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疾病的CT诊断

合集下载

肾上腺疾病的CT诊断课件

肾上腺疾病的CT诊断课件

正常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取决于肾上腺皮质增生细胞分泌功能, 因其分泌激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以皮质醇增多为主者,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 皮肤紫纹及骨质疏松等。 以醛固酮增多为主者表现为高血压、肌无力、多 尿等。 以性激素分泌过多者表现为性征异常。



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影像学表现
非功能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皮质腺癌影像学表现

瘤体常>7cm,类圆、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 密度或信号不均 增强检查,肿瘤不规则强化 可有腔静脉瘤栓,淋巴结、肝和肺转移



左侧肾上腺皮质腺癌
右侧肾上腺皮质腺癌
肾上腺囊肿影像学表现

较小囊性病变,囊壁较薄 边界光滑,水密度或信号 增强检查,无强化


CT平扫(A)示右肾上腺区一类圆形均匀水样低密度区, 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B)及延迟扫描(C)均未 见强化,肝右叶后下段受推压向外移位
肾上腺囊肿并钙化
CT平扫(A~C)示左侧肾上腺可见一类圆形均匀稍低密度 影,壁薄,边界清晰,内有团块状钙化影(C)
肾上腺转移瘤影像学表现

双侧或单侧性肾上腺肿块 圆、椭圆或分叶 密度、信号可均,亦可不均 增强均或不均强化
肺癌双肾上腺转移
右肾上腺转移瘤
双肾上腺转移瘤
女67岁,腹部不适,B超检查见双侧肾上腺肿块。
患者为左侧中心型肺癌。
肺癌肾上腺转移瘤致肾上腺出血

左侧肾上腺皮质腺瘤
a.平扫CT,左肾上腺较低密度椭圆形肿块为肾上腺腺瘤, 注意左肾上腺其余部分及右肾上腺的萎缩改变; b.增强CT,左肾上腺椭圆形肿块均匀强化。
CT:肾上腺腺瘤

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诊断

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诊断
▪ 临表:取决于梗阻部位、原因和发病的急缓。 ▪ CT表现:肾盂、盏和/或输尿管扩张,+C后造影剂
排泄缓慢,肾实质密度下降。 ▪ 鉴别诊断:多囊肾、多发肾囊肿等
Case 1
Case 2
Case 3
肾囊肿
▪ 病理: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 肾内阻塞和缺血可能为其原因。其发生率与 年龄有关,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提示与 肾脏的退行性变有关。
Case 1
Case 2
Case 3
多囊肾
▪ 病理: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1/3-1/2病 例有家族遗传倾向。囊肿自幼就有,并随年 龄增长而不断长大。30-50%伴有肝囊肿, 约10%伴有胰腺囊肿。
▪ 临床表现:多数40-60岁时出现症状,主要 为尿毒症,其次为腹部肿块、高血压、疼痛、 血尿和尿路感染等。
• 圆形或不规则形,浸润生长的边界不清。 • 密度均匀,合并出血、坏死、囊变或钙化的密度不均
匀。 • +C后,肾血管显影期明显强化,肾实质期呈相对低
密度。 • 周围浸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受侵、淋巴结转移及远
处转移表现。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肾挫伤
肾损伤分为三型:肾挫伤型(肾内血肿),肾包 膜下血肿型, 混合型 。
Case 1
鸟嘴征
Case 2
Case▪ 病理:起源于肾门的肾实质外的良性囊肿, 不与收集管相通。病因是淋巴管扩张,可能 是炎症所致。可单发或多发,50-70岁多见。
▪ 临床:无症状或多以血尿就诊。 ▪ CT表现:位于肾门处,与正常肾实质分开,
周围有时可见完整的肾窦脂肪圈。
▪ 概念:两侧肾的上极或下极融合(注意与盘状肾和 乙状肾概念区别),融合肾中最常见,大都融合于 下极,位于第五腰椎或盆腔水平。血供可来自髂动 脉、腹主动脉分叉处或肠系膜下动脉。

