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复习整理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知识点整理)

1、工业设计的定义:工业设计是科学与美学、科技与艺术相溶合的综合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工业化批量生产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以及装饰等诸多因素,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各种角度做综合研究、处理和创造,以确定一种能满足人类现代或将来生活需要的物质形式。
2、现代工业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广义工业设计(Generalized Industrial Design)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
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狭义工业设计(Narrow lndustrial Design)单指产品设计,即针对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生的工具装备的需求所作的响应。
包括为了使生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
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与匹配。
3、工业设计的生产要符合机械化、批量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生产技术特征。
4、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
第二:物体接触面粗糙;第三: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摩擦分类:(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对在它表面上滚动的物体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静摩擦: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它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无限地增大,当推力增大到超过最大静摩擦时,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5、力的平衡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工业设计知识点归纳

工业设计知识点归纳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产品设计、创新、市场、用户体验等方面。
在工业设计的学习和实践中,有一些核心的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工业设计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创意开发与设计过程1. 项目立项与市场分析:包括市场调研、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等,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来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
2. 创意脑暴:通过集体或个人的创意思维方法,产生创造性的灵感和理念。
3. 概念设计与初步设计:将创意转化为初步的设计方案,包括手绘草图、电子手绘、3D建模等。
4. 详细设计与工程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细化和完善,包括尺寸、构造、材料等方面的考虑,并生成最终结果的工程图纸。
5. 原型制作与验证: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原型,并通过测试和用户反馈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用户体验。
6. 产品改进与优化:根据测试和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外观。
二、人机工程学与人因工程1. 人体工学: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产品,提高人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舒适度。
2. 用户体验设计:关注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感知和体验,包括用户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人机交互等,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3. 人机工程学:将人的认知、人体动力学和人工机器系统的工作要求等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人机系统的高效运作和人的舒适感。
三、材料与制造工艺1. 材料选择与应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选择与产品设计目标相匹配的材料。
2. 制造工艺:了解各种产品制造工艺,包括注塑成型、压铸成型、冲压成型等,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制造性和成本控制。
四、人工智能与智能产品设计1. 人工智能技术: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将其应用于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
2. 智能产品设计:针对智能产品的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智能算法、用户界面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与应用。
五、可持续设计与绿色设计1. 可持续设计理念:关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材料选择、制造过程、使用阶段到废弃处理等环节,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业设计知识点总结

工业设计知识点总结工业设计是指将艺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等知识融合于产品设计中,以满足用户需求、增强产品竞争力的一门学科。
在工业设计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对工业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产品设计理论产品设计理论是工业设计的基础,它包括了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等内容。
设计思维是指设计师通过观察、洞察和思考等方式来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设计方法是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如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等。
设计原则是指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如人机工程学原则、美学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二、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人类认知特征、人体工程学和用户体验等方面。
在工业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非常重要。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体工学原理,以确保产品的人体工程学设计符合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另外,设计师还需要关注用户体验,通过用户研究和用户测试等方法来评估和改进产品的易用性和满意度。
三、材料与制造工艺材料与制造工艺是指在产品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范围,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来满足产品的需求。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了解不同制造工艺的原理和流程,以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可行性和质量控制。
四、造型设计造型设计是指产品外形、结构和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通过造型设计来使产品具有美感和与众不同的外观特点。
在进行造型设计时,设计师可以运用比例、结构、线条和色彩等元素来打造产品独特的形象和风格。
五、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中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设计师需要选择环保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减少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延长产品寿命周期、可拆卸和可再利用等设计策略,以实现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六、用户研究用户研究是指通过对用户需求和行为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获取对产品设计有价值的信息。
工业设计专业基础知识点

工业设计专业基础知识点工业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运用设计原理和技术,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功能性和美观性的产品。
作为一名学习工业设计的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工业设计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1. 设计原理和方法:工业设计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和满足用户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师需要掌握一些设计原理和方法。
比如人机工程学、心理学、材料科学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设计师提高产品的人性化、可用性以及材料的选择。
2.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产品的设计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了解人体的人体尺寸、人体工程学数据以及人体动作等,以便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产品。
3. 造型设计:造型设计是工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产品的外观和形态。
设计师需要熟悉各种造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例如线条、形状、比例等,以便创建具有美学价值和吸引力的产品。
4. 色彩设计:色彩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观。
设计师需要了解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如色相、明度、饱和度等,并灵活运用在产品的设计中,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5. 材料与工艺:材料与工艺是工业设计的关键点之一。
设计师需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来制造产品。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如注塑、冲压、成型等,以确保产品的制造品质和成本控制。
6. 产品结构设计: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设计的基础,涉及到产品的组成部分、装配方式以及内部结构等。
设计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工程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产品具备良好的结构稳固性、易于组装和维修。
7. 创新与市场调研: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设计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以不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设计。
同时,市场调研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设计师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以便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市场的因素。
工业设计师必背知识点汇总

