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教案

合集下载

童谣教案:教你唱儿时的歌谣

童谣教案:教你唱儿时的歌谣

童谣教案:教你唱儿时的歌谣童谣是儿童时期最喜欢的一种歌曲形式。

它既娱乐,又能够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很多老师教授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重要教育形式。

在教导童谣时,不仅能够唤醒孩子们的记忆,也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积极性。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童谣教案,教你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唱他们最喜欢的歌谣!教案一:《小兔子乖乖》目标:此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认识《小兔子乖乖》这首歌,并提高他们的音乐听力、语言表达能力。

时间:该教案的完成时间为每周一次,共持续一月。

步骤:1.首先播放唱片或唱这首童谣,引导孩子们学唱这首歌。

2.在学生们学会《小兔子乖乖》这首歌后,让他们画出歌中的形象(小兔子、菜园和砍刀),并指导孩子们讲述歌曲背后的意义。

3.为了使这个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互动性,您可以让孩子们一起唱、跳或演出这首歌,以增强孩子们对这首歌的记忆。

4.每周增加一点内容,您可以邀请孩子们与您一起编写童谣,唱出他们的天真与童趣。

教案二:《小星星》目标:此教案旨在帮助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认识《小星星》这首歌,并提高他们的音乐听力、发音和口胡能力。

时间:完成时间每周一次,持续一月。

步骤:1.通过视频或唱片向孩子们展示这首歌的MV或唱出这首歌,让孩子们听懂它。

2.让孩子们跟着唱歌,教他们重复整首歌曲的乐句。

3.运用口胡文化,指导孩子们编写新的歌词,唱出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4.定期演出这首歌曲,帮助孩子们提高表达能力和口胡能力。

教案三:《一只乌鸦想要饼干》目标:通过教唱这首童谣,帮助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时间:完成时间每周一次,持续一月。

步骤:1.唱出这首歌曲,指导孩子们边唱边做手势,以更好地记忆。

2.编写小组唱,让孩子们一起唱出这首歌,并指导他们在唱歌时交替指挥。

3.增加更多的听力活动,例如敲击节拍,来帮助孩子们提高音乐技巧。

4.为了加强学生记忆能力,您可以邀请孩子们学唱更多的童谣或游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童谣教案5篇

大班童谣教案5篇

编号:__________ 大班童谣教案5篇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大班童谣教案5篇目录一、教学内容1.1 童谣1:《X》1.2 童谣2:《X》1.3 童谣3:《X》1.4 童谣4:《X》1.5 童谣5:《X》二、教学目标2.1 认知目标2.2 技能目标2.3 情感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3.2 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2 学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环节5.2 学习童谣环节5.3 实践环节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分析8.2 教学改进措施九、拓展及延伸9.1 拓展活动9.2 延伸阅读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童谣1:《小老鼠上灯台》 1.1.1 歌词学习1.1.2 动作表演1.2 童谣2:《两只老虎》1.2.1 歌词学习1.2.2 节奏练习1.3 童谣3:《小星星》1.3.1 歌词学习1.3.2 合唱练习1.4 童谣4:《小燕子》1.4.1 歌词学习1.4.2 角色扮演1.5 童谣5:《拔萝卜》1.5.1 歌词学习1.5.2 互动游戏二、教学目标2.1 认知目标了解并认识五首童谣的歌词内容及其背后的寓意。

2.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唱出五首童谣,并掌握基本的节奏感。

2.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正确理解童谣中的寓意和节奏变化。

3.2 重点学会五首童谣的歌词并能够流畅地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音乐播放设备、童谣歌词卡片、动物手偶。

4.2 学具童谣歌词本、彩色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环节通过动物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入童谣主题。

5.2 学习童谣环节5.2.1 教师逐句教唱童谣,幼儿跟唱。

5.2.2 分组练习,每组选一首童谣进行深入学习。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
2.作品展示与评价。
补充说明:在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互相尊重、积极评价,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1.作业设计:创作一首关于动物的童谣。
补充说明:作业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借鉴教材中的例子,也可以自行发挥。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童谣》的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童谣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创作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童谣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童谣的概念,掌握童谣的基本特点,了解童谣的分类及创作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童谣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童谣的热爱,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童谣的分类及创作方法。
2.教学重点:童谣的特点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童谣教材、多媒体设备、卡片、挂图等。
2.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
2.教学重点:童谣的特点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补充说明:童谣具有韵律感强、趣味性强、教育性强等特点。在教学中,应强调童谣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通过举例、模仿、创作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童谣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1.分组讨论,创作童谣。
补充说明:分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创出富有创意的童谣。

