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人的樱花信仰
从樱花看日本人真 实性格
从樱花看日本人真实性格不到日本,不知樱花对日本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到了日本,方知樱花已经成了日本的一种文化。
这种文化是生活,是精神,是信念。
樱花花季&日本人的社会周期樱花是花。
这种花,是日本的国花。
当四月来临,这种花从气温高些的南方向北方逐渐盛开时,真的是“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可称得上是“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从颜色上看,有的红如火,有的白如雪,有的在红白之间,粉红涂脂;从层次上看,有五瓣的、八瓣的,还有八重瓣、多重瓣的,重重叠叠,厚厚实实;从品种上说,洋洋洒洒,数不胜数,能叫出名字且有照片、并贴上“护照”上了书的,我见到的就有153种;从名字上讲,更是美不胜收,有叫“杨贵妃”、“手弱女”的,有叫“鸳鸯樱”、“虾夷锦”的,有叫“牡丹”、“兰兰”的,有叫“松前八重寿”、“泰山府君”的,仅与“雪”字有连的就不下5种,如“白雪”、“白雪樱”、“白雪姬”、“薄雪”、“细雪”等。
樱花又不是花。
她似有根,深深植入了日本人的心田。
譬如,小孩出生后,最早知道的花,是樱花。
因为大人口中常常念叨的就是樱花。
最先认识的花,还是樱花。
因为,每当樱花盛开时,一家人带上一张塑料布,坐在樱花下面,细观静赏的是樱花;到学校上学时见到的仍是樱花,因为每个学校都栽有樱花树;等考上了大学,称飞来的录取通知书,叫“樱花开了”;大学毕业,有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叫“樱花又开了”;工作有成绩,被提拔重用了,叫“樱花盛开了”。
就连同学、同事,也不称“同学”、“同事”,而叫“同期樱花”。
更有意味的是,日本人过新年是每年的1月1日,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仿佛新年不是这一天,而是在每年的4月1日,因为这一天是樱花盛开的日子,并且新的财政年度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上学、工作、调动一般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更让人怦然心动的是,从这天开始,青年人开始恋爱了;日本首相例行的“赏樱会”要举行了;国家电视台的观赏樱花引导开始播报了,指引着人们到哪儿去赏樱、议樱,爱樱、成樱。
樱花与日本---日本文化中的樱花精神
樱花与日本---日本文化中的樱花精神世界上很少有一个民族,像日本一样,让人敬却远之。
多数人说起日本,总是敬重之色,却甚少有人说它可爱。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无可爱之色的民族。
不会有一个民族像日本一样谦逊、踏实,但是也不会有一个民族像日本一样残暴、狂傲。
有人说,日本是一个总是处在两个极端的国家,但是它总是幻想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上至王谢之家、下至布衣百姓,却是对樱花钟情之至。
我国近代爱国志士苏殊曼写过多首赞颂樱花的诗词,其中一首《摊破浣溪沙·樱花赞》︰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尘烟。
风暖熏开花万朵,醉人寰。
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
梦卧花丛何所处,富士山。
日本是樱花的国度,富士山更是樱花的天堂,一到春天,樱花似雪,游人如织,不绝如缕,大有洛阳赏牡丹之势。
这个美丽的岛国,大到街道、旅店,小到雕梁画栋、手帕、扇子,处处都有樱花的图案,樱花已然成为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被人民奉为神明一般的存在。
日本的樱花,花期一到,约好了似地便雪一般的铺开来,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说,“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颇为壮观。
短暂而热烈的花期之后,漫天飘落,凄美而安然。
这一切构成,都引起了大和民族人民的共鸣,使其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樱花情节,也因而,使樱花成为这个民族的精神象征。
各种文学作品中,深深隐藏着这个民族人民内心的樱花情节,樱花一样的文学形象更是屡见不鲜。
一、樱花纯洁“昨日花如雪。
今日雪如花。
”在日本人心目中,富士山是他们的民族脊梁,坚毅、稳重,而富士山上盛开的雪花一样绚烂的樱花则是最圣洁的存在,是纯洁、干净、透明、不可玷污的。
各类文学作品中,作者也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为我们塑造出这样的文学形象。
