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上课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_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祭十二郎文》_课件

课件_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祭十二郎文》_课件

非真(5)
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 病因死期, 萦迥于心(8、9)
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
――
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
”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
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第三段
视:古时探亲,上对下曰视,下对上曰省。 省(xǐng):探望,此引申为凭吊。 董丞相:指董晋。止:住。 取其孥(nú):把家眷接来。孥,妻和子的统称。 薨(hōng):古时诸侯或二品以上大官死曰薨。不果:没能够。指因兵变事。 佐戎徐州:当年秋,韩愈入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幕任节度推官。节度使 府在徐州。佐戎,辅助军务。 取:迎接。 东:指故乡河阳之东的汴州和徐州。 孰谓:谁料到。遽(jù):骤然。 诚:如果确实,果真 万乘(shèng):指高官厚禄。古代兵车一乘,有马四匹。封国大小以兵赋 计算,凡地方千里的大国,称为万乘之国。 辍(chuò):停止。辍汝,和上句“舍汝”义同。就:就职。
“抚汝指吾”的细小动作,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顾惜;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第一段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 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 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 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 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让建中在 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 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
“年、月、日”:此为拟稿时原样。 《文苑英华》作“贞元十九年五月廿六 日”;但祭文中说十二郎在“六月十七 日”曾写信给韩愈,“五”字当误。 季父:父辈中排行最小的叔父。 衔哀:心中含着悲哀。 致诚:表达赤诚的心意。 建中:人名,当为韩愈家中仆人。 时羞:应时的鲜美佳肴。羞,同“馐”。

《祭十二郎文》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 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 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 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斛之 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久: 形作动,久居 成家:安家 致: 使 …… 来 遽: 急、突然 以为:动词,认为 旅食:在外地谋生 诚: 如果、果真 万乘:高官厚禄 辍: 停止,这里指离开
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 蒙: 蒙受、承受
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 而: 表转折,反而
者,而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
何为:为何 业: 继承……的事业
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 理: 天理
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 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 后了呢?你(那么)纯洁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 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 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 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 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洁聪明,本来是 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正是所 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谓天理 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表哀悼之情
2.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 孤:古人以幼年丧父为孤
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 省:知道
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与 怙:依靠
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 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 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02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 “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 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 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 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03
其代表作有《师说》《获麟解》《进学 解》《送李愿归盘谷序》 《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等。作品非常多,现存诗 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进学解》
是一篇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文章构思别出机杼,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特点, 也是韩愈文章中别具一格的名篇。
CHAPTER 04
祭文传统与文化内涵
祭文起源与发展历程
起源
祭文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人们对神灵、祖先表达敬意和祈福的一种文体。
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简单的祷告词,到汉唐时期祭文的成熟和多样化,再到宋明清时期 的规范化和文学化,祭文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祭文种类及特点分析
种类
包括祭祀天地、山川、神灵、祖先等各类祭文,以及悼词、诔文、哀辞等相关文体。
特点
情感真挚、语言庄重、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注重表达哀思和敬仰之情。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体现
儒家思想
祭文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礼仪等观念,强调对祖先的敬仰 和感恩。
道家思想
部分祭文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中的自 然观念,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 顺应。
名家评价与影响
古代名家评价
列举古代文学家、评论家对《祭十 二郎文》的评价,如苏轼、欧阳修 等,展现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 影响。
现代研究视角
介绍现代学者对《祭十二郎文》的 研究视角和方法,如文学批评、文 化研究等,展现其学术价值。

祭十二郎文课件

祭十二郎文课件
请归取其孥(家眷) 吾去汴州 ,汝不果来(实现) 将成家而致汝(安家)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骤然) 吾不可去 ,汝不肯来(离开职守)
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悲哀) 未可以为信也。(真实)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继承家业) 不克蒙其泽矣(能/继承/福泽) 所谓理者不可推(天理、自然规律) 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没多久) 又可冀其成立耶(希望) 比得软脚病 ,往往而剧(严重)
虽然 即使
像 而 如果
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 离开职守
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
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谁知道
接礼法或宗 法册定继承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人为“嗣”.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
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能
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
妻子儿女 的统称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第二年 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
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 成为事实, 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 实现
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手持戈代表军务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墓地) 吾实为之 ,其又何尤(责怪、怨恨)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没有心思) 敛不凭其棺 (靠着) 窆不临其穴。(下葬)
词类活用
乃能衔哀致诚
名,诚意
不省所怙
汝之纯明宜业其者
动,继承事业
苍苍者欲化为白矣
名,父亲
汝又不果来
名,灰白的头发;白发
然后惟其所愿
动,实现,成为现实 名,愿望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 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该资料由QQ:764723079友情提

