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起点平等与规则公平

合集下载

人人都是平等的议论文

人人都是平等的议论文

篇一:《最新高考话题作文素材_公平》公平思路公平就是给大家同一个起点公平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的普遍原则公平需要公正和公开一个社会只有公平才能和谐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不公平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公平就是指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机会公平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尺度公平需要法律的保障实现公平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名言人要尊重自己,就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公平对待他的同胞。

——夏洛蒂·勃朗特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

——韩婴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

——笛卡尔民主政体应避免这样两种极端,就是不平等的精神和极端平等的精神。

——孟德斯鸠平等是各种善的根源,极度不平等是各种恶的根源。

——罗伯斯庇尔平等的第一步是公正。

——雨果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这是公理的法则。

——伊索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

——莎士比亚我们在上帝面前,都同样聪明,同样愚蠢。

——爱因斯坦没有完全的平等,就没有爱。

——屠格涅夫既然承认人人平等,那么,不管谁做了相同的错事,便应该受到相应的裁判。

——高尔基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淮南子》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史记》天不在人之上创造人,也不在人之下创造人。

——福泽谕吉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波洛克没有共同权利的地方就没有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无所谓公正。

——霍布斯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吴兢我们生来都是平等的,是德行使我们有贵贱之分。

——拉丁谚语经典素材交通部长超速行驶(公平拒绝特权)法国政府两位部长曾被发现在一条乡间公路上超速行驶。

这两位部长分别是交通部长德罗比恩和负责管理交通执法的内政部长萨尔科奇,他们所乘的轿车分别以98公里和103公里的时速在一条最高限速每小时70公里的路上飞速行驶。

据悉,他们都是赶去参加法国第一部自动路边雷达测速装置的启用仪式。

这一装置能够将超速行驶的司机记录在案。

交通部长办公室发言人称,德罗比恩没有否认这一事实。

论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公平

论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公平

论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公平【摘要】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可以相互促进、协调,但也存在着矛盾。

对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上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认识,必须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规则,健全法制,以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特别是市场分配中的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矛盾。

【关键词】市场经济;效率;公平1.市场经济下效率、公平的重要性效率,主要是指生产效率或经济效率,是消耗的劳动量与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也可以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是效率型经济或效率优先型经济,市场经济与效率天然地具有统一性。

市场经济的效率主要是通过价值规律地自发调节作用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实现的。

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既已价值规律为基础,以供求关系为纽带,以价格为信号,通过市场主体的公平自由竞争,以优胜劣汰的形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模式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或最高值,而高效率恰恰是人们用以证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经济模式的优越性的根本理由。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得以产生高效率的原动力,正是由于市场的高度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自由竞争、自由创造和自由发展的无限机会,才造成市场经济的繁荣,使其有可能达到最佳生产效率。

因为经济自由的竞争机制激发了价值创造的效率,而市场的价格机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投入与产出之比。

市场仿佛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人们奋力追逐自己的利益,追求使自己的老董创造产生最大的利润或最大值的效益,而每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努力追求与自由创造,最终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财富,增加社会利益的总量。

每一个经济行为主体若想赢得市场和市场利润,都必须创造性地生产,以提高生产力,同时又必须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各种边际费用,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创造性的生产必定有利于更新和提高生产方式(包括科技工具革新、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方式);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即是市场占有能力和经济(商业)利润的增加。

大学思想政治机会公平包括

大学思想政治机会公平包括

大学思想政治机会公平包括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它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和占有。

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权利公平包括三重含义:一是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非歧视”二是想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三是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机会公平包括:①起点平等,即国家和社会要积极为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努力创造平等的起点②发展平等,即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权要受到同等尊重,不断拓展社会成员的发展领域③代际平等,即不仅要关注当代人的平等机会,还要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平等。

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包括:①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②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③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任何人也不会被法律排除在保护之外。

救济公平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的救济公平。

救济公平包括:①司法救济公平,即司法要公正对待每个当事人,致力于实现司法公正②行政救济公平,即政府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区别对待③社会救济公平,即社会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厚此薄彼。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公平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公平

公平名言人要尊重自己,就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公平对待他的同胞。

-—夏洛蒂·勃朗特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

-—韩婴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

-—笛卡尔民主政体应避免这样两种极端,就是不平等的精神和极端平等的精神。

-—孟德斯鸠平等是各种善的根源,极度不平等是各种恶的根源。

-—罗伯斯庇尔平等的第一步是公正。

——雨果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这是公理的法则。

-—伊索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

-—莎士比亚我们在上帝面前,都同样聪明,同样愚蠢.——爱因斯坦没有完全的平等,就没有爱。

——屠格涅夫既然承认人人平等,那么,不管谁做了相同的错事,便应该受到相应的裁判。

——高尔基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淮南子》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史记》天不在人之上创造人,也不在人之下创造人.—-福泽谕吉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没有共同权利的地方就没有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无所谓公正。