以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为例,他在两部著名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塑造的舞女和《雪国》中的少女叶子,虽然是完全不同的形象,却仍有异曲同工之处。
《伊豆的舞女》中与高中生相互爱慕的情窦初开的小舞女,朴真、憨厚而娇美,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舞步轻盈优美,身上还有一种使人着迷的未受世俗之气腐蚀的纯真;《雪国》中,“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这是岛村初见叶子时的情景。
从樱花看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与生死观
关于樱花与日本人生活观的论文从樱花看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与生死观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一直来与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
樱花是日本文化的图腾。
在日本人的血液中无时无刻的涌动着粉红色的樱花情节。
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到名族文化的象征,已然扎根到民族文化的深处。
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久远的历史。
日本人喜爱樱花,不但因为樱花很美,更因为樱花盛开时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情形影射了日本人的集体主义。
而樱花凋谢时的灿烂与绚丽还影射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关键词】樱花,集体主义;生死观;武士道一、樱花的有关知识樱花啊,樱花啊暮春三月晴空里万里无云多宁静快来啊,快来啊快去看樱花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日本民歌。
讲的是暮春三月,樱花盛开了,叫人们快去看樱花。
早在远古时代,日本人就将樱花看作是春天的化身,是花的神灵。
日本语中的出现的“樱时”(古语),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
每当春天来临,人们最关注的就是樱花一年一度的花开花落。
花蕾结得多少好坏,开花时能否躲过春雨的淋洗,开得灿烂,凋谢时能不能遇上春风,落瓣洁净。
樱花是否开花顺利,在古代日本人看来,意味着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所以每当花开时节,人们就聚集在樱花树下,放歌畅饮,用整个的身心去赞美春天,祈祷神灵的保佑。
每到樱花时节,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
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种饮料、小吃,让员工们去附近公园的樱花树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
每到这时,平时安安静静的日本会突然闹腾起来。
不论城市、乡村,樱花树下总是挤满各种各样的人群,吃的、喝的、唱的、跳的、哭的、笑的,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人们在一起尽情宣泄春的激情与欢乐。
樱花是日本民族的骄傲,它同雄伟的富士山一样,是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
所以在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即日本的樱花节,在这一天,日本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公园或野外赏樱。
日本人的樱花文化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11相拥赏花,嬉戏打闹;也有的家庭,大人、孩子席地而坐,聊天观花;还有的中年男子们,花间共酌,赏花品酒。
大家一直游玩至尽兴,许多人至深夜仍不归。
那天,我和朋友也坚持到了最后,参加了上野公园夜赏樱花的活动。
白天游玩了一天的游客意犹未尽,三五成群地围成一圈在樱树下,继续喝着自备的米酒,吃着野餐食品。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我们漫无目的地在上野公园的樱花大道上溜达着。
突然,路两旁的灯“唰”地一下都亮了起来,灯光直射樱花树,把那一片片的樱花映衬得仿佛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这便是日本人常说的著名的“夜樱”奇景了。
寂静的深夜降临了,皎洁的月光下,人们燃起熊熊的篝火,云锦般的樱花被火光映照得更加迷人璀璨。
篝火旁,几个身着艳丽和服的女子正在纷飞的花雨中翩翩起舞。
盛装的女子们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无不散发出东瀛女子的娇柔可爱。
