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及分析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在前文中,我们介绍了TPACK(技术、内容和教学知识)模型以及它在美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本文将继续探讨TPACK的新发展,以及它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作用。
TPACK模型最初提出时,着重强调教师需要具备有关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技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TPACK的理论框架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首先,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TPACK模型并不仅仅适用于教师的培训和发展,还可以用于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因此,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将TPACK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以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其次,研究人员还注意到,TPACK模型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并将其与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相结合,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TPACK水平。
因此,TPACK的发展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
此外,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探讨如何将TPACK模型与其他教育理论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例如,研究人员将构建知识理论、社交学习理论和批判性思维理论与TPACK模型相结合,以更好地了解教师在整合信息技术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TPACK模型还被广泛应用于教育评估和质量保证。
研究人员通过对教师的TPACK水平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整合信息技术时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
此外,TPACK模型还可以用作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以确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TPACK模型在美国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正不断发展和完善。
通过将TPACK应用于教育政策制定、教师培训和发展、教育评估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可以更好地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在美国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为例
Zho u We i g o ng Zha n g Zi l i Zh a o Cha ng c hu n Zhe ng Zhi y u a n
AP P L I C AT I oN oF DI GI T AL T E CHNI QUE S I N T HE
UNI VERS I TY PH YS I CS COURS E FOR ENGI NEER S TUDENTS I N THE oH I o S TATE UNI VERS I TY
f 1 Ce n t e r o f E x p e r i me n t a l P h y s i c s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Ge o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
环 节 中的应用 , 并对 中美大 g - 在信 息 化建设 方面 的差 异进 行 总结 ; 通 过 比较 可 以看 到 ,
国 内在信 息技 术 常态化 以及将 信 息技 术 深入 融合 到教 学 的具体 环 节 方 面和 美 国还存
在 有一定 差 距 , 需要进 一 步加强.
工科 物理 ;信 息技 术 ; 课 程教 学 ; 中外 比较 关 键 词 美 国大学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具 逐 步 走 进 了校 园 , 进 入 了课 堂 , 摘 要 随 着 信 息 时代 的 来 临 ,信 息 技 术 作 为 新 型 的 教 学 X
成 为现代 化教 学不 可缺少 的手段和 教 学改革 的利器 . 文章根 据作 者在 美 国访 学 一年 的 经历 , 以美 国俄 亥俄 州 立 大 学为 例 , 详 细介 绍信 息 技 术在 美 国大 学2 F - 科 物理 主 要教 学
案例美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到 的图片来 估计 各过 山车可 以 达到的速 度 、上升达
B 操作
( 例
在 这 个 网 站 上 , 学 生 可 以 看 到 全 国 各 地 娱 乐 园
如 把 品 脱 转 化 成 杯 子 来 衡 量 , 米 转 化 成 厘 米 ) 比 ,
的 过 山 车 图 片 。 学 生 选 择 图 片 进 行 比 较 ,并 根 据 看
维普资讯
提高 。 = 、 “ 山 车 比 赛 ” 教 学 计 划 过 学科 领域
一
信息技 术素 养 : A. 4 1会 运 用 基 本 的 媒 体 、 设 备 并 了 解 相 关 的 技术 术语 。 A.. 44使 用 计 算 机 和 通 讯 软 件 来 获 取 、 发 布 信
息 。
( 如 ,平 行 线 和 例
截 线 相 交 的 角 度 特 点 , 三 角 形 内 角 和 的 特 点 ) 。
E41 在 真 实 的 情 境 下 处 理 数 据 判 断 怎 样 收
乐 场 和 娱 乐 园 等 处 的 一 种 惊 险 、 让 人 兴 奋 的 游 戏
车 。 很 多 学 生 有 过 驾 驶 过 山 车 的 经 历 。 本 案 例 中 学
一
、
“ 山 车 比赛 ” 案 倒 简 介 过
率
( 如 比 率 图 表 ), 基 本 几 何 公 式 例
( 如周长 、 例
这 是 一 个 数 学 学 科 课 程 与 信 息 技 术 相 整 台 的 教 学 案例 。案 例名 称 为 “ 山 车 比 赛 ” 过 山 车 是 游 过 。
容量 、面积 ) 角 度 的几 何 特性 ,
得 更 远 。 然 后 ,他 们 到 另 一 个 网 站 上 查 询 数 据 来 验 证 他 们 的 推 测 。 最 后 .学 生 对 自 己 的估 计 结 果 进 行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合作范例分析——以加州大学圣马科斯校园信息素质教育计划为例
图 书 馆 理 论 与 实践
海 外链 接
●张淑 萍 d京 范 学图 馆 北 18) E 师 大 书 , 京 07 05
美 国信 息素 质 教 育 合 作 范例 分 析
以加 州大学圣马科斯校 园信 息素质教 育计 划为例
[ 关键词]信 息素质教育计 划 ;美 国 ;
加利 福尼 亚 州 立大 学圣 马 科斯 校 园 [ 摘 要 ]基 于加 利 福 尼 亚 州 立 大学 圣 马 科 斯 校 园 学科 馆 员与 教 师合 作 的 成 功 范 1 合作 设计 教 学计 划 的必 要性 在信 息 素质 教 育 中 ,教 师 与 图书 馆 合作 教 学 的顺 利 进 行有 赖 于 双 方共 同设计 教 学计 划 。因 为学 科 馆 员
所借鉴。
・
座 ,提供更多 的服务 。可以想见 ,微观 目标制定得非 常具体、实际。
22 计划 周 密 ,可操 作性 强 .
C U M信息素质教育计划设计周密 ,共分为三个 SS 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计划 ,在 这部分 中阐述了有关 信息素质教育 以及计划本身的问题。对于认 识上 的问