——霍布斯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吴兢我们生来都是平等的,是德行使我们有贵贱之分.——拉丁谚语经典素材交通部长超速行驶(公平拒绝特权)法国政府两位部长曾被发现在一条乡间公路上超速行驶.这两位部长分别是交通部长德罗比恩和负责管理交通执法的内政部长萨尔科奇,他们所乘的轿车分别以98公里和103公里的时速在一条最高限速每小时70公里的路上飞速行驶。

据悉,他们都是赶去参加法国第一部自动路边雷达测速装置的启用仪式。

这一装置能够将超速行驶的司机记录在案。

交通部长办公室发言人称,德罗比恩没有否认这一事实。

他还补充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交通部长也不例外,赶去参加活动不是借口.”龙永图谈公平竞争(市场经济要确保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而竞争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指出:世贸组织的所有原则归纳到一点,就是要确保市场经济竞争的公平性。

起点平等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

起点平等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

从 现实 需求 还是 从发 展趋 势看 。都 需要 在 “ 十二 五” 中实 现农 民工 市 民化 , “ 民工 ” 为历史 。 让 农 成
不 久前 . 中改 院组 织 了“ 二 五 ” 村 改革 问卷调 十 农 查 。结果 显示 , 8 %的专 家认 为 , 十二 五” 近 O “ 全面 解 决农 民工 问题 的条 件 已经具 备或 初步 具备 。笔
自由竞 争 所带 来 的 巨大差距 ,但 是 起点 平等 又 是 最 能让 人 信服 的 、也 可能 是成本 最 小 的一种 平 等 模 式 。尽 管结 果平 等 也 因为关 爱弱 者而 充满 了正 义感 .但 结果 平 等更 大是 在修补 不 平等 方 面具 有
价 值 意义 。 真正 挖掘 社会 的活力 、 而 调动 每个 主体
社 科 新 论
当代社科视野 2 1 年第 9 00 期
局, 改善 各类 非 国有 经济 体 的发展空 问 , 企业 生 产
认 为禀 赋 的偶 然 带来 的差 距也 是 不正 义 的 .是需 要 补偿 的 ,但 对 于具 有 同等 潜能 的人 往往 因为其 所 处社 会 环 境 的 不 同而 拥 有 不 同 的初 始 资 源 . 社
( 邓摘)
是 能够 做 出量化 评估 和合 理判 断 的 .正 是 这种评 估、 测量 和 判断 的存 在 , 为适 度 的政 策倾 斜 和起点 平 等提供 了实践 上 的可 能性 。 因此 , 点平 等要求 起
政 府积极 作 为 ,对 于 自然偶 然 性所 导致 的不 利 给
起 点 平 等 是 现 代 国 家 建设 的 逻 辑 起 点
陈毅 在 《 湖北 社 会科 学 } 0 0年 第 8期 上 撰 21
文 指 出 : 点平 等 是现 代 国家建设 的逻辑 起 点 。 起 尽 管 起点 平 等也 是机 会 平等 的一种 ,难 以解决 仅 凭

结果公平比起点公平更重要

结果公平比起点公平更重要

结果公平比起点公平更重要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结果公平比起点公平更重要”!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起点何谓起点公平?何谓结果公平?!(起点指的是开始的地方或者时间;结果指的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或者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产生的某种结局。

而公平则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起点公平是指人们参与社会活动之前的机会、条件平等,仅仅是在开始的地方或者时间具有平等性而已。

结果公平是指人们参与社会活动之后获得的待遇、分配具有公正性,结果的公平是最终衡量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

当然这两者都是人类对公平的追求,但我方认为,结果公平的重要性更大。

理由如下第一,结果公平是人们追求公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唯有结果公平才能够得民心、顺民意、使人信服,才是公平观念的终极体现。

就像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的,也就是说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第二,能够成为衡量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更多情况下是体现在结果的公平上。

就像培根在《论司法》说过“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

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既然连水源都败坏了就没有什么公不公可言了。

也就是直接影响公平与否的是结果的公平。

第三,结果公平给人希望的力量,使得人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动力。

起点的公平就像眼前的蜡烛,可能随时被吹灭,但是结果公平就犹如那远方的灯塔,能够让人明确目标,保持动力,看到希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尽管世上有分富者穷者,强者弱者,王者民者,但是正因为结果公平,他们才可以看到希望,才能有更多的信心与动力去发挥自我的潜能和进行自我的创造。

这是起点公平不易办到的。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结果的公平比起点的公平更重要!。

