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理论知识点(2020江西)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理论知识点(2020江西)

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概念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使得其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人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活动。

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也就是说不一定会在当前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由于适应、疾病或服药暂时引起的变化不是学习。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是后天习得的。

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区别(1)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除了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

(2)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语言是使事物之间关系抽象化、概括化的信号。

(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分类1、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提出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

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2、安德森的学习分类安德森根据知识表征方式的不同。

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回答怎么想,怎么做。

3、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符号学习(主要指词汇学习、实物图像、地形地貌,历史人物事件),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包括下位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我国的学习分类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1、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第三章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第三章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配下被动形成S—R联结,⽽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引导,⽽不是受习惯所⽀配。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苛勒曾在1913~1917年间,对⿊猩猩的问题解决⾏为进⾏了⼀系列的实验研究,从⽽提出完形⼀顿悟说。

苛勒指出:“真正的解决⾏为,通常采取畅快、⼀下⼦解决的过程,具有与前⾯发⽣的⾏为截然分开来⽽突然出现的特征。

”这就是所谓顿悟,⽽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种。

⼼理完形。

其基本观点是: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本⾝的智慧与理解⼒对情境及情境与⾃⾝关系的顿悟.⽽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的尝试。

学习包括知觉经验中旧有结构的逐步改组和新的结构的豁然形成,顿悟是以对 ⽬标和达到⽬标的⼿段与途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格式塔⼼理学家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是⼀种⼼理结构,它是在机能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的整体结构,是对事物的关系的认知。

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种“完形”来实现的。

格式塔⼼理学家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不断地构建完形的过程。

总的来说,完形⼀顿悟说作为最早的⼀个认知学习理论.虽不如联结⼀试误说那样完整⽽系统,其实验范围也较有限,在当时的影响也远不及联结说,但它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强调⼼理具有⼀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这对反对当时⾏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性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苛勒的顿悟学习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也并不是互相排斥和绝对对⽴的。

尝试⼀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的认知教育⼼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式。

《第三章 1 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三章 1 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重力与弹力》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重力和弹力的观点和性质。

2. 掌握重力与弹力的干系以及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重力和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重力和弹力的观点,重力与弹力的干系。

2. 教学难点:运用重力与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笔、弹簧等实物道具。

2. 准备教学视频:关于重力和弹力的动态展示视频。

3. 准备练习题:针对重力和弹力观点的练习题,以及一些应用题。

4. 安排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理解重力和弹力的干系,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重力与弹力的基本观点,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引入:起首,我们将通过一些平时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重力与弹力的观点。

例如,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重物会下落,而轻物不会?为什么跳高时需要应用弹簧?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观点讲解: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解重力和弹力的基本观点,包括定义、原理和应用。

我们也会讨论一些常见的误解和容易混淆的观点,帮助学生澄清思路。

3. 实验演示: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重力和弹力的原理。

例如,演示弹力玩具手枪或弹簧的收缩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诠释发生的现象。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平时生活中常见的重力与弹力现象,并诠释其原因。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案例分析:我们还将分析一些实际案例,如建筑结构、交通工具中的重力与弹力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 答疑解惑:在课程结束前,我们会回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并强调重力和弹力在平时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安置:安置一些与重力和弹力相关的作业,如撰写小论文、制作PPT进行讲解等,以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 中学教学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三章  中学教学
17
• 教师不能满足“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 教学应该重视( B )(2014下)
• A、传授知识 • B、发展能力 • C、培养个性 • D、形成品德
18
• 简答题(2015上) • 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
第一节
教学 概述
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意义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 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 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 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活动。
A.感知与评价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补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能力是一种心理特 征,是顺利实现某种心理活动的条件。
• 知识与能力的联系: • 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
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水平的高低。 • 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
• 优点: •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 对学生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 • 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教学任务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 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技巧
相互促进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 审美情趣,奠定学生 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 能力和创造才能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辨析题: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 对立的教育理论:
形式 教育
洛克和 裴斯泰洛奇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知识归纳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第一节学习的本质一、什么是学习(一)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

