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合集下载

第6章 酸碱平衡

第6章  酸碱平衡

H+ +
OH-
K K c( H ) c(OH )
θ a θ b θ Kw


例如:已知 K
θ b
θ (HAc)=1.76×10-5 a
14
1.0 10 10 K ( Ac ) 5.68 10 5 1.76 10
θ Ka
在共轭酸碱对中:
K
θ a
酸性 酸性
二. 酸碱反应
H+
酸(1) + 碱(2) 中和 HCl + NH3 离解 HAc + H2O H2O + Ac水解 酸碱反应的实质: ═ 碱(1)+ 酸(2) ═ Cl- + NH4+ ═ Ac- + H3O+ ═ OH- + HAc
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的结果 强酸(强碱)→弱酸(弱碱) 酸碱反应的方向:
率,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达式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假设 :HAc的总浓度为c,电离度为
HAc 平衡浓度 c-c

H Ac c c



2 c( H )c( Ac ) c 2 2 c θ Ka c(1 ) 1 c( HAc )
当< 5%时
K =c 2
θ a
K /c
三.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autoprotolysis
H2O + H2O H2O
θ w
θ w
H3O+ + OHH+ + OH-
[c(OH- )/cθ] K = [c(H+)/cθ]·
K 水的离子积常数(自递常数)
298K时,
K = 10-14

6第六章 酸碱平衡

6第六章 酸碱平衡

例如: HAc 在水中为弱酸, 但在液氨中为强酸!
酸碱的强弱 用 Ka 和Kb(电离平衡常数)来表征
在水溶液中, HAc电离: HAc + H2O = H3O+ + AcHAc 酸电离常数
[H3O ][Ac ] Ka [HAc]
Ac –碱电离常数
Ac H2O HAc OH


[HAc][OH ] Kb [Ac ]
一些“溶液”的pH值 : 人血液 雨 葡萄酒 胃液 7.4 5.7 3.4 1.3 牛奶 番茄汁 柠檬汁 6.8 4.2 2.2
人血液 pH 超出±0.4将有生命危险。
pH 标度适用范围: 0 ≥ pH ≥ 14.0
1 ≥ [ H+]≥ 1 10-14 如超出此适用范围,应使用c(H+) 或 c(OH-)

四、酸碱反应的实质—质子传递 酸1 + 碱2 = 碱1 + 酸2 HAc +H2O = Ac- +H3O+ 电离反应 NH3 + H2O = NH4+ +OHHCl + NH3=NH4+ + Cl中和反应 Ac- + H2O = HAc + OH水解反应 NH4+ + H2O = NH3 + H3O+
酸碱指示剂
借助颜色变化指示溶液酸碱性的物质,称为 “酸碱指示剂”。
6.3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电离度:电离平衡时电解质的解离百分率。
从理论上讲,强电解质的 = 1 ,弱电解质 的<<1。
表示电解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的程度(类似于 “化学平衡”讨论中的“转化率”),它不但与 K有关,而且与电解质的起始浓度有关。

第六章酸碱平衡

第六章酸碱平衡
H O + HAc 2
+ NH H O 3 2
+ H O Ac 3 +
在氨水溶液中加入NH4Cl;
+ NH + 4 OH
这种在弱酸或弱碱水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易 溶性强电解质,使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度降低的现象 称为同离子效应。 例题
若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 质: + H O A H O + 3 + HAc 2 由于离子强度I增大,导致溶液中离子间 的相互作用增大,使HAc的解离度略有增大。 这种效应称为盐效应。 解释:
不同温度下,纯水的pH值: 25℃时,Kw=1.0×10-14,pH=7.00 T>25 ℃, Kw > 1.0×10-14, [H+] >1.0×10-7, pOH=-lg[OH-] 判断题:pH<7的溶液一 水溶液: 定是酸性溶液。 K [ H][ OH ] W pH<7.00
两边取负对数, pK pH pOH W
25℃时,pH+pOH=14
返回
第三节
弱酸弱碱电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二)一元弱碱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三)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之间的关系 (四)多元弱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 平衡 (五)质子转移平衡的移动
(六)酸碱水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返 回
(一)一元弱酸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一元弱酸HB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反应式: HB+H2O=H3O++B- 在一定温度下,Ki与 [H O ] [ B ] 3 Ki [H2O ]为常数。 [HB] [H 2O] [H ][B ] Ka [HB] Ka称为酸的质子转移平衡常数,酸的解离平衡 常数,简称酸常数。其大小与酸本身的性质、温度 有关。T增大,酸常数如何变化? Ka越大,酸越容易失去质子,酸的酸性越强。 问题:是否溶液的酸度也越强?

