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 内能和比热容综合复习(二)
中考物理-内能、比热容复习

内能、比热容复习知识集结知识元内能、比热容知识讲解一、分子1.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
2.分子的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①扩散现象可在气体间产生,如:炒菜时,我们闻到了菜的香味。
②扩散现象可在液体间产生,如:一滴红墨水滴入水杯中,整杯水变红了③扩散现象可在固体间产生,如:一堆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体变黑注: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例:铁丝很难拉断,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铁块同时又很硬难以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于铁丝中。
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单位:J。
注: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从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无论何时,引力与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
2.大小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注:对于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热传递,例如:烧开水;②做功,例如:不停地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变热做功和热专递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注:①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②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③温度升高同时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④温度升高但是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三、热传递现象1.定义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
我们初中所提到的热传递,基本都是热传导。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期末综合复习——13章内能(比热容计算)

13章内能(比热容计算)1.一个温度是40℃的铁球,放入温度是90℃,质量是500g的一杯水中浸没,热平衡时水的温度为85℃,不考虑热损失,求:铁球的质量。
(结果保留2位小数)(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2.将体积为10L的水温度由20℃加热到30℃,水要吸收多少热量?水比热容为4.2×103J/(kg·℃).3.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其中甲液体为水),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1)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2)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多少?4.暖气用热水取暖是北方冬天常用的方法,为了保持温度平衡,每小时某房间需热量4.2×106J,进入暖气片的水温度为80℃流出后为70℃,计算一下每小时需多少kg的80℃的水?5.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第一个装有0. 2kg水,第二个装有0. 2kg酒精,若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分别加热,根据加热时间(T)与其对应上升到的温度(t),描绘成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假如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吸收.计算:(1)加热5min,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电加热器1min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酒精温度从15℃升高到43℃,吸收多少热量?(4)酒精的比热容是多少?6.小明早上喝牛奶时觉得太烫了,用温度计测得牛奶的温度为66℃,于是,他将11℃的冷水倒入,进行混合。
最后得到了36℃的温牛奶550g。
已知在混合过程中有2310J的热量损失到空气中去了,问所用冷水的量是多少千克?(假设牛奶的比热容和水相同)7.在某地发生的森林大火中,部队及时出动直升机进行扑救,有效地抑制了火情的蔓延。
直升机灭火主要靠外挂吊桶(吊桶质量为50kg,吊桶满载时一次可装水1.5t),直升机飞到火头上空,把水洒下去,可直接将火头熄灭。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能量转化与守恒_内能_比热容-单选题专训及答案(二)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能量转化与守恒_内能_比热容-单选题专训及答案(二)比热容单选题专训1、(2017青山.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B .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C .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D .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可以选择甲乙两图2、(2020福建.中考模拟) 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 . 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该热机的效率越高C . 某台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 r/min,则1s内该汽油机对外做功80次D . 在沿海,由于陆地和大海升、降温快慢不同,所以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吹向陆地3、(2017松北.中考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物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B . 用沙子炒花生是因为沙子比热容较小C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 .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4、(2017南山.中考模拟)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所示有关水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图线中,正确的是()A . 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B . 水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C . 水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 D . 水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5、(2014资阳.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A . 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抽掉玻璃板后由于分子热运动两瓶气体依然会混合在一起B . 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火箭外壳与大气摩擦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 . 我国近年汽车数量大幅增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D .利用温度传感器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水和色拉油的吸热没有差异(2020鄂尔多斯.中考真卷) 新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能量转化与守恒_内能_比热容(二)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能量转化与守恒_内能_比热容(二)比热容专训单选题:1、(2017深圳.中考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温度就会升高B . 选用热值高的燃料就一定能够提高热机的效率C . 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铝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高D . -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大2、(2020福田.中考模拟) 在生活中水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背后也包含着许多物理原理,以下水的作用与运用原理都正确的是( )A . 气温骤降时,果农给没有成熟的橘子喷水-水的凝固吸热,防止橘子冻伤B . 汽车装有水箱作为散热器帮助气缸降温一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C . 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可以降低室内气温-水的液化吸热,带走空气的热量D . 寒冷地区,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后会使岩石崩裂--水结冰密度变大,体积膨胀3、(2017道里.中考模拟) 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谁,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下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A .B .C .D .4、(2017郑州.中考模拟) 从拖拉机、轮船、火车到 2016 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出现的概念车等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其动力大都来源于内燃机.下面对于内燃机的有关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 . 内燃机靠产生的高温、高压燃起做功B . 内燃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 . 内燃机排放的废气消耗了大量的能源D . 内燃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2017岳池.中考模拟) 我国的“三农”政策极大的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其中村级道路的实施,为农民奔向小康生活铺平了道路.下列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很多花纹,是为了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B . 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一般为0.22m,是为了增大路面的抗压能力,防止路面被压坏C . 水泥混凝土路面要切割成一段一段的,可以改变路面的比热容D . 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灌时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鹅卵石,是为了减小路面的密度6、(2019内江.中考真卷) 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B .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 . 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100%D . 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7、(2016怀化.中考真卷) 关于热和能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生火烧水,是利用做功的方法增大水的内能B . 北方冬天的“暖气”输送,用水做介质,是因为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C .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 . 燃料燃烧时放出了热量,所以能的总量增加8、(2018宜宾.中考真卷) 如图是干早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
