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作业质量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作业质量美术教育通过进行美的教育,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意识和能力,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美术课堂教学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体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也是学生展示自己优势和特长的有力平台。
检验、评价美术课堂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美术课堂作业,美术课堂作业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的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质量。
一、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根据适龄学生的认知、心理、智力、年龄等特点,选取与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紧密联系的事物为素材,充分调动、挖掘他们画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比如,根河市属祖国北部边陲,素有“中国冷极”之称,冰雪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事物,且都有自己的感受、感知、感想、感悟。
一年级的第一个课堂作业我以冰雪为素材,引导学生去回忆、想象、联想,很自然地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创设特定课堂教学情境每一节美术课的教学目标都有其相对独立性,美术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美、体会美,最终实现掌握美术知识技能、开展艺术创作的目标。
在实施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可以采取讲故事、做游戏、赏作品、听音乐、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方式。
如,蜻蜓飞飞》一课,先和学生猜了蜻蜓的谜语,接着播放配乐多媒体,再请他们观察蜻蜓标本,学生被整个情境吸引后,结合生活经验,很自然地就找出蜻蜓左右对称的特点,以蜻蜓为主题不限表现手法的课堂作业学生很轻松就完成了。
三、科学设定作业难易程度小学生在年龄、认知、身心、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这一特点决定了美术课堂作业设计不能搞“一刀切”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层次、多梯级的作业标准,供学生自主选择,使能力水平不同的各类学生都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立足学生兴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立足学生兴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学生兴趣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当前美术教育的现状,从学生兴趣引导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策略。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并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学生兴趣;小学美术;评价方式引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对美术的不重视以及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态度和参与程度低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引导学生兴趣的策略,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一、学生兴趣与小学美术教学关系概述学生兴趣是学习活动中的主观体验和情感投入,它反映了学生对某一学科、主题或活动的喜好和好奇心。
兴趣不同于简单的爱好,它更深层次地关联着学生对特定领域的好奇、渴望和愿意投入的程度。
学生兴趣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兴趣作为学习的内在动力,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推动其投入学习。
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习动机的水平,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激发他们对绘画、手工等活动的热情,更是为了让他们在审美、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形成持久的兴趣。
学生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和主动参与。
其次,通过学生对特定美术主题或艺术形式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他们能够培养更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引导有助于形成持续的学科兴趣,为未来深层次的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科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二、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1.教育体制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影响当前小学美术教学面临来自教育体制的多重压力和制约。
首先,由于教育体制对考试科目的重视,小学美术往往被边缘化,导致师资配备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其次,教育体制对学科评估的方式影响了教学方法的选择,使得注重学科知识考核的内容更容易受到重视,而对审美、创造性的培养相对被忽视。
浅谈中小学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中小学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中小学美术课程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存在着多项问题。
首先是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导致教学条件不完善。
其次是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实践机会,评价标准也不够科学,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美术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为此,建议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造力,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建议、教育资源、教学内容、创意、学生参与度、实践机会、评价标准、美术教师水平、教学质量、学生创造力、科学评价标准、专业水平提升。
1. 引言1.1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美术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他们感知、欣赏、表达美的能力,提升个人素养。
通过参与美术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思维,增强观察力和表现力,有助于开拓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术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升华,通过画笔、色彩等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情感,促进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审美情趣,更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 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目前,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在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实中,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在教育资源方面,许多学校的美术课程仍然面临着资源匮乏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室设备简陋,教学材料匮乏,缺乏足够的艺术作品展示和实践空间。
这导致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受限。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阵地,传统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你画我学的“灌输式”和“接受式”的活动。
儿童只能被动机械的再现,很少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学生在课堂上是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但没有充足的情感体验,没有任何的创造想像,只是千篇一律的模仿。
现在,为了全面推广新课程的理念,我们都看过许多的“示范课,展示课,汇报课”, 教师对本堂课的研究是很深入,把每一个环节也都安排的非常顺畅,但给人的感觉是很精彩但不真实。
不能真正为一线的广大教师实用。
为了能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一、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
