=得兴,傻样,偶尔用做褒义词⒊揍像=与求样同意,但多用于贬义词⒋防主货=诅咒别人的人,有命中相克之意⒌逼兜=耳光,如:给你个大逼兜⒍悄悄的=此词并不是几个人的秘密语言,而意是指安静会⒎求迷性眼=与求粗求样同意,但用途比较广泛⒏格抽马蛋=被压折的东西,表面不展,也用做于人,意为此人窝囊⒐德兰二性=用于人,意为此人邋遢,不检点⒑逼麻乎出=意为生气,多指贬义⒒能代乎出=能代=鼻涕,乎出=哪儿都是,连起来可以意为满脸的鼻涕,但大多数指此人邋遢⒓扑棱=往前冲,冲的猛,但用于贬义⒔绝B=绝对⒕西个丁=煞笔⒖俏货(俏B)=煞笔,傻子,此词为张家口独有语言,也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一个词⒗的楞(楞求)=同俏货⒘点货(点B)=同俏货⒙楞办=俏货,煞笔的意思⒚亲=可爱,例如,这孩子真亲,意思是这孩子真可爱张家口话2007-03-08 19:06本人将这些总结出一部分来供大家阅读,有很多来不及抑或是一时想不起的,就没有写上来,只是能让大家开心一笑,没有什么目的,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很多,欢迎大家能够批评指正,本人将会感激涕零吧,好像有点夸张,那就感激不尽吧,要不染会有人说这个人怎么这么做作的,呵呵,一个玩笑而已!这是张家口或是张家口大部分地区人们平常用的语言,估计有的张家口人不说这些,看了不要误会,我只是说大部分地区的人说,其实更准确的应该说是广大农村人说。

有的字并没有,我是将方言的发音用存在的字将音发出来,有的实在是找不到更合适的代替,就用拼音代替的,更能将那种亲切感或是亲近感表达出来,望读者能谅解,是张家口的就用咱们方言去读,别有一番韵味。

张家口方言的特点

张家口方言的特点

张家口方言的特点张家口距离北京较近,这里的方言总的说比较接近普通话,要说不同,首先是在语音上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张家口发音多为短促直硬,语速快而乐感差,音素少而吐字涩,声韵搭配变化较大,音调高低起伏却小,显得缺乏抑扬顿挫,没有普通话好听,往往给人以生硬、突兀之感。

如普通话问:“你干嘛呢?”让人觉得是和气的探询,而张家口话则说:“你干甚哩?”带有追问的口气。

与普通话相比,张家口方言中的声母和韵母也有不同特点。

张家口坝上和坝下西部多把“知、吃、诗”读成“资、词、私”,将卷舌声母“zh、ch、sh”发成“z、c、s”,也就是把普通话的卷舌与不卷舌两组声母并为一组不卷舌声母,形成俗话所说的“齿音字”多的现象。

如把“光”念成“刚”,“黄”念成“行”,“双”念成“桑”,“眉”念成“迷”,“垒”念成“吕”。

而多数韵母比普通话舌位高。

语感上显得“发闷”,这种特点在音韵学上叫做“重浊”,好像其“收音”是在口腔后部甚至是喉部。

最明显的是在当地方言中,鼻韵尾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往往将“陈”念成“成”、“金、京”不分,“群、穷”一个音。

在声调方面,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但与普通话的四声在高音上不等值,而且大多保留着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和古音声调。

张家口方言为表示强调的意思常用叠字,如红艳艳、绿莹莹、白生生、恼恨恨、热耿耿、饱吞吞、干崩崩、打打土、扫扫地、和和泥、切切菜等,使语言的音韵更富有地方特色。

张家口方言的第二个特点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词汇。

这些词汇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利用这些词汇,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着实自然而合谐。

如称呼太阳叫“阳婆婆、前天爷、阳婆爷”,月亮叫“后天爷”。

说时令,“去年”,坝上人叫“年省”,市里人叫“年时个儿”,蔚县人叫“年仨”。

论称谓,“父亲”,坝上人多叫“大大”,坝下有的叫“爹”,有的叫“爸爸”。

连襟,市里人叫“一担挑”,蔚县人称“曳不停”、“两曳”,怀来人叫“挑担”,令人费解。

张家口方言起源和来历

张家口方言起源和来历

张家口方言起源和来历张家口的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北次方言区山西方言小区或曰晋语区,是多种语言的成分渗透进原张家口语言的产物。