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人对樱花情有独钟呢?据说,樱花之所以自古被日本人所钟爱,除了报春,更为人欣赏的是它那虽然短暂但却绚丽的生命和生命结束时的宁静与素洁。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
樱花的品性与大和民族所提倡的武士道精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日本人之所以看重樱花的地位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酷爱樱花的日本人,把樱花作为与瑞雪覆盖的富士山并列的两大国家象征。
以樱花命名的街道、车站、市镇、商标、饭菜、茶点、汤饮比比皆是。
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银行印出樱花图案的钞票,工厂制出樱花工艺品,电视台以樱花为背景作节目,并特辟报告樱花开放动态的专栏…… 樱花的魅力和影响力已渗透到日本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尽管樱花优美动人,每处花期却不过10至14天,偶然遇上一夜强风冷雨,便会把花瓣打得落花纷飞。
所以,要欣赏樱花灿烂一面,便要抓紧樱花的盛开的时节,并且要找到最美的赏樱地点。
日本的古城京都,不乏赏樱之佳处,譬如:平安神宫、清水寺这些名胜古迹。
而圆山公园、仁和寺、“哲学之路”等也都是京都赏樱的好去处。
樱花文化浅论
樱花文化浅论樱花,作为日本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每年春天,樱花绽放的美景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观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文学艺术、社会风俗等多个角度探讨樱花文化的深度和影响。
首先,樱花文化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代日本。
在古代,樱花被视为神圣的象征,被用来祈祷丰收和祈愿吉祥。
在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樱花常常被描绘为美丽而短暂的存在,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这种对樱花的崇拜和赞美,不仅体现了日本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美的追求。
其次,樱花文化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
许多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中都有樱花的描写,如《源氏物语》中的“樱花飞落之夜”和夏目漱石的小说《樱桃园》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樱花的描绘,传达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此外,樱花还成为了许多艺术形式的灵感,如绘画、音乐和舞蹈等。
樱花的美丽和独特的姿态,使得它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题材,为日本文化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除了文学艺术,樱花文化还在社会风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日本人会举行盛大的赏花活动,这就是著名的“赏樱”文化。
人们会聚集在公园、庭院或者河岸边,欣赏樱花的美景,品尝美食,举行野餐和聚会。
这种活动不仅是一种欣赏美景的方式,更是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同时,樱花还成为了日本人热衷于拍照和记录生活的重要元素,人们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最美的樱花景点,留下美好的回忆。
樱花文化还对日本的经济和旅游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每年春天,樱花盛开的季节,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日本,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
不仅如此,樱花的盛开也成为了商家推出各种相关产品的契机,如樱花茶、樱花糕点、樱花酒等等。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樱花的热爱,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总结起来,樱花文化作为日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从古代至今,樱花一直以其美丽和短暂的存在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浅析樱花精神
