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机械制图教案模块10测绘装配体
电子课件-《机械制图(第七版)》-A02-3582 机械制图-第十章
![电子课件-《机械制图(第七版)》-A02-3582 机械制图-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ced5d4470740be1e640e9a1f.png)
3.画零件草图的步骤
4.零部件测绘时的注意事项
零件上的制造缺陷,以及长期使用所造成的磨损,均不 应画出。
零件上的工艺结构必须画出,不能省略。 零件上的标准结构要素,应将测得的数值与相应标准对
照,使相关尺寸符合标准结构要求。 测量尺寸应在画好视图,注全尺寸界线和尺寸线后集中
进行。 对相邻零件有配合功能要求的尺寸,一般只需要测量出
3.画装配示意图
螺栓连接
螺柱连接
螺纹连接件装配示意图
常用零件机构简图符号
三、画零件草图与测量标注尺寸
1.零件草图的基本要求
图形及尺寸表达正确、完整、清晰,注明必要的技术要求。
2.分析零件,确定表达方案
(1)了解测绘零件的名称和用途,鉴别零件的材料属性。 (2)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3)必要的工艺分析 。 (4)拟定零件的表达方案。
2.拆卸注意事项
(1)依次拆卸,并编号、记录零件名称和数量。 (2)拆卸前要仔细观察、分析装配体的结构特点、装配关系 和连接方式。 (3)1)对不可拆卸零件,不要拆开。2)对于精度要求较高 的过渡配合或不拆也可测绘的零件,尽量不拆。3)对于标准 件,也可不拆卸。 (4)对于零件中的一些重要尺寸,应在拆卸前进行测量。
§10-2 常用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线性尺寸
壁厚尺寸
直径尺寸
螺纹的螺距
孔中心距
中心高
曲面轮廓
齿轮的模数
角度测量
§10-3 测绘机用虎钳
一、分析、拆卸机用虎钳
二、画装配示意图
机用虎钳装配示意图
三、画零件草图
四、绘制机用虎钳装配图
2 1 3
机用虎钳装配图
五、绘制零件图
固定钳座零件图
螺杆零件图
机械制图教案——装配图
![机械制图教案——装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35ac61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7.png)
机械制图教案——装配图第⼋章装配图⼀、本章重点:1.装配图的主要内容;2.绘制装配图时的视图选择;3.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本章难点:1.装配图表达⽅案的确定;2.读装配图;3.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三、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正确处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的装配图,在绘制装配图时做到:表达合理,视图选择恰当,能够正确合理地标出必要的尺⼨。
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四、本章内容:§8—1 装配图的作⽤与内容⼀、装配图的作⽤表⽰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的图样称为装配图。
装配图是了解机器结构、分析机器⼯作原理和功能的技术⽂件,也是制定装配⼯艺规程,进⾏机器装配、检查、安装和维修的技术依据。
⼆、装配图的内容1.⼀组视图表达组成机器或部件的零件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机器或部件的⼯作原理。
2.必要的尺⼨标出装配体的总体尺⼨、性能尺⼨、装配尺⼨、安装尺⼨以及其他重要尺⼨。
3.技术要求⽤来表⽰对部件质量、装配、检测、调整和安装、使⽤等⽅⾯的要求。
4.标题栏⽤来表⽰部件的名称、数量以及填写与设计和⽣产管理有关的内容。
5.零件的序号和明细表把各个零件按⼀定顺序编上序号,并在标题栏上⽅列出明细表,按序号把各个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规格等项注写下来,有利于装配图的阅读和⽣产管理。
§8—2 装配体的表达⽅法⼀、视图、剖视图、断⾯图在第五章中我们已学习了各种机件的表达⽅法,这些⽅法对装配体也是使⽤的,只不过装配体中是有多个零件组装在⼀起,同时对装配在⼀起的零件进⾏投影画出视图或剖视图等其他表达⽅法。
⼆、装配图的特有表达⽅法1.拆卸画法在某⼀个视图中,当某些可拆卸的零件(如⼿轮、盖⼦等)遮住了其它零件⽽影响其清晰表达时,则可假想把该零件拆去后,绘制欲表达的部分。
2.单独表⽰某⼀零件当个别零件在基本视图中尚未表达清楚,⽽且⽆必要为此零件再画出整个装配体的另⼀个基本视图时,可单独在图纸上适当位置画出该零件本⾝所需要的视图(可以是⼀个局部视图或⼏个视图),并加以标注。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之装配图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之装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ca29650e866fb84ae45c8d73.png)
图11-6 滑动轴承2.沿结合面剖切画法为了表达装配体中某些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处进行剖切后绘制。
如图11-7所示,A—A剖视为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后的视图,此时零件的结合面不画剖面线,被剖断的其他零件应画剖面线。
图11-7 转子泵3.单独表示某个零件在装配图中为了表达某个主要零件的结构,可单独画出该零件的某个视图,还应在该视图的上方中央标注零件X,并标注投影方向。
如图11-7所示中视图B则单独表达了泵盖的左视图。
