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十讲--姜建国共133页

合集下载

伤寒思辨录(一)

伤寒思辨录(一)

伤寒思辨录(一)
姜建国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9(013)002
【摘要】《伤寒论》就是辨证学,但《伤寒论》的辨证有两大特点:一是联系性,二
是思辨性。

所谓联系性,指一部《伤寒论》从体系、体例到病脉证治、理法方药包
括煎服禁忌,一线相贯,紧密联系,不能割裂,从整体观上提示辨证的方法、原则、规律。

所谓思辨性,指一部《伤寒论》给人们留下无数的理论,临床,方药等方面的问题,从辨证法上寓示了丰富的中医辨证的思维、方法特征。

《伤寒论》的辨证既然具有这样的特点。

【总页数】2页(P6-7)
【作者】姜建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2.9
【相关文献】
1.思辨词学嘉惠学林——评欧明俊教授新著《词学思辨录》 [J], 顾宝林
2.伤寒思辨录(二) [J], 姜建国;梁济乐
3.伤寒思辨录(三) [J], 姜建国;梁济乐
4.《敖氏伤寒金镜录》与《伤寒舌鉴》述评 [J], 程志源
5.从《敖氏伤寒金镜录》读出的专注精神回应《舌诊开山之作〈敖氏伤寒金镜录〉》 [J], 张菲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章 《伤寒论》中十篇结构解析及398条串解 ppt课件

第一章   《伤寒论》中十篇结构解析及398条串解  ppt课件

也。
ppt课件
18
2.2.1先表后里
例1: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 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三十二。用前方。 [170]
ppt课件
19
例2: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 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 大黄黄连泻心汤。二十六。泻心汤用前第十七方。 [164]
ppt课件
26
下后脉复沉 里证脉沉而数,下后脉浮者,当得汗解。今不得汗,后二 三日,脉复沉者,膜原余邪复瘀到胃也,宜更下之。更下后, 脉再浮者,仍当汗解,宜白虎汤。
ppt课件
27
伤寒之邪,自 毫窍而入;时疫之邪,自口鼻入。伤寒感而即发, 时疫感久而后发。伤寒汗解在前,时疫 汗解在后。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时疫汗解,俟其内溃,汗出自然, 不可以期。伤寒解以发汗 ,时疫解以战汗。伤寒发斑则病笃,时疫发斑则病衰。伤寒感邪在 经,以经传经;时疫感邪 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伤寒感发甚暴,时疫多有淹缠二三日, 或渐加重,或淹缠五六 日,忽然加重。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 种种不同。
ppt课件
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 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 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 愈。[8]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10]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 在骨髓也。[11]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113⾸,应⽤药物82种.第⼀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发展、治疗、预后的⼀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第七卷⾄第⼗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2] 六经形证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运⽤《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虚。

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4]《伤寒论》,古代《伤寒论》,古代汉医汉医经典著作之⼀,是⼀部阐述外感病经典著作之⼀,是⼀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全书10卷,卷,东汉东汉张仲景张仲景撰于公元撰于公元3世纪初。

初。

张仲景张仲景[1] 原著《原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匮要略⽅论》。

[2]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国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国时期已经处于⼀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九⼗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选⾼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监雕版刊⾏,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宋凡⼋百余年传本歧出、条⽂错乱的局⾯。

⾦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四年(1144)成⽆⼰成⽆⼰《注解伤寒《注解伤寒论》刊⾏,有详注,逐渐取代⽩⽂本《伤寒论》,⽩⽂本南宋未再翻刻,⾄元代,⽩⽂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药加以融会,⽰⼈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

伤寒论原文-可直接打印版

伤寒论原文-可直接打印版

名称:伤寒论条文398条作者:张仲景朝代:东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伤寒论条文(全)

伤寒论条文(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

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欲不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伤寒思辨录(二)

伤寒思辨录(二)

伤寒思辨录(二)
姜建国;梁济乐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9(013)003
【摘要】麻黄之治表里辨谈及麻黄,自然属表药,且列《中药学》“解表药”之首,但由此给麻黄药用之解带来问题:即使病证非表,也要以药测证,硬释为“表”,仿佛不这样解释,麻黄就没有着落。

连全国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及《方剂学》都存在这个问题。

【总页数】7页(P27-33)
【作者】姜建国;梁济乐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2.9
【相关文献】
1.思辨录二则 [J], 王元化
2.“单独二胎”思辨录 [J], 刘宗
3.伤寒思辨录(一) [J], 姜建国
4.伤寒思辨录(三) [J], 姜建国;梁济乐
5.从《敖氏伤寒金镜录》读出的专注精神回应《舌诊开山之作〈敖氏伤寒金镜录〉》 [J], 张菲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港讲稿伤寒论2004.1