浅析樱花精神[摘要]本文从日本的国花樱花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学符号着手,试图从日本特有的审美角度来分析日本文学,并由此得出结论:代表日本精神的武士道精神与樱花有着相当的默契,从而体现在日本文学中的各个角度。
[关键词]樱花精神文学武士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在日本,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为“樱花节”。
人们在这个赏花的节日里,带上亲朋好友走进樱花盛开的公园或野外。
女人们穿着和服打着阳伞,小孩们你追我赶互相嬉戏,人们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一边赏樱,一边畅饮赋诗,好不浪漫。
樱花绽放时,虽然色彩斑斓,绚烂至极,但从含苞待放到凋零而落不过一周时间,且边开边落,落“雨”缤纷。
一片片细细小小的粉红、洁白、嫩绿的花瓣,叠加在一起,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开放了自己,似云如霞,一夜间占满了全部春光,很快,又像雪花般飘飘而逝,碾落成泥。
樱花的生命如此之短,因此在日本有“樱花七日”之说。
日本人喜爱樱花不只是它的妩媚和娇艳,更重要的恰恰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之后是随即凋谢的“壮烈”。
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便是死,也该果断离去,像樱花凋落时一样不污不染,干脆利落。
易逝易碎、让人痛惜的美可谓诠释了樱花的全部。
樱花短暂却绚烂的生命意象,让日本人民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诸多含义,从而影响了日本文学艺术的发展。
从哀物到哀人的文学艺术风格。
从8世纪的《万叶集》到11世纪的《源氏物语》,都有所体现。
可以说,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哀物到哀人的美学意义,影响乃至支配了日本文学以后的发展。
在日本的文学艺术里,常常有通过讴歌护花惜花来表达人生短暂当惜的心声。
可以说,赏花惜花是日本文学艺术咏唱不尽的主题。
一朵小小的樱花,让人们感悟到了人生短暂,惟有只争朝夕,方不负人生的意义。
日本人同樱花还有更深层的默契。
在古代,身佩双刀的日本武士,常以樱花自喻或自况。
听起来颇有点不可思议,雄强刚烈的武士与纤弱秀美的樱花难道还有什么共性?按照川端康成的说法,樱花的美属于女性,在《古都》里,他借笔下的主人公的嘴这么说到:“我从未想到,樱花竟这么有女性风度。
樱花精神
[原创]日本的樱花精神四月将尽,为了避开五一高峰,特地去玉渊潭赏樱花。
谈到樱花,心情总是很复杂。
一方面其满山花开的时候的确非常美,非常有诗意,同时其蕴藏的“人生绚烂,但苦短于一瞬”的情结,让人唏嘘不已。
另一方面,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大和民族的精神象征,让人对其咬牙切齿,恨从中来。
樱花原产喜马拉雅一带,不知何年东渡到了日本,总之很早就在日本落地生根,虽然日本人死乞白赖地不承认。
樱花在东瀛能成为国花,与自然条件分不开。
日本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非常适宜樱花生长,当满山花开的时候,景色是非常让人陶醉的。
特别是当颓败冬天刚刚过去,凄凉之景首先会被樱花打破,给人一种振奋、欢欣、生机的感觉,这样樱花更容易被人注意。
樱花的生理特点与日本民族的岛国审美心理非常接近。
樱花虽好看,但其开花期短,一般十几天花就开始谢了。
花开满山,花谢满山,这种不滞不沾、转瞬即逝的美,深刻地影响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与审美感受。
对于日本人,最让心灵震撼的一件事,莫过于目睹一阵风吹过,樱花雪片般从树上飘落而下的情景,那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凄艳,又是何等的富有生命的味道!日本人认为欣赏樱花的最佳时机不在于樱花的盛开之时,而在于樱花开始凋谢的瞬间,于樱花凋零的瞬间欣赏一种残缺的悲怆之美,让心灵感受强烈的震憾,这才是美的极致和赏花的至高境界。
樱花的生理特点,也与日本狭隘岛国的民族心理想吻合。
在玉渊潭赏樱花,发现樱花并不具有特别出众的姿色,也没有什么醉人的香气。
单独地看,它一点不起眼,无论颜色还是造型,都很单调。
因此,看樱花只看一株两株是看不出名堂来的,一定要成片地看,成林地看,在远处看,才能发现它不俗的魅力。
那是一种铺天盖地、汪洋大海、浩浩荡荡的集合之美,洋溢着无限的生机和令人恐惧的生命能量。
这是否与喜欢集体活动、思想行动高度一致的日本人有相似之处呢?日本人喜欢有一个权威整合他们,从而所有的人服务于整个集体,这样就形成一股可怕的力量!二战时候日寇口中念着“忠君爱国”,为了“天皇陛下”“大日本帝国”,“武士道精神”“樱花精神”把他们变成了畜生不如的恶魔,在中国、在亚洲犯下了滔天罪行!二战后,日本企业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完全忠于企业,一辈子为一家企业服务,加班加点成了价值的表现。