准确地说是山西、河北、北京、内蒙古、山东方言的混合体,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方言体系。

张家口市现属行政区划内的7区13县,方言主要为晋语-张呼片、小部分为冀鲁官话保唐片及北京官话怀承片。

张家口一带在明朝以前,除了州、府、县所在地之外,百姓聚居地很少。

到了明代,朝廷为了加强对残元势力的防御,创立了特有的卫所兵制。

军人列入军籍,世代沿袭,儿孙代代当兵,屯田分地,耕战结合,同时从各地移民到边塞开荒种地。

张家口一带也就成了兵民结合,官、兵、民一体的典范。

据《宣府镇志》载,洪武元年(1368年),宣府镇辖区内共有州2个,即隆庆州(今延庆)、保安州(今涿鹿),卫所21个,官户4551户、军户124797户、民户2030户,计131378户。

如按每户5口计,也不过65万多人。

为了给驻军生活提供条件,就需要更多的民户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因此在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山东等地大量移民,这样既可增加兵源,又可增加田赋。

史载: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徐达平沙漠,徙北平山后民35800余户,散处宣府诸卫”。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调南直(今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山西官民于怀安屯田”。

景泰三年(1452年),“将山西、山东、湖广居民迁至保安州”。

到了清代,流民自发地出边垦荒和后来朝廷开禁招民垦种以及允许八旗携带家属及游牧者来关内定居等,都促使张家口一带的人口迅速增加。

康熙十四年(1675年),“察哈尔部驻牧宣化、大同边外。

沽源县为正白、镶白旗群牧厂,人丁日众。

此时人口大多来自辽宁边外”。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山东民人来口外垦地者多至十余万”。

万历年间,西北地区因饥馑造成回民大量东迁,有不少人散落到张家口一带居住。

“雍正初年,招民垦种,授士兵以地,招佃种之,人口来自绥远一带”。

《张家口市志》载:“民间有张家口人从***县大槐树下迁移到张家口之说”。

【娱人娱己】张家口坝上方言,你能懂几句?

【娱人娱己】张家口坝上方言,你能懂几句?

【娱人娱己】张家口坝上方言,你能懂几句?泥糊汤汤水八八,莜面鱼鱼碗凸凸,
山药精精磨插插,馒头片片跌么么,
凉瓶盖盖底夺夺,薄纸片片铁克克,
大毛眼眼黑廓廓,愣球信信瓷国国木头巴巴铁铲铲,柳条棍棍麻杆杆,茶壶嘴嘴瓷碗碗,
麻油露露灯攒攒,黑眼窝窝红脸脸,
屁骨蛋蛋节板板,窗户框匡门转转,
直鸡篓篓车芡芡,山药条条面片片,
清泉水水凉胆胆,火柴盒盒缺灯灯,
豌豆节节木根根,布鞋底底麻绳绳,
黄土坡坡泥坑坑,木头柜柜铁笼笼,
扒住墙墙立能能,花喜切切假吧吧,
石头凳凳马扎扎,玻璃瓶瓶瓦家家,
酸针蛋蛋喇妈妈,搂柴耙耙粪叉叉尼笼带带烟匣匣毛驴车车下坡坡,
小屁孩孩堵河河,大老汉汉站街街,
四牛独独小勒勒,连阴雨雨麻雷雷,
大各达达楼撮撮,牛粪片片摞堆堆,
玉米头头毛随随。

张家口方言调研报告

张家口方言调研报告

张家口方言调研报告张家口方言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方言是一个地域性的语言特色,对于了解当地人民的文化习俗、传统和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张家口方言的特点和使用情况,为保护和传承张家口方言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中包括了方言使用频率、受众群体以及方言特点等问题。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有效回收率为85%。

三、调研结果1. 方言使用频率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大约有80%的受访者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方言,15%的受访者偶尔会使用方言,只有5%的受访者表示几乎不使用方言。

可以看出,张家口方言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2. 方言受众群体受访者中,年龄跨度从20岁到70岁不等,最多的年龄段是40-50岁,占总受访者的40%。

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占调查总人数的55%,女性占45%。

可以看出,张家口方言的受众群体主要是中年男性。

3. 方言特点张家口方言与普通话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发音特点:张家口方言的发音比较粗糙,音节的尾声不够清晰,重音较重。

