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1
九年级化学教案 金属材料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金属材料9篇金属材料 1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常见金属的特征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通过比较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通过资源共享,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对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难点:如何合理开发金属物质的用途。
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黄铜片、纯铜片、纯锡、硫磺等。
学生:易拉罐(铝镁合金)、带封口的娃哈哈塑料瓶、焊锡、铁锅碎片、不锈钢制品以及自主选择的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创设情境19xx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采撷短小、精致的历史故事,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说出来听听。
现在,你最想知道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及时整理。
活动探究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吗?知识共享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用到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设计出更别致的用途吗?有兴趣的同学,请你走上讲台,为我们做一次精彩的演说!现在,你知道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有哪些关系了吗?变讲台为师生共同拥有的活动舞台。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的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的教案
目标: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掌握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分类。
一、引入问题:你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金属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内容:
1. 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硬度等性质。
2. 金属的应用: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金属材料的分类:常见的金属元素和合金,如铁、铜、铝等。
三、学习方法:
1. 观察金属制品,了解金属的特点;
2. 实验验证金属的性质,比如金属导电性的实验;
3. 分组研究一个金属元素,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教师讲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并举例说明。
3. 实验操作:进行金属导电性实验,观察结果并总结。
4. 小组讨论:分组研究一个金属元素,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5. 总结:学生总结金属的特点和应用,进行讨论。
五、复习和作业:
1. 复习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 完成金属材料的分类练习。
六、指导建议: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等方式,加深对金属材料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第一节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炼铁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合金的性质、还原反应。
四、教学过程:【引入】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金属制成的?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金属制品?我国现代金属工业生产状况如何?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你认为金属有哪些共性?【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课下收集的有关资料及金属制品。
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出问题】不同的金属性质是否完全相同?请阅读课本55页第一段,同时分析“在线测试”内容。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究竟什么是合金?为什么要生产合金?【设问】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是否相同?【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引导)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发生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高碳钢、低碳钢、不锈钢三种不同的铁合金。
(引导)利用这种方法,人工制得一些特殊需要的金属材料。
(练习)课本P60“挑战自我”(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九年级《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3.进行一次家庭小实验,观察并记录金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情况,分析原因,并撰写实验报告。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他们为人类福祉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金属材料的了解也初具雏形。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好奇心强:学生对金属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2.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仍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
4.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合理利用。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金属材料在国家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金属材料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强调金属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福祉做出贡献。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金属材料的科普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金属材料的题目,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初三化学教案 常见的金属材料1
年级学科初三化学课题常见的金属材料(1)备课人毛仁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的作用;认识合金的重要性,了解合金的性质,知道生铁、钢等重要合金;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用途;学会运用调查研究等多种手段查找资料,并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加工有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等事例,进一步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重难点重点: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课时 1 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引入】生活中金属材料处处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说出下列金属制品各应用它们的什么性质?1、铝锅、铁锅_______________2、白炽灯中的钨灯丝__________________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引导阅读】P28大多数金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大,熔沸点较_____,具有良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能,除_______外,金属在常温下都是______体。
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使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请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举例。
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机械强度金属光泽应用(二)、金属材料的分类【引导阅读】P29工业上常把金属材料分为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两大类。
黑色金属材料通常包括,其余的金属材料都属于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稀土金属、稀散金属和贵重金属。
【练习】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2、电炉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3、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4、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5、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6、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三)、合金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学会使用金属材料进行制作和加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金属的性质;(2)学会运用金属材料进行实际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爱护材料、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定义与特点(1)介绍金属的定义;(2)讲解金属的特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 金属的分类(1)介绍金属的分类及常见金属;(2)分析不同金属的性质及应用。
3. 金属的物理性质(1)密度、熔点、沸点等;(2)实验演示金属的物理性质。
4.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反应;(2)实验演示金属的化学性质。
5. 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1)介绍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铸造、锻造、焊接等;(2)实际操作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2)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金属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2)实验法:观察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实践法:动手制作金属材料。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属的图片、视频等;(2)实验器材:进行金属性质的实验;(3)制作工具:进行金属材料的加工与制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金属?金属有哪些特点?(2)讲解金属的定义及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教学新课:(1)介绍金属的分类及常见金属;(2)讲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等;(3)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反应。
3. 实验演示:(1)演示金属的物理性质实验;(2)演示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
高中化学教案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教案金属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 掌握金属材料的常见使用和加工方法;3. 能够区分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的差异。
教学内容:1. 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 金属材料的常见使用和加工方法;3. 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的比较和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PPT;2. 实验仪器:金属样品、氧化铁、砂纸等;3. 实验操作指导书;4. 板书和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金属的日常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讲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0分钟)1. 介绍金属的基本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等;2. 分类讲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如铜、铁、铝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指导书的步骤进行金属材料的实验操作;2. 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四、讲解金属加工方法(20分钟)1. 讲解金属的冷加工和热加工方法;2. 分析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五、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讨论不同金属材料的优缺点及使用方法。
六、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七、课后拓展(10分钟)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金属材料的知识和发展趋势。
教学反馈方式:1.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检查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实验报告评分,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掌握金属材料的常见使用和加工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金属材料》教案
《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2) 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要考虑,如价格、资源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它因素;(3) 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会区别纯金属与合金的方法,认识到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本课题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
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
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
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教材还介绍了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以及高新科技产品──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三、教学建议:1.课前多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的图片,由实物或事实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进而引入到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
2.重点组织好教材中的“讨论”,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有些讨论题应说出不止一个理由。
金属材料教案(高一化学)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铝制品盛放酸梅汤和碱水等物质?