将来----触发点 ------------------现----在---A----------------------现---在----B---------------------现---在----C--------
过去A----- 过去B----- 过去C-----
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
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事显
情,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
不觉得平淡单调,只觉一片哀情
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这是
间接抒情。作者感情不断积蓄,
到高潮时,则直接抒情,感情的
潮水喷涌而出,令人感动。
2019/8/12
该资料由QQ:764723079友情提供
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
朗读时宜用低沉的语调,平缓的语气,中慢速读 出情感。
2019/8/12
该资料由QQ:764723079友情提 供
读时注意下列字词读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去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二郎之灵: 含,怀着
形旁为歹,到阴间地下去, 引申为不好。声旁是没字 知道 依靠
呜呼!吾少省写孤,,合义及为死长,不省所怙,惟
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丁为小 果实,零 为落,取 “树上 落下小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果实” 与人合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义,形容
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 大 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 概

《祭十二郎文》课件ppt

《祭十二郎文》课件ppt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达自己对 十二郎的思念之情的?"
"试着分析十二郎这个人物形象 ,并给出理由。"
THANK YOU.
祭文的起源与发展
追溯祭文的起源,探究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 作用。
古代的家族观念
介绍古代的家族观念,包括宗法制度和家庭结构 等。
与其他祭文的比较
韩愈的另一篇祭文《祭柳子厚文》
将《祭十二郎文》与《祭柳子厚文》进行比较,探究两位文豪之间深厚的友谊和 他们在文学上的相互影响。
唐代其他著名祭文
列举几篇唐代著名的祭文,如《祭周文王》、《祭太甲文》等,分析它们与《祭 十二郎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表达方式
文章以叙述、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相结合,使文章富有变化和 层次感。
思想内涵与主题
思想内涵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家族观念和孝道的不满和批判,呼吁人们重视亲情和 家庭。
主题
文章以十二郎的短暂一生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短暂和珍惜生命、珍 惜亲情的思想主题。
03
注释与翻译
生字词注释
• 亟:音qì,意为“多次”; • 孥:音nú,意为“妻子和子女”; • 殒:音yǔn,意为“丧失,丧命”; • 疚:音jiù,意为“因病而苦痛”; • 匍匐:音púfú,意为“爬行”; • 殒毙:意指“死亡”; • 笃:音dǔ,意为“病重”; • 嗣:音sì,意为“后代”; • 飨:音xiǎng,意为“祭祀”。
难点
学生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其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与教学计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进行导入、背景介绍、阅读课文,第二课时进行讲解、问答 、讨论等。

《祭十二郎文》课件公开课

《祭十二郎文》课件公开课

文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重点与难点解析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解析,帮助 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文化背景介绍
结合课文内容,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拓展阅读与思考
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 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程评价与反馈
韩愈的文学成就卓越,其散文风格雄 健、气势磅礴,诗歌创作也独具特色 ,尤其擅长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 ,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和实用性。
《祭十二郎文》的创作契机
01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在得知侄 子韩老成去世后所写的一篇哀悼 文章。韩老成是韩愈的堂兄韩弇 之幼子,与韩愈感情深厚。
02
韩愈在得知韩老成去世后,内心 悲痛欲绝,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 的祭文,表达了对侄子的深切悼 念和哀思。
语言质朴自然
文章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却能打动人心。
语言节奏感强
文章语言节奏感强,抑扬顿挫,富 有音乐美感。
语言运用贴切传神
作者善于运用贴切传神的词语和句 式,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叙事结构与手法
01
02
03
叙事结构严谨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 式,严谨有序,层次分明。
叙事手法多样
作者运用顺叙、倒叙、插 叙等多种叙事手法,使叙 事更加丰富多样。
课堂表现评价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 极参与课堂活动。
作业与测验
布置适当的作业和测验题目,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家长反馈
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促进家校合 作。
THANKS FOR WATCHING

