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王君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木兰诗的课堂教学应该要怎么开展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第一篇: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设想: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放映影片《花木兰》片段三~四分钟)。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名师公开课《木兰诗》课堂实录逐字稿

名师公开课《木兰诗》课堂实录逐字稿

替父从军终不悔,胜战归来理云鬟——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随课微写教学之《木兰诗》课堂实录引言:《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本课从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怀入手,通过三个任务带着学生去品味语言,体会木兰形象,感受木兰的情怀。

关键词:木兰诗乐府民歌任务形象课堂实录: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有一种花叫木兰,漂亮吗?木兰花除了外形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从前,有两户人家,一家男孩叫阿木,一家女孩叫阿兰。

一天,王府老爷看中了阿兰,便抢进了府里,阿木偷偷溜进王府想带走阿兰,却被发现被追赶,两人逃到了望江崖,被逼无奈双双投江。

他俩的父母把他们打捞上来葬在了望江崖的丛林里。

第二年春天,望江崖上长出了奇异的花树,雌雄同体,花香沁人。

据说,这便是阿木和阿兰的化身。

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年轻人,给这颗花树起名为“木兰花”。

投影:木兰花图片。

木兰花雌雄同株,那文中的木兰是否也像木兰花一样具有两面性呢?下面我们跟随两个学习项目,完成以下任务,来探究木兰的形象。

请同学们拿出前置学习任务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将组内补充的内容写在任务单上,再上传至平板。

投影:三个“十二”看端倪十二卷——写()内容——描木兰()形象十二转——写()内容——描木兰()形象十二年——写()内容——描木兰()形象二、研读课文:细读内容,分析人物(20分钟)师: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读三个“十二”。

这篇文言文里面有三个包含了“十二”的句子,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第一个“十二卷”,它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了木兰什么样的形象?生:“十二卷”写的是战况紧急,急需招兵的内容,前文说到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里可以看出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征兵,是需要很多士兵的。

《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

《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

教师答疑环节
学生提问
花木兰在军队中是如何隐瞒自己女性 身份的?
教师解答
花木兰在军队中通过剪短头发、穿着 男装等手段隐瞒自己的女性身份,同 时她也表现出了出色的武艺和才能, 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信任。
04
课堂练习
默写诗歌
总结词:巩固记忆
详细描述:在《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了默写诗歌的练习,以巩固学 生对诗歌内容的记忆。通过默写,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加深 对诗歌的理解。
练习。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等经典文 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 能力。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任务,巩固 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调家庭与国家的责任感。
性别平等
诗歌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 军的故事,体现了性别平等的 思想,挑战了传统的性别角色 观念。
英雄主义
诗歌赞美了木兰的英勇事迹, 体现了英雄主义的主题,激发 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人生选择
诗歌中木兰的选择引发了学生 对于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思考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艺术手法鉴赏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木兰诗的主题、人物 形象和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 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 力。
情感目标
感受木兰诗所传递的爱国 主义精神和家庭伦理观念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 人文素养。
课程安排
01
02
03
04
时间安排
本节课时为1小时,分为导入 、新课讲解、课堂互动、小结
德。
聪明机智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课堂实录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内容,请大家回忆一下。

这首叙事诗,写了一件什么事?生:木兰替父从的故事。

以及木兰建立赫赫战功,辞官归乡的故事。

师:把过程和结果都概括的很好。

老师给大家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看图配上诗句。

生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生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生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生4:“出门见伙伴,伙伴皆惊惶。

”师:大家讲出的诗句和图片十分的吻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木兰的形象。

请大家自由阅读诗句,说说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板书:木兰是————女郎)生1:第一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写出了木兰的担当和勇敢,因为国家危难时期,木兰挺身而出。

师:国家的危难时期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生1:“昨夜见帖……卷卷有爷名”可见可汗大规模征兵。

师:国家大规模征兵紧张、急迫,可见她是在为国而战,为什么要替父从呢?一个是国家方面,还有什么?生1:因为爸爸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所以她要替父从。

师:从这一句看出上战场杀敌应该是谁的事情呢?生齐:男子。

师:木兰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勇于承担了男子的责任。

不仅是国家,而且是家庭的责任。

她勇于承担责任,你读出了担当,很好。

(板书:担当)师: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小节,当木兰看到贴知道可汗大规模的征兵之后,她立刻就做出了代父从的决定了吗?生1:没有,从“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

”可以看出木兰在犹豫。

师:她在犹豫些什么呢?生1:因为她是一个女子,古往今来没有女子上战场。

犹豫自己要不要去。

师:她在犹豫,因为要上战场,要做出女办男装的装扮,自古以来,都是男治乎外,女治乎外的封建礼法,代父从不是一般女子所能为,也不是一般女子所敢为的事情。

你在这里看到了木兰的犹豫,很好。

哪几句在写木兰叹息的呢?谁来读读看?生2:“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

”师:哪里表示她的叹息声的?生2:“唧唧”师: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生2:叠词。

第9课《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9课《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9课《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师:同学们,咱们开始上课!我们先检查一下预习。

【投影展示重点字词、古今异义词】(师组织学生朗读,讨论。

略)老师:真棒!好,表扬咱们班的同学预习的工作做得特别的扎实。

好,我问同学们,《木兰诗》是一首北朝的乐府民歌,你读的时候觉得它跟我们平时读的诗有什么不一样呢?请说说。

学生:老师,我认为《木兰诗》与平常诗的区别就是,《木兰诗》感觉更加押韵一些。

老师:你是觉得它的音韵感特别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吧!学生:对,句与句之间,感觉都有许多联系。

老师:你的语感非常棒!请坐,还有吗?学生:老师,我认为《木兰诗》特别通俗易懂。

老师:嗯!语言通俗易懂,因为它是民歌,大部分语言很口语化。

现在我们来朗读。

今天我们第一次朗读的时候,这样,把咱们的手解放出来,嗯,拍桌子还是拍掌比较好?学生:拍掌。

老师:好!(老师示范拍手朗读)就这样,好不好?学生:好。

老师:这一次读,老师不要求大家有感情,只要读得准,读得快,读得流畅,还有,读得欢乐。

好,请把手拿出来,来“唧唧复唧唧”,预备,起——(生拍手朗读,师不断鼓励,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老师:很好。