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
新课程美术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当中,都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如:《让我的飞机上蓝天》、《绘画游戏》等。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儿童的心态。
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
如“飞行大赛”“神奇的小剪刀”“小画家、大舞台”等等。
如在《绘画游戏》一课中,一走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问到:这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西瓜,还有的说是球,等等。
这样一个小游戏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想像力得到了丰富。
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小学美术教育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和思维发展。
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成为了当今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师资力量不足。
美术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了美术教育的质量。
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甚至难以开设美术课程,更不用说提供优质的美术教学资源了。
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成为了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
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单一也是一个问题。
很多学校的美术教育重视的只是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往往以模仿、填色为主,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提升美术教育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小学美术教育的教材与资源不足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资源匮乏,教材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需求。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接触更广泛、更多样化的美术作品和文化,而传统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如何完善美术教学资源体系,提供更多样化的美术教育资源,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
应该加大对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育机构可以加强美术教师的专业培训,提供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让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应该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
学校应该引入更多的创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美术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美术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学校可以加强对美术教育的宣传,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美术教育中,提升美术教育的品质。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随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很多老师没有专业的美术教育背景,对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掌握不够,缺乏系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
由于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很难保证学生得到高质量的美术教育。
2. 资源匮乏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往往缺乏美术教学所需的教材、工具和设施。
很多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室条件比较差,甚至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学生缺乏艺术创作的场所和条件,也限制了他们进行艺术实践的机会。
3.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资源匮乏,导致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学校可能只停留在填鸭式的传授知识,缺乏对学生艺术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4. 艺术氛围不浓厚农村小学的教学环境和学校氛围相对简陋,缺乏浓厚的艺术氛围。
师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美术活动的开展比较少,也没有形成全校师生热爱艺术的氛围。
二、对策建议1. 增加师资培训针对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
可以通过举办专业的教师培训班、邀请专业美术教育人员进行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补充美术教学资源针对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可以通过向学校提供美术教学所需的教材、工具和设施,改善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
政府和社会可以加大对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3. 推行创意美术教育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应该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通过推行创意美术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美术设计等创作活动,激发他们的艺术表现欲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l 7 8 6 l 7 i 7 , 2 l 8
8 2 嚣
3 3 暮 # 学 生喾察蕺 墨璃 鬣 氅摹装 鲍 安装 与罔篷龌 牲
与使两 护照女 . 港莽学 生疆c整糠 摹装扮硬幡魅荔 鼗祷酣 琳 整髓 景缝 _ 惶 . 安装 与蔼斌 摹槛 盈
瑟嬉
静
表 2基础 领域 课 程成 绩 考核登 记 表
盈龋姆 扮工苞璧 黼 热 蜷遂 { 亍
髓 女。
卷谨
金华 市 高 蓥 级 } 技 工 学 譬 校 成 续 考 ’ 核 登 记 表( 理 论 )
t 2 戆 瞠 洙斑
‘
毫揽拆 装与{ 觏蠢
端 障 肇具 毒嚣 } 奎 直羲 建靛 神 璃 E 耋 盘 娩, 掌 鳗电 蠛壹装 运 行 撬 德孽控 睫。
踌盼电气蠢强 暖 蛰墟瓢 l 装
蕊 畦平
配 置盼涌读S £ 力.崔气醯落麓隆 摹静 嘏L _ 力
基础 领域 课 程 考核 分为课 堂评价 、 作 业评 价 、 期 中考核 、 期 未 考 核 四部 分 , 各部 分 占成绩 比重分 别为 2 0 %、 2 0 %、 2 0 %、 4 0 %。 课 堂 评价、 作业 评 价 由任 课 老 师进行 评 价为 主 . 融合 学 生互 评与 自 评。 期 中、 期 未考核 由教 学部 门组 织评 价 。课程 成 绩考 核登 记表 见 表
) 专 业 领 域 课 程 评 价 方 法
专业 领域课 程 考核 分 为项 目评 价 、 作业 评价 、 期 中、 期 末 四部
分, 各部 分 占课 程成 绩 的比 重分 别 为 4 O %、 1 0 %、 1 5 %、 3 5 %。 项 目评 价、 作 业 评价 以任 课教 师为主 , 融合 学生 互评 与 自评 。期 中考 核 、 期 未考核 由学校 教 学部 门组 织 考核 。 职 业技 能鉴 定 成绩 可作 为课 程 的期 末或 期 中成 绩 。专业领 域 课程 成 绩考核 登 记表 见表 3 。 表 3专业课 程 成绩 考核 登记 表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小学美术教学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美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挖掘本土资源成为关键。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浅谈挖掘本土资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
一、挖掘本土资源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本土资源是指校园、社区以及当地的文化、历史、风俗等方面的资源。
通过挖掘本土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2.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本土资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和美学特色。