(二)狭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地获得社会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

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人类除了能够以直接的方式获取经验外,还能通过社会交往等形式获取大量的间接经验。

第二,人类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言、文字是人类经验的载体。

第三,动物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并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1.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室指导下展开的。

2.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3.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全面发展。

4.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的。

二、学习的种类(一)依学习水平划分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个层次水平,这八类学习分别是: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系列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原理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二)依学习内容和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有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一)依学习内容和结果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最终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

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三、学习理论(一)刺激-反应理论刺激-反应理论是由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创立的。

猫的迷笼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他用S和R表示刺激和反应,从而得出结论:S-R。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命题点1:教学的概念(一)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二)教学的本质1.教学活动即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实践活动。

(三)教学的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四)教学与教育的关系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教育包括教学,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

3.教学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4.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教学途径实现。

同时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全面实现。

命题点2:教学的模式及任务(一)教学的模式1.形式教育(17世纪)形式教育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形式教育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即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无关紧要。

形式教育论的片面性在于设想官能因纯形式训练而得到发展,并使迁移的条件脱离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它所依据的官能心理学把心理理解为独立的精神实体,并且把各种官能看作各自孤立的心理现象,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原理2.实质教育(18世纪末19世纪初)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赫尔巴特把在教育中提供给学生的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都称为观念。

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赫尔巴特称为“统觉”。

教育就在于观念的获得,促进统觉的过程。

他重视课程和教材,反映了实质教育的立场。

斯宾塞坚决主张实科教育,同时竭力抨击当时英国教育中的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认为一般智力的发展是次要的,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三章

教育学原理,讲义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的涵义。

2.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以及各自的发展规律。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4.认识人的可教育性和人对教育需要性的意义。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一、人的身心发展的涵义(识记)★★★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1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变化,是就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而言的。

2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相互联系。

一方面,由于心理是脑的机能,因此,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支配着心理的发展;另一方面,身体的发展也受到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其中,尤其是情感对人的身体发展影响最大。

人的身心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简要地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关系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也受到认识、情感、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性的影响。

(2)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关系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思想品德的提高。

这就是《中庸》讲的“尊德性而道问学”。

思想品德的提高也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

二者不一定成正比,但从概率统计优势来看,二者是一定成正相关的。

(3)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与认识能力、心理特性发展的关系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心理过程和认识能力基础上进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心理意向或特性。

人的认识能力,心理特性或意向也要在掌握知识技能和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二、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1.“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36—1934)早年曾专门研究过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维果茨基所谈到的人的发展,主要是就儿童的心理和智力而言的。

教与学的基本原理复习大纲

教与学的基本原理复习大纲

《教与学的基本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学习与教学1、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冯忠良的学习分类。

p20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教育系统中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讲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一是知识学习,包括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环节。

二是技能学习,又分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

三是社会规范的学习,又称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

2、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成三个领域: 认知、情感和心理运动。

P233、学习的含义:学习是改造人类主观世界的活动。

学习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而且广泛出现于动物世界。

P154、学与教基本关系。

P301)学与教可以明确区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

学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目的是为了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并以习得人类文化知识、社会行为规范为主要活动内容。

教是指教师的教授活动,其活动主体是教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社会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2)学和教又是紧密联系的,同处于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相互相成缺一不可。

3)学与教的紧密联系还体现在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上。

5、教学的主要任务。

P29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6、教学不等于智育,教学也是通过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进行的途径。

P29第二章:学习理论1、19世纪晚期, 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p342、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p 423、感觉经验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引起的,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

p33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p43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论就是指人有尽其所能的内在倾向。

2)人本主义的学理论者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感情,学会与教师及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较直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境界。

05周盼盼: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认知主义》(3)教案

05周盼盼: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认知主义》(3)教案

滨州学院教案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系(院)部教育科学系姓名周盼盼(201210041)年级2010级,2012跨校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05121005)授课对象10学前本1,12跨学前1-2 教材名称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五日滨州学院教案第5次课第13-15学时章节第三章学习理论及其解释课题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目的要求1. 理解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2. 掌握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了解加涅学习的八个阶段和九大教学事件。

