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荧光基团及淬灭基团

合集下载

荧光PCR知识

荧光PCR知识

摘要:在进行基因分离、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等生物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到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即PCR技术。

荧光PCR是近年来科学家和学者常用的手段,本文就对荧光PCR的原理、常用探针的优缺点以及多重荧光PCR技术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荧光PCR;探针;多重荧光PCR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以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和速度快在分子生物学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但是,利用传统的PCR 技术进行检测鉴定时,需要进行扩增反应后的电泳分离及染色处理,且不能准确定量,使其应用受到限制[2]。

荧光PCR 技术拥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已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1]。

1、荧光PCR原理荧光PCR的原理是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为基础。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是当一个荧光分子(供体分子)的荧光光谱与另一个荧光分子(受体分子)的激发光谱重叠时,供体荧光分子自身的荧光强度衰减,受体荧光分子的荧光强度增强。

Ct值是指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Ct值是实时荧光PCR 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C 代表循环(Cycle),t代表阈值(Threshold)。

每个模板的Ct 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多,Ct 值越小。

利用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可做出标准曲线。

因此,根据荧光探针的发光基团所发出的荧光强度与PCR 产物的数量呈对应关系,只要对荧光信号进行检测并获得未知样品的Ct值,即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的起始拷贝数。

与普通PCR相比,荧光PCR可以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PCR反应过程中每一个循环扩增产物的变化,可以对初始模板量进行定量分析。

概括地说,荧光PCR的基本原理就是样本核酸扩增呈指数增长,在反应体系和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样本DNA含量与扩增产物的对数成正比,由于反应体系中的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物(荧光探针)与扩增产物结合发光,其荧光量与扩增产物量成正比,因此通过荧光量的检测就可以测定样本核酸量[2]。

荧光报告基团选择

荧光报告基团选择

荧光报告基团选择常用荧光基团资料篇二:荧光探针的选择标准荧光探针的选择标准(zz)荧光团探针的选择依赖于下面的重要标准:A. 仪器。

比如,光源,滤片,检测系统。

B. 多标记中对探针色彩区分程度的要求。

例如,若丹明红-X (RRX)和德克萨斯红(TR)荧光素的区别就比四甲基若丹明(TRITC)或者Cy3的区别明显。

C. 要求的灵敏度。

比如,Cy3和Cy5就比其他的荧光团探针要亮。

Aminomethylcoumarin Acetate (AMCA) 耦联的AMCA吸收光波长最大为350nm,发荧光则为450nm。

对于荧光显微镜来说,AMCA可以用汞灯来激发,用紫外滤板来观察。

由于AMCA的信号相对较弱,单标实验中不推荐使用AMCA。

AMCA和荧光素的荧光波长只有很小的重叠范围,而和发出长波长荧光的荧光基团没有或者只有极少的重叠,因此它最常用于多标记实验中,比如免疫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

由于人眼不能很好的检测蓝色荧光,在多标记的实验中,AMCA耦联的二抗应当被用于检测大量的抗原。

AMCA和荧光素一样很快淬灭,使用抗淬灭剂可以减轻。

如果使用在流式细胞仪中,AMCA可以用汞灯或者水冷却的氩光灯激发,因为它们发出的光线是在光谱的紫外区。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异硫氰酸荧光素耦联的荧光素基团吸收的最大波长为492nm,发射的最大波长为520nm。

由于FITC被使用了很长时间而且产量很大,FITC被广泛应用。

荧光素的最大缺点是淬灭快,因此要和抗淬灭剂一起使用。

DTAF是荧光素的一个衍生物,激发和发射波长均和FITC相同。

当和链霉亲合素耦联时,因为荧光强度上有明显的区别,最好不使用FITC,而使用DTAF。

Cyanine dyes (Cy2, Cy3, Cy5)花青染料Cy2耦联基团激发波长为492nm,发光为波长510nm的绿色可见光。

Cy2和FITC使用相同的滤波片。

Invitrogen合成生物学服务产品手册说明书

Invitrogen合成生物学服务产品手册说明书

Invitrogen 合成生物学服务产品手册•高品质引物和探针合成生物学服务合成生物学是什么?合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的组合,使用工程学的原则来设计生物系统和生物工厂,其目的是创造出改进的生物功能以应对当前与未来的挑战。