老师还没教基本上都背下来了,因为它特别好背,朗朗上口,是吧?诗歌中有很多民歌经常用到的句式,比如说:“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种叫什么?叫问答句。

(师板书)又比如说:“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句叫什么?生:排比句。

师:对,民歌当中排比句特别多,现在也还保留着。

(师板书)又比如,你发现没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这些句子也非常好背,因为它们的句式啊,回环往复,基本相同,是吧?这种我们称它为“复沓句”“复沓”!(师板书)所以你背的时候觉得真简单!还有朗朗上口的“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这叫什么啊?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二句的第一个字一样的。

生:顶针。

师:对。

顶针句。

这也是让民歌朗朗上口的重要原因。

《木兰诗》优秀课堂实录

《木兰诗》优秀课堂实录

《木兰诗》优秀课堂实录《木兰诗》优秀课堂实录【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美。

2、了解木兰诗这一文学形象,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和发明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1、教学重难点:⑴ 通过朗读体味诗歌的语言美、人物美。

⑵ 品味诗情,有感情地朗读。

2、课时布置:一课时(40分钟)。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导语(见“课堂实录”)。

二、掌握情节1、学生散读、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女扮男装,替父从军)2、学生再读,理清情节结构。

(明确:决定从军──踏上征程──沙场征战──荣归故里)三、赏析诵读1、教师范读,学生揣测教师用了哪四种不同的感情朗读全诗。

(明确:决定从军─—忧愁、苦闷、犹豫;沙场征战─—凄婉又坚定;沙场征战──悲壮豪迈;荣归故里─—欢快喜悦)2、学生揣测体会,并论述教师这样朗读的原因。

3、学生模仿、试读,互评。

四、选点品析木兰荣归故里局部。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揣测如何读出欢快之情。

(明确:语速稍快,音调稍高,表情宜喜)3、学生试读。

考虑:作者如何表达欢快的气氛和情感?(明确:动词的连续使用和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造成一气呵成,一泻千里的语势)4、师生共读。

五、发明性思维训练1、诗歌讲究文字的简练,讲究读者的再发明,因而留下了空白处。

① 请想象木兰进屋换妆前后的不同神态变化。

② 请想象伙伴们面对木兰进屋换妆前后的不同模样,他们复杂的心理活动。

2、学生想象,回答。

课堂实录师: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

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但她终究生活在千百年前,距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又实在太遥远了一些。

我们还是先来观看一段木兰的影片。

(播放动画片《花木兰》)师:这是外国人眼中的木兰形象。

原汁原味的木兰诞生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南北朝一首民歌《木兰诗》。

(板书)(播放木兰英姿的幻灯片)师:在我国文学史上有民间叙事诗“双壁”的美誉,一首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另一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木兰诗》,它们都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课前激趣:师:今天来到利津实验二校,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很高兴,不过......生:(脸上充满好奇)师:(充满怀疑地语气)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对自己有没有信心?生:(齐声洪亮地)有。

师:(怀疑地语气)那么,一会课堂上敢回答问题吗?生:敢。

师:上课。

师:(聊天式的)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生:喜欢。

师:我也很喜欢。

那么大家有愿意和我交朋友的吗?生:(纷纷地举起了手)师:(走到同学中间,和学生握手,然后深情地)老师最近刚刚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今天我带来了她的照片,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新朋友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相信,这位新朋友的传奇故事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教师多媒体展示花木兰的图片)生:(观后议论纷纷)花木兰。

师:(抓住时机)你们了解她的情况吗?生1:花木兰代父亲从军。

生2: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把花木兰的故事拍成了动画片,另外,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说的就是花木兰的故事。

师:(多媒体展示花木兰祠)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

但它毕竟生活在千百年前,她到底有什么魅力,以致于家喻户晓,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

下面,让我们拿起笔,写下这位朋友的名字。

(教师板书课题)师:《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前学诗的体会,来畅谈一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学习这首诗?生3:熟练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生4:理解诗意,体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生5:了解花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根据同学们的认识和理解,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完成两个学习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把握内容,感受木兰的人格魅力。

师:《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叙事诗中的一朵奇葩,需要同学用心去读,下面同学就大声地自由地读通全诗。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木兰诗名师教学实录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木兰诗名师教学实录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木兰诗名师教学实录木兰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本文所述故事家喻户晓,学生理易于解,且韵律优美。

无需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只要能有感情朗读,并熟读成诵就行。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读出诗歌的韵律美、人物的形象美。

2.理解和学习木兰的形象美。

教学难点:2.理解和学习木兰的形象美。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木兰诗一.导入新课:1.背诵《敕勒歌》,后介绍民歌特点。

2.引导学生释题:《木兰诗》读到什么信息?3.明确:歌颂木兰;体裁是叙事诗二.导出学习目标:1.读出诗歌的韵律美、人物的形象美。

2.理解和学习木兰的形象美。

三.学习新课:(一).学习生字:(正音)1.写出本文和马有关的生字:鞍鞯、辔头、胡骑2.写出本文的拟声词:鸣啾啾、鸣溅溅3.描写战地生活的生字:朔气、金柝、4.表示赏赐多、级别高的词:十二转、百千强5.本文一字多音:帖6.同音同字但不同义的字:将※观察:上面的提示是怎样识记生字的,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记(二).初读感知课文、梳理情节:1.全诗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那些相关情节:2.初读感知课文,同学们认为木兰美不美?请以这样的格式概括:木兰美在:,从文中“ ”句可见。