初中物理复习,,内能和比热容综合复习〔一〕

初中物理复习,,内能和比热容综合复习〔一〕内能和比热容综合复习(一) 模块一分子动理论和扩大现象一、学问点1.分子动理论⑴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有间隙;⑵分子间存在互相作用力,分为引力和斥力;⑶分子是不停无规则运动的,温度高,运动快.2.扩大现象⑴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大现象;⑵温度越高,扩大越快;⑶扩大现象不局限于气体和液体,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大现象;⑷扩大现象也不局限于同一状态的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同样能发生扩大现象.二、例题精讲例1】★用分子运动论对以下现象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B.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C.氧气被压入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D.铁丝很难被拉断﹣﹣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析:、花的芳香类物质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扩大充满空间,所以花香四溢,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B、破镜之所以不能重圆,是因为破裂的镜片间的距离较大,大于分子力的作用距离,并不是由分子间的斥力造成的,B解释正确,符合题意;C、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氧气分子在压力作用下,分子间距变小,被压入钢瓶,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钢丝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钢丝很难被拉断,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 测试题】对以下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 .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转变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C.XX花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解析:.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物体的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不正确;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B不正确;C.花香四溢,是因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故D不正确.答案:C 例2】★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洁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 ) .两铅块被压得太紧B.下面所吊的重物还不够重C.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D.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解析:两块外表平坦的铅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下面能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C 测试题】用细线把很洁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下图.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解析: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不是因为沾水,故BC错、D正确.答案:D 例3】★★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洁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拄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现象说明(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解析: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洁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两个铅柱的分子间的距离很近,分子间的引力使它们紧紧结合在一起.物质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但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个铅柱下面能吊起重物,只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测试题】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 ) .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质间有扩大现象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解析:两滴水银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互相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互相的吸力,将两滴水银合成了一滴.答案:模块二内能和转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一、学问点1.内能⑴物体全部分子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统称为内能;⑵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⑶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具有分子势能.分子作用力越大,分子势能越大.2.转变内能的方式:⑴热传递;⑵做功.二、例题精讲例4】★物体的内能是指( ) .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B.物体内部全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C.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考点:内能的概念.解析: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全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CD错误,B正确.答案:B 测试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内能是由于分子运动所具有的,就是动能B.0℃时,物体的内能为零C.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上没有能量D.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能考点:内能的概念.解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说法错误;B、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说法错误;C、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上没有机械能,但是有内能,故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答案:D 例5】★★以下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0℃的冰肯定和0℃的水内能一样大B.0℃的水肯定比5℃的水内能小C.0℃的水肯定比5℃的水热量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考点:内能的概念.解析:、0℃的冰变为0℃的水,这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所以同质量的0℃的水内能大,选项没有说质量,因此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由于没有说明质量的大小,因此0℃的水不肯定比5℃的水内能小,因此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热量是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的热量〞,因此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答案:D 测试题】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肯定削减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考点:内能的概念.解析:、同一个物体质量不变,状态不变,温度降低,物体内能肯定削减.符合题意.B、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传递方向跟物体的内能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C、温度为0℃的物体也有内能.不符合题意.D、1kg水和1g水状态相同,温度相同,1kg水质量大于1g水的质量,所以1kg 水内能大.不符合题意.答案:例6】★★★质量相同的0℃的冰、0℃的水、0℃的水蒸气中,它们的内能( ) .一样大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考点:内能的概念.解析:质量相等温度相等的冰、水和水蒸气,分子动能相等,冰的分子势能最小,水蒸气的分子势能大,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大一些.答案:D 测试题】一杯0℃的冰和一杯0℃的水,比较其内能的大小( ) .水的内能肯定较大B.冰的内能肯定较大C.若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则冰的内能肯定比水的内能大D.若冰和水的质量相等,冰的内能肯定比水的内能小考点:内能的概念.解析:⑴由于不知道质量大小,因此不能单独从温度上分析内能的大小,应选项B说法不正确;⑵假如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但是水变成冰的过程需要汲取热量,因此还是分析不出它们内能的大小,应选项C说法不正确;⑶0℃的冰在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热量,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不变.因此相等质量的冰和水,冰的内能肯定比水的内能小,应选项D说法正确.答案:D 例7】★★★科考队员在野外考察时常常利用冰雪来获得生活用水,如下图的是将肯定质量的冰,从﹣20℃加热到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改变的图像(不考虑水中有杂质产生的影响),以下对图像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B.科考队员所处位置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C.冰熔化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增大D.水沸腾的过程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内能的概念.解析:、由图可见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8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试验中水的沸点是80℃,说明科考队员所处位置的大气压高低于标准大气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冰熔化的过程,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答案:D 测试题】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 ) .