无机及分析-酸碱平衡

无机及分析-酸碱平衡

离子强度I:反映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强弱的物理量。
I
1 2
ci zi2
2021/4/16
第6章 酸碱平衡
9
离子强度越大,活度系数 值越小。当离子强 度小于1×10-4时, γ值接近于1,即活度近似等于 实际浓度。高价离子的γ 值小于低价离子,特别 是在较大离子强度的情况下两者的差距很大。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活度之间一般是有差别的, 严格地说,都应该用活度来进行计算,但对于稀 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作近似 计算时,通常就用浓度进行计算。这是因为在这 些情况下,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很低,离子强度很 小, γ值十分接近于1的缘故。
第6章 酸碱平衡
28
2) 酸碱的相对强弱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Ki(一)
2021/4/16
第6章 酸碱平衡
29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Ki(二)
K
θ a
102
~ 107
K
θ a
107
K
θ b
通常把 Ka=102~ 107的酸称为弱酸,把 Ka 107的酸 称为极弱酸;同理,弱碱也可以按 Kb的大小进行分类。
2021/4/16
第6章 酸碱平衡
32
4)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
H 3PO 4 H 2O
H 3O
H
2
PO
4
Ka1
c(H
3O
)c(H
2PO
4
)
c(H3PO 4 )
7.6 10 3
H
2
PO
4
H2O
H 3O
HPO
2 4
Ka2
c(H3O
)c(HPO
2 4
)
c(H2PO4 )

第6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6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Ka θc(H c ()H c(A )A)cc2(cH (H ))=
cα 2 1-α
当α< 5%或c/Kaө≥500时 cc(H)c
HA: c(H+)=cα= cKθa 最简式
B: c(OH-)=cα= cKθb
40
当α> 5% 或
c < 500时 ,
Proton donor Proton acceptor Proton
HAc NH4+
Ac-
+
H+

NH3
+
H+
碱 半
HCO3H4Y
CO32-
+
H+

H3Y-
+
H+

通式: HA
A-
+
H+
共轭酸
碱 + 质子
10
两性物质:
C O 3 2 - - H + H C O 3 - + H + H 2 C O 3 S 2 - -H + H S - + H + H 2 S
本章学习要求
1. 掌握酸碱质子的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反 应的实质,共轭酸碱 Kaθ 和 Kbθ的关系;
2. 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
3. 掌握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影响电离平衡
常数和电离度的因素,稀释定律;运用最简 式计算弱酸、弱碱水溶液的pH值及有关离 子平衡浓度;
1
本章学习要求
4. 了解酸度对弱酸(碱)存在形态分布状况 影响; 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同一种弱电解质: c
25
化学式 HAc
c/mol.L-1 Kaθ