②Al(OH)3:
制备:铝盐和氨水反应(实验探索)。
如Al2(SO4)3+6NH3·H2O ===2Al(OH)3↓+3(NH4)2SO4
AlCl3+3 NH3·H2O ===2Al(OH)3↓+3 NH4lCl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铝盐和强碱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铝?
(二)知识框架
(三)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铝、金、银、铜等常见金属是学生在生产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物质,学生感性认识丰富,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2.应用分类的思想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来研究具体物质的性质,突出过程与方法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常见金属的代表物——铝的还原性;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认识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不同,并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通过对不锈钢不易锈蚀原理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金属性质与金属材料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了解金、银、铜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作为材料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4.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三.重点、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
重点和难点:铝的还原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的两性。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分类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金属材料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材料包括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学习金属材料是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需要。本节教材从以下两条线索展开:一是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线索,并以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代表物作为抓手进行研究,为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二是金属材料及其合金的应用线索,并伴之以常见金属金、银、铜等的应用,给学生认识物质世界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课题1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金属材料教案篇一: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式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活动探究→交流反馈→归纳总结→拓展视野→提高兴趣【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材料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故事引入: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锅、铁钉、电线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突破重点:结合课本,详细讲解金属材料的分类、性质、用途以及合金的概念和优点。运用图表、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金属材料的特点。
此外,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案例、讨论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此基础上,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尚存畏惧心理,担心操作失误。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性质、用途及合金的特性。
2.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鉴别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金属材料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合金的概念及其优点,尤其是不同金属元素组成合金后性能的变化。
2.金属材料鉴别方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而对于金属材料的性质、分类及合金的原理等方面的理解尚显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金属材料的内在特性及其应用原理。
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
(1)通过自学课本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合金比金属更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重要的铁矿石和炼铁的基本原理;
(3)通过炼铁原理结合课本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初步学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
【课标分析】
1、了解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掌握金属冶炼发展的历程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及对环境影响 的典型例子。
氧化剂:氧被夺去的物质
还原剂:夺氧的物质
2推 测现象:(1)红色粉末氧化铁变为黑色的铁粉
(2)石灰水变浑
3装置
设置问题:1.在实验中伴随的现象都有哪些?由此你可以推断出生成了哪些物质?发生哪些反应?
2.课本装置图中导管末端连接的气球起什么作用?
可否用其他装置代替?所如果可以,替换装置作用是什么?
3.你认为每一步实验操作设计的意图是什么?是否可以颠倒或省略?均说明理由。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物理性质;炼铁的基本原理
难点:炼铁的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判定
【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自学掌握金属的基本知识结合实际生活了解合金的性质以及用途
教师:通过对铁的冶炼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炼铁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做好总结以及笔记。
【教学工具】课件、检测页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5min
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共性以及特性?
