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古诗《惠崇》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惠崇》原文翻译及赏析诗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代:苏轼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赏析“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
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
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
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
“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这句诗化用了唐人: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
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
“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
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
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及翻译,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及翻译,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赏析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作者:苏轼〔宋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赏析三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
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
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创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
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译文及注释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译文及鉴赏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译文及鉴赏《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
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及注释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⑷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
《楚辞》“恋恋兮依依。
”归人:回家的人。
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过。
鉴赏其一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
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惠崇春江晚景译文及注释
惠崇春江晚景译文及注释惠崇是清代文学大家,也是中国四大著名画家之一,他的诗文作品描绘了自然风景,如《惠崇春江晚景》,深受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惠崇春江晚景”是惠崇在西湖旅游时贴近自然、拍摄风景的作品,它以极具感染力和抒情性的文字,描绘了春江晚景微妙的景象,与湖面上清晰可见的夕阳融为一体,可以说是一篇宏观而又细致的春江晚景描写。
下面是该诗的译文和注释:“回望春江晚景,日落湖边金山舞。
洞天山上云雾横,渔歌声里秋潭深。
满目春光空湖游,夕色洞庭待客稀。
轻烟清风随碧浪,碧玉行舟绕湖畔。
”注释:回望:过回望表达出作者对于过去的深刻思念。
春江:作者描绘的是一条春季的江河,春江不仅指流域本身,还暗指春江上漂流的美好景色。
晚景:日落时的景色,由于是春江晚景,作者把晚景与春江结合,更加凸显出春江的美。
日落湖边金山舞:山指的是夕阳,湖边金山舞指夕阳在湖面上舞动,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洞天山上云雾横:天山指的是湖边的山脉,云雾横指天空中绵绵缭绕的云雾,使景色更加美丽。
渔歌声里秋潭深:歌指的是远处湖面上传来的渔夫们唱歌的声音,秋潭深指远处湖面中有深深的秋水。
满目春光空湖游:目春光指的是湖面上洒满的春光,空湖游指作者可以自由的在湖面上漫步,感受春江的美景。
夕色洞庭待客稀:色指的是湖面上满是夕阳的晚景,洞庭指的是洞庭湖,代表了作者静静眺望湖中夕阳的宁静心态。
轻烟清风随碧浪,碧玉行舟绕湖畔:两句描述了作者游船行驶时所看到的景象,碧浪指的是湖面上的波光,碧玉行舟指的是游船在湖面上航行,绕湖畔指的是游船绕着湖的畔边行驶,美不可方物。
总结:《惠崇春江晚景》是惠崇一篇以春江晚景为题材的诗文作品,他用诗词抒发出自己在湖边旅游感受到的春江晚景美景,其中融入了日落金山舞、洞天山上云雾横、渔歌声里秋潭深、夕色洞庭待客稀、轻烟清风随碧浪等等,极具感染力和抒情性,使人仿佛置身于自然美景之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全诗译文及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依依:不舍之貌。
归人:回家的人。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更待:再等;再过。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
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
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
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意思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意思,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意思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惠崇春江晚景的赏析:惠崇,福建建阳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称他有“绝艺”(《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
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图画见闻志》卷四)。
由此可见,惠崇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钱钟书《宋诗选注》作“晓景”)应是他擅长的得意之作。
惠崇原画已经失传,但从诗人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到画面图景。
北宋诗人晁补之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苏轼的这首诗妙在既能写出“画中态”,又能传出“画外意”,使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难怪清代大才子纪昀在读到此诗时惊叹说:“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静静的江岸上绿竹潇潇,在青翠嫩绿的竹叶外点缀着三两枝桃花。
竹外桃花,红绿相映,淡淡一笔,将那花竹交错、红绿掩映的“桃花报春”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桃花报春,春天来临,而桃花才三两枝又说明季节实为早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
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
“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意思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意思,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苏轼的意思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惠崇春江晚景的赏析:惠崇,福建建阳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称他有“绝艺”(《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
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图画见闻志》卷四)。
由此可见,惠崇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钱钟书《宋诗选注》作“晓景”)应是他擅长的得意之作。
惠崇原画已经失传,但从诗人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到画面图景。
北宋诗人晁补之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苏轼的这首诗妙在既能写出“画中态”,又能传出“画外意”,使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难怪清代大才子纪昀在读到此诗时惊叹说:“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静静的江岸上绿竹潇潇,在青翠嫩绿的竹叶外点缀着三两枝桃花。
