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策略(共4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说明 课件(共89张PPT)

第四单元
13 背影 / 朱自清 14 白杨礼赞/茅盾 15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严文井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16 *昆明的雨/汪曾祺 写作 语言要连贯 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第 背影 四 白杨礼赞 单 散文二篇 元 昆明的雨
写人记事散文 托物言志散文 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
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结构有不同于七年级教材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设置一个“活动·探究”单元 2. 设置两个口语交际专题 3. 开始设置专门的古诗文单元 4. 现代文读写单元的“自读”课文增为两篇
七上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完成记事写人、表情达意的基本任务。 七下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提高书面表达的基础水平。 八上教科书延续基础训练,并开始强调文体训练和对象化写作。
3. 学习文章综合运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写作手法。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本单元是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一次集中学习文言诗文 , 要在七年 级分散学习的基础上 , 根据课文的共同特点 , 抓住写景抒情这条主 线 ,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 一方面 , 各课学习有一些共通的任务 , 教学也大致遵循相似的流程 ; 另一方面 , 所选文章风格特点各有不 同 , 又需要据此调整教学重点 , 使得重点突出 , 各有侧重 。 此外 , 集中学习文言诗文 , 便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 利于学生积累常用的文 言实词和虚词 , 也需要在这方面加以重视 。
八上教科书名著导读教学内容
名著推荐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的阅读
《昆虫记》: 科普作品的阅读
自主阅读推荐
王树增《长征》 李鸣生《飞向太空港》 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 在篇目选择上,八上教科书给出的六本著作均非纯文学作品, 很多不是文学作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新修订)

我专注制作了每一课,敬请各位同仁斧正、自由编辑使用!目录: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一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的大事。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
消 息定 义: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标 题:简单明了,吸引读者,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事件。
导 语:一般用来揭示新闻的主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 体:新闻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
背 景:指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新闻的从属部分。
结 语:是新闻的结尾,可有可无。
特 点:真实性、时效性、传播性。
督战( ) 荻港( ) 趋势( ) 泄气( ) 摧枯拉朽( ) 锐不可当( )dūdíqūxiècuīruì为下面描红的字注音。
【业已】【锐不可当】【摧枯拉朽】【风平浪静】已经。
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比喻平静无事。
为下面的词语。
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4月21日;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事件:渡过长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昆明的雨》课件(共49张PPT)

滇池
翠湖公园
大观楼
学习目。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 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 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 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 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 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 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 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 《晚翠文谈》等。
线索: 以昆明的雨和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为线索。
合作探究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头为什么要 写给宁坤的画呢? 所画的倒挂而且开花的事物仙人掌、 几朵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事 物,也是下面所要写到的内容,为下文作 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合作探究
第②段中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运用 了何种表达方式?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 上有什么作用。 表达方式:抒情。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鲜腴 yú 草茎 jīng 花骨朵 gū 青头菌 jūn 择净 zhái 黄焖鸡 mèn 炽红 chì 密匝匝 zā
缅桂花 miǎn 绿釉 yòu 鸡
zōng 扳尖 bān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1、鲜腴: 新鲜,肥美。 2、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3、乍:刚刚;起初。 4、方比: 比较,比得上。 5、密匝匝: 非常浓密的样子。 6、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
合作探究
文中用不少笔墨写了多种植物,它们 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与昆明的雨有什 么关系?
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生长旺盛、 肥大、滋润。这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 昆明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 点。
合作探究
最新6.唐建新: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使用策略幻灯片

03 新课文开发情况 12课/14则
创新 体现
八上 第一单元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首届诺贝尔颁奖
“飞天”凌空
一着惊海天
——我国航母战斗机成功着舰
第二单元
LOREM
回忆我的母亲
IPSUM
美丽的颜色
第四单元 昆明的雨 白杨礼赞
永久的生命 我为什么活着
第五单元
蝉 梦回繁华
第六单元
富贵不能淫 周亚夫军细柳
问题探究)练习说明(设计意图参考答案)教 学建议(总体建议 教学设计) 资料链接据
字词 字15 词168 成语 53 课文 教读12 自读12 新12 默写 背诵 6课 古诗词10+8 名著 红星照耀中国+ 昆虫记+
古诗文注释 272 实词占75% 现代文注释 221 补白12: 语言5 常识2 其他5
12/14/2020
基本 构件
01 主要构件
综合性混编型教科书 并非文章选集 阅读 导语 课文 注释 练习 补白 单元主题文体 名著1+2 三位一体 写作 课后 新闻 单元后 训练点 识字写字 字范 独立 口 综语合交性际学习讲述诚信复述互与联转网LI述PO文SRU化EMM遗产
教师教学用书(含光碟2张) 不仅参考 编写说明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方式 单元说明 目标 编写意图 教学指导 课 教学重点 课文研读(整体把握 素养提升
柔软的文字 话语的引用细节的补充 文章的叙述节奏 科学发现 坚守与乐观
默写
3 奇山异水独绝深意
利用注释自通文义 朗读诵读及背诵 文言语感
景物特征的抓取 高中语文课标举例 绝
文言文的阅读积累
富春山居图 诗中有画 骈散相间 清新隽永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