共同富裕的三次分配机制与正义的四个原则

共同富裕的三次分配机制与正义的四个原则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二年 第四期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1]在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2]这明确了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各自对应着不同的政治价值追求,其背后蕴含着按辞典次序排列的正义原则,聚焦三次分配机制背后的正义原则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本文尝试对三次分配机制背后的四个正义原则进行探讨和论述。

一、文明社会的常态与正义的第一原则当我们探讨正义的第一原则时,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社会,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如何把握文明社会的演进方向。

(一)“公共性”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常态马克思认为,国家“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3],强调国家的本质根植于市民社会。

关于国家的职能与作用,马克思强调,国家职能“既包含一切社会的性质所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含由各种特殊的因政府与人民大众互相对立而起的职能”[4],强调的是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的二重性。

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非阶级社会,公共性始终是市民社会决定的国家属性。

哪怕到了国家消亡的最终阶段,其消亡也是作为共同富裕的三次分配机制与正义的四个原则秦远航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按辞典次序排列的起点平等、程序公平、机会公平、崇德向善是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分别对应着平等补偿、程序公平、机会公平、自愿无偿的正义原则。

从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到差异性公平

从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到差异性公平

从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到差异性公平作者:刘宁宁来源:《高教探索》2022年第03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主导理念发生明显变迁,即由“平等性公平”转向“补偿性公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差异性公平”。

平等性公平理念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强调权利和竞争机会的平等,遵循市场理性选择的价值逻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是其核心评估域;补偿性公平理念强调保障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权益,在制度上对已有不平等进行矫正和弥补,保障社会民生利益是其核心评估域;差异性公平理念将学生自由选择权作为审视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尺度,强调从供给端为学生提供适切性的教育,满足学生全面自由发展需求是其核心评估域。

主导理念的变迁体现了国家治理中高等教育政策范式的转型,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系统由关注社会利益向关注学生利益诉求的转变。

同时,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公平是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性公平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教育公平;理念变迁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為516%,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

[1]在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优质高等教育方面,即相对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而言供给还不充分,从而形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不平衡。

换言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由精英化时期有大学上、到大众化时期追求普质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向普及化阶段追求高质量高等教育公平转变。

从纵向历史角度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政策的演变历程,政府出于教育公平目的,始终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作为一项系统政策和民生工程推进。

在不同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主导理念存在明显差异,整体上形成了平等性公平、补偿性公平和差异性公平的政策演变逻辑。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之所以使用主导理念,主要原因在于这三种理念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理念。

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

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

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公平价值的经济法解读及对“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启示蓝寿荣;董灵娟【学科分类】经济法【写作年份】2006年【正文】一、公平价值内涵的解析二、经济法公平价值是对民法公平价值的发展三、经济法公平价值在具体制度中的实现四、经济法公平价值观中的可持续发展规则五、结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如何看待社会公平,是有人类以来就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从法律史上看,公平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与出发点,是法固有的价值标准。

经济法的产生、发展,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变迁所至,突破了传统法学体系的理念,实现了法律价值取向的转型。

现有关于公平价值的研究,有的仅仅认为公平就是一种起点公平,而不论结果怎样;有的认为公平应是一种结果公平而不谈起点问题;有的仅谈法对社会总体公平的维护而不论个体问题;也有的只是笼统的讲公平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均衡状态,要协调起点公平与结果公平,极为抽象与不具体确明确。

实际上,目前涉及公平价值的几乎所有论述中,尚未就机会公平、个体公平与形式公平的关系,结果公平、社会整体公平与实质公平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

本文基于构建市场机制基础上的法治社会,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法视野下,将公平价值界定为是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以过程公平来追求社会整体公平,体现为规则公平、程序公平和弱者保护,缕析相关问题,力求有利于“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公平价值内涵的解析“公平”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命题。

其古老在于对公平的追求是人类的本性,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公平问题发生,公平始终是一个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法理学的命题;其常新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圈乃至同一个文化圈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观念和理论。

从公平价值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由形式公平观向实质公平观的演变。

制度主义的公平观:一种“统合公平”

制度主义的公平观:一种“统合公平”
关键 词 :统合 公平 观 制 度 主义 公 平 观
中 图分 类 号 : 0 B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ZX{06 0.080 17. 3 20 )205-2 6
的基本含义。