《童谣》教案(通用

《童谣》教案(通用

《童谣》教案(通用完整《童谣》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童谣》。

详细内容包括:1. 童谣的定义及特点;2. 童谣的分类;3. 课文中的童谣《小兔子乖乖》;4. 分析童谣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童谣的定义、特点及分类;2. 学会朗读、背诵课文中的童谣,感受童谣的韵律美;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童谣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的理解;2. 教学重点:学会朗读、背诵童谣,感受童谣的趣味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有趣的童谣《小兔子乖乖》,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魅力,引入课题;2. 讲解:介绍童谣的定义、特点及分类,讲解课文中的童谣《小兔子乖乖》;3. 朗读:带领学生朗读童谣,指导学生注意韵律和节奏;4. 背诵:让学生尝试背诵童谣,体会童谣的韵律美;5. 例题讲解:分析童谣《小兔子乖乖》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创作一首简单的童谣,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童谣》2. 内容:(1)童谣的定义、特点及分类;(2)课文童谣《小兔子乖乖》;(3)童谣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童谣,要求有韵律美和意境美;2. 答案示例:小鸭子游泳水中荡漾捉鱼儿忙欢乐歌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达到了教学目标;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更多有趣的童谣,进行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对童谣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更多类型的童谣,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童谣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的理解;2. 教学重点:学会朗读、背诵童谣,感受童谣的趣味性;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要求。

《童谣》教案

《童谣》教案

《童谣》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童谣》教案《童谣》教案(精选15篇)《童谣》教案篇1活动目标:1、欣赏剪纸窗花,感受窗花的色彩美、图案美、对称美。

[幼儿园童谣]幼儿园大班童谣教案

[幼儿园童谣]幼儿园大班童谣教案

幼儿园大班童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熟练朗读所学的童谣。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语音语调、节奏感以及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童谣,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自信心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童谣:《小星星》、《小燕子》、《小兔子乖乖》、《捉迷藏》、《数鸭子》。

2. 教学资源:童谣文本、音频、视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童谣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和节奏感。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童谣中的抽象概念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童谣的魅力。

2. 互动教学法: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童谣。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引入新课(10分钟):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童谣,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让幼儿初步感受童谣的韵律和内容。

3. 学习童谣(1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童谣,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b. 教师讲解童谣中的难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童谣内容。

c. 幼儿分组进行童谣朗读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4. 实践活动(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童谣表演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总结。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朗读所学童谣,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童谣的表现等,评价幼儿对童谣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幼儿课后与家长共同朗读童谣的情况,评价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效果。

3. 综合评价:结合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目标,对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童谣创作活动,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童谣。

幼儿园中班童谣教案

幼儿园中班童谣教案

幼儿园中班童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记忆童谣的内容,认识童谣中的生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能力,训练幼儿的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童谣的内容,能够进行朗读和背诵。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童谣中的生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童谣文本,图片,音响设备。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朗读、背诵的基本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出示童谣文本,让幼儿观察童谣的格式,引导幼儿发现童谣的特点。

3. 教师朗读童谣,让幼儿初步感受童谣的节奏。

4. 教师讲解童谣的内容,解释生词的含义,帮助幼儿理解童谣。

5.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童谣,训练幼儿的朗读能力。

6.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童谣背诵,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

7. 结束:教师总结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鼓励。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长朗读童谣,家长签名确认。

2. 家长辅助幼儿背诵童谣,加强幼儿的记忆。

3. 家长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语言表达情况,与教师进行沟通。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幼儿互动,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童谣的魅力。

3. 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童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家庭作业:检查幼儿回家后的朗读和背诵情况,家长签名确认。

3. 定期测试:进行童谣背诵比赛,检验幼儿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内容:1. 第一周:学习童谣《小星星》2. 第二周:学习童谣《小猪佩奇》3. 第三周:学习童谣《小白兔》4. 第四周:学习童谣《小青蛙》5. 第五周:学习童谣《小鸟飞》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童谣表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童谣与儿童诗》中的第一节《童谣》。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童谣的基本特点,学习并背诵一首经典童谣,通过童谣的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童谣的基本特点,学会一首经典童谣。

2. 能力目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喜爱,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童谣的基本特点,学会一首经典童谣。