竹外桃花,红绿相映,淡淡一笔,将那花竹交错、红绿掩映的“桃花报春”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桃花报春,春天来临,而桃花才三两枝又说明季节实为早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
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
“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
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
惠崇春江晚景翻译诗句意思
惠崇春江晚景翻译诗句意思
这首诗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惠崇春江晚景》原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
(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赏析
诗的前三句描绘春天的景色,最后一句是诗人看着这幅画联想的事物,整首诗描绘一个令人神往的春天。
诗人由江中写到了河岸,细致的观察竹叶染成绿色,桃花开了,鸭子在水中游泳,无一不显示春天的活力,而最后一句遐想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
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
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惠崇春江晚景解析(附注释+译文)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①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②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③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④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创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公元1085年(神宗元丰八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
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本首诗是其第一首。
【作品赏析】这首诗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写的一首题画诗。
一首好的题画诗,既要点明崮面,使人如见其画,又要跳出画面,使人画外见意,从而既再现了画境,又扩展和深化了画境。
惠崇是能诗善画的僧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其"工画鹅、雁、鹭鹚,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绪,萧洒虚旷之象"。
这首诗所题的惠崇画,是一幅以早春景物为背景的春江鸭戏图。
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面的萎蒿和新出嫩芽的芦苇。
这些应当都是画中所有。
分别来看,第一句写的是地面景;第二句写的是江上景;第三句写的是岸边景。
从这三句诗,大致可以想见这幅画的取景和布局。
欣赏一幅画,如果只局限在目所能见的范围之内,那么,画笔所描摹、面面所展示的只是景物的色彩、形态、位置、数量、体积。
就惠崇的这幅画而言,只画出了桃花之盛开、春江之溶漾、桃枝之在竹外鸭群之在水上、蒸蒿之密,芦芽之短,这是画家在自然界所能见到的,也是欣赏画的人在画幅上所能见到的。
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全解
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全解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已经初放了,鸭子在水中游戏玩耍,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得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恰好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惠崇春江晚景》全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看到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
这首诗的诗题是“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的美丽景色,同时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十分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首诗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人用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了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诗人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文翻译与赏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文翻译与赏析【译文】竹林外,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渐暖,鸭最先感受春天的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尖,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赏析一】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晚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
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
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
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
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
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呢。
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
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
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赏析二】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
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
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
第二句中水暖、鸭先知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
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
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
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
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小学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注释及译文
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译文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译文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译文 1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代〕竹林外的两三朵桃花,水里的鸭子,它们首先注意到了春天的暖春。
沙滩上长满了艾草,芦笋也开始发芽,河豚正准备逆流而上,从大海游回河流。
翻译竹林外两三朵桃花开,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注意到早春河水的变暖。
沙滩上长满了藜蒿,芦苇长出了短芽,而河豚正准备从海里逆流游到河里。
注释1.惠崇(又名惠崇):福建建阳人,宋初九僧之一,能诗会画。
2.藜蒿:草名,包括黄花蒿、黄花蒿等种类。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上:指逆江而上。
赏析此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又发挥了诗的长处。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竹叶和桃花红绿相映,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
接着诗人的视线江边转到江中,“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点出早春时节。
