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折形状2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分别在不同的方向进行对称、平移、旋转折叠后的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纸片、彩纸等材料进行对称、平移、旋转折叠,并正确记录下每次折叠后的图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折形状活动的兴趣和热爱,以及采取合作方式完成任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本节课以折形状为主要内容,学生将学习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这三种基本平面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等操作。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让他们体验折纸对图形变化的影响。
2.1 教学内容1.三角形的对称折叠2.正方形的平移折叠3.长方形的旋转折叠2.2 教学分析1.三角形的对称折叠三角形折叠是学生能够接纳和掌握的简单操作,可以在学习中渐进掌握,通过三者(底边,高度和角度)的逐步调节,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对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对称性。
2.正方形的平移折叠正方形的平移折叠是学习的难点,需要学生理解平移是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通过操作平移折叠,学生掌握了平移规则的基本概念,以及规律和特点。
3.长方形的旋转折叠长方形的旋转折叠需要学生理解旋转是基本的变形技巧,可以看作是平移和对称的结合,通过角度的不同旋转促使图形的展开。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生活中常见的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折形状活动的好奇心。
2.合作探究法在实践过程中,采取合作方式,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思想。
3.探究发现法发放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让学生自由地试着按照所学内容折叠,逐渐熟悉图形的变化与特点,并发现折叠时的规律四、教学流程4.1 教师引导1.引入:对折形状的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并介绍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提问:在引导学生熟悉三种基本图形的基础上,从折叠操作的角度配合实际情境提问,引导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探究。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折形状》教课方案教课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 课《折形状》。
教材剖析:《折形状》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 1 课。
本课以把纸折成不一样形状为例,研究它们的蒙受力,指引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蒙受力大小相关,进而发现薄材的曲折变形能够增大其蒙受力。
知道人类正是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遇到了启迪,将其原理宽泛地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之中。
经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能对常有事物的实质属性进行抽象、归纳,形成科学观点的能力。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常有的四种形状,能辨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2.能够经过实验研究物体形状与蒙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蒙受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经过实验研究物体形状与蒙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赏识自然界生物巧妙的形状和构造,领会它们带给人们的启迪。
2.经过实验研究让学生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激发研究兴趣。
3.知道改变形状增大蒙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拥有宽泛的应用。
教课重难点:重点:研究物体形状与蒙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难点: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蒙受力的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课准备:学生准备: A4 复印纸、重物(书籍)、鸡蛋壳、双面胶、剪刀。
教师准备:纸折图形、课件、鸡蛋壳、一块方形木板、透明板塑胶板、3 箱矿泉水、3 叠 A4复印纸。
课时:1 课时教课过程:一、激趣导入1.科学世界奇特巧妙,这节课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同去研究一些科学原理,大家有兴趣吗图片展现:赏识大自然中各样形状的生物,谈谈大概是什么形状(课件画出每个物体形状)小: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体是由柱体、体、台体、球体等 4 种基本形状组成的。
(件出示)2.大自然的各样生物成的形状有什么好小:因自然界中生物所拥有的形状,有抵抗雨,增添自己蒙受力打得的,因此人就依据它的形状建筑了房子、金字塔,制作了篷、台灯等。
我一同来研究形状与蒙受力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折形状-苏教版
折形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2、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1、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解释;2、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3、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4、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2、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他们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和创新胆量。
重点难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一)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1. 讲述:(出示4种基本形状)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台形、锥形、柱形、球形等4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2. (出示乌龟、建筑物、帐篷等图片)仔细观察下面的物体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3. 生讨论、交流活动2【活动】活动(二)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1. 谈话:老师想用这张纸托起一本书(教师操作),可总是失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老师吗2. 生尝试用纸托起科学书。
3. 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这本书的重量呢4. 学生汇报(师板书:形状)5、启发:为什么改变这张纸的形状,就使这张纸的(板书:承受力)承受力增大㈢、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揭示问题:物体的形状对其承受力究竟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借助这张的纸来进行研究。