难点:童谣的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童谣教材、录音机、磁带、黑板、粉笔。

2. 学具:童谣教材、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与童谣相关的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童谣的基本特点,让幼儿对童谣有初步的认识。

3. 欣赏:播放一首经典童谣,让幼儿感受童谣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4. 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童谣,逐句教唱,并讲解歌词中的生词和句式。

5. 练习:组织幼儿进行随堂练习,两人一组互相教唱,加强记忆。

6. 展示: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童谣》2. 内容:童谣基本特点:简短、押韵、节奏感强经典童谣歌词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幼儿一起完成一首童谣的创作,并背诵给教师听。

2. 答案示例:童谣名称:《小白兔》歌词: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欣赏和创作更多童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音乐节奏感。

同时,教师可在下节课分享幼儿的作业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应放在童谣的基本特点和节奏感培养上。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精选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精选

大班语言教案《童谣》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童谣》这一有趣的语言教学内容。

该内容选自幼儿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要包括童谣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欣赏创编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童谣的定义和特点,了解童谣的分类。

2. 能够欣赏童谣,并能进行简单的创编。

3. 培养孩子们的语感、节奏感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童谣的创编。

重点:童谣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童谣书籍、图片、卡片、录音机、磁带。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唱一首欢快的童谣,让孩子们感受童谣的韵律美,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童谣的定义与特点(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童谣的定义,让孩子们对童谣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通过对比分析,让孩子们了解童谣的特点。

3. 童谣的分类(10分钟)(1)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童谣,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和分类。

4. 童谣欣赏(10分钟)(1)教师播放一组童谣,让孩子们认真倾听,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孩子们分析童谣的节奏、韵律、内容等特点。

5. 童谣创编(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童谣模板,引导孩子们进行创编。

(2)孩子们分组讨论,完成创编任务。

(3)各小组展示创编成果,全班进行评价。

6.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童谣题目,让孩子们现场进行创编,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童谣的定义、特点、分类。

2. 童谣欣赏与分析。

3. 童谣创编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创编一个关于动物的童谣。

小猫儿,跳跳跳,捉迷藏,乐淘淘,喵喵喵,唱童谣,我们一起笑哈哈。

2.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创编一个关于水果的童谣。

苹果红,香蕉黄,葡萄紫,西瓜绿,水果园里真热闹,我们快来数一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对童谣的定义、特点、分类掌握较好,但在童谣创编方面,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幼儿园中班童谣教案

幼儿园中班童谣教案

幼儿园中班童谣教案第一章:认识童谣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童谣的基本特点和魅力。

培养幼儿对童谣的兴趣和喜爱。

1.2 教学内容:讲解童谣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介绍一些经典的童谣。

1.3 教学活动:观看童谣视频或图片,让幼儿感受童谣的魅力。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谣。

第二章:学唱简单童谣2.1 教学目标:让幼儿学会唱一些简单的童谣。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授一些简单的童谣歌词和旋律。

指导幼儿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2.3 教学活动:跟唱示范,让幼儿跟随老师学唱童谣。

分组练习,让幼儿分组演唱童谣。

第三章:童谣表演游戏3.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表演游戏,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一些童谣表演游戏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教授一些经典的童谣表演游戏。

3.3 教学活动:演示童谣表演游戏,让幼儿观看并学习。

分组进行童谣表演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

第四章:童谣创作与分享4.1 教学目标: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童谣,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2 教学内容:教授一些童谣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指导幼儿如何将自己的想法编写成童谣。

4.3 教学活动:进行童谣创作工作坊,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

分组分享自己的童谣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鼓励。

第五章:童谣与价值观教育5.1 教学目标:让幼儿通过童谣学习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培养幼儿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规范。

5.2 教学内容:讲解童谣中蕴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分析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谣内容。

5.3 教学活动:讲解童谣中的价值观,让幼儿理解和接受。

进行角色扮演或讨论,让幼儿将童谣中的价值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六章:童谣与想象力培养6.1 教学目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童谣创作和表演活动。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6.2 教学内容:通过童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如动物、自然、家庭等主题。

中班语言教案童谣

中班语言教案童谣

中班语言教案:童谣中班语言教案:童谣「篇一」活动目标:1、进一步学习儿歌,能熟练地进行朗诵。

2、在朗诵的过程中体会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用书图片)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首童谣吗?谁还记得它的名字叫什么吗?(金银花)对了,童谣的名字就叫《金银花》还记得童谣里是怎么念的吗?一起再听老师念一遍。