4.夸大画法在装配图中若绘制厚度或直径较小的薄片零件、细丝零件、较小的斜度或锥度,而这些零件又无法按实际比例画出时,允许将这些结构不按比例夸大画出。
如图11-7中垫片的夸大画法。
5.假想画法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与本装配体有关,但不属于本装配体的相邻零(部)件时,或者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运动机件的极限位置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该运动零件极限位置的外形轮廓图,如图11-8、图11-9所示。
教师结合图片讲解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图11-8 手柄极限位置的假想画法图11-9 相邻机构的假想画法6.展开画法为了表达某些重叠的装配关系,如多级传动变速箱,需要表示出齿轮传动顺序和装配关系,可以假想将空间轴系按其传动顺序展开在一个平面上,画出剖视图,这种画法称展开画法。
7.简化画法(1)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和退刀槽等可省略不画。
(2)在装配图中,螺母和螺栓头部允许采用简化画法。
当绘制相同的螺纹紧固件组时,允许只画出一处,其余用细点画线表示出其中心位置即可,如图11-11所示。
(3)在装配图中,绘制滚动轴承时,一般一半采用规定画法,另一半采用简化画法,如图11-11所示。
图11-11 轴承的简化画法学习情境三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1.性能(规格)尺寸性能(规格)尺寸是表示部件的性能和规格的尺寸,是设计时确定的尺寸,也是选用产品的主要依据。
机械制图教案10装配图
![机械制图教案10装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2c5d8e94700abb68a982fbcd.png)
10 装配图1)教学目的掌握装配图画法的一般知识。
2)教学重点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尺寸标注、装配结构和技术要求。
3)难点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装配结构。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解法,采用在黑板上作图,挂图及多媒体。
10.2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教学时间10分10.2.1 装配图的作用机器或部件是由若干个零件按一定的关系和技术要求组装而成,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
表示一台完整机器的装配图,称为总装图。
表示机器中某个部件或组件的装配图,称为部件装配图。
通常总图只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和机器的整体情况,而把整台机器按各部件分别画出装配图。
在设计新产品或改进原有产品时,一般都要画出它的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画出零件图,零件制成后,再按装配图装配成机器或部件。
因此装配图是表达设计意图,表达部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以及检验、安装和维修时的重要技术文件。
10.2.2 装配图的内容从图10.1可以看出,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组视图表示各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互连接方式和装配关系,表达主要零件的结构特征以及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
必要的尺寸表示机器或部件的规格性能、装配、安装尺寸,总体尺寸和一些重要尺寸。
技术要求用符号或文字说明装配、检验时必须满足的条件。
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说明零件的序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有关事项。
10.3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教学时间30分装配图的表达与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基本相同,前面学过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等,在装配图的表达中也同样适用。
但机器或部件是由若干个零件组装而成,装配图表达的重点在于反映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和主要零件的结构特征,所以装配图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法。
10.3.1 画装配图的一般规定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面,规定只画一条线。
对于非接触面、非配合表面,即使间隙再小,也必须画两条线。
如图10.2所示。
超详细机械制图教案模块10测绘装配体
![超详细机械制图教案模块10测绘装配体](https://img.taocdn.com/s3/m/37fe129751e79b8968022693.png)
6
机械制图教案
教学内容 〖STEP3〗分析主要零件内部结构 1.泵体 泵体两端面靠近工作腔处,分别有一环形槽,该槽两端 与吸油腔相连,此槽起密封和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作用, 教师:分析零件结构。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