公 平的基 本理 念
规则公平是现代制度主义的公平观 。他们 认为 :E f何公 平都是在制度和规则的约束下实现的过程 公平 , 开制度 的 离 公平是不可欲的。 以规 则公 平作 为前提 的过程 公平 的核心 价值原则是规则对成员不存在歧视 , 即非歧视 原则。一・ 般而 言, 只要 符合 非歧 视原 则 , 么规则 公平 就是 符合 正 义的。 那
为各种先天和后天 的因素 导致 了在不 同行为 中个体 能力 的
差 异 , 此 , 求 起 点 公 平 不 是 一 个 真 正 的可 欲 目标 。 因 追 规 则 公 平 除 了否 定 起 点 公 平 之 外 , 们 同 样 拒 绝 接 受 结 他 果 主 义 的公 平 观 ( 即 一 种 目的 论 的 结 果 公 平 ) 认 为 结 果 主 也 , 义 的公 平 观 不 应 被 视 为社 会 公 平 的 目标 , 目的 论 特 征 是 以 其
率优先 , 兼顾公 平 。但从实 践操作 来看 , 效率 和公平并 不总 是 矛 盾 的 , 率 和 公 平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统 一 的。 形 成 这 一 认 效 知的前提是 , 我们首 先要 明确追求 的是 一种 什么样 的公平 , 如果一种公平 不利于效率 , 那么这种公 平首先就 不合理。公 平 本身是一种基于效率的公平 , 公平是效率 的保障 。
那么如何认 识效 率 呢?是 否效 率 必然 导 致 不公 平 呢? 本文认为 , 主流经济 学认 为的效 率和公 平是个 矛盾 , 不是 并 个 不 可 置 疑 的 结 论 。经 济 学 的 效 率 其 实 就 是 “ 累 托 最 帕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公平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公平

公平名言人要尊重自己,就必须抱有一种信念:公平对待他的同胞。

——夏洛蒂·勃朗特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

——韩婴世界之大,而能获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识。

——笛卡尔民主政体应避免这样两种极端,就是不平等的精神和极端平等的精神。

——孟德斯鸠平等是各种善的根源,极度不平等是各种恶的根源。

——罗伯斯庇尔平等的第一步是公正。

——雨果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这是公理的法则。

——伊索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

——莎士比亚我们在上帝面前,都同样聪明,同样愚蠢。

——爱因斯坦没有完全的平等,就没有爱。

——屠格涅夫既然承认人人平等,那么,不管谁做了相同的错事,便应该受到相应的裁判。

——高尔基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淮南子》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史记》天不在人之上创造人,也不在人之下创造人。

——福泽谕吉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波洛克没有共同权利的地方就没有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无所谓公正。

——霍布斯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吴兢我们生来都是平等的,是德行使我们有贵贱之分。

——拉丁谚语经典素材交通部长超速行驶(公平拒绝特权)法国政府两位部长曾被发现在一条乡间公路上超速行驶。

这两位部长分别是交通部长德罗比恩和负责管理交通执法的内政部长萨尔科奇,他们所乘的轿车分别以98公里和103公里的时速在一条最高限速每小时70公里的路上飞速行驶。

据悉,他们都是赶去参加法国第一部自动路边雷达测速装置的启用仪式。

这一装置能够将超速行驶的司机记录在案。

交通部长办公室发言人称,德罗比恩没有否认这一事实。

他还补充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交通部长也不例外,赶去参加活动不是借口。

”龙永图谈公平竞争(市场经济要确保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而竞争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指出:世贸组织的所有原则归纳到一点,就是要确保市场经济竞争的公平性。

700字教育公平的论文

700字教育公平的论文

700字教育公平的论文篇一:教育公平论文教育公平论文摘要:教育公平的起点是量性公平,终点是质性公平;真正意义的教育公平是质性公平。

关键词:课程;资源;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自20世纪末,已经成为全球性社会发展诉求。

“基于个人禀赋,所有的人应公平地接受高等教育”[1],在此理念推动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使得高等教育接受者比率逐渐趋于均化,高等教育起点公平基本上成为现实。

然而,起点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初级阶段,仅是量性公平(quantitative equity;quantitative equality)。

在量性公平实现之后,人们必然会将目光转向于更高层次的公平即质性公平(qualitative equity;qualitative equality)之上。

教育质性公平的衡量标准是学生所获教育质量的高低,而课程资源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课程资源的优劣与否,关涉教育质量的高低,也进而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

一、优质课程软资源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决定性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第6号工作文件《教育公平与公共政策:十六国比较结果》将教育公平划分为入学公平、资源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面度[2]。

入学公平可以纳入量性公平范畴,而资源公平和结果公平则可以纳入质性公平范畴。

教育量性公平只是教育公平的初级公平、表层公平;教育质性公平才是教育公平的高级公平、深层公平。

量性公平实现之后,人们必然追求质性公平。

有学上,然篇二:毕业论文《浅谈教育公平.》系(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黄思桃指导教师:周艳论文题目:浅谈教育公平 08高初等2班学号:0806420234职称:讲师完成日期:2021年9月30日【摘要】教育公平的内涵《辞海》对“公平”是这样定义的:“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性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论述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论述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论述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法律思维的基本内容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

