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人际沟通的理论汇总
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理论一、人际需求理论威廉·舒茨1952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舒茨(William Schutz)的人际需求理论,包括情感需求、归属需求、控制需求。
①归属(inclusive)需求:个人能被他人认同接纳,在群体情境中产生归属的需求,想要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②情感(affection)需求:个人有付出情感与获得情感的期望,并且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情感,和他人建立关系并维持情感需求。
③控制(control)需求:个人希望能成功地影响周遭人事的欲望,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
二、社会交换理论20世纪60年代布劳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
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
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
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
PS:所以人际关系是借由彼此互动所获得的报酬和代价而来例:我们通常会倾向于从事预期会出现报酬的人际行为。
报酬与代价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利润’,我们会设法获取最高的利润。
假如利润令双方满意,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互动是愉快的,关系才会继续,影响满意度的三个主要原因:报酬,成本与代替方案三、公平理论1965 约翰·斯塔希·亚当斯该理论是研究人的动机和知觉关系的一种激励理论,理论认为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
人际沟通的心理学理论分析
二、交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3)儿童状态:其特片征是“情绪的”、“冲动 的”“自发的”,常常是凭感觉。这种状态一方面 表现为服从性,另一方面表现为任性胡闹,有时令 人爱,有时又令人厌。
第三章
二、交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3)成人状态:其物质征是“理性的”、“逻辑的” 注意事实资料的搜集,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冷静 地分析,而不是受“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的 干扰。
第三章
二、交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2)交叉型沟通:刺激和反应来自不同的自我状态。相 互作用是交叉的、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易造成交流 的中断,甚至是冲突。
P
P
A
A
C
C
“ 快点把你的床收拾一下?” “你不能指使我做这做那,你没 有这个权利!”第三章ຫໍສະໝຸດ 二、交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2)交叉型沟通:刺激和反应来自不同的自我状态。相 互作用是交叉的、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易造成交流 的中断,甚至是冲突。
第三章
阅读材料
第三章
第三章
交流分析理论中自 我理论与弗洛伊德
自我理论的比较
父母我————超我
成人我————自我
儿童我————本我
第三章
二、交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2.沟通形态 自我的三种状态汇合在成人的性格中,蕴藏在人
的潜意识中。每个人3种状态的比例不同。我们需要 研究的是3种自我状态的哪一部分引起刺激和反应。 据此有3种交流的形态。
P
P “你看到我的书包了吗?”“我是专门给你看包的
吗?”
A
A
C
C
第三章
二、交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2)交叉型沟通:刺激和反应来自不同的自我状态。相 互作用是交叉的、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易造成交流 的中断,甚至是冲突。
人际沟通的理论与技巧
人际沟通的理论与技巧第一章:人际沟通的概要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以口头或非口头的方式交流和传递信息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际沟通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我们的私人关系、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因此,学习和掌握人际沟通的理论和技巧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章: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沟通,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进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 促进工作进展:在职场中,人际沟通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协调工作,避免冲突和误解,促进工作进展。
3. 提高个人效率:通过明确的沟通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个人效率。
4. 让你的想法被听到: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社交场合获得更多的关注。
第三章:人际沟通的理论人际沟通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分别是个人、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
个人层面的理论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这决定了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和方法。
在人际关系层面上,交流情境和交流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交流的情境包括时间、地点、职位、和语境等方面。
而沟通的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信息的传递方向和方式。
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文化差异和社区属性也会对人际沟通带来影响。
第四章:人际沟通的技巧1. 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它体现了你对对方的尊重和理解。
积极倾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言辞和情感,并为你的回应打下基础。
2. 发表清晰的观点发表清晰的观点可以帮助避免错解和误解,并且能让对方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和观点。
3. 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多样化的沟通方式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自己,还可以根据对方的情况和需求来改变你的交流方式。
例如,你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与不同的人群进行交流。
4. 充分准备和规划在沟通之前,充分准备和规划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掌握交流的重点和方式,从而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人际沟通的相关理论 PPT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用良好的第一印 象展现自己最吸 引人的品质。如, 第一次和陌生人 见面时,应穿着整 洁,谈吐自然,有礼 有节。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指观察者第一次与对 方接触时,往往会依 照对方的身体相貌及 外显行为来进行综合 性与评价性的判断。 首因效应的启发是:
1
首因效应
