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ppt)
大承气汤
泽泻、升麻相配,二者一升一降,以升清 泽泻、升麻相配,二者一升一降, 降浊
功用】 【功用】 温肾益精,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配伍特点: 配伍特点:
寓通于补之中, “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 ”
十枣汤
《伤寒论》 伤寒论》
病 案
赵某,女,三十一岁,家庭主妇,十一月偶 赵某, 三十一岁,家庭主妇, 感风寒,但无表证,仅有咳嗽,初不以为意, 感风寒,但无表证,仅有咳嗽,初不以为意,未 就医,后忽觉胸痛,以两侧胸胁痛为主, 就医,后忽觉胸痛,以两侧胸胁痛为主,自觉是 由咳嗽引起,即咳则胸痛,及至后来胸闷而喘, 由咳嗽引起,即咳则胸痛,及至后来胸闷而喘, 难以平卧。 难以平卧。
阳 明 腑 实 重 证 疗
峻 下 热 结 急 存 阴
枳 实 厚 朴 先 煮 好
大 承 气 汤 大 黄 硝
【主治】 主治】
阳明腑实证
【病机】 病机】
燥屎内结
腑气不通
肠胃积 滞不去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 腹痛拒按,按之则鞕 日晡潮热, 腹痛拒按,按之则鞕,日晡潮热, 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 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 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病机: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 病机: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 治法:温里散寒,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义分析:
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脾阳, 君: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 大黄:大苦大寒,泻下积滞, 大黄:大苦大寒,泻下积滞,荡涤邪实 与附子合用温下冷积 芒硝:润肠软坚, 臣: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 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 干姜:温中助阳, 人参、 益气养血, 佐:人参、当归 —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 佐使:甘草—既助人参益气, 佐使: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症状表现:
大便不通 频转矢气 脘腹痞满 腹痛拒按 按之则硬 甚或日晡潮热 手足戢然汗出 神昏谵语 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下利清水,色纯青,气臭秽, 下利清水,色纯青,气臭秽,脐腹疼痛 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 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数 厥、痉、狂
发热
便秘 腹胀 腹痛
痞 燥
满 实
辨证(主治)
1、阳明腑实证 2、热结旁流 3、里热实证之热厥、热痉、热狂
治法(功效)
峻 下 热 结
方解
大黄---攻下热结 荡涤肠胃---实 大黄---攻下热结 荡涤肠胃 实 --芒硝---泻热软坚---燥 芒硝---泻热软坚 燥 ---泻热软坚 厚朴---行气除满---满 厚朴---行气除满---满 ---行气除满--枳实---破气 开痞散结-----痞 枳实--
伤寒里实 陆祖愚治顾玉严,年六十,患伤寒, 陆祖愚治顾玉严,年六十,患伤寒,服药头疼骨痛已 身热烦躁,兼发赤斑而狂。诊之,六脉沉数有力。 除,身热烦躁,兼发赤斑而狂。诊之,六脉沉数有力。 目瞪直视,噤不出声,舌黑芒刺,四肢冰冷。 目瞪直视,噤不出声,舌黑芒刺,四肢冰冷。询其大 二十日不行。谓年虽高,脉尚有神,力任无事。 便,二十日不行。谓年虽高,脉尚有神,力任无事。 投大承气汤。目闭昏沉,咸谓决死。 投大承气汤。目闭昏沉,咸谓决死。一二时顷腹中鸣 去燥屎若干,诸证脱然。仅存一息,改用人参、 响,去燥屎若干,诸证脱然。仅存一息,改用人参、 麦冬、 术调理而安。(魏之璓,1957, 。(魏之璓 麦冬、归、芍、芪、术调理而安。(魏之璓,1957, 续名医类案,北京:人民出版社) 续名医类案,北京:人民出版社)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 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 下法的代表方。 下法的代表方。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出处]《伤寒论》[组成]:大黄四两,酒洗(12g),厚朴八两,去皮,炙(24g),枳实五枚(12g),芒硝三合(6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之,按之则鞭,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鞭有块,口第三者干燥,脉滑数。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方解]:本方为寒下的常用代表方剂。
在《伤寒论》中主治阳明腑实证,系由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阻寒肠道,腑气不通所致。
故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鞭,舌苔黄燥起刺,脉沉实等症。
前人将其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
“痞”,即自觉胸脘有闷塞压重感;“满”是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燥”,是指肠中燥屎,干结而不下;“实”,即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谵语、潮热,脉实有力等。