当压油腔内压力较高的油液经配合面渗漏到泄漏槽时,油 分析零件结构。 液便会流到压力较低的吸油腔中,以便防止外泄露。 2.左、右泵盖 在左、右泵盖上,分别加工出四条沟槽,其中两条将轴 承孔与吸油腔相连,称之为泄油槽。另两条为齿轮啮合时 的困油卸荷槽。 〖STEP4〗确定标准件的规格、型号 测量标准件主要参数,查阅相关国家标准,确定其型号、 规格和数量,以便为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做好准备。 学生:测量标准件,查 阅有关资料确定型号和规 格。
机械制图教案 模块十
项目一
课题
测绘装配体
拆卸齿轮泵
任务 1 分析齿轮泵的结构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齿轮泵
授课时数
1
知识目标
(1)熟悉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掌握绘制装配示意草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绘制装配示意草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拆卸装配体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绘制装配示意草图。
2
机械制图教案
教学内容 〖STEP3〗分析装配关系 1.连接分析 采用 6 个内六角螺钉将左、右泵盖和泵体连接起来,用 教师:分析各零件间的 教学方法
两个圆锥销定位;主、从动轴与齿轮采用普通平键连接, 连接方式和配合关系。 轴向用弹性钢丝挡圈固定。 2.配合分析 齿轮齿顶圆与泵体的配合以及齿轮端面与左、右泵盖的 配合均采用微小间隙配合,主、从动轴与齿轮的配合均采 用微小过盈配合,闷盖与左、右泵盖上的轴承孔采用过盈 配合。 四、绘制装配示意图 装配示意草图:用规定的符合和较形象的轮廓线,绘制 出装配体及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绘制装配示意图的目的:记录装配体的结构、零件的名 称、数量、装配关系、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和拆卸顺序。 教师:讲解装配示意草 图的绘制方法。 学生:绘制装配示意草 图。 教师:巡回指导。
10-4装配体测绘及装配图的画法(精)
![10-4装配体测绘及装配图的画法(精)](https://img.taocdn.com/s3/m/b7947e2f3968011ca30091c7.png)
0.005 B
105
技术要求 1.热处理55 ~60HRC。 2.不磨的表面发兰。
顶 尖
比例 1:1 数量
图号:18.04.09 材料 45 1
12
3
60°
10.7.4.画零件草图零件工作图
顶尖座中部分零件的零件草图(三)
6.3 其余
95
放大
6h6
1:10
C1 0.8
0.8
C1
16h6
10
10
10+0.2 0 30 56 技术要求 1.淬火35~40HRC。 2.两端打中心孔。 3.发兰。
1)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10.7. 10.7. 3. 3. 绘 绘 制 制 装 装 配 配 示 示 意 意 图 图 和 和 拆 拆 卸 卸 零 零 件 件
序号 名 称 基 本 符 号 可 用 符号
1
轴、杆 构件组成部分的 永久连接 组成部分与轴 (杆)的固定连 接 摩擦传动 a.圆柱轮
2
3
4 b.圆锥轮
5
齿轮(不指明齿 线) a.圆柱齿轮 b.圆锥齿轮
捏手1
销3(4 20)
板4
尾架体7
顶尖套6
顶尖9
10.7. 10.7. 3. 3. 绘 绘 制 制 装 装 配 配 示 示 意 意 图 图 和 和 拆 拆 卸 卸 零 零 件 件
2) 绘 制 顶 尖 座 装 配 示 意 图
衬套2
螺栓19(M6 60) 螺母21(M16)
顶尖9 底座12
10.7. 10.7.2 2. 研 研 究 究 测 测 绘 绘 对 对 象 象
顶紧螺杆8
套17
销5(4X28) 定位卡18 垫圈26(10) 锁紧螺栓 25(M10X35) 板4 衬套2
机械制图教案(全)
![机械制图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03c59f8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a.png)
机械制图教案(一)章节名称: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掌握机械制图的规范和标准。
3. 学会使用机械制图工具和材料。
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投影、视图、剖面等。
2. 机械制图的规范和标准,如图幅、比例、标注等。
3. 机械制图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如画图板、丁字尺、圆规等。
教学步骤:1. 介绍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讲解机械制图的规范和标准。
3. 演示机械制图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4. 学生练习绘制简单的机械制图。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学生能掌握机械制图的规范和标准。
3. 学生能熟练使用机械制图工具和材料。
机械制图教案(二)章节名称:机械制图的投影方法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
2. 掌握机械制图的投影方法。
3. 学会绘制机械制图的基本视图。
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如正投影、斜投影等。
2. 机械制图的投影方法,如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
3. 绘制机械制图的基本视图,如直线、平面、圆等。
教学步骤:1. 介绍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
