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红旗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红旗颂音乐教案
红旗颂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红旗颂音乐教案引言:《红旗颂》是中国音乐界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激励人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幸福而奋斗。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旗颂》的背景、意义和艺术特点。
2.学习歌曲的歌词、旋律和伴奏部分。
3.通过歌唱和演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和掌握《红旗颂》的歌词和旋律。
2.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3.掌握基础的音乐演奏技巧。
三、教学准备:1.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红旗颂》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歌曲(5分钟)1.播放《红旗颂》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2.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3.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活动二:歌曲学习(15分钟)1.逐句学唱《红旗颂》的歌词。
2.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3.分组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三:旋律学习(20分钟)1.学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2.使用指法标记或简谱,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的上下行走。
3.分角色合唱,加强对旋律的熟悉。
活动四:伴奏学习(25分钟)1.示范钢琴或吉他伴奏的基本和弦。
2.教导学生合唱时的节奏感和跟随伴奏的技巧。
3.让学生自由选择乐器,担任伴奏手。
活动五:综合演练(20分钟)1.全班合唱《红旗颂》,融合歌词、旋律和伴奏。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歌唱比赛,展示《红旗颂》的演唱才艺。
2.邀请学生进行创意表演,展示《红旗颂》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2.评估学生的歌唱准确度和音乐表演技巧。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红旗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下次教学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分享,拓展他们对祖国相关音乐作品和文化的了解。
《红旗颂》优秀教学设计
目标
1.在聆听《红旗颂》这一类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中,能用简洁的语言或动作描述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聆听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其表现作用。
3.德育目标(美育目标、核心价值观):
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和交响乐的宏大气势并进行律动表演。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
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看来刚才你们都在认真地聆听作品。
三、
音乐的情绪是坚定的、豪迈的、激昂的(出示课件),你们在这段音乐作品中联想到了一些怎样的场景呢?
师:同学们的联想太丰富了,并且你们的发言非常精彩。
一、学生认真地欣赏乐曲,在熟悉的音调出现时,他们兴奋得做举手的动作,课堂气氛活跃
二、1、我在乐曲的开始部分听到了《国歌》的前奏。
二、学情分析
本课编排了聆听交响乐形式的内容,《红旗颂》片段,“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体验方便各种乐器音色的审美体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因此,通过聆听交响乐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多声部音乐的感性经验,为后面学习和掌握分析器乐作品的技能作好审美体验准备。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二、学习新知,聆听作品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描写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雄伟庄严的情景。《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在心中孕育了十多年的作品。乐曲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有引子、第一部分(主题)、连接段落、第二部分(中间部分)、第三部分(主题再现部分)和尾声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2单元《红旗颂》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
5.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音乐课程中,我们需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1.采用示范演唱法,教师先演唱《红旗颂》,让学生跟随学习。
2.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合唱、舞蹈等形式表现《红旗颂》。
五、教学过程
1.教师先演唱《红旗颂》,让学生跟随学习,掌握旋律和歌词。
2.教师讲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首先,从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因此,在教授《红旗颂》时,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多媒体资源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从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来看,七年级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示范,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教学软件:使用音乐教学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实物教具:准备红旗等实物教具,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知识的拓展资料。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红旗颂》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红旗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乐曲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学习《红旗颂》,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乐曲《红旗颂》简介: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乐曲结构等。
2. 乐曲分析:音乐主题、旋律特点、节奏节拍等。
3. 演唱技巧:呼吸、咬字、音准、节奏等。
4. 课堂实践:分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展示学习成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乐曲的结构特点。