肾上腺CT诊断74847

肾上腺CT诊断74847
见 左侧倒V字形或人字形常见。
肾上腺由皮质和髓质组成,皮质 完全包绕髓质

肾上腺的生理功能
肾上腺虽是一个腺体,
但其皮质和髓质从胚胎发生、细胞成分 、分泌的激素以及调节机制上却是两个
独立的内分泌腺,

肾上腺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球状带

糖皮质激素-束状带

性激素-网状带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受交感神经和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 维持血管的紧张度和血压
2 肾上腺肿瘤压迫肾脏,肾盂、肾盏形态无 变化, 3.肿瘤较大鉴别困难
鉴别困难可采取以下措施
1.交界面薄层增强扫描 2.冠状、矢状面重建, 3.单一脏器的核素扫描, 4.选择血管造影或生动脉供血,肾动脉或 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则来源肾脏或肝脏
肿瘤的定性诊断
肾上腺肿瘤分皮质性和髓质性两大类, 皮质肿瘤分功能性和无功能性, 髓质肿瘤较单一,主要有嗜鉻C瘤, 定性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肾上腺皮质增生 C.肾上腺皮质癌
2.继发:
A.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过 多,促使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皮质醇分泌 增加
B.异位ACTH分泌过多,促使肾上腺皮质 增生,如肺癌、胸腺癌、胰腺癌
C.医源性皮质醇增多征,由于糖皮质激素 或ACTH长期应用的结果
病理
1.肾生腺皮质增生,镜下见束状带细胞增生,细胞体积较大 2.肾上腺皮质腺瘤,直径约2-3CM,包膜完整,镜下见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
肾上腺CT检查指征和原则
1.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生化检查阳性CT检查是为了病灶定位, 2.其他检查发现肾上腺区肿块,需进一步明确肿块的起源和性质, 3.临床症状和体征怀疑肾上腺病变,如不明原因的高血压、低血钾,CT可协助诊断,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

肾上腺疾病CT、MRI诊断检查方法】(一)CT检查检查前一小时,口服1.5 %泛影葡胺500ml以充盈胃肠道。

一般病人,肾上腺CT扫描需要作平扫及增强扫描,可静脉内注入60%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ml, 一般在注射后30秒开始CT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mm间隔5mm较小的肾上腺肿物可作 1.5 - 3mn薄层扫描。

扫描自剑突开始。

窗宽300- 500, 窗位40,对比增强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

(二)MRI检查在大多数的关于肾上腺的MRI成像中,常采用自旋回波序列的T1WI与T2WI,层厚3- 10mm现在常用快速自旋回波的T2WI代替常规自旋回波扫描以降低采样时间,减少运动伪影,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具有相对T2WI的快速梯度回波(TR/RE: 60/30ms,翻转角:15o角)可以代替自旋回波的T2WI序列。

此项技术的优点是缩短采样时间,允许屏住呼吸扫描,提高图像质量。

在这些脉冲序列中,正常的肾上腺与肝脏相比呈等或低信号。

如果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在T1WI肾上腺与肝脏相比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高信号。

脂肪抑制技术的优点是降低噪声,器官轮廓变得清晰锐利,降低呼吸运动所致的伪影,消除化学位移伪影,扩大灰阶,强化组织对比的微小差别。

缺点是每次采样的层面减少,在全部图像中有可能脂肪抑制不均匀。

肾上腺腺瘤和结节样增生均含有大量脂肪,而转移和嗜铬细胞瘤不含或含极少量的脂肪。

因此建议使用同相位(phase in )和反相位(phase out )的梯度回波化学位移成像来鉴别腺瘤(含脂肪)与非腺瘤性病变(无脂肪)。

在1.5Tesla的MRI成像系统中(64MHZ,脂肪与水自旋的频率差别为224Hz。

因此,在激发脉冲后每个2.24ms,就会出现一个脂肪与水的相位周期。

在这个间隔中,脂肪与水的自旋不断地处于相位一致或相位相反的状态下,相位相反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组织内脂肪与水含量的比例。