重点难点重点: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的学习理论难点: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评课案例:山东某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颜色对对碰》:教学过程:1.教师用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引导儿童观察实验结果,教育幼儿识别蓝色、黄色、绿色,利用色卡展示并强化实验结果。

2.教师指导任选幼儿两种不同的颜色,进行混合,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

3.教师指导幼儿识别混合新形成的颜色,帮助幼儿回忆混合过程,利用色卡展示来强化实验的结果。

4.教师引导认识并联想生活中的色彩,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更好地了解各种色彩,并强调多种色彩的重要性。

5.教师提问幼儿喜欢的颜色以及原因引导儿童发散性思维。

评课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颜料进行混合后,幼儿不能很好地回忆混合前颜料颜色的种类,建议教师提供三个杯子,分别盛装原来的颜料和混合颜料,帮助幼儿记忆混合前后的颜料颜色。

并且给每个幼儿发1张白纸、两支颜料画笔,把混合前和混合后的颜色用画笔涂在白纸上,可以更好的进行观察和认识;【动作性表征】2.建议老师给幼儿发一张空白简笔画,例如小房子、草地等,让幼儿用刚刚自己调配出来的颜色给简笔画上色,轻松自然的掌握颜色的运用,例如草地为绿色、天空是蓝色,选用具体形象思维来丰富幼儿的经历,提升能力。

第三章_知识的学习

第三章_知识的学习

四、知识学习的标准
1.概念化 2.条件化 3.结构化 4.自动化 5.策略化

五、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感觉记忆 (二)短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四)遗忘与记忆 (五)元认知

(一)感觉记忆 外界信息首先存储于感觉记忆,学习的信息加 工过程也是从感觉记忆开始。 感觉记忆的容量无限,但是不立即进行加工, 记忆痕迹迅速消退。视觉信息在1秒之内,听 觉信息在2秒之内消失。
(三)知识的运用



1、什么是知识的运用? 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有关问题。比如新课之后的练习与 作业等。知识的运用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迁移过程。 2、知识的运用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主要包括审题、联想、解析和类化四个环节。 审题:明确问题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已知未知条件,在头脑 中建立起问题的最初表征。 联想:以形成的问题表征为线索,激活头脑中有关的知识结 构。 解析:分析已知和未知条件,寻求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 类化:概括当前问题与原有知识的共同本质特征,将所要解 决的问题纳入到原有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去。
(五)概念的获得






奥苏贝尔认为儿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即概念的形成与概 念的同化。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最基本形式。 1、概念的形成 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实际经验过的概念肯定例证 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 级概念的过程。 2、概念的同化 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 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 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概念同化是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分为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类型。

4第三章 科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4第三章 科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19
①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 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是
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
过程,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 以激发他们去探索知识,产生新观念。
20
②维果斯基的思想: 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 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教学中, 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观察体现在教师活动中的社会经验,在 教师指导下从事某种活动,逐步地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经验内化 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可以独立地从事这种活动,将潜在的发展变
22
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 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它们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而且在不同情境中,它们需
要被重新建构;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容器:在以往的生活、学习
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 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 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 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传统的认识论把科学知识看作是对客观实在的精确反映,是经过严格的科学 方法获得的,是客观真理或者是客观真理的接近;而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 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检验科学知识的标
成现实的发展,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很重视学
生原有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他把学习者的日常经验 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
“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
联系,才能成为自觉的、系统的知识,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 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

