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合集下载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汇总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汇总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汇总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

然而,相对于城市中的本地人群,流动人口往往更容易受到贫困、文化程度低、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他们更容易陷入犯罪的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这一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1.身份不稳定由于流动人口移动频繁,身份证明不稳定,往往会陷入政策空白的漏洞当中。

另外,流动人口往往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更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2.缺乏文化水平大部分流动人口缺乏足够的文化水平,造成其理解法律法规能力有限,更容易引发社会纠纷。

同时,流动人口中也存在不少青少年,缺乏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更容易加入到违法犯罪中。

3.文化背景不同流动人口的文化背景往往与当地人有所不同,因此在与当地人沟通交流时容易发生口角,滋生出跨文化矛盾,甚至引发暴力冲突。

4.生活环境恶劣由于收入条件差,流动人口往往生活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例如“城中村”等地。

这些地方治安状况较差,原本就存在犯罪问题,更容易让流动人口变成犯罪的施行者和受害者。

此外,这些地方往往也是毒品沉淀的场所,更容易使得流动人口染上毒品成瘾,从而被卷入犯罪中。

三、防范措施的建议1.加强督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督导,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治理能力。

2.加强法律教育政府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法律知识普及,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引导其遵守法律法规,减少非法犯罪的发生。

3.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条件,致力于让其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增强其生活保障和安全感。

4.加强文化交流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与流动人口的文化交流,缩小文化差距,减少跨文化矛盾,降低犯罪的发生率。

5.加强社会支持加强对孤儿、贫困家庭和其他需要帮助的流动人口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减少他们加入非法犯罪组织的可能性。

关于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关于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关于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摘要: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人口的大量流动和频繁流动,越是发达地区人口的流动数量越大,频率越高。

流动人口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转型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压力,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为减少流动人口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动因的剖析,提出了对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进行防治的对策。

关键词: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动因分析;防治对策一、流动人口犯罪的动因分析(1)来自社会的原因。

一是部分企业、个体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导致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往干的是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重体力、高危险、受污染的工作,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经常被强迫加班加点,甚至有时被恶意拖欠、克扣工资,经常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需求和现实的反差容易使他们产生报复、愤恨心理,走上犯罪道路。

二是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限制,外来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就学、失业保障等方面受到过多的歧视性待遇,加大经济压力,心理缺乏归属感,甚至产生对政策和人的仇视,受到外因诱导容易产生泄愤行为。

三是政府部门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还不能形成合力,责任不明,主次不分,有利拼命管,没利不过问,有只收钱不服务现象,导致管过或管漏。

四是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日常管理难,案件侦破难,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打击,助长了他们犯罪心理的膨胀。

(2)来自个人的原因。

一是很大一部分外来流动人口来自于边远贫苦地区,文化基础和就业技能相对不高,法律知识匮乏,法制观念薄弱,价值观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城市生活的美好和个人收入的巨大反差使他们产生挫伤感,心态失衡,容易使他们由妒生恨,禁不住诱导,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是因爱慕虚荣,好逸恶劳,私欲膨胀使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甚至成为回乡炫耀的资本,赢得很多人的羡慕和效仿。

三是很多城市自然形成一些处在城乡结合部的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地,人员成分复杂,同乡、亲友、同事居住相对集中,这些地方往往又都是社会管理相对薄弱的地方,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不良行为相互影响和模仿,有事情互相隐瞒和包庇,成为违法犯罪的滋生地和高发区。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生产物。

它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口流动的频率不断加快,其对社会消极作用的一面也开始骤然暴露,给社会治安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通过对流动人口的概念、特点、其犯罪成因的论述,结合对此所要采取预防对策的建议,希望可以进一步的详细阐明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犯罪主体的有关犯罪的若干基础问题。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1、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2、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流动人口犯罪也在增加。

流动人口经常实施的犯罪类型有:盗窃、抢夺、抢劫、卖淫、强奸、杀人、赌博等多种犯罪类型。

据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在违法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几年来,这种比例更是直线上升。

二、流动人口犯罪特点1、案件性质以侵财型犯罪为主流动人口大多是为务工经商、致富赚钱的目的而涌入城市的,因而在流动人口的犯罪活动中,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犯罪更为突出。

2、犯罪活动“流窜性”趋势明显由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人、财、物的大流动,以及交通路线的扩展、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增多,犯罪分子,尤其是流动人口犯罪主体才大大利用这些便利条件进行犯罪活动。

他们有的是被通缉的刑事案犯——逃脱在外,行踪不定,到处作案,常常是身系数罪,罪恶累累;有的是刑满释放人员,因受打击而心怀不满,变本加厉地报复社会,制造种种恶性案件;还有的是以犯罪为职业的惯犯或犯罪团伙分子。