同时,方言中有一些声母和韵母发音与普通话不同。

(2)词汇特点:张家口方言中有大量特有的词汇,与普通话差别较大。

例如,“蜗”(形容人走路慢)、“巴子”(指小孩子)等。

(3)语法特点:张家口方言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使用一些独特的词序和语法规则。

例如,“人有离(离哪)啊”(人往哪边走)等。

四、调研总结根据对张家口方言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张家口方言在当地受到广泛的使用,并具有独特的音、词、语法特点。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一代人的普通话教育,张家口方言的使用面临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为了保护和传承张家口方言,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1. 加强方言的教育:通过在学校开设方言课程,教授张家口方言的发音和基本词汇,促使年轻一代对方言的重视和学习。

2. 保护和收集方言资源:积极收集和记录张家口方言的各种资源,包括方言词典、录音和视频等,为方言的研究提供便利。

张家口的方言与普通话

张家口的方言与普通话

张家口的方言与普通话一条河分开了一座城市,一座桥把一座城市分成两大行政区域,桥西居民说着地地道道的本著土语,桥东的居民说着纯纯净净的普通话。

为什么同在张家口一片蓝天下,桥西居民和桥东居民的口音竟然差别如此之大呢?桥东人多为张家口的新居民,移民而来。

像所有的移民城市一样,文化交融使个性发展失去了空间。

从语言到生活习惯与原住居民有很大的不同。

而桥西人多为张家口的老居民,保持着稳定的张家口传统。

一个城市两种口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一听口音即可知道你居住在桥东或桥西,因为居住在桥东的基本上讲的都是普通话,居住在桥西的基本上讲的都是张家口方言。

语言使用上的语音差异,正好反映出张家口这个城市在形成中的历史沉淀与变迁。

张家口桥西的历史较长。

建于1429年的堡子里是作为一个边防武城而立于清水河畔,建于1600年的清河桥也主要作为驿站通道,而建于1613年的来远堡是长城内外游牧民族与内陆民众的交易关所。

因此当时的张家口仅是塞外边关重镇,土著民并不多。

随着战事日渐减少,贸易日见繁荣、民间往来交流才兴盛起来。

张家口方言是一种混合型的语言,基本构成以西路口音和方言为主,并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文化沉淀渗入。

这主要反映在张家口桥西人口的构成来源上。

张家口地处内长城与外长城之间的战略要地,在长期的战争中,当地的土著民很少,人口中以山西移民、边关戍边将士的后裔、走西口跑口外逃难在此落户定居于桥西的人口。

因此,经过历史的演变,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山西方言语音,又有其成分在内的张家口方言此地话。

这种语言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相互交流,不断发展的结果。

比如说,在语言上使用的重复音,山西、内蒙古、张家口对上衣口袋叫作“腰迷迷”,对窄小的地方叫“旮旯旯”,又如对某种行为称谓语言上的一致性,如不知道、不聪明叫“不机迷”,猜一猜叫作“旦一旦”、蹲下叫作“圪蹴”等等。

这些语言既有西路人的亲切细腻,也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豪爽粗犷,体现在张家口方言上,反映出张家口人的憨厚实诚。