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内能增加B.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热量增加C.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机械能增加D.分子运动速度不变内能增加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内能的概念.解析:、分子运动得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地越剧烈;又物体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当质量和状态肯定的状况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热量是发生在热传递过程中,是一个过程量,不是状态量,因此不能说物体的热量,可以说物体的内能,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但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温度无关,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例8】★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热传递,是因为具有相同的( ) .热量B.熔点C.内能D.温度考点:热传递.解析:假如两个物体间的温度相同,那么它们之间就不会发生热传递.答案:D 测试题】两个物体相接触,热量不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的缘由,是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 ) .温度B.热量C.内能D.比热容考点:热传递.解析:热传递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进行传递.高温物体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内能增加;当两个物体没有温度差后,热传递现象也就停止.答案:例9】★★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四周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热传递.解析: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四周气温也是0℃),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汲取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答案:C 测试题】质量相等的一块铁和一杯水,汲取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那么( ) .热量由铁块传给水B.热量由水传给铁块C.铁块和水之间没有热传递D.以上三种状况都有可能考点:热传递.解析:水的比热容最大,相同质量的铁块和水,汲取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改变较小,但由于铁块和水的初温没有告知,无法判定两者末温的高低,因此它们之间的热传递方向也无法确定.答案:D 例10】★(多项选择)以下现象及做法属于利用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的是( ) .烈日下的石凳外表温度升高B.铁丝多次弯折处温度升高C.冬天利用暖气取暖D.钻木取火考点: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解析:、烈日下的石凳外表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石凳的内能,符合题意;B、铁丝多次弯折处温度升高,是对铁丝做功增加了铁丝的内能,属于做功转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冬天利用暖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变内能,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属于摩擦生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增加了内能,属于做功转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答案:C 测试题】以下所描述的场景中,属于利用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的是( ) .冬天人们搓手取暖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C.温室效应使得多年的积雪熔化了D.古代的人钻木取火考点: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解析:冬天人们搓手取暖,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感觉到热,古代的人钻木取火都是通过做功转变物体的内能,故、B、D都不符合题意;外界温度升高,热量从大气转移到积雪,使积雪熔化,是利用热传递转变物体内能,符合题意.答案:C 例11】★以下现象中,通过做功转变物体内能的是( ) .天寒地冻,人们在室内烧炭火取暖B.感冒发烧,人们用湿毛巾敷额头降温C.烈日炎炎,人们走进空调房避暑D.电炉通电,电热丝发热变红考点:做功转变物体内能.解析:在室内烧炭火取暖,用湿毛巾敷额头降温,走进空调房避暑,这三种方法都是通过热传递转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故、B、C都不符合题意;炉丝发热变红是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转变物体内能的,符合题意.答案:D 测试题】以下现象中,通过做功转变物体内能的是( ) .两手互搓,手会发热B.晒太阳时,人觉得热C.对手哈气,手会变热D.在火炉旁,身体变热考点:做功转变物体内能.解析:、两手互搓,对手做功,手的内能会增大,温度会升高,符合题意;B、晒太阳时,通过热传递转变人的内能,人因此会感觉热,不符合题意;C、对手哈气,是通过热传递方式转变手的内能,所以手会变热,不符合题意;D、在火炉旁,火会以热辐射的方式使身体变热,不符合题意.答案:模块三比热容和热值一、学问点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C所汲取(或放出)的热能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⑴单位:焦/(千克·摄氏度)、J/(kg·°C);⑵物理意义:c水=4.2×103 J/(kg·°C)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1°C所汲取的热量为4.2×103 J;⑶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⑷热量的计算公式:,.2.燃料的燃烧值:燃烧值是燃料的特性,不是全部物质都具有的特性.它反映的是燃料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热量原来大小的物理量.⑴意义:表示相同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同;⑵燃料燃烧发热计算公式:Q=mq,m为燃料质量,q为热值,单位为J/kg(焦每千克).二、例题精讲例12】★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 ) .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D.水的传热本事比沙石的传热本事差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解析: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改变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答案:B 测试题】酷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快,而当人赤脚走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 .热量B.质量C.比热容D.密度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解析:沙子烫,海水凉,它们的比热容有关,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在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汲取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改变小,沙子的温度改变大,所以海水凉,砂子烫.答案:C 例13】★★在测定汽油热值的试验中,记录的试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Q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m为燃烧汽油的质量.请依据表中数据写出Q与m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Q/J 2.3×107 4.6×107 6.9×107 9.2×107 1.15×108 1.38×108 m/kg 0.5 1.0 1.5 2.0 2.5 3.0 考点:燃料的热值.解析:由表中数据可得:=4.6×107J/kg,∴Q=(4.6×107J/kg)×m 答案:Q=(4.6×107J/kg) ×m 测试题】0.3kg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了9.0×106J的热量,则酒精的热值为_____×107J/kg;5kg酒精的热值又是多少呢?答:_____×107J/kg.考点:燃料的热值.解析:∵Q=mq,∴酒精的热值:q==3.0×107J/kg,热值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无关,5kg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答案:3.0;3.0.模块四热机和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一、学问点1.内燃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叫做热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最常见的是汽油机和柴油机.2.汽油机工作过程:⑴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气门吸入气缸.当活塞运动到气缸的最下端时,进气门关闭.此过程中无机械能改变.⑵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气缸的最下端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混合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此过程中机械能转换成内能.⑶做功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产生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此过程中内能转换成机械能.⑷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由下向上运动;废气排出气缸.为下一个循环最好预备.此过程中无机械能改变,活塞的惯性使汽油机进入下一个循环.⑴吸气冲程⑵压缩冲程⑶做功冲程⑷排气冲程二、例题精讲例14】★★热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 .内能→化学能→机械能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C.化学能→机械能→内能D.内能→机械能→化学能考点:热机.解析:热机工作时需要燃料,即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而后通过内能做功,马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B 测试题】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下图,据此推想该机器可能是( ) .热机B.电动机C.发电机D.电热水器考点:热机.解析:、如图该机器将一部分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还有一大部分内能散失掉了,所以该机器是热机.B、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C、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D、电热水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答案:例15】★★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解析: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压缩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压缩燃料混合物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带动曲轴转动,对外提供动力.答案:C 测试题】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 .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解析: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混合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此过程中机械能转换成内能.答案:B复习内能物理初中综合。