2 对 学科 馆 员的 定位 明确 . 3 计 划 中写 到 :在 C U M,每个 图 书馆 员 有一 个 图 SS
在信息 素质 教育计 划 中图书馆 员承 诺 了一份 责 任 ,这是信息时代赋予 图书馆员 的责任 ;表达出图书 馆员 强烈 的责任感 ,而要切实做好信息素质教育正是 需要这种精神的。
分 析 了美 国信 息 素质 教 育计 划 的 成 功之 处 , 旨在使 国 内同仁 得 到一 些 启 示或 有所借 鉴 。 [ 图分 类 号] G 5.1 中 29 2 7 [ 献标 志 码] A 文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新发展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1-10 【摘要】:本文将美国自90年代中期以来、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对于前面两个发展阶段先作简要的介绍与回顾,然后对第三阶段(即近年来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作重点阐述;在此基础上,再对三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与比较,以便从中吸取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TELS(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TPACK(由“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这三者整合而成的一种新知识)一.引言美国以科技立国,历来重视各种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也是最早强调应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过程(即应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的国家。
在这一领域,美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富有教益的经验与教训。
随着教育信息化在全球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包括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从强调“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始阶段,逐渐进入到强调应用、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深入发展阶段。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发展到强调“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新阶段中,广大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最为关注的恰恰是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可见,对美国在这一领域——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领域——多年来所做的研究与探索(特别是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回顾和梳理,将对我国的广大教师、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由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而来。
自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究出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以来,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大体上有以下三种不同方式:(1)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事实上,迄今在世界各地CAI方式仍有不少应用)。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及分析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及分析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及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尤其是在美国,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整合到各个学科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方式。
本文将以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一、案例介绍1.1 科学与技术课程整合在美国的一些学校中,科学和技术被视为密不可分的学科,并进行了整合。
举个例子,一所学校引入了虚拟实验室软件,将科学实验与计算机模拟技术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并收集数据。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以及结果分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1.2 数学与游戏化学习另一个案例是数学与游戏化学习的整合。
有一些教育科技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数学学习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这些游戏以角色扮演、闯关等形式呈现,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生通过游戏中的数学问题解决和应用,提高了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
此外,游戏的互动性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二、影响与启示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引入和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兴趣。
而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和其他技术工具,学生可以以更加主动和自主的方式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探索和实践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促进学生的合作与创新信息技术也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通过网络上的协作工具和平台,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与他人共同参与课程设计、项目开发等活动。
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还能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3 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整合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工具和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
美国利用信息技术推进高校教学变革:特点、个案及启示
度、大学校 园信 息化程度及可供学生使用的程度 。
如 明尼 苏达大学克鲁士顿分校 ( ies f n eo , Unvri o Minst y t a C o ktn 建立 了四个技术评价基本标准 :所有全 日制学生 、 ro s ) o
展学生计算机技 能的练 习; ( )应通过校 内部 门间积极 的交 5