2、谈话:薄薄的纸片能改变成各种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也可以把纸折成纸筒的形状,如方形、六边形、圆形、三角形等(出示方形、五边形、圆形、三角形纸筒)。
你会折出这些纸筒的形状吗3、出示做一做,学生按要求折纸。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折形状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提出周围环境中与形状有关的问题,并设法说明;●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方法;●能推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担力大些;●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担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明白物体的形状不同,承担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赏自然界生物奇异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发;●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
重点:明白物体的形状不同,承担力的大小也不同难点: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蜂巢、乌龟、房屋等图片,蚌壳、螺壳、蛋壳、罐头盒、汤勺、台灯罩、瓦楞纸等实物。
学生预备:橡皮泥、小刀、图画纸、胶带、剪刀、练习本、厚书、鸡蛋等重物。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
1、谈话: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几种形状构成的,请大伙儿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3、活动:学生探究用小刀切割橡皮泥。
4、交流: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担力。
1、谈话:纸是我们周围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方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
2、活动:学生折纸,交流各自折的形状。
3、谈话:刚才我们把纸改变成了这么多形状,谁能来给这些形状分分类呀?4、活动:学生分类。
5、那么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担力最大呢?你能推测一下吗?6、学生讨论。
8、谈话:刚才仅仅是我们的推测,那是不是如此的呢?我能够通过证据来证明我们的方法。
9、学生讲述方法:只要在上面放重物就行了,比一比,哪种形状上放的重物多确实是谁的承担力大。
10、讲述:为了使实验的标准相同,放在上面的重物也应该是相同的。
11、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13、交流各种形状的承担力。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折形状一、教学目标:(一)进程与方式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大体形状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利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讨物体形状与经受力大小的关系。
(二)科学知识:1.明白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组成的,熟悉一些简单形状。
2.明白改变物体的形状经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
3.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的物体经受力。
4.明白改变形状以增大经受力的方式应用很普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异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发。
2.体验与人合作一起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二、重点:探讨物体形状和经受力大小的关系。
三、难点:探讨物体形状和经受力大小的关系。
四、教学预备:教师预备: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等模型的课件、纸筒(1)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高度一样,底部周长一样,纸张一样,A4纸)(2)带几张纸。
五、教学进程:(一)熟悉四种大体图形1.(出示各类图片或实物)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类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类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以下物体是有那些形状组成的吗?2.讲述:物体有各类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台体、球体五种大体形状组成的。
3. 观看你身旁的物体,说说它们都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
(出示各类图片或实物)4.咱们生活中这些动物、植物、建筑物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有什么作用呢?咱们明白生物们都有着各自生存的本领,这些形状是不是它们生存的本领之一呢?(二)探讨不同形状的纸的经受力。
1.谈话:咱们来个挑战,纸是咱们最多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方法用纸托起一本书吗?2.学生分组讨论。
3.看来改变纸的形状能够改变纸的经受力。
板书:()就这句话大伙儿有什么问题想提呢?(教师板书问题)4.谈话:(梳理问题,得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教师拿出提早做的各类柱型纸筒。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教学设计
6.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物体,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美更坚固。
教学反思
这堂课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教师只告诉学生研究纸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至于如何实验、纸折成什么形状,由学生自己设计。教学设计实验记录的形式提示学生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控制完成,使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教师讲要求:(教师展示几种形状)我们将纸折叠成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试一试。注意折四种纸筒时上下两个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不能留缝。(也可以折成其他的形状)
4.学生进行折纸活动。
5.谈话:我们把纸折成多种形状,目的是为了检测它们的承受力,你们猜猜这几种纸筒谁的承受力最大?请你们按承受力大小排序并填在活动记录上。
9.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薄薄的纸如果改变形状的确可以托起较重的物体。科学家经过反复的试验,发现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四、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了薄的材料如果改变形状,可以提高承受力,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同你能不能运用这个知识分析一下这些物体为什么这样设计?
2.学生讨论并尝试并汇报。
3.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托起着本书呢?