(于国于家:忠孝;于个人:集多中美德于一身)(三).深读课文,木兰至美形象:1.把自己认为表现木兰美好品格句子深情地朗读出来(先自由读、然后个别读、小组)2.师生评读、品读:刚才的朗读情况(四).集体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学情,列个知识清单:1.积累的词语:2.词语的释义中觉得有意思:3.表现音乐美、韵律美的句子:4.你喜欢模仿使用修辞的诗句:补充修辞知识:①顶真,亦称顶针,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修辞方法。

②互文,也叫互辞。

指上下句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木兰诗王君课堂实录

木兰诗王君课堂实录

木兰诗王君课堂实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木兰诗》课堂实录王君1.作者简介: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2.如何学习诗歌特别重要的是颂背、思考。

3.作诵背准备请读准加点字音:师列出注音生读古今异义词:——特别注意爷、走、但、郭通假字:词类活用:4. 学生自由读课文是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背课文相关内容。

5. 使用时髦词“女汉子”形容木兰。

文中哪里最能表现木兰是女汉子(“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学生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引出“互文”手法:(出示“互文”的解释)让学生根据“互文”手法,再来回答。

译:将军和壮士经过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疆场了,有的凯旋而归了。

(师评:这是一个重难点,同学们需要拿起笔来记下来。

记完大声读一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文的通俗解释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这类句子找出来。

“东市买骏马……长鞭”,“开我东阁门,……”“当窗理……”(让学生来翻译这些互文句子。

)白板出示翻译6. 朗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桥,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

(白板出示的和之前大家说的都能体现木兰女汉子的品质,下面大家大声的读出来。

)(庄严地、紧张的、缓慢地、一字一顿地)木兰得有多少智慧,勇敢、忠心,才能成为“女汉子”,才能为国效力,那么文中有没有较多的描写木兰的这些方面用百分比表示(画图)那文中用那么多的笔墨,写了木兰的什么白板展示文章,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领学生反复品读,在旁边用红字标注出学生应怎么读)师指导朗读板书:(略)7. 师问:你怎么评价木兰生1:孝顺生2:纯真生3:爱祖国生4:智慧师引导:从木兰姊妹、弟弟、父母的表现,能看出木兰什么——慈生5:爱打扮、爱美丽生6:果敢、柔生7:责任心、担当8. 木兰是女汉子,那她是女神吗全班诵读“爷娘闻女来……”木兰回来了,她带来了什么(团圆、和睦、友情……)木兰既是“女汉子”,又是“女神”。

八年级语文教案 木兰诗课堂实录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 木兰诗课堂实录9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木兰诗课堂实录9篇木兰诗课堂实录 1木兰诗教学目的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培养处理题材和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设想1.这首诗以木兰代父从军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描写人物,刻画出了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课本就诗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组织了课后练习。

引导学生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诗篇对人物所作诸多描写的表现力量,把此种练习统一于人物形象分析当中,深刻理解木兰这个人物形象。

2.这首诗叙述详略得当。

对此单独进行分析,以免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这首诗的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引导学生注意朗诵和背诵。

这首诗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准备出征的急切,奔驰征途的思亲。

教学过程1.由教学过的现代诗歌,引到将要教学的古代诗歌,引出《木兰诗》(板书诗题)。

2.教师指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

它叙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板书:木兰)。

3.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4.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读准上面加黑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义。

机杼:zhù,织布梭子。

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从“木”,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hán ,专用名词,不能念kě hàn 。

鞍鞯:jiān ,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àn 。

辔头:pèi ,缰绳。

燕山:yān ,山名,不能念yàn 。

胡骑:jì,战马,不能念qí。

戎机:róng,军事。

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所以她穿上艳丽的衣服也出来迎接木兰。

师:也是一种喜悦,而且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迎接自己的妹妹。

这个细节太漂亮了。

生3:我找到的是第三句“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从“磨刀霍霍向猪羊”,可以看出她的弟弟也十分兴奋他姐姐回来,想要杀猪羊来庆祝姐姐回来。

师:对,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弟弟脸上的笑容,“磨刀霍霍向猪羊”呀,多么快乐呀,姐姐回来了。

生4:我找的是最后一个层次,“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话是讲木兰的伙伴根本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说明她在打仗的时候和男兵一样勇猛,借此赞美木兰打仗的时候非常勇猛。

师:对,伙伴皆惊忙,就是侧面烘托。

生5:我找的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因为木兰在征战的时候,她是和男兵一样,没有好好地打扮过自己,这里体现出她回家后的快乐心情。

师:对,通过“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句诗的描写,让我们可以看见木兰回家的快乐,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当窗理云鬓”,那种秀发像云一样的美丽呀。

生6:我不是找了一个单独的点,我是在前两个层次中找了六个小细节来阐释两个层面的意思。

首先,我在第一个层次中找的是前三个同学找过了的“出郭相扶将”“当户理红妆”和“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三句话,完全可以表现出听说了木兰得胜归来之后,这一家人的其乐融融,杀猪宰羊来庆贺的场景。

这是第一个层面。

师:你说的是其乐融融,我再给你加四个字,亲情融融啊!生6:这是第一个传神的层面。

第二个传神的层面,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三句,因为我觉得从这几个小小的细节中,可以体现出木兰征战之后回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故乡之后的一种喜悦的心情,到处看一看,走一走,坐一坐。

并且是换了她自己原来女性的衣裳,这样可以体现出木兰回家时的喜悦和快乐心情。

师:闺中情怀,女儿本色!生7:我找到的也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段,还原了木兰本是女儿身柔美的那一面,木兰本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子,然而为了父亲要征战沙场,也体现出了木兰的勇敢,和她的那种男儿气概。

部编版语文七年下册《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下册《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

《木兰诗》部分教学环节实录师:让我们齐读《木兰诗》,要读出节奏、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生:(齐读。

)师:读出感情了吗?全诗共七节,每小组读一节,要求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看看每一节各写了什么内容?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每一部分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生:(分小组读,分别点评。

)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概括。

)(1)、停机叹息(详写)一一焦虑、愁闷(2)、替父从军(详写)——勇敢、坚决(3)、征途跋涉(详写)——豪迈、凄婉(4)、多年征战(略写)一一悲壮、豪迈(5)、辞官还乡(详写)——爱家、爱乡(6)、合家欢聚(详写)一一欢快、喜悦(7)、比喻赞美 (板书。

