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_特点_表达与传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情绪化与非理性 有学者认为, 舆论的质量关键在于理性程度 , 〔 5〕 这对 于舆情来说同等重要。非理性舆情在网络上的产生和弥散主 要是社会现实和公众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正处在 转型期, 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益 群体的调整, 都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的经济利益
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29. [ 4] Kling, R, Assessing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net.Policy Deliberations, AAAS [ EB/OL] .http: //www.slis. indiana.edu/TIS/readers/full- text/15- 2%20kling.pdf, 1999- 2- 9, 5.
论, 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 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
民众同时对共同的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出现了分布于社 了。实践证明, 网民中的“ 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有证
会各处的意识传动,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诉说呈现出辐射形 态 。〔 3〕 这种多元性和分散性可以看作是公众对一个问题持
据显示, 群体极化倾向在网上发生的比例是现实生活中面对 面时的两倍多。〔 6〕 网民舆情表达的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特点
以达到不同程度的隐匿, 这些致使网络用户具有不同程度的 隐匿性。因此, 网络舆情的传播也具有了隐匿性。不过, 绝
间。目前还有一些新的传播途径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例如播 客 ( Podcast) , 和 博 客 不 同 , 它 主 要 传 播 的 是 音 频 和 视 频 ,
对匿名是不存在, 所谓“ 可追踪的假名”和“ 不可追踪的假 可能会在今后形成新的应用热潮。
学院舆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网络传播与舆
情研究。
责任编辑: 刘忠琦
理 论 界 2007.1
012
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行为倾向, 但它并不是行为本身。行为 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希望本文提出的若干观点能起到抛砖引
可以一目了然, 而舆情只能从公众主体的言论、举止、表情 等间接地推测和分析。但是较为复杂的是, 人们的言行未必 是真实心理活动反应。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往往因为某种顾 虑而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态度。也正是因为网络可以隐匿 人们的真实身份, 人们无需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顾及太多, 可以畅所欲言。这样一来, 在现实中往往内隐在人们心中的 舆情也就很容易地被表达出来。通过一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 言论, 能够较为清楚地推断出他的情绪和态度, 这种外显且 较为真实的舆情, 尤其是涉及敏感问题的舆情, 在现实中并 不很容易把握。
意志和认识等主观性的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匿
从网络舆情表达的内容来看, 它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 名状态下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 容易个性化。在网络和
丰富性是指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 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 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
象, 也包括舆情表达和传播途径的多样化。
有的看法和态度的不同, 以及利益、需求和价值观等的多样 化。此外, 多元性还特指网络舆情表达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 的多元性。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 使得西方意识形态、政
并不矛盾, 个性化特点在Blog上体现得更加明显, 而群 体 极 化 在 BBS上 可 能 会 更 加 突 出 。
三、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途径
要素: 合法姓名、有效住址、可追踪的假名、不可追踪的假
以上四类网络言论的传播渠道各有特色, 它们为广大网
名、行为方式、社会属性 ( 比如性别、年龄、信仰、职业 等) 以及身份识别物。〔 4〕 在网络环境中, 这七 个方面都可
络用户提供了就一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和表达舆情的场所, 形成了一种开放的、交互的、并能迅速、影响广泛的公共空
Fra Baidu bibliotek
当前, 网络舆情受到中央高层领导人的重视。但是, 关 于舆情以及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还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因 此, 本文着力在理论上进行尝试, 重点对网络舆情的概念、 主要特点以及传播途径进行探讨。
一、网络舆情及相关概念 舆情基础理论研究刚刚起步, 还很不成熟。综合近年来 的研究成果, 最具有代表性的舆情概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 两种。但是以上两种定义各有一定的局限性。狭义舆情概念 定位在民众主体对国家管理者客体的社会政治态度, 认为 “ 中介性社 会 事 项 ” 是 舆 情 的 刺 激 物 。 但 是 , 所 谓“ 中 介 性 社会事项”是否仅仅是舆情的刺激物? 换言之, 舆情客体是 否包含“ 中 介 性 社 会 事 项 ”? 引 起 民 众 舆 情 的 社 会 事 项 、 社 会现象并不全是国家管理者权力运行的直接结果。广义舆情 定义注意到以上定义外延过狭的问题, 将舆情扩展到社会客 观情况与民众主观意愿, 即社情民意。舆情是情绪、意见、 态度, 这是对舆情最基本的认识。 本文认为,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 众, 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 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 和。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对要宽, 公共事务包括了社会事件、 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冲突、社会活动, 也包括公众人物的所 言所行等等, 这些不尽是国家权力运行的直接结果。另外, 这一定义界定了舆情与舆论、民意的主要区别, 这是上述两 个定义未能做到的, 即舆情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 总和, 往往和某一群体或阶层紧密联系, 而并非需要大多数 民众的广泛认同。不过, 这种错综复杂很可能会趋向一致, 当它被大多数人认同的时候就会转化成为舆论。 二、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 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舆情的