4.学生汇报。
5.这节课我们就把手中的纸折成各种形状托起一本书、两本书、更多的书(板书:折形状)。
二、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1.自然界中有很多物体,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面物体是由哪些形状构成?并猜测一下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
苏教小学科学五下《2.1.折形状》word教案(2)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折形状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二)科学知识: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的,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
3.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的物体承受力。
4.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二、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三、难点: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四、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模型: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蛋壳8个半圆,纸筒24个,两块板(师提前必须预做实验P18)生准备(1)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高度一样,底部周长一样,纸张一样,图画纸好)(2)带几张纸。
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四种基本图形1.(出示各种图片或实物)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那些形状构成的吗?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球体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
1.谈话:纸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张改变一下形状托起一本书吗?2.学生分组讨论。
3.老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做的各种筒形纸。
4.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几种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5.学生讲述方法。
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6.谈话:我们用书本检测承受力,因为书本可以一本一本地放,,测试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放书本是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折形状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折形状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折纸的基础方法•学习折叠几何图形的方法•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基本图形的折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折一张正方形纸成长方形和三角形2.折一张正方形纸成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3.折一张菱形纸成正方体和长方体3.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示范教学、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精美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询问学生对折纸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折叠方法(20分钟)教师让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折叠,完成折叠基础练习。
先讲解折纸的方法,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第三步、学习基本图形折法(30分钟)教师让学生按要求折纸成不同的基本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等。
同时在学习折法的过程中,梳理和掌握相应的术语和概念。
第四步、学习立体图形折法(30分钟)教师让学生按照要求折纸成不同的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的了解。
第五步、小组合作展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折纸作品,并在最后进行展示。
第六步、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点,以便今后的学习和巩固。
5. 必备材料•折纸•折纸教学PPT•折纸教学视频二、教学反思本次折纸课程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在课程中,学生通过亲手制作折纸,有助于提高感官体验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但是本次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一些特殊的折方法,学生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折纸效果不佳。
其次,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最后的小组展示时间较为紧张,学生展示不够充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的设计,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照顾,同时不断推进教学方式的改进,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苏教五年级下册2单元形状与结构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下《折形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折形状»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以把纸折成不同形状为例,研究它们的承受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形状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有关,从而发现薄材的弯曲变形可以增大其承受力。
知道人类正是在和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受到了启发,将其原理广泛地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之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能对常见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2、了解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1、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
2、能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们带给人们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大小不同。
【教师准备】:课件、A4复印纸、练习本、胶带、剪刀。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一张纸和一本作业本,提问:你能想办法用这张纸把作业本托起来吗?要保证作业本距离桌面15厘米以上。
指名上台演示。
师:他刚才做了些什么,才让这张纸托起笔的呢?生:他把纸折成了圆柱形。
师:纸的什么发生了改变?生:形状。
(板书:形状)师:形状真的与承受力有关吗?(板书:承受力)二、探究纸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1、讨论活动方案思考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进一步地了解纸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呢?生:我们可以把纸折成不同的形状,然后在上面放重物,看看哪种形状的承受力比较大。
2、指导实验(1)折纸筒要求:a、折的纸筒高度一样。
b、纸筒上下两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
3、学生折纸筒,教师巡视指导。
4、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比较这些纸筒的承受力呢?实验要求:a、本子要放在纸筒中心,轻拿轻放。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折形状》。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折纸;2.能够准确折叠各种形状的纸张;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折叠出不同的形状;4.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5.培养学生耐心、细心、认真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不同形状的纸张的折叠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复杂结构的形状的折叠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维度教学方法,包括听讲解、看教材、看视频、动手实践等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知识,而且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1. 预习在课前让学生预习教科书上的内容,让学生大致了解折纸的概念。
2. 讲解1.教师介绍什么是折纸,通过PPT或者板书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折纸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2.告诉学生本次折纸的命题,例如折叠出人、动物、建筑等。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将讲解部分中展示过的折纸体验活动尝试一遍,让学生感受一下折纸的方法和乐趣;2.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跟随操作两种方式进行,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形状的纸张的折叠方法,例如:飞机、木屐、鸟、精灵帽子、圣诞鞋、恐龙等;3.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制定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自主折叠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4. 总结总结本次授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将折纸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六、教学后期在课后,通过练习作业、小组展示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让学生可以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中,不断提高操作的技能和能力。