)师:朗读课文,整体感悟木兰是一位什么样的女英雄?生:木兰是一名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爱国、爱家的巾帼英雄。

师:《木兰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请找出本诗的美点。

生:《木兰诗》美在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木兰替父从军凯旋还乡的经历。

生:《木兰诗》叙事经典,与《孔雀东南飞》合称“双璧”,当之无愧。

生:《木兰诗》美在充满神奇色彩,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生:《木兰诗》美在叙述详略得当,风格刚健清新,表现了巾帼英雄的豪迈气概。

生:《木兰诗》美在人物形象,突出了木兰勤劳能干、深明大义、勇敢顽强、具有不慕荣华的高尚行为的巾帼英雄形象。

生:《木兰诗》美在结尾,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叙写完了,作者还沉漫在极大的喜悦之中,木兰代父从军的经历点燃了作者的思想火花,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诗作最后以兔子同跑,难辨雄雌的奇妙比喻,鲜明而形象地展示其创作主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免傍地走,安能我是雄雌?”这一妙趣横生的比嚼令人玩味不尽。

生:《木兰诗》美在意境,全诗写战争的只用了短短的6句,却花了大量篇幅铺写战后木兰及家人的恬淡生活,不遗余力铺叙祥和的生活氛围。

这只能说明,战争只是和平长曲的一个小之又小的颤音。

生:《木兰诗》美在运用对偶、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全诗气势磅礴。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第二教时)课堂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木兰诗》(第二教时)课堂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

《木兰诗》(第二教时)课堂实录(教学《木兰诗》,师生在琅琅书声中愉快地度过了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师生间展开关于课文主题的对话,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课文关键内容圈点结束后,学生踊跃发言)生1: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英勇无畏代父从军屡建功勋的英雄形象,爱国是木兰精神的主旋律。

生2: 《木兰诗》展示了木兰在特殊时期的父女亲情,歌颂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温馨的孝心,亲情无限,孝道长存。

生3: 《木兰诗》表达了木兰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真实情感,喊出了兵连祸结的南北朝时期人们渴望和平的心声。

生4: 《木兰诗》是对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现实的抗争,她们宣告:“谁说女儿不如男!”(学生各执一词,针锋相对。

争执不下,待师议决)师:我无意做你们的“法官”,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完全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根据以往阅读经验,总结文章中心凭借是什么?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

生5: 感知文章中心,主要依靠文中关键句。

生6: 读后闭目沉思,前后连贯,综合思考,综观全篇,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生7: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很重要,其作用往往是画龙点睛,点明中心。

生8: 写景抒情类的文章,景色的色调也很重要。

王国维先生说过: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常折射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生9: 议论文的每个自然段的首句也非常重要,因为这常常是论点句。

生10: 句子的位置也很重要,表现主题的句子常常在文章的末尾。

生11: 说明文常在开头交代说明对象及其总特征,以此为中心统领全文。

师:面对同学们热烈的发言,我很高兴,茅盾先生说过:“学问是经验的总结。

”刚才都是大家的经验之谈,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你们都是有心人。

毛泽东同志说过: “读书是一种学习,使用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依据刚才同学的经验分析一下《木兰诗》的主题,须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自圆其说。

(教师将相同意见的学生合并“同类项”后,小组讨论推荐发言人陈述己方意见)生12: 《木兰诗》着重表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木兰诗》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木兰诗》课堂实录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木兰诗》课堂实录2019年4月1日下午,我校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木兰诗》。

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的实录。

一、课前导入老师在进入正题之前,让同学们背诵了几句《木兰诗》:“雄奇万里走,华山更无情,天风吹来望长城,便作遥天愁。

”老师问同学们们,这些句子中有哪些词语你们不懂。

同学们有的说不理解雄奇和华山,有的说不明白“长城”在哪里,老师告诉他们华山是一座山,长城是中国的一项古代建筑,是一道东西横贯中国北部的长城,同学们轻松地理解了。

随后,老师介绍了《木兰诗》的来源背景和诗歌的作者给我们。

二、课中互动老师让同学们再次品读《木兰诗》,用诗歌中的形象描写,描绘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

然后老师提问“为什么木兰要代替父亲入伍?”大家纷纷举手发言,表明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有同学说是木兰想帮助父亲摆脱当兵的苦难,也有同学认为这是木兰对国家的爱和责任感的体现。

三、重点讲解老师提醒同学们,“木兰诗”是一首唐代的抒情诗歌,强调的是女性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爱国精神。

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老师特别强调《木兰诗》中提到的国家和民族,让大家明白了这是一首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诗歌。

四、课堂小结老师通过课前导入、课中互动和重点解说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木兰诗》,让同学们在懂得历史文化、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懂得了爱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最后老师强调:我们今天学习《木兰诗》不仅要学它的内容,更要学它的精神,让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所启示。

五、课后延伸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学习《木兰诗》,老师在课后安排了相关的高质量学习资源。

同学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木兰辞》,了解更多关于这首诗歌的背景和历史文化;也可以通过搜索网络或者教材上的相关内容,深入了解《木兰诗》的艺术特点和韵律。

此外,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者听取同学们相互之间的分享,来更好地理解和领略这首美丽动人的诗歌。

【木兰诗课堂实录】 王君课堂实录木兰诗

【木兰诗课堂实录】 王君课堂实录木兰诗

【木兰诗课堂实录】王君课堂实录木兰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花木兰是中国很出名的一位女英雄,其中木兰诗就有介绍她代父从军的实际,教师应该如何授课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木兰诗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木兰诗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师:好处是使诗歌语言整齐,节奏鲜明,运用贴切生动的修辞方法,塑造了一个生动感人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神韵所在。

因此这首诗一直作为我们的语文教材,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师:我在读这首诗时遇到一个问题,作为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木兰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要隐瞒性别?请同学们仔细读书,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你们在读书中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也可以提出来,同学们一道帮助他解决。