无机及分析化学6酸碱平衡

无机及分析化学6酸碱平衡

6.3.1.1 近似计算 6.3.1.2 物料平衡式 6.3.1.3 电荷平衡式 6.3.1.4 质子平衡式
了解
2020/10/28
30
6.3.1.1 近似计算
化学平衡的计算复杂,进行合理的近似计算相当重要:
–减少不必要的繁琐计算;
–有些平衡体系情况复杂,难以进行精确计算。
例如,在HAc溶液中,存在下列两个平衡
2020/10/28
28
计算溶液pH值的意义
溶液的pH值一般用pH计测出。 计算溶液pH值的意义在于:
– 了解影响溶液pH值的因素; – 配制一定pH值的溶液; – 计算酸碱计算不要求太准确,一般采用近似计算。
2020/10/28
29
6.3.1 水溶液中平衡计算的一般原则
= 1.0 10-14 /4.310-7=2.310-8
2020/10/28
26
小结
质子酸碱理论 酸、碱、两性物质和酸碱反应的定义;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的离解常数; 共轭酸碱对的Ka(HA)与Kb(A-)关系。
2020/10/28
27
6.3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计算
❖6.3.1 水溶液中平衡计算的一般原则(了解) ❖6.3.2 强酸强碱溶液 (掌握) ❖6.3.3 一元弱酸溶液(掌握) ❖6.3.4 一元弱碱溶液(掌握) ❖6.3.5 多元弱酸弱碱溶液(掌握) ❖6.3.6 两性物质溶液(掌握)
c(NH3+NH3+ ) c(OH- ) c(NH2NH3+ )
2020/10/28
20
附录3 一些弱酸或弱碱的离解常数(水溶液中)
一元弱酸或弱碱
– 弱酸的Ka越大,酸性越强; – 弱碱的Kb越大,碱性越强。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温度:温度变化会引起KHIn的改变 影响变色范围的因素 溶剂:溶剂不同,pKHIn不同 指示剂用量:只对单色指示剂有影响
滴定顺序: 浅 →深
指示剂 甲基橙 甲基红 酚 酞 酸色~碱色 红~黄 红~黄 无~红 变色范围(pH) 3.1~4.4 4.4~6.2 8.0~10.0
常用酸碱指示剂
14
2、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突跃范围
等量点前后±0.1%范围内,pH发生了急剧变化的范 围。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的落在滴定的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pH突跃范围之内。
(1)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一般为0.1 mol∙L-1左右
强酸强碱互滴的特点
(2)滴定突跃与被滴定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滴定突 跃范围越大。 (3)强碱滴定强酸与强酸滴定强碱的滴定曲线形状互为反
缓冲作用原理
由于同离子效应,该体系存在大量的HAc和Ac-。
(1)抗酸作用:加入少量的酸,H+与Ac-结合,使系统中Ac-略有减少,HAc略有增加, PH基本不变。
10
(2)抗碱作用:加入少量的碱,OH-与HAc结合,使系统中Ac-略有增加,HAc略有减少, PH基本不变。 (3)抗稀释作用:加水稀释,CH K HAc 缓冲溶液PH计算 (1)弱酸-弱酸盐体系
比较精确式
5
一元弱碱溶液COH-的计算公式 条 件 公 式 名 称
CKb≥20KW C/Kb≥500 CKb≥20KW C/Kb<500 CKb<20KW C/Kb≥500
COH CKb
COH Kb Kb 2 4CKb 2
最简式
近似式
COH CKb K w
比较精确式

C HCl V2 10 3 M Na2CO3 m试样

无机化学第6章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

无机化学第6章酸碱理论与解离平衡
无机化学
6.2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2) 溶液的 ) 溶液的pH pH = -lgc(H3O+) pOH = -lgc(OH-) 298K的纯水中: 的纯水中: 的纯水中 KӨw = c(H+) c(OH-) = 1.0×10-14 × 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 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 pKӨw = pH +pOH = 14.00
无机化学
6.1 酸碱理论
6.1.2 酸碱质子理论 (1) 定义 定义:
的分子或离子。 酸:凡是能释放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 凡是能释放出质子 的分子或离子 碱: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凡是能与质子 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质子酸) 质子的给予体; 即:酸(质子酸 —— 质子的给予体; 质子酸 质子碱) 质子的接受体。 碱(质子碱 —— 质子的接受体。 质子碱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无机化学
6.1 酸碱理论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之间以共价配键相结合,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之间以共价配键相结合,生 是酸碱之间以共价配键相结合 成酸碱配合物的过程,并不发生电子转移。 成酸碱配合物的过程,并不发生电子转移。 H ∣ HCl + :NH3 → [H—N→H]+ + Cl∣ H F ∣ BF3 + :F- → [F—B←F]∣ F NH3 ↓ Cu2+ + 4:NH3 → [H3N→Cu←NH3]2+ ↑ NH3 无机化学
H+ (aq) + OH-(aq)
∅ KW = c(H3O+ ) ⋅ c(OH− )
1、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水的离子积随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是吸热反应,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的纯水中: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98K的纯水中:c(H+) = c(OH-) 的纯水中 =1.0×10-7mol·L-1 × KӨw = c(H+) c(OH-) = 1.0×10-14 × 2、任何稀水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OH–,且 、任何稀水溶液中同时存在 KӨw = c(H+) c(OH-)