由于流动作案与固守一地作案相比,被发现和查出的风险要小得多,于是,为逃避公安司法机关的打击,追逐更多的利益,他们不断地变换地区作案。

3、犯罪目标的随机性与盲目性流动人口的流动属性决定了其犯罪目标的随机性和盲目性。

一部分居无定所的人往往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游荡于街头巷尾、车站码头、城镇乡村,寻找犯罪目标,捕捉犯罪时机。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浅析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浅析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

这样规模庞大,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逐渐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主力之一。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流动人口在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犯罪率急速上升等问题。

从社会、管理、个人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流动人口犯罪特点原因一、流动人口的概念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人民不再被限定在户籍所在地,而是可以跨区域就业、居住等。

因此,我国出现了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人口、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现象,而“流动人口”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

可以说,流动人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出现的一个概念,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它,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大多数人在提到流动人口时,往往将其认定为,自农村流向城市、自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低收入、低水平的务工人员及其子女。

二、流动人口犯罪特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11月18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达2.45亿,已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这样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在为城市带来发展的同时,也藏有各种隐患,违法犯罪行为频现便是其中最为凸显的问题。

而流动人口犯罪行为,有以下几项特征:(一)未成年人参与犯罪概率上升在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中,有一部分是不容忽视的群体,便是随父母外出的孩子以及中途辍学外出打工的未成年人。

这类人群,因为缺乏管束以及,极易受外界影响或他人怂恿,参与违法犯罪行为。

(二)犯罪类型多样,但以侵财以及人身伤害案件为主流动人口大多属于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他们的目的无外乎是为赚钱。

部分人在见识到经济发达地区的繁荣后,易衍生走捷径取财的想法,从而导致侵财案件时有发生。

另外,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为青壮年。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大多冲动好胜,暴力成为他们之间较为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此,伤及人身的案件,也较常发生。

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及防控对策

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及防控对策

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及防控对策摘要:流动人口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社会有积极作用。

流动人口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但也给当地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

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的概念、特点、其犯罪成因的论述,结合对此所要采取预防对策的建议,以期能进一步的详细阐明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犯罪主体的有关犯罪的若干基础问题。

关键词: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犯罪;对策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又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大多涌向城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人口流动的频率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流动已经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一项社会现象。

流动人口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但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正视流动人口犯罪事实,本文试图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和防控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城市管理带来更大的助力。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一)偷盗侵占财产是流动人口犯罪最多的流动人口大多来自经济落后地区,落后地区的生活水平较低,这些人进城后禁不住城市诱惑,看到城市光鲜亮丽也想不劳而获去享受灯红酒绿的生活,不去想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价值只想着怎样一夜暴富,为了改变现有的生活现状,为了获取更多钱财,他们采用偷、骗、抢等手段慢慢滑向深渊走上犯罪的道路。

流动人口在城市从事盗窃、抢劫、诈骗犯罪成功机率相对较高,处罚较轻风险不大,所以,城市里的流动人口大多选择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手段来达到目的的较多。

根据基层检察院统计的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实施的犯罪主要还是抢劫案件、盗窃案件、诈骗案件的居多。

这三类案件占了受案总数的一大半,这些充分说明了流动人口偷到侵财型犯罪较多,这些犯罪分子胆子也越来越大,小偷小摸的暗地偷盗变成了明目张胆的抢劫、诈骗。

(二)流动人口犯罪具有随机性、盲目性和手段残忍性流动人口犯罪的随机性和盲目性是其流动的属性决定的。

流动人口没有较为固定的居所,一般根据工作需要经常换居所,对于那些好吃懒做的流动人口,他们往往穿行街头巷尾、车站网吧或城镇乡村,寻找作案目标,然后抱着碰运气的心理去抓住犯罪时机。

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L叼aI S y st e m A nd s oci et yf叁塑!圭塾盒三!!竺堡!!里型=||.ii|_篮圈隧豳雪琉动人口笏巳罪的墩园与对策搽析石勇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大量流动人口纷纷从农村涌入城市,他们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近几年流动人口犯罪日趋严重,因此,剖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探索有效遏制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流动人口户籍管理劳资矛盾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97.02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远离熟识的生活环境,远离家人,就业、居住具有不稳定性,其中相当部分来自较为落后的农村,文化素质较低,谋生技能较差。

流动人口犯罪是反映犯罪人户籍地和犯罪行为地空间差异的、较客观的概念,是指基于经济的目的和动因而流动的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而发生的犯罪活动。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分析犯罪是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个体和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相互交织合力作用的产物。

“一方面他是犯罪人个性特征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所处周围社会环境的产物”。

(一)社会控制力的弱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但就目前来看,一方面,政府对人口的流动缺乏应有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缺乏足够的准备,人口流动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不良连锁反应。

而另一方面,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市场经济所引发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显得捉襟见肘。

目前人口管理制度上的低效和缺失,使得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对流动人口的失管漏管严重,使打击流动人口犯罪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由此直接导致部分流动人口肆无忌惮地从事犯罪活动。