工业设计师必背知识点汇总在本文中,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工业设计师必备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设计工具的使用,旨在帮助工业设计师提升专业素养和设计能力。
1. 设计原则- 简约原则:遵循“Less is more”理念,尽量简化设计元素,突出主题。
- 人性化设计:以用户为中心,考虑用户需求,提高产品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 一致性设计:确保设计在整体上保持一致,形成品牌形象和风格。
2. 色彩与材质- 色彩理论: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和色彩对情绪的影响。
- 材质选择:了解不同材质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为产品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
3. 人机工程学- 人体测量学:了解人体尺寸和舒适度的相关知识,避免设计出现不合理的人体工程学问题。
- 人机界面设计:关注用户与产品的交互方式,设计易操作、易操作、符合人机工程学的界面。
4. 创意方法与技巧- 脑暴法:提倡大胆发散思维,寻找创意灵感。
- 故事板:通过故事情节的展示来传达设计意图和用户体验。
- 原型设计:通过制作产品原型来测试和改进设计。
5. CAD和其他设计工具- CAD软件: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AutoCAD等。
- 图像处理软件: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等工具,进行产品渲染和展示。
6.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研发流程:了解产品从概念到上市的全过程,掌握项目管理技巧。
- 可持续设计: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因素。
7. 市场趋势与竞争情报- 趋势研究:关注行业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把握市场趋势。
- 竞争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和市场策略,为设计提供参考。
8. 沟通与团队合作- 绘图与表达能力:掌握手绘和绘图软件,准确表达设计意图。
- 团队合作:与产品经理、工程师等其他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这些知识点只是工业设计师所需了解的一部分,实际上,工业设计领域的知识是非常广泛和多样化的。
工业设计知识点汇总

工业设计知识点汇总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工业设计中的关键知识进行汇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技巧。
一、设计原则1. 简约原则:在工业设计中,简约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方向。
简约设计强调简单、明了的形式,以及去除多余的装饰和细节。
通过简约设计,产品能够更好地传递其功能和美学,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功能性原则:工业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具有良好功能的产品。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确保设计能够满足功能需求,并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用户体验。
3. 人机工程学原理: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产品设计应考虑用户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
人机工程学原理包括人体工程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机界面设计等,需要设计师将这些原理应用到产品的外形、材料、技术和交互界面等方面。
二、设计过程1. 用户研究:在工业设计中,了解用户需求至关重要。
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调研等方法,设计师可以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喜好和需求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指导设计师进行产品设计,并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 创意生成:创意生成是工业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设计师需要结合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进行头脑风暴和形象思维,提出创新的设计概念。
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经验和灵感,为产品设计带来新的元素和价值。
3.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将创意转化为初步设计方案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会进行快速的草图绘制和模型制作,以呈现设计概念的外观和功能。
概念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吸引力,并为后续的详细设计提供参考。
4.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是将概念设计落实为具体产品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细节,包括尺寸、材质、色彩和制造工艺等。
设计师还需要进行工程性设计,确保产品能够实际制造并达到预期的功能和质量要求。
三、材料和制造工艺1. 材料选择:在工业设计中,选择适合的材料对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工业设计基础复习

工业设计基础复习填空题1.设计被分为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环境设计三大类。
2.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3.我国明代家具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四方面的重要因素:(1)注意意匠美、(2)注意材料美、(3)注意结构美、(4)。
注意工艺美4.古希腊建筑中主要的三种分别是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5.欧洲浪漫时期的设计风格主要是巴洛克和洛可可。
6.1851年第一次国际博览会又称为“水晶宫”,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召开。
7.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莫里斯、阿什比。
8.新艺术运动主要是以比利时(国家)、法国(国家)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9.哥特式、洛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
10.比利时的新艺术风格被成为比利时线条和鞭线,其特点是缠绕和螺旋扭曲的植物线条,代表人物是维尔德,和霍尔塔11.新艺术运动中,西班牙设计大师安东尼·高蒂最重要的作品是他为之投入了四十年之久,并且至死仍未能完成的神圣家族教堂12.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从传统艺术的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舞台艺术的影响、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
13.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出现了一场由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设计师发起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14.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罗斯和荷兰。
15.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
16.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创建人是穆特休斯。
17.格罗披乌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师、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1919年3月20日,他在德国魏玛市创建了包豪斯。
18.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分别是:(1)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
工业设计基础知识点整理