第六章酸碱反应及酸碱平衡

第六章酸碱反应及酸碱平衡
H+
H2O(l)+H2O(l)
酸(1) 碱(2)
H3O+(aq) +OH-(aq)
酸(2) 碱(1)
10
③ 盐类水解反应也是离子酸碱的质子转移反应。 例如NaAc水解:
H+
Ac-+H2O 碱(1) 酸(2) NH4Cl水解:
H+
OH- + HAc 碱(2) 酸(1)
NH + H2O 酸(1) 碱(2)
θ K a ( HAc)
[c( Ac - ) / c θ ][c( H 3O + ) / c θ ] [c( HAc) / c θ ]
1.8 10 -5
θ K a 1.76 10-5 (实验测定)
15
溶剂对酸碱强弱的影响:
区分效应: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 对强弱区分开来,称为溶剂的“区分效应”。 例如:H2O可以区分HAc,HCN酸性的强弱。
17
溶剂的区分效应 (Differentialing Effect)
HClO4 + HAc(l) H2Ac+ + ClO4-
K a 1.58 10

-6
H2SO4 + HAc(l) HCl + HAc(l)
H2Ac+ + SO42H2Ac+ + ClH2Ac+ + NO3-
K a 6.31 10 -9 K a 1.58 10 -9
Kb1Ө = 2.3 × 10-2
HPO42- + H2O = OH - + H 2PO4-
Ka2 = 6.2 ×
HPO42+ H2O = H3O

第六: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第六: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O O

O K aO K bO [c( H ) / c O ] [c(OH ) / c O ] K w
∴①可以从酸、碱的Ka 和Kb计算其共轭碱、酸
的Kb和Ka ;②酸愈强,即Ka愈大,其共轭碱愈
弱,Kb愈小。反之亦然。
例:NH3 ~ NH4+
NH3 + H2O = NH4+ + OH-
3、多元弱酸、多元弱碱溶液 o o o 溶液中分级离解:Ka1 Ka2 Ka3 ……
o o o ,c(H+) 主要决定于第一步电离, Ka1 >Ka2 >Ka3
c(H+)计算同于一元弱酸:
H 2S H + HS HS H + S
+ 2+ -
K K
o a1

由于HAc的很小,加入NaAc后变得更小,则: 0.10 + x≈0.10
O a
0.10-x≈0.10
0.10 x K 0.10 c(H+)= 1.76 ×10-5 =1.8 ×10-5(mol.L-1) 1.76 10-5 = 100% = 0.0176% 0.10
2、盐效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不相同的 盐类,使弱电解质的离解度稍稍增大,这种作
cK 20K 时,忽略水的电离 HA = H+ + A初: c 0 0 平: c- c(H+) c(H+) c(H+)
O a O w
c/K
O a
500 时, c- c(H ) c
+
K
O a
[c(H ) / c ] [c(A ) / c ] c (H ) O [c(HA) / c ] c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新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新

1.顺丁烯二酸, Ka1=1.0×10-2, Ka2=5.5×10-7,能
否用强碱滴定?有几个滴定突跃?
2.柠檬酸,Ka1=1.1×10-3, Ka2=4.1×10-5 , Ka3=2.1×10-6,将其配成0.1000 mol /L ,用 0.1000mol /L NaOH滴定,有几个滴定突跃?以
例6-6 如何配制500mL pH=5.0的具有中等缓冲能力的 缓冲溶液?
第三节 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共轭酸碱对具有不 同的颜色。 例: 甲基橙的酸式色呈红色;碱式色呈黄色。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H = pKHIn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pH = pKHIn ± 1 常见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酚酞 混合指示剂:溴甲酚绿和甲基红pH>5.1绿 色(蓝+黄);pH<4.9时,溶液呈酒红色(黄+红)
4.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1)首先选择与所配缓冲溶液pH值接近的 pka (或pKwpKb)缓冲对, 如: HAc—NaAc pka=4.76 NH3—NH4Cl pKw-pKb=14-4.75=9.24 NaH2PO4—Na2HPO4 pka2=7.21 (2)选择合适的总浓度。 (3)根据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算出所需共轭酸和共轭碱的体 c 共轭轭 V共轭轭 积。 pH pKa lg pKa lg c 共轭轭 V共轭轭
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平衡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pH值
1.水的质子自递
H2O + H 2O
H 3O+
+ OH-
这种只发生在水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作用 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第六章 酸碱均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