2. 难点:掌握乐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咬字、音准、节奏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乐曲分析:讲解乐曲的结构特点,分析音乐主题、旋律特点、节奏节拍等。
3. 演唱技巧讲解:讲解呼吸、咬字、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技巧。
4. 课堂实践:分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环节: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旗颂》的了解程度,包括创作背景、作者、乐曲结构等方面。
2. 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演唱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
3.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程度,以及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 准备《红旗颂》乐谱及相关资料。
3. 准备合唱所需的道具,如红旗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唱技巧。
2. 采用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唱视频,让学生跟着学。
3. 采用实践法,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播放《红旗颂》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讲解乐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历史价值。
3. 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音乐主题、旋律特点、节奏节拍等。
4. 讲解演唱技巧,如呼吸、咬字、音准、节奏等。
5.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初中音乐_【课堂实录】红旗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教学设计年级:初一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乐曲的节拍、速度、情绪、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使学生学会欣赏管弦乐作品,并能掌握4/4拍与2/4拍的不同音乐特点及指挥风格。
3、通过聆听、参与、体验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对国旗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红旗颂》,使学生了解乐曲中附点节奏、三连音运用,以及调性的转换对音乐风格所起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4/4拍与2/4拍的不同音乐特点及指挥风格。
【教学难点】: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及主旋律的变奏和再现,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并体会乐曲蕴涵的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一、★音乐对比与分析(导入)1、播放两段音乐:舒伯特《鳟鱼》与吕启明《红旗颂》主题旋律,学生聆听,体会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
让学生说出两段音乐的音乐形象(深山小溪与磅礴大海)2、介绍管弦乐队及分组3、对比分析两首作品:《鳟鱼》是小型室内乐作品,演奏乐器数量少,只有5个声部,2/4拍,是叙事性题材;《红旗颂》使大型管弦乐作品,演奏乐器数量多,声部众多,4/4拍,颂歌式的旋律。
二、★分段介绍(新授)1、乐曲了解(1)作曲家简介:吕其明(1930-至今),中国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生于中国安徽,创作了一大批气势磅礴、开一代音乐先河的作品,如交响乐序曲《红旗颂》、交响诗《铁道游击队》等。
(2)作品介绍:作品创作于1965年,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2、乐曲介绍教师分析每一乐段的风格及形成,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⑴引子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小号乐曲中融入的歌曲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吹奏的乐器是圆号乐曲的情绪——高亢嘹亮、具有号召力⑵呈示部——主题旋律引导学生听辨两个乐段的不同——转调,并分析原因以及所产生的音乐效果教授4/4拍的指挥手势,学生跟唱并指挥主旋律⑶展开部——主题变奏学生体会主题发生的变化——由深情的颂歌式旋律变为豪迈的进行曲探究发生转变的原因——节拍的变化、附点节奏和三连音等节奏型的改变引导学生指挥2/4拍的变奏乐段,深层体会乐曲风格的转变。
《红旗颂》教案
【课题】:《红旗颂》说课教案罗山初中郝少莉一、【课例主题】:本课以“红旗颂”为主题展开,用祖国开国大典升起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历史回眸”方式导入,学生在心情万分激动地同时“走入”音乐的殿堂,从而体会作者对红旗的无限深情,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爱。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熏陶,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受益终生。
二、【课例背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我国中学音乐教育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直以来,以营利为目的大量商业炒作的流行音乐迅速流向校园,充斥着学生的耳畔,左右学生的音乐鉴赏及审美能力。
新课程改革给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课本选用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
本节音乐鉴赏课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主动熟悉并演唱新中国成立后优秀的管弦乐作品,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进而激发对伟大祖国、对国旗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聆听、参与、体验等活动,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能了解"红旗"象征着革命,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掌握音乐作品的主题,了解乐曲的结构。
【教学重点】: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体会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
四、【教材分析】: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的首次演出开幕曲.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4单元华夏乐章二红旗颂教学设计