03
写作训练与提升途径
写作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
01
02
03
回顾写作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经过、结果,帮助学生 理解写作的基本框架和要 素。
拓展写作手法
讲解象征、烘托、对比等 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运用 多种手法丰富文章表达。
深入剖析文章结构
通过分析经典范文,让学 生了解文章结构的多样性 ,学会合理安排文章段落 和层次。
等方面的选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02
注重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
教材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
质,包括理解、分析、评价、创新等方面。
03
突出语文核心素养
教材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
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代文学作品时代背景
社会背景
本册教材所选当代文学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民的精神风貌。这些作品涉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 、民族精神等多个主题,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
文化背景
当代文学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是多元化的,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等。这 些作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及评价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选取学生中的优秀作文进行展示 ,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和启发
。
作品评价标准介绍
讲解作品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包括 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等 方面。
学生自评与互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 价,同时开展同学间的互评活动,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特点
• 1.人文主题包罗万象,富有“诗意”。 • 2.阅读方法注重基础,逐步“爬坡”。 • 3.阅读策略通用性强,渐趋“精深”。
三点不同
• 1.人文主题慢慢走向生活的现实和生命的本然。 • 2.阅读方法开始转向专业,文体意味渐趋浓厚。 • 3.阅读策略指向文体学习,更强调自主与深入。
◆写作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用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基本要求
2. 运用“1+X”教学实现“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育人目标
“1”即单篇教读课文,“x”即自读课文、课外阅读文本,“+”即迁移运用、 举一反三。 在单元能力目标统率下,首先通过教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某一种阅读 策略、方法,形成对专业阅读行为或某类文体阅读的良好 认知结构和阅读策略,再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有指导的自学中迁移、初步运用这 一阅读策略和方法,最后在课外阅读的多次阅读体验中反复运用、巩固,并内 化为自身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 3.没有一点练习和提示,如何教阅读?
• 教材:第一,课文阅读难度一般,学生利用旁批的提示即 可基本理解文意;第二,不设练习和提示。体现了矫正 “篇篇精析,课课细讲”的教学偏误的意图。 • 教师:根据教材,校正阅读教学的方向和重点,放手让学 生自己去读。补充鲜活的、本地化的阅读资源,多读多见, 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时代气息。
的功能是使用,让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
到阅读实践中。
提高要求
• • • • • 激发兴趣: 拥有希望: 知识建构: 钻研学习: 坚守---适应---创新
羌笛不须怨杨柳 春风已度玉门关
请批评指正! 谢谢 观看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交流
着眼素养 聚焦教材
—课比天大
教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法宝
• 语文带来的生活乐趣:
• 布告栏上······ • 你就站在此地,别动! • 正人君子······
探讨流程
• • • • 一、回顾篇 二、认知篇 三、中考篇 四、希望篇•回 顾 篇部编教材初中 Nhomakorabea文再认识:
八上教科书内容
任务一 新闻阅读 1 消息二则 / 毛泽东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夏浩然、樊云芳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 蔡 年迟、蒲海洋 任务二 新闻采访 任务三 新闻写作
文体与方法
• 1.文体线索特别明确,文体范围有所拓展。
• 新闻、回忆性散文与传记、文言写景短文、律诗、散文、说明文、各体 文言文、各体古诗。 • 有不少是非文学文体。
• 2.文体安排细致集中,方便进行比较阅读。 • 3.抓住不同文体写法、语言的特点来设计。
知识与思维
• 1.教材呈现的知识,远远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语法、语 文教学类知识的范围,提供了不少文学、文化领域里的重要知 识。 • 2.不仅提供固定、静态的知识,还提供策略性知识、过程性知 识,提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线索与路径。(集中体现在活动 探究单元中)
八上教科书阅读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主题
变化着的 社会
生活的 记忆
山川美景
情感哲思
文明的 印迹
情操与 志趣
文体
新闻
传记与回忆 性散文
把握传记、回 忆性散文的特 点,学习刻画 人物的方法, 对人物和事件 有自己的判断
古诗文
阅读写景类古 诗文,感受山 川风物之美, 积累常见文言 实词
第一单元 (活动探 究)
第二单元 (人物形 象)
5 藤野先生奖 / 鲁迅 6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7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4 美丽的颜色 / 艾芙·居里 写作 学写传记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第三单元 (奇山异水)