第六章 酸碱均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

(3)
pK
pK
pK
(4) pKθa = 4.66
θ b
θ b
θ b
=
=
=
4.69
4.75
10.25
pKθa 和弱碱
习题 6-4 计算 0.10 mol·L-1 甲酸(HCOOH)溶液的 pH 及其离解度。
解: c/ Kaθ >500
c(H )
pH = 2.38
cK
θ a

pK
θ b
NH
+ 4
的值,求它们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
pOH =2.89 pH =11.11 (4) c(H+) = 1.3×10-3 mol.L-1
pH = 2.89
(5)
K
θ b1
=
1.78×10-4
c(OH-) = 6.0×10-3 mol.L-1
pOH =2.22 pH =11.78
(6)c(H+) = 4.9×10-9 mol.L-1
pH = 8.31
H3O+—H2O HAc—AcH3PO4—H2PO4HCN—CN-
;NH3;HF,F-;H3PO4, H2P:HAc、
习题 6-3
解:(1)
H2O—OHH3O+—H2O H2O—OHH2O—OH-
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轭酸、共轭碱,并按照强弱顺序排列起来:HAc,Ac-
pK
θ b

pKθa
(5) 0.20 mol.L-1 Na2CO3 (7) 0.10 mol.L-1 NH4Ac 解:(1) c(H+) = 0.050 mol.L-1
pH = 1.30
(2) Kaθ = 1.4×10-3

第六章 酸碱平衡

第六章 酸碱平衡

第三节
弱酸弱碱电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二)一元弱碱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三)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之间的关系 (四)多元弱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 平衡 (五)质子转移平衡的移动
(六)酸碱水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返 回
(一)一元弱酸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一元弱酸HB在水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反应式: HB+H2O=H3O++B- 在一定温度下,Ki与 [H3O ] [B ] Ki [H2O ]为常数。 [HB] [H2O] [H ] [B ] Ka [HB] Ka称为酸的质子转移平衡常数,酸的解离平衡 常数,简称酸常数。其大小与酸本身的性质、温度 有关。T增大,酸常数如何变化? Ka越大,酸越容易失去质子,酸的酸性越强。 问题:是否溶液的酸度也越强?
返回
(四)多元弱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特点:在水溶液中的解离是分步进行的。
H3P O4 + H2O H2P O4- + H2O HP O42- + H2O

H3O H3O
+
+
H2P O4HP O423P O4
H3O+ +
+
+
[H2 PO4 ][H3O ] Ka1 6.92103 [H3PO4 ]
K W [H ] ([H ] [B ]) KW [B ] [H ] (4) [H ]




KW [H ] ([H ] ) [H ] 将(4)代入(1)中,K a KW c ([H ] ) [H ] K a K W 化简:K a c K a [H ] [ H ]2 K W [H ]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解:
HAc
H+ + Ac-
起始浓度 0.10 平衡浓度 0.10-x
0
0
x
0.20 + x
KaӨ
x(0.20 x) 0.10 x
可认为 0.20+x ≈ 0.20 ,0.10-x ≈0.10 。故平衡常数表达式
变为:
KaӨ
0.20x 0.10
x
0.10
表可知 H2PO4- 的Ka2 = 6.3×10-8,即 pKa2 = 7.20
由于
Ka2·Kb2 = 10-14
所以
pKb2 = 14 - pKa2
= 14 - 7.20
= 6.80

Kb2=1.6×10 -7
27
例:计算HS-的pKb值 。已知pKa1 =7.02
解:pKb = pKw -pKa1 = 14.00-7.02 = 6.98
14
水是两性物质,它的自身解离反应也是质子
转移反应。 H+
H2O(l)+H2O(l) H3O+(aq) +OH-(aq)
酸(1) 碱(2) 酸(2)
碱(1)
Kw H OH 1.01014
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w的意义为:一定温度时,水溶液中[H+]和[OH-]之 积为一常数, 不随[H+]和[OH-]的变动而变动 。
Kb=
—[N—H4—+][O—H-]
[NH3]
Ka和Kb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在一定温度下酸常
数Ka和碱常数Kb是一个常数。
利用电离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估计弱电解质电离的趋
势。K值越大,电离常数越大,酸或碱的强度越强。 通常把Ka为10-2左右的为中强酸,Ka为10-5左右为弱酸,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知识导航】本章是基础化学课程学习中的重点,是专升本考试必考内容,如:近年来安徽中医学院专升本考试中都有一题计算题是溶液pH值计算。