同时,也可以定期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最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说课》教案.doc
《折形状》说课稿一、关于教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起始课。
要求学生达到五个预期学习结果: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能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也会改变;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是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主体活动就是预测实验四种纸筒的承受力。
蛋壳承受力是一个拓展延伸。
二、关于教学理念分析:科学学习要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果断单刀直入地设计问题,直奔主题,就可能保证把握探究教学的重点环节,为重点环节的探究活动留出大块时间,自然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探究实验活动--折各种形状的纸筒并研究其承受力,研究纸筒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究。
两个探究活动紧紧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做"科学,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
在快乐的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知道了物体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并学会了改变形状,可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
三、关于教育教学具体目标:一、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2 、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3 、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4 、通过探究活动巩固探究的步骤和过程。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难点:在探究过程中控制条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四、关于教学流程: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趣---引导探索---分组实验---交流评价”。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1 折形状2-苏教版
《折形状》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的实验。
三、教学准备课件、A4纸3张、双面胶、30本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是真的吗》这个节目你们看过吗?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
一张薄薄的A4纸,软软的,但是它能承受这样一本厚厚的字典,是真的吗?2.怎样才能让它承受这本字典的重量吗?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我们把纸折一折,折成一种形状,它就会有一定的承受力。
折成什么样的形状,它才能承受住这本字典,甚至是更重的物品呢?(教师板书课题:折形状)3.生活中有很多柱状支撑架,我们来看看,会不会给你们带来启发。
你觉得如果我想让这张纸承受一本厚字典,可以把纸折成什么样的形状呢?或者说纸折成哪种形状承受力最大呢?(二)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1.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我们该如何研究呢?今天我们就用纸,折成各种柱状来进行探究?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就选择几种典型的,圆柱形纸筒、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这四种形状(教师展示四种形状)。
2.我们把纸折成这几种形状,目的是为了增加它们的承受力,那么你认为这四种形状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把四种形状按承受力的大小进行排序吗?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呢?各小组讨论一下,并作好记录。
3.可哪种形状的承受力更大呢?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先只折叠圆柱形纸筒、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这四种形状(教师展示四种形状)。
要想折好这四种形状,折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折的纸筒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细,做实验时能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比?◇一样的纸、纸的大小要一样;◇粘胶水的距离要一样;(老师已经粘贴好了)◇折出来的纸筒的每条边应该相等;◇纸筒要一样高,不能有的横折,有的竖折;◇纸要一样厚,否则就不公平;◇纸筒的接头要一样多,纸筒折得越小越牢固;4.我们怎样来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纸筒,谁的承受力最大?(比一比哪种形状上放的重物多,就是谁的承受力大。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0
《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构成物体的四种基本形状:椎体、柱体、台体、球体。
2、能说出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1、能指出一些复杂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的。
2、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并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能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举例说明它们带给人们的启示。
2、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人合作。
3、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控制好不同形状的纸筒的承受力对比实验的变量。
教学准备:A4纸、双面胶、实验记录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折形状》教案一、前测导学,课始检测1、师:课前同学们通过自己观察周围物体、预习课本,了解到了那些信息(生说)。
教师及时评价。
2、师:是呀,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下面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3、师: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割或拼装组成其他形状。
4、课件出示:台灯、仙人柱、乌龟......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5、过渡:(出示一张A4纸)怎样用一张纸托起科学书现在谁愿意来挑战一下你是怎么做到的改变形状。
你能给它命名吗。
师:刚才我们只是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那么要想增加纸的承受力,我们就得改变纸的形状。
同学们课前都折了自己想折的形状。
(生折)那你知道它们的承受力一样吗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它们的承受力大小呢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以生物入手来研究形状,也暗示着生物的形状给人们以很大的启示。
为下一步探究形状与受力的关系做好铺垫。
二、组内互学,合作探究1、折纸筒师:这就需要我们把纸折成不同形状,并在各种形状上添加书本来比较承受力的大小。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2
《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2、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大小。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纸筒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1、知道纸筒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2、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改变纸的形状以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难点: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课本、A4纸、双面胶一、导入1、故事:中国古代有一个建筑师名叫丁谓,他技术高超,名扬四海。
这一年皇帝想要修一座宏伟气派的宫殿,于是请来了丁谓,他便成为负责该项工程的主管。
但这一决定招来了原来皇宫建筑师的嫉妒,当宫殿即将完工已修建到顶部的关键时刻,这个建筑师花钱雇人将顶部材料的内部装入了金属,材料变得异常沉重。
这天,丁谓又来视察,看到工人们非常吃力地搬运材料,他立刻查看,发现了问题,知道有人陷害。
但是工期马上就要到了,根本来不及重新买材料返工,只能把这些材料安装到屋顶上去,可是用了这样的材料,会发生什么现象(房屋倒塌)是啊,这不但自己要丢掉性命,还会伤害到别人。
你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丁谓度过难关吗2、增加柱子。
3、用什么样的柱子(圆柱形)还能用什么样的柱子(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4、是不是各种形状的柱子都能支撑住灌了金属的屋顶呢(能、不能)5、小结:看来形状不同有可能支撑的重量也不相同,也就是承受力不同,究竟哪一种形状所能承受的力更大些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不同形状和承受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承受力)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谈话:要探究不同形状和承受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重物和支柱,我们没有现成的支柱,只有一些纸,一张纸能承受重物(书)吗(折出筒形)对,折出各种形状的筒形来模拟支柱。
用纸折不同形状的筒形有没有要注意的问题2、学生回答(纸的材质、大小、高低、层数等方面一样)。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折形状》公开课教学设计2