要明白得通 过现象看本 质,不要被对 方的第一印 象所迷惑。
解信息的含义。 • 4、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二、沟通的基本结构
原信息
编码
信息译码
有效沟通的过程
二、沟通的基本结构
环境
反馈
发送者 信息1
编码
渠道
译码
接收者 信息2
噪音
•
沟通模式图
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
context 信息发出者
context
信息 途径 反馈
context 信息接收者
(这也是沟通)
获取理解说明了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必须是发送 者和接收者双方之间的互动,同时整个过程当中包括 反馈这一环节。
38% —
沟通渠道
听 觉 超 语 言
55% 视觉—身体语言
7% 内容
演员凌峰的自我介绍
"在下凌峰……是以长得难看而出名的……本人的长相像中 国,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全部都写在我脸上。一般来说 ,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良好……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 煤球黑。然而我要特别声明:这不是本人的过错,实在是家 父母的错误。当初并没有征得我的同意就把我生成这个模 样。然而,时代在变,潮流在变,审美的观念也在变……
• (2)无意沟通:是指在与他人的接触中没有意识到的 信息交流。
四、沟通的特点与功能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人际关系九大理论总结应用心理学李媛媛13034026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应用心理学李媛媛13034026 上两节课,我们通过分组,以讲课的方式,将影响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详细的讲出来,并由老师把每部分的重点知识更深层的结合实际为我们更细致的讲解了一遍。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对这九个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九个理论的理解程度。
我将这九大理论分成了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评述。
(一)人际交往理论人际交往理论建立在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
这方面的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场合交往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社会交换论。
1.象征性交往理论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目的是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
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
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强调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
简单的说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
其中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的自然符号,一种是抽象的人为符号。
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工具。
(3)米德从人的心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
这个公式情调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言对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一个人在产生某一行为时,作为行为的中介过程必须估计到他人对此的反应。
通过担当潜在的角色来评估他人的应答,然后产生对他人的行动,同时也产生他人对自己施予刺激的反应,通过评价预期反应与实际反应的一致程度,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
从这个理论中我知道如何更好的了解自我,如何更好的与别人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技巧。
这个理论虽然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把整个社会关系归结为符号,就夸大了许多,忽视了人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个理论。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情感等各个方面。
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认知方面是指对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情感方面是指对他人的喜欢、厌恶、尊敬等情感体验;行为方面是指与他人的交往行为,如合作、竞争、冲突等。
二、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1.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
人们在交往中会权衡自己的付出和收获,只有当付出小于收获时,人们才会继续维持这种关系。
付出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收获包括物质利益、情感支持、社会认可等。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互惠性和公平性,认为只有当双方都能从关系中获得利益时,关系才能稳定和持久。
2. 人际吸引理论人际吸引理论认为,人们会被那些具有吸引力的人所吸引。
吸引力包括外貌、个性、能力、相似性等因素。
外貌是最直观的吸引力因素,人们通常会对容貌姣好的人产生好感。
个性也是重要的吸引力因素,开朗、乐观、自信、善良等积极的个性特质会让人更具吸引力。
能力也是吸引人的因素之一,人们通常会对有能力的人产生敬佩和欣赏之情。
相似性是指人们在兴趣、价值观、背景等方面的相似程度,相似性越高,人们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
3. 沟通理论沟通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而不良的沟通则会破坏人际关系。
沟通理论认为,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是通过言语来传递信息,非语言沟通是通过表情、动作、姿势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有效的沟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感受,不要打断对方;二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不要隐瞒或虚假;三是要注意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避免产生误解。
4. 冲突理论冲突是人际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是一种用于描述和解释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
它涉及到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沟通、互动和影响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际关系理论:
1.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际关系是基于互惠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个体在交往中不断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权衡,通过交换获得满足感和利益。
2. 互惠理论(Reciprocity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回报他人的友善行为,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社交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该理论强调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模仿。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个体学习并适应社交行为。