与不含脂肪的组织相比,含脂肪的组织在相位相反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

肾脏及肾上腺的CT

肾脏及肾上腺的CT

肾母细胞瘤
肾淋巴瘤
肾脏为结外器官,不含淋巴组织,故原发
性肾脏淋巴瘤(PRL) 诊断国内外一直存 在争议,但大量影像学资料报告支持 PRL 的存在。本病罕见,占淋巴结外淋巴 瘤的0. 7% ,约占恶性淋巴瘤的0. 1%,肾 肿瘤的3. 0%。PRL 多为成人发病,发病年 龄43 ~ 79 岁,平均63 岁,男性略多于女 性,双侧病变约占45. 6%。文献报道 PRL 均为B 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临床表现:高血压、头痛、软瘫、 失钾性肾病及血钾过低症。实验室检 查:醛固酮升高等。
CT:腺瘤、增生
2、库欣综合征
临床表现:高血压、向心性肥 胖,满目脸,腹部紫纹,毛发增多, 痤疮等。
CT表现:
①肾上腺皮质增生,双侧弥漫增大, 形态多为正常,边缘清楚。 ②肾上腺皮质腺瘤,较小,边缘光 滑,多位于内肢或外肢边缘部或介 于内外肢之间,肾上腺本身形态可 正常,较大的可有钙化及出血、坏 死。
三、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1、腺瘤
CT表现:单发2-5cm大小的园
形或类园形占位,边缘光滑,密 度均 匀 , 可有 强化 ,若肿块> 5cm应切除。 鉴别诊断:肾上腺转移癌。

2、非功能性腺癌 CT表现:单侧占位,常侵犯周围 组织结构.
鉴别诊断 :肺癌转移至肾上腺,恶
性肿瘤细胞将腹膜后脂肪裹入形成 ──脂肪肿块。
4、肾淋巴瘤
CT表现:
①双侧肾增大;②肾内多发大小不等之结 节影,肾影大小正常或增大,增强后结节 可强化;③单发不规则的肾实质肿块;④ 腹膜后病变蔓延至肾盂内;⑤肾外形正常, 肾间质弥漫浸润;⑥肾无功能。
五、肾转移瘤
肾淋巴瘤
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 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位置:肾脏的前、内上方、膈肌脚两侧的肾周间隙内,右肾上腺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外侧是肝脏后缘,内侧是膈肌脚,左肾上腺位于胰腺尾部后方,内侧是膈肌脚,外侧是脾脏。

形态:肾上腺可分为内侧肢、外侧肢及体部。

右侧常呈斜线状、倒V 或倒Y 形,左侧多为倒V 或倒Y 形或三角形,均以倒Y 形为多见。

大小:肾上腺上下径4-6cm,长2-4cm,厚0.5-0.7cm。

判断肾上腺增粗的标准最常采用的方法:如厚度大于1cm 或局部增粗容易肯定,弥漫性增生则可以和同层的膈肌脚比较,正常肾上腺比膈肌脚最厚部分细。

二、肾上腺CT 检查应注意1、薄层扫描,2-3mm 重建;2、如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区扫描无异常,扫描范围应扩大;3、如怀疑肺癌病例,行胸部CT 检查时,应包括双侧肾上腺;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 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

三、肾上腺占位CT 诊断要点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髓脂瘤腺瘤(原醛)节细胞神经瘤囊肿亚急性慢性血肿2、等密度-实性皮质腺瘤3、混杂密度-囊实性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癌转移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平滑肌肉瘤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

CT 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

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有关;(3)轻度或无强化;(4)有包膜C、节细胞神经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良性肿瘤,因瘤内含有较多的粘液基质,故CT 值偏低(20-30Hu),瘤体质地软,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内有细点状钙化,病灶内供血血管少,增强后呈轻度强化。