我们相信合成生物学将会改变我们获取能源、生产食物以及优化工业过程的方式,并能检测、预防与治愈疾病。

我们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卓越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通过科学与工程,这一独特的领域能让科研人员研究、修改、创造和再创造高度复杂的生化途径、DNA 序列、基因以及自然生物系统,以便能够理解并解答一些关于生命最有挑战性的问题。

其中Pleasanton, California 工厂拥有:• ISO 9001认证• ISO 13485认证• GMP 认证我们在全球有9个生产基地:• Pleasanton, California • Regensburg, Germany • Aukland, New Zealand • Haneda, Japan • Inchinnan, UK • San Paulo, Brazil • Suzhou, China • Beijing, China • Guangzhou, China立足中国在中国,我们有苏州、北京、广州三地工厂进行合成生物学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引物合成和探针合成。

苏州、北京和广州工厂均获得ISO 9001认证,其中苏州工厂另有ISO 14000认证。

我们有多样化的仪器:• 25+台Jurassics 合成仪• 3台Applied Biosystems 3900合成仪• 3台Mermade12高通量合成仪• 1台AKTA 大规格合成仪• 5台LCMS 质检仪器• 1台 Agilent 96CE PRO II • 15+台 HPLC 纯化仪满足不同类型的应用需求:• PCR • qPCR • STR • SSR • NGSInvitrogen 引物合成服务已经超过了20年,我们在20余年的专业DNA 合成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业内声誉。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思考题答案【修订版】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课后思考题答案【修订版】

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作业1、哪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推动了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答:近半个世纪来,分子生物学主要取得了三大成就:第一,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第二,50年代提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第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但事实上,DNA分子体外切割与连接技术及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重组DNA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其中,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等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DNA重组技术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实验如下:1957年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

1965年S. W. Holley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

1967年年世界上有五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宣布发现了DNA连接酶。

1970 年H.O.Smith,K.W.Wilcox和T.J.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H.M.Temin和D.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

1972-1973 年H.Boyer,P.Berg等人发展了DNA重组技术,于72年获得第一个重组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

1978 年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

1981 年R. D. Palmiter和R. L. 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A. C. Spradling和G. M. Rubin得到转基因果蝇。

1982 年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

分子生物学-背诵版

分子生物学-背诵版

名词解析1、原位PCR(in situ PCR):直接用细胞涂片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在完整细胞中进行PCR抗增的方法。

2、实时定量PCR(qPCR):在反应中引入了荧光标记分子,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过程中每一时刻的产物量进行实时分析。

3、易错PCR(error-prone PCR):通过改变PCR 条件,提高扩增产物的碱基错配率,从而获得与原来不同的 DNA 序列或基因。

4、分子信标:是一种茎环结构的双标记寡核苷酸探针。

在此结构中,位于分子一端的荧光基团与分子另一端的淬灭基团靠近。

5、荧光阈值:在荧光扩增曲线指数增长期设定一个荧光强度标准(即PCR扩增产物量的标准)。

如果检测到荧光信号超过阈值则被认为是真正的信号。

荧光阈值通常设置为3-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差的10倍。

6、Ct值(循环阈值):PCR扩增过程中,扩增产物(荧光信号)到达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次数。

Ct值与模板起始拷贝数(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模板起始拷贝数越大,Ct值越小。

7、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的某些特定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 双链的核酸内切酶,又称为内切酶或限制酶。

8、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星号活性:限制酶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使用时,对于底物DNA的特异性可能降低。