扫描,提出 了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十二个趋势 。3 中第 【其 】
一
个趋 势就 是:随着 M 型 ( 自动化 )学习方式推动 教育到达
新 的高峰,大学弹性教育和校 园信 息化程 度的要求将越来越 高。报 告指 出,I T技术成为美 国当代大学生生活 中不可缺少 的重要 组成部分 ,以至于他们被称 为 “ 总是期望在手指尖上 拥有世界 的人 ” ,他们在 It nt上体验生活,~改过去带着 ne e r 课本 、听着 卡式录音带或去教室听讲座 的传统 学习方式 ,可 以坐在地铁或 公共汽 车上无线接收任何他们想学 习的东 西, 实现了便携式、 自主化学习。与这一代人的时代特 征相对应 , 这一代人对大学 的选 择也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大学弹性教育程
革 具 有 一 定 的启 发 。
一
间可 以得到在线本科教师 的帮助 ,也可 以直接请教老师 。结
果采 用网络版学习 的学生 比用传 统教法的学生学得好 ,而且 降低 了辍学率 。更惊人的是当生师比增 加了 5%以后也未影 0 响用 网络版 学习的学生成绩 ,网络教学大 大激 发 了学生和教
师 的动 力 。【 2 】
美国利用信息技术推动高校教学变革特点
美 国充分 重视 信息技术对教学 的影 响,注 重研 究,同时
从学 的方面看,2 0 0 4年 1 1月美 国高校规划协会 (C P: SU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分析及启示论文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分析及启示论文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分析及启示论文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摘要通过调查美国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总结其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差异,及对我国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启示,借此寻求借鉴和指导。
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美国居世界前列,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些经验,以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1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分析1.1课程设置分析笔者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输入“美国高中排名”,在其中的100所中学里调研了TheRoxburyLatinSchool、GrotonSchool、TheChapinSchool、TheHillSchool、WesttownSchool、TheMastersSchool、CushingAcademy、TheBrearleySchool等中学,对其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进行了概括研究。
1)课程设置层次灵活、方式多样。
美国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适当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层次。
像TheRoxburyLatinSchool、GrotonSchool、TheHillSchool只是高中开设有关信息技术课;TheChapinSchool、ThemastersSchool在初中和高中开设有关信息技术的课程;WesttownSchool、TheBrearleySchool小学、初中和高中都设置了信息技术的课程。
美国各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分层次开设。
比如TheChapinSchool,低年级不专门开设相关课程。
2)课程内容难易得当,选修、必修结合。
笔者把以上调研的学校的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将其中课程内容进行分类:计算机基础类、应用软件类、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网页设计和网络课程类。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主要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设,主要包括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图形制作等。
美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及其启示
2 . 美 国信 息技 术与 学科教 学 的整 合特 点
美 国是世界上率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 国家 , 自 上个世纪 9 O 年代起 ,政府就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在 学校教育 中的应用 , 他们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举措 是世界上其他 国家纷纷效仿的榜样 。从上面的课例 中, 我们可以窥见该 国信息技术与学科 教学整合 的
( 2 ) 将信 息技 术合 理有 效地 渗 透在语 文 教学 中。 信 息 技术 不 仅 仅 指教 师 教 的辅 助 工具 , 还 包 括学 生
该课例是美 国威斯康星州华盛顿 中学六 年级 的语 文课一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阅读教学 。教学过 程 大致 是 这样 的 : 2: 3 0开 始上 课 , 学生 先 默读 阅读
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不仅是课前 、 课后 , 更重要 的是 在课 堂 教学 中。正如 有关 学 者指 出 的 : “ 当我们 的教 师每天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 学生每天都利用 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时 , 我想我们也就 自 然而然 的接 近 整合 了” [ 2 1 。
获取信息 、 解决 问题的认知工具。在这堂课 中信息
技 术 手 段 完美 地 融 人 到 了学 生 编 排 报 纸 的学 习 活 动中 , 在 编排 报 纸 的过 程 中 , 学 生掌 握 了 如何 上 网 、 如何 从 网络 中搜 集 和选 择 信 息 、 如 何 编辑 文字 和 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视阈中美国中小学教学实践探析的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视阈中美国中小学教学实践探析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现今信息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之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整合理论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值得国内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借鉴其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理论。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探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是如何运作的?其实践模式有哪些特点?教育理论和实践如何相互融合?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