张家口土话

张家口土话

张家口土话傻逼:俏货(这个词绝对是最经典的)傻逼女:翘版女就是骂人话,暂时没想到相对应的词汇:球兰花儿缺根弦,神经:带点的(骂人的话真tm多。

)不怎么样,水平一般:二求五眼(我数学学的二球五眼的,唉)说这人特没本事,没出息,不干正事:得兰二性(瞧你那球像,得兰二性的)耳光:逼兜(经典而有力度)鼻涕:能带(如果一个sb小孩鼻涕挂一脸,就说他,能带呼出)我:发音无法用文字表达了-_-!,大概就是发鹅(三声),舌根贴上牙床不服(气):信(发杏的音)不过来去一边去:戳远远的气(去和气之间的发音)(例:别他妈捣乱,戳远远的气)干什么呢:闹剩呢(这是非常普遍的说法呵呵,我经常qq上这样问候)把人骂走了:戳惊了(嘿嘿,这个真逗)抹布:展布耍赖:犯沪(小孩让他妈买玩具,他妈不买,小孩就开始犯沪)豁出命来硬的:玩儿沪的(小孩打架经常说哈哈)邋遢,脏乱:个球马蛋(这人衣服特不整洁,就说他衣服个球马蛋)小孩比较混,不容易管,不听话:沪球打蛋(这词我不知道解释的恰当不,就那感觉吧)蹲着:个旧(就是那种蜷缩着、蹲着这种姿势状态吧)弯,不直:个流儿拐弯儿(这条路个流儿拐弯儿的)骂人德行:球像(球字要说非常凶狠浑厚)扔:man(一声)(大学时候被宿舍哥们模仿了,所以我就彻底放弃使用了)搞不清楚,想不明白:闹不机密(差点忘了最喜欢的一个嘎嘎)形容一个人做事不顾后果:棱半(这个棱半把人捅了)傻,弱智:的棱非常残忍的对其进行殴打:B嘛活楚(从论坛上查到的,牛比了)摔了一跤:楚了一跤真搞笑:真失笑侮辱:褒贬(贬字轻声)没意思,没特点,不漂亮:寡(这女的长的真寡,这片子太寡了)形容对某事物兴趣不大:寡求气(我对足球寡球气)大概就是说这人不够意思,不匝地:球眯性眼扯淡,说话没谱:邹球,撇b几角旮旯:个老老给(GE我)逼麻糊出德兰而行球迷信眼革出马蛋脓代湖出窝囊格计揍相!本儿牛逼你再扑愣你个防主货,给你个大逼斗!1 这虽八地慌,给我闹点五突的!解释:这水太凉,给我闹点热乎点的2洗洗机板子解释:洗洗脚3给我自一自!解释:给我称一下(买东西的时候用)4狠地你咯邓邓的解释:非常气愤5把它绿出来解释:把它吐出来6胰子解释:香皂7节懒更解释:脚后跟8活蛮子!解释:比较愣地人9拌饭儿!解释:说话或办事来回折腾的人!10 球迷性眼11 桥货12 看你那股皱相,杨朝砍地的,你慕什了?13 这房子虽然住了20年了,还是得愣愣的14 看你那股坛尝15 屙爱你16“对不起啊” “白不咋”17 这个孩子,老往尿臊个劳子钻。

浅谈如何从张家口方言看张家口文化多元性

浅谈如何从张家口方言看张家口文化多元性

作者简介:李燕凌(1980— ),女,汉族,河北怀安人,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方言学。

基金项目: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专项“协同共享视角下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456103D)。

语言和文化向来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最简便、最直接的形式;文化渗透于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语言表达、传播。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直接体现,它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逐渐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产物,深深植根于一片土地之中。

因此,通过一个地区的方言,我们可以探究到这个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变化。

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的西北部,西临山西省,北靠内蒙古,东连北京,处于四地的交界处。

张家口方言与山西、内蒙古的部分方言共同属于晋语中的张呼片,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受蒙古族与晋文化的影响。

张家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的方言与文化具备了丰富多元的特性。

一、张家口方言及文化概况(一)张家口方言概况《河北省志·方言志》(2005)将张家口市所辖大部分区县划归晋语张呼片,只将蔚县划归冀鲁官话区保唐片。

下面简单介绍张家口方言在语音和词汇方面的基本特点。

(1)语音方面。

与共同语相比,张家口方言语音上的特点主要包括存在带喉塞音韵尾[ʔ]的入声字;平声不分阴阳;平卷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一些音节丢失韵头;一些音节鼻音韵尾弱化、脱落;一些词的读音有分音词,即“-L-”中缀等。

(2)词汇方面。

张家口方言词汇上的特点主要有三个。

一为存在大量带“圪”词缀的词。

“圪”是构词成分,没有实际意义。

“圪”词缀的词在晋语其他方言也存在。

二为叠音词居多。

张家口方言词中,相较于共同语,叠音词数量较多。

三为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古语词。

(二)张家口文化概况(1)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张家口坝上地区紧靠内蒙古,在历史上就是中原与少数民族沟通的必经之地。