二、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1、教师完整朗诵童谣,幼儿欣赏。

童谣的名字叫什么?这首童谣里是怎么说的呢?2、结合用书边讲述边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

童谣里是怎么说的呢?(金银花)引导幼儿用童谣里的句子来回答。

带领幼儿回答。

(金银花、十二朵)请幼儿学说童谣里的句子。

3、有谁?(大姨妈) 大姨妈干什么?(大姨妈、来接我)带领幼儿学说4、有哪些动物?(猪) 猪干嘛?(猪打柴) 我们把这句也连起来说一说。

5、还有谁?(请个别幼儿和集体回答)我们也一起来说说。

6、猫又在干什么?(幼儿回答)三、完整朗诵儿歌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诵童谣内容,幼儿边看图边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童谣。

四、幼儿朗诵儿歌。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童谣吗?那谁来完整的把它念出来呢?(请个别幼儿朗诵) 全班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中班语言教案:童谣「篇二」活动目标: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

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1.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们看,谁来了?2.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

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

3.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孔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

大班童谣教案5篇

大班童谣教案5篇

大班童谣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 趣味童谣:《小老鼠上灯台》、《捉泥鳅》等;2. 动物童谣:《小兔子乖乖》、《小青蛙》等;3. 生活童谣:《洗手歌》、《吃饭歌》等;4. 游戏童谣:《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5. 节日童谣:《过大年》、《闹元宵》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童谣演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动物、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3. 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童谣的节奏感、音准以及歌词的记忆;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童谣的兴趣,提高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童谣教材;2. 学具:童谣歌词单、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趣味童谣《小老鼠上灯台》为例,让学生模仿小老鼠的动作,激发兴趣;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小兔子乖乖》的歌词、节奏和音准,并进行示范演唱;3.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演唱,教师指导;4. 童谣创编: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动物、生活、游戏、节日等主题,创编新的童谣;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创编的童谣,全班同学共同评价;六、板书设计1. 《大班童谣教案》;2. 内容:五个章节的童谣名称、歌词、节奏、音准等要点;3. 形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增加趣味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创编一首关于动物、生活、游戏或节日的童谣;2. 答案:教师批改作业后,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全班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有趣的童谣,与同学分享,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童谣创编和成果展示;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童谣的节奏感、音准以及歌词的记忆。

《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童谣》教案教学设计

《童谣》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章节:第四单元《童谣》内容:本节课将学习第四单元中的三首童谣《小池》、《春晓》、《静夜思》。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理解童谣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2. 能够理解童谣的意境,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

3. 能够通过学习童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童谣,理解童谣的意境。

难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诗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第四单元的主题《童谣》,引导学生了解童谣的特点。

3. 童谣学习:分别学习《小池》、《春晓》、《静夜思》三首童谣,引导学生跟读、朗读,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4. 意境解析:分析童谣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

5. 文学素养培养:通过讨论、分享,引导学生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默写童谣,检查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池》、《春晓》、《静夜思》童谣关键词汇设计理念: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童谣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童谣,进行朗读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 作业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童谣,朗读并写出对童谣的感受,如童谣的韵律美、意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童谣的韵律美和意境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还需加强。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的确定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教案中,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导入、童谣学习、意境解析、文学素养培养、随堂练习和课堂小结七个环节。

《童谣》教案

《童谣》教案

《童谣》教案(通用《童谣》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童谣》。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童谣的含义,学习童谣的朗读节奏,掌握童谣的基本特点,学习创作简单的童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童谣的内容,感受童谣的趣味性,培养对语文的热爱。

2. 通过学习童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会创作简单的童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童谣的朗读节奏和创作方法。

重点:理解童谣的含义,掌握童谣的基本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首有趣的童谣,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童谣(1)学生自读童谣,理解童谣的含义。

(2)教师讲解童谣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等。

(3)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掌握童谣的朗读节奏。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分析一首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尝试朗读其他童谣,感受不同的节奏和韵律。

(2)分组进行童谣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童谣》2. 板书内容:(1)童谣的含义和特点(2)童谣的朗读节奏(3)童谣创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关于动物的童谣。

2. 答案示例:小猫咪,喵喵喵,跳上桌子找小鱼,小鱼儿,游啊游,躲进水草不见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童谣的理解和朗读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有趣的童谣,与同学分享。

(2)开展童谣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童谣的朗读节奏和创作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运用。