玉的作用, 推动网络舆情研究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 1] 陈学明.哈贝马斯交往 [ 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57. [ 2] 孟威.网络互动 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 [ M] .北京: 经济
管理出版社, 2004.4. [ 3] 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 ——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 [ M] .北
治制度、文化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 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网 络言论随处可见, 这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和引导无疑是巨 大的挑战。
4 . 隐匿性与外显性 加 里·马 克 思 曾 提 出 过 现 实 社 会 中 个 人 身 份 识 别 的 七 大
从目前来看, 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四类: 1 . 电子邮件 ( Email) 及新闻组 ( News group) 。 2 . 即时通讯工具 ( IM) 。 3 . 电子公告板 ( BBS) 。 4 . 博客 ( Blog) 和维客 ( Wiki) 。
互动。
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 浮躁心理流行。但是,
另外, 时间因素也是影响舆情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网络 公众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 而网络为
环境下, 舆情的传播和表达具有了较高的时效性。一些大型 民众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的渠道。网络使得“ 本我”得到更
门户网站更加突出了反映重大事件的原创性言论的即时性,
重要窗口。网络舆情的特点与网络传播方式的特征息息相 关。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自由性与可控性 从网络舆情的传播来看, 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在传 播技术的发展史中, 一般地说, 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体, 都会 扩大人们传播新闻和发表言论的自由度。个人间可以通过 E- mail传递信息, 可以通过IM ( 即时通讯工具) 沟通和交流 感 情 , 同 样 也 可 以 在BBS、Blog和Wiki上 自 由 发 表 言 论 和 表 达舆情。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网站, 发表自己的 见解, “ 出版”自己的著作或报纸, 成本低廉, 程序简便。 例 如 , 美 国 著 名 的 麦 特·德 拉 吉 现 象 , 他 首 次 在 网 上 公 布 的 美国总统克林顿丑闻案就是被时代周刊等大报拒之门外的。 德国批判学派学者哈贝马斯说: “ 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 身 也 就 是 控 制 的 合 理 性 , 即 统 治 的 合 理 性 。” 〔 1〕 其 实 , 网 络在提供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的同时, 也隐蔽着细腻的政 治和经济的控制。网络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 可以不受 任何纪律、条例、制度的约束, 不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担 负责任。网络也是身在社会之中, 它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没 有 管 理 者 的 绝 对 自 由 空 间 , 网 络 也 要 遵 循“ 游 戏 规 则 ”。 因 此, 网络的传播自由也是有限的, 它是和控制是相伴而生 的, 尤其是对于各种有害的网络噪音而言, 这种控制就显得 更加重要。 2 . 互动性和即时性 从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要传播特性来看, 网络 舆情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与传统媒体单向的信息传播 通道相比, 网络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保 罗·萨 福 ( Paul Saffo) 等 学 者 由 此 认 为 , “ 同 其 他 人 发 生 联系”— ——进行跨越时空的互动交往, 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 质特征。〔 2〕 换言之, 网络的最大价值, 不在其信息的海量
好的体现, 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基本是以原生态形式得到
每天一篇甚至数篇, 及时反映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和反 映。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 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 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
展现。 6 . 个性化与群体极化性 舆情的主体是民众, 舆情表达总是倾注了个人的情感、
3 . 丰富性与多元性
基金项目: 本文系 2005 年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网络舆情研究概论” ( 项目编号: TJ05- 5R010) 研究成果之一。
011
2007.1 理 论 界
【 前沿论坛】
和传播的实时性, 而体现在它的交互性上。网络舆情的交互 和社会地位; 生活节奏加快、下岗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社
性主要体现在网民与政府、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网民间的 会竞争加剧等社会问题使得一些人的心理结构失衡, 紧张、
[ 5] 陈力丹.舆论学— ——舆论导向研究 [ M] .北京: 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 1999.22.
[ 6] [ 美]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 ——网络社会中的民主 问题 [ M] .上海: 上海出版集团, 2003.47- 51.
[ 作者简介] 刘毅 ( 1978-) , 男, 天津人, 天津社会科
显 性 、 情 绪 化 与 非 理 性 、 个 性 化 与 群 体 极 性 化 等 特 点 。 主 要 通 过 电 子 邮 件 、 新 闻 组 、IM、BBS、Blog和Wiki等 途
径传播。
关键词: 舆情; 网络舆情; 传播途径
〔 中图分类号〕 C91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3- 6547 ( 2007) 01- 0011- 02
名”只是反映了追踪的难易程度而已。
目前我国的舆情信息工作急需理论上的指导。舆情研究
而外显性是与“ 隐匿”相对的, 更准确的说是和舆情的 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还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体系还不甚
“ 内隐性”相对的。舆情是公众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 较大 完善。作为舆情研究的一个重点, 网络舆情研究受到了中央
【 前沿论坛】
略论网络舆情的 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
□刘 毅
( 天津社会科学院 舆情研究所, 天津 300191)
摘要: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 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
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具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隐匿性与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