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总结出适合我省实际的 青稞良种繁育技术指标,可完善我省青稞的标准化生产,确 保青稞良种种子的质量,对加快青稞新品种推广,保持新品 种优良种性,增加优良品种的覆盖度,提高青稞统一供种率, 在生产上更好地发挥增产增收作用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主要起草过程 (一)前期研究基础 该标准立项后,结合我省“一优两高”发展战略,青海省 农林科学院作物所标准制定小组立即着手进行有关青稞良 种繁殖技术方面的省内外调研及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查新 工作,在大量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良繁殖技术相关的技术 资料,并按制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在青海省农 林科学院育种试验基地、海南州贵南县唐格木农场、海北州
严格遵循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所规定的标准编写要 求起草了“青稞良繁殖技术规范”制定初稿,2019 年 10 月, 起草小组成员对标准的草案进行了数次修改,形成了征求意 见稿。
2019 年 12 月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广泛征求了我省来自 标准化信息管理、生产、科研和推广单位的相关专家的意见, 专家从规范编写的格式、专业术语的应用、试验设计的合理 性等提出了多项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对专家的意见进行 了梳理汇总,并按照提出的初审意见,对标准进行了认真修 改后形成了《青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送审稿。
《青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标 准 名 称: 青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
项 目 编 号:
2019-ZD-67
制、修订类型:
制定
主要起草单位: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归 口 单 位: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起草时间: 2019 年 01 月---2019 年 12 月
《青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19 年 02 月,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 学院)申请,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申报,青海省市场监督 管理局下达“关于印发 2019 年青海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计划的通知的函(青市监函〔2019〕148 号)”,批准《青 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2019-ZD-74)地方标准的制定。
门源县北山乡沙沟梁村青稞高寒区育种试验基地和青海省 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展了良种繁殖技术相关实验,为 本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实验数据。
(二)成立起草小组,开展基础工作 标准制定计划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及时成立了标准起 草小组,讨论了标准的内容提纲以及工作计划,明确了已完 成工作和需要补充的工作内容,查阅了国内外同类标准及资 料,并进行了收集、整理、对比分析,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专业技术人员研制并制定 《青稞良繁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三)明确编制提纲,确定标准框架 在明确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进度后,在 2015 年至 2018 年 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种试验基地、海北州门源县北山乡沙 沟梁村青稞高寒区育种试验基地完成的原种繁殖和和草害 防控工作基础上,2019 年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唐格木农 场和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展了良种繁殖和种 子质量综合评价试验,最终总结出青稞良种繁殖技术模式。 制定小组通过认真研究讨论,提出了制定提纲,敲定了制定 规范的框架。 (四)起草标准文本,征求意见并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9 年 08 月,起草人员认真查阅了标准修订的有关文 件,对标准的格式、内容、术语表达方式等进行了深入学习,
(二)起草单位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三)主要起草人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任务分工
姚晓华 女 副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标准起草人
吴昆仑 男 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栽培技术研制
姚有华 男 副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参与起草
谢德庆 男 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栽培技术验证
白羿雄 男 助理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气象因子调查
安立昆 男 助理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病草害防治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
青稞是青藏高原的独有物种,在西藏、青海、甘肃、四
川等青藏高原藏民族聚居区,青稞是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也是我国青稞的主要产区。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青稞作 为高原特色作物,是高海拔地区的主导产业,青稞生产是推 动畜牧业、带动加工业、稳定藏区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的纽 带。然而,随着近年来青稞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种植面积 逐年扩大,在良种生产技术缺乏,导致良种生产效率低,优 良种子供应不足、统供率低,种植户采用串换种、自留种比 例较大,导致优良青稞品种的种性严重退化,进而影响了青 稞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一)供试青稞品种
“昆仑14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院作物所、国家大麦青 稞产业技术体系青稞育种岗位科学家科研团队针对不同青 稞生态区对不同青稞品种的需求,以“白91-97-3”为母本、“昆 仑1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并结合南繁加代、多生态区 鉴定等技术手段培育的粮草双高青稞新品种,具有高抗倒 伏、高产、高赖氨酸含量等诸多优点,2013年通过青海省农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通过国家鉴定,是青海省 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青稞品种。该品种春性,生育期107~ 111d,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90.4~97.4cm植株繁茂性 好,秸秆产量高,粮:草=1:1.55,粮草双高。穗全抽出,穗茎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 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
(一)制定原则
规程的整个起草过程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并遵循“科 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普遍性”原则。
(二)制定依据 本规程根据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 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标准内容。 (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技术推广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是本标 准起草的主要依据,不存在任何冲突。《青稞良种繁殖技术 规范》是按照《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 析、《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 度鉴定、《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等标准要求, 主要以“青稞良种繁殖技术”的相关试验结果,经生产实践验 证、多点调查验证、标准使用者的反匮意见等作为制定依据, 在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编写的,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和强制性标准没有抵触。