香港讲稿伤寒论2004.1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析疑〗
①脉浮缓之本义 ②芍药敛汗吗? (《伤寒思辩》226 页)
论证:1、《本草经》:味苦,破阴结、通血痹、利小 便 2、仲景方:大柴胡汤、四逆散、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
3、《内经》:酸苦涌泄(酸则收)——常变思维
生 活血 消食
4、酸泄之药:山楂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临床应用] ①刘惠民治毛主席感冒案 ②脑瘤术后水肿案 辨治思维:突破麻黄发汗平喘框框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③前列腺肥大癃闭案 辨治思维: A、麻黄是如何利水的? B、病在下取之上治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通调水道 整体观念
提壶揭盖
气行则水行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蓄水证------五苓散证 〖原文〗 第71~74条 〖重点〗 小便不利、渴 桂枝 〖疑点〗 ①消渴 ②蓄水部位 〖释义〗
伤津(胃干) 大汗 损伤正气 渴 少少饮之 水饮内停 伤阳 三焦阳虚 气化失职 口渴
表邪不罢
津难上承
水难下输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小便不利
调和营卫
山東中醫藥大學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析疑〗 ①伤寒重证为何称太阳中风? (《李克绍学术经验辑要》30 页)
② “青龙”取义治水?还是发汗?
〖临床应用〗 ①空调病案 辨治思维:煎服环节的重要性 ②哮喘、无汗证、鼻衄、肾盂肾炎、风湿病、水肿等
2019年1月21日星期一
山東中醫藥大學
蓄水证 第二讲 蓄血证
素体瘀滞
表热内陷 瘀热互结 下焦蓄血证

伤寒论背诵(繁体版)

伤寒论背诵(繁体版)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

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

發于陽七日愈。

發于陰六日愈。

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1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

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14、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

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17、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20、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21、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伤寒论(伤寒论)

伤寒论(伤寒论)

伤寒论(傷寒論)<目录><篇名>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属性: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方二。

(用前第一方。

)14.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姜建国运用经方辨治疑难病经验举隅

姜建国运用经方辨治疑难病经验举隅

1 领 会经 旨
不拘 原文
姜师主张“ 用心读伤寒” , 反对“ 方证相应” , 即
重 在领会 仲 景本 意 , 品 味 六经 辨 证 真 旨 , 而 不是 简 单 的所 谓 “ 有 是证 便用 是 方 ” 。如 对 五苓 散 方证 的
理解 , 他不重视“ 小便不利” , 反而对辛燥淡渗药 为 何治“ 消渴” 、 五苓散为何名为“ 散” 、 方后注为何云 “ 多饮 暖水 汗 出 愈 ” 颇感兴趣 , 认 为这 才 是 理 解 和 认 识五苓 散 方证 的重 点所在 。如治 1 O岁女 孩遗 尿
的是 , 辨治与仲景原文相悖 , 但临床证 明合乎 中医
理法 , 姜 师亦言 合 乎 仲景 旨意 。原 因在 于 : 姜 师 品
阔。尽管仲景于《 伤寒论》 中未论及麻黄汤治疗水 气证 , 但《 金匮要略》 “ 病溢饮者 , 当发其汗 , 小青龙
汤主之 , 大青 龙 汤 亦 主之 ” , 已经 揭 示 了麻 黄汤 及 其 类方 的这 种治 疗 旨意 。经 方 能否 活 用 关 键 在 于 读 书是 死于 句下 还是 活于句 下 。死于 句下 者 , 麻 黄 汤只 能治疗 太 阳伤寒 证 ; 活 于句 下 者 , 何 愁 麻 黄汤 无 用 武之地 。 本 例 上则 神 识 昏昧 , 中则 胸脘 憋 闷 , 下 则 重度 水肿 , 既 然 中西药 利水 无效 , 辨证 当舍 常 而 “ 达 变” 。姜师之 所 以处 以麻 黄 汤 , 就是 运 用 了 达变 辨
证, 其母 述患 儿 自幼遗 尿 , 一 周 达 五 六 次 。刻诊 见 患 儿 面色 略显青 白 , 说 话娇 声 细 语 , 脉 象 亦 滑 软 乏 力 。按 常 法 辨 之 , 多为肾气不足 , 但 细查舌质淡 、

伤寒论条文(全)

伤寒论条文(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

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欲不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论重点姜建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论重点姜建国

