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全面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全面推进“三次创
业”
中国共产党通州委员会
2000年,通州四套班子整体南迁,开启了通州县城建设的新旅程,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通州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家园,也建起了彰显通州名片的通州杨柳配套园。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起点,通州县委认真学习、领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努力践行三化同步、三业并重的发展思路,大胆突破、开拓创新,强化“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大着力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施“南拓北突、东进西扩”招商战略;强调以投资带动发展,以项目促进发展;努力闯出一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出色完成了开放型经济这份答卷。全年累计引进3000万以上项目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有5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吸引到位资金68亿元,其中省外资金62亿元。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7.77亿元,同比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8亿元,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98亿元,同比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6亿元,同比增长1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25.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35:37.3:27.7调整为2011年的23:55:22,工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
一、在思路上突出“转”字,树立沿海开放意识。
思路决定出路,意识改变环境。树立“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观念,主动、大胆、大规模走出去,创新招商模式,优化招商手段;以开放意识着眼产业布局的全盘谋划,精心打造区域亮点。
一是变内陆心态为开放意识。放远眼光,以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维去思索和定位,确立“走出去”战略。走出京州,实施经济融入重庆,文化对接上海,科技依托北京的开放策略。主动与重庆江北区、上海松江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先后与重庆互派近百名优秀青年干部、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术人员挂职锻炼、交流学习;与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深度合作,签订了《院地合作协议》,极大地改变和促进了经济建设后备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是变坐等机遇为营造商机。改变过去被动招商局面,积极参与各类招商活动,主动搭建招商平台,强力推介“××君故里”、“中国孝善之乡”、“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城”三张文化名片。放大资源优势,做足区位优势亮点,2011年实现民营资本增加值104亿元。2012年,将把招商触觉延伸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望签约更大项目。
三是变项目招商为产业招商。签约几家企业,不如做强一个产业。紧扣资本、资源、技术三大要素,采取“招大引强、集群承接、延链引进”的思路,抓好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保障,确保产业链条式发展。培育××配套园和××临港产业园两大产业招商载体,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集中打造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凸显经济发展新亮点。
二、在产业上突出“调”字,抢抓西部发展先机。
面对过去重采冶、轻制造,重生产、轻服务,重原料、轻加工的现状,通州狠下决心,直面阵痛,决定在“调”字上狠下功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比重,全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端化,努力推动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产业绿色发展、传统产业高端发展、资源产业循环发展,全力抢抓西部发展先机。
一是围绕特色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走产城一体化路子,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行“多乡一品”策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成全县万亩米城贡米、5000亩高洞柚、万担烤烟等六大基地。高标准规划,园区式承载,借力××临港产业园建设的莲藕产业基地,规划在三年内连片种植万亩莲藕,目前已连片种植莲藕8000余亩,集观光旅游与创业增收于一体,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出来。
二是瞄准未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发展道路,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分析市场,准确定位,重点发展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吸引和拉动产业链条式发展。全面引进的挠性覆铜板项目和主要致力于PAN基炭纤维生产的炭纤维新兴项目,在工业园区产生的巨大的聚合能力,带动了整个电子产业、腈纶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
三是面向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按照板块化发展、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的思路,大力发展××配套园和××临港产业园,以此为平台,集中力量储备和发展一批具有方向性、长远性的大项目。以中青家具广场建设为中心,辐射、带动家具批发产业发展,统一形象、统一宣传、统一经营,形成独具地域特征的品牌产业。
三、在目标上突出“扩”字,建设川东经济高地。
招商引资的效果越好,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越快;招商引资的项目越多,经济发展的后劲就越足。通州主动作为,把招商引资当作扩大经济总量的重要抓手,引进增量,优化存量,采取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举,项目数量增加与产业升级共进策略,着力建设川东经济发展高地。
一是“变小为大”引进重大项目。支点虽小,却能撬动地球。着眼大企业的前期工程,有效利用本地资源、人力、市场优势,大力开展大企业零启动工程,在竞争中构建成本优势,更多的争得市场话语权、主动权、优先权。从土地、配套上给予优惠、实惠,在规划、审批、建设、服务各方面强化服务意识,把小项目壮大,做成大企业。沿着这条思路,在实践中建成了通州科伦医贸园、一新五金机电园。
二是“以一带十”促进产业发展。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找准招商方向,明确园区定位,重点发展效果佳、前景好的项目;培育壮大,集群式发展。与重庆多家汽车4S店签订的建设项目链拉长后,吸引到总投资3亿元的重庆机电集团水泵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汽车专用空调项目、投资50亿元的河北重卡汽车等多家链上项目,形成规模宏大的机电产业群。
三是“聚少成多”吸引外商投资。扩区建园,提高办园水平;规划先行,细化园区功能。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业主突出、特色鲜明、弯道超车的思路,全力打造××临港产业园,集中整合土地、技
术、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四大要素,强化其生态主题,优化其平台功能,主动融入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为泰国阿玛宁国际集团洛神花饮料项目前期工程铺平道路,助推其顺利建设,成功彰显通州东盟生态产业园这张名片。
四、在保障上突出“强”字,打造京州引资洼地。
安商与招商是招商引资的保障。通州按照“板块化发展、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策略,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以大企业为龙头,统一包装项目,实行链条式发展,完善上下游配套建设,做到无缝连接。大力整合土地、政策、资本资源,加大外地资本本地化进程;以行风、生态建设为抓手,全力建设经济发展优质软环境。
一是“筑巢引凤”做强发展载体。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已成为共识。通州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人力优势,超前规划,基础先行,大力建设“两园三城四基地”;鲜明突出工业园主题、特征,明确城市生态、宜居特色,强化区域合作融入、共赢特点。大力实施“1+4”战略,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促进企业本地化,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做大做强发展载体。
二是“借巢选凤”强化招商平台。招商平台就是一个地方的脸。盘点区域优劣,做足项目包装。强化文化通州的内在修为与招商企业的文化背景,实行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强化区域、历史认同,深入开展驻点招商、定点招商。优化招商队伍,主动融入成都、重庆、西安,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和其他沿海城市,成功运作西博会、渝洽会、西洽会、珠洽会等各种招商活动。
三是“优巢留凤”优化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项目,就是资金。在财税、土地、配套设施、融资环境等方面为各企业、项目创造宽松环境,推行“领导工作一线化、现场办公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