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蜂窝织炎感染治疗的原则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站-病例分析(一)-4.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第三站-病例分析(一)-4.颌面部间隙感染[问答题]1.颌面部间隙感染概述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口腔、颜面、颈部深面的重要解剖结构,均有致密的(江南博哥)筋膜包绕。
在这些解剖结构的筋膜之间有数量不等而又彼此相连的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填充。
由于感染常沿这些阻力薄弱的结构扩散,故将其视为感染发生和扩散的潜在间隙。
口腔颌面部感染均为继发性,大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感染累及潜在筋膜间隙内结构,初期表现为蜂窝织炎;后期脂肪结缔组织变性坏死后,可形成脓肿。
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甚至可沿神经、血管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问答题]2.患者,男,38岁。
病例摘要(1)主诉:左面部被人用拳击打肿痛7天,加重2天。
(2)现病史:7天前左面部被人用拳击打,肿痛至今,2天前,肿痛加重。
伴全身发热38.8℃2天,经口服抗生素无效就诊。
(3)检查:左侧颊面部弥漫性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有明显触压痛,可触及凹陷性水肿;开口度约0.5cm,左侧颊黏膜红肿,相当于左上第二前磨牙及左上第一磨牙处轻度糜烂,穿刺检查可抽出灰白色黏稠脓液。
左上5稍松动,叩痛(±),周围牙龈组织稍红。
X线片示:左上5牙周膜稍增宽,余未见明显异常。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病例分析(1)诊断:①左侧颊间隙感染;②左上5挫伤。
诊断依据:1)左侧颊面部弥漫性肿胀,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增高,有明显触压痛,可触及凹陷性水肿;②开口度约0.5cm,左侧颊黏膜红肿,相当于左上第二前磨牙及左上第一磨牙处轻度糜烂,穿刺检查可抽出灰白色黏稠脓液;③发热38.8℃;④X 线检查:全口牙齿及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影像。
2)①左上5稍松动,叩痛(±);②X线检查:左上5牙周膜稍增宽。
(2)鉴别诊断1)左上前磨牙根尖周脓肿:左上前磨牙龋齿引起牙髓感染,继而引起根尖周感染。
蜂窝织炎PPT演示课件

汇报人:XXX
2024-01-11
• 蜂窝织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预后评估及随访管理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蜂窝织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蜂窝织炎是一种皮下、筋膜下、肌间 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 性、化脓性感染。
发病机制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 边界不清,中央部位暗 红,可出现水疱、破溃
和坏死。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是否有外伤、 手术或皮肤感染等病史
。Hale Waihona Puke 体格检查检查病变部位的温度、 颜色、肿胀程度和压痛
等。
综合分析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 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得
出诊断。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丹毒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引起。这些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的 细小伤口侵入,在局部繁殖并释放毒 素,引起组织炎症反应。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蜂窝织炎的发病率较高, 尤其在皮肤破损或免疫力 低下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年龄与性别分布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 青壮年和中年女性多见。
季节性与地域性
遗传因素在发病机制中作用研究
基因突变筛查
通过对大量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筛查,发现与蜂窝织炎发病相关的特 定基因变异,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遗传易感性评估
建立遗传易感性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指导个性化治疗 方案的制定。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对病变基因进行修复或敲除,从 根本上治疗蜂窝织炎。
颌面部间隙