红旗颂1教学目标1、欣赏气势宏伟的交响诗句作《红旗颂》;能根据听乐体验;能简单分析音乐的主奏乐器;感受音乐的情绪;畅谈自己的听后感..2、在欣赏的过程中;尝试引导学生发现《红旗颂》这首乐曲的基本结构;了解作曲家吕启明.. 2学情分析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2、学生音乐素质较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3重点难点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请你根据画面带给你的感觉;选择一段合适的配乐1播放三个音乐片段《四小天鹅》、《雪绒花》、《红旗颂》..2介绍标题《红旗颂》并了解国旗二、复习管弦乐队知识: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三、.作者简介: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四、.欣赏乐曲1、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2、.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投影主旋律谱3、.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⑴.A段:第一段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⑵.B段:第二段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⑶.A段:第三段;再现部分乐队合奏主题;又一次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音调;音乐达到了高潮;以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4、引导学生用线条表示每段音乐的风格、节奏、速度:学生活动: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一展示并说说“为什么”5、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师: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乐曲结构:A+B+AA:宽广、辉煌、赞颂B.坚定、豪迈、激昂A.优美、深情、歌颂五、拓展与延伸: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歌颂红旗的歌曲还有哪些呢学生分组讨论;区别对比《红旗颂》与两首歌曲《绣红旗》《红旗飘飘》听赏之后的感受..从体裁、节奏、节拍、力度、速度、旋律、情感上区别..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篇幅较长的管弦乐曲《红旗颂》;熟悉了她的主题音乐;从中体会了相同的旋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今后当我们再次听到这首乐曲时;你一定会倍感亲切..。
红旗颂说课稿
欣赏课《红旗颂》说课稿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方面,说说我对《红旗颂》这堂欣赏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红旗颂》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欣赏课,课时共一课时。
这是一首关于歌颂祖国歌颂国旗的交响乐曲。
这首欣赏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有的深情、亲切,有的宏伟壮丽、热情奔放,从多侧面地调动感染学生的爱国热情,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地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的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品的相关音乐知识,了解管弦乐曲。
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所表达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音乐资料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作品的相关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红旗颂》,抒发学生们对祖国以及“国旗”、“国歌”的热爱之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法与学法我使用多媒体来上这节音乐课,能更好的直观的让学生听到音乐,能看到音乐。
清晰的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歌曲表达的意思内涵,知道音乐构成以及交响乐队的构成,考虑到农村学校音乐课不够普及,让学生通过欣赏课熟悉一下我们身边常用的乐器都有哪些。
三、教学过程授课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听一遍,首先对音乐有个初步的印象,让学生大致说出听完音乐的感受,接着介绍音乐创作背景、作者以及相关音乐知识,着重强调交响乐队和歌曲结构以及每个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思想。
最后再次播放音乐,在听的过程中,到相应的音乐片段时,讲解此时音乐的内容中心思想。
四、课后反思这节课由于特殊原因,准备了两个相关视频由于时间和硬件的缘故没有播放,使课程内容的完整性没有达到,其中一个视频本打算在第二次听得时候以视频的形式播放,这个视频是《红旗颂》交响乐的现场视频,能够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交响乐队不同乐器的之间配合作用,课堂效果也得到了相应的减半,视频的没有播放,知识音频的播放,使部分同学有了听力疲乏的现象,下次公开课之前应做好一切应对准备,使课程完善。
初中教案音乐红旗颂
初中教案音乐红旗颂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红旗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感受作品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党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感受《红旗颂》的音乐主题和结构。
2. 学会演唱《红旗颂》的部分旋律。
教学难点:1. 理解《红旗颂》的深刻内涵。
2. 把握作品的音乐节奏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旗颂》的音乐课件和教学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红旗颂》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红旗颂》的了解和感受。
二、作品分析(15分钟)1. 教师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分析《红旗颂》的音乐主题和结构,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律美。
三、学唱歌曲(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红旗颂》的部分旋律。
2. 学生跟随音乐,分组练习演唱,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红旗颂》所描绘的画面,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交流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播放《红旗颂》的音乐,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演唱《红旗颂》的部分旋律,教师给予评价。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分析《红旗颂》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作品的演唱技巧。
2. 学生跟随音乐,分组练习演唱,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红旗颂》的合唱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自主创作《红旗颂》的舞蹈动作,展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对《红旗颂》的认识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旗颂》的音乐理解和演唱能力。
红旗颂
红旗颂
《红旗颂》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红旗颂》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河北版《音乐》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理解作品内涵。
(2)使学生听辨出主题音调的不同速度,使学生联想不同速度的主题音调的情景。