樱花与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据《 古事 记 》 记载 , 天 照 大 神 是 为 治 理 人 间而 降 临 的 神 , 在 降 临之时 , 母亲 给她带上 天界培育 的米粒 , 这 是五 谷的种 子。 天照大神在荒芜的 1 3 本 土 地 上 种 下这 些 种 子 。 日本 从 荒 芜 的 大 地 变 成 丰 收 的 国度 。 因此 , 她 成 了农 耕 世 界 的 主宰 , 同 时也 是 农 耕 的 象 征 。之 后 , 出现了木花开耶姬女神 , 她 是 田神 和 樱 花 的 化 身 。无 论 是 作 为 田神 。 还是木花开耶姬 , 都 是 神 圣 的生 命, 于是樱花演变成神圣生命的象征之花。 1 3本 人从 很 早 以前 就 有 用 樱 花 来 祭祀 神 明 的 风 俗 大 津 市的神社里祭祀神明的时候 , 人 们边唱樱花歌 , 边 把 樱 花 的枝 叶 放 在 神 像 前 供奉 。 到 了樱 花 盛 开 的 季 节 . 人 们 用 樱 花 祭 祀 神 明。上古时期 , 樱花插头装饰 的风俗十分 流行, 上 古 人 相 信 樱 花 具 有 除 魔 之 力 。 日本 在 八 世 纪 形 成 了花 会 式 和 镇 花 祭 的风 俗 。 镇 花 祭 每 逢4 月举行 , 目的是 预 防疾 病 、 消除病患。 公元7 9 4 年, 恒 武 天 皇迁 都 平 安 京 , 日本进 入平 安 时代 。 八 世 纪 中 叶成 书 《 万叶集》 中, 樱 花 的文 化 价 值 还 处 于 梅 花 之 后 , 到 了 九世 纪樱 花 的 意 义 凸 显 出来 。这 时天 皇御 所 旁 种 植 的 花 从 梅 花转 变成 了樱 花 。 御 所 的 寝 宫 紫 宸殿 南 庭 左 侧 种 植 樱 花 。 右 侧栽 培 橘 子 树 。这 两 种 树 , 在 紫宸 殿 旁 不 可 或 缺 。 分别 象 征 左 近衙 府 和右 近 衙 府 。 平 安 时代 从 左 近 之 梅 转 化 为左 近 之 樱 , 樱花 被称 为“ 日之 目” , 这和 1 3本 上 层 社 会 的 政 策 变 化 息 息 相 关 。 因此 ,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可 以认 为 . 樱 花 是 当 时 日本 权 力 阶 层 的象 征 。 平安末期 , 权 利斗争和疫病不断 , 民众 生 活 在 水 深 火 热 之 中。 古 代 王 朝 的 衰落 使 贵 族 的奢 靡 生 活 以及 其 权 利 受 到 威 胁 。 樱 花 盛 开 后 立 即凋 落 , 对 于 这 种 暂 短 的变 化 . 统 治 阶级 认 为是 虚 幻 无 常 的征 兆 。公 元 十世 纪左 右 . 日本 出 现 了 武 士 阶 层 。 到 了江 户 时 代 日本 社 会 完 全 由武 士 掌 控 。樱 花 同样 寓意 武 士 。 武 士 也 将 自 己 比做 樱 花 。 首 先 , 樱 花 的 精 神 与 武 士道 相 似 。 对 武 士而言 , 樱 花 的魅 力 在 于 凋 落 时 的 美 丽 , 武 士 的 生 命 如 同樱 花 般 短 暂 而 灿 烂 。 武 士 的精 神 似 樱 花 般鞠 躬 尽 瘁 , 死而后已。 盛开的樱花 , 一 夜 间凋 落 , 这 是 日本 武 士 所 崇 尚 的 境 界 。 其次 , 簇樱 花 不 显 壮 观 , 只有 簇 簇 樱 花 同时 盛 开 才 呈 美 态 。 而武 士 道 强 调 的 不 是 武 士 个 性 而 是 共 性 ,武 士 为 了 保 护 武 士 集 团利 益 即使 牺牲 生命 也 在 所不 惜 。由此 可 见 , 樱 花 与 日本 武 士 的集 团精神有相似之处。 总而言之 。 樱 花 与死 生 如一 的武 士是 紧密 相 连的 , 这 一 点 毋 庸 置 疑 。换 而 言 之 . 日本 武 士 时 代 樱 花 即象 征 武士 。 明治时代以后, 无 论 是 普 通 民众 还 是 政 府 都 大 力 推 进 “ 近 代 化” 进程, 樱 花所赋予 的精神一 时遭到批判 , 樱 花 代 表 封 建 主 义 的糟 粕 。 日本 开 始 砍 伐 、 烧 毁樱 花 树 . 樱 花 树 成 了没 有 价 值 的 木 材 。明 治 期 间, 樱 花 树 多 用 于 制 作 家 用 的火 盆 、 茶 托 之 类 的器 皿 , 失 去 了古 代 日本 人 精 神世 界 的 意 义 。后 来 . 樱 花 的
清明樱花祭是什么故事
清明樱花祭是什么故事
《清明樱花祭》
清明樱花祭是一个源自日本的传统习俗,也被称为“樱花花祭”。
这个习俗起源于日本的平安时代,其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清明樱花祭不仅是一种纪念死者的方式,更是一种庆祝生命和美好的方式。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相爱的年轻情侣因为战乱而被迫分开。
他们约好在樱花盛开的那天相见,但是战争的蹂躏让他们的约定永远无法实现。
而每当清明时节,樱花盛开时,人们在樱花树下举行祭祀,纪念那对不幸的恋人。
在这个传统的樱花祭上,人们会穿上传统的和服,手执粉色的花扇和扇子,徜徉在樱花树下,感受樱花飘落的美丽和令人怀念的情感。