姜建国《伤寒论讲义》总结归纳六经提纲: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2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机:燥热亢盛,正邪剧烈相争.腹满.脉大(实证沉实而大,热证洪大滑数) 3少阳病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胸胁苦满.脉弦细. 病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致胆火内郁,枢机不利.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或三焦的决读失权.4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脉弱 5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病机:全身气血虚衰.咽痛.脉沉微细.1.伤寒的涵义广义: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言凡感受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引起发热的疾病 狭义:单纯指感受六淫邪气中的“寒”邪而发的外感热病2.《伤寒论》中变证得治疗原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4.简述太阳伤寒.中风.温病的鉴别要点.1.太阳伤寒的典型脉症:发热恶寒.无汗.体痛.脉浮紧, 反映了寒邪致病的病理特点 2.太阳中风的典型脉症: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反映了风邪致病的病理特点.3.温病的典型脉症:发热而渴.不恶寒.温病初期,其病在表卫分证,亦有恶寒,但多伴微渴.舌红.脉数与中风.伤寒有别. 5.“荣弱卫强”的含义荣弱卫强”即营弱卫强,太阳中风证病机.所谓卫强,并非生理情况下的卫气强盛,而是指风寒袭表,卫气浮盛于外,与邪交争而成发热的亢奋现象; 所谓营弱,也不是营阴真正的虚弱,而是由于卫气失其正常的固外开合之职,营阴不能内守而汗出,与“卫强”相比,呈现相对不足的状态相同:风寒束表,卫闭营郁之伤寒表实证,证候相似不同:麻黄汤证为风寒外束,肺气不宣, 见表实而喘,虽有头项强痛而无项背强几几;葛根汤证为风寒外束,经气不利, 见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而无喘.8.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有何异同相同: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不同:桂枝加葛根汤证为表虚证兼经腧不利,故见“汗出恶风”;葛根汤证为伤寒表实证兼经腧不利,故见“无汗恶风”.汗出与否是两者的鉴别要点9.为何表虚证兼项背强几几用桂枝汤加葛根,而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却不用麻黄汤加葛根?因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为风寒之邪阻滞太阳经腧,使津液不能濡养经脉所致,如用峻汗的麻黄汤加葛根发汗,恐其过汗伤正损伤津液,难以达到升津液.濡润经脉之目的.葛根汤是由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成.这样既能收发汗升津之效,又无过汗之虞.且方中之芍药.甘草.大枣酸甘化阴,既可缓筋脉之急,又为津液生发之源.10.桂枝去芍药汤中为何去掉芍药?桂枝加芍药汤中为何加入芍药?p26/168桂枝去芍药汤用于太阳病误下,胸阳不振的证治<脉促胸满>,方中芍药抑阳助阴非胸阳被遏所宜,故去之,更利于桂枝汤通阳.桂枝加芍药汤<新加汤用于荣虚身痛的证治,身疼痛,脉沉迟>倍用芍药乃取其苦泄之力以除血痹,通脾络,止腹痛用于太阳误下,邪陷太阳的证治11.试述大青龙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方药.及配伍意义.主要证候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辨证要点不汗出而烦躁.由于伤寒表实不得汗解,阳郁不得宣泄,进而化热,郁热内扰则生烦躁.即烦躁源于内热,内热源于表闭阳郁,阳郁则源于无汗.病机风寒外束,内有郁热,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里热.方用大青龙汤.配伍意义重用麻黄,并佐以桂枝.生姜辛温发汗,外散风寒;石膏辛寒清热,以除烦躁;炙甘草.大枣和中以资汗源.诸药合用,既能发汗解表,又可清热除烦,为表里双解之剂12.试述小青龙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方药.及配伍意义.主要证候发热恶寒,无汗,干呕,咳喘,脉浮紧病机外感风寒,内挟水饮.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用小青龙汤.配伍意义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又兼能利水,再配以桂枝更增解表通阳散寒之力细心.干姜温化寒饮;半夏降逆止呕,与干姜相伍,又可温化中焦水寒之邪,以上诸药皆为辛温之品,恐其辛散太过,故加两味酸敛之品: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酸敛护阴,且与桂枝相伍,调和营卫. 另加炙甘草调药和中. 诸药合用可奏外散风寒,内蠲水饮之功13.