学生情况:本次教学在多媒体教室,学生50人。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欣赏磁带。
教学方法:启发联想式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描写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雄伟庄严的情景。
《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在心中孕育了十多年的作品。
乐曲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有引子、第一部分(主题)、连接段落、第二部分(中间部分)、第三部分(主题再现部分)和尾声组成。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每到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音乐是什幺呢?。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红旗颂教学设计
3.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存在主要问题
1.部分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差距,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2.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1.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歌曲《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以及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视频: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表演视频,让学生欣赏和学习其中的音乐表现技巧和情感表达。
3.在线工具:使用一些在线音乐工具,如音乐编辑软件、音乐学习网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3.测试评价:在课堂讲授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小测试,以检验学生对歌曲《红旗颂》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试题型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奖励和肯定;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查找问题并提高学习成绩。
4.作业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对于作业完成优秀、答题准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应及时指出并指导他们改正,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作业态度和书写质量,鼓励他们养成认真、整洁的作业习惯。
板书设计
1.教学内容:歌曲《红旗颂》的基本知识
2.教学目标:掌握歌曲的背景、旋律、节奏和音色等基本音乐元素
3.教学重点:旋律特点、节奏特点、音色特点、情感表达
4.教学难点:旋律的理解和分析、节奏的把握和运用、音色的识别和搭配、情感的准确传达
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结构及音乐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红色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3. 通过学习《红旗颂》,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红旗颂》是作曲家李焕之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作的一首歌曲。
2. 作品结构:《红旗颂》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红旗主题、赞美主题和抒情主题。
3. 音乐特点:歌曲采用了大调式,旋律激昂、恢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红旗颂》的曲调、歌词和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背景,感受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词:让学生跟唱歌曲,熟悉歌词。
3. 分析曲调:讲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通过学习《红旗颂》,让学生理解作品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红旗颂》,加强演唱技巧。
2.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歌曲背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下周上课时,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新学的歌曲的感受和收获。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发言、参与合唱等。
2. 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协调性。
3. 搜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和音乐素养。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结构和音乐特点。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以便其他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协调性。
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心得,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八、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播放《红旗颂》的原唱或合唱版本,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红旗颂》-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祖国颂歌》第4课《红旗颂》。
【教材分析】《红旗颂》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祖国颂歌》第4课欣赏课,《红旗颂》是由中国大陆作曲家吕其明所创作的交响乐,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
它是一首赞美革命红旗的颂歌,融入了国歌、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描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燕燕日上的繁荣景象。
【学情分析】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作品的情绪和表达的意境。
(二)艺术表现能够鉴赏作品的曲式结构,并能哼唱主题音乐(三)创意实践能够利用肢体语言和乐器表现作品(四)文化理解通过聆听作品,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够鉴赏作品的曲式结构,并能哼唱主题音乐(二)教学难点:1.能够利用肢体语言和乐器表现作品【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是哪一年建国的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建国,在这之前中国经历了什么?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中国经历了被侵略,被分裂又进行了内战然后最后统一建国,道路十分坎坷,崎岖不平,所以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对于付出生命换来和平的英雄我们应该报以怎样的心情?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那我们欣赏的这首作品名字叫作《红旗颂》(板书《红旗颂》)【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