即可以把与原来识别的特定的DNA序列不同的碱基序列切断。

9、质粒(plasmid):是存在于细菌染色质以外,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

10、蓝白斑筛选:是重组子筛选的一种方法,是根据载体的遗传特征筛选重组子,主要为α-互补与抗生素基因。

蓝白斑筛选在指示培养基上,未转化质粒的菌落因无抗生素抗性而不能生长,重组质粒的菌落是白色的,非重组质粒的菌落是蓝色的,以颜色不同为依据直接筛选重组克隆的方法。

11、转化:将质粒DNA或以质粒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原核细胞细菌(大肠埃希菌)的过程。

12、包含体:是无定型的蛋白质聚合物,其中大部分(50%以上)是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这些产物一级结构正确,但空间构像错误。

荧光定量PCR原理

荧光定量PCR原理

荧光定量PCR原理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为一寡核苷酸,两端分别标记一个报告荧光基团和一个淬灭荧光基团。

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刚开始时, 探针结合在DNA任意一条单链上;PCR扩增时,Taq酶的5’端-3’端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条DNA链,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RNA质量检测1)紫外吸收法测定先用稀释用的TE溶液将分光光度计调零。

然后取少量RNA溶液用TE稀释(1:100)后,读取其在分光光度计260nm和280nm处的吸收值,测定RNA溶液浓度和纯度。

①浓度测定A260下读值为1表示40 μg RNA/ml。

样品RNA浓度(μg/ml)计算公式为:A260 ×稀释倍数× 40 μg/ml。

具体计算如下:RNA溶于40 μl DEPC水中,取5ul,1:100稀释至495μl的TE中,测得A260 = 0.21 RNA 浓度= 0.21 ×100 ×40 μg/ml = 840 μg/ml 或0.84 μg/μl取5ul用来测量以后,剩余样品RNA为35 μl,剩余RNA总量为:35 μl × 0.84 μg/μl = 29.4 μg②纯度检测RNA溶液的A260/A280的比值即为RNA纯度,比值范围1.8到2.1。

2)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28S和18S核糖体RNA的带非常亮而浓(其大小决定于用于抽提RNA的物种类型),上面一条带的密度大约是下面一条带的2倍。

还有可能观察到一个更小稍微扩散的带,它由低分子量的RNA(tRNA和5S核糖体RNA)组成。

在18S和28S核糖体带之间可以看到一片弥散的EB染色物质,可能是由mRNA和其它异型RNA组成。

RNA制备过程中如果出现DNA污染,将会在28S核糖体RNA带的上面出现,即更高分子量的弥散迁移物质或者带,RNA的降解表现为核糖体RNA带的弥散。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荧光定量PCR过程
一 体系配制
组分名称 10×buffer(Tri-Hcl、 ( NH4)2SO4、K+、Mg2+等) 作用 缓冲液-提供反应环境
引物mix
探针mix Taq酶(10U/ul) UNG酶(1U/ul) dNTPs(dATP、dTTP、 dCTP、dGTP、dUTP)20mM H2O
四 数据分析
• 从核酸的提取到实验结果的获得,中间的步骤繁多,因而影响反应的因 素也很多,主要包括:反应体系,模板的浓度与纯度,Mg2+浓度,引物 与探针的浓度,反应循环数,Taq酶活性,扩增程序等。因而实验结果 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包括:信号强度低,扩增效率低,特异 性低,体系稳定性差等。
• 反应过程
MGB探针
• 新型TaqMan探针,其3`端采用了非荧光性的淬灭基团,吸收报告基团的 能量后并不发光,大大降低本底信号的干扰。此外MGB探针3`端还连接 了一个小沟结合物--二氢环化吲哚卟啉-三肽,可以大大稳定探针与模 板的杂交,提高探针Tm值,使得较短的探针也能达到较高的Tm值,淬灭 效果更好,荧光背景更低。
TaqMan探针
利用Taq酶的5`外切活性,即Taq酶具有天然的5`-3`核酸外切酶活性 ,能水解双链DNA 5`端的核苷酸。 依据目的基因设计一条能与之特异杂交的探针,5`端标记报告基团 Reporter,3`端标记淬灭基团Quencher,正常情况下两个基团的空间距离 很近,构成FRET关系,荧光基团信号被淬灭。PCR扩增时,引物与探针结 合到模板上,探针位于上下游引物之间。当扩增延伸到探针结合的位置时 ,Taq酶利用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5`端连接的荧光分子从探针上切割 下来,破坏了两个荧光分子的FRET关系,从而发出荧光。