6、临床特点:典型症状是以下颌支及下颌 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变硬、压痛伴明显 张口受限。由于咬肌肥厚,脓肿难以自行破 溃,也不易触到波动感。
7、切口:切开引流途径可由口内或口外进 行。口内在上颌结节外侧前庭黏膜转精折品课处件 切开,口外切开多沿下颌角下作弧形切口 ,切断颈阔肌后通过下颌支后缘与翼内肌 之间进入脓腔。
精品课件
向前-颊间隙,
向后-咽旁间隙 向外-咬肌间隙
精品课件
通连: 向下-舌下,颌下间隙,
通连:
精品课向件 后-咽旁间 隙 。
通连:
精品课件 颅内-颅 底神经血 管。
(五):颞下间隙(infratemporal space)
1.部位:颅中窝底。
2.界限:前界为上颌结节及上颌颧突 后面,后界为茎突及茎突诸精品课肌件 ;内界 为蝶骨翼突外板的外侧面,外界为下 颌支上份及颧弓,上界为蝶骨大翼的 颞下面和颞下嵴;下界借助翼外肌下 颌平面与翼下颌间隙分界。
一:颌面部间隙
精品课件
(一):眶下间隙(infraorbital space) 1.部位:眶下方 2.界限: 上界-眶下缘 下界-上颌骨牙槽突 内界-鼻侧缘 外界-颧大精品肌课件 前界-表情肌 后界:以尖牙窝为中心的上颌骨前壁。
3.内容:蜂窝组织,眶下神经及血管,眶下淋巴结。
4.通连:
向后-颊间隙。有面静脉及面动脉经过,
向后-咬肌间隙 与翼颌间隙 向前-眶下间隙 向精品上课件 -颞间隙与 颞下间隙。
精品课件
向前-眶下间隙
颊间隙感染
精品课件
磨牙根尖部位的感染而致
6、临床特点:取决于脓肿形成的部位,颊部皮肤皮肤 或黏膜下的脓肿,病程进展缓慢,肿胀或肿胀的范围较 为局限,但感染波及颊脂垫时,炎症发展迅速,肿胀范 围波及整个颊部,并可向相通间隙扩散,形成多间隙感 染。 7、切口:脓肿形成后应按脓肿部位决定精品课由件 口内或从面 部作切开引流。口内切口应在脓肿低位,即口腔前庭、 下颌龈颊沟之上切开;颊部皮下脓肿可在脓肿浅表皮肤 沿皮肤皱折线切开。广泛颊间隙感染应从下颌骨下缘以 下1~2cm做平行于下颌骨下缘的切口,从切口的皮下向 上潜行钝分离进入颊部脓腔。
口腔专业三基试题及答案

口腔专业三基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下列哪项不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A. 感染途径多样
B. 感染扩散迅速
C. 感染局限于局部
D. 易形成脓肿
答案:C
2.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
A. 血运丰富
B. 淋巴组织丰富
C. 无骨骼支撑
D. 皮肤粘膜化
答案:C
3. 以下哪项不是牙周病的主要病因?
A. 牙菌斑
B. 牙石
C. 遗传因素
D. 口腔卫生习惯良好
答案:D
二、多选题
1. 以下哪些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常见途径?
A. 牙源性感染
B. 腺源性感染
C. 外伤性感染
D. 血源性感染
答案:ABCD
2.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哪些?
A. 蜂窝织炎
B. 脓肿
C. 败血症
D. 骨髓炎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 口腔颌面部感染通常不会扩散到全身。
答案:错误
2. 口腔颌面部的血运丰富,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答案:错误
3. 牙周病的发生与口腔卫生习惯无关。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
1. 简述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常见症状。
答案: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功能障碍等。
2. 描述牙周病的预防措施。
答案:牙周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口腔检查、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以及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五、论述题
1. 论述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原则。
答案: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原则包括及时控制感染源、使用抗生素治疗、局部引流、支持治疗以及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口腔外科(医学高级):口腔颌面部感染考点三

口腔外科(医学高级):口腔颌面部感染考点三1、配伍题放射性骨髓炎治疗应()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急性期治疗应()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慢性期治疗应()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慢性期治疗应()A.刮除死骨、拔除病灶牙B.抗感(江南博哥)染、切开引流C.搔刮死骨、注意保护牙胚D.配合高压氧治疗E.局部湿敷正确答案:D,B,A,C2、名词解释智齿冠周炎正确答案:下颌第3磨牙萌出过程中,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因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故称为智齿冠周炎。
3、多选颜面部疖痈治疗可采用()A.湿敷B.热敷C.石炭酸烧灼D.切开引流E.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正确答案:A, E4、名词解释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正确答案:是因鼻咽癌或口腔颌面部癌肿进行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引起放射性颌骨坏死,继发感染而形成骨髓炎,是目前较常见的疾病。
5、填空题眶下间隙感染多来自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根尖感染,较少来自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化脓性感染。
正确答案:上颌前牙;第1前磨牙;鼻侧;上唇底部6、单选关节坏死性肉芽肿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以炎症溃疡,坏死为主B.中线发病C.可造成口鼻瘘孔D.常有恶臭E.血清华康氏反应(+)正确答案:E7、单选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绿脓杆菌D.厌氧菌E.肺炎球菌正确答案:B8、单选智齿冠周炎不能直接扩散到()A.颞间隙B.颊间隙C.咬肌间隙D.翼颌间隙E.咽旁间隙正确答案:A9、判断题面颈部淋巴结炎以继发于牙源性及口腔感染为最多见。
正确答案:对10、单选眶下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灶牙是()A.4321┻1234B.543┻345C.654┻456D.765┻567E.876┻678正确答案:A11、单选咬肌间隙感染切排时应注意避免损伤()A.腮腺导管B.舌神经C.舌下神经D.舌动脉E.面静脉正确答案:B12、多选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病原菌有()A.铜绿假单胞菌B.结核杆菌C.梅毒螺旋体D.放线菌E.厌氧菌正确答案:B, C, D13、问答题试述下颌第3磨牙冠周炎的治疗原则及处理措施。
皮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

