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氓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卫风·氓》

授课课题:卫风·氓授课人:

教学手段:板书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人物的形象、性格和思想感情;

2.掌握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

律。

2、梳理《氓》的叙事情节;

3、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诗歌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学会比较分析,掌握诗中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了解《诗经》的相关内容。

2、诵读课文,把握节奏,初知文意。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就拿诗歌来说,就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哪能一部诗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

明确:《诗经》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过其中的诗,你们还记得吗?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大家对这句诗并不陌生。这句诗是出自《诗经》中的《关雎》。这首诗堪称是我国爱情诗之祖。爱情

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爱情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有关爱情的诗歌——《卫风·氓》。(板书:《卫风·氓》)

1. 回顾《诗经》

(1)《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①“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②“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③“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

2. 简介《卫风·氓》

《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这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观照当今,仍有启迪。

(二)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朗读《卫风·氓》,接着让学生齐读全诗,并正音。

重点字词:

①:氓(méng)蚩(chī)淇(qí)愆(qiān)将(qiāng)

②:垝(guǐ)筮(shì)咎(jiù)嗟(jiē)

③:葚(shèn)说(tuō)耽(dān)于(xū)鸠:(jiū)

④:矣(yǐ)陨(yǔn) 徂(cú)汤(shāng)渐(jiān)贰(èr) 罔(wǎng)

⑤: 靡(mǐ)夙(sù)咥(xì)躬(gōng) 悼(dào)

⑥: 隰(xí)泮(pàn) 晏(yàn)哉(zāi)

明确:《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

2.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至于,古义:到;今义:达到某种高度。

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泣涕,古义:眼泪;今义:眼泪和鼻涕。

贿,古义:财物;今义:用财物贿赂。

(2)通假字

匪——非:不是

于——吁:语气词

无——毋

说——脱:脱身

泮——畔:河岸

(3)词类活用

黄:变黄(名词作动词)。

二三:经常改变(数词作动词)。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诗经》的相关内容,掌握了四言诗的朗读节奏,粗知文意,那么文章的具体内容该如何理解呢?我们下节课再共同探讨。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2、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1、翻译课文,概括情节,分析女主人公形象。

2、掌握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探究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翻译课文,边译边评

(二) 情节和主题

1.情节及人物形象分析

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让学生分析每一章的内容。

第一章:求婚→许婚

第二章:相思→结

第三章:劝

第四章:控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反

省)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决绝)(以上作为板书内容。)通过上面的章节内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全诗层次分明,第一、二章回忆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第三、四、五章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第六章补述多年的苦楚处境,并表达了今昔对比的怨恨、痛苦。

提问: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诗的情节。

明确: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提问:全诗使用了第几人称来写?

明确:全诗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

2.人物形象分析

提问: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在婚前和婚后有什么不同?

明确:

男:婚前:主动追求、认真——婚后:不体谅人;暴躁;三心二意。

女:婚前:痴情一片——婚后:勤劳肯吃苦;任劳任怨;专情柔弱——最后:决绝反省。

女主人公形象:勤劳、温柔、坚强、任劳任怨,专情。

3.主题(先让学生总结、概述本诗的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三)艺术手法分析

1、我们刚了解到,《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三,即赋、比、兴,现在我们分别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三类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2、通过细读本文,详细分析本诗中的赋、比、兴手法。

第一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赋)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比)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比)

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比)

第3、4章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兴)

因而,第3、4章兼用了比兴两种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