三、主要起草过程 (一)前期研究基础 该标准立项后,结合我省“一优两高”发展战略,青海省 农林科学院作物所标准制定小组立即着手进行有关青稞良 种繁殖技术方面的省内外调研及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查新 工作,在大量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良繁殖技术相关的技术 资料,并按制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同时在青海省农 林科学院育种试验基地、海南州贵南县唐格木农场、海北州
严格遵循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所规定的标准编写要 求起草了“青稞良繁殖技术规范”制定初稿,2019 年 10 月, 起草小组成员对标准的草案进行了数次修改,形成了征求意 见稿。
2019 年 12 月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广泛征求了我省来自 标准化信息管理、生产、科研和推广单位的相关专家的意见, 专家从规范编写的格式、专业术语的应用、试验设计的合理 性等提出了多项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对专家的意见进行 了梳理汇总,并按照提出的初审意见,对标准进行了认真修 改后形成了《青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送审稿。
《青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标 准 名 称: 青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
项 目 编 号:
2019-ZD-67
制、修订类型:
制定
主要起草单位: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归 口 单 位: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
起草时间: 2019 年 01 月---2019 年 12 月
《青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2019 年 02 月,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 学院)申请,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申报,青海省市场监督 管理局下达“关于印发 2019 年青海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计划的通知的函(青市监函〔2019〕148 号)”,批准《青 稞良种繁殖技术规范》(2019-ZD-74)地方标准的制定。
门源县北山乡沙沟梁村青稞高寒区育种试验基地和青海省 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展了良种繁殖技术相关实验,为 本地方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实验数据。
(二)成立起草小组,开展基础工作 标准制定计划下达后,项目承担单位及时成立了标准起 草小组,讨论了标准的内容提纲以及工作计划,明确了已完 成工作和需要补充的工作内容,查阅了国内外同类标准及资 料,并进行了收集、整理、对比分析,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专业技术人员研制并制定 《青稞良繁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三)明确编制提纲,确定标准框架 在明确拟订标准编制工作进度后,在 2015 年至 2018 年 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种试验基地、海北州门源县北山乡沙 沟梁村青稞高寒区育种试验基地完成的原种繁殖和和草害 防控工作基础上,2019 年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唐格木农 场和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展了良种繁殖和种 子质量综合评价试验,最终总结出青稞良种繁殖技术模式。 制定小组通过认真研究讨论,提出了制定提纲,敲定了制定 规范的框架。 (四)起草标准文本,征求意见并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9 年 08 月,起草人员认真查阅了标准修订的有关文 件,对标准的格式、内容、术语表达方式等进行了深入学习,
(二)起草单位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三)主要起草人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任务分工
姚晓华 女 副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标准起草人
吴昆仑 男 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栽培技术研制
姚有华 男 副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参与起草
谢德庆 男 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栽培技术验证
白羿雄 男 助理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气象因子调查
安立昆 男 助理研究员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 病草害防治
二、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
青稞是青藏高原的独有物种,在西藏、青海、甘肃、四
川等青藏高原藏民族聚居区,青稞是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也是我国青稞的主要产区。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青稞作 为高原特色作物,是高海拔地区的主导产业,青稞生产是推 动畜牧业、带动加工业、稳定藏区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的纽 带。然而,随着近年来青稞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种植面积 逐年扩大,在良种生产技术缺乏,导致良种生产效率低,优 良种子供应不足、统供率低,种植户采用串换种、自留种比 例较大,导致优良青稞品种的种性严重退化,进而影响了青 稞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一)供试青稞品种
“昆仑14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院作物所、国家大麦青 稞产业技术体系青稞育种岗位科学家科研团队针对不同青 稞生态区对不同青稞品种的需求,以“白91-97-3”为母本、“昆 仑12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并结合南繁加代、多生态区 鉴定等技术手段培育的粮草双高青稞新品种,具有高抗倒 伏、高产、高赖氨酸含量等诸多优点,2013年通过青海省农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通过国家鉴定,是青海省 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青稞品种。该品种春性,生育期107~ 111d,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90.4~97.4cm植株繁茂性 好,秸秆产量高,粮:草=1:1.55,粮草双高。穗全抽出,穗茎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 规、标准的关系(必要项)
(一)制定原则
规程的整个起草过程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并遵循“科 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普遍性”原则。
(二)制定依据 本规程根据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 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标准内容。 (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与本标准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技术推广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是本标 准起草的主要依据,不存在任何冲突。《青稞良种繁殖技术 规范》是按照《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 析、《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真实性和品种纯 度鉴定、《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等标准要求, 主要以“青稞良种繁殖技术”的相关试验结果,经生产实践验 证、多点调查验证、标准使用者的反匮意见等作为制定依据, 在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编写的,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规章和强制性标准没有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