分子信标技术

分子信标技术

分子信标的原理、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翟士桢(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系)摘要分子信标技术是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FRET)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技术。

分子信标作为一种荧光标记的分子探针,具有极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目前已经成为基础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工具。

本文着重介绍了分子信标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并对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以简单介绍。

1 引言在基因时代和蛋白质时代,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亲和力的生物分子探针,用以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1996年Tyagi和Kramer首先建立了分子信标技术,很快这种技术就广泛的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和化学等诸多领域。

分子信标技术具有极高的特异性,而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别是它可以进行实时定量检测、甚至可以用于活体分析。

在临床诊断、基因检测等领域,分子信标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

近年来,人们对分子信标的结构作了诸多改进,发展出很多具有更多特性的新型分子信标。

随着分子信标的发展,该技术也必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出它的优势。

2 分子信标的原理分子信标是一种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链,一般含有25~35个核苷酸。

在结构上,分子信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1)、环状区:一般由15~30个核苷酸组成,可以与靶分子特异结合;(2)、茎干区:一般由5~8个碱基对组成,在分子信标与靶分子结合过程中可发生可逆性解离。

(3)、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荧光基团一般连接在5ˊ端;淬灭基团一般连接在3ˊ端,常用4-(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基)苯甲酸(DABCYL)作为淬灭基团。

根据Foerster 理论,中心荧光能量转移效率与两者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

所以只有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之间达到一定的距离时才会产生荧光。

自由状态时,分子信标呈发卡式结构,从而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相距较近(约7~10nm)。

此时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使荧光基团发出的荧光被淬灭基团吸收并以热的形式散发,荧光几乎完全被淬灭,荧光本底极低。

PCR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全)

PCR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全)

理论考试卷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DNA双螺旋中两条链走向是反向平行的,即一股链是5’→3’走向,另一股链为3’→5’走向;生物合成方向是5’→3’。

2.在极端的PH值或受热条件下,核酸分子中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即为核酸变性。

3.核酸分子的杂交其实就是DNA 变性、复性原理的应用。

4.PCR扩增的三个基本阶段是变性、退火、延伸,引物与模板的结合发生在退火阶段5.反转录酶催化的DNA合成反应按5’→3’方向进行,在DNA合成时也需要引物,引物为病毒颗粒中的mRNA 。

6.PCR测定中的“假阳性”的最主要的来源是PCR产物的污染。

7.请填出以下各种微量移液器可取溶液的体积范围P10 P20 2-20ul P100 20-100ul P200 50-200ul如需吸取100ul液体,则最好使用P100 加样器。

8.在基因扩增检验中,使用的带滤塞吸头吸加液体,只要是为了防止标本间交叉污染。

9.TapMan荧光PCR测定原理中的关键点在于利用了Tap酶的5’→3’的外切酶活性,Ct值指的是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10.个体化医学的全面定义:分为疾病风险预测(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两个方面,基因预测疾病风险是指根据每个人的疾病基因组信息预测疾病的发生风险。

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每个人的疾病基因组信息对已发生的疾病进行治疗。

二,是非题(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并将错误处划线并改正,每题两分,未改正得1分,共20分)1.DNA双链中,碱基对总是A-T ,C-G配伍,其间以两个氢键相连。