初中音乐_《红旗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管弦乐《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形象的能力。
2、抒发对“国旗”、“国歌”热爱之情和对幸福生活乐观向上赞颂。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乐曲,分析音乐调性,掌握乐曲内容,体会音乐情绪。
2、能够利用音乐表现手段,感受乐曲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感受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起以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景,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知识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红旗吗?你们在升国旗仪式时心情怎样?假如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有何感受?让我们来听作曲家吕其明是怎样用音乐语言来歌颂红旗。
(第一遍聆听)教师:好,下面请同学谈谈感受。
你们在乐曲中听到哪些非常熟悉的音调?学生1:乐曲中始终听到《国歌》音调,最后听到《东方红》和《国际歌》的音调。
2:乐曲气势宏伟,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是吕其明1965年写的一首标题性管弦乐曲。
同学们也都搜集了吕其明的相关资料,让我们把资料展示出来,一起来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吕其明,1930年出生于安徽无为。
1949年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等四十部电影作曲。
此外,还创作了管弦乐曲《红旗颂》等十余首大中型器乐作品和群众歌曲。
他的电影音乐善于通过富于概括性的音乐主题来塑造人物形象;他的交响音乐则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我们今天欣赏的是他的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
三、深入歌曲内容再次欣赏音乐,请学生划分音乐层次。
(第二遍聆听)学生:音乐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万众欢呼的热烈场面;第二部分是描写时代步伐,奋勇前进;第三部分是描写歌颂祖国、歌颂党。
教师:同学说得对,《红旗颂》这首乐曲是曲作者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五星红旗指引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以《国歌》为素材,引出歌颂红旗的主旋律,并应用丰富的音乐语言对红旗的歌颂。
之所以有这样的宏伟气势,也是曲作者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初中音乐_【课堂实录】红旗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教学设计年级:初一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乐曲的节拍、速度、情绪、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使学生学会欣赏管弦乐作品,并能掌握4/4拍与2/4拍的不同音乐特点及指挥风格。
3、通过聆听、参与、体验等活动,感受乐曲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对国旗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红旗颂》,使学生了解乐曲中附点节奏、三连音运用,以及调性的转换对音乐风格所起的作用。
2、使学生掌握4/4拍与2/4拍的不同音乐特点及指挥风格。
【教学难点】: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及主旋律的变奏和再现,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并体会乐曲蕴涵的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一、★音乐对比与分析(导入)1、播放两段音乐:舒伯特《鳟鱼》与吕启明《红旗颂》主题旋律,学生聆听,体会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
让学生说出两段音乐的音乐形象(深山小溪与磅礴大海)2、介绍管弦乐队及分组3、对比分析两首作品:《鳟鱼》是小型室内乐作品,演奏乐器数量少,只有5个声部,2/4拍,是叙事性题材;《红旗颂》使大型管弦乐作品,演奏乐器数量多,声部众多,4/4拍,颂歌式的旋律。
二、★分段介绍(新授)1、乐曲了解(1)作曲家简介:吕其明(1930-至今),中国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生于中国安徽,创作了一大批气势磅礴、开一代音乐先河的作品,如交响乐序曲《红旗颂》、交响诗《铁道游击队》等。
(2)作品介绍:作品创作于1965年,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2、乐曲介绍教师分析每一乐段的风格及形成,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⑴引子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小号乐曲中融入的歌曲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吹奏的乐器是圆号乐曲的情绪——高亢嘹亮、具有号召力⑵呈示部——主题旋律引导学生听辨两个乐段的不同——转调,并分析原因以及所产生的音乐效果教授4/4拍的指挥手势,学生跟唱并指挥主旋律⑶展开部——主题变奏学生体会主题发生的变化——由深情的颂歌式旋律变为豪迈的进行曲探究发生转变的原因——节拍的变化、附点节奏和三连音等节奏型的改变引导学生指挥2/4拍的变奏乐段,深层体会乐曲风格的转变。
《红旗颂》教学设计
《红旗颂》教学设计收稿日期:2015-09-15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苏少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中国龙吟》感受与欣赏部分,本节内容主要通过欣赏和演唱以及对比的艺术手段,清晰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歌曲和乐曲带给人们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歌曲和乐曲的分辨能力还不高,感受与鉴赏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演唱方面,大部分学生把握不了歌曲的情感,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红旗颂》进行欣赏,以提高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
3.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红旗颂》、演唱《红旗颂》让学生简单了解管弦乐的知识,学会用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来表现音乐。
(2)让学生在听、看、动等活动中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3)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式聆听音乐,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4)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爱国歌曲,感受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对国旗以及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难点:有感情地演唱主题部分,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作品。
5.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演唱孙楠的《红旗飘飘》。