军事理论知识第三章教案

军事理论知识第三章教案
教学内容组织与过程设计
备注
3.1战场
战场的概念:战场是敌对双方进行作战活动的空间,是实施作战的基本依托。
一、现代战场的特征
1、多维化
多维化:战场空间的多维化是现代战场的基本特征和直观表象,现代战争多军兵种参战,使战场早已突破陆地单一平面模式而走向包括海洋、空中乃至太空在内的多维立体构架。
2、透明化
透明化:现代战场的各种先进侦察、监视系统和手段,使得战场透明度空前提高。
3、网络化
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日趋成熟,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促使现代作战的战场朝着网络一体化方向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战场的信息传输神经系统。
4、非线性
非线性:受部队机动能力、打击能力以及指挥控制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机械化时代的作战通常是线性的,敌对双方及哦啊站的战线相对规则、明显,有明显的前方、纵深、后方之分。
3、空战场
空战场是敌对双方在空中进行作战活动的战场。主要指一定空域,有的还包括相关的地域或海域。是陆、海、空、天、电、网多维战场中的核心战场。
空战场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首先,它是陆战场和海战场的重要屏护。其次,制空权作战、空袭和反空袭作战的成败,对整个作战的进程和结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空战场已经成为核心战场。另外,空战场还是实施作战力量投送的重要空间。
4、太空战场
太空战场也称为空间战场,是敌对双方在太空进行作战活动的战场。主要是指外层空间,还包括相关的空域、地域和海。
太空战场对陆、海、空战场起着瞰制作用,有着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对其他战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太空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5、电磁战场
是敌对双方在电磁空间进行对抗活动的战场。主要由人为电磁辐射、自然电磁辐射和辐射传播三部分组成。(C4ISR)

《教育学》第三章知识点

《教育学》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所谓关键发展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2、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受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

3、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4、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6、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7、个性又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8、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9、被有些专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是少年期。

10、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11、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理想和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3、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习俗水平到习俗水平,再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这是人的各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第三章——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第三章——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艾尔贝兹
学科知识、学习论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关于自我的知识、 关于学校社区背景的知识
雷诺兹
任教学科的知识、教学理念的知识、学生和学习的知识等十二项
辛涛、申继亮、林 崇德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及实践性知识
陈向明等
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马云鹏等
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
二、小学教师知识的结构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
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发
﹡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
3
展知识
﹡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
七、以知识创生为目标,做好对教师知识的管理
首先,确立教师知识管理的范围。 其次,利用校级培训,增加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提高教师的知识更 新能力。 再次,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教师之间的互信,形成学校的协作、交流、 对话机制。 最后,充分挖掘教师的知识和特长,鼓励教师进行知识创造,并加强对知识 创生的过程管理。
-
法。
1
﹡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

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
﹡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中学教学知识点考点梳理专题八教学◆考点 1:教学的内涵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部分与整体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不仅可通过教学实现;教学是智育的途径之一。