公开课课件《祭十二郎文》课件

公开课课件《祭十二郎文》课件

05
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朗读或背诵指定段落
学生1
朗读文章开头部分,引导全班进 入文本情境。
学生2
背诵文中韩愈对十二郎的回忆部分 ,展现韩愈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
学生3
朗读文章结尾部分,带领全班感受 作者悲痛的情感。
分组讨论:如何理解韩愈在文中的情感表达
小组1
从文本中找出表达韩愈悲痛的词 语和句子,分析这些语言手段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念探讨
中方生死观念
01
04
西方生死观念
轮回观念:相信生命有轮回转世的可能,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
02
05
一元论:认为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是生命 的终结,因此更加重视现世生活。
重视家族传承:强调家族血脉的延续,认 为个人的生命与家族紧密相连。
03
06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认为 个人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何传达作者的情感。
小组2
探讨韩愈在文中对十二郎的回忆 ,如何通过这些回忆展现他对逝
去亲人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小组3
分析韩愈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无 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这些 感慨与他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之
间的联系。
分享交流:你如何看待中西方悼念文化差异
1 2 3
学生1
分享对中国传统悼念文化的理解,如守孝、祭祀 等习俗,以及这些习俗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变迁 。
韩愈的政治遭遇
韩愈在政治上一直不得志,多次被贬 谪,这也使得他对生命和情感的体悟 更加深刻。
唐代祭文的传统
唐代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用于表 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是其中的代表作。
韩愈生平及文学成就
韩愈的生平

第22课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2024)

第22课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2024)
他提出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气盛言宜”、“务去陈言”、 “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 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 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 代文宗”之名。
其主要著作有《韩昌黎集》四十卷, 《外集》十卷,《师说》等。
《祭十二郎文》创作背景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 子韩老成,十二郎生与死年可考,推断韩愈写此文时,韩老成就在韩愈 身旁,但即将离世,韩愈在悲痛欲绝之中写下这篇文章。
会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丧葬习俗中体现出的孝道观念
孝道观念在丧葬习俗中的体现
古代丧葬习俗中,子女对父母的丧葬礼仪尤为重视,从守孝三年、庐墓等习俗中可以看出 孝道观念在其中的深刻体现。
孝道观念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孝道是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之一,被看作是人之大伦、百行之先,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丧葬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古代丧葬文化所蕴含的孝道观念、礼仪制度等对于现代社 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如何传承和发扬古代丧葬文化
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举办相关活动等方式来传承和发 扬古代丧葬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 价值和意义。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文章抒发了韩愈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宦海沉浮之苦和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全文贯穿起来,使全文更加生 动感人。
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祭十二郎文》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是韩愈 将应用文与抒情文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输标02入题
文章所抒发的家庭亲情,特别是所流露的刻骨铭心的 悲痛之情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2024年《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

2024年《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

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
,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
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
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
死,贬为潮州刑史。韩愈任潮州刑史八个月便回朝任
吏部侍郎。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十一日和十二
2024/2/29
20
《祭外姑文》简介及赏析
1
作者及背景
《祭外姑文》是唐朝韩愈所作,为其岳 母所作的一篇祭文。韩愈是唐代著名文 学家、思想家,此文体现了其对岳母的 敬重和感激之情。
2
文章结构及内容
文章开头即表达对岳母逝世的悲痛之情 ,接着回顾了岳母的品德和对自己的关 爱,表达了作者的感激和怀念。最后, 作者表示要以岳母为榜样,继续前行。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
表达作者自幼失去依靠,依靠兄嫂抚养的孤苦无依之情。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叙述兄长去世后,作者与十二郎相依为命的经历。
2024/2/29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强调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亲密关系,突出十二郎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
24
分享交流
分享内容
分享目的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践行孝道的经历和感 受,包括尊敬长辈、关爱家人、承担家务 等方面。
通过分享,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践行 孝道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增强学生的家 庭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分享时间
10分钟
2024/2/29
分享方式
学生自愿上台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 予掌声鼓励。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叙写琐事;而是放在宽阔背 景中处理;以便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
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 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作者三 兄早世; 两世一身; 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岂不悲痛 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
本文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 如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特别 细致动人;关于生死离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更 显出哀痛至深至切 所以;与其说是写祭文;不如说是诉衷 情 在絮絮切切诉说家常琐事同时;感情也表达得曲折入 微
这篇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反复抒写自己对十二郎的 怀念与叔侄之间生离死别的哀痛 于萦纡中见深挚;于呜咽处见沉痛; 语语从肺腑流出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 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思念之情
追悔之情
痛悼之情
人生无常
骨肉之情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 结合在一起的
2 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感情
本文虽是直抒胸臆;但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还是运用了多种手法将感 情抒发得酣畅淋漓:
一是从自身幼年讲起而又处处紧密联系十二郎的生活;突出叔侄 孤苦相依 情深谊长;
二是以韩氏两世;惟此而已强调十二郎之死的惨痛之情; 三是不厌其详地写叔侄相会又离别的经过;悔恨自己不该为求禄 而使暂时相别竟成永别;以此加深抒发失侄之痛; 四是设想自己年老体弱本应早死;将会使十二郎忧伤万分;反跌出 今日自己对十二郎早死的悲痛之情;使感情抒发又加深一层; 五是因为悲痛之极而产生不合常情的想法;想去从死;以此来摆脱 痛苦;使感情的抒发到达顶峰; 最后;作者以呜呼 汝病吾不知时一段;将上述种种悲痛作一总括; 使人真正感受到作者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哀痛之情