2. 讲解机械制图的投影方法。
3. 演示绘制机械制图的基本视图。
4. 学生练习绘制机械制图的基本视图。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机械制图的投影方法。
3. 学生能熟练绘制机械制图的基本视图。
机械制图教案(三)章节名称:机械制图的标注方法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制图的标注意义。
2. 掌握机械制图的标注方法。
3. 学会绘制机械制图的标注。
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标注意义,如尺寸、符号、文字等。
2. 机械制图的标注方法,如线性标注、角度标注、径向标注等。
3. 绘制机械制图的标注。
教学步骤:1. 介绍机械制图的标注意义。
2. 讲解机械制图的标注方法。
3. 演示绘制机械制图的标注。
4. 学生练习绘制机械制图的标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机械制图的标注意义。
第十章 装配图教案资料
![第十章 装配图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0d27532b0717fd5360cdcc5.png)
图10-10 装配图标题栏和明细栏格式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一、装配工艺结构
• 为避免干涉,两零件在同一方向上只应有一 个接触面,如图10-11所示。
• 两零件有相交表面接触时,在转角处应制出 倒角、圆角、凹槽等,以保证表面接触良好, 如图10-11所示。
• 零件的结构设计要考虑维修时拆卸方便。 • 用螺纹连紧的地方要留足装拆的活动空间,
1. 指引线不与轮廓线或剖面线等图线平行,指引线之间 不允许相交,但指引线允许弯折一次。
2. 可在指引线末端画出箭头,箭头指向该零件的轮廓线。 3. 序号数字比装配图中的尺寸数字大一号或大两号。 • 对紧固件组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允许采用公共指引 线,如图所示。
序号的组成 零件组序号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与零、部件编号及明细栏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案
一、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 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只画一条线, 如果两相邻零件的基本尺寸不相同, 即使 间隙很小,也必须画成两条线。
• 相邻两个或多个零件的剖面线应有区别,或 者方向相反,或者方向一致但间隔不等,相 互错开。
• 对于紧固件以及实心的球、手柄、键等零件, 若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轴线时,则这 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需表明零件的凹槽、 键槽、销孔等构造,可用局部剖视表示。
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案
二、装配图画法的特殊规定和简化画法
• 装配图画法的特殊规定
• 拆卸画法 当某些零件的图形遮住了其后面 的需要表达的零件,或在某一视图上不需要 画出某些零件时,可拆去某些零件后再画; 也可选择沿零件结合面进行剖切的画法。
• 单独表达某零件的画法 如所选择的视图已 将大部分零件的形状、结构表达清楚,但仍 有少数零件的某些方面还未表达清楚时,可 单独画出这些零件的视图或剖视图,如图所 示的转子油泵中泵盖的B向视图。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8e21b4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0.png)
零件尺寸标注技巧和方法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合理标注尺寸
重要尺寸直接注出;避免注成封闭尺寸链;按加工顺序标注尺寸; 考虑测量方便。
简化标注
满足正确、清晰、齐全、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简化,以提高图样 的易读性。
阅读零件图方法和步骤
看标题栏
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
分析视图
分析零件各部分的形状、结构特点及相对位置关系。
掌握尺寸的组成要素,包括尺寸界线、 尺寸线、箭头或斜线、尺寸数字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投影基础与三视图
投影法分类及正投影特性
投影法分类
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其中, 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 影法。
正投影特性
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正投影 图能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大小 和方位,且作图简便,度量性好, 因此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02
03
图纸幅面
根据图纸的大小选择合适 的图纸幅面,如A0、A1、 A2、A3、A4等。
图纸格式
了解并掌握国家标准规定 的图纸格式,包括图框线、 对中符号、看图方向符号 等。
标题栏
熟悉标题栏的组成和内容, 包括单位名称、图名、图 号、比例、签名等。
比例、字体和图线
比例
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常 用比例及其表示方法,如 1:1、2:1、1:2等。
