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郑州高新区未来15年怎么玩?全新资料解读2030年前发展规划
郑州⾼新区未来15年怎么玩?全新资料解读2030年前发展规划买房⼦,看规划懂下图等于更懂郑州很多粉丝表⽰对郑州发展表⽰迷惑,看不懂!看完这张图,是不是清晰⼀点呢?知道我们为什么看好常西湖及象湖了吧?这是郑州主城区定位,特别要注意级别,⼟地出让也会按照这个形态进⾏指标约定,开发商也会按照这个⽅向盖房,以后发展也会按照这个⽅向。
今天要探讨本图左上的⾼新组团。
郑州⾼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郑州⾼新区上升⾄国家级⾼新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110平⽅公⾥⼟地发⽣巨变。
⽬前已形成以电⼦信息、软件、动漫创意为核⼼内容的千亿级新兴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区建设等⽅⾯取得新的成绩。
同时,⾼新区聚集了全省最知名的⼤学和中学,可以不夸张的说,⾼新区是⼈才输送与聚集的宝地。
20余年⾼新区硕果累累⼊驻企业纷纷牵⼿⾼新区位于⼤郑州西北部的⾼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内唯⼀⼀家省会城市国家级⾼新区,也是国家科技部部署创新体系⾸批4个重要战略⽀点之⼀,全区⾏政代管⾯积110平⽅公⾥,总⼈⼝26万余⼈。
该区域具备区位、科技创新、智⼒科研、⼈才等优势。
郑州⾼新区投资环境优良、措施完善。
2003年9⽉,⾼新区成⽴了投资服务局,这是河南省第⼀个专门为新进驻项⽬提供协调服务的办事机构。
为了吸引企业⼊驻,⾼新区推出⼀系列措施。
⾼新区为郑州市唯⼀享受国家赋予⾼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区域,例如区内新办的⾼新技术企业,前两年免征所得税,以后⼀直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法定的税率为33%。
同时,郑州⾼新区是郑州市唯⼀不限电区。
从税收到环境,多项举措推出后,吸引了⼤量企业纷纷⼊驻。
威科姆、思达软件到阿⾥巴巴等众多互联⽹、软件、医药⾏业⼤企业进驻,⾼新区屡结硕果。
2009年3⽉,经科技部批准,与⼴州、天津、苏州⾼新区⼀起,进⼊⾸批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列;2010年,被国家标准委批准为“国家⾼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范区”,2011年2⽉,被省政府评为“2010年度河南省⼗强产业集聚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
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一、规划概况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
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
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规划与设计前期调研与分析
PART1.高新区宏观市场
1.1 高新区产业现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形成集科研、教育、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并实施“一区多园”战略,主要分布城市南区,西北区。
此图为高新区十大产业园及重点学校布局图 10
9
郑州
8
大学
6 7
1 2
3 4
5
1.郑州光伏产业园 2.新材料产业园 3.生态创意园 4.生物医药产业园 5.光机电产业园 6.河南汉威物联网科技产业园 7.河南省国际大学科技园 8.IT产业园 9.郑州电子电器产业园 10.固态照明产业园
■ 调研与分析的内容
PART1.高新区宏观市场
1.1 高新区区域配套
高新区教育资源充足,休闲配套充足,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但目前医疗、商业等生活配套较为匮乏,尚未出现
大型商业中心,以至于近3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域仍是商业“沙漠”。
教育配套
医疗配套
金融、酒店配套
休闲配套
高新区教育师资力量雄厚,在大学方面 积聚了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大学、河南 工业大学、郑州工程学院等一批高等院 校;在中学方面有郑州中学、郑州外国 语学校、郑州外国语学校分校等;另外 还有高新区小学、幼儿园等一批优秀的 小学和幼儿园教育资源。 高新区目前医疗资源相对比较缺乏,医 院有中原区第二医院、河南工业大学医 院,另外还有一些小型门诊,如雪松门 诊、众康门诊等。 ➢高新区的金融保险单位主要集中在科 学大道以南区域,主要针对的服务对象 是高新产业企业,而北区居住区的金融 保险配套相对比较匮乏。 ➢高新区的酒店配套相对比较少,主要 为西海岸商务大酒店、金桥商务酒店和 光➢高华新大区酒休店闲。配套丰富,拥有省级生态 园区项目西流湖,生态环境资源丰富; 此外建有高新区文化体育中心;另外郑 州市美术馆也建在高新区。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报送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细化方案的通知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报送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细化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08.03.07•【字号】郑开管办[2008]7号•【施行日期】2008.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报送市跨越式发展目标和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目标分解细化方案的通知(郑开管办[2008]7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市跨越式发展领导小组和省市大项目办的安排,2008年分解给我区跨越式发展目标共32个项目,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共17个。
经管委会领导研究,现将项目任务分解如下,请抓紧组织安排,将细化分解方案于3月15日前报目标考核督查办公室,并请各责任部门和单位于每月5日前报上月目标完成情况。
目标考核督查办公室将以此作为日常督查及年终考核的依据,在内网上公布目标进展情况。
联系人:李桦,联系电话:67981105。
二〇〇八年三月七日附件2:高新技术开发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008年进度目标涉及到郑州高新区的项目共计17项,其中直管项目6项,过境项目11项。
一、郑州高新区直管项目:(总牵头部门经济发展局)1.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限公司年产200吨冷轧精密带钢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200万吨冷轧精密带钢,总投资1700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20000万元,10月底前开工。
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2.郑州威科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万线IPTV系统及终端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线IPTV系统及终端,总投资100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2000万元,年底形象进度为开始进行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完成基于AVS标准的机顶盒研发,并进行成果转化;完成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研发,并进行成果转化;完成基于H.264标准的机顶盒成果转化;达到年产70万线的产能。
责任部门:中部软件园3.郑州威科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斗高精度时频应用系统项目,建设规模为北斗二代卫星接收机、运控系统授时测试终端等产品的研制,总投资8000万元,年度完成投资1000万元,年底形象进度为完成北斗/GPS综合时钟源的系统测试及产品化设计;完成BD-2卫星接收机研发;完成CDMA基站北斗时钟研发,并进行产业化建设。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 zzupb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2649 更新时间:2005-12-31 文章录入:zzupb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十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市的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市建立取得了重大成就,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