(二)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使流动人口的相对剥夺感增强,从而诱发犯罪相对剥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米迪斯布劳(J udl t hB l au)和彼得布劳(Pet erB I au)最先提出来的。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人、财、物的大量流动,特别是大量的流动人口由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涌入,其速度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

流动人口的增多,一方面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

可以说,流动人口犯罪已构成了对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治安的主要威胁。

因此,由流动人口引发的犯罪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随着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流动人口犯罪也日渐突出。

我院对全县流动人口的犯罪作了统计,并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提出了防范对策。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特点2008 年至 2010 年,我县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及流动人口犯罪案件 59 件104 人。

涉及的罪名有:盗窃、抢劫、抢夺、诈骗、故意伤害、强奸等九种罪名,且案件总量持续上升, 2008 年24 件 44 人, 2009 年 34 件 57 人, 2010 年前四个月 1件 3 人。

这类犯罪的主要特点:1 、跨区域流动犯罪突出。

保靖县是湘西地区有名的贫困县之一,外出打工的人数相对于其他县市要多一些,就近两年来,保靖县跨区域犯罪相当严重,每年以40% 以上的比例上升。

其中又以流出作案最为突出,占流动人员作案的85%以上。

2 、中青年犯罪突出,未成年犯罪不容忽视。

20 岁以上 50 岁以下 63 人,占总数的 60.7% ;50岁以上 8人,占总数的 7.6% ;20岁以下 33人,占总数的31.7% ,而且未成年人绝大部分是抢劫、强奸、涉毒等性质较为恶劣的犯罪。

3 、进城务工人员占的比例较高。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部分,也成为犯罪的主要人群。

2008 至今的流动人口犯罪中,来自农村的农民犯罪就占80%以上。

二、当前流动人口犯罪成因分析(一)劳资纠纷——犯罪的导火索目前,侵犯外来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十分突出,成为违法犯罪的导火索。

《2024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犯罪及预防研究》范文

《2024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犯罪及预防研究》范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犯罪及预防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这一现象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这些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财产性犯罪,以及部分暴力性犯罪。

犯罪类型多样化,涉及领域广泛,对城市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因素:部分流动人口由于经济条件较差,缺乏稳定收入,为谋取生计而铤而走险。

2. 教育水平低:流动人口中教育水平较低的个体较多,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易受到不良影响而参与犯罪。

3. 社会融入困难:部分流动人口因文化、生活习惯差异,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失落感,从而增加犯罪风险。

4. 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地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监管漏洞,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措施针对流动人口犯罪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1.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法律法规,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 提高经济保障水平: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帮扶力度,提高其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减少因生活所迫而参与犯罪的现象。

3. 强化社会融入:推动城市社会对流动人口的接纳和融合,加强文化交流和沟通,减轻其心理压力和失落感。

4.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健全的登记、报告和监管制度,堵住监管漏洞。

5. 加大打击力度:对流动人口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降低犯罪发生率。

五、结论流动人口犯罪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体共同努力进行预防和治理。

流动人口犯罪及其防治理念

流动人口犯罪及其防治理念

防与治理相结合 。由此 ,转变刑事制裁观念,提倡积极预防,贯彻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
创新 社会 管 理体 制尤 为必要 。
关键 词 :流 动人 口犯 罪 ;现 状 ;特征 ;原 因; 防治理 念
人 力资源 是 社会 资源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市 场经 济 条件 下 ,人力 资源 的配 置主 要靠 市场 进行 调 节 ,大 中城市 市场 环境 更加 成 熟 ,有更 多就 业 机会 ,人 力 资源 向这些 地方 流 动在 市 场经 济环 境下 是不 可避 免 的 。 人 口流动 一方 面给 流入 城市 带来 了新 的劳动人 口和 消 费群体 ,
为流 入城 市 的经 济建 设贡 献力 量 。另一 方面 ,部分 人 口流动 存 在盲 目性 和不 适应 性 ,他们
不能 很好 地融 入 当地 的生 活和 工作 ,成 为流 入城 市 的不 稳定 因 素 ,有 些 人甚 至走 向了犯罪 的深 渊 。


以小 见大 :流 动人 口犯 罪现 状值 得关 注— — 以北京 市 为例
年平 均 增长 率为 1 0 . 6 %。 如 此之 多 的流动 人 口汇聚 北京 ,给 北 京市 带来 了前所 未有 的生态
压力 和城 市 管理 问题 ,这其 中流 动人 口犯 罪 问题 也相 当突 出 。基 于此 ,作 为流 动人 口众 多 , 流动 人 口犯罪 多样 化 的北 京市 , 自然 可 以成 为研 究全 国流 动人 口犯 罪现 状 的一个 好样 本 。