时间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8学 时。具体安排如下:前8学时为机械制图基本知识介绍;接下来 16学时为投影原理与视图表达;最后8学时为实践训练与课程 总结。
REPORT
机械制图(含习题集)(第二版)(章 (11)
![机械制图(含习题集)(第二版)(章 (11)](https://img.taocdn.com/s3/m/e05bb9c6ba1aa8114531d95c.png)
第10章 装 配 图
图10-3 序号和指引线的注写形式
第10章 装 配 图 (2) 指引线应尽可能排列整齐、均匀,且不宜过长,不能
相互交错,应尽量不穿越或少穿越其他零件的轮廓。当指引线 穿越有剖面线的区域时,不应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指引线允 许画成折线,但只可弯折一次,如图10-3(a)所示。同一组紧 固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允许使用公用指引线,如图 10-3(c)所示。
应保证的精确度、密封性等要求。 ③ 使用要求:如装配体的使用操作说明,维护及保养的
注意事项等。
第10章 装 配 图 编写装配体的技术要求可参阅同类产品的图样,根据具注。文字 类技术要求在注写时应力求准确、简练,一般应写在明细表上 方或图纸下方空白处,也可另外写成技术要求文件作为图样的 附件。
第10章 装 配 图
图10-1 齿轮油泵的轴测装配图
第10章 装 配 图
10.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0.1.1 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是机器或部件在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和技
术依据。它可以用来表达部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零件的主要 结构和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还可以为装配、检验、 安装和调试提供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第10章 装 配 图
图10-7 虎钳轴测装配图和分解图
第10章 装 配 图 10.3.1 选择表达方案
1.主视图的选择 在选择装配图的主视图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应满足装配体的工作位置,并尽可能地反映该装配体 的特征结构。 (2) 主视图方向应能反映该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 干线。 (3) 应尽可能反映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第10章 装 配 图 3.技术要求 在装配图中用来说明对装配体的性能、装配、检验和使
工程制图第10章-装配体设计及装配工程图
![工程制图第10章-装配体设计及装配工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f91125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5.png)
目录
Contents
• 装配体设计概述 • 装配工程图基础 • 装配体设计实例 • 装配工程图绘制实践 • 装配体设计与装配工程图的优化
01 装配体设计概述
装配体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装配体是由多个零件通过一定的约束 关系组装而成的组合体。
特点
装配体具有确定的相对位置和方位关 系,各零件之间通过配合关系实现固 定或运动。
实践一:绘制简单的装配工程图
总结词
掌握基本绘制技巧
详细描述
通过绘制简单的装配工程图,学习如何使用工程制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掌握零件的正 确表达方法和装配关系的表示方法。
实践二:绘制复杂的装配工程图
总结词
提升绘制技能
详细描述
在掌握了基本绘制技巧后,开始绘制复杂的 装配工程图。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绘制技 能,学习如何处理复杂的装配关系和零件表 达。
装配工程图的组成与内容
组成
装配工程图由一组视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和明细栏等组成。
内容
包括装配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和零件视图等,用以表达装配体的结构和装配关系;尺寸标注用于 表示装配体的大小和相对位置;技术要求对装配体的工作性能、材料、热处理和试验等方面提出要求 ;明细栏则列出装配体所包含的零件列表。
5. 填写明细栏,列出零件列表 ,包括名称、材料、数量和备 注等信息;
4. 编写技术要求,注明装配工 艺、检验方法和试验条件等;
6. 检查和审核,确保图纸准确 无误。
03 装配体设计实例
实例一:简单机械装置的装配体设计
总结词:基础入门
设计目的:掌握简单机械装置的基本装配原理和方法。
实例一:简单机械装置的装配体设计
AutoCAD机械制图精品教程教案-装配图的绘制
![AutoCAD机械制图精品教程教案-装配图的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1d34b3d276c66137ef0619a1.png)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装配图的相关知识;了解对象的链接与嵌入;掌握表格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能够利用AutoCAD中的相关命令拼画装配图。
教学
重点
掌握装配图的创建、拼画方法及操作步骤。
教学
难点
装配图的识读和绘制。
教学
手段
教学板书;电子课件。
教学
学时