实践证明,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本原则是正确的,对市的建立和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为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把建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的指示精神,本次规划在原规划根底上,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及省、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展必要的修订。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开展规模,确定城市开展目标。
2.健全城市综合效劳功能,强化商贸金融设施建立。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全市城镇体系。
4.建立综合交通体系,突出交通枢纽优势。
5.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古代商都风貌。
6.加快根底设施与绿化建立,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围:市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市城市规划区围。
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邙山、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围。
第四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1.以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根本路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
2.围绕两个根本转变,突出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开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优化产业构造布局,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开展。
3.贯彻国家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开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建立方针。
实行城乡统筹规划,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郑政文[2007]163号
一、充分认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随着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小汽车出行比例持续增长,“车多路少”的矛盾凸显。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加剧,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步伐,切实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加快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共汽车运营系统(BRT)建设。BRT是利用现代化大容量专用公共交通车辆,在专用的道路空间快速运行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与轨道交通相近的运量大、快捷、安全等特性,且建设周期短,造价和运营成本相对低廉。要加快轨道交通和BRT系统规划的审批和建设。按照轨道交通规划,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2010年之前轨道交通1号线要开工建设;规划BRT线路3条,建设完成市中心区BRT示范线路1条。
(六)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积极构建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区主要道路要逐步设置电子导乘预告牌。在城市公共交通转乘线路较多的停靠站设置触摸式多媒体电脑查询系统,为乘客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科技含量和吸引力。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08.06.01•【字号】郑开管[2008]51号•【施行日期】2008.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郑开管[2008]51号)各局、办,石佛、沟赵办事处,各有关单位:《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已经党政联席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六月一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快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郑政文〔2007〕17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征收范围和标准第一条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下简称城市配套费)是指按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为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所收取的费用。
第二条凡在高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项目(含临时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本办法缴纳城市配套费。
具体包括:(一)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建设项目,按建筑面积征收。
(二)享受减免城市配套费优惠政策的建设项目若发生用途改变,按改变用途后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征收。
(三)经行政执法部门处罚后予以保留的违章建设项目,应当按规定补缴城市配套费。
第三条根据我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情况的实际差别,按区域分为两种征收标准:高新区建成区(即东区)范围内按市定标准每平方米170元收取;西四环以西区域(即西区)供热能力和燃气配套目前不具备条件,暂按每平方米85元标准收取。
待今后供热和燃气具备配套条件时,再按规定收取该两项配套费用。
《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印发
第12期·5·《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印发“城”与“圈”一体化发展,交通要先行。
2021年4月18日,记者从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旨在以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力支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
《规划》提出,到2035年,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同城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建成“国际性交通门户枢纽”,突出郑州航空枢纽和铁路枢纽“双核驱动”,推动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
实施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研究打开至银川、南京等地的新通道,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直连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的十向联通综合运输通道格局。
建成“轨道上的都市圈”,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坚持规划、制式、建设、投资、运营“五个统筹”,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有序推进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优化换乘设施,加快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近郊城镇和新兴增长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
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通先行区”,推动郑州都市圈跨河融合发展。