生:这是因为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的原因,认为男人勇敢,女人怯懦,因此即使木兰十分勇敢,也必须扮成男的。

师:有道理。

生:我认为从书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上看,当时要木兰的父亲去征战,父亲年迈,木兰勇敢替父亲出征,只能冒名顶替。

师:这个同学能够结合书中内容来谈,很好。

生:在古代,我国是重男轻女的,在这种紧急时刻,只能让男子出征,因此木兰要化装成男的。

生:在古代,女性都是受压迫的,地位很低,另外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因此只能扮成男的。

师:是啊,在中国的确是妇女的地位低。

我到过邹城的孟庙,从我们熟悉的“孟母择邻教子”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孟母为孟子的成才费尽心思,但是孟庙中,早就去世的孟子父亲的庙规模宏大,内有孟子父亲的塑像,而孟母的庙在其后面,矮小,简陋,只有一个不起眼的牌位,因为她是个女的。

生:木兰女扮男装是怕别人嘲笑,不让她去。

师:也有一定道理。

打仗让女人走开,是不是对女性的关爱?生异口同声地说:“不是!”看来只有今天的中国在各方面是尊重和爱护妇女的。

男同学在学习生活中要关爱女同学。

还有吗?生:我有一个问题,男女其实性别差异很大,为什么木兰打了十几年的仗,没有人发现木兰是个女儿身呐?生:我也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木兰不去做官,这不白打了那么些年吗?师:这两个问题提得十分好。

《木兰诗》课堂实录(4篇)

《木兰诗》课堂实录(4篇)

《木兰诗》课堂实录(4篇)《木兰诗》课堂实录1同学们,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串讲了诗句的大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

先检查一下朗读作业完成情况。

点一生读课文。

一生评议:她读的很流畅,但前后语调一致,没有区分悲伤、忧愁和喜悦的感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不错,评的也很不错。

这堂课我们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读出对人物的感情,对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判断对一个人该持有什么样的感情,先要了解他,了解他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又在想些什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连线练习。

代父从军5——6辞官还乡3征途想家4——5屡建战功1——4一生上去连线,另一生上去作了修改,结论为:代父从军5——6辞官还乡3征途想家4——5屡建战功1——4师:打乱秩序后再整合信息,是一道有些难度的题,大家这么快就做好了,不错。

看看,情节的正常秩序是怎样的呢?生:代父从军、征途想家、屡建战功、辞官还乡。

师:很好,思路很清晰。

这就是诗中告诉我们的木兰所做的一些事。

不过这样的粗线条还不足以让我们的心跟木兰贴近。

这么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这么一个广受爱戴的女英雄,她身上一定有些什么东西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擦亮灵魂的眼睛,从文里文外找一找感人的镜头,读一读精彩的片断。

生:木兰征战回家时,“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情景很感人。

师:能不能具体点?生:我觉得此时她的父母一定年纪很大了,走路都颤巍巍的,还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他们盼望了这么多年,担心了这么多年,木兰回来,他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边走边流泪。

师:说的好。

生:我觉得木兰很不简单,不光是女同胞心中的英雄,更是男同胞心中的英雄,一个花家的小女子,大胆地走向战场,克服了想家、思念亲人的情绪,与男儿一样过着艰苦的野外露营生活,立了大功,我觉得她很勇敢、坚强。

师:不错。

你刚才说花家的小女子,女同胞听了可能要不高兴的,你觉得呢?生笑:花家的女儿。

师:改的好。

我觉得你的感受很细腻,注意到了一些细节性的东西。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docx