祭十二郎文公开课课件

祭十二郎文公开课课件

呜呼!其信然
邪?其(其……其: 是……还是)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信也,吾兄之(取
独)盛德而夭其嗣
乎?汝之纯明而不 克蒙其泽乎?
唉!是确实这样呢? 还是做梦呢?还是传 送的消息不确实呢? 如果是真的,为什么 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 德行却丧失了后代? 你那么纯正贤明却不 能承受他的遗留的福 泽?
少者强者而(表修 饰)夭殁,长者衰
殁(于)南方,吾与汝 去世(在)南方。
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当时我和你年纪还都小,
既又与汝就食(于)江 跟随嫂嫂送哥哥的灵柩
南,零丁孤苦,未尝一 回河阳安葬。不久又和
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
皆不幸早世(通
仃,我俩没有一天离开
“逝”)。
过。我上面有三个哥哥,
都不幸很早去世了。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 汝,在子惟吾,两世 一身,形单影只。嫂 尝抚汝指吾而言曰: “韩氏两世,惟此而 已!”汝时幼小,当 不复记忆,吾时虽能 记忆,亦未知其言之 悲也。
州 ,汝不果来。是年 , 州,你没来得成。那一年,
吾佐戎徐州 ,使取汝者 我在徐州辅助军事,派去
始行 ,吾又罢去 ,汝又 接你的人刚要启程,我又
不果来。
罢职离开了徐州,你又没 能够来。
吾念汝从于东 ,东亦 我想,你跟随我到东边, 客也 ,不可以久;图 东边也是异乡客地,不能
久远者 ,莫如西归 , 久住;从长远打算,不如
呜呼!汝病吾 不知时,汝殁吾不 知日。生不能相养 于共居,殁不能抚 汝以尽哀。敛不凭 其棺,窆(biǎn) 不临其穴。吾行负 神明,而使汝夭, 不孝不慈,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 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 子;你活着时我不能和你 生活在一起互相照顾,你 去世了我不能抚摸你的遗 体表达我的哀思,入敛时 我不能靠在你棺木旁,下 葬时我不能亲临你墓穴边。 我的行为背负了神明,而 使你年少夭折。我对上不 孝,对下不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祭十二郎文》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祭十二郎文》精品课件



情 感 ①悲家世不幸 ②悔“旅食京师” ③叹未老先衰 ④恨小病丧命
叔侄情深
噩耗传来 祭奠亡灵
⑤哀后辈孤苦
⑥疚丧葬难周
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1、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 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 3、皆不幸早世 4、敛不凭其棺
零丁:通“伶仃”, 孤独的样子。 世:通“逝”,死。 敛:通“殓”,给 死人穿衣入棺。
后面再一次说:“吾自今年以来苍苍者或化 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 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这里又特意连用 了两个“或„„而”,两个“日益”,说明其身 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强调了这日甚一日的 变化速度。通过对这种迅速变化的描绘,作者内 心的悲伤、颓丧之情就都充分地表达出来了。我 们从文章表情达意的效果上,可以领会到作者高 超的语言艺术技巧。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 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 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三岁丧父,依靠兄嫂为生, 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 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 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 哀恸欲绝的祭文。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 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 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 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落泪者, 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 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 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二、作者的笔法具有婉转、细密的特色。
如第二部分,写噩耗传来时自己复杂、变幻的心 理活动,说:“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 邪?”他乍听到噩耗时感到非常意外,非常震惊,以 至怀疑消息的可靠性;接着由于惊疑、悲痛,而神智 恍惚,感觉像是在梦里一样;待稍稍冷静一些后,他 仍然觉得老成已死的消息是误传。下面他又重新思考、 分析说:“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 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自己身边 的书信为他切实地证明了老成的死是肯定无疑的,他 只能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了!作者具体、细腻地记录 了自己接到噩耗后,从怀疑到确信的心理变化过程, 这样做就更真实地反映出来他对侄子的骨肉深情。