◆考点 2: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 1.形势教育(17 世纪)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主张:发展学生的智力;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2.实质教育(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主张: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理论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考点 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其他略)◆考点 4: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其他略)◆考点 5: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考点 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考点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考点 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教好课的前提(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四)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考点 9:教学原则 1. 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2.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乡土教材)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3.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4.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顺序性5.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阶段性6.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个别差异性 7.直观性教学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8. 巩固性教学原则著作教育思想《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三章 大学生知识的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三章 大学生知识的学习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
接陈述的知识,“是什么”。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 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 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包括一系列 具体操作程序,“怎么做”、“如何做”。
• 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 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 性。
• 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 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 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 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 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是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 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 念或命题。
在联系的揭露,表现为能够理解概念、原理与法则 的内涵 (3)高级水平的理解。 它是指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具体 化,重新建立或调整认识结构,以达到知识的融会 贯通,并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
• 对言语的理解 • 对事物意义的理解 • 对事物类属的理解 • 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 对逻辑关系的理解 • 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谢谢收看
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 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 程。 • 知识的学习发生在知识的传递系统中 •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 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收过程
•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 符号学习: 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
号的意义
(一)知识保持的含义和组织形式
1、知识保持的含义
知识的保持是指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教材的 持久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 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
强度; ▪ 3、提供概念范例,适当利用例证和比较; ▪ 4、形成概念网络; ▪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二、原理(规则)的学习
▪ (一)原理学习的形式 ▪ 接受式或规-例式 ▪ 发现式或例-规式 ▪ (二)原理学习的条件 ▪ 内部条件:对原理所涉及概念的学习和理
解;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者的语 言表达能力。 ▪ 外部条件:教师的言语指导
▪ 元认知知识包括对自身思维的知识和意识, 以及关于何时何地运用策略的知识;
▪ 元认知监控包括计划、评估和监督。
第二节 传统的知识学习
▪ 一、概念的学习 ▪ (一)概念的定义与种类 ▪ 定义:具有共同特征(关键属性)的物体、符号
或事件的标记系统,是对类别的心理表征。 ▪ 加涅:具体概念与定义性概念 ▪ 维果茨基: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 (二)概念的表达形式 ▪ 概念名称 ▪ 概念定义 ▪ 概念属性 ▪ 概念例证
上,即选择性知觉策略。
▪ (三)精加工策略
▪ 通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 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等, 为知识的提取提供新的途径,为知识的建 构提供额外信息。
▪ (四)组织者策略
▪ 是将分散的、独立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整体 并表示出他们之间关系的方法。
▪ 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
▪ (五)认知结构优化策略
▪ 长时记忆:信息以意义形式编码,保持时 间较长(甚至终生),容量很大。
▪ 遗忘:消退、干扰、提取失败。 ▪ 前摄抑制:先前的学习对回忆后来的学习
的干扰; ▪ 倒摄抑制:后来的学习对回忆先前学习的
干扰。 ▪ 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元认知
▪ 由J.H.Flavell提出,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 知监控两个方面。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培训讲学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培训讲学
答:
13.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答:
14.试述移情及移情训练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
答:
15.结合实际说明道德认识向道德信念转化的条件。
答:
16.分析学生在道德上言行脱节的原因。
答:
第九章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
1.什么是学习动机?它对学习结果有何影响?
答:
2.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区别与联系是怎样的?
答:
10.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哪些?
答:
11.教师“促进”的性格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答:
12.为什么说教学是技术,更是艺术?
答:
13.教师期待是怎样影响学生发展的?
答:
14.专家型教师有何共同特点?
答:
15.熟手型教师有何特点?
答:
16.关注理论认为教师的成长可分为哪些阶段?
答:
17.分析促进教师成长的例外途径的作用。
答:
7.列举维持优良纪律和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
答:
8.学生不喜欢哪位任课教师,就往往难以在这门课上取得比较优良的成绩。为什么?
答:
9.有些教师告诉同事说:“在情感上不要太接近学生,否则你可能会受到损害,你在课堂上的权威会受到削弱。”“如果学生把你看成是朋友或同伙,你就不会得到他们的尊崇。”这种观点的不当之处在哪里?
答:
9.什么是问题?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哪些?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常用策略。
答:
10.专家、新手在问题解决上有怎样的详尽差异?
答:
11.简述陈述性知识掌握的几个阶段。
答:
12.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的三种掌握方式。
答:
13.论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答:
14.简述程序性知识的大凡掌握过程。