同时很多的药物是有机的弱酸弱碱,药典中近一半的药物是用酸碱滴定法测含量,故此在执业药师考试中也有相关考题出现。

学好本章内容有利于同学们备战专升本考试和执业药师考试。

【重难点】1.酸碱理论(1)酸碱电离理论要点定义: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的是酸,电离出OH-的碱。

反应的实质:H+ + OH-H2O。

不足:只适用于水溶液体系优点:酸碱概念明确(2)酸碱质子理论要点定义:凡是能给出H+的是酸,能接受H+的是碱。

共轭酸碱对的关系是组成上只相差一个H。

反应的实质:Na+ + Cl- + H2O。

即:质子的传递。

反应的方向:由强向弱进行,强弱差距越大,进行的越彻底。

优点:酸碱概念明确,应用范围更广。

不足:对不含H的反应无法解释。

(3)酸碱质子电子要点(简略)定义: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是酸,能接受电子对的是碱。

优点:应用范围最广。

不足:酸碱概念不够清楚。

2.水的离子积(1)概念定义:一定温度下,水中电离出的H+与OH-浓度的乘积,该乘积是一个常数。

K W=[H+][OH-]=10-14(2)酸碱性浓度定义:[H+]=[OH-]=10-7……中性[H+]>[OH-]……酸性由水中的离子积10-14得来[H+]<[OH-]……碱性由于浓度值往往非常小,对浓度非常小的酸碱溶液用pH表示pH定义:pH = -lg[H+]pH=7……中性pH<7……酸性由H+浓度的负对数求出来的值pH>7……碱性pH值相差1,H+浓度值相差10倍。

通常pH的范围在1~14之间。

3.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1)关系K a·K b=K W=10-14(2)值的意义K a越大,物质的酸性越强,K b越大,物质的碱性越强。

物质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弱。

第6章 酸碱平衡 (1)

第6章 酸碱平衡 (1)
14
另一个半反应是作为碱的NH3 分子接受质子生成它 的共轭酸NH4+ NH3 + H+
• 酸碱反应指质子由给予体向接受体的转移过程。 • 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生成的共轭碱越弱,反 之亦然;碱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强,生成的共轭酸 越弱, 反之亦然。 • 酸碱反应的本质是二个共轭酸碱对之间(半反应) 的质子传递反应,强碱夺取强酸中的质子,生成 更弱的酸及碱的反应
11
酸碱理论发展历程的启示
• 科学研究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电离理论 →质子理论 →电子理论 →软硬酸碱理论 → …… • 针对现象的主要特征采用不同的视角剖析 酸碱平衡——质子理论 配位平衡——电子理论
12
酸碱质子理论的几点说明
• 在一定条件下,既有给出质子能力的又有结合质 子能力的称为两性物质。 • H2O是典型的两性物质,在不同的半反应中表现 出不同的酸碱性 H2O H+ + OHH2O + H+ H3O+ • 酸碱可以是中性分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27
例:NH4HCO3在水溶液中的质子平衡式
NH4+ + H2O HCO3- + H2O HCO3- + H2O H2O + H2O H3O+ + NH3 H3O+ + CO32H2CO3 + OHH3O+ + OH-
得 失 [H3O+ ] + [H2CO3] = [NH3] + [CO32-] + [OH-]
14 5
1 .8 1 0
5 .6 1 0
10
500 K a cr
6
[ H ]r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1.是非判断题1-1在水溶液中解离度大的物质,其溶解度也大。

1-2由于乙酸的解离平衡常数)()()(HAc c Ac c H c K a -+=θ,所以只要改变乙酸的起始浓度即c(HAc),a K θ必随之改变。

1-3在浓度均为0.01 mol ·L -1的HCl ,H 2SO 4,NaOH 和NH 4Ac 四种水溶液中,H + 和OH -离子浓度的乘积均相等。

1-4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越大,因而酸度也越大。

1-5将10mL 0.1 mol ·L -1NH 3·H 2O 溶液稀释至100mL ,则NH 3·H 2O 的解离度增大,OH -离子浓度也增大。

1-6在一定温度时,稀释溶液,解离常数不变而解离度增大。

1-7将氨水的浓度稀释一倍,溶液中OH - 离子浓度就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1-8弱酸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因此溶液中H + 离子浓度也就增大。

1-9根据稀释定律,弱碱溶液越稀,其解离度就越大,故溶液中(OH -)越大,溶液pH 值越大。

1-10 NaHCO 3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1-11 pH 值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