3. 作业设计中的童谣创作题目与答案示例。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

一、童谣的朗读节奏和创作方法1. 教师示范:教师应以标准的普通话进行示范朗读,强调停顿、重音、语调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童谣的节奏美。

有关童谣的音乐教案

有关童谣的音乐教案

有关童谣的音乐教案第一章:童谣的基本概念1.1 介绍童谣的定义:童谣是一种口头传承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具有简单、重复、押韵的特点。

1.2 讲解童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童谣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思想道德和民族精神。

1.3 分析童谣的音乐特点:音韵优美、节奏感强、易于传唱。

第二章:童谣的分类与欣赏2.1 童谣的分类:按照内容、形式和地域等方面进行分类。

2.2 童谣的欣赏方法:关注音韵美、意境美和形式美。

2.3 举例介绍优秀童谣作品,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并进行欣赏分析。

第三章:童谣的演唱与表演3.1 童谣的演唱技巧:掌握正确的发音、节奏和情感表达。

3.2 童谣的表演方式: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

3.3 组织学生进行童谣演唱和表演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第四章:童谣的创作与改编4.1 童谣的创作原则:遵循童谣的基本特点,注重音韵、节奏和形象性。

4.2 童谣的改编方法:改变节奏、旋律或歌词,使之更具创意。

4.3 引导学生进行童谣创作和改编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五章:童谣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5.1 童谣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陶冶情操。

5.2 童谣教学策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游戏、表演等。

5.3 探讨童谣在音乐教育中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将童谣融入音乐课程。

第六章:童谣的音乐元素分析6.1 音阶与调式:介绍童谣常用的音阶类型,如五声音阶,以及不同调式的特点。

6.2 节奏与拍子:分析童谣中的基本节奏型,如二拍子、四拍子,以及复合拍子的应用。

6.3 旋律与结构:探讨童谣的旋律走向,如上行、下行,以及常见的结构形式如ABA型、AAB型等。

第七章:童谣的教学活动设计7.1 热身活动:设计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如童谣接龙、音乐椅子等,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7.2 教学活动:通过分组演唱、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童谣。

《童谣》教案(通用

《童谣》教案(通用

《童谣》教案(通用《童谣》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童谣》。

详细内容包括:1. 童谣的定义与特点;2. 童谣的分类:游戏童谣、生活童谣、动物童谣等;3. 童谣的语言特色:押韵、节奏感、生动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谣的定义、特点及分类;2. 培养学生对童谣的欣赏能力,激发创作兴趣;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童谣的押韵和节奏感;2. 教学重点:童谣的特点、分类及语言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经典童谣《小燕子》,引导学生感受童谣的韵律美。

随后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童谣?”让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童谣,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介绍童谣的定义、特点及分类;(2)分析童谣的语言特色,举例说明押韵、节奏感等;(3)引导学生发现童谣中的生动形象,感受童谣的魅力。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创作一首童谣;(2)每组派代表分享作品,其他同学欣赏并给予评价;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童谣的填空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拓展延伸:介绍童谣在其他国家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童谣》2. 内容:1)童谣的定义、特点、分类2)童谣的语言特色:押韵、节奏感、生动形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童谣。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花儿笑,小草绿了,鸟儿叫。

蜜蜂采蜜,蝴蝶飞,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童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押韵和节奏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童谣教案:有趣的童谣(通用7篇)

童谣教案:有趣的童谣(通用7篇)

童谣教案:有趣的童谣〔通用7篇〕童谣教案:有趣的童谣篇1活动目的:1、通过朗读、吟唱,让孩子感受到童谣优美的韵律、欢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积累语言,并逐步进步运用语言的才能。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还记得吗?《木头人》的游戏,喜不喜欢?学生说,学生做。

“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2.小朋友知道吗?刚刚我们玩游戏时嘴里念的是什么?是啊,刚刚我们念的呀,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谣。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有趣的童谣》。

〔揭题:有趣的童谣〕3.你们会说哪些童谣?小朋友知道的真不少!童谣是读起来琅琅上口的歌谣,它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啦!今天王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童谣书,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丰富多彩的童谣书中的这些童谣,老师已经发给大家了,你们自己先读读看,看看最喜欢哪一首童谣?〔先别忙,老师不仅想听你说,还想听你读呢,把你最喜欢的那首多读几遍,你可以自由读,也可以请小伙伴和你一起读。