皮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皮肤感染是指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结构的感染。
常见的皮肤感染包括蜂窝织炎、脓皮病、蜂窝组织炎、疖痈等。
抗生素在治疗皮肤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正确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蔓延,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相应的药物至关重要。
一、常见皮肤感染的病原体在选择抗生素治疗方案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常见皮肤感染的病原体。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在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二、针对不同细菌的抗生素选择1. 革兰阳性细菌感染革兰阳性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对于轻度感染,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V和阿莫西林都是合理的选择。
而对于中度和重度感染,可以考虑青霉素G的静脉使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通常需要使用青霉素酶稳定剂,如氧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
2. 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包括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对于轻度感染,口服泰能类抗生素如头孢唑林、头孢地尼等是有效的选择。
而对于中度和重度感染,可以考虑静脉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
3. 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于重度感染或存在多种细菌感染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
联合用药可以扩展抗菌谱,提高治疗效果。
常用的抗生素联合方案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联合使用。
三、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皮肤感染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
2. 根据病原菌选择药物根据感染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尽量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3.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应关注患者是否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4. 注意抗生素的合理剂量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来决定合理的给药剂量。
蜂窝织炎的护理

3
其他原因
其他一些原因包括化学烧伤、热损伤、放射损 伤等。
预防措施
清洁伤口
皮肤外伤后,应立即用清水清 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消毒
使用消毒剂如酒精或碘伏消毒 伤口,以杀死细菌和病毒。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与感染源接触以预防感染 。
霜,保持皮肤湿润,以减少皮 肤外伤和感染的风险。
家庭自我护理建议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和充足的睡眠。
避免感染
患者应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如患者发现伤口出现异常情况,如红肿、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如B超、CT等,以了解病变范围和深度。
诊断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定炎症部位和性质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并根据临床表现和评估结果 ,确定炎症部位和性质。
鉴别诊断
蜂窝织炎应与丹毒、淋巴管炎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误 诊误治。
并发症评估
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了解是否有并发症发生,如败血症 、休克等。
避免长时间坐立或站立,适当休息和活动,有助 于缓解疼痛不适。
家庭和社会支持
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社会团体的参与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06
出院后护理及康复
出院指导与随访
定期换药
出院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疼痛管理
出院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伤口疼痛,应遵医嘱使 用止痛药,并注意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蜂窝织炎的护理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病因及预防 • 临床表现及评估 • 护理原则和方法 • 营养及生活护理 • 出院后护理及康复
口腔颌面外科学