工业设计基础知识点整理工业设计,作为一门融合了技术、艺术与创新的学科,对于提升产品的品质、用户体验以及企业的竞争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工业设计的基础知识点。
一、工业设计的定义与范畴工业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使其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具备更好的外观、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
其范畴广泛,涵盖了从日常用品如手机、家具,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等各类产品。
工业设计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外观造型,更注重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以及用户需求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
它旨在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用户创造更有价值、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二、工业设计的历史发展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那个时候,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使得产品的形态和功能开始发生变化。
20 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运动对现代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形式追随功能,注重设计与工艺的结合,推动了工业设计的现代化进程。
战后的美国,工业设计迅速发展,注重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形成了以流线型为代表的设计风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工业设计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从注重产品的外观到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流程与方法工业设计通常遵循一套系统的流程,包括调研、分析、概念设计、方案细化、原型制作以及最后的生产和市场推广。
调研阶段,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需求、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等信息,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分析阶段则是对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和机会点。
概念设计阶段是发挥创造力的时候,设计师会提出多个创新的设计概念,并通过草图、模型等方式进行表达。
方案细化阶段则对选定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包括尺寸、材料、颜色等细节的确定。
原型制作可以帮助设计师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四、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在工业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研究人与产品之间的交互关系,旨在使产品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复习整理
一、材料概论
1、学习材料的重要性
1).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
2).人类的历史是材料发展史
3)从工业设计的过程看,设计的同时就要考虑材料与工艺,材料是产品成型的基本载体,工
艺是成型的手段,不同的材料对应有不同的工艺。
4)个人体会
2、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来源分类
第一代天然材料木材、竹、棉、毛、皮革、石材等
第二代加工材料人造板、纸、水泥、金属、陶瓷、玻璃等
第三代合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等
第四代复合材料玻璃钢、碳纤维等
第五代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一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构成
⏹2).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
⏹3).按材料的形态分类
❑线状材料:钢管、钢丝、金属棒、塑料管、木条等
❑板状材料:金属板、木板、塑料板、合成板、皮革等
❑块状材料:木材、石材、泡沫塑料、钢铁、石膏等
4. 材料的感觉特性
1)概念: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作出的反映和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得出的信息。
分类:按人的感觉: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
按材料本身的构成特性:自然质感和人为质感
2)触觉质感:人们通过手和皮肤触及材料而感知材料表面特性。
是人们感知和体验材料的主要感受
应用:产品接触部位:防滑易握、使用舒适等实用功能
3)视觉质感:靠眼睛的视觉来感知的材料表面特性
作用:距离特性、不真实性
应用:面饰工艺、金属表面纹理加工
4)质感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调和与对比法则;主从法则
作用:提高适用性;增加宜人性;塑造产品的精神品味
材料与环境
1)6R原则:Research、Reserve、Reduce、Recycling、Reuse、Regeneration
2)绿色材料概念: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污染小,可再生利用率或可降解循环利用率高,在材料的制备、使用、废弃及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都与环境协调共存的材料。