〕〔板书:读〕相机教授: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打一植物〕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白羽袍。

走路摇摇又摆摆,扁扁嘴巴唱歌谣。

〔打一动物〕你们有没猜到?原来谜语也是一种童谣啊!你还懂什么谜语?能说一个给小朋友猜猜?〔1个〕2.问答歌《上网》小蜘蛛,去上网。

什么网?蜘蛛网。

上网干什么?上网找口粮。

小刚刚,去上网。

什么网?英特网。

上网干什么?上网去冲浪。

《问答歌》应该是一问一答的,你可以请个小朋友和你一起配合下!你们谁提问,谁答复?第一句就一起读吧!想不想跟着音乐一起读?〔男生来提问,女生来答复〕3、绕口令《补皮鼓》墙上画只鼓,鼓上画只虎。

老鼠咬破鼓,拿块布来补,不知是布补虎还是布补鼓。

绕口令特别有意思,每一个绕口令都是用读音容易混淆的字或词编成的,读得又快又准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本领呀!你能读好这个《补皮鼓》吗?〔指名读〕看来喜欢的还不一定能读好,要读好,得多练呢!你觉得这个绕口令最难读的在哪里?【显红字:布补虎布补鼓】老师相信你这一次一定能读好了。

《童谣》教案(通用

《童谣》教案(通用
3.合作过程: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完成创作。
4.分享与评价:每组分享作品,全班同学共同欣赏、评价,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提高。
二、例题讲解中童谣韵律、节奏、修辞手法的分析
例题讲解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对该环节的详细补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魅力,传承民间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童谣的韵律、节奏、修辞手法的掌握。
重点:童谣的特点、分类及欣赏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童谣资料、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播放经典童谣《小燕子》,引导学生说出童谣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注意控制讲解、提问等环节的时间,避免拖延。
三、课堂提问
1.提问时注意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情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
1.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手段,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童谣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童谣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创作技巧。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教学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消化吸收。
2.答案:要求韵律和谐,节奏明快,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童谣,了解其背后的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欢歌声声
课题:童谣游戏大串烧
闸北区幸福小学董慧芳【教学内容】
1、欣赏《路边童谣》片段
2、交流、学、玩童谣游戏
【教学目标】
1、欣赏童声合唱《路边童谣》片段,体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上海童谣所带来的纯朴之情,从中体悟上海本土童谣的音调和语言特色,师生共同分享童谣带来的快乐。

2、尝试用上海川沙方言演唱歌曲《摇啊摇》,体验并初步表现上海地道方言的韵味;运用自然的声音和语调歌唱童谣,能有感情地即兴表演童谣儿歌《落雨喽》。

3、学生在参与欣赏、歌曲演唱、即兴表演、童谣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听唱、模仿、小组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互动学习,从中进一步感受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

【教学重点】
欣赏《路边童谣》片段以及学玩游戏,在综合音乐活动中了解上海地方特色的语言和生活文化。

【教学难点】
1、尝试用川沙方言演唱歌曲《摇啊摇》,读准方言中的字、词。

2、在“童谣游戏大串烧”的综合表演活动中,做到有序,有趣和有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小雨伞、小球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进教室
2、师生儿歌表演《笃笃笃,卖糖粥》
二、欣赏《路边童谣》片断
(一)欣赏并复习歌曲《摇啊摇》
1、教师导入
2、初听歌曲《摇啊摇》
3、复习歌曲《摇啊摇》
5、学习川沙方言
要求:交流学习歌曲中的重点歌词:“外婆”、“我”、“一只馒头一块糕”,能够读出川沙方言的韵味。

6、教师范唱与指导
7、多种方法学习、练唱歌曲
8、边唱边动作表演
(二)欣赏童谣《落雨喽》
1、初听乐曲
2、观看图片资料、了解儿歌人文背景(出示图片)
3、朗读儿歌
4、观看动画视频
5、学生即兴表演
要求:在音乐伴奏下用简单的动作自由地表演儿歌。

6、点评与互学
7、表演乐曲
三、游戏拓展
1、情景导入(出示图片)
2、音乐游戏——“传小球”
游戏规则:根据音乐的节奏来传递小球,音乐停止时小球落在谁的手里谁就为大家介绍一个童谣游戏的名字和玩法。

(4-5个)
3、教师介绍游戏并小结(出示图片)
4、分组学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小组展示,互相评价
四、综合展示
1、教师小结
2、表演“童谣游戏大串烧”
3、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