价值取向是指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对待自己。

(1)法律至上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

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

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广泛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容违抗性。

①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②法律的优先适用性,就是所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必须优先考量法律规范的适用于。

③法律的不可为违抗性,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

(2)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分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它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和占有。

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

权利公平包含三重含义:一就是权利主体公平,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袒护”、“非歧视”;二就是想要拥有的权利特别就是基本权利公平;三就是权利维护和权利救济公平。

机会公平包括:①起点平等,即国家和社会要积极为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努力创造平等的起点;②发展平等,即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权要受到同等尊重,不断拓展社会成员的发展领域;③代际平等,即不仅要关注当代人的平等机会,还要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平等。

规则公平就是所指对所有人适用于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严禁因人而异,包含:①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②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③法律维护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严禁拥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任何人也不能被法律确定在维护之外。

救济公平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的救济公平。

救济公平包括:①司法救济公平,即司法要公正对待每个当事人,致力于实现司法公正;②行政救济公平,即政府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区别对待;③社会救济公平,即社会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厚此薄彼。

现代国家建设的原则:起点平等

现代国家建设的原则:起点平等

种平等模式。尽管结果平等也 因为关爱弱者而充满了正义感, 但结果平等更大是在修补不平等方面具有价
值 意 义, 而真正挖掘社会 的活力 、 调动每个主体 的积 极性 , 还得 在制度设 计上发现保证起 点平等的机制 。当然 ,
我们也 应该看到 , 管是起 点平等 , 结果平等 , 少不 了政 府的调 配和 干预 , 不 还是 都 只是 一个在 初始 阶段 就 纳入
0) , 政治生活也就应该成 为所有 公民共 同参与 的 “ 1 m 公共生 同而拥有不同的初始资源 , 社会偶然性所造成 的初始资源配
活” 。在现代国家中, 每位公民都具有如下参政议政的权利 :
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 , 知晓政治社会的公共文化 , 掌握参与
置 的差异以及社会 中处于不利境遇的群体的生存状况 , 是不 平等 的, 也是不正义的, 需要通过人为的努力加以改善 , 也是
造公平的竞争机会 , 以便使具备 同等条件 的人对未来充满同
等 的期 待 。
起点平等不仅不反对竞争 , 反而有助于构建一种公平的 竞争环境 。正如奥运会 长跑竞技的规则制定一样 , 不管运动 员肤色 、 人种 、 格 、 体 能力 等的差异 , 只要遵守共 同认可 的同

只能把对方当作 自由、 平等的存在物来对待。免于歧 视的平 等对 待不仅关涉人 的发展,更从道德意义上关涉人 的尊严 。
“ 人类尊严 的观念有些含糊 , 但是很有力量。 这个观念是和康
规则 , 的成绩就是有效 的。 最后 可见 , 起点平等并不是追求
平均主义 , 然而 , 起点平等不仅建立在机会均 等的形式平等
德联 系在一起的, 但是很多不同的学派都维护这个观念 。这 个观念认为 , 承认 一个人是人类社会 的完整 的成员 , 同时又

应用写作教程-应用文的格式及行文规则共25页文档

应用写作教程-应用文的格式及行文规则共25页文档
返回
印制版记
• 印制版记要包含三个要素:印发该公文的机关部 门、印发日期、印制的份数,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 分析病文: • 《关于××煤矿当前急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的汇报》 • ——点评
返回
应用文的行文规则
遵守行文规则是写好 应用文的重要保证, 要严格履行,认真 照办。
1、行文规则的具 体要求;
公Hale Waihona Puke 标题 主送机关正文 附件名称
印章
返回
公文标题
公文的标题由三个要素构成,其中 事项(或称事由)是对公文主 要内容准确而简要的概括,而 不是某种精神的抽象;公文种 类应该用行政公文法定的规范 化名称,不得生造、变更公文 文种;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加 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经常出现的问题 :
返回
公文的具体内容
文头部分 行文部分 文尾部分
返回
文头部分
文头部分除秘密级、紧 急程度、发文机关标 识等格式按需要、规 定注明外,公文份数 序号、发文字号、签 发人三个格式应特别 注意其准确到位。
公文份数序号 发文字号 签发人
返回
公文份数序号
• 份号是一份公文总印数的流水编号。一般只用于 大量印发或有秘密等级的公文,便于发文时逐份 登记和清退时对号注销。一般保密性较强的公文 有此标识。
返回
1 • 画出行政公文下行文的规范格式,并写 出各部分的名称。
2 • 从教材中找出一篇例文,分析其行文是 否符合行文规则。
返回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公文写作中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则

公文写作中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则

公文写作中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则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官方的文书写作形式,为了保证文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则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本文中,将探讨公文写作中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则,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技巧。