初三物理 热学复习二(内能和比热容)

初三物理 热学复习二(内能和比热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组成物质的分子很_____,而且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
2.组成物质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_________之中。
注意:人眼能看到的颗粒的运动都不是分子运动。
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
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_。
存在引力的事实: ; 存在斥力的事实: 。
(二) 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1.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实质上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_________实质上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
3.内能的改变与其他物理量(过程)之间的关系:①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________。
②内能和做功的关系: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______。
③内能和热传递的关系:物体吸热,内能_______,物体放热,内能_______。
4.我们只研究内能的变化,不讨论物体内能的具体数值。
5.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对应于宏观物体的运动;内能对应于分子运动;两者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6.澄清一点:热传递是_______的物体将内能转移给_______的物体,而不是内能大的物体将内能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三)热量和比热容、热值的关系1.热量与热值:Q =___________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
2.热量与比热容:Q 吸=______________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_。
(四)热机1.四个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
2.效率:η=W 有用W 总 = Q 有用Q 总= E 有用 E 总 一、分子运动论和内能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水味 B .在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C .把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D .衣箱里的樟脑块不断变小,箱内充满樟脑味 2.如图所示是观察气体扩散现象的实验装置,扩散现象表明A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 .分子在运动C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D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3.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水的温度为0˚C ,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B .这是扩散现象,它只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C .这是扩散现象,它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水的温度越低,扩散将进行得越快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A .炒菜的时候加盐使菜变咸B .酒香不怕巷子深C .春风起,漫天灰尘飞扬D .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气体扩散实验空气 玻璃板 二氧化氮内能 质量温度 分子间距物态体积5.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A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 .用煤气炉给水加热C .用灌了热水的热水袋取暖D .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 6.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B .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C .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D .冬天,两手互相搓一搓,觉得暖和 7. 下列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变热B. 白炽灯泡通电后发光C. 晒太阳感到暖和D. 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 8.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太阳晒得柏油路有些发烫B .把热铁块放入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C .用气筒给车胎打气,气筒壁变热D .水被烧开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9.一个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拓展】机械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10.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金属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有可能改变 11.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12.请指出下图中的3个实验,分别演示的是什么现象?(1)甲演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演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演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复习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

例3(2022· 广西百色)用冷水冷却发动机,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 ___大____(选填“大”或“小”)的特性。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 __做__功___(选填“压缩”或“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20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Ⅰ卷)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河岸上 沙土热得烫脚,但河水却非常凉爽,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_大______(选 填“大”或“小”)。
6.(2018·广西贺州)用同一盏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 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17-1所示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质 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得___快____(选填“快”或“慢”),甲物质 的比热容__小__于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3)被加热液体(尤其是易燃液体)不能过满,以免发生意外
实 验
加热相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需要的加热时
结 论
间较长,即水比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多
续表
评 估
实验存在的不足:①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如风向、不同物质的散热
交 流
情况等;②难以控制酒精灯火焰的大小完全相同
(1)实验方法改进:选用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加热器和可封闭的容器
考点4 热量及其相关计算 抢分攻略
1.热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可以用“吸收”或 “放出”来表述。
2.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
(1)吸热公式:Q吸=cm(t-t0) (2)放热公式:Q放=cm(t0 - t)
3.关于物质混合或接触时的热量问题,若题目明确不计热量损失, 则Q吸=Q放;时间足够长时,两物体末温相等。
(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能__量___的多少叫做热量。国际单位制中, 热量的单位是_焦__耳__(__J_)_。
2020年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期末综合复习——13章内能与热机(比热容计算)

13章内能与热机(比热容计算)1.把质量为0.3k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水中,已知水的质量是80g、温度是8℃,混合后铅块和水的温度均为18℃。
若铅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没有能量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2)铅的比热容。
2.质量为0.2千克的铝块温度升高了50℃,求:铝块吸收的热量Q吸.[c=0.9×103焦/(千克•℃)]铝3.某型号的泡茶壶,铭牌见如表。
壶中装入1L温度为20℃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
此过程泡茶壶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为4.2×105J.(c水=4.2×103J/(kg•℃)).求:(1)泡茶壶装满水时,求水的总质量;(2)水吸收的热量;(3)泡茶壶的热效率。
4.小明家的水壶中装有2.5kg的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用天然气将水烧开,现已知水的比热c=4.2×103J/(kg•℃),小明想估算水吸收的热量,请你帮他:(1)写出估算时用到的物理量及数值;(2)计算水大约吸收的热量.5.质量为1kg的铁锅中放有2kg的水,要把它们从20度加热到80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l 03 J/(kg.℃,铁的比热容为C铁=0.46×103J/(kg•℃),求:(1)铁锅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铁锅和水一共要吸收多少热量?6.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取得圆满成功。
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
可燃冰的热值约为1.4×1010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求:(1)6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可放出多少热量?(2)若这些热量的80%被水吸收,可以将多少千克的水从20℃加热到100℃。