3 9・
实 践 探 索
《 犯 罪研 究 》2 0 1 3年 第 2期
( 一 )流动人 口犯罪率 高 、 比重 大 首先 ,流动 人 口刑事案 件 发案率 高 。2 0 0 0年 全 国共 发 生各类 刑事 案件 3 6 3 . 7 3 0 7万起 , 全 国刑 事犯 罪案件 发 案率 为 2 . 9 1 0 % o ;其 中 ,流动人 口犯 罪嫌 疑人所 实施 的刑 事犯 罪案 件达

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的成因及治理

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的成因及治理
现出一批批的流动人口先进人物。随着我国经济和
社会的持续发展,整个社会对流动人口的需求将越
来越多,流动人口总数也将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贡
献也将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当改变以往对流动
人口的歧视观念,流动人口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强有力的参与者,对流动人口产生认同感,尊
重流动人口,承认流动人口的社会价值,从流动人口
作,离开常住地到达暂住地后,由于暂住地主要是以
工业生产为主,甲某使用原有的农业生产技能无法
从乙地获得基本的生存资源,为满足其基本的生存
需求,甲某很有可能会铤而走险,实施财产类犯罪行
为。
三、当前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的治理对策
从以上的流动人口犯罪高发的成因分析中可以
看出,要最大限度的遏制流动人口犯罪高发,将流动
口犯罪成因,并非是单纯的一种成因或多种成因单
向作用于流动人口所致。
众所周知,社会是在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
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假设,人施
加在环境上的作用力可以分为正向力和负向力,能
让环境认同的为正向力,反之,为负向力。环境施加
在人上的作用力也分为正向力和负向力,能让人认
一定时间段与另一时间段流动人口犯罪情况的比较
结果,不能脱离参照时间段内流动人口的犯罪情况
或常住人口的犯罪情况而独立存在。第三,可控性。
流动人口犯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
象,是无法避免的。而流动人口犯罪高发是社会管
117理缺位的产物,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
可以控制和治理的。
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流动人口总数日益增多,
1993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为7000万,[1]到了2009

贵阳市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犯罪原因与预防对策

贵阳市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犯罪原因与预防对策
关键 词 城 市社 区流 动人 口 犯 罪原 因 预 防对 策
中图 分类号 : 905 D 2.
引言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90 9(0 00-7・2 10 —522 1)51OO 市社区 居 民的差别 , 好 的避 免 了由于这些差 别所 导致 的社 会歧 很
部分 人 因贫富悬 殊 导致心 理 不平衡 而犯 罪 。农 民工到 城里 打工 多是在 建筑 、 输 、 务等行业 从事 重体 力劳动, 作时间 长, 运 服 工 劳动
部分 是青 壮年农 民, 他们 初 入城 市, 正处 于强 烈的文 化冲 突之 中, 城 市来说 尤其 如此 。 易接 受包 括外来 不 良文化 在 内的不 良文 化影 响, 因此实 施犯罪 并
行为 。
( )2 原 因 三 一理 2
贵阳市 流动 人 口, 尤其 农 民工是备 受歧 视 的边缘化 群体 。 一
我 国有一 套正 式 的纠纷解 决和权 利救 济制度 , 但其利 用率 不
高, 原 因在于成本 太 高 。中国农 民工维权 成本 调查》 根本 《 揭示“ 为 了索要 不足 10 元 的 工资, 00 完成 所有 程序 , 民工 维权 需要直接 农
居 民不愿 从事 的工作 , 们 的劳动 条件差, 他 收入低 。 还有 相当 一部
L g l y tm n o it e aS se A dS cey
21 0 5月( ) 0年 中
{占 l 缸会 }预 对策 辛埘辛 j \z己
涂 丹
摘 要 本文指出城 市流动人 口犯罪有社会、 心理、 文化 、 法律等原 因, 应建立 良好的社会制度, 改善城市流动人 口的社会地 位与生存状况, 完善救济机制, 建立犯罪预警机制从而减少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