1-12水的离子积在18℃时为6.4×10-15,25℃时为1.00×10-14,即在18℃时水的pH 值大于25℃时的pH 值。

1-13浓度为1.0×10-7 mol ·L -1的盐酸溶液的pH 值=7.0。

1-14稀释10mL 0.1 mol ·L -1HAc 溶液至100mL ,则HAc 的解离度增大,平衡向HAc 解离方向移动,H +离子浓度增大。

1-15两种酸溶液HX 和HY ,其pH 值相同,则这两种酸溶液浓度也相同。

1-16在0.1 mol ·L -1 H 2C 2O 4溶液中,c(H +)=2c(C 2O 42-)。

1-17凡是多元弱酸,其酸根的浓度近似等于其最后一级的解离常数。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四、软硬酸碱理论

软硬酸碱(HSAB)由1963年美国化学家

皮尔逊(Pearson R G)根据Lewis酸碱
理论和实验观察而提出。皮尔逊把路易斯 酸碱分成软硬两大类,即硬酸、软酸、硬 碱、软碱。



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一、共轭酸碱对的 K 1.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Θ a 与
K
Θ b 的关系
Ө
由于c0/ KbӨ ≫ 400,同时可认为 0.20+x ≈ 0.20 , 0.10-x ≈0.10 。故平衡常数表达式变为:
0.20 x Ka 0.10
Ө
0.10 Ka 0.10 1.8 10 x 0.20 0.20
Ө
5
9.0 10
6
即 [H+]=9.0×10–6 mol· –3 dm
Θ Θ

[ceq (NH3 )/c ][ceq (H )/c ] ceq (NH )/c
4 Θ
5.7 10
10
(2)一元弱碱的解离 、的共轭碱分别 为、,它们与水的反应及相应的值如下:
NH3 H 2O
K Θ(NH3 ) b
NH OH
4