一、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公文写作中的基本原则之一,指在表达和说明事实、观点、决策等内容时,必须客观、真实、中立,不掺杂个人主观意识和偏见。

公正原则要求公文作者应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所述事项,不得歪曲事实,不可随意夸大或缩小事件的影响力。

在公文写作中,要强调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作者应当遵循事实真相,从权威性来源获取数据信息,并进行核实和验证。

此外,在描述事件或决策时,要避免使用主观评价词语,而是采用客观中立的描述方式,使读者能够获得清晰、准确的信息。

二、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在公文写作中,对待相关事项和相关人员要平等、公平。

无论是对待公务人员,还是对待公众群体或个人,公文写作都要坚持公平原则,避免歧视、偏袒等不公平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公文作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公平原则。

首先,对于所述的各方当事人,要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得歧视或偏袒。

其次,在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时,要以公平的角度出发,切实维护各方的利益,确保公正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最后,在表述观点或建议时,要尽量充分考虑各方意见,避免一方独断,形成多元共建的局面。

三、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是指在公文写作中,应该尽量提供详尽的信息,让公众能够了解公共事务和决策的过程。

公开原则强调透明度和参与性,可以提高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度和沟通效果。

在公文写作中应注重公开原则,作者应主动公开相关信息,避免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公开。

具体而言,公文应包括完整的背景、事实、决策和原因,让读者了解事件的全貌和合理性。

此外,公文还应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或依据,以方便公众对相关事项进行核查和了解。

除了在公文正文中体现公开原则,应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公开公告等制度,将信息公之于众,以增加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计划总结应用文中的平衡和统一原则

计划总结应用文中的平衡和统一原则

计划总结应用文中的平衡和统一原则应用文是指用于传达信息、提出建议或者表达意见的一种文体。

在撰写应用文时,平衡和统一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平衡意味着在文章中要在各个方面保持均衡,不偏重于某一方面;统一则是指在整篇文章中要保持内容、风格和语气的一致性。

本文将讨论如何在应用文中运用平衡和统一原则。

一、平衡原则在应用文中的运用平衡原则在应用文中的运用指的是在呈现事实、观点和论证时要保持中立,避免过于偏颇或者片面。

为了做到平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提供全面的信息在应用文中,提供全面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介绍一个产品、制定详细的计划,还是提出建议,我们都要确保呈现的信息是全面的。

不能只片面地强调优点或者只集中阐述其中某一方面的内容。

应该全面客观地呈现各种信息,以便读者能够形成全面的了解。

2. 有理有据地论证在应用文中,无论是提出建议还是表达观点,我们都需要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

不能单纯凭主观感觉或者空洞的想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相反,我们应该通过举例、引用专家意见或者引用有关的数据等方式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这样可以保证文章的平衡性,让读者对所提供的信息更具有信服力。

二、统一原则在应用文中的运用统一是指在整篇文章中要保持内容、风格和语气的一致性。

要做到统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内容一致性在应用文中,内容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介绍产品、做计划还是提出建议,我们都要确保文章中的内容是一致的,不能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应该在撰写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筹划,确保文章的逻辑结构清晰,能够把观点和信息有机地串联起来,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 风格统一性在应用文中,风格统一性也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根据文章的用途和读者的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文体和语言风格。

无论是正式的信函、商务报告还是个人简历,都应该保持一致的风格和语言特点。

不应该在整篇文章中出现突兀的风格转换,以免给读者带来困惑。

3. 语气一贯性在应用文中,语气的一贯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计划总结应用文写作中的学术规范与道德准则

计划总结应用文写作中的学术规范与道德准则

计划总结应用文写作中的学术规范与道德准则应用文写作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任务之一。

无论是写求职信、写商务函电,还是写项目计划书,都需要我们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

本文将总结应用文写作中的学术规范与道德准则,并探讨如何应用它们来提高写作质量与效果。

一、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应用文写作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它包括以下方面:1. 文章结构准确:一篇合格的应用文应具备明确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等部分。

引言要点明主题,正文发挥主题,结语做出总结,整个文稿要有层次感。

2. 语句通顺:应用文中的语句应该通顺,表达清晰,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你的意思。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语言,避免使用从句过多、长句过多等写作错误。

3. 内容准确:应用文写作中,我们必须确保提供准确的信息。

任何不准确或误导性的陈述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在撰写应用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以确保文章内容准确、有信服力。

4. 科学引用:如果你在应用文中引用了他人的观点、数据或研究成果,务必标明出处。

这不仅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学术道德的需要。

正确引用来源可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可读性,并避免抄袭行为的发生。

二、道德准则道德准则是应用文写作中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它包括以下方面:1. 诚实守信:在应用文写作中,我们应该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不要通过虚假陈述或夸大其词来达到个人目的。