3)强有效抗菌素: 先锋霉素,西力欣,复达新。 要求:足量,有效,静脉给药,及时 作血、分泌物培养,指导用药。 4)支持疗法:按需补足液体,少量多次 输新鲜血。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 对有呼吸困难者,应尽快作气管切
开术,防窒息。
3. 尽早切开引流
1 )目的:减压、减毒素吸收,防炎症 扩散,软组织坏死及呼吸道梗阻。
2)切开引流方法:一侧下颌至对侧下 颌弧形切口,必要时作倒T形切口。 对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敞开湿敷。 3%双氧水清洗。
3) 湿敷药物
1/5000高锰酸钾液
3%高渗盐水
热:
功能障碍:张口受限,下唇麻木感。
(四) 治疗原则
1、口内切口
2、口外切口
口外切口好于口内切口。 位置低,引流好,但口外切口留疤痕。
【颌下间隙感染】
(一) 局部解剖
位于颌下三角区。
内容:颌下腺,颌外动、静脉,淋巴组织。
(二) 感染来源
(三) 临床表现
肿胀以颌下区为中心,局部皮肤纹理消失; 炎症剧烈时,红肿可扩至面颊、颈部。
下颌牙,冠周炎,骨髓炎,淋巴腺炎,
扁桃腺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金葡菌,链球菌。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厌氧菌,腐 败坏死性细菌。
(三) 临床表现
1. 三间隙感染症状之 综合。
2.呼吸困难。
3. 全身症状:高烧, 脉快弱,呼吸短促, 表情淡漠,反应迟 钝,血压下降。
陈速
(三) 临床表现(续)
3· 切开引流(续)
5) 探查骨面:切开 时,应同时探查 骨面是否粗糙, 可同时作搔刮。 6) 换药:保持引流 通畅,引流条由 深至浅,伤口不 要过早封闭。
急性蜂窝组织炎健康宣教

急性蜂窝组织炎健康宣教
一、概念
指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二、治疗原则
早期蜂窝织炎,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或以金黄散、鱼石脂膏外敷等,若形成脓肿切开引流。
三、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监测生命体征;特殊部位,如口底、颌下、颈部等蜂窝织炎,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3.做好脓肿切开后引流护理: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渗湿敷料,避免受压。
4.做好安全管理。
预防跌倒、坠床发生。
四、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损伤,受伤后及早医治。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2017年6月第6版
拟定人:何** 审核人:
修订日期:2020年8月
拟定日期:2019年4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源性颌面蜂窝织炎75例

置 人 六 神 丸 粉 , 敷 加 味 金 芙 膏 ; 霉 素 8 0万 加 入 外 青 0
1 葡 萄糖 及 0 5 甲 哨 唑 ml 脉 滴 人 。患 者 第 2 0 . 静 天 局 部 肿 胀 即 明 显 消 退 , 口度 3 m , 痛 明 显 缓 张 c 疼 解 , 续 3天 上 述 治 疗 , 者 症 状 基 本 消 失 , 连 患 1周 后 拔 除 而痊 愈 。
维普资讯
・
34 ・
江 苏 中医药 20 0 2年 第 2 3卷 第 1 0垮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牙 源 性 颌 面 蜂 窝 织 炎 7 5例
南 京 市 中 西 医 结 合 医 院 ( 1 0 4 金 和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
i 囊
・: : :・:・ : : : :・ : :・: ・: :・: : : :
l 一 般 资 料
谢 某 , , 9岁 , 生 。 9 8年 8月 1 女 1 学 19 1日来 我 院
就诊 。
本 组 1 2例 患 者 , 性 5 0 男 9例 , 性 4 女 3例 ; 龄 年 1~6 6 4岁 , 1 ~2 以 8 6岁 居 多 。其 中颊 肌 间 隙 蜂 窝 织 炎 3 6例 , 肌 间 隙蜂 窝 织 炎 2 嚼 4例 , 颌 间 隙 蜂 窝 织 翼 炎 2 2例 , 下 间 隙蜂 窝织 炎 1 眶 6例 , 下 间 隙 蜂 窝 织 舌 炎 4例 。随 机 分 为治 疗 组 7 5例 , 照 组 2 对 7例 。
牙源性颌面蜂窝织炎 中西医结合
例 , 效 1 无 3例 , 有 效 率 5 . 5 。两 组 之 间差 异 均 总 18 有 显 著性 , =3 . 4 P< 0 O 1 51 , .0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疗指南(2022年版)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也称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颌骨、肌肉、筋膜、皮肤之间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散性化脓性炎症。
如感染局限则称为脓肿。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各类型的间隙感染,其中包括眶下间隙、颊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颞间隙、颞下间隙、下颌下间隙、颏下间隙、咽旁前间隙。
本指南不适用口腔颌面部重症、复杂的多间隙感染。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1.全身反应:轻症者全身无明显反应,重症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等。
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休克、脓毒血症时,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2.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皮温高,皮肤紧张发亮、触之发硬、有压痛,可有可凹陷性水肿或波动感。
并伴功能障碍,如开口或吞咽困难、呼吸道梗阻等。
(二)专科检查检查可发现感染的典型表现:局部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
感染中心区域可出现可凹陷性水肿;若脓肿形成,可触及波动感。
可在肿胀最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如果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三)辅助检查1.影像学检查平片检查:标准牙片可以显示患牙牙体、根尖周、牙周的情况。
曲面体层片对于病灶牙的定位很有帮助,并对颌骨骨髓炎病变范围、破坏程度或形成死骨的部位提供可靠的依据。
CT和MRI检查:脓腔在增强CT上显示为环状增强影像,而脓腔内部则显示为密度较低区域。
与螺旋CT相比,锥形束CT成像较快且辐射剂量更小,也可用于感染的检查。
但锥形束CT对骨和牙齿等高密度组织显像较好,而对于软组织感染性病变的显像较差。
MRI检查可对深部脓肿进行较好的诊断,但其对骨骼和牙齿等结构的显示不如螺旋CT。
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确定是否存在脓肿,但适用于较为浅表的脓肿。
此外,超声还可以引导脓肿穿刺或切开引流手术。
2.实验室检查在炎症的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比率增高。
在重度感染或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之后,白细胞计数可无明显增加,但有核左移及中毒性颗粒出现。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37例临床分析