(×)G-C间以三个氢键相连2.使用有防“污染”作用的UNG的PCR试剂盒,PCR实验室就不必严格分区。

(×)UNG酶只对低浓度的产物污染有效3.在全血、骨髓标本的采集时,可使用EDTA、枸缘酸钠或肝素抗凝。

(×)不能使用肝素抗凝4.血清HBeAg的存在是HBV感染及感染程度的确证标志。

2025届高中生物高考复习学案: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2025届高中生物高考复习学案: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答案在最后)考点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及操作工具任务1完善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任务2与DNA有关的酶的比较任务3明确限制酶的选择原则(1)不破坏目的基因原则:如图甲中可选择,而不选择。

(2)保留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原则:所选择的限制酶尽量不要破坏这些结构,如图乙中不选择。

(3)确保出现相同黏性末端原则:通常选择与切割目的基因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质粒,如图中;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也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如图也可选择PstⅠ和Eco RⅠ两种限制酶。

任务4明确载体上标记基因的标记原理标记基因可用于检测是否导入受体细胞:1.基因载体与膜载体的区别基因工程中的载体是DNA 分子,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它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存在,并可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膜载体是蛋白质,与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

2.正确认识限制酶(1)限制酶是一类酶,而不是一种酶。

(2)将一个基因从DNA 分子上切割下来,需要切两处,同时产生四个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3)不同DNA 分子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 分子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产生的末端一般不相同。

(4)限制酶切割位点应位于标记基因之外,不能破坏标记基因,以便进行检测。

(5)限制酶不切割自身DNA的原因是原核生物中不存在该酶的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已经被修饰。

3.释疑:原核生物的限制酶为什么不剪切自身的DNA?细菌中的限制酶之所以不切割自身DNA,是因为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使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要么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要么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识别,从而不能将其切开。

所以,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将自身的DNA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

基因工程中单酶切好?还是双酶切好?在进行单酶切时,所得到的目的基因与质粒两头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

荧光定量PCR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应用探讨

荧光定量PCR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应用探讨

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 , 即实时荧光定
量 P R技术 (elt ursetuni te C ) C ra—i f oecnq atav R 。 me l ti P 自2 世纪 9 年代 由美 国 P 司提 出实 时 P R检测 0 O E公 C
光基团染料和受体荧光基 团染料。外来光源激发供
能量传递探针 ) 和分子信标 ( o cl e o ) M l u r a n 等 e aB c
荧 光探 针 。
F T探针是 罗氏 的专利 ,又称双杂 交探针 ,在 E R
上游探针的3 端标记供体荧光基团, 下游探针的5 端标记受体荧光基 团。在P R C 退火阶段 ,通过荧光 能量共振传递 ( ur cne e n c ee yr s r l e e s n g tn e f o s c r oa e nr a f , F T) E R 检测受体荧光基团发出的荧光。检测信号是
所激发的荧光信号; 随着 P R的进行 , a 酶链延伸 C Tq
中遇到与模板结合的探针 ,其5 一3 外切酶活性 就会切割探针 , 荧光监测系统就可接收到荧光信号 , 即每扩增一条 D A ,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 N 链 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 R C 产物形成完全同步。 近年来 ,Tq a 探针有 了更 新的发 席 Tq nMG aM n -aMa B
及 的 T q a 探 针外 还有 F E aM n R T杂交 探针 ( 荧光 共振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提供 了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操 作简便 的检测技术平台,其准确 、快速的优点尤为
突 出。一些食 物 中毒样本 如呕 吐物 、粪便 可在 2~3 小时 出检测结 果 。因此在过 去 的 1年里 ,它 已成为 O 微生 物学诊 断 最强有 力 的工具 。 国 内外 的许 多大 学 和研 究机 构对 食源 性 主要监