同时,要养成守时守约的好习惯,不随意违背自己的承诺。

2. 尊重知识产权:在应用文中,我们应该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如果参考别人的观点或研究成果,要在文中明确引用出处。

否则,不仅会损害他人的权益,还会丧失自己的信誉度。

3. 不歧视与平等对待:应用文写作中,要始终坚持不歧视和平等对待的原则。

不论是求职信还是商务函电,都不应该有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见。

要尊重他人的种族、性别、年龄、宗教、国籍等基本权益。

4. 保护个人隐私:在应用文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

什么是公平

什么是公平

什么是公平陈仕伟【期刊名称】《团结》【年(卷),期】2005(000)006【摘要】公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公平观念;在同一社会里.对于不同的阶级也会有不同的公平观。

公平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在笔者看来,公平说到底就是生产力发展之后的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治和文化(伦理)利益的分配。

因此.公平应该包括经济公平、政治公平和文化(伦理)公平。

社会公平的实现与否直接决定了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的发展状况。

因此也影响到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影响到生产力的提高与否;在现代社会看来.就会关系到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样也影响了人的发展。

【总页数】1页(P28)【作者】陈仕伟【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哲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14【相关文献】1.坚持"规则公平优先、兼顾结果公平"的公平观--兼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实质与合理性2.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与分配公平满意度3.教育对个体公平观的影响研究——基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重维度的探讨4.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要求确保政府相关行为符合公平竞争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5.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率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是辩证的有机统一,只有做到"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点平等与规则公平
'美国
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教授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收入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形”变化。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诺齐克等人认为,一个富可敌国的人,只要他的最初财产来路清白,且后来的财富积累是通过自由交易实现的,那么他的富有便无可非议。

我们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看,就暗含了这样一层意思,即收入分配的不均衡是必然出现的,但只要收入起点清白,分配规则公正,则这种不均衡是不应该抱怨的。

库兹涅茨的前半部分结论在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的当代中国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而弗里德曼、诺齐克关于收入分配起点与规则的深刻洞见则不一定为公众深思。

事实上,在深入探讨收入分配这一问题时,我们最有必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收入分配的差距真的很大了吗?第二,我们对分配悬殊不满的真正原因在哪里?然后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

前者我们暂且默认;而后者,则是本文拟展开讨论的。

市场经济的精髓在于自由竞争,没有自由竞争就没有效率,看不见的手就无法进行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

尽管自由竞争可以带来
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是由于无法否定的人类差别(智力、机遇、性格、遭遇等),即使在同样的条件下自由竞争,人们获得平等的结果(包括收入)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竞争与公平(平均)是天然的矛盾。

所以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承认差别,包括收入的巨大差别的。


的角度考察,我们立刻发现,人们对那些起早贪黑辛苦劳作来进行最原始的资本积累的人,哪怕他们最终拥有了不少的财富,也是敬佩多于仇恨的;对那些冒着极大风险,把握商机从而赢得巨大利润的人,是赞赏多于指责的;甚至对于那些靠福利彩票摸取大奖的人,也是羡慕多于嫉妒的。

毕竟,勤劳、勇敢和运气都不应该被诅咒。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收益没有特权做掩护,几乎是在公正的
中进行的。

那么,人们究竟憎恨的是什么?我们的结论是:竞争的起点不平等和规则不公正所导致的收入差别悬殊。

换言之,针对的主要是分配中的腐败,是以权牟利的官员和靠不正当竞争规则获利的特权阶层。

与自由的概念一样,完全的起点平等和规则公正在现实中的存在是相对的,主要是一种信念而不是事实,它为不平等和不公正敞开了价值上补救的可能性。

但任何竞争赖以发生的基础毕竟有相对而言的平等与公正。

社会的公平竞争精神是以起点平等而发展起来的,100 米短跑,有人偷跑,就要重来;围棋赛中的让子,也是实力悬殊导致无法正常竞争而采取的给弱者以希望的补救途径。

而竞争中的公正规则也是由起点平等所奠定的。

举一个例子,如果分家时采取的是首领独霸家产、掌勺者私占大锅饭并奴役众人的方式,那么首领自然不会有兴趣建立公平的竞争规则,而众人恐怕也更在意夺回家产而不是公平竞争了。

所谓结果的平等在这里一开始就无法设想。

事实正是如此,当自由竞争有个公平的起点并在公正的规则下进行时,它所造成的弊病要比不那么自由、起点也不那么公正的竞争好得多。

使竞争结果令人难以接受的,并不是竞争过程的过分自由,而是竞争起点的过于不公,尤其是这种不公又由不公平的规则所放大时,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这种严重的问题恰恰是我们目前正面临的。

中国正处在从经济向市场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竞争比较幼稚,相对而言,起点的不平等是既成的,而规则不公正与裁判不轨现象也较严重。