《木兰诗》课堂教学实录及赏析.docx

开课:生齐读课文.师:读得好听,下面我们就进入课文学习.大家把屏幕上地材料读一读,《木兰诗》,读——(屏幕显示,全班齐读.)《木兰诗》,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地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地名篇之一.这首诗,写木兰代父从军地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地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地民歌情味.师:上面这段话在哪里呀?生:(找答案),(齐声)在课文前面地“导读”中.师:对,拿起笔,把里面地四字短语圈下来.师引导学生发现并齐说导读中四字短语地奥秘:内容:代父从军;故事地特点:传奇色彩;主人公:巾帼英雄;这首诗,它地典型性,是家喻户晓;木兰诗地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地民歌情味.师:大家看这些语言写得多精致多美好!评:如此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地导读部分,既告诉学生应该关注导读,也提醒学生要学会从导读中提炼概括信息.这里地四字词语是美地,余老师地巧妙提醒更美.师:我们这个课,是诗歌选段品析课.我们还是先从朗读开始.我刚才听到大家地朗读,就一个字没有读准确,“旧时裳”,“裳”就是指古时候穿地衣服下裙叫“裳”,读“á”.你们到了初二,还要学到《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就是这个音.好,一起来,把这些重要地字词地音节,把它读准确.“机杼”,读!生:机杼(ù) 可汗(è)(á) 鞍鞯(ā)(ā) 辔(è)头燕(ā) 山胡骑(ì) 朔(ò) 气金柝(ò) 策勋(ū) 赏赐(ì) 旧时裳(á) 溅溅(ā) 啾啾(ū) 霍霍(ò)师:我们开始朗读这首诗吧.朗读,要进入情境.看第一段,明显地表达出是一种焦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师示范)这样,我们就读出它地味道来,再比如,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示范)表现地是一种气魄,一种战争地氛围.然后,亲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窗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师示范)好,各自体会,不齐读.开始吧——生:(体会读)赏析:课进行到这里,每个环节地处理都是简洁而充满美感地,一种余映潮老师语文课独有地简洁美:从开课地直接导入,到导读地巧妙分析,从字词地简单处理,到老师地深情范读,无不营造一种简洁而充满美感地课堂氛围.没有花哨地赘余,却深深地吸引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木兰诗》地美好境界.师:好地,再来读.这一次地朗读,是要明确每一段地大意,就是,每一段究竟写什么呢?我发现了这篇课文地一个秘诀:可以用每一节诗里面地句子来概括段意,但是我只告诉你们一半地秘密,另一半地秘密,你们马上可以从我地点拨里感受到.这样来做:每读一段就停下来,老师插一句话,然后你们继续读.好,“唧唧复唧唧”,读.生:“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师:这一段地段意是:“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生:(做笔记)师:好了,第二段开始了,“问女”,读.生:“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师:这一段地主要内容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生:(做笔记)师:“东市买骏马”,读.生:“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师:这一段地主要内容,可以用“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来概括.征战远行啊!好,下面就该你们说了,你们读一段,然后马上告诉我,一齐说这一段地段意是什么.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说出来!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多聪明啊,怎么就知道是这两句呢!生:“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师:更加聪明了,“爷娘闻女来”,读.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这一段,可以用这样两句诗来概括——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雄兔脚扑朔”,读——生:“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师:说起来——生:“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师:大家聪明在哪儿呢?就聪明在发现规律了,老师说了三句,你们找了四句,从规律里面能够提炼出,哦,这首诗几乎每一段地最后两句诗,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全中国地《木兰诗》地教学中,只有你们这个班发现了这个秘诀,(学生笑).没有任何人发现,是真地,不信,你们去查,所以,谢谢大家!评:美美地示范,美美地引导,美美地诵读,美美地发现,细节到位,水到渠成.这里体现了余老师研读教材地细致、深入;而且明明是老师发现了规律,却归功于学生,看似不经心,实则是对学生大大地鼓励,这也是课堂美好氛围地一种营造.师:好,继续,开始我们地选段品析:第一个片段:“万里赴戎机”,读起来!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师:看(大屏幕显示)!这六句诗地层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起说,几个层次?生:三个.师:这一节地内容与结构是很简单地,但是我们要把它读得深刻一点,读出它地文学味道,读出这一节诗语言表达地精练之美,然后你们要品析这一段写出哪些内容呢,你们还要品析哪些字用得特别地美呀,特别地精致呀……先思考一会儿,再说话吧.生:(思考,作批注)师:真好!用笔来记录自己地思考.下面,我们可以说话了.生:首先,在这一节诗里,我抓到了这几个关键词.第一个词是“万里”,第二词是“飞”,第三个是“百战”,然后是“十年”.找到了一个好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首先,从“万里”这个词体会到地是木兰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地路途遥远.“关山度若飞”中地“飞”字用得也很好,是写出了木兰去征战地行程之快吧.师:那样一种英姿!好,继续说.生:“寒光照铁衣”,从中我感受到了,既然是寒光,我觉得它指地是晚上地月光.而“铁衣”,下面地注释中解释说是“古代人穿地铠甲”,也就是说写出了他们征战地艰难,连晚上都得穿着铠甲睡觉.后面那一句中“将军百战死”地“百战”,和后面一句中地“壮士十年归”中“十年”是写战事时间地漫长,并且这里所写地十年,并不是实指地十年,而是指比这十年还要多,指出了木兰代父从军地艰难.师:百战之苦哇,十年之艰呀!就这样用简短地句子写出来了!生:我和刚才地同学找地一样,就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若飞”地这个“飞”字是指像飞一样跨过一座座山,那就是说这个战事是非常紧急地.师:这个“飞”字,不仅仅是表现战事很紧张,形势很紧张,它表现地是一幅极其美好地画面,英姿飒爽,奔腾向前.没有任何危险能难得住她,没有关隘、山头能够难得住她.“关山度若飞”呀,任何险峻地关隘山头都很轻松地过去了,这就写出一种气概.生:我找到地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我找到了最喜欢地两个词语,就是“传”和“照”,这两个词语,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战地地艰难,也突出了木兰这次替父从军打仗地辛苦.师:对,这两句诗就是特写镜头:“朔气传金柝”写地就是声音;“寒光照铁衣”写地是色彩.“朔气传金柝”写地是动景,“寒光照铁衣”写地是静景.多优美地表达,而且它地取材,写地是夜间地军营生活,就从这个角度来表现征战地艰苦.继续说,请你来.生:我找到地是这一段地最后一节诗.“壮士十年归”,“十年”体现地是木兰打仗地艰苦,而再联系上文,是“将军百战死”这句话表明了战场上随时都有可能丧生.我认为这句话衬托了木兰地勇气.师:对,“将军百战死”,写地是战争残酷;“壮士十年归”,写地是英雄地凯旋.这句话地意思是,将军们和士兵们有地牺牲了,有地荣归故里.生:我想说地是“万里赴戎机”这句话,它地意思就是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我觉得这句话就说明了木兰去奔赴战场信念地坚毅、坚定.师:远征,再远征.无所阻拦.“万里赴戎机”,“戎机”指战斗,不远万里去战斗.到哪儿去战斗啊?燕山,胡骑,鸣啾啾,那个地方有侵略者呀.师:好,我们来系统地梳理一下.三十个字地精炼之美,到底美在哪里?承上而启下,注意下面地四字短语呀,(屏幕显示)表现了“征途之遥”,“征战之勇”,“军旅之苦”“百战之烈”“十年之艰”,可谓“字字千金”.三十个字写了漫长地军旅生活,战争生活,战斗生活,太美了!太精致了!这就是三十个字,六句诗地魅力.这六句诗,两两对称,对偶精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都是对偶地.“飞”字用得特别精彩,写出了战事紧迫,行军神速,表现了木兰跃马驰骋,勇敢矫健地英雄形象.一个字写出了这样丰富地内容!这就叫做语言地表现力.师:好,请大家关注下面地学习内容:积累一个“戎”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戎”古代兵器地总称.“戎”就是军队、军事,由于戎地兵器军队地军事含义,就有了“兵戎相见”这个成语,就是打仗,我和你兵戎相见;“投笔从戎”,指地是文人不写文章了,去打仗.你看看抗日战争地时候,有很多抗日地将领是投笔从戎.“一身戎装”,写地是军人穿地军服.“戎马生涯”,就这一辈子就是在打仗里面过来地.“戎马倥偬”,成语,这一辈子就在战斗里面,感觉忽然就过去了.“万里赴戎机”,“戎机”就是战争,就是战斗,就是军事.大家看,“戎”字很古老,但是并没有远离我们.师:还要积累一项修辞知识———互文,大家要做笔记.上下句或者若干句,它们地意思是互相交错,兼顾、补充地,这样地修辞手法叫“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就是,将军们有地战死了,壮士们有地回来了.就这样互相地交错补充,或者说是互相渗透.大家翻到课文练习二,这里都是互文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不是说到东市专门买马,到西市专门买鞍鞯,这几个句子是相互渗透补充,是说往各个方向去买来了参军地用具.