依托连霍高速和南、北沿黄高速,构建沿黄高速公路“一轴两翼”,协同推动南、北沿黄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着力推动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合并跨河,建成郑济高铁公铁两用桥;推动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功能区与郑州跨河直联。
建成“绿色智能交通示范区”,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枢纽建设,利用郑州市郑东新区自动驾驶公交1号线等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探索“智慧公交+无人驾驶+智能管控”车路协同一体化交通模式,完善智慧物流配送调配体系。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规划》旨在解决制约交通一体化的堵点和痛点,推进都市圈互联互通和同城化,并通过交通网络体系把独立的“舰船”整合成“舰队”,增强抵御经济风浪的能力和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能级。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1.09•【字号】郑政办〔2024〕4号•【施行日期】2024.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24〕4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1月9日郑州市推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3〕4号),结合《郑州市“十四五”都市区公共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郑交发〔2023〕63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围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要求,以满足老百姓对高品质多样化出行需要为目的,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数字化、绿色化、多元化建设,高质量打造人民满意、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绿色安全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确立公共交通在交通体系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为加快推进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保障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公共交通高效引领城市集约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1.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主城区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过60%,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城市公共交通成为居民出行首选。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加强郑州市交通枢纽工程高新区征迁工作的通知-郑开管[2009]37号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加强郑州市交通枢纽工程高新区征迁工作的通知正文:----------------------------------------------------------------------------------------------------------------------------------------------------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加强郑州市交通枢纽工程高新区征迁工作的通知(郑开管[2009]37号)各局、办,石佛、沟赵办事处,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郑州市交通枢纽工程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大会精神,确保西绕城公路改建工程、铁魏路新建工程、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郑州段工程、科学大道西延工程等交通枢纽工程在高新区的顺利推进,经研究决定,在高新区西四环拓宽改造工程征迁工作指挥部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力量,完善组织机构,成立郑州市交通枢纽工程高新区征迁工作指挥部,进行细化分工。
现将指挥部人员组成情况以及相关事宜汇报如下:一、机构组织指挥长:穆勇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副指挥长:时连渠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玉光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宋旭光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成员:刘新杰梁中法王德敏赵辛岭孙君甫高彦夫李秋红牛道乐尹辉夏四才任存飙史新民潘军丁继峰王志杨中伟贾建彬吕彦军李改名蒋黎明郭大刚巴增安郭聪美宋彦昆董翔李云鹏王二炎二、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上级及管委会有关此项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2.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各单位责任目标。
3.协调工作过程中重大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4.定期向管委会主任报告工程进度。
5.完成上级及管委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时间安排1.4月30日前完成西绕城公路改建工程征迁工作;2.5月15日前,完成铁魏路沿线附属物的拆迁工作(张伍寨改建段除外)。
3.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郑州段工程,根据项目部需要配合施工做好协调工作。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6.09•【字号】郑政办〔2023〕18号•【施行日期】2023.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郑政办〔2023〕18号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6月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体检第三章规划和计划第四章实施要求第五章实施过程第六章更新政策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其他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战略部署,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加快“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更新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品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更新行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更新,是指通过整治提升、改建完善和拆除重建等方式,开展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达到城市空间重塑、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改善、城市文化复兴、生态环境修复、经济结构优化、安全隐患消除的目标,具体包括:(一)以危旧房屋、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居住品质的项目;(二)以老旧的厂房、仓储、市场、楼宇、产业园区等低效或者闲置用地、建(构)筑物为更新对象,盘活低效资源的项目;(三)以老旧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标志性建(构)筑物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城市风貌的项目;(四)以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交通体系、智慧城市建设等为更新对象,提升城市功能的项目;(五)以绿色空间、滨河空间、生态廊道等为更新对象,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项目;(六)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等为更新目标,提升城市韧性的项目;(七)经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城市更新项目。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东新区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郑政文[2004]152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东新区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东新区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郑政文[2004]152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随着郑东新区开发建设的逐步深入,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逐步加快,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已迫在眉睫。