肾上腺几种常见疾病CT表现

肾上腺几种常见疾病CT表现

组织学
肾上腺由皮质和髓质组成,两者起源不 同,前者起源于中胚层,后者起源于外 胚层
肾上腺髓质几乎完全由嗜铬细胞组成 副肾上腺或附属肾上腺,又称异位肾上
腺组织,为正常变异,见于少数人 副肾上腺可只含皮质,通常既含皮质又
含髓质,分布范围很广,主要位于肾脏 和肾上腺周围
CT解剖
肾上腺分为内侧肢、外侧肢及体部 大小:肢体长度2~4cm,肢体厚度
5~7mm,体部较厚,但仍小于10mm, 如大于10mm则肯定为异常
检查技术
➢ 需注意:因嗜铬细胞瘤不仅发生在肾上腺髓 质,也可发生于任何有交感神经分布的部位, 即异位嗜铬细胞瘤,所以,当临床怀疑嗜铬 细胞瘤时,如整个肾上腺区域扫描未发现病 变,扫描范围应扩大到整个腹部甚至盆腔, 必要时应加作胸部纵隔扫描,以便发现或排 除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可能。
增强: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增强显著。肿瘤明显强 化和囊性变为嗜铬细胞瘤的特征之一
约10%病例为多发,可位于一侧,通常位于双侧, 也有肾上腺内、外同时并存,多发性嗜铬细胞瘤常有 家族遗传史
嗜铬细胞瘤可合并多种腺瘤,1~2%嗜铬细胞瘤合并 神经纤维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CT表现
恶性嗜铬细胞瘤约占10% 恶性嗜铬细胞瘤生长较快,瘤体一般较
•肾上腺转移瘤与腺瘤或腺癌 鉴别
二者鉴别较困难
已知有原发癌,且双侧肾上腺发现肿块时, 可诊断转移癌;如肿块为单侧性,转移癌可 能性较大,但无法完全排除无功能性肾上腺 肿瘤
在未找到原发癌病例,如肾上腺肿块是双侧 性的,转移癌应放在首位;肾上腺肿块是单 侧性的,较难区分,可随诊观察,如短期病 灶增大或对侧出现肿块,则可认为是转移灶
肾上腺几种常见疾病CT表现
解剖
肾上腺位于腹膜后,包在肾旁筋膜内,周围 有丰富的脂肪

肾上腺疾病的CT、MRI诊断

肾上腺疾病的CT、MRI诊断
实验室:血尿皮质醇减低,血中ACTH水平升高
CT表现: 1.双侧肾上腺增大,形成不规则肿块,
长轴与肾上腺一致。 2.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坏死和高密度
神经母细胞瘤
3岁以下婴幼儿 起源于未分化的交感神经节细胞,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
之一。 好发部位:肾上腺、腹膜后脊柱旁、后纵隔、盆腔和颈部 病理:没有包膜,可见出血、坏死、囊变和钙化,可伸入
椎管内形成哑铃状。
临床表现: 腹部无痛性肿块,发生转移时出现肝大、骨痛
等表现。80-90%分泌儿茶酚胺。 CT表现:
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均可发生,20-40岁最多;
2.症状:
阵发性高血压、头疼、心悸、多汗和皮肤苍白, 数分钟后缓解。
3.实验室: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香草基 扁桃酸(VMA)明显升高
CT表现: 1.圆形、椭圆形肿块,3~5cm; 2.密度不均匀,瘤内坏死囊变、出血; 3.中心或边缘可见点状或弧形钙化; 4.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实质性肿块,分叶或不规则,密度不均匀,不规 则钙化。浸润性生长,可包绕腹膜后大血管。可跨 过腹中线。增强扫描不均一强化。淋巴结、肝脏、 骨骼转移。
左侧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肾上腺结核
adrenal tuberculosis
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数年甚至更长;皮肤黏膜 色素沉着,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低血压等,皮 肤和色素沉着最具有特征性。
非功能性其它疾病(囊肿、出血等)
库欣综合征 (Cushing syndrome)
肾上腺分泌过多皮质醇,又称皮质醇增多症 好发于中年女性 临床表现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高
血压,月经失调、多毛等。 实验室检查:血尿皮质醇增高,垂体性和异位性血ACTH

双肾上腺ct检查操作方法

双肾上腺ct检查操作方法

双肾上腺ct检查操作方法双肾上腺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上腺腺瘤、肿瘤、肾上腺素增多症等疾病的存在与程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肾上腺CT检查的操作方法。

1. 患者准备:在进行双肾上腺CT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应将患者的个人资料进行登记,并询问有关的病史,如过敏史、肾上腺相关病史等。

其次,检查前应告知患者需要禁食,并在饮水前30分钟内口服适量的对比剂。

2. 仪器准备:将CT设备进行开机,确认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前还需要准备好CT机的参数设置,如像素大小、层厚等。

此外,检查过程中还需要准备好注射器、对比剂、注射泵等。

3. 患者安置:患者进入扫描室后,应就位于扫描床上,保持平躺位,并将腰眼区暴露。

4. 扫描层厚选择:对于双肾上腺CT检查,一般建议使用较薄的扫描层厚,以获得更精确的影像。

常用的扫描层厚为1-2mm。

5. 切片范围选择:双肾上腺CT检查的切片范围应包括整个肾上腺区域。

一般从主动脉弓上切面开始,至肾脏下极为止。

6. 对比剂选择:对于双肾上腺CT检查,常常需要使用对比剂以提高影像的清晰度。

一般选择含碘的造影剂进行注射。

造影剂的剂量和注射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注射剂量一般为1.5-2.0 mL/kg,注射速度为2-3 mL/s。