7.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刀,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把这把钢刀放到30℃质量为0.5kg的水中,水温可以升高到多少?假设钢刀没有热量的损失,钢的比热容c=0.46×103J/(kg•℃)8.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质量为2 kg,温度为25 ℃的水吸收6.72×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为多少℃?若将该冷水与质量为1 kg,温度为70 ℃的热水混合,不计热损失,混合后水的末温为多少℃?9.一个质量为0.5kg的铝壶里面装有5kg、20℃的水,现将它们一起加热,吸收热量后它们的温度升高了50℃.求:(1)铝壶吸收了多少热量?(2)水吸收了多少热量?(3)若它们共同吸收的热量由100℃的水,降温到50℃提供,则需要100℃的水多少kg?铝的比热容为0.88×103J/(kg·℃)10.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第一个装有200 g水,第二个装有200 g酒精,若用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根据加热时间与其对应的上升到的温度作成如图所示,求:(1)这个电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c水=4.2×103J/(kg·℃),不计热损失](2)酒精的比热容是多少?11.露天停放的轿车在夏日强光照射下车内温度会迅速升高。
内能比热容复习ppt课件

2 影响内能的大小的因素
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 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物体内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质量、种类、状态等
3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观察与思考 你有过这些体验吗?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 能?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些类似?
3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 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1)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2)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以 及体积和形状无关;它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比热容越大,吸 热或放热本领越强. (4)比热容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归纳与小结
1.应用公式计算热量的步骤: (1)根据题意确定吸热物体和放热物体. (2)分析已知条件,并统一单位. (3)根据物理过程,依据条件选择公式. (4)代入数据求解,并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2.当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高温 物体放出的热量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间的关系 是 Q放 Q吸(热平衡方程).
• D.高温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具 有内能多
• 命题角度❷ 内能的改变 • 例2(2018·北京)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
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 A.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 • B.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 • 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 • 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
变式训练1.(2018·宁波)下列事例中,
考试纲要
• 1、知道内能是物体能量的一种基本形式; 知道物体的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 即质量一定的物体(同时不考虑物体体积 的变化),它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 2、能阐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能利用比热 容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和生活现象; 能运用关系式Q=cm(t2-t1)进行计算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讲义第2讲内能与比热容含解析

内能可能没有机械能,故 B 正确;
C.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 C 错误;
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等因素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
大,故 D 错误。
故选:B。
4.若不考虑水的蒸发,一块 0℃的冰全部熔化成 0℃的水,则熔化前 0℃的冰和熔化后 0℃的水所具
2.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 B.煮汤圆时,汤圆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煮汤圆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煮,可使水温下降一些,汤圆不易煮烂 D.煮汤圆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煮,水温不变,但可以节能 【解答】解: 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 A 错误; B、煮汤圆时,汤圆体积变大,是因为内部空气受热膨胀,不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 B 错误; CD、煮汤圆时,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煮,水仍然是沸腾的,水温不变,用“小火”煮可以节能,故 D 正确,C 错误。 故选:D。
1
【内能的概念】
1.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 A 错误; B、影响内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等,温度高,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大,故 B 错误; C、影响内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等,质量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故 C 错误; D、物体温度降低,分子无规则运动变慢,分子动能变小,则内能减小,故 D 正确。 故选:D。
【内能的改变】 1.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能量转化与守恒_内能_比热容-填空题专训及答案(二)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_能量转化与守恒_内能_比热容-填空题专训及答案(二)比热容填空题专训1、(2020龙湖.中考模拟) 将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内气体通过________方式增大内能,瘪下去的部分很快恢复了原状,此过程球内气体的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汽车发动机采用水冷方式降温是因为水的________大。
2、(2020.中考模拟)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是________冲程;夏天长时间曝晒在太阳下的汽车内部温度会升高,这是由于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原因增加了车内空气的内能。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
3、(2016镇江.中考模拟)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在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内能的.为了降低汽缸体的温度,汽缸外有一个水箱体,使汽缸被水包围着,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少汽缸内能的,用水来包围汽缸是因为水的________.4、(2016邯郸.中考模拟) 如图是一种电热暖手宝的主要参数.暖手宝内有水及加热元件等,选用水作为吸热或放热物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选填“密度”、“比热容”或“质量”).把它单独接入电路中加热,假设消耗电能的70%转化为水的内能,则水由15℃加热至自动断电时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J,那么家里标有600r/kW·h的电能表表转盘转过了________转.[c=4.2×103J/(kg·℃)]水5、(2017澄海.中考模拟)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________能,这个能量转化过程与汽油机工作时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过程一样,汽油机工作过程中需要用水来冷却发动机以确保其正常工作,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特点.6、(2011丹东.中考真卷) 用豆浆机做豆浆,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物质的分子在________.丹东地区江河密布,南邻黄海,使丹东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________(选“大”或“小”).7、(2012无锡.中考真卷) 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性质;当汽车散热器散热时,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8、(2020贺州.中考模拟) 给汽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现象;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性质9、(2020江西.中考模拟) 将初温为30℃、质量为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剩下的2kg水吸收2.1×105J=4.2×103J/(kg•℃))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___℃(C水10、(2017广东.中考模拟) 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15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 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 kg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q=8.4×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水(kg•℃))11、(2016徐汇.中考模拟)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冲程.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_的缘故.发动机冷却过程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内能.12、(2016余庆.中考模拟) 农村在早春育秧时,农民伯伯早上将秧田里的水放掉,阳光照射使秧田的温度尽快升高;而晚上秧田则要蓄水保温,有利于秧苗的成长,这样做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原理.水稻在开花时,在秧田周围能闻到稻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13、(2017宜宾.中考真卷) 热岛效应,主要是由于城市有大量建筑群,这些建筑群使用的建筑材料比郊区水田里水的________小,使得城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的现象.现代的核电站都是利用铀原子核_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的链式反应来发电的.14、(2018达州.中考真卷) 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________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________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九年级下册物理专题复习2 内能及其利用教案与教学反思