根据市政府有关协调会议精神,现就郑东新区陇海铁路以北115平方公里区域内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专项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一)各专项规划要与《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郑东新区总体规划》搞好衔接。
(二)各专项规划的完成时限必须符合郑东新区建设需要。
(三)各专项规划要严格按照郑东新区要求高标准实施。
二、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完成时限各专项规划的完成时限均以2004年7月9日为起始时间。
(一)交通管理专项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郑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科研所东南大学4.完成时限:6个月(二)消防专项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完成时限:3个月(三)公共交通专项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州市公交总公司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东南大学4.完成时限:定于2005年8月完成(四)抗震防灾专项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州市地震局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郑州市地震工程勘察事务研究所4.完成时限:3个月(五)人防工程规划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州市人防办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防工程规划)清华大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完成时限人防工程规划:8个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10个月,其中起步区为3个月(六)环卫专项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州市市政局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市市政局环卫科研所4.完成时限:3个月(七)环境保护专项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州市环境保护局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市环境保护科研所4.完成时限:6个月(八)绿地专项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北林地景规划设计研究院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完成时限:3个月(九)文物考古专项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州市文物局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郑州市文物研究所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完成时限:3个月(十)旅游专项规划1.组织单位:郑东新区管委会2.委托单位:郑州市旅游局郑东新区土地规划局3.编制单位: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4.完成时限:6个月(十一)燃气、供热、给排水、邮政等专项规划已纳入《郑东新区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其深度已达专项规划设计要求,并已进入实施阶段,仍按《郑东新区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实施。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协调解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函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协调解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日期】2010.04.23•【字号】郑开管文[2010]101号•【施行日期】2010.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协调解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函(郑开管文[2010]101号)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现将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汇报如下,请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一、高新区城中村基本情况高新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下辖两个办事处、39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0万。
目前建成区面积33平方公里,该范围内分布着近20个行政村,即所谓的城中村,随着高新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城中村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
高新区建成区内大量的城中村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相对集中,违法建设、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严重,市政基础设施匮乏,房屋破旧,环境脏乱,社会管理混乱,城市公共安全隐患多。
城中村问题已成为高新区城市化进程的“痼疾”,不利于城区整体规划和建设,严重阻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普及与发展。
若不加快城中村改造,今后改造任务将越来越重,成本将越来越高。
二、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依据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经市政府多次研究,并明确有关规定。
(一)2006年12月19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属城中村纳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批复》(郑村改〔2006〕18号),同意高新区对辖区内所属城中村进行改造建设,并纳入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计划。
(二)2007年6月1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郑政文〔2007〕103号)第四十九条规定: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可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另行制定政策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2008年4月2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政策等问题的会议纪要》(〔2008〕36号)第一项指出:郑州高新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郑政文〔2007〕103号)及相关政策规定执行,该区域城中村改造工作与各区一致,纳入全市统一管理。
郑州市高新区区域发展报告
谢谢!