毒 , 解 蛇 毒 的功 效 , 白芷 混 合 长 期 储 存 不 变 质 ; 蚣 有 解 有 与 蜈 蛇 毒 功 效 , 辛 温 有 小 毒 , 走 窜 , 风 定 痛 , 用 较 强 。上 性 善 截 作
述 3药 组合 有 解 蛇毒 、 肿 胀 、 疼 痛 , 协 同 作 用 。米 醋 能 消 止 有
[] 高 2
琛 . 西 医结 合 治 疗 蝮 蛇 咬 伤 3 6例 体 会 [ ] 蛇 志 ,0 1 中 4 J. 20 ,
1 ( ): 9 3 . 3 4 2 — 0
E3 龚旭初 , 晓雯, 3 丁 陈
旭 , . 蛇 咬 伤 中 医结 合 治 疗 18 等 蝮 50例
[] 蛇 志 ,0 9 2 ( )4 -3 J. 2 0 , 1 1 : 14 .
张 力性 水泡 。咬 伤 上 肢 者 可从 咬 伤 处 肿 至 肩 背 部 , 伤 下 肢 咬 者从 咬 伤 处 肿 至 腹 股 沟 或 腹 部 。将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1 例 ) 1O 和对 照组 ( 0例 ) 两 组 患 者 的一 般 资 料 比较 无 差 异 5 ,
性。
比较 差 异有 显 著 性 ( < O 0 ) 显示 治疗 组 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P .5 , 典 型 病 例 : 1 患 者 , , 2岁 , 2 0 年 6月 5日上 午 例 : 男 3 于 07 1 0时 在 山 林 处作 业 时 不 慎 被 蛇 咬 伤 右 足 背 部 , 痛 、 胀 明 疼 肿 显 , 能 站 立 , 他 人 送 往 医 院 。检 查 见 : 足 背 部 近 踝 关 节 不 被 右
黑 紫 , 胀 至 肩 背 部 , 水 泡 。诊 断 : 蛇 咬 伤 , 血 型 。予 肿 有 蝮 瘀 外 敷 蛇 伤 1 方 药 , 刺 “ 邪 ” 以排 泄 毒血 水 , 天 1 , 号 针 八 穴 每 次
口腔科学教案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科学教案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损伤课程名称:口腔科学授课周次:1授课类型:☑理论□实验/实训□练□讨论□复教学对象:16级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总学时数:16本次课学时数:2授课日期:2019/10/7授课班级:无授课题目: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损伤教学目的与要求:本次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熟悉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熟悉颌周蜂窝织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了解常见的蜂窝组织炎(嚼肌间隙、眶下间隙、颌下间隙、口底蜂窝炎)的诊断要点,了解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及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急救处理,熟悉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熟悉颌骨骨折和颧骨、颧弓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重点:颌面部感染的治疗方法,颌面部损伤的处理。
教学难点:颌面部感染的来源,颌面部损伤的诊断(骨、牙、软组织)。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1.颌面部感染的四个特点:多腔道沟通外界、牙源性感染居多、潜在间隙多、血液及淋巴循环丰富。
颌周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原则需要根据炎症不同时期,注重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2.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是最常见的骨髓炎,放射性骨髓炎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但是可以预防。
面部疖痈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处理原则不同,切忌热敷、挤压。
3.牙源性、颌面部感染引起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及脑脓肿是严重颅内合并症,需要提供更多的病例及图片以让学生印象深刻。
4.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和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相关,需要将基础解剖和临床结合讲解。
要点小结:1.学生需要掌握颌面部感染的四个特点和颌周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原则。
2.学生需要了解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和放射性骨髓炎的区别,以及面部疖痈的处理原则。
3.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及脑脓肿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4.学生需要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以及颌骨骨折和颧骨、颧弓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作业及思考题:1.学生需要收集智齿冠周炎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并发症,并总结采用过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如何。
蜂窝织炎的护理PPT课件