2 内能及其利用青海一中李清考点1 分子动理论与扩散现象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1)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做分子.(2)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由于分子很小,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是很多的.例如:在常温和常压下,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2.7 x 1019个分子.2.扩散现象: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和固体之间.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4.分子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5.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它们的分子不致散开.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距离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考点2 内能1.内能:(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同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2)内能不同于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2.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之一: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2)做功: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途径: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考点3 比热容1.比热容:(1)比热容,简称比热,符号是C,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C)](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2.热量的计算:(1)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cm(t-t0)(2)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cm(t0-t)(3)热平衡方程:Q吸=Q散(不考虑热损失)考点4 热机、热值、热机效率1.热机: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2.内燃机:内燃机是最常见的热机,它主要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3.汽油机:(1)汽油机的主要构造:气缸、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活塞,活塞的移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如图所示.(2)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往复运动,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连续工作的.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被吸入气缸.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4.燃料的热值:(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在现代社会,类所用能量的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2)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焦每千克,符号是J/kg.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6.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1)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2)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提高燃料利用率,如建设热电站;(3)在热机的设计和制造上,不断改进和革新;在热机的使上要注意使用方法正确,及时维护.7.能的转化:(1)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如机械能、光能、电能、内能、核等.(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8.能量守恒:(10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能量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课时作业完成本课时练习【素材积累】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72021/3/17March 17, 2021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
谢谢观看
3、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
式——做功和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
做功的实质 能的转化
能会增大(压缩物体 摩擦
生热 锻打物体 拧弯物体等)
物体对外做功,物 体内能会减少
热传递的实质 能的转移
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 物体
B. 使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 的物体的一种方式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 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 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 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2、知道温度、内能、热 量的联系和区别。
温度与热量
•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不论处在那一种 状态,总具有某一个确定的温度,物体在热传递 的过程中温度会发生变化。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 物体的温度一般会升高;物体向外界放出热,物 体的温度一般会降低。温度表示分子运动的快慢。
(4)注意题目文字叙述中温度升高了或升高到、降低 了或降低到所对应的温度变化。
1.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一块铝和一杯 水,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铝
块投入水中,那么(A)
A.热量由铝块传给水
B.热量由水传给铝块
C.水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九年级物理内能、比热容章节复习讲义

课前检测:1.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木块相连。
推动木块压缩弹簧,其左端至A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5J;松手后,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动若干次后静止,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J,则木块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J.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速度最大时其左端可能位于(选填:“B“、“C”或“D”)点。
2.一个小石块从空中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小石块开始下落,到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小石块的重力势能Ep随着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的是()3、如图所示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凹形槽,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小球由A点到B点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用W表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差等于WB.小球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课堂练习:例题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温度不同的两个铁块内能有可能相同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D.温度相同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举一反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考点2热传递概念的理解例题2以下是小明同学对“热传递”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实质上是温度的转移,不是能量的转移B.一个物体也可能发生热传递C.不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会发生热传递D.热传递时,能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考点3比热容概念及应用例题3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01C,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甲的温度升高01C,需吸收2000J的热量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01C,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考点4探究物质吸热能力(比热容)大小例题5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一轮考点梳理第24课时内能、比热容、热机

(4) 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B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
33
℃.
(5)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液体
(A/B)更适合作为家中“暖气”中输运能量的介质.
B
4. (2023·苏州)正午,小明对水面获取太阳的能量情况进行研究,如图所示,
他将装有400g水的盘子放在室外平台上,经阳光照射10min,水温升高了
×0.5kg×40℃=4.2×104J,解得c液=2.1×103J/(kg·℃),故④正确.故选D.
例2 (2022·南通模拟)用电加热杯给水加热,要使1L的水从20℃升高到
100℃,则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J/(kg·℃)]
A. 3.36×108J
B. 3.36×105J
C. 8×107J
可得,甲在12min内由60℃降低到40℃,降低的温度是60℃-40℃=20℃,甲
液体已判断出是水,所以甲放出的热量Q放水=c水m水Δt水=4.2×103J/(kg·
℃)
×0.5kg×20℃=4.2×104J,故③错误;由③知,0~12min水放出的热量Q放水
=4.2×104J,0~12min乙液体放出的热量Q放液=Q放水,即c液m乙Δt乙=Q放水,c液
同时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
A、B的温度.