在张家口地区活跃的少数民族以游牧民族为主。

张家口北部长城一带是蒙汉进行商品贸易的区域,因此张家口的大境门同时又是贸易之门。

张家口特色土话x

张家口特色土话x

张家口特色土话x以下为一些特色张家口土话,桥东桥西区范围,其他县区有所不同。

傻逼:俏货(这个词绝对是最经典的)傻逼女:翘版女就是骂人话,暂时没想到相对应的词汇:球兰花儿缺根弦,神经:带点的(骂人的话真tm多。

)不怎么样,水平一般:二求五眼(我数学学的二球五眼的,唉)说这人特没本事,没出息,不干正事:得兰二性(瞧你那球像,得兰二性的)耳光:逼兜(经典而有力度)鼻涕:能带(如果一个sb小孩鼻涕挂一脸,就说他,能带呼出)我:发音无法用文字表达了-_-!,大概就是发鹅(三声),舌根贴上牙床不服(气):信(发杏的音)不过来去一边去:戳远远的气(去和气之间的发音)(例:别他妈捣乱,戳远远的气)干什么呢:闹剩呢(这是非常普遍的说法呵呵,我经常qq上这样问候)把人骂走了:戳惊了(嘿嘿,这个真逗)抹布:展布耍赖:犯沪(小孩让他妈买玩具,他妈不买,小孩就开始犯沪)豁出命来硬的:玩儿沪的(小孩打架经常说哈哈)邋遢,脏乱:个球马蛋(这人衣服特不整洁,就说他衣服个球马蛋)小孩比较混,不容易管,不听话:沪球打蛋(这词我不知道解释的恰当不,就那感觉吧)蹲着:个旧(就是那种蜷缩着、蹲着这种姿势状态吧)弯,不直:个流儿拐弯儿(这条路个流儿拐弯儿的)骂人德行:球像(球字要说非常凶狠浑厚)扔:man(一声)(大学时候被宿舍哥们模仿了,所以我就彻底放弃使用了)搞不清楚,想不明白:闹不机密(差点忘了最喜欢的一个嘎嘎)形容一个人做事不顾后果:棱半(这个棱半把人捅了)傻,弱智:的棱非常残忍的对其进行殴打:B嘛活楚(从论坛上查到的,牛比了)摔了一跤:楚了一跤真搞笑:真失笑侮辱:褒贬(贬字轻声)没意思,没特点,不漂亮:寡(这女的长的真寡,这片子太寡了)形容对某事物兴趣不大:寡求气(我对足球寡球气)大概就是说这人不够意思,不匝地:球眯性眼扯淡,说话没谱:邹球,撇b几角旮旯:个老老给(GE我)逼麻糊出德兰而行球迷信眼革出马蛋脓代湖出窝囊格计揍相!本儿牛逼你再扑愣你个防主货,给你个大逼斗!。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口方言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口方言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口方言作者:周中华世界上使用最多人的语言就是中国的汉语言。

中国的汉语言文学在世界的文明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尽管《康熙字典》已经收入了中国最多的语言文字,但是仍然有很多语言没有收入到该词典中。

张家口地方方言,在《康熙字典》中没有,而且也没有留下文字,但是几千年来一直被张家口的人们所传承,字怎么写,没有规范,但是张家口的一些方言与其它地方的方言有所不同,比如说:上海人说“吃(chi)饭”是“吃(qia)饭”,天津人说“有用(yong)“叫“有用(rong)”,海南人叫“农(nong)民”叫“农(long)民”;这只是发音方面的差异。

而且张家口的方言具体的说不好用普通话的文字代表,而且意义包含于汉语言词典里又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所以说:张家口方言,应该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我牵头,希望张家口的哥儿们姐儿们一起挖掘张家口没有文字保存的宝贵语言吧。

我已经收集到的一些语言有下列内容,希望大家给与注解,有新添的,给我留言。

1、闹不机密:搞不清楚,不识数,整不明白,是张家口人的常用语。

2、痴迷瞪眼:丑语,傻乎乎的,眼睛不转动,用于骂人。

3、球迷杏眼:丑语,最不顺眼的面容,多用于骂人。

4、瓷球各达:溺爱的丑语,形容男孩身体长的非常结实,在恶劣的环境都不会得病。

5、弧度麻缠:说别人说话办事反反复复,磨磨唧唧。

6、胡七麻烦:形容人一件事情总也搞不清楚。

7、德兰二性:形容人自卑,没有积极性,精神和身体都处于疲惫的状态。

8、哥出马但:形容一件东西不平整,皱皱巴巴。

9、能带呼出:形容人的面容鼻子流着很浓的鼻涕,流出来一截又吸回去,脏兮兮的。

10、白球不咋:说事情不要害怕,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11、能阉割机:形容人的眼睛边缘挂着眼屎,眼睛里眼泪浑浊,流不出来。