04
康复情况:经过一周治疗,患者 症状明显缓解,出院后定期复查
护理措施
保持患处清洁, 避免感染
抬高患肢,减 轻水肿
定时观察患处, 记录病情变化
遵医嘱使用药物, 如抗生素、止痛 药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饮食清 淡、避免熬夜等
定期复查,确 保病情得到有 效控制
护理效果评估
症状缓解:疼痛、 红肿、发热等症 状得到缓解
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临床实践
肤炎症,需要及时有效的护理
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护理知识
03
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护理 04
研究展望:未来将继续关注蜂窝织炎
措施和方法
的护理研究,以期提高护理效果
护理建议和注意事项
1
保持患处清 洁,避免感
染
2
保持患处干 燥,避免潮
湿
3
避免抓挠, 防止病情恶
化
4
05
观察患者饮食、睡眠等生活 状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抗生素:根据病情选择 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
素、头孢菌素等
抗炎药:如非甾体抗炎 药,可减轻炎症反应
外用药:如炉甘石洗剂, 可缓解局部瘙痒和疼痛
抗过敏药:如抗组胺药, 可减轻过敏反应
局部护理:保持患处清 洁、干燥,避免抓挠,
防止感染
生活护理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提高免疫力
5
及时就医, 遵循医嘱进
行治疗
谢谢
刀客特万
蜂窝织炎的护理PPT课件
目录
01. 蜂窝织炎概述 02. 蜂窝织炎的护理要点 03. 蜂窝织炎的护理案例分析 04. 蜂窝织炎的护理知识拓展
蜂窝织炎概述
定义和病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面部蜂窝织炎感染治疗的原则
导语:面部蜂窝组炎,会对面部的形象构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那么会发展很快,对于面部的伤害也是很大的,所以很多患者,就想具
面部蜂窝组炎,会对面部的形象构成很大的危害,而且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那么会发展很快,对于面部的伤害也是很大的,所以很多患者,就想具体了解一下治疗的原则,那么为了你能尽快的让面部蜂窝组炎康复,就来尽快的看看下面介绍。
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是指口腔、颌周组织及颈上部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在正常的颌面解剖结构中,存在着潜在的彼此相连的筋膜间隙,各间隙内充满着脂肪或疏松结缔组织。
感染累及潜在的间隙内的结构,初期表现为蜂窝织炎;在脂肪结缔组织变性坏死后,则形成脓肿。
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甚至可沿血管、神经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纵隔炎、脑脓肿、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蜂窝织炎包括:眶下间隙感染、颊间隙感染、咀嚼肌间隙感染、翼下颌间隙感染、颞间隙及颞下间隙感染、颌下间隙感染、口底多间隙感染、咽旁间隙感染、颏下间隙感染、舌下间隙感染等。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均为继发性,常为牙源性感染(智齿冠周炎、牙槽脓肿、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和腺源性感染(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涎腺炎)扩散所致,损伤性、医源性、血源性感染较少见。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原则是提高全身抵抗力和消炎治疗。
脓肿形成则切开引流。
分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个方面。
①局部治疗:注意局部安静,避免不良刺激,尽量减少咀嚼、说话等局部活动。
局部可外敷中药芙蓉膏、如意金黄散等;炎症初期主要是消肿、散淤、止痛,可外敷六合丹、抑阳散、金黄散等成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