(1) 装器材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安装.
(2) 实验时,选取
质量 相同、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加热时液
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来增大液体内能的.
(3) 此实验通过 加热时间的长短 (液体升高温度的多少/加热时间的长短)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期末综合复习——13章内能(比热容探究)

13章内能(比热容探究)1.下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2)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_____℃,第7分钟处于_____态.(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 (选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4)AB段和CD段吸热升温快慢不同,是因为两段的_____ 不同.2.为了比较豆浆和牛奶的吸热能力,小敏在家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左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豆浆和牛奶,两瓶中各装有一支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两个塑料瓶同时浸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则:(1)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应对________________加热的时间长些.这说明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比牛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敏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右图所示,则图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代表的是豆浆.3.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很热但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较凉但海水却较暖和.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和小童所在的两探究小组都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两套实验器材(除水和沙子外其他完全相同),如图所示.除此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2)在加热过程中,小明用搅棒不断搅动的目的是_____;若同时开始加热2min,水的温度升高3℃,沙子的温度升高10℃,则水吸收的热量_____沙子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等于”).(3)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 D.盛放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4)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_______(选填“仅是①”、“仅是②”或“①和②”).(5)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4.如图所示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沙子和水加热,以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实验记录如下表:⑴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_________.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___.⑵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____.⑶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判断,________(选填“沙子”或“水”)的吸热能力较强.5.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份是不易蒸发、密度为1.11g/cm3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1)小华对混合液比热容的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混合液的比热容应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为此,他在图甲装置的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相同、含水量不同的混合液,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①在实验时,除了图示器材外,还必须添加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混合液的比热容的大小.③小丽同学认为:“实验中,温度升高得快些的哪支试管吸收的热量多于温度升高得慢的哪支试管.”你认为她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小华继续探究混合液沸点与含水量的关系时发现:混合液含水量越多,沸点越低;混合液沸腾后冷却,测得其密度变大了.对于混合液沸腾冷却后密度变大的原因,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防冻液与水混合时总体积变小;猜想2:混合液沸腾过程中水大量汽化.①若猜想1正确,则混合液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你帮他设计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若猜想正确,实验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6.为了探究某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小芳同学用酒精灯(火焰大小保持不变)均匀加热0.4kg该种固体,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线如图所示.通过查阅资料已知该物质液态(BC阶段)时的比热容为3×103J/(kg •℃).(1)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_____(大于/小于/等于)在A点时的内能;(2)求该物质在BC段共吸收了多少热量__________?经测量BC阶段消耗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10g(酒精完全燃烧),求在BC阶段的热转化效率为多大_______?(3)该物质在固态(OA阶段)时的比热容为多大__________ ?7.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实验器材有:火柴、酒精灯、相同的两个试管、铁砂、水、温度计、搅拌棒、铁架台、铁板除此之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并指出你所添加的实验器材的作用:_____、_____(2)本实验中通过_____来反映水和铁砂吸收热量的多少.(3)写出一种该实验的探究思路(4)设计此种方案的数据记录表格:(5)实验现象:(针对以上探究思路提出)(6)实验结论:水的吸热能力比铁砂强.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1)除了图示的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2)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或“加热时间”).(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请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 吸收的热量较多.9.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比热容概念的建构(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10.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为了完成实验,除了图中所示仪器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秒表、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器材是_____.(2)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3)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水的温度升高第三个10℃比升高第二个10℃所用的时间长,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11.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b.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c. 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d.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步骤a存在错误,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_____;(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__;(3)更正步骤a中的错误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__________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__________c乙.12.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和比热容综合复习(二)模块一概念基础例题精讲【例1】★下列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并正确的是()A.热水瓶瓶塞有时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C.压缩弹簧需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污水排入池塘后不久,整个池塘的水都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测试题】下列现象不能由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水不容易被压缩B.铁丝很难拉断C.在教室里扫地时灰尘飞扬D.花园里闻到花香【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沙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测试题】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是0℃,其内能也是零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例3】★★0℃的冰块全部熔化为0℃的水.体积将有所减小.比较这块冰和熔化成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B.0℃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C.0℃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D.无法确定【测试题】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摄氏度的物体,它可能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D.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C、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尽管不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熔点或沸点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答案:C模块二概念拓展例题精讲【例4】★★生活中人们常说某些食品含有的“热量”多,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个“热量”的含义应该是()A.