2019年4月
【四】 双湖科技城——设计 高 [C格]
场地毗邻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通过连接遗址公园、体验千年华夏文明而成为具有高文化格调[C格]的区域,同时这里配置的国际幼儿园、国际学校,将成为人才成长的最佳摇篮。 场地内规划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和展示馆使高新区的居民享文化之风,圆文化之梦。
【四】 双湖科技城 更 [健康]
【四】 双湖科技城——定位
➢ 双湖科技城是中建方程以丰富的资源整 合力与开发经验,对已成熟区域资源进 行的再创新。是全市仅有的三个由政府 主导规划、统一运营开发的区域之一。
➢ 双湖科技城位于郑州高新新城核心区, 是国家战略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 心载体,占地约6平方公里,总投资超 100亿元,周边分布着北斗科技产业园、 中原科技金融港、新三板产业园等大批 高新产业园区,通过承担中央科技区 (CID)的城市定位,建设以构筑城市 整体功能为目标的智慧生态新城。
【四】 双湖科技城——设计 新 [中城]
➢ 核心区在地理和功能上将成为郑州新的中城,利用地处郑洛国家级自主创新 示范区物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周边高校云集的学术创新氛围,吸引千人计划、 黄河学者等精英人才集聚此地,积极服务周边新能源、半导体、云谷人工智 能等高科技产业园区,创造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 的科技都市中心。
【三】 产业支撑
“中原硅谷”
➢ 高新区有十几家科技型主版上市公 司,新三板上市公司数量超过70家, 是河南上市公司最多最密集的区域。
➢ 郑东新区上市公司则比较少,主版 上市公司几家,新三板9家,经开 区和航空港区更少。
➢ 高新区的这些上市公司,大多掌握 核心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代表未 来的发展方向。
【四】 双湖科技城——定位
郑州市交通规划)
计划投资470亿元郑州交通舒筋通脉5年内,郑州主城区将规划建设33座新立交——其中包括规划建设以下穿隧道为主的简易立交28座和新建成5座高架路;市区两条主要干线将建两条地下长隧道;规划建设快速公共交通线路3条;建设16处行人过街通道;近期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昨日,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局长王鹏受市政府委托,向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作关于《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缓解和预防省会郑州交通拥堵的蓝图绘出。
该规划是2008~2012年的近期规划,建设项目投资总估算约470亿元。
此次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将道路交通分为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建设和对外交通系统建设。
对外交通系统方面,近期将修建四环路、郑少高速、郑石高速连接线,新建京广南路,放射道路系统和都市区交通主干线等工程。
中心城区的道路系统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建设。
另外,《规划》还对步行交通、停车场建设等作出了规划。
郑州交通内外交困交通规划奋力突围用“内外交困”来说郑州目前的交通可能有点夸张,但相信每个郑州人近年来都感到了交通的危机。
从外部来说,郑州交通面临挑战。
铁道部将在全国建设四大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同时发展六大客运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
铁道部《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以武汉为中心、布局建设1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100亿元,郑州的铁路枢纽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从内部来说,郑州市路网结构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路网密度偏低。
二是路网结构不合理,市区道路多为双向两车道,主城区缺乏大容量的快速通道。
同时,受铁路交织的影响,市区贯通道路较少,中心城区很多支路和街坊路路面较窄,通行能力不足。
三是北四环(原大河路)尚未修建、西四环北段道路较窄,环路及放射道路尚未形成系统,对外疏散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四是市区主要道路通行能力不足。
金水路、陇海路等道路通行能力严重饱和,目前的铁路立交涵洞偏窄,通行能力较低。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日期:汇报人:•开发区概况•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城市建设与生态环保目•下辖乡级行政区介绍录CHAPTER开发区概况0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郑州市区西北部,东临京广铁路,西至中州大道,南接郑州市三环,北至连霍高速。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仅12公里。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郑州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约15℃,降水量在500-900毫米之间。
交通状况周边有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沪陕高速等高速公路,可实现与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连接。
区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通网络发达,路网覆盖面广,交通便利。