2.合金的定义,常见合金的种类,参考87页多识一点,总结合金与金属相比,
性能上的优越性一般有哪些
3.金属矿物及其冶炼:★
1常见的铝土矿、铁矿石(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
2工业炼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铝的原理③还原反应的定义
完成自主过关2min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5篇)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5篇)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精选5篇)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门课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篇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类型】活动课: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的】l、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l、激趣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环节】提出课题→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反馈→填写报告【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出现“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
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纸(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学生活动设计】l、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流;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
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学生阅读]P7“活动与探究”[学生讨论]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学生质疑](可能问到的问题)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蜡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教师答疑](边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课题名称:常见金属材料及其性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能够描述常见金属材料的性质,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常见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黑板、粉笔、PPT、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准备好的PPT引导学生观察放在桌上的不同金属材料,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
Step 2 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金属材料的种类,例如铁、铝、铜、锌等,并让学生描述这些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如颜色、质地、熔点、导电性等),并与学生一同总结和归纳。
Step 3 实验探究(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项实验,让学生使用小锤子敲打不同金属材料的块状物体,并记录下敲打后的声音。
学生根据声音的大小分辨出金属材料的硬度,从而引出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之一,硬度。
教师通过PPT向学生详细讲解金属材料的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特点,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解释为什么金属制的锅会更易于散热。
第二课时:Step 1 小组活动(15分钟)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出不同金属材料的块状物体和一小瓶酸,让学生观察铁、铝、铜和锌与酸反应的现象,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变化。
学生通过对反应现象的观察和讨论,总结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
Step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详细讲解金属材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盐等现象,以及金属的腐蚀问题,并引导学生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Step 3 实际应用(15分钟)教师通过图示或实例向学生展示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铁制的刀具、铜制的导线、铝制的飞机等,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了解金属材料在不同应用中的特性要求。
Step 4 拓展学习(1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课题1金属材料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3.掌握常见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原理。
2.掌握金属的腐蚀和保护方法。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实例引入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
2.归纳法:总结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3.实验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简单实验,观察金属的化学反应。
4.讲解法:结合课件和黑板,深入浅出地讲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五、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
2.实验器材:小锅、烧杯、火柴、铜板、铝材等。
3.多媒体设备:课件、投影仪等。
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材料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锅、钥匙、铅笔芯等都是金属制成的。
2. 金属的性质和特点(15分钟)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性质与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联系。
3. 金属的分类和应用(25分钟)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介绍常见金属的分类和应用。
例如,铜可以用来制作电线、水管等;铁可以用来制作汽车、建筑物等。
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金属材料的用途。
4. 实验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观察铜板的腐蚀现象(在铜板上滴上少量醋酸,观察变化)。
实验二:观察不同金属的导电性能(用火柴点燃后,使不同金属材料接触火焰,观察火焰变化)。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金属的某些性质和现象,加深对金属材料的认识。
5. 总结(10分钟)用黑板或投影仪总结金属的性质和特点,重点强调金属的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容易腐蚀的性质。
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
6. 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检查学生对金属材料的掌握程度。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理论上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又能通过实验来亲自感受金属的确切特点。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案
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案教案教案名称:初中化学常见的金属材料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金属材料。
教学重点:金属的特性及应用。
教学难点:金属的冶炼和纯净化。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试验材料、范例展示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入学生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金属材料。
2.观看PPT展示,学生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用途和特性。
Step 2:金属的特性(30分钟)1.通过实验展示金属导电性和导热性的特点。
教师可以准备一块导电性好的金属板和一块导电性差的非金属板,通过连接电路和加热,观察两者的区别。
2.讲解金属的延展性和韧性。
教师可以展示金属丝的拉伸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金属丝的特性。
3.讲解金属的熔化点和熔化特性。
通过实验展示不同金属的熔点和熔化过程。
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金属的特殊熔点和熔化特性,如汞的低熔点。
4.学生讨论金属的特性并整理笔记。
Step 3:金属的应用(30分钟)1.通过范例展示金属的应用,如铜的导电性被应用在电线电缆中,铝在制造飞机中的应用等。
2.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思考并分享金属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学生讲解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并补充。
Step 4:金属的冶炼和纯净化(40分钟)1.讲解金属的冶炼过程。
教师通过PPT图解讲解金属的冶炼过程和主要方法。
2.教师展示化学实验演示,如铜的冶炼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学生自主学习,并整理金属冶炼的笔记。
Step 5:金属的纯净化(30分钟)1.讲解金属的纯净化过程。
教师通过PPT图解讲解金属的纯净化过程和主要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独立完成一道相关习题,锻炼学生对金属纯净化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3.学生讲解答案,教师点评并提问。
Step 6:课堂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课上所学的金属材料的特性、应用和冶炼纯净化过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金属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第1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教案新版鲁教版
第九单元金属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金属材料的知识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引入,学生比较感兴趣,但仅是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
在物理课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金属的知识,因此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学习金属概念。
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金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生活的视角上升到第二节学科的视角。
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但条件不同,与酸反应但速率不同,接着又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还能与硫酸铜等物质反应。
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设计实验的能力。
接下来又从学科的角度上升到第三节社会的角度。
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钢铁锈蚀、金属的污染等现象到金属的冶炼、防护、保护、回收等。
让学生意识到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单元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系统研究和认识金属及合金的性质、冶炼、金属保护和用途的内容。
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及表示方法、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化学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体验。
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本单元内容,既能使学生用化学用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又能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为:单元教学目标1.能区别金属和非金属,了解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能举出金属冶炼发展的历程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及对环境影响的典型例子。
3.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4.会说出腐蚀条件和防止金属腐蚀常用的方法。
5.能说出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形成自觉回收金属的意识。
6.了解新金属材料的发展和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教材的编写从学生生活中用到的金属入手。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它们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
但学生对金属的了解还不够系统,也不太清楚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他们不了解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钢铁的,不了解自己使用的金属制品都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更不了解性能各异的合金竟是通过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并注重知识的学以致用。
变讲台为师生共同拥有的活动舞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了解合金的概念,引入一个新问题的探究。
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探究的设计,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整个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故事引入:1912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
【学生交流与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在了解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合理应用金属。例如:不能用铜丝来做保险丝,不要买劣质的起子做工具,不要买容易脆断的金属眼镜架等等。
二、探究新知
【活动天地】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你认为金属有哪些共性?