试述大.小青龙汤证的异同点相同:.均为表里同病,且表病均属风寒束表,卫闭营郁的伤寒表实证,故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为两者所共有, 治法上两者都是表里双解, 以辛温发汗解表为主.区别主要在于里证的不同:大青龙汤证之里证为阳热内郁,以烦躁为主证,治疗上要兼清里热;小青龙汤证之里证为水饮内停,以咳喘干呕为主症,治疗上兼以温化水饮.14.表郁轻证有几种类型?试述其证治异同.类型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二越脾一汤证三证相同点病机均为表郁邪微,症状均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治法均为辛温微汗.不同桂麻各半汤证为表郁稍重,表现为寒热一日二三度发,面赤,身痒,治以小发其汗,用桂枝汤.麻黄汤两方各取1/3 用量相合,在三方中发汗力最大;桂二麻一汤证表郁较轻,表现为寒热一日再发,治法为微发其汗,取桂枝汤原量的5/12,麻黄汤原量的2/9,按两方比例2:1组方,其发汗力量较桂麻各半汤为轻;桂二越一汤,属表郁兼内热,除寒热并见外,尚有轻微的里热烦躁,治以辛温微汗,兼清里热,取桂枝汤与越脾汤按2:1量合方,为表里双解之轻剂.15.表里同病,表里先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伤寒论》表里先后治则,即当表里同病时,可根据表里证的轻重缓急分别选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等不同的治疗方法.(1)先表后里.乃治疗常法,适用于表里同病而表证较重.里证属实且病势不急之情形.若不遵循这一原则,反而先行攻下,则可导致表邪内陷,引起变证,故仲景曰“此为逆”也.如太阳蓄血轻证兼表证,热痞兼表证等即属此类;(2)先里后表.是治疗之变法.适用于表里同病,里证属实或属虚但病势急重之病证,若不先治其里,必致证情危贻,往往影响患者生命,故先治其里,待里证缓解后再议解表.如太阳蓄血重证兼表证,少阴阳衰阴盛兼表证等;(3)表里同治.即表证里证同时治疗的方法,适用于表里同病,里证较轻,表邪不著,单解表则里证不去,单治里则表证不解的病证.本法在具体运用时又有偏重于表,或偏重里,或表里并重之分,如大青龙汤证.桂枝人参汤证.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即是其例.16.简述大青龙汤证与桂枝二越脾一汤证有何异同相同均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表里俱实之证.不同大青龙汤证表寒里热证重,表现为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故方中发汗解表之麻桂和清泻里热之石膏用量较大,较之桂二越一汤,少一味益阴的芍药,多一味宣肺降气的杏仁,其发汗解表,内清郁热之功较强;桂枝二越脾一汤证表寒里热证轻,表现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微见烦.渴,故治法宜小发其汗,兼清郁热.17.简述心阳虚的类型.治法及代表方药.(1)心阳虚心悸证: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治法温通心阳,潜镇安神.方药桂枝甘草汤(桂枝.炙甘草)(2)心阳虚烦躁证: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治法温通心阳,潜镇安神.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3)心阳虚惊狂证:惊狂,卧起不安者. 治法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兼以涤痰.方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牡蛎.蜀漆.龙骨).(4)心阳虚奔豚证:气从少腹上冲心.治法温通心阳,平冲降逆.方药桂枝加桂汤(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5)心阳虚欲作奔豚证:其人心下悸,欲作奔豚.治法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方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18.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为阳虚水停证,二者有何异同?同:均为水饮为患,而见头眩,脉沉.异:苓桂术甘汤证主要是脾阳虚,水停中焦,病情轻,水气上冲而致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真武汤证主要是少阳阳虚水冷,水停下焦,病情重,轻者仅见四肢重痛,重者可见四肢浮肿,症见发热,心下悸,头眩.重者还可出现水饮横流四溢,遍及全身上下,症见腹痛,自下利手足厥冷.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或咳或呕或小便利等19.热痞证包括哪两个方证,两者有何异同?热痞证包括大黄黄连泻心汤证附子泻心汤证.相同同属热痞,不同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病机为胃热气滞,主证是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与里热证如心烦.口渴.小便黄赤等.治以泄热消痞.方用大黄黄烈泻心汤.方中大黄泄热和胃,黄连泻心胃之火,黄芩泻中焦实火.