7. 采集参数选择:双肾上腺CT检查的采集参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扫描层数、像素大小、扫描时间和延迟时间等参数的选择都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肾上腺的评估要求进行调整。

一般使用动态增强扫描方式进行检查。

8. 检查过程:在进行双肾上腺CT检查时,患者应保持平静,以便获得更准确的影像。

检查开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检查过程中还需注意患者的呼吸控制,一般要求在静止呼气状态下进行扫描。

9. 检查完成:当双肾上腺CT检查完成后,将患者从扫描床上移开,并对患者进行观察。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0. 影像分析:完成双肾上腺CT检查后,需要对所获得的影像进行分析。

泌尿系、肾上腺疾病CT诊断

泌尿系、肾上腺疾病CT诊断

Case 1
Case 2
Case 3
术后复发
Case 5
肾上腺病变
• • • • • • 正常肾上腺 肾上腺增生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皮质癌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转移瘤
正常肾上腺
• 部位: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上方,腔静脉后 方,肝和膈肌角之间。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 前上方,腹主动脉的左外侧缘,胰体尾和脾静 脉后方。 • 形态:分内、外侧肢和体部。CT形态多样化, 基本分三型:三角形、倒V字形或“人”字形 和线形。右侧以线形多见,左侧以倒V字形或 “人”字形多见。 • 大小:肢体长2-4cm,厚5-7mm;体部较 厚,但仍小于10mm。 • 异常判断:①厚度大于10mm或与同侧膈肌角 相比要粗。②肾上腺内、外侧肢厚度均匀,呈 凹陷形,如向外膨出,应考虑为异常。
马蹄肾
双肾萎缩
左肾萎缩、右肾囊肿
肾结石
• 病理:大部分尿路结石为磷酸盐和草酸 盐类,密度高,属于阳性结石。
• 临表:疼痛和血尿,合并感染时产生相 应的症状。 • CT表现:点条状或铸状致密影,可并有 梗阻产生积水、皮质萎缩等表现。
肾结石
肾和输尿管积水
• 病理:整个泌尿系是一个管道系统,任何部位 及原因的梗阻均会造成肾和/或输尿管积水。 常见的原因有结石、肿瘤、炎性、外压性以及 先天性发育异常等。 • 临表:取决于梗阻部位、原因和发病的急缓。 • CT表现:肾盂、盏和/或输尿管扩张,+C后 造影剂排泄缓慢,肾实质密度下降。 • 鉴别诊断:多囊肾、多发肾囊肿等
右肾发育不全
马蹄肾
• 概念:两侧肾的上极或下极融合(注意与盘状 肾和乙状肾概念区别),融合肾中最常见,大 都融合于下极,位于第五腰椎或盆腔水平。血 供可来自髂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或肠系膜下 动脉。 • CT表现:两肾位置降低,上极或下极逐渐靠 拢、融合,肾明显旋转不良。常合并肾结石、 肾积亢进性疾病 皮质醇过多—Cushing综合症 醛固酮过多—Conn综合症 性激素过多—男性假性性早熟,女性假 两性畸形 • CT—双肾上腺弥漫性增大、增粗,密度 均匀,偶有结节状增生