至于“热结旁流”一证,乃腑热炽盛,积滞内结不出,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所致。
热厥、痉病、发狂是邪热积滞,闭阻于内,或阳气受遏,不达四肢;或伤津劫液,筋脉失养;或热扰神明,心神浮越,致诸证丛生。
其证虽异,病机则同,均当急下邪热积滞,以救阴液。
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
方中用大黄苦寒泻热,祛瘀通便,荡涤肠胃邪热积滞,消除致病之因为君药。
然大黄苦寒,长于泻于攻积,而软坚之力欠佳,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为臣药。
两者相须为用,则峻下热结之力增强。
积滞内阻,致使腑气不行,故用厚朴苦温下气,除满消胀,枳实苦辛破结,导滞消痞,两药行气导滞,消痞除满,助大黄、芒硝推荡积滞,攻下热结。
四药相合,既有大黄、芒硝泻下通便,以治燥实,又有厚朴、枳实行气散结,以治痞满。
大承气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大承气汤(《中医治法与方剂》)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12g 芒硝12g 枳实9g 厚朴15g【用法】先煮枳朴,后下大黄,汤成去滓,纳芒硝,溶化服。
【主治】1.阳明腑实,胸痞腹满,大便秘结,腹痛拒按,潮热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滑数或沉实有力。
2.突然肠结不通,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有痛、呕、胀、闭特征者。
【证析】此属阳明腑实机理。
以大便不通为主证,按脏腑辨证,病位在肠。
胸痞腹满是气滞现象,便秘舌燥是津伤现象,按气血津液辨证,属气滞津伤。
兼见潮热谵语,舌焦起刺,脉实有力,按八纲辩证,病性属于实热。
综上,此方所治是以痞、满、燥、实为其特征的实热便秘,是因伤寒邪传阳明之腑,由寒化热,或温病热入中焦,热灼津伤,引起传导失常,燥屎不行,气机阻滞的病理改变。
【病机】阳明腑实。
【治法】苦寒峻下法【方义】根据“其下者,引而竭之”的治则,便秘当用下法,病性属热属实,又当苦寒峻下,才与病机相符。
本方即体现这一治法。
方中大黄味苦性寒,功能泻下,用为主药,能挫其热势,消除致病原因;泻下通便,治疗主要证象。
然而,大黄主要是增强肠道蠕动而促进排便,软坚效果欠佳,只用大黄推荡,仍然不能速下,故辅芒硝成寒软坚,使坚结粪便变软,大黄才能起到泻热荡积、推陈致新作用。
二药相须为用,泻下热结效力大为增强。
再佐枳实泄痞,厚朴宽满,不仅能治兼证,通过调畅气机,又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大黄力量。
原方厚朴用至八两,殆即此意。
全方用药四味,虽然厚朴偏温,仍不失为寒下峻剂。
肠结不通如果不因热盛伤津,是因气机突然被阻,传导失常而呈腹痛便秘,则以痛、呕、胀、闭为其特征。
气机阻滞,传导失常,津血流通受阻,诸证由是而生。
根据五脏六腑宜通与气血津液宜通之理,此证急宜泻下通肠,流通气血。
方中大黄、芒硝能促进肠道蠕动,泻下通肠;枳实、厚朴宽肠理气,协助芒硝、大黄开其闭结;疏畅气机的枳实、厚朴与活血的大黄相伍,又能流通气血,令腑气得通,胃气顺降,气血调和,诸证自解。
大承气汤
柯韵伯:“以药之为性,生者பைடு நூலகம்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仲景欲使芒硝 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
感谢
配伍 特点
泻下以助行气,行气以助泻下, 泻下则胃气降,腑气通,则痞满消。 行气则燥屎去,大便通则积滞除, 二者相辅相成。
服法
s
1、“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 ——先煮厚朴,枳实
2、“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 ——后下大黄
3、“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 ——溶服芒硝
4、“分温再服” ——剂分两次,不煎两次
大承气汤
主治
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 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身热,手足濈然汗出, 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目中不了了,脉沉实 有力。
主治
2、热结旁流证
下利青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腑疼痛,按之坚 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实热证
见热厥,痉病,发狂者。
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也。
病机:实热与积滞壅于肠胃,腹气不通。
“痞、满、燥、实”
治则:峻下热结
方解
君:大黄20g——泻下热结,荡涤肠胃邪热积滞 臣:芒硝10g——软坚泻热,助大黄泻下燥结
两者相须为用,其力倍增,为攻下峻剂,以峻下热结
君:厚朴40g——行气消满 臣:枳实20g——破气开痞
消胀开痞,以助泻下热结,为破气之猛药
大承气汤治便秘
决 明 子 15
大 承气 汤治便 秘
。 克 ,白菊花 15克 ,
沈
决 明绍子 菊粳 米花1()粥fl克降。冰血糖 脂
O懒 电子
功 少 许 将 决 明 子
大 承 气 汤 :大 黄 4两(12克 ),厚 朴 半 斤 (24
放 入 锅 内 , 炒 香
煮 开 即 可 食 用
荡肠 胃邪 热 积滞 。芒硝 成 苦 而 寒 ,软 坚润燥 ,泻
每 天 食 用 1次 ,
热通 便 。厚 朴 行 气 消胀 除 满 ,枳 实开 痞散 结 。整
一 周 为 一 疗 程 。
(摘 自《大 国
个方 子 是 行 气 和 泻 下 并 重 ,药 势峻 猛 ,所 以 ,中
净 的 粳 米 放 入 粥
肠 的 实 热证 。症 见 大便 不通 ,频 放 臭屁 ,胃腹 胀
满 ,疼 痛 拒 按 ,按 上 去 很 硬 ,手 脚 出 汗 ,舌 苔 黄
锅 内 煮 ; 粥 快 煮
燥 ,甚 至起 刺 ,或 焦 黑糙 裂 。脉 沉 实。
好 时 加 入 冰 糖 .