9 三峡/ 郦道元 10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1 *与朱元思书/吴均 12 唐诗五首 野望/王绩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学写传记
景物
贯
简单比较
• 七上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完成记事写人、表 情达意的基本任务。 • 七下教科书主要指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提高书 面表达的基础水平。 • 八上教科书延续基础训练,并开始强调文体 训练和对象化写作。
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 几对关键词
顺应与培养
• 1.八年级学生开始要“自己走”,不满足于“跟着走”; 合作、综合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 2.八年级语文教学要从七年级的一般能力、一般方法,过 渡到专门化的能力与针对性的方法。 • 3.教材必须顺应学生、学科的变化规律,才能更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哲理之思
*比较阅读 *学习主要描写方法
七 * 精读一:字斟句 下
群星闪耀
祖国之恋
凡人小事
*精读二:学做批 酌 注 * 把握人物特征, * 学 习 主 要 抒 情 方 理解人物情感 式
* 精 读 三 : 熟 读 *略读:确定阅读重点 * 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 精思 的心得 *掌握叙事角度, 分清详略
*浏览:提取主要 信息 *对内容和表达有 所思考和质疑
旁课 批文 提 供 学 习 的 基 础 内 容 理︐ 解无 难练 点习 提 供 基 础 知 识 ︑ 提 示
补 白 提 供 与 知文 识体 相 关 的 基 础
为 学 生 的 写读 作与 写 提 供 双
重 支 撑 ︐ 特 别 是 指 导
技 巧 点 拨
创新点与教学难点
• 1.如何应对单元内容“教学化”“过程化”。
• 教材:不仅提供教学内容,还将一般情况下隐藏在教学内容背后 的学习方法、活动流程、任务构思、具体要求等显性化。 • 教师:深入研究学习内容,充实、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 识。特别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预判、预设能力,不断生成教学
智慧。
• 2.如何应对单元的“环节化”“板块化”?
• 教材:单元有基本一致的“三段式”内容板块,这样的单元 组织形式既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框架,也是一种示范性 的引导。 • 教师:要特别每个环节教学的教学特点,更要关注环节之间 的转折与衔接,特别是相对静态的阅读环节与相对动态的环 节之间的衔接,不要把单元教“散”了。
第五单元 (说清对象 的顺序特征)
17 中国石拱桥 / 茅以升 18 苏州园林/叶圣陶 19 *蝉/法布尔 20 *梦回繁华 /毛宁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特征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 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第六单元 (中华文化之 源的滋养)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2 愚公移山/《列子》 23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24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春望/杜甫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写作 表达要得体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散文
说明文
古诗文
借助注释和工 具书了解内容 大意,积累常 见文言虚词和 名言警句
阅读新闻类文 章,把握新闻 各类体裁的特 能力 点,获取主要 培养 信息,体会作 者的态度倾向 (活动探究)
阅读不同类型 把握说明对象 的散文,把握 的特征,学习 其共性和个性。 说明方法;揣 注重朗读,体 摩说明语言, 会作者对生活 增强思维的条 的感受与发现 理性和严密性
课外古诗词 诵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朱敦儒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阅读教学内容的简单比较
七年级教科书阅读教学内容
第一单 元
四时之景
第二单元
亲情之爱
第三单元
校园之美
第四单元 人生之舟
第五单元 生命之趣
第六单元
自主与活动
• 1.自主阅读是课标的精神,也是本套教材一以贯之 的理念。 • 2.八上教材在“自主”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
• 第一,自读课文的比例有所提高,每个阅读单元都安排两篇自读课文(七 年级为一篇),活动探究单元的课文则都设计为自读课文。 • 第二,两篇自读课文中有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更需要学生在阅 读中依靠自己的力量。 • 第三,课后练习、阅读提示中推荐的阅读篇目数量有所增加(文言文课文 也有推荐阅读篇目),类型也更丰富。
想象之翼
*默读四:快 速阅读 *理解联想和 想象
科幻探险
七
上 *朗读一:体会 *朗读二:体会 * 默 读 一 : 一气呵成 思想情感 语言之美 *把握作者的情 * 梳 理 文 章 *品味精彩语句 感 的主要内容
* 默读二:圈 点勾画 * 理清作者的 思路
修身正己
* 默读三:摘 录积累 * 概括文章的 中心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 横 教读课文 自读课文 课外阅读
体系的建构,加强单元
间内在联系
纵
1. 从七上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良好写作习惯开始; 2. 七下至九上,逐步培养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 文章,游记、演讲稿、传记等实用类文本的写作能力; 3. 九下侧重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修改润色、有创意地 表达”作文程式学习。
中考篇
• 2018年中考与教材的姻缘
• • • •
中考考什么? 教材与中考怎样呼应!考点背后的规律是什么? 教学中怎样渗透才能提升素养? 中考为例:
•希 望 篇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用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基本要求
1. 具备单元整体教学观念
将单元能力点分散到各课,分步骤、有计划进行训练(纵);
各课学习重点应前后勾连,反复强化、巩固,稳步推进(横)。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2. 运用“1+X”教学实现“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育人目标
“1”即单篇教读课文,“x”即自读课文、课外阅读文本,“+”即迁移运用、 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