3)典型绿色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循环与再生材料、净化材料
二、金属材料(重点)
1、分类:
2、铜合金
1)黄铜(铜锌合金)
2)白铜(铜镍合金);特殊白铜:除镍外加上铁、锰锌铝(其中一种)
3)青铜(铜锡合金);其他无锡青铜:加铝、硅、铅、铍、锰
3、铸造
1)砂型铸造:用砂粒制造铸型进行铸造
具体工艺:按图纸要求制作零件木模型→制砂型→取出木模→固定砂型→安装浇口冒口→浇注
金属液→冷却凝固→清砂
产品:机床的床身、台板、支架
2)熔模铸造:蜡质材料制模型→在蜡模上涂挂耐火材料→硬化材料→熔化模型,排出铸模,进行铸造
具体工艺:母模→压型→制作蜡模→制作型壳→脱蜡→焙烧、造型→浇注→脱壳
产品:船舶配件、机壳
2)压力铸造:在压铸机上,用压射活塞以较高的压力和速度将压室内的金属液压射到模腔中,并在压力作用下使金属液迅速凝固成铸件
产品:汽车水泵壳体、电器元件壳体、铝合金卷帘盖板
4、金属塑性加工
1)锻造:利用手锤、锻锤或压力设备上的模具对加热的金属坯料施力,使金属材料在不分离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形状、尺寸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零件。
产品:浮雕、剑
2)冲压:在压力作用下利用模具使金属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以获得所需工件的工艺方法。
产品:车门、车架、各种容器
3)轧制:利用两个或多个旋转轧辊的压力使金属坯料通过一个特定空间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所要求的截面形状并同时改变其组织性能。
产品:圆钢、方钢、角钢、T字钢、工字钢、槽钢、钢轨
4)挤压:将金属毛坯放入模具模腔内,在强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速度作用下,使金属从模腔中挤出,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及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挤压件
产品:多种截面形状的型材或零件
5、冷加工(切削加工):利用切削刀具在切削机床上(或用手工)将金属工件的多余加工量切去,以达到规
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工艺过程
方式: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镗削及钳工等
三、塑料
1、组成成分:合成树脂和添加剂(润滑、色料、固化、稳定等填料)
2、分类:按热性能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按用途分:工程塑料、通用塑料、增强塑料和特种塑料
3、注塑成型:原理:利用注射机中的螺杆或柱塞的直线运动,将料筒内已加热塑化的粘流态塑料以一
定的压力和速度注入到合模的模腔内,冷却硬化后即成所需的制品
产品:晾衣架、手机外壳、购物篮、塑料椅……
4、挤塑成型原理:使加热熔融的塑料在推力作用下连续通过挤出模的模孔或口模,待冷却定型硬化后
而得到各种断面形状的制品。
5、吹塑成型:原理:首先用挤出、注射等方法制出管状型坯,然后将压缩空气通入处于热塑状态的型
坯内腔中,使其膨胀成为所需形状的塑料制品
产品:塑料薄膜、塑料瓶、油桶……
6、
1)塑料表面处理:着色、涂饰、镀饰、烫印、压花
着色:在塑料产品成型过程中将塑料材质本身着上颜色。
涂饰:把涂料涂覆到产品或物体的表面上,并通过产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使涂料的被覆层转变为具有一定附着力和机械强度的涂膜。
2)装饰:丝网印刷、贴膜、热烫印
四、木材
1、加工方法:锯割、刨削、凿削、铣削、软化弯曲
2、连接方法:榫接:榫头和榫孔、胶结、榫接+胶结、螺钉和圆钉连接、板材专业连接件
3、表面处理:1)基础加工处理:砂磨、脱色、填孔、染色
2)被覆处理:涂饰、覆贴、化学镀
4、人造板材:利用原木、刨花、木屑、废材及其他植物纤维为原料,加入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而制成的板材
种类: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及各种轻质板等
五、玻璃
1、主要原料:石英砂;硼酸、硼砂及含硼矿物(B);长石、瓷土、蜡石(Al);纯碱、芒硝(Na);方
解石、石灰石、白垩(Ca);硫酸钡、碳酸钡(Ba);铅化合物(PbO)
2、成型方法:压制成型、吹制成型和拉制成型、压延成型
3、吹制成型:先将玻璃粘料压制成雏形型块,再将压缩气体吹入处于热熔态的玻璃型块中,使之吹胀
成为中空制品
过程:受料→扑吹→倒吹→从初型模转移到成型模→重热→终吹→钳移
产品:玻璃瓶、罐等
4、功能玻璃
1)吸热玻璃:能吸收大量热射线并保持良好透明度,具有控制阳光与热能透过的功能(玻璃幕墙)2)夹层玻璃:利用透明、粘接力强的塑料膜片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平板玻璃在高温高压作用之下粘接起来的玻璃(用于防弹玻璃、风挡玻璃等)
3)钢化玻璃:经强化处理而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耐热震性能的玻璃,钢化玻璃破碎后裂成圆钝的小碎片。
(车窗、建筑门窗)
4)夹丝玻璃: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防火性。
(门窗、天井、走廊)
5)中空玻璃:两块或多块平板玻璃之间充以干噪气体,四周边缘用胶接、焊接或熔接的方法密封而成。
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隔声及防结露等性能(冷藏库、铁路车辆)
六、陶瓷
1、普通陶瓷分类: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绝缘陶瓷、化工陶瓷、多孔陶瓷
2、原料:可塑性的粘土类原料、具有非可塑性的石英类原料(瘠性原料)和熔剂原料
3、常用成型方法:可塑成型(瓶罐、杯)、注浆成型(形状复杂、薄壁的、体积较大且尺寸要求不严
的制品)、压制成型(特种陶瓷)
七、橡胶
1、分类:按来源: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按适用范围:通用橡胶(轮胎、胶管、胶带)、特种橡胶(密封圈);
按形态: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
2、成型方法:注射成型(胶鞋、玩具、减震垫、按键);压制成型(鞋垫、止水带);挤出成型(密封
胶条);压铸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