CHAPTER经济发展02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新区在新材料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新型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想(郑州)智能产业园经济发展亮点创新驱动开放合作高质量发展CHAPTER科技创新03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技术成果转化CHAPTER人才政策04人才政策CHAPTER城市建设与生态环保0503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规划与建设01科学规划02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030201绿色低碳发展CHAPTER下辖乡级行政区介绍06人口面积约10万人口,面积15.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9个社区经济产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下辖地区经济产业石佛镇人口面积地理位置约3万人口,面积27.6平方公里下辖地区经济产业21个行政村、4个社区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为主地理位置人口面积经济产业下辖地区人口面积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部地理位置下辖地区经济产业01020403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为主约10万人口,面积15.7平方公里15个行政村、10个社区THANKS 感谢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目录一、概述1.1 区域概况1.2 规划背景1.3规划依据1.4规划理念1.5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二、规划目标2.1区域发展现状2.2交通愿景2.3远期发展目标2.4近期发展目标三、交通发展战略四、高新区交通发展现状4.1.高新区道路一览表4.2高新区主要道路路段的交通调查4.3高新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调查4.4高新区主要路段高峰期路况五、交通发展趋势六、综合交通规划6.1 对外交通规划6.2 干路网规划6.3 公共交通规划6.4 停车规划6.5 交通管理规划6.6客货运系统6.7近期建设重点6.8近期管理举措附录图一、概述1.1 区域概况郑州市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内,由西南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宏观区位1.2 规划背景9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两翼齐飞""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中观区位1.3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19953、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034、 《河南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20055、 其他上位相关规划1.4 规划理念1.智创:机遇无穷的创业环境 为中小型创新企业提供资金、场地和设施方面的支持,加强新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刺激创新性企业成长。
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生产、科研、融资等综合环境,以智力产业带动园区工业品质提升。
2.智居:高科技低碳生活社区 居住用地和产业用地适度混合,实现综合开发,减少不必要的通勤需求。
居住区开发采用小尺度街坊开发的模式,重视城市界面,提高社区活力。
支持居住建筑采用环保技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树立低碳生活社区示范。
3.智享:丰富完善的配套设施 争取高品质的医院、学校、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设施。
减少对郑州主城区的功能依赖,分流主城的公共设施需求。
以完善的配套设施,提升新城的人气,迅速实现居住功能的完善和扩张。
4.智行:安全舒适的步行城市 塑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入住。
针对高端人才的生活需求,倡导低碳生活模式,鼓励非机动出行。
结合城市开放空间和公共交通站点打造独立的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同时,公共服务设施全部串联在系统之上,实现公共设施步行可达。
1.5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规划范围:郑州市高新区。
区域交通设施规划范围为郑州大学新校区周围道路。
研究范围可扩展到更大的范围。
规划范围规划年限:近期为 2015 年,远期为 2020 年。
机场、铁路、港口、集疏运等重大交通设施适当延长规划年限(2030 年)。
轨道交通可延长至远景 2050 年。
2 现状与调查二、规划目标2.1区域发展现状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南临西流湖,北接邙山,东与环城快速路相联,西四环穿区而过,距市中心约12公里,南距310国道2公里,北邻连霍高速公路,距新建郑州国际航空港30公里,对外交通条件优越。
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高新区水质、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是郑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区域。
交通便利,轨道交通1号线西起高新区的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
科学大道、莲花街、瑞达路、雪松路、长椿路四通八达,能够快速方便的与外界联系。
区域发展现状2.2交通愿景(1) 将区域交通体系融于大区域交通体系之中,建立以城市快速路、城市干道为骨架的交通运输网,形成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建立与区域发展布局和土地利用相适应的,由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不断满足发展各阶段的交通要求,促进和引导区域合理有序发展。
(3)重视各功能区内部的非机动车道和休闲步道建设,形成连续、便捷、安全、舒适的非机动车和步行道路系统。
(4)高度重视静态交通及配套建设管理,建立与土地利用、开发使用方式以及停车需求的时空分布相一致的城市静态交通系统。
2.3远期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构建新交通系统,面向城市空间拓展和港口发展要求,构筑内外畅达、集约高效、融入区域一体化的综合客货运输体系,以满足城市自身不断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和不断提高的运输服务质量要求,同时引导城市交通走上结构和谐、生态集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目标特征(1)内外畅达:建成多方式协调发展、高度发达、利于承接区域经济圈辐射和辐射中原的区域交通系统,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2)结构和谐: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组织有序的道路交通设施与运行系统;(3)生态集约:选择和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交通体系,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2.4近期发展目标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城市交通网络优化升级,交通更为快速便捷,交通运行顺畅有序,交通结构和交通出行环境明显改善。