【学生交流与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决定它的相关用途,而由用途可以大致推测出它的物理性质。
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究竟什么是合金?为什么要生产合金?
【学生活动】:阅读、回答、总结,得出合金的定义。
【提出问题】: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是否相同?
【学生 活动】:自主学习课本“多识一点”
【教师链接媒体3】:展示各种新型合金材料
三、归纳整合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到了哪些关于金属材料的知识?有什么全新的体验?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地方?请同学们说说
四、当堂检测
【即时巩固练习】:略。
五、盘点收获
【知识建构】:对照目标回顾,归纳所学,形成结构性知识。
【拓展研究】:要把神州5号飞船送入太空,就需要推力很大的宇宙火箭,并且要求火箭的飞行速度达到每秒8公里以上才行。在这样快的速度下,火箭外壳与大气摩擦将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与此同时,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还要喷出几千度的高温气流,这样一来,火箭尾部就得承受摄氏四千度以上的高温。
2.学会对比、比较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情感
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动手实验获得知识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迪学生学以致用改造物质,创造出更多有用的新物质。
教学重点
1.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正确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内
容分析
本节教材让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金属制品的用途,由用途了解金属的性质,再了解了更多的性质之后,又给学生介绍通过加热的方法在金属中熔入其它的金属(或非金属)制成合金,能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从而开放金属更广泛的用途。这样安排,使得教材内容遵循了“在应用中学习,在学习中应用”的逻辑关系。教材设计了活动天地、在线测试和实验探究等环节,重点放在探讨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上。
二、合金
1.常见的合金:青铜、黄铜、硬铝、不锈钢等。
2.合金的性质
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
实验结论: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原因:组成变化、内部组织结构改变→性质变化
3.合金的用途
常见的标
知识
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2.初步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知道在一种金属中熔合进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能得到适合人类不同需要的合金。
能力
目标
1.逐步养成实验、观察、思维的习惯并学会其方法,能用金属或合金的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使学生树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照目标进行有的放矢的知识建构,有效促进内化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都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都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2.金属的用途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
【实验探究】: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 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小组协商选择你认为有价值的合金材料与纯金属材料,自己确定研究方案,从光泽、颜色、硬度、熔点等多角度进行比较。
议一议:你知道合金材料有哪些优良的物理性能?
【教师点拨】: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 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发生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 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各组派代表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链接媒体2】: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提出新问题】 :不同的金属的性质是完全相同?阅读课本P61第一段,同时完成“在线测试”的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完成在线测试。
【拓展练习】:关于金属物理性质应用的同步练习题。
【知识 共享】:在日常生活 中,你见到过哪些金属材料?你能说出它们的用途 吗?反过来,通过它们的用途,你能推测出它的相关物理性质吗?有兴趣的同学,请你走上讲台,为我们作一次精彩的演说!
设计与辩论:综合考虑飞行中火箭的实际情况,①设计出制造火箭外壳所用材料的物理指标;②公开辩论所设计物理指标的可行性。
【当堂检测】 、【布置作业】:略。
采撷短小、精致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在充分铺垫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兴趣。
给见多识广的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使其他同学分享观点并从实自我。
【提出问题】: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
【学生猜想】:可能是因为金属锡在较低温度下容易挥发或者是因为金属锡在较低温度下像水一样流入地下不见了。
【教师链接媒体1】:原来是因为白锡怕冷,在温 度低于-18摄氏度时,体积就会骤然膨胀,原子间空隙加大。如果温度下降到-33摄氏度,这种变化就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这种现象人们称为“锡疫”,使整块的锡很快变成粉末。上述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气候寒冷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