祭十二郎文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中雅、 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文则不拘常 格,以无韵散体来写。
• 《古文观止》评论此文说:“情之至者,自 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 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研读课文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一(1—3段) 二(4-9段) 三(10-12段)
阅读 1~3段 划出重点字词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 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 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 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 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 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相隔
孤苦零丁 聚少离多 惊愕怀疑 痛责内疚
骨肉情深 悔恨自责 凄苦悲伤 沉痛之极
• 十二郎远殁他乡,文章却以“汝”“吾” 相称,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十二郎远殁他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 对谈面泣,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 语,特殊逼真。开篇一个“告”字,让人感 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 侧耳倾听。 让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地在委曲忍受 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 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 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人称作用
•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 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 茅坤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 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古文观止》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
必不友。”
--苏轼
教学目标
1.认识有关文言实词与虚词, 把握典型文言句式。
2.体会抒发的情感
3.把握抒情的方式
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
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 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 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 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 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 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駢为散, 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 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 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 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 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第一部分(1~3) 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部分(4~9) 写十二郎之死
第三部分(10~12) 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 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才)能衔(含含→→ 怀怀) 哀致(表达)诚,使建中远(在远方)具(备办、准备)时羞(通“ 馐”,美味食物)之奠,告(告慰)汝十二郎之灵(灵位):
噩耗传来,由不信到最终 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不得不信的心理变化
虽然(即使这样),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 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多多少少日日子子,,指指过过不不了了 多久)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 不悲者无穷期矣。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知道)所怙(依靠),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既而)又与汝就 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 “逝”)。承(接续)先人后(后嗣)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 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却)视茫茫
,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通“逝”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早晚
)死,而汝抱无涯之戚(忧伤)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
而病者全乎!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陈述自己抱憾不已的心情
呜呼!其信(真实、确实)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 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纯正明智)而不克(能)蒙 (承受)其泽(恩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 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 吾侧也?呜呼!其(大概 )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 明宜业(继承…的事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所谓天者诚难测,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 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 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 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 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 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呜呼!孰谓(料到)汝遽(急、突然)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
,以为(认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在外地
谋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微薄的俸禄)。诚(假如)知其如此 ,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禄日秩辍:汝而就(就职上任)也。
① 官吏食禄的品级
回顾叔侄二② ③人俸 禄禄 位三→官别职 三会的经历
教学目标
1.认识有关文言实词与虚词, 把握典型文言句式。
2.体会抒发的情感
3.把握抒情的方式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 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 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 又称韩吏部,唐代散文家, 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列为“唐 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 黎先生集》。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身世之悲 ”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初次,第一次)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探 视、探望)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跟从→ 护送) 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留居)一岁 ,请归取(迎迎接 )其孥(妻子儿女的统称)。明年,丞相薨。吾去( 离开)汴州,汝不果(实现)来。是年,吾佐戎(军务)徐州,使取 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 以久;图(考虑)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使…来)汝。
祭文是祭祀时诵读的文章。祭文(悼词) 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 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 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 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 者的品质精神.
历代哀祭文名篇点睛
汉·贾谊《吊屈原赋》:悼屈子而实抒己之愤懑;
魏晋南北朝,潘岳的《悼亡赋》、江淹的《伤 爱子赋》、 庾信的《哀江南赋》均为名作,庾 作苍凉悲愤、惨痛感人。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
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 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 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 駢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 的特色。
内容上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 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 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 生感慨。形式上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 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 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 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读者极容易感受作者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