城市流动人口犯罪成因及预防对策

城市流动人口犯罪成因及预防对策
择呈现 出一 定的规 律性 。通 常犯 罪地点集 中在治安 管理薄弱 、 居住 隐密 的城 乡结合部 , 具体场所集 中在 旅馆 、 建筑工地 、 部分低级娱乐场所等等 , 这些地方
较少 , 缺少稳定 的收入来源 , 在 受到社会 不 良因素的 影 响后 ,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有些 流动人 口虽然 找到 了工作 , 但是其 收入相对偏 低, 在受到繁华的城 市生活 、 物质条件 的反差刺激后 , 一些 人惯有的道德 准则不足 以约束其具体行 为, 因此出现 了犯罪行为 。
现犯罪 目标 , 作案得 手方便逃逸 。最后 , 犯罪主体 向 着低龄化 的趋 势发展 。流 动人 口中青少年 的比例越
旦发现 现实生活 中其实 际取得 的物质成就 、社会
地位均 与 自己的理想存在较大差距 ,就会从心理上
来越 高, 他们心理不够成 熟、 受教育程度相对较 低, 在受 到物质 享受的刺激及不 良人员 的教唆后 ,很 容
沙 莉
( 甘肃联合大学 政法 系, 甘 肃 兰州 7 3 0 0 0 0 )
【 摘
要】 我 国城 市化 进 程 的速 度 不 断加 快 , 流动 人 口也 越 来越 多 , 这类 人群 文 化 素质相 对 偏低 , 且 法律观 念 淡
薄, 再加之社会控制程度相对较弱, 犯 罪遏制 系统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罪 中单纯以杀人、破 坏为 目的的流窜犯罪
在发生犯罪行 为前对其 所引发的后果及需要承担的 法律责任 没有充 分的认识 ,在处理各种 问题时采取
的方 式简单粗暴, 不计后果 。 3 . 自我调节 能力差 流动人 口进入城市的 目的通常是为了发家致富,

相对较少 , 多为侵犯 公私财 物 , 流窜随机作案便于 发

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1 0 2年 7月 2 0卷 第 3期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un l fS a i oi c d n o ra o h nX leA a e P c
J 1 , 01 u .2 2
VO . O NO. I2 3
【 犯罪与对策研究】
流 动 人 口犯 罪 的成 因及 对 策 分 析
口犯 罪成 因 , 究 解 决 对 策 , 于 遏 制 流 动 人 口犯 研 对 罪, 构建 和谐 社会 有着 重要 意 义 。 据统 计 , 国流 动人 口数量 十年 内翻 了一 番 , 全 已
他们 的 内心充 满不 公 平 感 和强 烈 的反 社会 情 绪 , 所
以经 常为 了一些 微 小 的利 益就 做 出危 害严重 的犯 罪 行为 。并且 犯罪 手段 异 常凶 狠 、 残暴 , 有很强 的报 带 复性 和 图一 时之 快 的心理 , 其犯 罪类 型 多以抢 劫 、 盗 窃 、 淫 、 毒 、 人 等暴力 性犯 罪为 主 , 些犯 罪多 卖 贩 杀 这
2 0% 1 1

窜过 程 中 , 其选 择 的犯 罪 地 点 通 常集 中于 城 市 中 的 城乡结 合 部 , 里 的 治安 管 理 相 对 薄 弱 、 住 隐密 , 那 居 为犯罪 和 销赃提 供 了便利 和缓 冲 。从作 案 的具 体场 所 来看 : 馆 、 筑工 地 、 业场 所 、 旅 建 商 部分低 级娱 乐场
我 国特 色的农 村保 障体 系 , 变既往 的人 口管理制 度 来减 缓 矛盾 , 改 改善 流动 人 口诉 求表 达 渠道 等对 策 , 会使
流 动人 口犯 罪现 象得 到 一定 遏制 。 关 键词 :流动 人 口犯 罪 ; 因; 决 对策 成 解
中图分 类号 : 9 7 6 D 1 .

外来人口违法犯罪问题略论

外来人口违法犯罪问题略论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防控问题略论自经济改革以来,以各城市为中心,逐步形成了庞大的外来人口群体,一般称他们为流动人口。

外来人口群体因其特有属性,遂逐步形成了外来人口违法犯罪问题。

现就防控问题略作探讨。

一、定义与释疑我认为:把“外来人口”称为“流动人口”是不准确的。

所谓外来人口,是指相对于管理者(政府及有关部门)而言,其户籍及住所不在管理者的辖区内而在该辖区活动(包括生产、生活及其他形式的活动)的人员。

“外来人口”的特有含义是中国特色的。

在西方国家,由于本国公民有迁徙的自由,从理论上讲本国公民在本国范围内都可以“居无定所”,因此不论其居于何处均不成其为“外来人口”。

在那些国家,“外来人口”则通常是指“来自外国的人口”。

中国却不同。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从法律上即认定公民的户籍地即为该公民的住所地,离开户籍地即成为了“外出人口”。

因此,我国外来人口通常不是指来自外国的人口,而是户籍不在本地的本国人员。

“外来人口”一词语意与“流动人口”相近,但我认为“流动人口”一词含义不清。

首先,“流动”一词没有确定“参照点”,因而对什么是“流动”什么是“非流动”不能界定。

其次,“流动人口”不是法律概念,相反,户籍制度中的“户口”和民法中关于“住所”的有关法律规定却很清晰地界定了谁是“本地人”谁是“外地人”。

从严格语意上理解,真正的“流动人口”是指行踪不定或经常变动住处的人口,大致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短期因工作需要出差的人员,二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三是走亲访友或旅游观光人员,四是以违法犯罪为职业或常业的流窜人员。