方 中的 大黄 苦 寒 泻 热 ,功 积 通 便 ,可 以 涤
克 ),枳 实 5枚 (12克 ),芒硝 三 合 (9克 )(方 剂来
后 取 出 冷 却 ; 随
自《伤寒论》,剂量仅供参考 ,请在医生指导下用
后 与 菊 花 同 煮 ,
药 )。
取 汁 滤 去 渣 子 ;
然 后 将 汁 和 洗 干
这 个 大 承 气 汤是 寒 下 剂 ,专 门治 疗 胃和 大
3.双手 五 指 相 触 ,置 于后脑 下方脊椎 处 ,来回 揉 搓 颈 部 4()次 ,可 强 健 脊椎 。
大承气汤PPT课件
泽泻、升麻相配,二者一升一降,以升清 降浊
【功用】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第49页/共63页
配伍特点:
“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
第50页/共63页
十枣汤
《伤寒论》
第51页/共63页
病案
赵某,女,三十一岁,家庭主妇,十一月偶感风寒,但无表证,仅有咳嗽, 初不以为意,未就医,后忽觉胸痛,以两侧胸胁痛为主,自觉是由咳嗽引起, 即咳则胸痛,及至后来胸闷而喘,难以平卧。
峻下 逐水
第57页/共63页
【文献选注】
柯琴:“此时表邪已罢,非汗散之法 所宜,里饮实盛,又非淡渗之品所能胜, 非选逐水至峻之品以折之,则中气不支, 束手待毙也。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 毒药攻邪,必伤及脾胃,使无冲和甘缓之 品为主宰,则邪气尽而大命亦随之矣。“
第58页/共63页
思考题
• 为何不用甘草? • 仲景为何以“枣”命名? • “十枣汤”的剂型是汤剂么?
第32页/共63页
主治:阳虚寒积证
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 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第33页/共63页
病机: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第34页/共63页
方义分析:
君: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 大黄:大苦大寒,泻下积滞,荡涤邪实 与附子合用温下冷积
第二节 温 下
温下剂,适用于寒积证。 寒邪非温不化,积滞非下不除,故治当温下 。 中药里没有温下药,只有巴豆泻下力最强,然其性峻,有毒,不宜多用、久服, 而寒积病程较长,故多取寒下剂配助阳之品 。
第28页/共63页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主治】
寒积腹痛
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 苔白腻,脉弦紧。
中医方剂 大承气汤
满”是指脘腹胀潢,按之有抵抗;
燥”是指肠中燥屎,干结不下;
实”是指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谵语、潮热、脉实有力 等。
第三部分 病机分析
2.实热燥屎结于肠胃,热盛而津液急剧耗伤。治当峻下热结,以救阴液,亦 即“釜底抽薪”、急下 存阴”之法。
3.热结旁流” 之证,乃腑热炽盛,燥屎内结不出,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所致。故“旁流”是现象,“ 热结”是本质。治以寒下通之,即所谓“通因通用”之法也。
------- 顾仪卿《医中一得》
谢谢大家
临证加减
若食积者,加莱菔子、山楂,以消食导滞; 若腹大满不通者,加槟榔、青皮,以行气导滞消胀; 若气虚者,加党参或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 若血虚者,加当归、熟地,以滋补阴血; 若阴津不足者,加麦冬、生地,以滋阴生津润肠; 若肌肤枯燥者,加海参、玄参,以润燥生津荣肌肤等。
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但是,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 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
第四部分 方解
君 大黄 泄热通便,荡涤肠腹(荡热);厚朴 行气消胀(重在导滞);
臣 芒硝 泄热通便,润燥软坚(软坚);
佐 枳实 下气开痞散结(泄满);
辨证要点: 热结证(阳明热结重证):不大便五 六日,上至十余日,腹中转气,绕脐痛,拒按,烦 躁,谵语,潮热,手足濈然汗出,气短,气喘,身 重,头昏目眩,不欲饮食,小便不利,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舌红,苔黄厚而燥,脉沉或迟或数。
现代பைடு நூலகம்用
现代药理作用:具有兴奋肠胃蠕动、改变血管性肠肽、抑酸、改善肺组织、调节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浆 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保肝利胆、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炎、抗菌、抗病毒、止血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