DNase 检测试剂盒(荧光探针法)盒操作手册说明书

DNase 检测试剂盒(荧光探针法)盒操作手册说明书

DNase检测试剂盒(荧光探针法)盒操作手册DNase检测试剂盒基于荧光基团标记的DNA探针,其一端标记有荧光报告基团分子(Fluor),另一端标记有淬灭基团。

当样本中不含DNase活性时,该探针稳定存在,淬灭基团的物理接近会将荧光报告基团中的荧光淬灭到极低水平,不会产生荧光信号;当样本中含有DNase活性时,探针被降解,荧光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在溶液中的空间上发生分离,产生逐渐增强的荧光信号;荧光信号增加的速率与酶的数量和活性成正相关。

一.主要组成成分及储存条件名称HBP002902(192T)HBP002903(48T)储存温度DNA探针1管1管-25~-15℃TE缓冲液 2.0mL0.5mL-25~-15℃DNase I标准品20μL10μL-25~-15℃(2U/μL)标准品稀释液12mL6mL-25~-15℃无DNase无DNase水25mL25mL-25~30℃二.预期用途可定量或定性检测单个环境,试剂或者耗材样品中的DNase,判断样本是否被DNase污染。

三.实验环境1.操作过程中需全程穿戴实验服,手套和口罩,严格控制DNase污染;2.为了防止操作过程中引入外源的DNase,前期加样请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实验前用核酸酶清除剂清洁超净工作台中的操作表面,并打开超清洁工作平台紫外照射30分钟;3.其他工作区域在整个实验开始前,也先使用核酸酶清除剂对实验环境进行处理。

四.客户自备耗材仪器210μL移液器桌面离心机3100μL移液器qPCR仪/酶标仪4200μL移液器5DNase DNase free枪头6200μL EP管72ml棕色EP管8黑色平底酶标板/PCR96孔板(高管)9核酸酶清除剂10无酶水11离心管架本实验操作根据酶标仪增益功能不同,分为3种类型进行详细说明,用户可根据自己酶标仪的具体功能,选择对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1.具备自动优化+手动设置增益值的酶标仪,以下以Tecan Spark为例;2.只能选择自动优化或者高中低增益值的酶标仪,以下以SpectraMax iD5为例;3.对于不具备自动优化的酶标仪,比如Fluoroskan FL,这种酶标仪不推荐使用,此时建议使用具有FAM通道的qPCR仪,以下以Thermofisher7500为例。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1、大肠杆菌DNA相对分子质量仅为2.4×109,或4.6×106bp,其完全伸展总长为1.3mm,含4000多个基因。

具有2×10^4个负超螺旋,其连接差(超螺旋密度)为λ= -2×10^4/4.2×10^5= -0.052、DNA分子的比联系差即超螺旋密度。

真核生物基因组较大,原核生物基因组较小。

3、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染色质纤维细丝是许多核小体连成的念珠状结构。

染色质是一些核蛋白的复合物,又组蛋白(与DNA组成核小体)及非组蛋白成分组成;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由约200bp的DNA和八聚体(2H2A,2H2B,2H3,2H4)组蛋白+H1构成。

4、单个密码子的氨基酸(甲硫氨酸)、(色氨酸)。

5、真核生物RNA的对应三种聚合酶:聚合酶Ⅰ在核仁内转录5 S rRNA除外的所有rRNAs,RNA聚合酶Ⅱ转录mRNA基因及几乎所有参与RNA加工的snRNAs,RNA聚合酶Ⅲ转录5S rRNAs和所有tRNAS及其他聚合酶Ⅰ和Ⅱ不转录的RNAs。

6、大C和小c。

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致,某些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大的C值,成为C值谬误(C值悖论)。

C值通常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即某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核苷酸数;c值指受中心法则限定,编码结构基因DNA的核苷酸数。