10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
装配图的绘制
〖任务描述〗
绘制如图8-1-0所示的铣刀头装配图。
图8-1-0 铣刀头装配图
〖相关知识〗
一、装配图概述
1.装配图的定义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装配关系及整体结构的一种图样,是进行设计、装配、检验、安装、调试和维修时所必需的技术文件。
2.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主要用来表示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连接关系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3.装配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以下四部分。
1)一组视图
视图表达装配体的结构、形状及装配关系。
采用剖面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常规表达方法。
视图必须能够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形状结构。
2)必要的尺寸
必要的尺寸包括特性尺寸、装配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及其他重要尺寸。
3)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是用文字或符号说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调试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一般注写在明细栏的上方或图纸下部空白处。
明确任务。
装配图的定义、作用、内容以及绘制方式。
第页1
第页2
第页3。
cad软件工程制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AutoCAD机械电气教程第10章装配图设计
![cad软件工程制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AutoCAD机械电气教程第10章装配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62cb6783c4bb4cf6ecd125.png)
10.3 减速器装配图设计
本实例的制作思路。先将减速器箱体图块插入预 先设置好的装配图纸中,起到为后续零件装配定 位的作用,然后分别插入上一节中保存过的各个 零件图块,调用“移动”命令使其安装到减速器 箱体中合适的位置;修剪装配图,删除图中多余 的作图线,补绘漏缺的轮廓线;最后,标注装配 图配合尺寸,给各个零件编号,填写标题栏和明 细表。减速器装配图如图10-5所示。
可以采用沿结合面剖切画法,即假想沿某些零件 的结合面剖切,此时,在零件的结合面上不画剖 面线,而被剖切的零件一般都应画出剖面线。 在装配图中,为了表达被遮挡部分的装配关系或 其他零件,可以采用拆卸画法,即假想拆去一个 或几个零件,只画出所要表达部分的视图。
2.假想画法
为了表示运动零件的极限位置,或与该部件有装 配关系,但又不属于该部件的其他相邻零件(或 部件),可以用双点划线画出其轮廓。
3.夸大画法
对于薄片零件、细丝弹簧、微小间隙等,若按它 们的实际尺寸在装配图中很难画出或难以明显表 示时,均可不按比例而采用夸大画法绘制。
4.简化画法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圆角、倒角、 退刀槽等可不画出。对于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 螺栓连接等,可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 需用点划线表示其装配位置即可。
第10章 装配图设计
装配图是用来表达部件或机器的工作原理,零件
之间的装配关系和相互位置以及装配、检验、安
装所需要的尺寸数据的技术文件。装配图的绘制 集中体现了AutoCAD辅助设计的优势。一般的装 配图都由多个零件组成,图形比较复杂,绘制过
程中需要经常修改;而且现在有很多装配图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讲解装配示意草图的绘制方法。
学生:绘制装配示意草图。
教师:巡回指导。
课题
任务2拆卸齿轮泵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齿轮泵、拆卸工具
授课时数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拆卸的基本要求和拆卸注意事项;
(2)了解常用拆卸工具及设备;
(3)掌握拆卸装配体的方法和步骤。
(8)拆下的零件应尽快清洗,并涂油防锈,妥善保管。零件较多时,要按部件分门别类,作好标记后放置。
(9)对于长径比较大的零件,应垂直悬挂。重型零件可用多支点支承卧放。
教师:展示齿轮泵。
学生:分析其结构。
教师:讲解拆卸的基本要求。
教师:讲解拆卸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0)拆下的细小、易丢失的零件,如螺钉、螺母、垫片及销钉等,应尽可能再装到主要零件上。轴上零件拆下后,最好按原次序方向临时装回轴上或用钢丝串起来放置。
【任务实施】
〖STEP1〗概括了解
1.分析标牌
齿轮泵额定流量为25L/min;额定压力为2.5Mpa。
2.分析形体
在输入轴端有4个安装螺纹孔,在另一端面各有一个进、出油管接口。
〖STEP2〗分析结构
采用分离三片式结构,主要由主、从动齿轮,驱动轴,泵体及左、右泵盖等主要零件构成。泵体内装有一对啮合齿轮,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在主动轴的输入端用骨架式Y型橡胶密封圈密封;左、右泵盖上装有3个闷盖将轴承孔封堵,以防止灰尘进入及泄漏。