(设计意图:用歌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步引起共鸣,增强对课堂的可控性。
)(2)讲授新课。
播放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阅兵的视频片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次阅兵中,最让你震撼的是什么?”学生讨论谈感受,老师引导学生说出雄壮、自豪的音乐在阅兵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引以为傲的国人品质。
)播放影片《江姐》片段,着重细听影片里的歌曲《绣红旗》。
听赏歌曲《五星红旗》(李媛媛演唱)。
学生谈听后感,比较两首歌曲听赏之后的感受。
听赏吕其明的乐曲《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红旗颂》教学反思
红旗颂课后反思
1.本节课,通过视、听结合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欣赏课:管弦
乐序曲《红旗颂》其视听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欣赏作品的
积极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在欣赏过程中,第一遍是分部欣赏,并带着问题去欣赏,有
针对性的去欣赏。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欣赏之后,学生根
据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
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再次完整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
层次。
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在复习、掌握音乐主题时,通过教师弹琴引领,学生根据琴
声哼唱变成视唱。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
在【课堂拓展】这一环节中,以活动的形式使学生投入到作品中来,在深入理
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在创作。
学生自由分成三组,经过学生的
独自创新即兴表演等做了不同形式的精彩表演。
充分调动了学
生的参与意识,和对音乐的理解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我设计的这届音乐欣赏课,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及
时给出宝贵意见或建议。
我将虚心接受。
《红旗颂》课后教学反思
《红旗颂》课后教学反思开学第二节课,就带领学生聆听这首乐曲,通过这节课,使学生接受爱国教育的同时调动和感染他们的爱国热情。
同时我想以这一节“红旗颂”为主题的音乐课,引领同学们在国旗、党旗、队旗下用音乐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充分实现这一单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及“两纲”的德育教育。
这节课后,我针对这节课中课堂教学的互动作了分析与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1、学习感受中的谈话式互动课堂教学的互动往往就是源于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
没有问题的互动就像不能工作的发动机,最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而并不是实质互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以“问题”带动学生思维,开展互动。
在简单介绍管弦乐曲《红旗颂》作者及创作背景后请同学们先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通过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进行谈话时的互动,请同学们来说说引子旋律塑造的音乐形象,以及音乐中融入了哪首歌曲的音乐元素。
同学们在这里畅所欲言,并且回答问题的表述非常准确,通过思考与对话式的互动,初次有效地感受了《红旗颂》所展示的庞恢气势。
2、欣赏体验中的歌唱式互动为了使学生们熟悉“红旗”主题旋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教师设计了用歌声表现音乐的教学过程。
同学们看谱可以完成乐曲的视唱,但是唱谱仅能使同学们熟悉旋律,并不能达到理解音乐、用真挚情感歌唱乐曲的有效性,所以老师在第二遍视唱中加入了钢琴的不同伴奏音型,赋予乐曲生命力,更具歌唱性了,同学们在听赏与歌唱的同时体验了乐曲的旋律起伏变化,复唱时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及问题的思考与谈话式双向互动,同学们对乐曲的理解更深入了,并且能更形象地用语言来描述他们所理解的“红旗”主题,也能更好地的用真挚情感去歌唱主题旋律。
3、对比欣赏中的节奏体验式互动对比欣赏中,通过一遍的聆听,同学们就能非常精准的感受到乐曲在第二主题出现时,速度发生了变化,他们说变快了,但是乐曲为什么发生变化,作曲者巧妙的加入了哪些变化,而最终通过音乐本身又在表现什么就含糊不清了。
初中红旗颂教案反思
初中红旗颂教案反思《红旗颂》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爱国主义歌曲,通过对红旗的赞美,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将《红旗颂》纳入课堂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音乐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现将教学反思如下: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教学《红旗颂》时,我未能明确指出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历史文化内涵。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停留在旋律的演唱,未能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明确教学目标,强调歌曲所传递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真挚情感。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即老师演唱,学生跟唱。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歌曲旋律,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践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内容拓展不足在教授《红旗颂》时,我仅仅局限于歌曲本身的演唱,未能将相关的历史文化内容融入教学。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全面了解歌曲的背景,难以深入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怀。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评价不够全面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我主要关注了歌曲演唱的正确与否,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收获。
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片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和音乐素养等方面的进步,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在教授《红旗颂》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音乐素养,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山东省枣庄第四十二中学七年级音乐上册《红旗颂》教案