7、mRNA前体内含子的5’边界序列为GU,3’边界序列为AG。

二、判断:1、密码子具有通用性。

2、完整的信号肽是保证蛋白质运转的必要条件,仅有信号肽还不足以保证蛋白质运转的发生,信号肽的切除并不是运转所必需的,并非所有的运转蛋白质都有可降解的信号肽。

3、原核生物中一种RNA聚合酶的合成几乎负责所有mRNA、rRNA和tRNA的转录。

E.coli的RNA聚合酶由核心酶和σ亚基组成,核心酶是基本的转录装置,σ因子能够指导核心酶(α、β、β’、ω)转录特异的基因(控制启动子的识别)。

【实验】qPCR那点事儿

【实验】qPCR那点事儿

【实验】qPCR那点事儿展开全文一、Real-time qPCR发展史Real-time qPCR就是在PCR扩增过程中,通过荧光信号,对PCR 进程进行实时检测。

由于在PCR扩增的指数时期,模板的Ct 值和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存在线性关系,所以成为定量的依据。

由于常规的PCR的缺点,real-time qPCR由于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发展非常迅速。

现在已经涉及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比如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SNP检测,等位基因的检测,药物开发,临床诊断,转基因研究等。

在Real-time qPCR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定量PCR仪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5年,美国PE公司(已经并入Invitrogen公司)成功研制了Taqman技术,1996年推出了首台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每个循环的荧光强度,通过Ct值进行数据分析。

从而荧光定量PCR获得广泛应用。

现在的定量PCR仪有ABI7000、7300、7500,7700、7900HT、StepOnePlusTM、StepOneTM、PRISM@StepOneTM系列;BIO-RAD的CFX96、iCycler iQ5@、MyiQ@、MJ Research Chromo4TM Opticon 系列;Stratagene MxTM系列;Roche LightCycler@系列;Eppendorf Masercycler@;Corbett Rotor-GeneTM;Cepheid SmartCycler@和BIOER的LineGene系列。

随国内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发高水平文章已不再是新鲜事。

与其同时,国内公司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也有自主研发的real-time PCR仪器生产比如西安天隆科技公司的TL系列仪器。

二、Real-time qPCR概述1. Real-time qPCR原理实时PCR就是在PCR扩增过程中,通过荧光信号,对PCR进程进行实时检测。

荧光PCR检测原理

荧光PCR检测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来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其特点有:(1)用产生荧光信号的指示剂显示扩增产物的量,进行实时动态连续的荧光监测,避免终点定量的不准确性,并且消除了标本和产物的污染,且无复杂的产物后续处理过程.(2)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染料嵌入双链DNA,或荧光探针特异结合木得检测物等方法获得,打打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精确性。

Real-time O—PCR可以应用于mRNA表达的研究、DNA拷贝数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测定、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析、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研究以及病毒感染的定量监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基团,这些荧光物质有其特定的波长。

仪器可以自动检出,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在PCR 循环中,测量的信号将作为荧光阈值的坐标。

并且引入一个——Ct值(Threshold cycle)概念,Ct值是指产生可被检测到得荧光信号所需的最小循环数,是在PCR 循环过程中荧光信号由本底开始进入指数增长阶段的拐点所对应的循环次数。

荧光阈值相当于基线荧光信号的平均信号标准偏差的10倍。

一般认为在荧光阈值以上所测出的荧光信号是一个可信的信号,可以用于定义一个样本的Ct值。

通常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的Ct值来产生标准曲线,然后计算相对方程式。

方程式的斜度可以用来检查PCR的效率,所有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分析需要存在一个高相关系数(R²>0.99),这样才能认为实验的过程和数据是可信的,使用这个方程式计算出未知样本的初始模板量.实时荧光定量PCR仪都有软件,可以从标准曲线中自动地计算出未知样本的初始模板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1. 基因工程研究领域①基因表达研究:对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β与γ珠蛋白mRNA水平进行检测,其结果特异性强、定量准确,为了解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病理机制及其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数据.②转基因研究:利用两种发光探针及适当的循环阈值,扩增一个转移后的基因和一个对照基因,以分析转基因老鼠接合性。