4. 亲和力理论(Affiliation theory):该理论描述了人们在寻求亲近和归属感方面的动机。
个体往往与那些能满足亲和力需求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5. 期望确认理论(Expectancy confirmation theory):该理论探讨个体对他人行为的期望如何影响对方的表现,以及如何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基本原理和机制,并指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改善和管理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有效沟通的基本步骤
Company Logo
(二)沟通过Leabharlann 的基本要素信息传递途径信息发出者
信息 反馈
信息接受者
沟通时的背景或情境
Company Logo
1.信息发出者:是指发出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 或组织。 2.信息:指能够传递并能被接受者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观 点、思想、情感等,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 所传递的所有影响。信息是沟通的最基本要素和灵魂。 3.信息传递途径:指信息传递的手段或媒介,又称信道。 4.信息接受者:指接收信息的主体。 5.反馈:即沟通双方彼此间的回应。
信息译码
传送
发送者
反应
接受者
Company Logo
沟通的方式
面对面的交流
作报告/演示
开会
收发电子邮件
电话/传真联系
阅读备忘录
Company Logo
步骤一 事前准备 步骤二 了解需求 步骤三 表达观点 步骤四 沟通的障碍 步骤五 达成协议
7、按沟通意识分类 (1)有意沟通:是指沟通者对自己的沟通目的
有所意识的沟通,即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沟通。如 通常的谈话、写信、讲课、打电话,护士工作中 的心理护理、了解病情,甚至平常的闲聊的都是 有意沟通。 (2)无意沟通:是指在与他人的接触中没有意 识到的信息交流。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第二章需要了解内容
沟通的特点 人际沟通的特征
Company Logo
第二章人际沟通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沟通概述 第二节人际沟通理论 第三节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Company Logo
沟通技巧的理论
沟通技巧的理论
沟通技巧的理论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种:
1. 维根沟通模式:由美国心理学家维根提出的沟通模式,包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
维根模式强调倾听和表达的技巧,让对方感受到理解和尊重。
2. 非暴力沟通: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提出的沟通理论,主要包括观察、情感、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
非暴力沟通强调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3. 七种情感表达:由英国心理学家霍恩贝格提出的沟通理论,包括责备、批评、控诉、解抚、分辨、暗示和述求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在沟通中,选择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思。
4. 同理心:同理心是指理解并共情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培养同理心,我们可以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5. 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指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的意见、感受和需求,并通过非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出对对方的关注和尊重。
积极倾听可以增加沟通的效果,避免误解和冲突。
6. 高情商沟通:高情商沟通是指通过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管理和社交技巧等方
式,实现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情商沟通强调情绪的处理和表达,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沟通技巧的理论,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并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提升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解读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解读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主要是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和沟通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了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和维系,并为人们理解和改善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下面将对这九大理论进行总结解读。
1.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处理社会信息时,会根据自身的认知和判断来解释、评估和回应他人的行为。
个体的认知机制、差异和情绪等因素都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这一理论提示人们要充分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机制,以提高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2.互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是建立在互相给予和回报的基础上的。
人们在交往中会根据彼此的贡献和获取来维持平衡,并通过互惠的方式增强关系的稳定性。
建立良好的互惠机制可以促进关系的和谐与互信。
3.社会交换理论:该理论认为人际交往中是基于成本和效益的最大化来决定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人们会衡量自己在交往中的成本和收益,以求得最大化的满足。
了解社会交换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人际关系,避免过度投入。
4.社会认识理论: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通过观察、评估他人的行为和情感来理解和解释社会情境。
人们的观察能力和情感反应会影响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和感知。
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交流效果。
5.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时,会主要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
个体会和周围的人比较自己的成就、地位和能力,以获取自尊和自信。
了解社会比较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关系。
6.自我揭示理论: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在交往中主动向他人揭示自己的信息和隐私,以及揭示的方式和程度。
人们通过揭示自己的信息来增加亲近感和信任,但同样也要注意隐私保护。
恰当的自我揭示可以促进关系的发展和加深。
7.人际依恋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依恋模式会对其交往方式和关系质量产生影响。
根据早期亲密关系的经历,个体形成了安全、焦虑或回避的依恋风格。
人际关系的理论
人际关系的理论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与他人的互动都是必然存在的。