并用麻沸汤渍,取其气之清扬,以清上部无形之热.附子泻心汤病机为胃热气滞,兼有卫阳不固.主证除热痞之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等证外,又见卫阳不固之恶寒汗出治以泄热消痞,扶阳固表.方用附子泻心汤.方中大黄.黄连.黄芩以沸水浸渍少顷,取其气以清上部之邪热,附子别煮取汁以扶阳固表.20.比较寒热错杂痞证证治同:脾胃不和,寒热错杂,气机痞塞,证都有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药物配伍均用寒温并用,功补兼施.异:半夏泻心汤——心下痞满.呕吐下利.误下后脾胃伤,邪热内陷,寒热错杂于中焦.生姜泻心汤——心下痞满.干意食臭,肋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为特点,内有水饮,兼食滞,重用生姜温阳化饮.甘草泻心汤----多次误下,痞利俱甚,中阳受损,水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用甘草温补中阳2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附子泻心汤证证侯.病机有何不同?二方煎服法有何特点及临床意义?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侯心下痞,伴口渴心烦,小便赤,舌红,苔黄.病机邪热郁于中焦.煎服法:将大黄.黄连用煮沸的水浸泡三到五分钟,取其汁分再服.临床意义:意在取其气之轻扬,不欲其味之重浊,使之利于清无形之热而不在泻有形之邪.附子泻心汤证侯:心下痞闷不适,伴身热.口渴.心烦.尿赤.脉数,复有恶寒,汗出,卫阳不足之证.病机:邪热郁于中焦(热痞)兼表阳虚.煎服法:附子别煮取汁,三黄(黄芩.黄连.大黄)用煮沸之水浸泡三.五分钟,取两者汁混合分服.临床意义:三黄沸水浸泡取汁,取其气之轻扬以泄热消痞,炮附子另煎去汁,则辛热醇厚之性,尽收其中, 以利温经复阳.同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病机寒热错杂于中,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兼水食内停中虚更甚证候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呕吐较重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痞利较甚,兼干噫食臭)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痞利最重)治法辛开苦降,和胃消痞降逆宣散水气和中补虚,消痞止利方药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甘草重用半夏降逆止呕重用生姜宣散水饮,同时减少干姜的用量重用炙甘草,以补虚和中22.论述黄连汤证的病机.主证.治法.方义.方中为何使用桂枝?病机上热下寒,升降失调.主证胸中有热而气逆,所以欲呕吐;腹中有寒邪而气滞,所以腹中痛.本证热者自热,寒者自寒,格拒不交,治法清上温下,和胃降逆方用黄连汤.方义黄连清在上之热,干姜温在下之寒,二药相伍辛开苦降为主药. 炙甘草.人参.大枣益气和中, 半夏降逆和胃止呕. 桂枝辛温散寒,宣通上下之阳气,使寒热得调,则疾病自愈.23.五苓散主治何证?其主证.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五苓散主治太阳蓄水证. 小便不利太阳表邪循经入腑,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水液内停,;口渴喜饮水蓄于内,阳气不能化气升津;微热.脉浮或浮数表证不除,正邪相争,烦躁不眠,口渴欲饮汗出过多,伤及胃中津液水入即吐蓄水重证水邪至下向上逆于胃,胃失和降,随入随吐,.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治法:通阳化气行水.外散风寒.方药:五苓散方用猪苓.茯苓.泽泻,导水下行,通利小便;白术健脾气,助脾运湿;桂枝通阳化气行水,兼解表. 本方用作散剂,取其发散之意,服药期多饮暖水以助药力.24.试述少阴阴虚水热互结证的主症.病机.治法.方药如何?它与五苓散证有何不同?主症心烦不得眠,咳而呕渴,下利,小便不利等.病机少阴阴虚,水热互结.治法滋阴清热,淡渗利水.治法猪苓汤. 方中阿胶滋阴润燥,化濕清热利水不伤阴,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共为养阴润燥,清热利水.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的主要区别,1.症候性质的不同,猪苓汤证性质属热,阴液不足;五苓散证性质属寒,阳气不足.2.病变部位的不同,猪苓汤证是里证,五苓散证是表里同病3.临床表现上,猪苓汤证有心烦不得眠,咳而呕渴,下利等;五苓散证可见脉浮身有微热,甚则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等. 4,治法上,清热育阴利水;化气行水,兼解表.5.用药上,除共用茯苓.猪苓.泽泻外,猪苓汤用阿胶滋阴,滑石清热;五苓散用白术健脾,桂枝通阳化气解表.25.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的证治异同?相同都属下焦水停证,病机均有气化不利,水饮内停,证候表现均有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的特点,治法上均以利水为主,均用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不同猪苓汤证是阳明病下后,津伤而邪热未去,水热互结于下焦,其证性质属热,阴液不足.