荧光定量PCR中探针的荧光修饰基团

荧光定量PCR中探针的荧光修饰基团

荧光定量PCR中探针的荧光修饰基团1. 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为了测定样本中特异的PCR片段相对及绝对量,是一种测定特异的PCR片段含量的方式。

如测定病人样本中病原体的含量、实验样本中某一特定的mRNA 的含量等。

为了达到高效反应,应将实时PCR应用的引物设计为能生成短的扩增子。

常用的方法有SYBR Green的荧光染料法和TaqMan探针法,两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如下表:名称SYBR Green染料法TaqMan探针法引物一对特异性的引物一对特异性的引物和一条探针原理SYBR Green一种DNA结合染料,能非特异地掺入到DNA双链的小沟当中去,在游离状态下,它不发出荧光,但一旦结合到双链DNA中以后,便可以发出荧光。

探针的5’端有一荧光报告基团,3’端有一荧光淬灭基团,当两个基团相互先靠近的时候,由于发生能量传递作用,报告基团不能发出荧光,但随着扩增反应的进行,5’端的报告基团随着探针的水解而脱落下来,不再与淬灭发生能量传递作用,从而能发出荧光,被信号探测器所捕获。

特点从实验成本来讲,SYBR Green是最好的,普通PCR加上一点SYBR Green荧光染料即可,其信号强度也很好,还可以进行融解曲线分析等,但缺点是只能在一个反应管内进行一种PCR反应的检测,出现非特异扩增会影响到定量结果的可靠性与重复性。

由于增加了探针的特异性,因此其扩增曲线反映的就是特异性产物的扩增曲线,不含有非特异性扩增的成分,其敏感性要比SYBR Green高出10倍。

其缺点在于探针成本较高,有时设计的探针并不合适,有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并且要进行较多的实验条件的优化。

扩增长度SYBR Green法不超过500 bp,一般选择250-400bp,过大会影响到PCR扩增的效率,过小则很难通过融解曲线与引物二聚体分开。

TaqMan法的扩增片段都很小,几十或是100多,一般不超过300,通常为80-150bp。

荧光定量PCR技术简介

荧光定量PCR技术简介

一、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础理论
7、mRNA差异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
两种相对定量的分析方法:双标准曲线法和Delta-delta Ct法。
一、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础理论
7、mRNA差异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
(1)、双标准曲线法 所谓的双标准曲线法就是对每个样品的内参基因和目的基因都做绝对 定量,求出每个样品中内参基因和目的基因的绝对数量,然后根据相 对定量的基本公式来求出目的基因的差异表达。
二、引物及Taqman探针的设计
4、Taqman探针及引物合成时注意事项
(1)、引物及探针设计好之后,委托一家放心的合成公司合成; (2)、先不要急于合成探针,先引物合成,引物合成好以后,做普通 PCR,电泳检测PCR产物,看是否和设计的长度吻合,再看看非特 异性扩增情况,必要时进行PCR产物的测序验证; (3)、确定引物没有问题后,再将探针送交合成,这样安排能避免很多 以外的损失; (4)、探针合成好后,先检测一下探针的质量,250nm的探针终浓度, 25ul水,反应体系中只有水和探针,在荧光定量PCR仪上检测, 95℃,2min; 95℃,20s,60℃,20s,40个cycles;看荧光本底 和光强度不会变化,假如荧光强度变化的比较大,说明探针合成质量 较差,建议重新合成。
一、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础理论
1、荧光定量PCR技术概论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 荧光信号随着PCR反应的积累来实时监控PCR反应的进程,并通 过分析软件对PCR的反应进行检测分析的技术。 系统组成:定量PCR仪、电脑、分析软件、试剂及耗材。
一、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础理论
相对定量: 2
-△△CT

二、引物及Taqman探针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