12、水淹车库;形容东西水分太多。

13、干不行行:形容人的身体非常消瘦,但是身体健康。

14、粉毛各级:形容孩子的脸部皮肤细腻而不正常,显白粉色。

张家口十八怪顺口溜

张家口十八怪顺口溜

张家口十八怪顺口溜第一怪:莜面窝窝人人爱莜面吃着真奇怪,搓个窝窝竖着排,面筋皮薄口感好,皇帝吃过还想来。

第二怪:涮羊肉把贵客待开水涮肉真不赖,成吉思汗传下来;好友来访点大锅,涮着羊肉乐开怀。

第三怪:熏肉老汤传五代柴沟堡镇名在外,熏肉绝技祖传来;肥而不腻色香味,一锅老汤到现在。

第四怪:口蘑能做百道菜口蘑生长在塞外,又白又嫩人人爱;煎炒烹炸花样多,满汉全席是主菜。

第五怪:山药四季搁不坏土豆山药分不开,坝上高寒长得快;储存方便营养好,一年四季都是菜。

第六怪:秋季蔬菜房顶晒葫芦豆角山野菜,切成细丝房顶晒;冬季天寒菜难中,炖上干菜更自在。

第七怪:荞面碗坨沿街卖高寒作物数荞麦,五谷杂粮头里排;防暑降温功能多,做成碗砣满街卖。

第八怪:豆面糊糊赛牛奶张垣黄豆销海外,主食小菜离不开;做成切糕驴打滚,熬上糊糊赛牛奶。

第九怪:出门皮袄别忘带坝上冬季寒难耐,白毛风雪来得快;老天翻脸不认人,出门皮袄别忘带。

第十怪:夏天棉被也要盖坝上温差更奇怪,一天就像四季在;早穿棉袄午穿沙,夜里棉被必须盖。

第十一怪:坝上风车如临海贺兰山口风速快,刮到草原无障碍;风力发电最节能,风车竖立如林海。

第十二怪:大境门分口里外大镜城门是要塞,一关分出口里外;张库商道走驼队,皇帝叫关门不开。

第十三怪:大丽花比牡丹帅大丽花比牡丹帅,迎风傲霜开不败;生在张垣做市花,象征山城好未来。

第十四怪:蔚县剪纸成一派剪纸艺术讲门派,刀刻手铰要分开;蔚县剪纸最独特,产品畅销海内外。

第十五怪:老少都唱二人台东路梆子二人台,民间传承发展快;不论做工与种田,喊着调子抒情怀。

第十六怪:扭着秧歌搞比赛秧歌越扭越现代,要比街舞发展快;健身锻练搞比赛,乐了老头老太太。

第十七怪:民风淳朴人实在塞上汉子真豪迈,大碗喝酒转着来;土炕盛邀八方客,农家小院迎宾来。

第十八怪:北京人来过礼拜山清水秀好塞外,滑雪踏青很自在;驾着爱车很自然,北京人来过礼拜。

这么奇怪的张家口你还不来感受一下吗?。

张家口真正的方言你能听懂多少挺起来好失笑

张家口真正的方言你能听懂多少挺起来好失笑

张家口真正的方言你能听懂多少挺起来好失笑展开全文方言:各抽马蛋、国龊解释:皱皱巴巴方言:给我自一自!解释:给我称一下(买东西的时候用)方言:厮跟上一起去解释:结伴一起去方言:狠地你咯邓邓的解释:非常气愤方言:把它绿出来解释:把它吐出来方言:胰子解释:肥皂方言:节后更解释:脚后跟方言:摇蜜子解释:裤兜方言:球粗解释:愤怒方言:二五眼解释:不怎么地方言:二把刀解释:半斤八两方言:求也蓝不成!别扑十了!解释:啥也做不了,还挺活跃!方言:蓝性解释:不怎么样方言:挺有阶秤(蹦几拉插)解释:挺活跃方言:喝兰了解释:喝醉了方言:可不解释:就是方言:几古将解释:关键方言:闹甚了解释:干什么呢方言:猫猫解释:看看方言:做甚了解释:干什么方言:抖搂解释:哆嗦方言:不来呆解释:挺好的方言:各劳解释:犄角旮旯方言:过来哇,跟儿解释:过来吧,孩子(COME ON BABY)方言:白不咋解释:没关系方言:得愣愣的解释:挺新的方言:球摊子解释:小孩方言:横解释:厉害方言:夜里盖解释:昨天晚上方言:能带乎出解释:鼻涕流出(形容人特别邋遢)方言:做的稀解释: 