其脉浮发热是里热,口渴为津伤.水蓄,且有不恶寒.舌红少苔等见症.治宜清热利水育阴,方中用化濕.阿胶清热滋阴,而不用温热的桂枝.白术.五苓散证是太阳表邪未解,随经入里,膀胱气化不利,水寒互结于下焦,其证性质属寒,里无热邪.其脉浮发热是表证;口渴是水蓄而津不上承,且伴有恶寒.舌苔白等表证.治宜化气利水,兼以解表,方中用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辛温通阳化气,兼以解表.26.真武汤和附子汤如何区别运用?同:均为少阴阳虚,水湿为患.均用茯苓.白术.附子.芍药.异:真武汤—病机水湿泛滥(变动不居)主症头眩,心下悸,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腹痛,自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甚则浮肿,小便不利治法温阳化气,以散水饮方药附术半量,重用生姜以温散水饮,不用人参附子汤—病机寒湿凝滞,经脉不利主症背恶寒,手足冷,身体骨节疼痛治法温补元气,以祛寒湿方药倍用术附,去姜加人参以温补阳气27.真武汤证与五苓散证如何鉴别.相同均属下焦水气为患.不同真武汤少阴水脏阳虚,不能制水,水邪泛滥而成,其证以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为主,兼见阳虚寒盛之象,治当温阳化气行水,兼以解表之法,五苓散.28.猪苓汤证与真武汤证如何鉴别?相同均属水气为患, 均有咳.呕.下利.小便不利之症.不同:猪苓汤证少阴阴虚有热,水气不化,水热烦扰, 兼有心烦不得眠.小便短赤不利.舌质偏红而少津,治宜育阴清热利水.真武汤证少阴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水寒浸渍, 兼有腹痛.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而色白.舌淡苔滑等, 治宜温阳化气利水.29.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有头眩,如何鉴别?鉴别点在于:苓桂术甘汤证是由于邪在太阳,治当汗解,而反用吐下之法,损伤脾胃之阳,脾运失职,水饮内停,而阳虚不能升清于上,则清窍反被上冲之水气所蒙,故起则头眩;真武汤证是由于太阳病汗不如法,表证虽解,而少阴阳气大伤,肾阳亦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滥上下内外, 若清阳不升,清窍反被上逆之水气所蒙,故头眩.两证均为水气为病,都可致头眩,但一病在脾,一病在肾.脾虚水停常伴见心下逆满,气上冲心,不思饮食,脉沉紧,肾阳虚水泛则常伴有畏寒肢冷,心悸等, 治疗上前者温阳健脾,用苓桂术甘汤;后者温肾利水,用真武汤. 30.何谓坏病?其治疗原则是什么坏病即变证,治疗原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原则的内涵就是辨证论治.31.何为水逆证,其产生的病机是什么?如何治疗?水逆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种症状,是蓄水重证的表现.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水邪至下向上逆于胃,胃失和降,随入随吐,故出现水入即吐.治法:通阳化气行水,外散风寒.方药:五苓散方用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32.试述如何治疗蓄血证(蓄血证可用哪三方进行治疗,三者如何鉴别?).蓄血证可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治疗.三者都可治疗蓄血证,但病情有轻重之分,病势有缓急之异,鉴别:桃核承气汤证为邪热与瘀血初结,血结不坚不深,病证尚浅,主证其人如狂.少腹急结.小便自利且有“血自下,下者愈”的转归.当表证已解,血不自下,治以泻下瘀热.方药桃核承气汤. 方中桃仁活血化瘀;桂枝通经活血,以助桃仁;大黄清泻热邪,去瘀生新;芒硝软坚散结;炙甘草调和诸药.抵当汤证为邪热与瘀血久结,血结较深,病势较急,病情较重,主证其人发狂.少腹硬满.脉沉而微或沉结,治以破瘀泄热.方药:抵当汤. 方中大黄泻热逐瘀;桃仁活血化瘀以滑利;水蛭.虻虫破瘀积恶血.抵当丸证为瘀热内结,病势较缓,主证仅见少腹满,小便自利.治以泻热逐瘀,峻药缓图方药:抵当丸.药物组成与抵当汤完全相同,水蛭.虻虫用量减少,桃仁用量加重,改汤剂为丸剂,并以水煮丸,使攻逐瘀血力量缓和,药力轻缓而绵长.33.简述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区别.相同均为太阳表邪不解,随经入里.病位均在下焦,主证均可见少腹急结.不同点:太阳蓄水证为邪气与水结在膀胱气分,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故见小便不利;太阳蓄血证为邪热与血结于下焦血分,热与血结,故见神智方面的主证, 如其人如狂或其人发狂,因邪结于气分,不关气分,故小便多自利.两者的鉴别要点:小便利与不利,有无神志症状34.抵当汤与抵当丸两者用药相同,如何区别使用?抵当汤与抵当丸两者用药相同,但用量与剂型却不同,故主治证也不同.抵当汤用量大且为汤剂, 药力峻猛,取效迅速,用于治疗蓄血之重证且病势较急,临床可见其人发狂,少腹硬满, 身黄,脉沉结或沉微.抵当丸方中水蛭.虻虫.用量减少三分之一,且改汤剂为丸剂,使攻逐瘀血力量缓和,用于治疗蓄血重证,但病势较缓者.35.大.小结胸证:1.