第一类因已有严格的住宿登记制度,第二类已有救助管理办法,第三类属正常的活动,因此前三类都无需研讨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控制的问题,而第四类则不是预防问题,而是依刑法予以打击的问题,因此也无需在此进行研讨。

通常所说的“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中的流动人口恰恰是相对不“流动”的外来人口:一是外来投资经商的人员,二是外来务工人员。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提要: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探讨流动人口犯罪成因并进而遏制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关键词:恶性案件;犯罪特点;原因分析;预防对策一、流动人口犯罪特点分析(一)团伙作案。

犯罪人往往具有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他们长期在一起工作、生活,又以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一个“组织”,因此在犯罪活动中,会很自然拉帮结派形成松散或紧密的团伙关系。

(二)法律观念淡薄。

犯罪人往往没有读完高中就外出打工,文化程度低、没有接受法制教育,对国家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或者一无所知,他们判断是非曲直、美丑善恶,往往以在家乡形成的道德观念、生活习惯、与自己的亲疏远近为标准。

(三)动机随意、社会危害严重。

犯罪人往往因小小的矛盾纠纷引发重大伤害后果,出乎一般人的意料。

二、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一)社会原因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处在改革中的政治与经济体制也限制流动人口的工作条件,以及社会保障体制还未完善,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只能从事城里人不愿染指的“苦、脏、累、毒、危”五类工作。

同时,城市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较少,又没有社会地位的累积,加上信息资源流动的偏好,市场提供信息的社会化程度偏低,在非制度化非规范性信息通道中,生产配置的有效性的缺失,都使得城市流动人口遭遇社会排斥和进一步边缘化,并且这将产生很强的话语扩散能力,并诱发严重的认同危机,所遭受的社会排斥和边缘化的强化更容易激发城市流动人口的敌视心理和被剥夺的屈辱感。

(二)心理原因这些流动人口之所以背井离乡,就是为了务工经商以改善生活,但现实情况却是有相当部分流动人口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有的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另外,不患寡而患不均,流动人口犯罪,经济条件差所致是其根本原因,但社会转型期所存在的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也促成了犯罪心理的产生。

(三)文化差异原因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是来自贫困落后地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的差异广泛存在,历史地形成了不同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

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作者:穆佳琳丁福兴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18期摘要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活动对当地治安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呈现出犯罪嫌疑人以“双低”男性为主、财产侵犯型案件频繁发生、作案地域主要集中在省内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城乡结合地带等特点。

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与当前省内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密不可分。

为了有效地预防流动人口的犯罪行为,本文认为可从强化法制教育、提升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和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流动人口犯罪归因作者简介:穆佳琳、丁福兴,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8.06.303云南省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进入云南省或者在云南省内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居住的公民,其总量在2015年达到了605.3万人。

虽然流动人口在云南省总人口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其绝对数量仍然较大。

可以预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仍将是云南省人口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

流动人口一方面给当地的经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据统计,流动人口犯罪的案件已经占总刑事案件的50%以上。

因此,本文拟对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进行总结,同时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初步的预防对策。

一、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近年来,云南省流动人口犯罪表现出如下一些较为突出的特点:(一)犯罪嫌疑人以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青壮年为主从犯罪嫌疑人的个体特征上看,首先是呈现出了“双低”的特征,即年龄低而且文化程度也低。

一方面,云南省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本身就使得他们犯罪的平均年龄低于当地常住人口犯罪的平均年龄;另一方面,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云南省流入人口共计117.06万人,学历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占73.85%,研究生比例最少,仅占0.36% 。

这说明,流入到云南省的外地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原因与防治——以北京市为例

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原因与防治——以北京市为例
Po p u l a t i o n Cr i me
W ANG Do n g— s h e n g
( L a w ch S o o l , R e n mi n U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8 7 2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e c r i me o f i t i n e r a n t p o p u l a t i o n h a s i t s o w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 i s wo r t h y o f g r e a t a t t e n — t i o n. Th e c a u s e s t h a t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t h i s p h e n o me n o n a r e v a r i o u s , i n c l u d i n g e c o n o mi c , s o c i a l a n d i n — d i v i d u a l f a c t o r s . Th e f o e . 1 p o i n t i n p r e v e n t i n g a n d g o v e r n i n g t h e c r i me o f i t i n e r a n t op p u l a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p u t o n t h e f o r me r , wh i c h r e q u i r e s a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t h e t wo . Th u s , i t i s v e r y i mp or t a n t t o c h a n g e p e o p l e ’ S c o n c e p t c o n c e r n i n g t h e c r i mi n a l s a n c t i o n,a d v o c a t e a c t i v e p r e v e n t i o n, i mp l e me n t t h e c r i mi n a l p o l i c y t h a t c a r r i e s p u n i s h me n t wi t h l e n i e n c y , a n d i n n o v a t e s o c i a l ma n a g e r i a l s y s t e m. Ke y wo r d s : i t i n e r a n t p o p u l a t i o n ;c r i m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1