特别坏方言:个老(老是三声):解释:掏方言:个六(六是一声):解释:弯了方言:搓莽解释:勇敢方言:甭叫唤了解释:别说了方言:喝七解释:骂(一般指正确的指导)方言:拾掇拾掇解释:收拾收拾方言:球迷性眼(不上眼)解释:让人看不惯方言:俏货、不机米、俏孙、带点的解释:傻子方言:看你那揍象解释:看你那德行方言:鸡米解释:聪明方言:防主货解释:总给自己找麻烦的人方言:大比都解释:耳光方言:各跑解释:挺山的方言:水蛋壳(损)解释:特别坏包老介------- (不要)摸劳——摸的意思忽扇——骗(同忽悠)白不抓——没事、没什么抓(第四声)——干什么,表示问话寡气——一般球毛——小气仔细——节俭抽撤——推辞脖颈——脖子裂了梁了——恼糊能——糊弄骨出——胆小、内向、腼腆、另用来形容物体不平整展刮——好的意思1、讨吃~(乞丐)2、闷棒(说话不讲究方式,爱发火)3、杨木广(不注意听,不知道赶什么)4、独积干(不稳重,爱出风头)5、夹生头、倔巴头~(多指男子厉害,不讲理爱发火)6、狗等对(骂人的话,指小孩犯了错误)7、孤出鳖(优柔寡断,导致事情办糟)8、土鳖蛋、大头鳖(窝囊,被人哄骗受损失)9、鬼出皮(批评或埋怨办事不成功的人)10、涝窝猴(同胞的人或动物中,最后出生的一个)11、囱蛋猴(多指小孩捣乱,影响大人做事)12、肉筋贼(说话不痛快的人)13、败杆(不学好的人)14、馋国狼(什么活也不想干的人)15、二狗油(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16、黄风雾、荒轱辘(名词,做事鲁莽的人)17、冬底怂(做了丢脸事的人)18、“不机密”、“超秆儿”、“超葫芦”、“鲜货”(骂人的话,精神病、弱智的人)19、二五眼(不怎么样)……动词……1、“得象(档象)”(觉得)2、档或(以为)3、若绝(骂)4、桑拜(说话不和蔼,教训人)5、修算(玩弄)6、搁老(掏)7、搁搅(搅拌)8、咬活(发痒)9、搁揪(蹲)10、蛮了(扔了)11、杠了(跑了)12、抬了(藏起来)13、料了(丢了)14、偶了(饭被烧焦;糊了)15、扣了(洒了)16、乓了(肿了)17、动弹(开始行动)18、白捞毛(无偿服务)19、叨败人(故意捉弄人)20、摆阔(讲排场)21、耍单儿(为漂亮,穿得薄)22、溜添(溜须拍马屁)23、丢盹、犯迷糊(打瞌睡)24、糊擦(糊乱涂抹)25、骨出了(衣服缩水;萎缩;不展)26、淹柳(蔫;植物萎缩)27、做生活(做针线)28、摆一摆(洗一洗)29、切脸(擦脸)30、揍(做)31、道古(讲故事)32、割显、露显(贬义,展示自己的能耐)33、取转(离开)34、鼓捣(弄;做)35、裹滤(含在嘴里吮吸)36、作踏(到处摆放)37、归置(收拾,整理)38、使唤(使用)39、打对、解在(使用物品注意保养,不使其受损)40、团劝(搓和)41、打刮皮(说没用的话,开玩笑)42、串房檐头~(老是租房居住)45、耐菜(不想吃,硬吃)46、扎菜(给别人添麻烦)47、护弄(敷衍,不认真)48、谋(读mu模)的(打算)49、搓得~(让某人去做)50、填桑(吃)51、倒歇(讲)52、割涩(把剩下的完成)如割涩饭;割涩活儿。

河北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

河北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

河北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张家口方言是晋语的一个分支,属于晋语张呼片。

本文选取张家口方言作为语料,采用优选论对其两字组的连续变调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该方言的连续变调制约条件的层级关系,并就其连续变调现象做出统一解释。

标签:张家口方言优选论两字组连续变调一、引言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与京、晋、蒙毗邻。

张家口方言属于晋语的一个分支。

具体来说,属于晋语张呼片。

该方言秉承了晋语的一大特色,即保留了完整的入声,且入声短促,有喉塞尾。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变迁使得张家口方言别具特色,如平声不区分阴平和阳平,在晋语的八个语片当中,只有并州片和张呼片存在这一现象。