山东省枣庄第四十二中学七年级音乐上册《红旗颂》教案〔课题〕:欣赏《红旗颂》〔课型〕:欣赏课〔年级〕:七年级上册〔课时〕: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具〕:钢琴、音响、多媒体课件等〔教材分析〕:红旗颂是由中国大陆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
该作品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知识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激发对国旗、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参与演唱、编创等实践活动,更好的理解音乐。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通过聆听、参与、体验等活动,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1、对所欣赏的音乐形象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音乐的情绪,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肢体语言根据音乐旋律,进行适当的表演。
〔教学难点〕:1、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2、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体会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教法: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想、听、唱、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学法: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现、”等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点明主题:(约5分钟)导语:同学们,又到了音乐课的时间了,欢迎大家再次走进音乐课堂,让我们通过学习,一起来感受音乐之美吧。
师:同学们,国庆节假期你们都到哪里玩了?(生自由回答)我今年带着孩自去了北京,玩的很开心,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不过呀,我在网上找到了一段升旗仪式的视频,我们大家一起来观看一下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弦乐《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形象的能力。
2、抒发对“国旗”、“国歌”热爱之情和对幸福生活乐观向上赞颂。
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乐曲,分析音乐调性,掌握乐曲内容,体会音乐情绪。
2、能够利用音乐表现手段,感受乐曲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感受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起以及万众欢腾的热烈情景,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知识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红旗吗?你们在升国旗仪式时心情怎样?假如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有何感受?让我们来听作曲家吕其明是怎样用音乐语言来歌颂红旗。
(第一遍聆听)教师:好,下面请同学谈谈感受。
你们在乐曲中听到哪些非常熟悉的音调?学生1:乐曲中始终听到《国歌》音调,最后听到《东方红》和《国际歌》的音调。
2:乐曲气势宏伟,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是吕其明1965年写的一首标题性管弦乐曲。
同学们也都搜集了吕其明的相关资料,让我们把资料展示出来,一起来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吕其明,1930年出生于安徽无为。
1949年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等四十部电影作曲。
此外,还创作了管弦乐曲《红旗颂》等十余首大中型器乐作品和群众歌曲。
他的电影音乐善于通过富于概括性的音乐主题来塑造人物形象;他的交响音乐则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我们今天欣赏的是他的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
三、深入歌曲内容再次欣赏音乐,请学生划分音乐层次。
(第二遍聆听)学生:音乐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万众欢呼的热烈场面;第二部分是描写时代步伐,奋勇前进;第三部分是描写歌颂祖国、歌颂党。
教师:同学说得对,《红旗颂》这首乐曲是曲作者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五星红旗指引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以《国歌》为素材,引出歌颂红旗的主旋律,并应用丰富的音乐语言对红旗的歌颂。
之所以有这样的宏伟气势,也是曲作者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先来体会音乐第一部分(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画面)请大看画面、听音乐、谈感受。
教师:音乐听完了,请问乐曲中是否听到有一个反复出现并用各种乐器加以变奏的宽广的旋律?能给大家哼唱出来吗?学生:哼唱。
(略)教师:这一宽广的旋律就是《红旗颂》的主题音乐——《歌颂红旗》。
在主题音乐呈示中,还不断穿插《国歌》音调,使人们置身于激荡的幸福回忆之中,仿佛看到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升起万众沸腾的热烈场面。
(全班哼唱主题音调,让学生加深对这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教师弹琴伴奏。
)教师:请同学辨别一下主题音调每次出现时调性上有何不同?(使学生从感情上认识转调意义。
)学生:第二次出现音乐主题时比第一次出现时音调高一些,音乐显得更辉煌明亮。
教师:同学说得太好了,第一次出现主题音乐是C调,给人以辉煌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第二次出现主题音乐是D调,有似亿万人民心潮起伏澎湃,这叫转调。
转调能使主题音乐更进一步深化发展,恰是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的最好表现。
教师:我们再来听音乐的第二部分(播放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奋勇向前的动人画面),看画面、听音乐。
教师:听完了第二部分音乐,音乐在节奏上有何变化?调性有何变化?学生1:节奏由颂歌主题音乐变为豪迈进行曲节奏。
学生2:音调二次回到开头引子音乐(bB调)一样高的音调上。
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对了,第二部分是一个不断展开的由急速的三连音连续音型、调性移动、节奏富于动力的颂歌主题变成豪壮的进行曲,这进行曲节奏正是我们在红旗指引下的时代前进步伐。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听第三部分:这段音乐旋律、调性有什么特点?还听到什么音调?(放录音)学生:这段音乐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乐旋律及调性一样,还出现《东方红》、《国际歌》和《国歌》音调。
教师:同学说得好,这一部分叫再现部,歌颂红旗的主题在原调性上完整再现,在《东方红》的曲调中达到高潮——歌颂祖国、歌颂党。
尾声中乐队渗入了《国际歌》的音调: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
教师:下面再欣赏全曲。
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受到哪些启迪、有什么感想?在这首乐曲中铜管乐发挥什么样作用?学生1:我们一定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长大为祖国贡献力量。
学生2:铜管乐器在这首乐曲中加强了作品的气势。
教师:两位同学回答很好。
音乐中能体现音乐情绪的除了节奏、力度、速度以外,还有不同调性等要素。
转调用什么比喻,更能形象地说明音乐的情绪变化?学生:各抒已见,纷纷发言。