人际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理论对于个人的成功和内心的满足至关重要。
一、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解释和评估他人的行为,从而形成对他人的认知。
这种认知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推断,以及对他人意图和动机的理解。
社会认知理论提醒我们要理解他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图和动机。
在与他人互动时,应该尽量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随意推断对方的意图。
通过尊重和理解他人,我们能够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互惠理论互惠理论是关于人们在互动中如何交换利益和回报的理论。
根据互惠理论,人们往往会倾向于给予他人同等或更多的回报,以保持平衡和公平感。
互惠理论提醒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要注意平衡和公平。
如果我们只是接受他人的给予而不主动回报,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不稳定。
相反,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给予而不接受他人的回报,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平衡。
通过在互动中维持平衡和公平,我们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合作与竞争理论合作与竞争理论是关于人们在互动中如何处理合作和竞争关系的理论。
合作与竞争是人际关系中常见的两种模式,而如何平衡二者对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与竞争理论提醒我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要寻找合作的机会,而不仅仅是竞争。
通过合作,我们能够实现双赢的结果,增强人际关系的稳定性和亲密度。
然而,也要意识到竞争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公平、尊重和合作的态度。
四、情感交流理论情感交流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通过情感表达和感知来建立和维护关系的理论。
情感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情感的共鸣和理解,我们能够建立起深厚的连接。
情感交流理论提醒我们要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情感,并且要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情感。
人际交往的基本理论
人际交往的基本理论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人际吸引主要反映的是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成分,也就是对人的喜爱或厌恶。
(1)接近性空间上的距离越小,双方越接近,则往往容易引为知已,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
因为地理上的接近使相互接触的机会更多,相互之问更容易熟悉对方。
这个规律可以解释许多现象,比如同桌的关系比较要好、同宿舍的同学要比班上其他同学关系更好、同班男女同学之间容易产生感情、刚开始恋爱阶段两个人形影不离等等,“近水楼台先得月”反映的就是这个规律。
这个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是在人际交往的早期阶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
比如说,同宿舍的同学发生矛盾,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这种空间的接近更容易激发矛盾,人际反应更消极,越看越不顺眼,怎么看都不舒服。
(2)相似性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产生相互吸引。
两者越相似,越容易产生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
个人特性指:年龄与性别、个人社会背景、态度等。
在其他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同年龄、同性别的人容易相互吸引,如老年人和老年人在一起、年轻人与年轻人在一起。
在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籍贯、职业、社会地位、社会价值、资历等方面相似的人们容易相互吸引。
这个规律可以解释的现象:老乡之间的感情相对来说比较深,容易接近。
另外,在学校有各种协会,为有共同爱好的同学提供一个交往的舞台。
这个可以上升到个人对某件事物的态度是否相似,比如球迷,如果两个人都喜欢这个俱乐部或者某个球员,可能很容易就谈开了;如果对方喜欢的是自己憎恨的,那可能就容易产生分歧,个人之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
(3)互补性当双方的需要与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例如,独立性较强的人,往往喜欢和依赖性较强的人在一起;脾气急躁的人,往往喜欢和脾气耐心的人相处,从而使双方更为协调,个人的特点正好适合对方的需要,各得其所。
研究表明,互补因素增进的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别是在异性朋友或夫妻之间。
心理学中的人际沟通理论研究
心理学中的人际沟通理论研究人际沟通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与他人的相处、交流和理解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沟通。
心理学家们通过对人际沟通的研究,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人际沟通理论,包括交际适应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互惠理论,帮助读者了解人际沟通的本质和背后的心理机制。
一、交际适应理论交际适应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里·潘恩提出的,该理论主要强调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努力去适应对方,以保持和谐的关系。
根据潘恩的理论,人们在交际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语言,以适应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这种适应行为有助于增进双方的关系,促进有效的沟通。
交际适应理论还提到了交际亲和度的概念,即人们对交际对象的喜好程度。
如果双方的交际亲和度较高,他们会更愿意相互适应,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另外,交际适应理论还强调了人际差异对交际适应的影响。
不同个体在交际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偏好,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他人。
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主要研究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信息和进行认知评估的。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人们在交际中会收集大量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解读,从而形成对他人的认知印象。
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归因,即人们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
在交际中,人们倾向于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语言和环境来判断他们的动机和意图。
这种归因过程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印象和交际策略的选择。
社会认知理论还强调了心理理论,即人们尝试理解他人的内心状态和想法。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人们试图推断他们的情感、意图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