文献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对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进行介绍和总结。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对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进行深入了解。
案例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研究,了解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的特点和实践模式。
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启示,为我国中小学的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预期成果:通过对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出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特点和实践模式,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和经验,为我国中小学的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创新点: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理论,探讨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践,深入挖掘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为我国中小学的信息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做法与启示
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做法与启示国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真的是个有趣的话题。
听起来可能有点高深,其实这就是把现代科技和传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习变得更生动、更多彩。
想象一下,学生们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甚至虚拟现实头盔,像玩游戏一样在学习。
这种方式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既酷又实用,简直是学习界的一场“革命”。
国外的老师们可真是脑洞大开。
他们利用各种软件、应用程序,把课堂内容变得活灵活现。
比如,有些学校会用游戏化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完成任务,获得积分。
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享受游戏的乐趣,学习的动力瞬间就提升了,简直是一举两得。
像那些拼字游戏、数学挑战,学生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生怕错过了那一丝乐趣,结果学得可比以前轻松多了。
还有那些在线学习平台,哇,真是太方便了!学生们可以在家里、在公园,甚至在沙滩上学习,哪里都行。
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随时随地都能打开电脑或手机,随便点几下就能进入知识的海洋。
老师们也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播者,反而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们的主动性被调动得杠杠的。
谁说学习只能在教室里?在家里穿着睡衣、喝着牛奶学习,这感觉也太好了吧!说到课程整合,不得不提的就是跨学科的合作。
国外的一些学校,把科学、数学、艺术、甚至体育结合起来,进行项目式学习。
比如说,学生们可能在做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既要研究科学原理,又要设计海报,还要动手制作模型。
嘿,谁说学习不能动手?这样的整合方式,让学生们不仅能学到各学科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出课堂,走向实践,真的是让知识变得活跃起来。
国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老师们常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接受答案。
这个方式,简直让人耳目一新。
像是有些课堂上,学生们会讨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辩论、反驳,甚至质疑老师的观点。
这可不是不尊重,而是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真正让学生们学会了独立思考。
中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项目的比较及启示
— 35 —. 中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项目的比较及启示中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项目的比较及启示牟智佳1,张文兰2(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北京100875;2.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文章对美国新发布的ACOT 2项目报告的核心内容做了概述,对项目所开展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基于挑战的学习(Challenge Based Learning,简称CBL)进行了追述,分析了CBL 的构成要件和实施过程。
最后,将ACOT 项目与国内课程整合项目从项目指导理念、项目目标、项目推进方式、项目实验学科和课程整合模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找出两国在整合项目上的不同取向,并尝试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ACOT 2项目;基于挑战的学习;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教育信息化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4.06.005收稿日期:2014-08-31基本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学习创新的电子书包中小学教学应用研究”(项目编号:DCA12018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教育大数据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分析工具设计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5-03-02)。
作者简介:牟智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文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通讯作者:牟智佳, E-mail:ambitionyt@一、缘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强调“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并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美国作为发展教育技术最早的国家,一直引领着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技术的研究。
早在1985年美国就开始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发起了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ACOT 项目,并围绕着“如果教师和学生在需要计算机时总能得到满足,那将会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开展了十年的探索。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及思考