小结胸证病变范围比较局限,“正在心下”,仅限于胃脘部;大结胸证则从胸膈到心下甚至波及少腹2小结胸证“按之则痛”;大结胸证痛而拒按.3小结胸证为痰热互结;大结胸证为水热互结.4小结胸证宜清热化痰散结,方用小陷胸汤;大结胸证宜邪热逐水开结,方用大陷胸汤.36.如何区分结胸证与痞证?相同两者病变部位相近,均以心下为主.但两者病机.主证.治法等却大不相同.不同结胸证病机寒邪或热邪与有形痰水结于心下胸胁,病性属实.主证以心下胸胁硬满疼痛为特点,治以攻逐破结.痞证病机无形之邪气壅塞于心下,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机壅塞而成病性或热或寒或寒热错杂,或实或虚实互见.主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不硬不痛为证候特点.治以和胃消痞为主37.葛根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的证治有何异同相同皆有下利之症.不同:葛根汤证表证突出,病机太阳表邪,内迫大肠证候特点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因里无热邪,故见舌淡,溲清,排泄物臭秽不甚,无肛门灼热等症状.治用葛根汤,解表升阳止利.葛根芩连汤证里证突出,病机表邪内陷,热迫肠腑,证候特点发热.喘而汗出口苦.苔黄.溲赤.肛门灼热.利下臭秽等里热见证,治用葛根芩连汤,清热解表止利.38.何谓阳明病外证?其病机如何?阳明病外证,即阳明里热实证反映于外的证候,表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里热炽盛,蒸腾于外,则见身热;里热蒸腾,迫津外泄,则见汗自出;表邪已解,故不恶寒;里热亢盛,故反恶热.此皆阳明里实证之外候,为阳明热证与实证所共有,也是阳明病的辨证要点.39.阳明热证.实证:病机:津伤燥化,阳明热实.阳明热证之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实证之潮热谵语,腹满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焦燥,脉洪大滑数或沉实而大40.试从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的组方配伍.功用的异同,阐述三方所主治证候的区别.相同均用大黄, 均有攻下热实的作用,主治阳明腑实证, 症见发热或潮热,心烦,腹胀满,大便难等.不同调胃承气汤组方配伍大黄配以大剂芒硝,辅以甘草,具有良好的通便泻热作用,且泻下而不伤肠胃, 适用于阳明腑实燥热重而结聚较轻的证候,症见蒸蒸发热,心烦较重,兼有腹胀满,大便硬等.大承气汤组方配伍大黄配芒硝,并合以厚朴配枳实,全方具有通便泻热,攻积导滞的作用,适用于阳明热重,肠胃结聚亦重,症见潮热,心烦讝语,腹胀满痛,大便闭结等.小承气汤组方配伍大黄配以小剂量的厚朴.枳实,全方虽有泻下导滞的作用,但力量较轻,适用于阳明腑实轻证,症见微热,或潮热,微烦,大便硬等41.比较三承气汤的病机.主症.治法与方药组成调胃承气汤病机里热但不甚实,虽有结滞,大便常未至坚硬者主症如实热在胃,心烦者胃气不和谵语者,胃实燥热腹胀满者,蒸蒸发热者,治法泻热和胃方药组成方用大黄泻热开结推陈致新,重用芒硝意在泻热,炙甘草甘平和中,顾护胃气.小承气汤病机里热不甚但也成实,大便硬未至潮热者主症大便硬而微烦,谵语,下后大便复硬而少者治法泻热通便,行气导滞.方药组成方用大黄泻热去实推陈致新以荡涤肠胃,厚朴行气陈满,枳实行气破结.大承气汤病机热甚而实,大便硬,发潮热者,或燥屎已成者主症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谵语,治法攻下热实,荡涤燥屎,方药组成方中大黄泻热荡实,芒硝泻热软坚润燥,厚朴枳实行气破滞开结42.三阳经头痛有何不同?太阳病头痛重在后枕部,发热与恶寒并见,且见脉浮. 乃风寒郁滞,太阳经气不利,疼痛有紧束感,阳明病头痛重在前额,多但热不寒,其脉多洪大滑数. 乃阳明里热循经,经气郁滞呈胀痛.少阳病头痛以两侧为主,且往来寒热,其脉多弦. 乃少阳经气不利,郁火循经上犯43.三阳病均有发热,请简述各自的特点及其机制.太阳病之发热为发热恶寒并见,病机风寒袭表,正邪交争于体表所致. 阳明病之发热身热而不恶寒,病机病邪入里,里热炽盛,蒸腾于外所致.少阳病之发热往来寒热,病机邪入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正邪交争,正胜则热,邪胜则寒.44.(论述)简述小柴胡汤证的证候特点.病机.治法及代表方义证候特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后世称之为小柴胡汤“四大主症”.病入少阳,邪居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正邪分争,进退于表里之间,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正邪分争,互有进退,故往来寒热;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肝胆气郁,疏泄不利,故默默而寡言;木郁克土,脾失健运,故不欲食;胆火内郁,火扰心神则心烦;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频频作呕.病机少阳受邪,枢机不利,胆热内郁,脾胃失和,治法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黄芩和解疏郁;生姜.半夏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45.小柴胡汤的使用原则是什么?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试举例说明。