接着,诗人从河中央写到河岸,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描写了初春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然后诗人认为这是河豚上市的季节,由此引发更广阔的遐想。
全诗洋溢着浓烈清新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
惠崇是北宋名僧,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
宋神宗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工作。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文、译文、赏析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
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
他一辈子三分之二的岁月过着官吏生活,早年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屡次遭到贬(biǎn)斥,历任杭州、黄州等地的地方官,后来被起用,担任京官。
晚年又被贬谪(zhé)到惠州、儋(dān)州等边远地区,死在常州。
他担任徐州官职时,黄河溃堤,他号召并亲自参加抢救,保全了一州人民的生命财产。
在杭州刺史任内,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一百亩叫一顷),并筑堤防,人民叫它“苏堤".至今以“苏堤春晓"闻名。
他的诗气势雄浑,语言奔放,想象丰富,不用古人用过的对事物的比拟,用多种形象来比拟事物,象串串明珠,构成了他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注释]①惠崇:北宋大画家,建阳人。
《图绘玉鉴》说他最会画鹅、鸭、鹭鸶(lùsī)等小动物。
②春江晚景:惠崇画了两幅《春江晚景》,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③蒌蒿(lóu hāo):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茎可以食。
④芦芽:即芦笋,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
梅圣俞诗:“春洲生荻芽”,荻芽即芦芽。
⑤河豚(tún):鱼名,味鲜美,但含有毒汁。
⑥欲上:想浮上来。
春江水暖,河豚鱼就抢上水出游。
[译诗]竹村外有盛开的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戏水的鸭子最先得知.蒌蒿已经遍地芦苇才刚刚吐芽,这正是鲜美的河豚快要上市之时。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为元丰八年(1085)所作。
诗是艺术,画也是艺术,而题画诗则是诗画兼备,写好是不大容易的。
题画诗既要符合画意,又要自出机杼才是上乘之作.苏轼这首题画诗就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据诗意,惠崇这幅画是“鸭戏图”,“春江水暖”用“鸭先知"来加以表现,令人击节称叹。
惠崇《春江晚景》译文及古诗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译文及古诗赏析惠崇《春江晚景》译文及古诗赏析如果可以,我想去宋代,去邂逅苏轼这位宋代文化孕育出的旷世奇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惠崇《春江晚景》译文及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lóu)篙(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北宋早期僧人,苏轼的朋友。
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等水景,《春江晓景》是他的名作。
晓:一作“晚”。
蒌蒿: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白色小花,茎可以吃。
芦芽:芦苇嫩芽。
河豚:一种味道鲜美但有毒的鱼,加工处理后可食用。
译文竹林外,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渐暖,鸭最先感受春天的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尖,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
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
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
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
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
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
河豚是看不到的,是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词翻译及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的诗词翻译及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词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品赏析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迎来,寒冰消融,水温一升高,群鸭好像就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写作背景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
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
赏析一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
河豚是看不到的,是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
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文、译文、赏析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大文学家,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县人。
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画等都有杰出成就,是古代的一个艺术全才。
他一辈子三分之二的岁月过着官吏生活,早年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屡次遭到贬(biǎn)斥,历任杭州、黄州等地的地方官,后来被起用,担任京官。
晚年又被贬谪(zhé)到惠州、儋(dān)州等边远地区,死在常州。
他担任徐州官职时,黄河溃堤,他号召并亲自参加抢救,保全了一州人民的生命财产。
在杭州刺史任内,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一百亩叫一顷),并筑堤防,人民叫它“苏堤”。
至今以“苏堤春晓”闻名。
他的诗气势雄浑,语言奔放,想象丰富,不用古人用过的对事物的比拟,用多种形象来比拟事物,象串串明珠,构成了他诗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注释]①惠崇:北宋大画家,建阳人。
《图绘玉鉴》说他最会画鹅、鸭、鹭鸶(lù sī)等小动物。
②春江晚景:惠崇画了两幅《春江晚景》,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③蒌蒿(lóu hāo):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茎可以食。
④芦芽:即芦笋,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
梅圣俞诗:“春洲生荻芽”,荻芽即芦芽。
⑤河豚(tún):鱼名,味鲜美,但含有毒汁。
⑥欲上:想浮上来。
春江水暖,河豚鱼就抢上水出游。
[译诗]竹村外有盛开的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戏水的鸭子最先得知。
蒌蒿已经遍地芦苇才刚刚吐芽,这正是鲜美的河豚快要上市之时。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
为元丰八年(1085)所作。
诗是艺术,画也是艺术,而题画诗则是诗画兼备,写好是不大容易的。
题画诗既要符合画意,又要自出机杼才是上乘之作。
苏轼这首题画诗就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及背景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及背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⑷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⑸依依:不舍之貌。
《楚辞》“恋恋兮依依。
”归人:回家的人。
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⑹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⑺更待:再等;再过。
其一赏析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
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
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
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
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