整合实践整合实践在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目前的一个热点。
广大一线教师身体力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各种课程整合的模式,理论工作者也从思辨的角度对课程整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及其发展,是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尚处于研究探索试验阶段。
美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这里以《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一书中的“名人墙”学习为例,对其作初步分析,以期对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同时对我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名人墙”学习案例1.课程描述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著名人物,利用书本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和手段查询关于名人的生平及资料,分析名人的生平及他们之所以伟大之处,然后制定关于评价名人的标准,最后以书面网页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向他人介绍。
(该专题是面向小学3-5年级的学生,所涉及的学科包括*语言艺术美术信息技术等。
)2.教学过程(1)教师提供给学生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一些著名人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选择感兴趣的人物作为研究对象;(2)学生阅读名人的传记,并通过各种文献网站多媒体光盘查找该人物的信息,(3)思考一个人为什么著名或伟大,然后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加以记录,以作为后面成果展示阶段的资料;(4)设计代表该名人业绩的符号,然后将符号和人物图片贴在教室里的”名人墙(纪事年表上,或放在电子文档中;(5)基于小组的发现,在班级内提出界定“著名或伟大”的标准,在以后的活动中基于此标准选择新的著名人物,并对标准不断加以修订;(6)制作电子作品,以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展示名人的照片生平事迹以及他们之所以伟大的地方;(7)学生相互评价关于某名人的演示作品,并邀请家长学生和其他教职人员参与学生的作品展示活动,在无提示的情况下请家长将传记人物的姓名和”名人墙(纪事年表上的符号进行匹配,检验学生所设计符号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内容
4.1 信息技术与语言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 4.2 信息技术与其他文科课程整合的案例 4.3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
4.4 信息技术与其他理科课程整合的案例
4.1 信息技术与语言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
“识字、阅读、写作”三结合的小学语文教学 作文整合教学 以交际为中心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网上协作 课题小结 网上测试 课题延伸
➢ 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测试网页——智能学习题库 ➢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与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题,独立完成测试 ➢ 测试题分为达标级、综合级、评价级和竞赛级等四个不同层次
➢ 课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访问与透镜有关的网站,阅读课外知识,扩大 知识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⑵教学过程评价 利用整体感知,高效解决
课标 合理利用资源,重点突出 贯彻语言运用为中心押思
想深化课标要求,实现跨 越目标
4、课文课型的教学过程
第 情境 一 创设 课 引入 时 新课
整体 感知 初读 课文
自主 识字 拓展 阅读
巩固 生字 指导 写字
确定 主题 网络 留言
评点 反馈 鼓励 修正
第 情境 二 创设 课 复习 时 引入
4.1.2 作文整合教学
1、小学各阶段作文整合教学过程
⑴看图 作文整 合过程
创设 情境 激发 写作 兴趣
指导 观察
口述 训练
打写 成文
⑵拼图 网络
组合
指导
看境
输入
作文整
查询 选择
画面 创设
观察 弄清
描述 训练
作文 及时
合过程 图片
情境
图意
语言
辅导
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和对中国的整合实践启示
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如何?对中国的整合实践有何启示?2009/12/13 10:21 P.M.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我们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例,介绍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施现状。
在美国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的文献中,美国教育技术CEO 论坛的第3年度(2000)报告比较系统、完整地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内涵与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而且作者的研究水准与资历在美国乃至国际上都属一流,因此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代表性,可供我们借鉴。
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较为系统而权威的论述。
它阐明了整合的目标——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也揭示了整合的内涵——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能从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意义,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表明作者对整合的目标具有科学而客观的认识;能从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角度来界定整合的内涵,这种看法是入木三分的,表明作者对整合的本质具有深刻而全面的洞察。
该报告还提出了进行有效整合的三个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2、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3、依据步骤2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可以看出,该报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所面对的三大问题(整合的目标、整合的内涵、整合的方法)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但是,对整合的步骤和方法似乎缺乏深入的研究。
