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电视剧整理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峻峰2012210722

电视剧研究期中作业

苗族电视剧整理与分析

摘要: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主要分布于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1] 。但尽管人数如此之多,分布如此之广,苗族在我国历史上却从来没有过一部标准意义上的电视剧,只有一些民间拍摄的影视作品。由于苗族电视剧资源实在太少,所以只能找到以下几部作品,而且有的作品还不能叫做完全意义上的作品,但这些影视作品在保存和提升苗族文化与价值方面起到了意义非凡的作用。

关键词:苗族;电视剧

在这里我简单做一下整理,目前来说,关于苗族的电视剧有以下几部:

一、《红河泪》2004年李井出品爱情生活悲情剧

二、《开水要烫,姑娘要壮》2007年胡庶出品记录性生活剧

三、《鸟巢》2008年宁敬武出品生活剧情剧

四、《苗岭霓裳》2013年胡平出品爱情生活故事剧

一.《红河泪》

四集电视连续剧《红河泪》是贵州省纳雍县苗族青年李井自编、自导的一部描写现代苗族青年恋爱生活的悲情剧,在反应苗族现代生活方面作了一定探索。该片是李井于2004年构思,后陆续在纳雍境内的维新、沙包、雍熙等乡镇拍摄,于当年剪辑制作出来的。

《红河泪》的大体情节是这样:在莽莽乌蒙群山中有一个很普通的苗寨,寨中的一位叫桃花的苗族女孩爱上了自己的同学李成,但迫于家庭和传统社会的压力,家里把她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冬哥。在反抗无济的情况下,桃花跳进红河,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就是这么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编导却刻划出一个个不同角色的人物性格,塑造了一群悲剧的人物形象。

首先来看主人公桃花。她是一个仍在校读书的学生,有着一般人的美好梦想。但传统的意识和势力首先使她辍了学。通过桃花母亲的口说“女孩子读书父母亲也享不了她的福”,进而强迫她嫁给自己舅舅的儿子冬哥。在经过自己的柔弱反抗,甚至出逃,都遭到传统势力的母亲的压制,甚至把她捆绑回家。在绝望的情况下,桃花采取了消极的极端反抗方式,跳进红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桃花是旧传统下的一个牺牲品,

她的命运的悲剧情节,在苗族社会中是不鲜见的。“亲上加亲更亲,水上加水更深“,这是苗族社会对于表亲婚姻的一种形容,也几乎是一种传统。笔者年轻时亲自目睹过这样一件事:一对恋人自由结合了,感情很好。有一年春节期间,这对夫妇回外家探亲,硬被老岳父及其族人逼着分开了,这对夫妇双方痛哭流涕,但于事无补,甚至在场的乡干部也不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女方后来被嫁给了自己的一家亲戚。即使在今天,一些苗族的姑表、姨表被传统势力强行联成婚姻。绝大部分当事人却是屈服、妥协。当然,站在桃花思想境界的角度上,她不可能认识近亲开亲的危害,更不可能从法律的角度讨个说法。她只能从自己的感情出发,进行微弱反抗,最后以死相距。编导的这种处理结局,更有一种更加深刻的震撼力。

又看看冬哥这个形象。根据剧中的情节,应该说,编导没有把冬哥放到矛盾的对立面去刻划。冬哥为人随和,不顺心时也只是在心里闷着。勤劳朴实,出门了还惦记着家里的牛没有喂草。他是一个典型的苗族生活型农民形象。但在旧传统的影响下他走进这场婚姻的纠葛中来,花去钱财和精力,仍然没有一个好结果。冬哥也是一个旧传统下的悲剧典型。

再看看桃花的母亲。这是一个传统势力的典型人物。她年轻时也是父母亲用她对桃花的这种方式确定了自己的婚姻,现在她又用这种方式为下一代确定下一代的婚姻。编导在这里把她塑造成为一个传统思想毒害最深的典型形象。

也来看看桃花的父亲。这是一个老实巴交的苗族农民的形象。一方面,他看到并同情女儿的痛哭;另一方面,他对传统势力的行为发出几句苍白无力的申辩后基本屈服,表现出一般苗族农民对生活的困惑和无奈的情感。

剧中的其他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李成和桃花是一对恋人,但一旦知道桃花被迫订婚,他也屈服于这种实力,断绝了和桃花的来往,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希望自己也不会长大”的那种意念之中。三爷这个形象,是苗族社会中寨老的典型代表。他享有一定威望,在处理社会事务、调整社会关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很幸苦、很费力地一心维系着这个小社会向着传统和平稳方向走。在对待桃花的婚姻问题上,他当然不会舍弃传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剧情的悲剧性结局。另外众多的家族和亲友形象,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对于桃花反对传统的婚姻,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麻木不仁,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桃花说一句话,个性和人性被泯灭在传统的硫酸液中。即使有个别人露出点“听姑娘的意见”的心情,也是怯生生地闷在心里,没有人敢直接说公道话。这是全剧揭示的最大悲情,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现代苗族社会的最大悲情。笔者认为,这正是这部电视剧所要表现的人文情节。