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诊断 共106页

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诊断 共106页
临床表现:多数40-60岁时出现症状,主要 为尿毒症,其次为腹部肿块、高血压、疼痛、 血尿和尿路感染等。
多囊肾CT表现
双肾体积增大、变形。 肾实质内弥漫大小不等的囊肿,肾实质受压萎缩变
薄呈弧线形 大部分囊肿密度接近于水,但有些呈高密度,可能
与浓缩干涸的粘液或合并出血有关。囊壁可钙化或 合并感染而增厚 +C囊肿无强化 常并发肾结石
转移。(CT价值主要在于分期) 鉴别:膀胱结石、膀胱内血块、脐尿管肿瘤和前列
腺增生或癌
Case 1
Case 2
Case 3 术后复发
Case 5
肾上腺病变
正常肾上腺 肾上腺增生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皮质癌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转移瘤
正常肾上腺
部位: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上方,腔静脉后 方,肝和膈肌角之间。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 前上方,腹主动脉的左外侧缘,胰体尾和脾静 脉后方。
Case 1
Case 2
Case 3
肾囊肿
病理: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 肾内阻塞和缺血可能为其原因。其发生率与 年龄有关,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提示与 肾脏的退行性变有关。
临表:常无症状,大囊肿可有腹块、腹部不 适、血尿、高血压等症状。
肾囊肿CT表现
单或多发,圆而光滑 密度均匀,CT值在-5—15HU之间,可合并出血或
病理:由两或三个胚层成熟组织组成,但以外 胚层为主。表面光滑,囊壁较厚。囊内常见皮 脂样物质和毛发,亦见牙齿、骨及脂肪组织。
临表:生长速度缓慢,初时无自觉症状。肿块 增大时可有坠胀感或压迫症状。
CT表现:典型的为含脂肪的肿块中,见结节 状钙化及软组织成分。钙化代表牙齿或发育不 全的骨骼。如见有皮脂样物质漂浮在由碎屑、 头发、脂肪和液体所组成的脂肪液体平面上, 则为其特征性表现。

肾上腺CT、MRI诊断

肾上腺CT、MRI诊断
25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
Cushing综合症—皮质醇增多症 Conn综合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26
Cushing综合症
• 又称皮质醇增多症,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所 致。病因分为肾上腺性、垂体性和异位性
• (1)肾上腺皮质醇激素(ACTH)分泌过多:肾上腺皮质增生、 腺瘤、腺癌
98
外伤性肾上腺出血
99
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
100
肾上腺囊肿
(adrenal cyst)
较少见 病理上分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可分 为四型,内皮性和表皮性囊肿(属真性囊肿), 假性囊肿和寄生虫性囊肿。往往在体检B超时偶 然发现,个别大的囊肿压迫邻近脏器出现症状
101
肾 上 腺 囊 肿 ( 真 性 )
114
无 功 能 性 腺 瘤
115
无功能腺瘤(双期)
116
无功能性腺瘤
中等强化 (肿瘤内可见异常血管)
78
血窦
79
钙化、坏死
80
液平
81
明显强化
82
中等强化
83
异常血管
84
MRI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T1WI为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 由于富含水分和血窦而呈明显高信号,是嗜铬 细胞瘤的重要特点
可出现囊变或出血 冠状位显示后腹膜腔全貌,寻找异位嗜铬细胞瘤
109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
110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
111
肾上腺畸胎瘤
肾上腺畸胎瘤很罕见,无典型临床症状,多 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
病理:肿瘤内有油脂及豆渣样物质和毛发, 并有少量骨组织
112

CT室肾脏肾上腺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CT室肾脏肾上腺CT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肾脏【适应证】1.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肾先天性畸形。

3.肾脏外伤。

4.肾脓肿和肾周脓肿。

5.肾梗死6.囊性病变(包括囊肿和包虫—肿等)。

7.肾结石。

8.肾盂积水。

9.慢性感染(肾结核、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等)。

10.肾血管病变(肾动脉瘤、肾动静脉搂、肾血管狭窄和闭塞等)。

【禁忌证】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训练病人呼吸及屏气。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4)检查前4h禁食。

(5)检查前30min口服1%~2%的含碘对比剂水溶液500~800m1.临上机前再服300m1.O(6)疑有肾阳性结石者,直接平扫。

2.检查方法和扫描参数(1)平扫①扫描体位: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臂上举抱头。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范围:肾上极至肾下极包括全部肾脏。

⑤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扫描机架O度。

⑥扫描野(FOV):体部范围。

⑦扫描层厚:5~10mm0⑧扫描间隔:5—10mm。

⑨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⑩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①对比剂用量:50~80m1.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为1.5s3m1./So③扫描开始时间:注射完毕后开始连续扫描(肾动脉期),注射完毕后30s 〜开始扫描(肾实质期),注射完毕后2~5mhi开始扫描(肾盂充盈期④其他扫描程序和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1)依次顺序拍摄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图像显示采用软组织窗,窗位1.30~50HU,窗宽W200~4Oe)HU;为区别病变组织中的脂肪与空气可适当增加窗宽。