第三章条件反射与学习知识讲解

第三章条件反射与学习知识讲解
惩罚:声音更大/挨揍(使你敲墙的反应)
思考:强化类型 • 正强化:食物
• 负强化:按压 杠杆(可以避 免电击)
• 隔壁寝室音响开得很响,以致于影响你休 息,你气的敲墙。若音响音量降下来,你 今后遇到这种事情还会敲墙;若你一敲声 音更大了,或你挨了一顿揍,你今后则不 太可能敲墙了。
反应:敲墙
负强化:声音变小(促使你敲墙反应再次 出现)
人类的条件反射影响情绪
• 恐怖症是情绪性条件反射的一个例证 • 可以用系统脱敏法来治疗习得恐惧、训
练动物玩杂技。 • 间接性条件反射式观察他人对某种刺激
的反应而形成的经典条件发射。 • 孩子忌口的习得、城市儿童怕蛇等动物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反射
一、什么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反应结果得到强化 基础上形成的学习。
• 观摩比赛录像 跳舞 系鞋带等 • 孩子通过观察学习习得了各种行为:攻
击、友善、粗鲁、优雅、遵守规则等
班杜拉经典实验
第一组:成年人用糖果和饮料奖励施暴者,并加以表扬 第二组:施暴者被人用杂志打头,并警告下不为例 第三组:施暴者的攻击行为没有任何结果
• 观察学习的结果:
A 学会某种新的反应; B 学会使用某种以前习得的反应; C 学会某种普遍适用的规则。
• 行为是自发的、有意识的,受行为结果 控制
• 强化——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发生的可能 性的任何事件。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 :
• 被强化的行为会再次发生。 • 学习理论的先驱桑代克称之为效果
率,即一个反应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大小是由这个反应所产生的效果决 定的。(踢售货机、拍打电视或电 脑显示器)
经典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应
条件反应
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二)概念的分类
1.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2.初级概念和二级概
3.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二、概念学习的方式
(一)概念形成 获得概念实质上就是要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 的关键属性。 (二)概念同化 概念的同化是指学习者头脑中储存了某种认 知结构,它可以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信息被吸 收之后,使原有结构发生某种变化。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三)知识学习的作用
1.知识学习是学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手段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第二节 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知识的理解与生成 (一)知识理解的含义
知识理解的标志有: 第一,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第二,能根据理解知道如何去完成所需要的动作, 即能正确地执行动作。
(2)知识的巩固与理解相互依存
临固的途径 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 2.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 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2)使需要记忆的材料成为学生行动或思考的直 接对象 (3)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 上进行记忆;对无意义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 义加以识记 (4)指导学生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程序性知识
3.根据知识形态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三)知识的作用
1.任何话动总有一定的方向,活动的方向由活动的
目的决定
2.任何活动都是由一系列具体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四)知识的表征存储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3.成块知识的组织:图式 4.认知结构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二)建构主义对理解的生成过程的解释
1.一个实例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当前的情境中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意义的理解是通过外界信息与已
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维特罗克对理解过程的分析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三)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
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二)知识应用的过程
1.审题 2.有关知识的重现 3.课题的类化
(三)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1.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 2.智力活动水平 3.课题性质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三节 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一、概念的界定与分类 (一)概念的界定
概念代表着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 一种简单的表征方式。 概念一般都涉及以下要素: 第一,名称,即代表概念的词语、符号 第二,内涵,即这类事物所共有的关键特征 第三,外延,即这一概念所代表的具体事物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二)知识巩固的途径
3.合理地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
(2)复习要合理
(3)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 (4)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 超额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三、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一)知识应用的含义与作用
1.知识应用的含义 广义的知识应用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 决客观现实中一切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 狭义的知识应用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教 材的基础上,依据已经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 题的过程。 2.知识应用的作用 知识的应用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它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紧密相联。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二、知识学习的含义、种类与作用
(一)知识学习的含义 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 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追求符号的意义是知 识学习区别于技能学习的根本标志。 1.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学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 联系 3.知识的学习与品德的学习,既相互区别又相 互联系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二)知识学习的种类 1.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 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 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 么。 (2)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 质属性。 (3)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 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 合意义。
3、什么是概念?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如
何进行概念教学?
4、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知识理解的水平?
5、简述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临沂大学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三、概念教学的方式
概念学习既然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形式
例——规法
规一例法
规——例——规法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四、进行有效概念教学的建议
(一)概念分析
(二)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三)正例与反例的运用
(四)变式和比较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练习与思考题
1、维特罗克是如何分析知识理解过程的? 2、简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 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的涵义、种类与表征存储
(一)知识的涵义 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的反映,是 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二)知识的种类
1.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划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2.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形式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
3.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四)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1.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1) 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 (2)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2.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第一,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 识挂起钩来的观念 第二,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 清晰性 第三,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3.学习材料的内容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2.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分为归属学习和并 列结合学习 (1)归属学习,也叫“类属学习”,是指把 新旧知识之间的有关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新旧 知识之间构成一种从属或总括关系的学习。 (2)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学习的知识与认 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之间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 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五)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2.运用变式与比较
3.知识的系统化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临沂大学
教育心理学
二、 知识的整合与巩固 (一)知识巩固的含义与作用
1.知识巩固的含义 知识的巩固,指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教材 的持久记忆。 2.知识巩固的作用 (1)知识的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