“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就是打开我房间地门,这里看一看,那里坐一坐.“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就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来理云鬓贴花黄.句子与句子之间,彼此交错,互相补充.明白了一点道理了吧?好,还有一个积累,四字词语.就是这一段文字,我们用文学地语言来评价它,它地表达特点是什么呀?惜墨如金,墨是什么呀?生:墨水.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呀?生:字.师:对,文字,文字用得极其精练,就像金子一样地宝贵.舍不得用,为什么舍不得用呀?生动地描叙在后面呐.《木兰诗》,如果我们把它看成写女英雄地诗歌,那就错了.女英雄是娇美地女儿呀,还要回到她女儿地生活里面去.她是一个既能战斗、又热爱和平地人物形象.评:这一块地教学,师生对话精彩;启示我们:教师该何时出场,师生地对话究竟该达到怎样地一种境界.课中积累也是教学中地一大亮点.“戎”字地积累是一种文化地积累,“互文”是一种修辞地积累;“惜墨如金”则巧妙地从本段表达艺术角度进行积累,真可谓丰富多彩,一举多得.师:继续我们地学习,你们说,下面是应该品析哪一个片段呢?生:“爷娘闻女来”.师:那么聪明呀,是不是呢?生:是,(大屏幕显示)哇……师:我就知道大家会“哇”一下子地.读起来,爷娘闻女来——生:“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观察,瞬间做出反应.又是三个层次.好,阐释一下.生:我认为在“开我东阁门”之前,“磨刀霍霍向猪羊”之后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是“对镜帖花黄”是一个层次;剩下地另一个层次.师:分别是家人、木兰和伙伴,你们地眼光很敏锐.继续深思,例说这一节诗语言表达地传神之美.生:(思考)师:好吧,先表扬一句.你们地聪明表现在哪里呀,第一次,我一说完大家就急着举手,我说“思考吧”才开始思考.第二次就没有举手了,先思考再举手,这就是聪明地学生.好,你来说.生:我找地是第一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相扶将”写出她地爸爸妈妈已经很老了,但是还要扶持着出来看木兰,说明他们对木兰很是想念地.师:多么欣喜地感觉呀,“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着去迎接自己女儿地凯旋.生:我找地是“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这句话也写出了她地姐姐对木兰地想念之情,所以她穿上艳丽地衣服也出来迎接木兰.师:也是一种喜悦,而且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迎接自己地妹妹.这个细节太漂亮了.生:我找到地是第三句“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从“磨刀霍霍向猪羊”,可以看出她地弟弟也十分兴奋他姐姐回来,想要杀猪羊来庆祝姐姐回来.师:对,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弟弟脸上地笑容,“磨刀霍霍向猪羊”呀,多么快乐呀,姐姐回来了.生:我找地是最后一个层次,“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话是讲木兰地伙伴根本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地,说明她在打仗地时候和男兵一样勇猛,借此赞美木兰打仗地时候非常勇猛.师:对,伙伴皆惊忙,就是侧面烘托.生:我找地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因为木兰在征战地时候,她是和男兵一样,没有好好地打扮过自己,这里体现出她回家后地快乐心情.师:对,通过“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句诗地描写,让我们可以看见木兰回家地快乐,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美丽地女子;“当窗理云鬓”,那种秀发像云一样地美丽呀.生:我不是找了一个单独地点,我是在前两个层次中找了六个小细节来阐释两个层面地意思.首先,我在第一个层次中找地是前三个同学找过了地“出郭相扶将”“当户理红妆”和“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三句话,完全可以表现出听说了木兰得胜归来之后,这一家人地其乐融融,杀猪宰羊来庆贺地场景.这是第一个层面.师:你说地是其乐融融,我再给你加四个字,亲情融融啊!生:这是第一个传神地层面.第二个传神地层面,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三句,因为我觉得从这几个小小地细节中,可以体现出木兰征战之后回到了自己多年未见地故乡之后地一种喜悦地心情,到处看一看,走一走,坐一坐.并且是换了她自己原来女性地衣裳,这样可以体现出木兰回家时地喜悦和快乐心情.师:闺中情怀,女儿本色!生:我找到地也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段,还原了木兰本是女儿身柔美地那一面,木兰本是一个很美丽地女子,然而为了父亲要征战沙场,也体现出了木兰地勇敢,和她地那种男儿气概.师:这一句就像前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那样,是一个特写镜头,细腻地写出她地动作,同时表现地还有她地心理.“当窗理云鬓”是多么一种欣喜地感觉.生:我找地是“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同行十二年”说明了征战时间非常长,“不知木兰是女郎”,伙伴却仍不知木兰是女子,看出木兰地心思缜密,把自己是女性地一些细节掩盖得非常好,再加上刚才那位男同学说地,她打仗作风特别勇猛,加在一起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智勇双全地女子.师:是啊,“惊忙”两个字用起来很传神.不是惊慌,惊慌就不好听了,既惊讶,而且忙起来,“惊忙”一词很传神呀.好,同学们大家品析得太美妙了!这一段话叫做尽情渲染.师:这里,我们会学到好多好多地四字短语.传神地动作描写把爷娘地“疼爱之心”,阿姊地“喜悦之态”,小弟地“快乐之情”,以及木兰地“闺中情怀”、“女儿本色”,和伙伴们地“惊讶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创造了热烈欢快地喜庆氛围.这就是个字,句诗地魅力.评:不难看出,在余老师不着痕迹地对话引领中,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品析地最佳境界.教师、学生、文本渐渐融为一体了.课堂对话简洁、融洽、切题,充满浓浓地文学色彩和《木兰诗》独有地诗歌意境.师:继续积累:一个“阁”字.“阁”,一种架空地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屋中地一种,就是楼阁.《木兰诗》中地阁,特指女子地卧室.闺阁,女孩子地房间叫闺阁.有地地方,小木头房子也叫阁,楼阁.还有许多美好地词语:“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古诗里面:“亭台楼阁”、“仙山琼阁”,“束之高阁”,还有“空中楼阁”,现在把它用来比喻不切实地想法,或美妙地幻想.师:还要积累一对成语:“磨刀霍霍”就是一个成语.但现在这个成语情感色彩已经有变化,它地用途也有了变化.现在地成语就把它解释为: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地活动;“扑朔迷离”,现在把它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师:现在,你们要猜猜,老师刚才讲了一个四字短语叫“惜墨如金”.那么现在还会有一个带“墨”字地短语出来,会是什么“墨”呢?生:“挥墨泼毫”.师:能够马上想到“泼墨挥毫”,不错啊.其实是“泼墨似水”呀,就是在这里不惜用繁笔来进行描写.多有味道呀,中国地语言文字里面地文化是太漂亮了.评:又一次课中积累,“阁”字与“戎”字一样,是浓浓地文化积累;“泼墨似水”与“惜墨如金”遥相呼应,巧妙至极.两次课中积累可谓简洁中见丰厚,质朴中见灵动,美妙至极!师:好,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屏幕显示),《木兰诗》,读!生:《木兰诗》有时惜墨如金,极其简练;有时又泼墨似水,尽力铺排.紧扣木兰是女郎来塑造既有英雄气又有儿女之情地木兰形象,传达出美好地意蕴.师: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云鬓花环,楚楚动人,这就是木兰;“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这也是木兰.木兰诗写地就是这样一位可爱地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地画册上唯一有这样美好形象地文学形象,再也找不到诸如此类地第二个人了.好地,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儿,谢谢大家!老师很高兴!生: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总评:这是一节诗歌品析课,这堂课本身何尝不是一首诗呢?这首诗美在精致地教材研读,美在精美地教学设计,美在精彩地师生对话.一、角度独特地教材研读.读导读,余老师能抓住四字词语,将《木兰诗》地内容、故事特点、主人公形象以及这首诗地典型性及其风格诗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清新而自然.读诗歌内容,余老师能奇妙地发现这首诗几乎每一段地最后两句诗都是可以用来概括段意地.诗歌用词、用句乃至修辞等手法地研读之精深自不必说.二、精美而有韵致地教学设计.由导读入手地整体感知,由朗读入手地内容把握,由第四段过渡段入手地选段品析,再到课中地两次积累(看起来是知识地积累,其实更重要地是文化底蕴地积累),无不简约而精美,丰厚而有韵致,整个课堂节奏充溢着诗歌一样地精美与凝练.三、精彩而有品位地师生对话.整堂课地活动主角是学生,老师看似不经意地插话,却巧妙地将学生地品析推向了更细之处和更高境界,不难看出,在第四段品析之后,学生对木兰还乡那一段地品析更细致、更有深度、更立体、更具品位了.就这样,整堂课,师生地对话洋溢着诗一样地顺畅与自然之美.总之,这堂课地美正体现着余老师课堂教学地美,余老师为学地精致与细腻,为人地温和与谦逊,做事地简约与干练都在这堂课中体现着、演绎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王君课堂实录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木兰诗》课堂实录
王君
1.作者简介: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
“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2.如何学习诗歌
特别重要的是颂背、思考。