关于东莞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正文(打印三份)

关于东莞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原因及对策--正文(打印三份)

1引言东莞地处深圳与广州这两个发达城市之间,是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其特殊的经济模式和发展速度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眼光。

在24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吸引了超过1000万的流动人口,占广东省流动人口总量的1/4。

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对加快东莞经济建设和提高发展速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从哲学上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也引发了一些社会治安问题。

其中,流动人口犯罪,可以说已经构成了东莞社会治安的主要威胁,因而研究流动人口现象及其犯罪状况也显得十分必要和相当紧迫。

为预防东莞流动人口犯罪,维护东莞社会治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从流动人口类型、犯罪种类等多方面研究,寻找治理良策,以确保东莞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2流动人口的概念、类型与状况2.1流动人口的概念流动人口是一种特定的人口现象,对它概念的界定,受人口流动的时间、区域、户籍性质等诸多要素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术界对此尚无统一的表述,有较多争议和有待探讨的地方。

对于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以下是学术界的几种看法:1.从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以是否具有某地的常住户口为依据,认为流动人口是在某地居留,而无常住户口的人口。

2.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产业结构为依据,将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从第一产业中游离出来的未能进入城市正规部门的劳动力视为流动人口或外来劳动力。

3.从人口学的角度出发,以常住地是否改变为标志,将流动人口定义为暂时离开其常住地而非迁移的移动人口。

4.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流动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为依据,认为流动人口是不改变常住户口而进入某一地区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

5.从人口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流动人口是人口空间迁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发生短暂流动行为的居民。

①本文将流动人口的概念界定为:离开了常住户籍所在地,在东莞暂住、滞留、活动而没有东莞户籍的中国公民。

2007年4月,东莞政府将“外来工”的称谓改为“新莞人”,“新莞人”包括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外来劳动者和建设者。

流动人口的犯罪特点与对策

流动人口的犯罪特点与对策

论流动人口的犯罪特点与对策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运转,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大中城市。

从总体上说,外来人口在推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没有外来人口的流入和参与建设,就不会有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但是最近几年流动人口犯罪呈节节攀升态势,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教育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对策: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素质;积极完善有关流动人口管理;保障流动人口就业。

关键词: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犯罪特点;对策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139-02一、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犯罪所谓流动人口,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

但排除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出差等情形。

这里所说的“人口”指中国公民,不包括外国人,因为外国人无户口一说,更不用说常住户口所在地了。

流动人口犯罪是指流动人口实施的危害社会应当依法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它是相对于常住人口而言的。

二、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一)个人素质原因大量流动人口是来自贫困落后地区,所以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致使其在城市找工作困难,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流动人群中许多人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甚至根本不懂法,使得他们判断是非曲直、美丑善恶,往往以在家乡形成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作为标准,在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下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原因流动人口犯罪心理极其复杂,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了解。

1.聚财心理对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说,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获取高于家乡其他劳动的收入。

但对于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说,想要挣到自我满意、符合自我要求的钱财是不现实。

加之与城市当地人、成功人士相比,生活条件和收入反差较大,在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愿望之间巨大的差异,使他们怀疑劳动致富途径正确性和可行性,加之一些人的贪财、求富、享受心理,极易产生通过违法犯罪途径来满足自我愿望的犯罪念头。

流动人口犯罪:现状、原因与防控对策

流动人口犯罪:现状、原因与防控对策
姻, 重婚犯罪极 易发生 。另一方 面 , 因长时 期异地 生活 而产
友等 活动 。流动人 口作 为一 个特殊 群体 , 背井 离乡 、 居无 定
所, 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 同时也增加 了许 多社会治安 方面
的不稳定 因素 。流 动人 口犯罪 就是指 基 于经济 目的和 动 因 而离 开户籍所 在地 的 自然人所实施 的刑事违法行 为。
收稿 日期 :0 1 2 1 一 l 3
生的婚姻家庭矛盾还导致社会不稳定 因素 的增加 , 性农 如男
民工聚集地 的强奸罪 、 猥亵妇女罪 等性犯罪不断发生 。
基金项 目: 郑州大学“ 1 工程” 21 三期建设重点学科子课题《 社会转型期犯罪控制问题研究》 L —A o ) ( C 08 的成果。
流动受利益驱动。流动 人 口离 开户籍 地 主要是 为了追求 经
济利益 , 其流动具有 一定 的经济 目的而 有别 于求学 、 亲访 探
分居生活 中, 的社会 环境不 同, 所处 受到 的文化观念 、 生活方 式 的影响不 同, 交往 的人群不 同 , 这些都会造 成双方在 知识 、 信息 、 关系、 社会 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 出现名存 实亡的婚
21 0 2年 1 月
中 州 学 刊
A a e cJ u c d mi o m ̄ o h n z o fZ o gh u
Jn 2 2 a ..01
N . o1
第1 ( 期 总第 17期 ) 8
【 学研究 】 法
流 动 人 口犯 罪 : 状 、 因与 防控对 策 现 原
张 阳 刘 德 法
程度时就会诱发犯罪动机进而导致犯罪 。
2 社会 排斥带来 的心理失衡 。置身 于认 同危机 (dni . iet  ̄ c s ) 中的人们有一种“ is ri 之 严重 的无 方 向感 ” 他们在 作价值 , 选择时常常无所适从 , 失可供 参考 的理想 维度 , 乏一种 缺 缺 框架 以确定个人 的价值取 向。 ⑧人 口在流动过程 中很容易产 生这种认 同危 机 , 而无 法处 理好 与 流入 地居 民的人 际关 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摘要]从中国现阶段调查情况看,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增长明显,呈现暴力性、贪婪性、团伙性等多元化特征。