【知识链接】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主、从动齿轮和泵体一起构成密封工作容积,齿向接触线将左、右两腔隔开,形成吸、压油腔。右侧吸油腔内的轮齿脱离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油腔,并被旋转的轮齿带入左侧的压油腔。左侧压油腔内的轮齿不断进入啮合,使密封工作腔容积减小,油液受到挤压被排往系统。
教师:展示齿轮泵。
学生:分析齿轮泵的结构。
教师:结合多媒体演示,讲解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教师:讲解标牌的内容。
学生:分析标牌。
学生:分析齿轮泵的外形。
教师:讲解齿轮泵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STEP3〗分析装配关系
1.连接分析
采用6个内六角螺钉将左、右泵盖和泵体连接起来,用两个圆锥销定位;主、从动轴与齿轮采用普通平键连接,轴向用弹性钢丝挡圈固定。
(11)对于标准件,则应及时测量主要尺寸,查阅有关国家标准,确定其标记,并注明标准号及相关参数。
(12)要认真研究每个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及零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正确判断配合性质、尺寸精度和加工要求,为画零件图、装配图创造条件。
【任务实施】
〖STEP1〗准备工作
1.准备拆卸工具及设备
准备内六角扳手、手锤、紫铜棒、轴用挡圈钳子、冲子、木块及台虎钳等。
2.配合分析
齿轮齿顶圆与泵体的配合以及齿轮端面与左、右泵盖的配合均采用微小间隙配合,主、从动轴与齿轮的配合均采用微小过盈配合,闷盖与左、右泵盖上的轴承孔采用过盈配合。
四、绘制装配示意图
装配示意草图:用规定的符合和较形象的轮廓线,绘制出装配体及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绘制装配示意图的目的:记录装配体的结构、零件的名称、数量、装配关系、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和拆卸顺序。
9.依次拆卸右泵盖分组件上的闷盖、密封圈、轴承
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准备拆卸工具和设备。
教师:讲解拆卸方案。
教师:示范拆卸方法。
学生:拆卸齿轮泵。
教师:指导学生拆卸。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STEP3〗分析主要零件内部结构
1.泵体
泵体两端面靠近工作腔处,分别有一环形槽,该槽两端与吸油腔相连,此槽起密封和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作用,当压油腔内压力较高的油液经配合面渗漏到泄漏槽时,油液便会流到压力较低的吸油腔中,以便防止外泄露。
2.拟定拆卸方案
〖STEP2〗拆卸装配体
1.作拆装位置标识线
2.拆卸定位锥销
3.拆卸连接螺钉,依次取下左泵盖分组件、泵体、从动轴分组件和主动轴分组件
4.拆卸左泵盖分组件上的闷盖和轴承
5.拆卸从动轴分组件上的钢丝挡圈
6.拆卸从动轴分组件上的齿轮
7.拆卸从动轴分组件上的平键
8.依次拆卸主动轴分组件上的挡圈、齿轮、平键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任务引入】
拆卸齿轮泵,分析泵体、泵盖等主要零件的内部结构。
【知识链接】
一、拆卸的基本要求
拆卸顺序:从外部拆到内部,从上部拆到下部,先拆成部件或组件,再拆成零件。
二、拆卸注意事项
(1)制订拆卸方案,准备拆卸工具和设备。
(2)严禁乱敲打、硬撬拉,避免损坏零件。
(3)不易拆卸或拆卸后会降低连接质量的零件,可不拆卸。
模块十测绘装配体
项目一拆卸齿轮泵
课题
任务1分析齿轮泵的结构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齿轮泵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掌握绘制装配示意草图的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绘制装配示意草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拆卸装配体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绘制装配示意草图。
教学难点
(4)对于容易产生位移而又无定位装置或有方向性要求的相配件,应先作好标记。
(5)在拆卸高速旋转的零、部件时,应注意尽量不破坏原来的平衡状态。对于螺纹紧固件等零件,一定要辨别清楚其旋转方向。
(6)用击卸法冲击零件时,必须垫好软衬垫,或使用软材料(如紫铜)做的锤子或冲棒,以防止损坏零件表面。
(7)注意保护主要结构件。应保存价值较高、制造困难或质量较好的零件。
能力目标
(1)能拟定拆卸方案;
(2)培养拆卸装配体的能力;
(3)能分析零件的结构及用途,能确定标准件的规格、型号。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拆卸装配体的兴趣。
教学重点
拆卸装配体。
教学难点
拆卸装配体。
教学建议
(1)教师要重点讲解并演示拆卸装配体。
(2)在学生拆卸齿轮泵时,要注意巡回指导,防止学生损坏装配体。
(3)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2.左、右泵盖
在左、右泵盖上,分别加工出四条沟槽,其中两条将轴承孔与吸油腔相连,称之为泄油槽。另两条为齿轮啮合时的困油卸荷槽。
绘制装配示意草图。
教学建议
(1)要尽可能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教师要示范装配示意草图的画法,并重点讲解齿轮、螺纹连接件、轴承等标准件的画法。
(3)本任务要和下一个任务一起完成。
(4)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任务引入】
分析齿轮泵的结构及特点,绘制装配示意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