[ceq (NH )/cΘ][ceq (OH )/cΘ] 4 ceq (NH3 )/cΘ


1.
酸碱的解离及解离平衡常数
( 1) 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醋酸 CH3COOH (经常简写做 HAc) 溶液中存 在着平衡:
HAc + H2O 或: H3O+ + Ac-
HAc
H+ + Ac-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写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NaOH=Na++OH-
酸碱中和反应:H+ + OH- = H2O
▲ 首次赋予了酸碱以科学的定义,是人们对酸碱认识从 现象到本质的一次飞跃。
▲ 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仍普遍应用。
▲ 局限性:把酸、碱只限于水溶液; 把碱限制为氢氧化 物。
二、酸碱质子理论 1. 酸碱定义
酸:凡是能释放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 碱: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即:酸(质子酸) —— 质子的给予体;
例如,H2O可以区分HOAc、HCN酸性的强弱。
HOAc
Ka
1.8105
HCN 5.81010
(2)拉平效应:溶剂将酸或碱的强度拉平的作用,称为溶 剂的“拉平效应”。
强酸与水之间的酸碱反应几乎是不可逆的,强酸在水中完 全解离,水能够同等程度地将HClO4、HCl、HNO3等强酸 的质子全部夺取过来,以水来区分它们给出质子能力的差 别就不可能了;或者说,水对这些强酸起不到区分作用, 水把它们之间的强弱差别拉平了。
酸性:
HClO 4 H2SO4 H3PO4 HAc H2CO3 NH4 H2O 碱性:
ClO
4
HSO
4
H 2PO4Ac Fra bibliotekHCO
3
NH3
OH
(3)酸碱的强度是相对的
质子酸和质子碱的酸碱性要通过溶剂分子来转移质子方可体 现,同一种酸在不同的溶剂中,呈现出不同的强度。
如HNO3: HNO3 + H2O HNO3 + HAc HNO3 + H2SO4
碱(质子碱) —— 质子的接受体。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例如:HSO4- = H+ + SO4- 同时: HSO4- + H+=H2SO4
H2O = H++OH- H2O+H+=H3O+ 酸碱反应:质子转移反应。 例如:NH3(碱)+H2O(酸)=NH4+(酸)+OH-(碱)
重要性: ➢ 提出共轭酸碱对的概念; ➢ 将酸碱的概念从“水体系”推广到“质子体系”。
局限性: ➢ 不适用于非质子溶剂体系。
三、Lewis酸碱电子理论
Lewis 酸:凡是能够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如Fe3+, Fe, Ag+,BF3等。
Lewis 碱:凡是能够给出电子对的离子或分子。如 :X:NH3, :CO, H2O: 等。 即:
H3O+ + NO3- (HNO3为强酸) H2Ac+ + NO3- (HNO3为弱酸) H2NO3+ + HSO4- (HNO3为碱)
所以,讨论酸碱的相对强度,必须以同一溶剂作为比较标准。
3. 溶剂的区分效应和拉平效应
(1)区分效应:用一个溶剂能把酸或碱的相对强弱区分开 来,称为溶剂的“区分效应”。
➢选取比水的碱性弱的碱,如冰醋酸为溶剂,对水中的强酸可体现出区 分效应。 ➢例如上述强酸在冰醋酸中不完全解离,酸性强度依次为:
HI > HClO4 > HCl > H2SO4 > HNO3
➢溶剂的碱性愈弱时溶质表现出来的酸性愈强。故区分强酸要用弱 碱。弱碱对强酸有区分效应。同样,弱酸对强碱也有区分效应。 ➢同样,对碱来说,溶剂也存在着“区分效应”和“拉平效应”。
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electron pair acceptor) 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electron pair donor)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之间以共价配键相结合,生成酸碱配合物的 过程,并不发生电子转移。
H
••
HCl NH 3 H — N H Cl
H
BF3 +
••
F- F
F
B F
OAc-(碱)+H2O(酸)=HOAc(酸)+OH-(碱)
2. 酸碱的相对强度
规律:
(1)给出质子能力强的物质是强酸,接受质子能力强的碱是强碱;反之, 便是弱酸和弱碱。
(2)在具有共轭关系的酸碱对中,它们的强度是相互制约的。酸强,其共 轭碱就弱;酸弱,其共轭碱就强。
HCl在水中是强酸,其共轭碱 Cl- 就是较弱的碱;HAc在水中是弱酸,其共 轭碱 Ac- 就是较强的碱。因此,酸性: HCl>HAc; 碱性: Ac- >Cl-。
例如:F-; OH-; H2O等。 软碱:其配位原子通常体积大,电负性较小,易被氧化,易于极化变形。
例如:I-; SCN-; CN-; CO等
交界酸碱:介于软硬酸碱之间的酸碱。例如:Fe2+; Co2+; Br-等。 HSAB原理:“硬亲硬”,“软亲软”,“软硬交界就不管”。
应用:
➢解释化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的形成规律。 ➢判断溶解度。 ➢解释有机溶剂的选择性。 ➢分析化学中掩蔽剂和解蔽剂的选择。
第6章 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酸碱理论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盐类水解平衡 缓冲溶液
6.1 酸碱理论
一、酸碱电离理论
1884年,S.Arrhenius 提出酸碱电离理论: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只生成H+ 一种正离子的物质。
例如:HCl=H++Cl-
HOAc=H++OAc-
碱:在水溶液中经电离只生成OH- 一种负离子的物质。
四、R G Pearson软硬酸碱理论
硬酸: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高氧化态、较轻的过渡金属离子。 例如:Ti4+;Fe3+;H+; Cr3+等。 特征:体积小,正电荷高,外层电子被束缚较紧,难于极化变形。
软酸:低氧化态、较重的过渡金属离子。例如:Cu+; Ag+; Hg22+等 硬碱:其配位原子通常体积小、电负性大,难于被氧化。
6.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一 水的电离平衡
H2O(l)+H2O(l)=H3O+(aq)+OH-(aq) ΔrHmӨ(298K) =55.83kJ·mol-1
(H2O(l)=H+(aq)+OH-(aq) )
KӨ= C(H+) CӨ
·CC(OӨ H-) = C(H+) ·C(OH-)= KwӨ
KwӨ :水的离子积; KwӨ 是温度T的函数,随着T的升高, KwӨ↑。
F
Cu2+ +
NH 3
2
4:NH3
NH 3
Cu
NH
3
NH 3
Lewis 酸碱的定义涉及到了物质的微观 结构,使酸碱理论与物质结构产生了有机的 联系,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几乎所有的正 离子都能起酸的作用,负离子都能起碱的作 用,但酸碱电子理论不能比较酸碱的强弱。
许多配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Lewis 酸碱 的加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