要想防止、减少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就要从学校预防、家庭预防、社会预防等角度出发,研究具体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当前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日益严重,其犯罪率大大超过了全国同期的平均犯罪率,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预防控制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己成为当前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的特点
当前,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暴力性。

流动人口中的犯罪分子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反社会的倾向。

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他们大多表现为不计后果,只图一时之快,并且手段比较残忍。

二是贪婪性。

由于流动人口第二代从小生长在城市,生活的需要往往与所处城市的同龄孩子看起,为了满对物质需要和追求,往往超出现实和可能的范围,需要和现实之间出现矛盾,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惜采取一切手段。

三是团伙性。

目前,“流二代”青少年违法犯罪多以团伙形式出现,这极大地增加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少则三五人,多则上百人,在犯罪过程中,借助于团伙的力量互相壮胆,减轻了犯罪者自身的恐惧心理。

二、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较为突出,只有深入细致地研究犯罪原因,才能为寻找更为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处理对策打下基础。

(一)从相对剥夺感理论上的分析
《犯罪与现代化》认为,贫困不会产生犯罪,但是因贫困而不满却会而且奇怪地足以产生犯罪,在富裕国家的相对被剥夺的人们中间比在贫困国家的真正被剥夺的人们中间更有可能因贫困而不满。

改革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极端封闭的社会,是农村与城市被分割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区域。

两种社会区域的人们虽然在收入上差距很大,但由于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社区,而同一社区收入水平差距不大,因此相对剥夺感较小。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周边的农村人开始进入城市,边远农村因现代社会发达的通讯手段,开始了解城市。

当农民流入大城市后,他们发现自己原先在农村的生活,与大城市丰富的物质生活相比,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他们的相对剥夺感就会特别的强烈。

相对被剥夺感越强的流动人口,越容易导致犯罪,尤其是以金钱为目的的财产犯罪。

(二)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个体原因分析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

人的社会化过程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各个年龄段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化问题,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社会化的一生。

但在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内部心理结构的动力以及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更为错综复杂、使社会化过程更为艰巨。

如果这一阶段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解决的好,其社会化的方向正确,青少年的身心就会得到健康成长;否则,其社会化过程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形成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的社会化,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社会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就是除个体原因外的犯罪客观原因,首先是经济上的原因。

贫困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进一步促成了“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是流动人口二代子女产生违法犯罪的现实因素。

其次是文化上的原因。

文化的多元化形成的冲突,使人们价值观念、自由观念和生活、消费观念扭曲。

宣扬暴力、色情的影片、图片,伙伴群体的不良习气,给流二代青少年展示的是一个人人自危、充满暴力与欺诈、法制薄弱的社会,逐渐使他们形成犯罪亚文化,从而诱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最后是家庭原因。

外来务工人员在尽自己最大努力供子女读书,然而由于他们从事繁重、繁忙、无序的生活劳作,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管教的方法也经常是简单粗暴的,最终造成孩子家庭教育上的缺失。

三、流动人口第二代犯罪预防
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是我们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出发点。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具有格外的意义,只有预防才是真正的治本。

(一)学校预防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主课堂,孩子走向成年、走向社会之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学校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和人格塑造摆在第一位,开展法制教育,加强法制观念,整顿校园秩序,优化教学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知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诱惑的能力。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首要场所,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遏制流动人口第二代违法犯罪,要从家庭抓起,有关部门可以从文明家庭等角度,与有未成年人的家庭签订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责任状。

明确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巩固家庭这个堡垒。

(三)社会预防
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局面,是一切建设的前提,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根本存在。

预防“流二代”犯罪,有赖于整体社会治安形势。

校园不是孤立的,学生不是静止的,外界环境的客观存在对学校和学生无时不在产生影响,这是无法规避的。

[参考文献]
[1]潘晶晶.论流动人口犯罪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学报.2009.12.
[2]孙莹.贫困的传递与遏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
[3]乐国安..法律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