挖掘本土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题材和无限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学生可以从身边的风景、民俗、建筑等方面汲取创作灵感,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3.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挖掘本土资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地道的美术作品和文化艺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
学生在参与本土资源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培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1.利用校园资源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丰富的本土资源库。
学校可以通过美化校园环境、丰富美术作品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对校园美术资源的感知和欣赏。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校园景物进行素描、摄影等综合创作,使学生对校园中的美术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2.挖掘社区资源学校所在的社区也是丰富的本土资源宝库。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观当地的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区美术作品征集、展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
3.利用当地特色开展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开展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美术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社会要求现代人要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
美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教育轨道,其目的显然不是要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主要是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仅要注重教学结果,更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课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教师在黑板画,学生在下面画。
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收获,让全体学生的手动起来、脑筋动起来、嘴动起来,使全体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核心和灵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
美术不像语文数学那样有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美术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达不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学会应用,培养学生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
因此美术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确定好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效率。
教学课件有它独有的直观、形象和其他工具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特别是在老师讲解示范之后展示学生作品的环节中,教师应根据课标、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突出重点,能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开启他们创新的思维。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
美术课中的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领悟美术技能技巧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输绘画方法,学生不仅学不进去,更会产生厌恶感。
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
在教学中注意优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的应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争取更高的教学效益。
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统一安排,在一堂课上多层面地要求学生,使他们尽可能在各个方面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准备好教学课件,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的特点,设计比较科学的教学环节侧重某一种或几种交替进行。
让每位学生学得快乐、记得深刻、收获成功。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上美术课,他们
把美术课当作一种游戏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纯粹的将美术课当作是好“玩”的课。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加重了,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美术课也变成了一种学习负担。
大部分的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开始逐渐减退,甚至完全没有了兴趣。
教师应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质,让他们将绘画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鼓励学生多体验,以此提高绘画兴趣。
教师进入课堂,不能一味地严肃过分,生动幽默的、插曲式的开场白,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很快能被教师的话所吸引,并注入自己的兴趣。
美术教师尤其需要这种课前导入艺术。
不能让学生在听课时感到压抑,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有效地学习,这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
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这种动机的诱发,可在师生共同欣赏示范作品的过程中进行。
课上出示范作,欣赏激趣。
在看过精致的作品时,孩子们的兴趣就会高涨起来,让学生在欣赏示范后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愿望,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有兴趣才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4.鼓励艺术表现,激发艺术创造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
”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因此,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
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作业评讲时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
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
只有这样学生的作业才不会雷同,内容和形式也会更丰富。
5.选用合适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学生学习过
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不可代庖,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使参与的面更宽,参与的程度更高。
在美术教学中,不规定绘画形式、绘画风格,而是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认识材料、自己探索、琢磨,反复试验,让他们认识到各种工具材料的性能,不断变化绘画步骤,学生在自主自考、自己动手中获得美术知识,总结经验,并形成绘画兴趣,顺利完成美术教学目标。
在课中采用师生集体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识的老师,也更能想出更好更适合学生的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也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折腾,而是通过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给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同时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学习乐趣。
6.结语:美术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在小学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充分做好课前准备,采用合适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发展为本,不增加他们的负担,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学得开心、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