伤寒论十讲姜建国课件

伤寒论十讲姜建国课件

生 酸泄之药:山楂

活血 消食
芍药甘草汤:苦甘化阴(与酸甘化阴关系)
标本兼治
芍药—滋阴养血 甘草—补中益气 芍药—活血通络 甘草—甘缓挛急
治本 治标
结论: 芍药养阴以和营,桂枝发汗以调卫。 桂枝汤属扶正解表之方。
3、解肌与解表是否相同?
肺—皮(表)—卫——卫强
由 脾—肌(肉)—营—营弱(桂枝汤证病理特征)—解肌。
则愈,宜桂枝汤。
〖重点〗阴弱者汗自出,脉浮弱,先其时发汗。 〖疑点〗1、脉浮缓
2、芍药、大枣 3、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4、解肌
〖释义〗 阳浮(卫强)
〖方解〗
阴弱(营弱)
发热 汗出
营卫不和
第一层 第二层
桂枝辛温 芍药苦平 生姜 大枣
第三层 炙甘草
祛风解肌以调卫 调补阴血以和营
佐助桂枝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1、老人红斑狼疮感冒误诊案(桂枝汤主治)
(酸楚、头昏、鼻塞、咽不适、脉弱)
辨证思维提示:桂枝汤证不一定非有自汗。( 42条脉浮弱当 以汗解) 2、山青舞蹈班学员左腿酸痛案(怕凉、易出汗,脉弦细)( 桂枝加芍药汤) 辨证思维提示:赤白芍各20克,三剂而愈,养阴不会如此速效 ,显示通络缓急之治。 3、妇女周期性腹疼案 辨证思维提示:先其时发汗——定时论治
桂枝汤加减方证(兼证)
• 1、兼喘(1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为什么不加麻黄?) • 2、兼脉促胸满(21)桂枝去芍药汤 • (脉促——中手促上击——读书问题) • 3、兼项背强几几(14)桂枝加葛根汤
太阳伤寒证-----麻黄汤证
[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
大力开表,祛寒泄阳 清宣郁热,烦躁自止 调和营卫

《伤寒论》中生姜剂量与功效关系浅析

《伤寒论》中生姜剂量与功效关系浅析

《伤寒论》中生姜剂量与功效关系浅析杜红跃【摘要】在《伤寒论》中共有35方在主方中用到生姜,用至三两者有20方,四两者2方,五两3方,六两1方,八两2方,其他7方,可见经方中的生姜并非可有可无之药. 生姜的功效因剂量的不同也有所变化,三两用于调和营卫、发汗祛邪、和胃止呕,四两用于温通血脉、化饮消痞,五两用于降逆止呕,六两及八两用于温中散寒、宣散通阳.【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6(048)001【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伤寒论;生姜;量效关系【作者】杜红跃【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天津3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生姜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为姜科植物姜的栽培品种菜姜的新鲜根茎[1]。

生姜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谓“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现代中药学大辞典》: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胃、脾经;功效为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化痰解毒[2]。

《伤寒论》共有113首方剂,其中35方用到生姜,用至三两者有20方,四两者2方,五两3方,六两1方,八两2方,其他7方,可见生姜在经方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伤寒论》中生姜因用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功效,试分析如下。

《伤寒论》中生姜用至三两的方剂有20首,主要功效有调和营卫、发汗解表、和胃止呕。

调和营卫是治疗伤寒表虚证和营卫不和证的重要治法,均可用桂枝汤来治疗。

方中桂枝解肌祛风,芍药养阴和营,生姜助桂枝解肌以调卫气,大枣助芍药以和营。

两组药对共奏调和营卫之功。

若以治疗半表半里之邪来看小柴胡汤,柴胡、生姜可以称为“表药”,黄芩、半夏、人参、大枣、炙甘草为“里药”,柴胡合黄芩和解表里之邪,生姜并大枣调卫和营,共助柴胡以祛表邪。

汗法在《伤寒论》中应用范围广泛,根据生姜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治疗伤寒表实证,以大青龙为代表方,方中麻黄、生姜同用发汗解表。

《伤寒论》中生姜剂量与功效关系浅析

《伤寒论》中生姜剂量与功效关系浅析

《伤寒论》中生姜剂量与功效关系浅析
杜红跃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16(48)1
【摘要】在《伤寒论》中共有35方在主方中用到生姜,用至三两者有20方,四两者2方,五两3方,六两1方,八两2方,其他7方,可见经方中的生姜并非可有可无之药. 生姜的功效因剂量的不同也有所变化,三两用于调和营卫、发汗祛邪、和胃止呕,四两用于温通血脉、化饮消痞,五两用于降逆止呕,六两及八两用于温中散寒、宣散通阳.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杜红跃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天津30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伤寒论》中基于药物剂量不同的功效差异
2.《伤寒论》运用生姜的规律浅析
3.《伤寒论》运用生姜的规律浅析
4.《伤寒论》中生姜、大枣和甘草联合配伍规律浅析
5.浅析生姜在《伤寒论》中的配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