这种心理理论的形成是人际沟通中重要的认知过程。
三、互惠理论互惠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沃尔德提出的,该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在交际中如何通过互惠行为来维持关系和增进合作。
互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以同等的方式回应他人的行为,以维持交际关系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表演框架(游戏规则) 人们内化了的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 是一系列的惯例和共同理解,是人们在社会 生活舞台上进行演出的依据。 诸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伦理道德、人际 礼仪等等
约哈里之窗: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 区、未知区四个区域。 开放区(公开):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区域; 盲目区(盲点):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区域; 隐秘区(隐私):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区域; 未知区(潜意识):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区域。
(二)边界管理的主要内容 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向谁透露必要 的信息,以及如何回应对方的要求以保持恰当 的边界。 (三)影响边界管理的常见因素 文化背景 性别差异 个人动机 情境需求 风险评估
三、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一)基本观点 探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 符号设计、展示自己的形象, 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 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 台,所有红尘男女均 只是演员罢了。上场 下场各有其时。每个 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 角色,从出生到死亡 有七种阶段 。” (莎 士比亚:《皆大欢 喜》) 在恋爱关系开始的头 三个月,你并不是你 自己,而是你的形象 大使。
(二)三个假设 人根据意义来行动; 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 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三)主要论点 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 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个体的行为受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I)和客我(Me)互 动的结果
(一)基本观点 《思想、自我与社会》 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 际关系是通过符号互动实现 的。符号互动的实质是意义 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义是人对人、事、 物的认识,是人给 认知对象赋予的含 义,是人类以符号 形式传递和交流的 精神内容,包括意 向、意图、意思、 思想、观念等等。
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沟通
7 人际沟通理论
第一节 管理理论
一、不确定性削减理论(查尔斯· 伯格) (一)基本观点 关于人际沟通中人们如何对待由于信息 不充分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的理论。 人际沟通中,尤其是与陌生人相处时, 信息不充分导致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导 致焦虑和压力,为降低焦虑和压力,人 们会努力获取、传递相关信息以减少不 确定性。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 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三)削减行为效果的影响因素 对本文化的认同程度、对人际沟通的 信心,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是否熟悉 对方的语言
二、面子管理理论(斯特拉·丁-图美) (一)面子 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自我形象, 包括有关尊敬、荣誉、地位、联系、忠 诚的感受,即一个人在自己文化许可的 范围内以任何方式获得的良好的自我感 觉。
(二)主要观点 1.表演人生 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是一个舞台。 表演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表演,即不 自觉的表演;另一种是知道自己在表演,即自觉 的表演。 人际沟通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 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 装打扮了的“自我”。 在某种意义上,符号本身具有欺骗性。
(二)面子工作(facework) 人们用来建构和保护自己、他人面子和 威胁别人面子的交流行为。 指向:自己还是他人? 性质:积极还是消极?伤害还是维护? 时间:预防还是修复?
(三)影响面子工作的因素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权力距离 个体差异
三、边界管理理论(桑德拉·佩特罗尼奥) (一)定义 关于人际沟通中人们如何对公共领域和私 人空间之间的边界进行管理的理论。 边界是指在思想和情感上愿意与对方分享 和(非私密性)不愿意与对方分享(私密 性)的界线。 边界管理以风险评估为基础。
信息:消除人们认知上的不确定性(申农) 人际沟通的核心是对不确定性的管理。 人们削减不确定性的努力程度通常与不确定性和利 益呈正相关。
(二)两个方面 1、认识自己,尤其是他人 眼中的自己 主观性自我意识和客观性 自我意识 重点是别人怎么看你 2、了解他人:被动策略、 主动策略、互动策略(信 息交换)
(二)自我意识的三个阶段 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 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 评价 3、 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 价自己行为
(三)“镜中我”与人际沟通 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过程中 “唯一”的关键要素,也是个人与社会互动 的一个纽带。 传播(尤其是人际沟通)是形成“镜中我” 的主要机制。人际沟通的过程,就是互相 “照镜子”的过程,也是符号互动的过程。
思考:我们如何认识自己? 通过他人的反馈认识自己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认识自己 通过与自己的比较认识自己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通过分析日常环境中人们互动的方式、 机制和规律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也 叫象征性交往理论。 象征: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意义。通 常表现为各种符号的运用。
第二节 符号互动理论
一、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也叫“社会我”,即他人认知和评价中的 自我。由于与他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关于自我的感觉。 (一)基本观点 《社会组织》 “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 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 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 面“镜子”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观,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