3.作诵背准备
请读准加点字音:师列出注音生读
古今异义词:——特别注意
爷、走、但、郭
通假字:
词类活用:
4. 学生自由读课文
是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背课文相关内容。

5. 使用时髦词“女汉子”形容木兰。

文中哪里最能表现木兰是女汉子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
学生说这句话的意思。

师引出“互文”手法:(出示“互文”的解释)
让学生根据“互文”手法,再来回答。

译:将军和壮士经过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疆场了,有的凯旋而归了。

(师评:这是一个重难点,同学们需要拿起笔来记下来。

记完大声读一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文的通俗解释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这类句子找出来。

“东市买骏马……长鞭”,“开我东阁门,……”“当窗理……”
(让学生来翻译这些互文句子。


白板出示翻译
6. 朗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桥,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

(白板出示的和之前大家说的都能体现木兰女汉子的品质,下面大家大声的读出来。


(庄严地、紧张的、缓慢地、一字一顿地)
木兰得有多少智慧,勇敢、忠心,才能成为“女汉子”,才能为国效力,那么文中有没有较多的描写木兰的这些方面
用百分比表示(画图)
那文中用那么多的笔墨,写了木兰的什么
白板展示文章,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领学生反复品读,在旁边用红字标注出学生应怎么读)
师指导朗读
板书:(略)
7. 师问:你怎么评价木兰?
生1:孝顺
生2:纯真
生3:爱祖国
生4:智慧
师引导:从木兰姊妹、弟弟、父母的表现,能看出木兰什么——慈生5:爱打扮、爱美丽
生6:果敢、柔
生7:责任心、担当
8. 木兰是女汉子,那她是女神吗
全班诵读“爷娘闻女来……”
木兰回来了,她带来了什么
(团圆、和睦、友情……)
木兰既是“女汉子”,又是“女神”。

“不知木兰是女郎。


9. 木兰回来后,她会成为“剩女”吗
学生动笔写几句,自选角色,用本节课学到的互文/顶真/复沓……,介绍木兰。

例如:(问答句)
问女何所思,……
(互文句)东市买好猪,西市买肥羊……
(复沓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同行十二年,不知战场是妆场。

10. 女性形象的归来。

王君的《谁说女子要如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