当然,这部电视剧也还有一些不足。主题的刻划还不够深刻;有些情节过于简单,如李成和桃花的感情就概念化了点;一些民族文化,如习俗、音乐、道具等没能在剧中尽情地展现出来;演员的技巧也不够到位;桃花跳河后的悲情渲染度仍嫌不足。另外,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如,使用苗语,但应配以汉译字幕,使不懂苗语的人也能看懂;个别幕后的独白或解说,也不应突然使用普通话,以保持语言使用的连贯性。还有,如果把片头的歌曲用男声歌唱,和结尾的照应会更加协调。等等。

但不管怎样,据我所知,这部电影至少是毕节地区第一部由苗族自己编导,苗族农民演员用苗语演出的第一部电视剧,这说明了苗族正在开始注重自己的文化提升。这部电视剧也会给人留下许多思索的空间。观众肯定不会忘记,剧中那些弯弯曲曲、爬坡下坎,令人走得很累的羊肠小道,在莽莽群山中时隐时现,它象征着山村苗族社会生活的曲折和艰辛。另外,这部电视剧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也是一次很有益的尝试,对于革新民族思维、扬弃民族传统、发展民族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开水要烫,姑娘要壮》

《开水要烫,姑娘要壮》是一个由电视剧和记录片同时构成的全新影视产品,全片不使用一位专业演员,全部角色将使用偏远地区,从未接触影视的苗族原住民自己出演,用他们原汁原味的生活细节来演绎一个精彩的故事,本片以崭新的编剧和拍摄手法开创电视电影新样式,在国内尚无类似节目形式。

故事讲的是苗乡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苗舞比赛,地处偏远的新塘寨也准备组织寨中少女参加比赛,新塘寨逢年过节都要跳祖先传下来的苗舞。于是村长便挨家挨户地找村中少女组织苗舞队。天芳是寨子里一位体态丰满的少女,她喜欢跳舞,但村长认为评委是省城来的,城里人都爱苗条,可能不喜欢胖的女孩,所以没让她参加,她不断地央求村长,村长缠烦了,找理由说,只要她能瘦下十斤,就让她参加,她为了能瘦下来,便开始以各种方法减肥,这期间有很多戏剧性的故事发生。在苗舞队训练时,少女们看到了电视里的一些新动作,她们想把这加到原始的苗舞中,但这让寨老们看了很不顺眼,双方产生的争执。同时,一家乡农药站想让她们在舞蹈中加一条化肥的广告,条件是可以开车送她们去比赛,为此苗舞队闹了不少笑话,比赛的当天,天芳还是没瘦下来,她沮丧地一个人呆在家里。寨子里男女老少都到十几里路的乡坪观看比赛,乡坪上聚集了附近十几个苗寨的苗舞队,少女们都穿着的都是各寨子祖上传下来的绣衣。比赛开始前,村长发现裁判是个大胖子,他赶紧叫人跑回寨子去喊天芳,但山路重重,苗舞开始了,天芳还奔跑在路上……

本片由两集剧情片和两集记录片融合而成,前两集是从苗族人生活中的细节演绎出来的轻喜剧故事,后两集是剧中人物恢复原生态下真实的故事,两者合二为一,组成为一档全新的记录电影。每集45分钟。

本片全部使用从未上过电视镜头,甚至从未看过电视的偏远山区的苗族寨民当演员。通过他们真实的生活细节演绎出一个轻喜剧式的剧情,带观众进入他们质朴澄净的世界。

本片以其平实的电影语言,极尽写实的纪录风格,将剧情片回归到生活本身,将片子的快乐带回给观众,片子很单纯,很干净,融合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特色,不用复杂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煽情的对白,用极写实的手法,使人分不出何处是现实,哪里是戏。凭着那份扑面来的纯真,无处不在的生活幽默,平淡如水般流淌的叙述,让观众不知不觉地感动。通过苗族少女的眼光去折射社会,让人感受到在现代社会里金钱所买不到的希望与温暖,歌颂人类最初最美好的品质。

本片采用记录+虚构情节的电视电影制作方式。比较一下传统的剧情片与记录片,传统的记录片尽管真实,但故事平淡,只是符合小众精神需求的影视产品,难于满足大众的观赏口味。而一般意义上的剧情片虽然有曲折的故事情片,但演员的表演很多过于煽情和程式化,难于打动观众。所以本片全部采用非专业的,从未上过电视镜头,甚至从未看过电视的偏远山区的苗族寨民当演员,只有他们才能以浑然无雕饰的神态去演绎出那份真实的情感。

很难用一个现成的词语来描述这个片子的模样,应该说,前两集是以非常记实的手法拍出来的剧情片,后两集则是充满了故事情节的记录片。两者的结合更能给观众烙下深刻的印象,四集片子,两种风味,一样的地点人物。相信更能让观众从中回味:戏里戏外,倒底谁最精彩。

本片采取开创式的新手法来拍摄,在拍摄中,导演只给出每段故事的结果,让苗族人用自已平时生活的细节来演绎其中的过程。保证全片的原汁原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