弗里德曼主张,收入应按贡献(劳务贡献加资本贡献)分配,而不是按权力、身份、背景分配。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大肆宣扬的原因正是由于它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在中国,新体制下的起点不公正在更大程度上是由“前市场”体制下非竞争性的结果不平等所导致。

这种不平等与官本位、权力调拨、等级身份制和命令经济为内容的旧体制没有完全消解有关。

可以借用7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分析腐败现象的“寻租”理论来加以说明。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发现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政
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干预和管制。

当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尚未建立,而政府官员还拥有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巨大干预权力时,这种干预和管制既妨碍了市场竞争的作用,又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进行不平等竞争的人凭借权力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

经济学家克鲁格(A·Kruege r)在《寻租社会的
经济学》中把这种超额收入称为“租金”(rent),而把谋求得到这种权力以取得租金的活动称为“寻租”(rent-seeking),又被称为“从直接意义上讲的非生产性利润”(DUP)。

在许多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出现了寻求权力以营私的寻租活动的泛滥。

由于行政权力可以创造寻租的条件,于是就有人在制度变迁和转轨的过程中,利用权力“设租” (rent-setting)。

在关于腐败的广泛讨论中,有三点引入注目的结论:1、在资源极度紧缺的时代,政府官员拥有分配资源的巨大决定权也就拥有了重要的获利门路,尤其在责任心又很微弱时,从事腐败活动的激励因素就应运而生;2、行贿者和受贿官员的腐败行为能否被揭露和惩罚,也会影响到腐败的程度,如果个人从违法中得到预料中的好处明显大于预料中的代价时,腐败将是严重的,如果司法部门独立解决大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则司法制度本身有可能也是腐败的;3、如果腐败行为被揭露和绳之以法所产生的后果小于从腐败中得到的好处,那么腐败也会泛滥。

就一般人而言,他们愿意付出非法的支付,以便从官员那里获得他们想要的一切。

据学者们的估计,在城市地产拍卖、金融贷款和紧俏物资价格双轨制等领域,曾经迅速造就了一个巨富阶层,这是分配起点不平等的由来。

如,一个城市中心的黄金地带要对外招租,由于地价的核定在相当长时间里没有统一的标准,故该地带的招租价格实际上是由领导意志决定的,既可能是5000万,也可能低得可怕。

现在设想有一位企业家试图承租,但不愿支付5000万地价而只愿支付1000万,他通过关系或直接向主管官员行贿的办法来达到目的,即使最后支付的贿赂金额高达1000万,如果事后他能以预定的地价5000万再转租,就立刻赚入3000万。

在这样一个设租与寻租的过程中,同时造就了巨富的官员与企业家,当然损失惨重的是国家。

同样,如果有官员或别的特权者能够批到1000吨平价1000元/吨的钢材,转手以1600元/吨的市场价格出让,则立刻获利600万;假设他支付了300万的贿赂金,则同时造就了两个收入300万的巨富。

金融领域也是如此,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如果挪做利息很高的私人借贷或投机,则会有巨额产出。

事实上,在中国,更多的人是依靠各种复杂的关系(如亲属、战友、老乡、上下级等)来获取上述这些非生产性的直接利润的,突出的特权阶层是民间称为“太子党”的那些高层领导的子女。

导致分配起点不平等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或实或虚的官商一体的实体,在1988 年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政府机构办的公司,他们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参与规则的竞争,自然能够依靠部门特权为小集体或个人牟取大量利益,这明显是不公正的。

在新的一轮机构改革大潮即将开始时,人们出于一种朴素的逻辑,即政府改革不会给自己找麻烦,又开始担心分流出来的公务员是否会继续依赖政权机构的庇护,在尚不健全的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的位置。

当社会财富是在不平等的竞争起点和不公平的竞争规则下被分配时,公众的抱怨不但应该同情,而且值得警醒。

如果专属于权贵的资本在一个国家居于统治地位时,大量的社会财富被少数人鲸吞,广大群众就会陷于普遍的贫困中。

同时由于广泛的寻租机会的存在,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努力,不仅会遭到在计划经济中有其既得利益的旧特权阶层的反抗,还会遇到来自在“权力搅买卖”的寻租环境中有既得利益的新特权阶层的阻碍。

这种人力图保持双重体制下不公正的竞争和以权谋私的机会,这些人不希望回到命令经济时代,也反对加快进行彻底的改革,愿意保持这样混乱无序的状态,以便浑水摸鱼,继续谋求不正当得利。

所以思考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必须追溯与前瞻。

既要逐渐消除前计划时代留下的不公正的阴影,更要在建立公正有序的竞争规则方面下很大力气。

实现多数人的幸福,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