折形状(教案)教学内容:折形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就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大小;●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教学难点: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教学准备:乌龟、蛋壳、罐头盒、纸壳、钢勺、铁管等实物,帐篷、金字塔等图片。
学生准备:B5打印纸、双面胶带、剪刀、重物(VCD盒)、鸡蛋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老师想用这张纸将一支笔托起,可是这样操作总是做不到(教师演示),大家有没有简单的办法用这张纸托起这支笔呢?2.学生操作,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教师提问: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这支笔的重量呢?4.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形状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1.教师谈话: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现在我们每组桌子上都有几张同样的纸,要增加它们的承受力,我们就需要改变它们的形状,你都能将它们折成什么形状呢?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板题:折形状)3.教师谈话:大家的办法真多,可哪种形状的承受力更大呢?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先只折叠圆柱形纸筒、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这四种形状(教师展示四种形状)。
要想折好这四种形状,折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4.学生汇报,(小组要分工;上下两个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不能留缝……)之后学生进行折纸活动。
5.谈话:我们把纸折成这几种形状,目的是为了增加它们的承受力,那么你认为这四种形状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把四种形状按承受力大小进行排序吗?你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呢?6.学生讨论、汇报,记录好预测结果。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苏教版2
折形状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2、知道圆柱形的承受力最大。
科学探究:1、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结构哪种承受力大些。
2、能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
科学态度:1、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到重要作用。
3、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了解它们带给人们的启示。
4、了解薄壳形状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控制好不同形状的纸筒的承受力对比实验的变量。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A4纸、双面胶、重物(书本)、蛋壳【教学方法】探究——研讨法一、激趣导入1.师: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谁有办法让这张薄薄的A4纸立在桌子上,并能托起这支笔呢生:可以把纸折成拱形、波浪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师:谁愿来上台试试(一学生把纸折成圆筒,把笔牢牢地支起,大家给予了掌声。
)师:他改变了什么,使这张薄薄的A4纸立在桌子上,并能托起这支笔呢生:纸的形状。
2、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形状一课((PPT2)并板书课题).二、探究纸的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师: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那么要想增加纸的承受力,我们就得想办法改变纸的形状。
那么你想把纸折成什么形状呢生: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圆形……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正三边形纸筒、正四边形纸筒、正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板书),这四种形状的纸筒,看哪种承受力最大既然要研究它们,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生:纸筒要样高,不能有的横折,有的竖折。
生:纸筒的接头要一样多生:纸要一样厚,否则就不公平。
师:大家讲得很好。
也就是说我们折的纸筒要一样高,纸筒的接头要一样宽,纸要一样厚.师:我们把纸折成这几种形状,目的是为了增加它们的承受力。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折形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照应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什么是折形状并能绘制出图形。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折纸的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空间位置的认识。
重点难点:1、认识折形状并能够绘制出图形。
2、掌握折纸的方法,实现折形状。
3、加深对空间位置的认识。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出示若干折叠好的折纸图形,让学生猜测并讲述自己的想法,之后大家同意了一些定义。
2、学习(1)让学生拿起一张方格纸,说:“我们先用直线将这张纸分成四份。
”并示范,之后学生跟着做。
(2)接着,老师介绍了折形状的方法,即将原纸沿着图形的对称轴弯折后,压平成为一个图形。
(3)老师示范了如何通过折纸的方法绘制出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矩形、等腰梯形等形状。
(4)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画完这些图形之后,有没有别的方法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式?(5)让学生探究折纸对称绘制的方法,并自主设计创新其他不同形状。
3、展示让学生将自己所折出的不同形状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相互欣赏表扬。
4、总结让学生将刚刚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5、作业让学生根据月份来设计一个折纸飞机图案,要求每一个纸飞机都是相同的。
教学设计二:探究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什么是折形状并能绘制出图形。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折纸的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空间位置的认识。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重点难点:1、认识折形状并能够绘制出图形。
2、掌握折纸的方法,实现折形状。
3、加深对空间位置的认识。
教学步骤:1、导入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折出自己所喜欢的形状,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路及过程。
2、探究(1)让学生仿照例子,使用自己的方式制作出一些折纸。
(2)老师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样的伸缩线在折出图形时使用得更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折形状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科学探究
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2.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3. 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探究证实的结论是不同的。
4. 知道在探究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5. 会根据需要,从各个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6.能倾听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
科学知识
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2. 能根据特征对问题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能将材料的特性与用途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想知道,爱提问。
2.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 愿意合作与交流。
4. 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 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6. 乐于试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
1.折形状
2.搭支架
3.建桥梁
4.造房子
单元教学概念图:
本单元试验
1.折形状
课程标准:
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
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2. 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3.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科学知识
1.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2.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3. 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
4. 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2. 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3. 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层次2: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层次3: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
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
探究能力:
层次1: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
层次2: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
层次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材料:大小差不多的纸、胶水、蛋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