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找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十分钟,一般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还是要靠教师去言传身教。
案例美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案例美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王冬梅
【期刊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年(卷),期】2002(000)006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新热点。
借鉴国外的有关先进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本文给出了美国的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案例,我们希望其实施目标与实施过程会对广大读者有所启迪。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王冬梅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信息技术对美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影响兼Kaiser案例研究
2.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
3.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动手操作的关系——美国“椭圆的性质和特点”教学案例
4.Ossabaw岛K-12泛在教育网系统——美国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教育前沿实践案例
5.美国信息技术辅助地理实践案例分析与启示——以"基于Google Earth的咸海考察与评估"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教育中的技术整合
美国学校教育中的技术整合 进展
技术的整合始于文字处理、网上冲 浪、操作与练习、使用电子参考文 献。 教师与学生正在开始将网络当作一 种研究和交流的工具。 通过应用技术的最佳实践,学生们 将能够加强对学科理解的广度与深 度。
项目/丘陵变山脉 (小学高年级) 照片中的故事 (高中)
© Copyright 2002 -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John Judge
Program Coordinator Intel® Teach to the Future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589 W. Fremont Avenue Sunnyvale, California 94087 Email: jjudge@ Web Site:
© Copyright 2002 -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环境 国家与州政府为中小学的技术投 资增加很快:
“E-Rate” – 为资金不够雄厚的学校 提供优惠的网络服务 Grants – 配给资金、革新项目、远 距离教育、职前教师培训、 California的数字化高中
计算机技术学会( 计算机技术学会(ICT) ) 是公司与大学的伙伴 是支持教育界与企业界有效 应用技术的公共机构 总部设在硅谷 1982以来,该学会已经培训 以来, 以来 了 125,000 人
© Copyright 2002 -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环境 教师要通过州里面的资格认 证,而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要 求 中小学的教学目标及标准由 州和/或当地学区制定 州和 或当地学区制定 中小学里面的技术专家水平 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及分析
在当前各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出现一个
热点问题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即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考察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美国密西根州的一些教师根据密西根州的教学大纲文件设
计了若千方案,包括小学和中学的几门课程的整合设计,涉及美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数学、理科、社会学科、特殊教育以及技术等,并且已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实验。
“沿着那颗星”学习案例:1.课程描述这个专题学习要讨论的是:美国内战前期专门帮助奴隶逃跑的秘密组织——地下铁路问题,它对于理解黑人圣歌的历史意义,以及对PaulCillins的一幅油画“HarretTubman’s Underground Railroad,的历史意义。
所涉及的学科包括交流艺术、人文学科(音乐和艺术)、语言艺术、社会学科、技术等。
适用的年级:4—8年级。
这一课突出了内战之前的时期内音乐和艺术的意义。
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音乐变得生动,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呈现信息则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机会。
时间安排:用大约2到4周的时间,包括每个班级每周两次到媒体中心。
教师要先准备:(1)唱片或光盘集,了解各
个有关的因特网站点;(2)教师角色的配合与协调:电脑教师收集所需的资源,教授调查研究的技能,帮助学生鉴别和查找资源材料,并提供指导;课堂教师引入单元,描述计划和相关的活动,评价学生的作品;艺术教师在艺术课内为计划和教学的进行安排一定的时间,并为手工艺和评价计划提供材料;电脑教师和课堂教师帮助个别学生的调查和计划,并评价完成的作品。
而对学生要在方案实施前教他们在电脑室里用电子百科全书,并让他们7解基本的因特网搜索和查询技能。
2.教学过程方案的具体实施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圣歌、艺术作品和音乐。
(1)圣歌部分主要由社会学科教师、语言艺术教师主持其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学生阅读和听歌词,讨论歌词的相关含义,并可在因特网上查找歌词的背景,与歌的重要作用,学生还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圣歌并进行表演,或者自己创作一首圣歌。
2)艺术作品部分由艺术教师主持。
学生在相关的网站观看油画,查看作者的传记信息。
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来进行讨论。
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因特网查看非洲艺术作品,观察作者最初创作的油画,选择一个作品,根据它来编写故事。
(3)音乐部分音乐老师主持教学活动,指出不同音乐的影响,流传方式。
让学生写有关的音乐报告,包括这种音乐的历史,主要的音乐家以及对音乐的讨论。
听歌后让学生设想怎样创作唱片集。
这也可以通过查询因特网进行活动。
3.分析这样的一个大型研究性专题学习任务,要求不同的学科教师从各自教学角度出发主持教学活动,又统一在总的目标基础上;各方面的教学活动比较深入运用了信息技术,有利于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育,也有利于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完成的作业是多方面的,有论文与讨论,也有多媒体光盘,都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
——更多案例请看《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项目组,祝智庭、刘雍潜、黎加厚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