张家口各个区县方言声调的具体调值同样存在差异。

本文选取张家口市区方言为语料,运用优选论对其两字组的连续变调现象及其制约条件和原则做出解释。

二、张家口方言声调系统张家口方言分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不包括轻声)。

市区方言各声调调值为:平声21、上声55、去声35、入声2(较短促)。

张家口方言调类与中古音基本吻合,唯一不同的是张家口方言没有浊声调,只保留了轻声。

张家口方言没有区分阴平与阳平,这也是晋语区的一个独特现象。

在晋语的八个语片中,只有并州片和张呼片的平声不分阴阳。

入声在北方方言中极为罕见,而在晋语中却是一个普遍现象。

晋语入声的特点是比较短促,并且保留喉塞尾。

普通话四声调调值分别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普通话分阴平和阳平,没有保留入声,其入声以通过舒化等方式归入其它声调。

张家口方言上声和去声的调值分别与普通话阴平和阳平的调值等同,张家口方言的入声是一个升调,而普通话的入声却是一个高降调。

三、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一)优选论述评优选论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音系学理论,其创始人是Alan Prince和Paul Smolensky。

优选论之前的音系学理论多以生成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优选论并不采用底层表达式到表层表达式的线性推导,而是利用语音生成过程中的制约条件的层级顺序进行语音表达式的推导。

张家口方言笑话

张家口方言笑话

张家口方言笑话张家口方言笑话篇11、父子俩人赶毛驴车走着,旁边跑过一辆小卧车,儿子问:大大,哉是剩玩意儿?跑球这么快?老子说:乃也是毛驴车,咱们载个毛驴在外头,他乃个毛驴在里头了。

2、老师要求同学用“请求”造句。

其次天批改作业时发觉一同学如此造句:“昨晚家里炖羊肉,请求不动”。

老师一看不对啊,挥笔批语:那确定不是锡盟羊。

3、某人新手上路压黄线后被交警挡住,交警向其敬礼,张家口人:闹剩了?交警:请出示驾照。

张家口人:闹剩了?交警:您压黄线了。

张家口人:白球不咋,又没有介给你压断。

4、坝上人民广播电台为您伯音:有凳凳的坐哈,么凳凳的各久哈。

请本村歌星二女子为大家演唱其主打歌曲《寡求气的爱》,大家抓紧片手!5、你想发财吗?:你想交桃花运吗?:你想当官吗?:你想一夜成名吗?:你想永保青春吗?:你想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你疯狂吗?:不要瞎球想了,尿一道睡哇!张家口方言笑话篇2悄迷各戳的`我走了,就象我悄迷个戳的来,活抖活抖衣袖袖,不提溜走一片云彩,水底的草草啊,各揪在那儿轻轻的活颤。

张家口方言笑话篇3上一辈辈的三生石头,抠满这一辈辈的缘。

黑堵堵的黄泉路儿上,啊俩说厢跟奈何桥上见。

碰洒了甜生生的忘情水,跌烂了亮铮铮的孟婆碗。

同心锁上拴上大个瘩,抓的手手续缠绵。

戳蹄蹄箍轮轮的红尘,谁为谁愣球出出的等,灰触触的沧海,谁为谁用劲儿个几住毛眼眼。

啊!阴麻糊堵的夜,惊牛大背的睡。

今儿个黑老注定失眠。

碎末末的记忆中,怪见行不见曾经的你我。

你究竟在那格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口方言
有一种撒娇叫歌惨;
有一种感觉叫紧饿;
有一种弯曲叫哥流
;有一种排骨叫列巴条;
有一种速度叫雾嘟嘟;
有一种关节叫胳扭子;
有一种疾病叫货蓝子;
有一种嘱咐叫什不什;
有一种伤痛叫黑青烂;
有一种凋零叫割朽;
有一种评价叫寡气;
有一种可爱叫切它
有一种吃法叫吸流;
有一种动作叫个节;
有一种活跃叫不愣;
有一种道歉叫央记;
有一种矛盾叫戈言;
有一种夸赞叫拿腰;
有一种胆识叫出莽;
有一种走叫逛答,
有一种打叫等当,
有一种土叫卡拉,
有一种凉叫拔洼,
有一种思考叫思目,
有一种凉粉叫粉托儿
有一种寻找叫搜行,
有一种身体叫硬出
有一种傻子叫俏货,
有一种蹲下叫搁究,
有一种角落叫搁劳儿,
有一种扯淡叫撇逼,
有一种驱赶叫磋远;
百分之八十能听懂,说明你还算是个地道的张家口人张家口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