(略)教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
音乐中运用转调的乐曲除了《红旗颂》外还有很多,这类乐曲更能表现出丰富的音乐情感。
四、巩固知识1、让我们一起随着钢琴哼唱《红旗颂》主题音乐,体会主题音乐和转调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模拟升旗仪式。
五、课堂小结:通过欣赏管弦乐《红旗颂》,让我们体会到乐曲所表达的雄壮宏伟的主题,看了这一幅幅画面,更让我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骄傲!同学们,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面红旗,那么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六、下课学生伴随着《红旗颂》音乐走出教室。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因此,对音乐欣赏课漠不关心,不感兴趣。
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通过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感受乐曲,促进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措施(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1、通过视频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感受音乐。
2、鼓励学生通过聆听、体验、等方式,发展听、唱、创编的综合能力。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把音乐教学与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性格内向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演唱、聆听等,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还不够好,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做到认真听讲。
首先,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优秀,可大多数学生懒惰成性,不愿多动脑、动手、动口,没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其次,少数学生性格太胆小、内向,整天闷坐着,不愿参加各种活动。
三、学困原因:1、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上课不会听讲,注意力不集中。
2、盲目追求流行音乐。
四、措施方法:1、关爱学生,做学生进步的欣赏者。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而这种充满情感的激励、唤醒和鼓励,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的,都将会产生令人欣喜的力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在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谴责,在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每个学生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承认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
我们教师要学会赞扬,要学会说“太好了,你真棒”之类的赞扬的语言。
我们的教师更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一双能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及时给学生鼓励、表扬,呵护他们的那一份来之不易的成功。
2、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教师有其独特的教育魅力。
只有不断学习,加强自我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才能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己。
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开拓进取、实事求是的精神,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专业知识精深并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使自己永远立在时代的前头,教育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效果分析整节课总体来说,课堂活跃程度不够。
学生对于欣赏的曲目明显兴趣不高。
为了使学生们熟悉“红旗”主题旋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我设计了用歌声表现音乐的教学过程。
同学们看谱可以完成乐曲的视唱,但是唱谱仅能使同学们熟悉旋律,并不能达到理解音乐、用真挚情感歌唱乐曲的有效性,同学们在听赏与歌唱的同时体验了乐曲的旋律起伏变化,复唱时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及问题的思考与谈话式双向互动,同学们对乐曲的理解更深入了,并且能更形象地用语言来描述他们所理解的“红旗”主题,也能更好地的用真挚情感去歌唱主题旋律。
对比欣赏中的节奏体验式互动对比欣赏中,通过一遍的聆听,同学们就能非常精准的感受到乐曲在第二主题出现时,速度发生了变化,他们说变快了,但是乐曲为什么发生变化,作曲者巧妙的加入了哪些变化,而最终通过音乐本身又在表现什么就含糊不清了。
为了更好地达到有效教学,教师请同学们先对比主题一与主题二的曲谱,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其实主题的曲调非常的相似,但是节奏密集了,并且加入了小附点,这一代表性的节奏型更具音乐的推动力。
有的同学形象地形容这段乐曲是表现了革命战士不断地向前奋勇杀敌的情景,这一表述也是非常的贴切,同时说明了教学环节的有效。
这时再请同学们在教师的提示下复听乐曲,感受三连音,这也是乐曲中非常典型的一个节奏型,很多老师会忽略这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细节。
我认为一定要请同学们用节奏拍击的形式来表现音乐,这种非言语的活动形式也是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互动不但巩固了学生们的节奏、速度等乐理知识,还引导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鉴赏乐曲,从而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材分析《红旗颂》是一首单乐章的管弦乐曲,创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在“上海之春”音乐周作为开幕式首演。
乐曲气势宏伟、旋律优美、结构严密、配器精细,音响丰满却又通俗易懂,是我国管弦乐作品中的精品。
乐曲一开始由小号奏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音调为素材的引子,先在bB调、后在C调上奏响,接着圆号在C调上再次重复这一音调,然后强大的低音闯入,奏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首句音调“”,从而引入优美的、歌唱性极强的歌颂红旗的主题“红旗主题”谱例。
这一主题由弦乐器奏出,在钢琴的和弦和木管跳跃的音型伴奏下,显得格外明朗绚丽,富有激动人心的温暖感。
接着这一主题提高大二度,在D大调上弦乐器和木管乐器重复演奏,气势更加辉煌,钢琴用流水般的音型伴奏,表现了人民激荡的情怀。
接着“红旗主题”稍作变化,作为连接部在G大调出现:在音调的不断重复推进中,乐曲进入了浩浩荡荡的具有进行曲风的中部。
连续的三连音音型、不断的调性变化,形成一往无前的气势,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的主题不断出现,终于迎来了“红旗主题”的再一次出现。
但此时音乐的情绪已经有了变化,在进行曲速度的背景和弦乐器三连音音型衬托下,这一主题已变得矫健雄壮,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奋勇向前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