热量B.内能C.生物质能D.温度考点:温度;内能的概念.解析: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食品中的“热量”,指的是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是生物质能.答案:C【测试题】生活中人们常说饺子很烫,肉馅含有的“热量多”,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里“很烫”的含义应该是_________,“热量多”的含义应该是________.(选填:“温度高”、“内能多”或“生物质能”)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饺子“很烫”是因为饺子的温度较高;而平常说肉馅含有“热量多”则应该是指它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多,即生物质能多.答案:温度高,生物质能多.【例5】★★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在水蒸气冲出软木塞的过程中___________的内能减少,而软木塞的_______能增加.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能量的转化.解析:改变物体内能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软木塞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也增加,所以软木塞的机械能增加.答案:水蒸气;机械.【测试题】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褰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有的同学由这个装置联想到内燃机,例如,酒精燃烧就对应着油料燃烧,硬质玻璃管对应坚固的气缸.则软木塞冲出的过程相当于热机的_______冲程,在此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________.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解析:软木塞冲出的过程相当于热机的做功冲程,在此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答案:做功;机械能.【例6】★★★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解析: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因此这是压缩冲程;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B【测试题】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A . 内能减少B . 温度升高C . 密度增大D .分子热运动加快考点: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解析: 两个气阀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故气体分子的密度减少. 答案: A模块三 比热容的材料给予题 例题精讲 【例7】★★小莉根据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 3 (常温常压) 物质 熔点/℃ (标准大气压)物质 比热 J/(kg•℃) 煤油 0.8×103 铜 1083 干泥土 0.84×103 纯水 1.0×103 铝 660 水 4.2×103 铜 8.9×103 铅 328 铜 0.39×103 铝2.7×103锡232铝0.88×103A . 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成B . 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C . 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热量,铝块温度降低得较多D . 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 考点: 熔点和凝固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热量的计算.解析: A 、铜的熔点是1083℃,锡的熔点是232℃,用锡做熔化铜的器皿,铜还没有达到熔点,器皿就漏了.符合题意.B 、根据mVρ=,质量相等,纯水的密度大,纯水的体积小.不符合题意. C 、根据Q =cm △t ,放出热量相等,c 1m 1△t 1=c 2m 2△t 2,c 1ρ1v △t 1=c 2ρ2v △t 2,c 1ρ1△t 1=c 2ρ2△t 2,()()3331223332110.8810J /kg 2.710kg/m 0.6810.3910J /kg 8.910kg/m⨯•⨯⨯⨯•⨯⨯V V t c t c ρρ℃===<℃.所以铜块温度降低的少,铝块温度降低的多.不符合题意.D 、根据Q =cm △t ,吸收热量相等,质量相等,水的比热比干泥土的比热大,水的温度比干泥土升高的小.不符合题意. 答案: A【测试题】小东根据下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水银温度计比酒精温度计更适合在寒冷的南极使用B.质量相等的铜和铝相比较,铝的体积大C.体积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多D.黄土高原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干泥土的比热容较小【例8】★★小东根据下表中的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会发生变化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相比较,煤油的体积大C.水银温度计比酒精温度计更适合在寒冷的南极使用D.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的较多【测试题】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冰的温度只要达到0℃,冰就一定会熔化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质量相同的铅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铝块升高的温度多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例9】★★小明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用铜制的容器可以将钢锭熔化成钢水B.将一小块实心的蜡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蜡块将下沉至烧杯底部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重要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D.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酒精升高的温度多【测试题】小华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用来熔化铅的器皿可以用锡制作B.质量相等的酒精和铜块,酒精的体积较小C.体积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热量,铝块温度升高得较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冰块,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是冰块的2倍模块四控制变量法下的比热容探究实验例题精讲【例10】★★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学生做了实验,记录数据如下所示:量______,吸收的热量_____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⑵分析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是: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⑶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可初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测试题】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⑴比较____、_____两组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⑵比较____、_____两组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⑶比较____、____两组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⑷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⑸有些时候,由于吸收热量不方便测量,常采用在盛有水和煤油的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通过比较_________,比较吸收热量多少.模块五温度传递的计算例题精讲【例11】★★★在500克0℃的水中加入2克﹣1℃的冰块(假设与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少量的水结成冰B.有少量的冰化成水C.冰与水的温度都不变D.冰和水的质量不变【测试题】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下面说法哪个正确()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有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例12】★★★在一般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热量与两个物体的温差成正比.冬天的北方比较寒冷,房间内都有供暖系统.如果房外温度为﹣20℃,则房内温度为18℃;如果房外温度为﹣30℃,则房内温度为12℃.那么,房间暖气管的温度为()A.75℃B.70℃C.65℃D.60℃【测试题】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10℃,再向容器内倒入一杯相同质量和温度的热水,容器中的水温又升高了6℃.如果继续向容器中倒入一杯同样的热水,则容器中的水温会升高()A.5℃B.4℃C.3℃D.2℃模块六比热容与热值的计算例题精讲【例13】★★某太阳能热水器中装有质量为50kg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45℃.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考点:热量的计算.解析:Q吸=cm△t=4.2×103J/(kg•℃) ×50kg×(45℃-25℃)=4.2×106J答案:4.2×106J【测试题】一杯质量为1kg,温度为25℃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如图所示,则此时水温为____℃;若不考虑水的蒸发,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105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热量的计算.解析:由图知:①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90”在“10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94℃.②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t0)=4.2×103J/(kg•℃) ×1kg×(94℃-25℃)=2.898×105J.答案:94;2.898.模块七热机效率的计算例题精讲【例14】★★用煤气灶把1kg、初温为20℃的水烧到70℃,消耗了10g煤气.则:⑴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⑵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⑶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___%.考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测试题】一辆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以汽油为燃料的某品牌小汽车行驶100km发动机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15×108J,消耗汽油10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________.(汽油的热值q汽油=4.6×107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