(3)必要时行冠状面及矢状面重建和摄片。

肾上腺常见疾病影像诊断(1)

肾上腺常见疾病影像诊断(1)

二、肾上腺腺瘤
• 分为功能性(多数)和无功能性(少数) • 功能性腺瘤临床表现与肾上腺增生相仿,主要为皮
质醇增多征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征,少数为性变态 综合征 • 分泌皮质醇的腺瘤较大,直径1~5cm;分泌醛固酮 的腺瘤稍小,直径1~2cm • 腺瘤包膜完整,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可有分叶,腺 瘤单侧发病多见,多发少见
外伤当日
肾上腺出血
外伤2个半月后复查
九、肾上腺淋巴瘤
• 密度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鲜见内部坏死 • 其形态往往保持肾上腺的形态,也就是说,我们
通过病变,可以分辨出内侧肢和外侧肢
肾上腺淋巴瘤
肾上腺淋巴瘤
十、肾上腺结核
• 往往病变范围较小,因为结核是增生、渗出、钙 化纤维化同时进行,所以,其密度往往不均密度 均匀
病 例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八、肾上腺出血
• 主要原因:钝性外伤、血凝固障碍、抗凝治疗、 恶性高血压、败血症、毒血症、器官移植
• 两侧受累可引起肾上腺功能不全 • CT:肾上腺内新鲜出血,呈高密度区 • 出血可吸收,也可转化为低密度(假囊肿) • 增强扫描:血肿不增强
外伤当日
外 伤 当 日
外伤1个月后复查 外伤3个月后复查
光滑锐利
肾上腺囊肿
七、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良性肿瘤,一般为单侧性 肿瘤含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髓样组织 类圆形肿块,直径多在10cm以下 CT:混杂密度,由不等量的低密度脂肪和软组
织密度构成 增强:脂肪组织不强化,软组织成分可见强化。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病例1
病例2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与 上 图 为 同 一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
五、肾上腺转移瘤
• 肾上腺是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仅次于肝、肺、骨 • 原发多来自于肺、乳腺、甲状腺、结肠及黑色素瘤 • 常双侧同时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表现
腺瘤:体积小,外形光滑,位于内侧缘或外侧缘,平 扫显示密度均匀降低,CT值-33~28HU,少数密度可 同肾上腺,增强扫描边缘增强较中央明显,典型的可 呈环状强化。 增生: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粗,形态 不变。少数表现为非均匀性增粗,结节样增生,可一 侧单发,或双侧多发局限性结节状突起,为等密度, 大小约3-5mm,增强多数不强化,少数可中度增强。 肾上腺皮质腺癌:左侧较右侧多见,体积大,720cm,多有包膜,呈分叶状,包膜可不完整,边缘 不规则。平扫:多为中等密度,中央多底密度区,增 强:周边强化中央极少增强。瘤内出血、坏死、钙化 多见。
皮质醇增多症
cortical hyperplasis
• 本病又称Cushing综合征,系肾上腺糖皮质 激素(以皮质醇为主)分泌过多的症候群。 多见于中、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分类
垂体性皮质醇增多症垂体自主性分泌ACTH 增多,皮质增生 下丘脑性皮质醇增多症 下丘脑和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亢进导致 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 是病变发生于肾上腺 皮质本身所致 异味性皮质醇增多症 丘脑-垂体-肾上腺以 外的肿瘤分泌ACTH致 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 激素所致
肾上腺生理
• 肾上腺皮质分泌盐皮质激素,其中以醛固 酮为主,主要影响人体的钾、钠、氯和水 代谢;分泌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主, 通过调节人体的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 从而影响全身,尤其是肝、肌肉、心、脑 等重要器官; • 肾上腺髓质与交感神经组织属同一来源, 主要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其中以肾上腺 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为主,它们通过肾上腺 素能受体而广泛作用于心血管、平滑肌影 响血压稳定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病理