三、交通发展战略3.1交通引领,促进交通与用地布局统筹协调发展1、以交通设施建设引导城市空间拓展(1)以交通走廊引导和支撑主城区由单中心向“一主三副”空间布局形态的转变;(2)以公交引导为主的城市发展模式(TOD);(3)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建设贯彻公共交通引导的原则,采取有机疏散与集中发展、集约利用相结合,避免均质化的土地利用模式;(4)主城区内用地组团的分布,要有利于疏解老城区和城市核心区的交通压力;(5)实施邻里社区单元内部土地混合开发,降低交通出行需求,同时重视多样化的交通设施建设;(6)对于大型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加强用地控制和预留。
2、继续保持适度超前的交通投资(1)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道路建设较快发展,加快建设干线公路提档加密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公路达标升级工程,加快主城及其与新市区、新城联系的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新市区、新城干道网和支路网建设。
(2)改革城市道路、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等交通设施投融资模式,保证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3、建立与组团片区功能和用地强度相适应的交通网络和运行体系(1)老城区要充分考虑保持原有城市肌理,路网发展要以梳理和整治为主,完善交通管理设施,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2)主城副中心道路交通系统必须保证良好的可达性,提高路网密度,保持规整性、系统性和完备性。
同时,结合道路建设,高标准配置先进的交通管理设施体系,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
(3)港区路网发展要充分协调城区道路与疏港道路的关系,实施客货分离,明确道路的服务功能。
4、加强快速道路、主干道、大运量公交等沿线的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控制(1)快速路的布局要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不宜从商业性、生活性组团中间穿过。
(2)要控制城市主要干道两侧的用地开发性质和强度,避免大型公建直接开口于主要干道,图02 区域发展现状确保城市主要干道交通功能的发挥。
(3)对城市主要客流走廊,根据远期公交优先通道和轨道交通规划,强化两侧高密度的居住、商业、办公用地开发,为公交发展积聚客流。
5、积极推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建议实施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并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对新开发项目交通影响区域内各类交通设施的供求进行分析,评价项目开发对周边交通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城市开发项目的改善措施和方案。
3.2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差别化的交通发展策略1、采取差别化发展政策,引导小汽车和摩托车的合理使用(1)受城市核心建设区、特别是老城区路网容量的限制,远期需根据中心区道路交通拥挤程度,适度采取区域差别化的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2)主城区外围地区可以采取较为宽松的机动车拥有和使用政策。
(3)城市中心区进一步扩大摩托车禁行范围,未来主城区整体设置摩托车禁行区,并加强摩托车管理;市域其他片区、组团可以采取较为宽松的摩托车发展政策。
2、根据城市用地性质和强度不同,采用差别化的路网发展策略(1)市域道路的配置形式要充分考虑到道路城市化发展的功能要求。
(2)对于城市中心商务区、西部新区核心地带等以高密度商业、办公用地为主的地区,路网发展总体要以小尺度、高密度为主。
(3)对于工业用地地区道路网可以适当降低路网密度,同时要适当考虑面向货运车辆通行的道路功能和形式要求。
3、采取差别化停车发展策略,以静制动(1)根据城市交通状况,适时采取差别化的建筑物机动车泊位配建标准。
(2)中心区总体倡导公交优先,要适度控制社会公共停车设施的供应。
(3)对于中心区、外围区的停车收费采取差别化费率,中心区高于外围地区。
(4)通过差别化的停车设施供应和需求管理策略,实现动静态交通的协调发展。
3.3绿色主导,构建多元和谐的城市交通模式1、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1)政府加大对公交发展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力度。
(2)完善公交线网,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交线网体系。
(3)重视公交场站建设,落实公交发展用地。
(4)建立衔接顺畅、换乘方便的公交换乘系统。
(5)开辟特色专线,在旅游景区开通旅游专线,通过长途旅游巴士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资源的整合协调。
(6)从路权、信号控制等方面提供公交优先。
2、创造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鼓励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1)要重视非机动车道路网络的规划、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强交通整治管理,确保非机动车交通空间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2)加大步行系统建设,加强步行空间的改造和管理,塑造安全、舒适、友好的步行环境。
3.4需求控制,全面提升综合交通管理水平1、形成良好的交通发展决策体制与高位协调机制在组织架构和形式上,可以成立由市政府直接牵头,规划、建设、交通、交警、城管、市政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及新区、港区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交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指导、协调交通领域内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处理。
2、优化道路交通组织体系(1)全面实施交通系统管理,建立合理的交通组织体系。
包括建立空间上相互分离的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