• 一、皮质增生 双侧肾上腺腺体增大,切面见 皮质增厚,呈黄褐色,显微镜下可见肾上腺皮质束 状带增宽,细胞增生、肥大。少数病全有束状带和 网状带同时增生,球状带受压,萎缩,甚至消失。 • 二、皮质腺瘤 腺瘤多呈圆形或椭园形,直径 多为2~5cm之间,包膜完整,有时呈分叶状。显微 镜下见腺瘤含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部分细胞核异 型及深染。多数以颗粒细胞为主。 • 三、皮质腺癌 生长快、体积较大,切面常见 出血,坏死,有异型腺癌细胞和核分裂,浸润或穿 过包膜。晚期可转移至淋巴结、肝、肺等处。 • 四、其他 骨质疏松、肌肉和纤维组织萎缩, 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大,肾小管内可能出现钙盐沉 着,尿路结石,肝脂肪浸润等。
临床表现
• 主要特征是醛固酮水平增高(大于4-10mg/dl), 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2降低,并伴有高血压,钠 潴留,低血钾,多饮多尿和周期性麻痹等。其中 高血压为本病的早期和主要症状,呈良性持续性, 缓慢发展,低血钾为另一突出表现,常较高血压 出现为迟,可导致失钾性肾病表现,如多饮,多 尿,周期性双下肢无力或瘫痪,甚至出现代谢性 碱中毒、抽搐与麻痹交替出现或并存。
CT表现
• (1)肾上腺皮质增生:结节型有边缘小结节状突
出,直径可为0.25~1.0cm,有时可达2~3cm。弥漫 型多为双侧肾上腺呈普遍性增大,均大于膈肌脚, 但仍保持正常形态,较为常见。正常型有症状、生 化指标异常,镜下增粗,较少见。(2)腺瘤:单侧, 低密度圆形或椭圆形占位,边界光滑,密度均匀, 增强时有轻度或中度强化,大的腺瘤可有出血、坏 死、密度不均,偶有钙化。(3)肾上腺腺癌:多单 发,常大于5.0cm,出血坏死和钙化多见,密度不均, 边界不清,或有邻近器官侵犯和转移,增强时呈不 均匀强化中心坏死更明显
肾上腺疾病的CT诊断
Disease of Adrenal Gland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放射科
肾上腺解剖
• 位于两侧肾上极,腹膜后Gerota筋膜内, 由肾周脂肪包绕,是两个扁平的实体。 • 每个长度约为4-5cm,宽2-3.5cm,厚0.20.9cm, • 由皮质和髓质组成,肾上腺动脉来自于隔 下动脉及肾动脉分支,神经纤维来自于内 脏神经和腹腔神经丛,皮质无神经分布 • 皮质按细胞形态外到内分为球状带,束壮 质球状带的腺瘤或结节样增生, 癌肿少见,单侧性占90%,双侧性占10%,也有一 侧为肿瘤,一侧为增生者,其次为原因不名或先天 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良性皮质腺瘤:直径1-2cm,最小0.3-0.6cm,最 大6cm,以左侧多见,多有包膜。 双侧肾上腺增生不拌腺瘤的占20%,较正常的大, 表面高低不平,无包膜。 皮质腺癌,少见,与腺瘤不同的是包膜有寝润改变, 瘤内可有特征性的厚壁血管。
正常肾上腺CT表现
肾上腺位于腹膜后肾周筋膜内。 右侧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方1-2cm高度, 向下延伸3-4cm ,位于下腔静脉后方, 右侧膈肌脚和肝右叶之间 左肾上腺略高于右侧,位于主动脉左侧, 胰腺和脾静脉后方。 形态可有条形,三角形,Y形等 厚度为5-7mm,大于10mm或增粗到超过 膈肌脚可考虑异常
醛固酮增多症
Aldosteronism
• 醛固酮增多症(Hyperaldosteronism)分为原发性 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 上腺皮质肿瘤或增后,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 钠潴留,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 系统。继发性醛固醇增多症的病因在肾上腺外, 多因有效血容量降低,肾血流量减少等原因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亢进。过多的血 管紧张素Ⅱ兴奋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于是醛固酮 分泌过多。本文仅叙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本 病多见于成人,女性较男性多见,约占高血压病 人的0.4~2.0%。
病因分类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良性腺瘤、增 生、腺癌、儿童原发醛固酮增多症、恶性肿瘤 所致醛固酮增多症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效血容量减少失血、失 钠、体流消耗;浮肿疾病如:肾病、肝硬化腹 水、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血流灌注压降低导致 的肾缺血,肾素分泌等 分泌肾素的肿瘤 如肾母细胞瘤 血管紧张素原增多见于妊娠、雌激素治疗或口 服避孕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