同时,人们也会带上祭拜的祭品,例如水果、甜点、饭团、酒等,供给神灵和敬爱的亲人。
而在祭祀结束后,还会举行流行的日本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以此庆祝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清明樱花祭教给人们不忘故人,尊重传统和珍惜当下的精神。
祭祀表示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挂念,也为了让亡者在生者的心中永存。
同时,樱花盛开的美景也成为了生命的庆祝,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清明樱花祭已经不再只是日本的传统习俗,如今在世界各地也
有人举行类似的樱花祭活动。
这个美丽的传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与美好,也让我们明白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樱花作为日本的国花
:樱花作为日本的国花,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深受日本人的喜爱。
每年春季观赏樱花是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
樱花开放时的绚丽多姿与凋谢时的壮烈凄美为日本人所推崇与敬仰。
古时日本的武士以樱花般绚丽的存在与壮丽的逝去为一身所追求。
因此樱花与武士道的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千树万树的樱花集合在一起也体现了日本人强大的集体主义精神。
樱花作为日本民族的代表,更是日本民族性格特征的展现。
日本的国民性和其它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深刻的集团意识,“生死任生死”的生死观,崇尚武士精神以及美意识,从“哀”升华到目空生死的“物哀的审美心理等等。
日本人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甚至一言一行等全部都深受国民性的影响。
日本人看来樱花深刻体现着国民性,同国民性存在着着复杂的关系。
樱花的特征和日本国民的性格很相似,更是有“樱花是日本人的象征,日本人是樱花的化身”这样的方言。
樱花情结在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在他们心中更是成为了一种信仰。
提起日本的武士道,人们常常想到的是血腥、残忍和杀戮。
而提起樱花,人们则会想到圣洁、柔美和浪漫。
武士道和樱花似乎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但事实上,在日本,人们却习惯于用樱花来比喻武士,因为樱花与武士有一种特殊的勾连,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相同的气质,这些气质也体现了日本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及其审美追求。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它在日本人的生活和精神中占居着重要的位置,日本人认为樱花是生命最重要的象征——“宁愿短暂,只要灿烂”。
樱花盛开时璀璨耀眼,圣洁美好,往往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但它的花期比较短,一般只有四至五天,盛开之后,还不曾残败,常常就已经落英满地了。
当樱花飘落之时,会令人有昨夜还曾灿烂、今朝已随风逝去之感,悲凉、感伤之情油樱花转瞬即逝的美,影响了日本武士对生命的理解。
日本武士认为自己的一生,应该生如樱花,即使短暂,也要像樱花一样灿烂,绽放美的极致,假如死,也要像樱花一样,果断离去,仿佛落花一瞬,凄美壮观。
日本樱花文化中的凄美情结
日本樱花文化中的凄美情结日本是一个富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而樱花则是日本文化中最重要、最具象征意义的元素之一、日本人对樱花情有独钟,将其视为美的象征和生命的意象,赋予其一种凄美的情结。
在日本的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凄美情结的发展和展现。
首先,日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涉及到樱花的描写,这种凄美情结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许多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如《源氏物语》、《枕草子》等,樱花常常被用作描绘美丽的背景。
樱花是春天的象征,也象征着短暂的生命和美的转瞬即逝。
樱花的花期很短暂,只有几天甚至几小时,花开之后又很快凋零,这种短暂的美丽让人感到凄凉和无奈。
在许多描写爱情和离别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樱花常常被用作象征爱情的象征,代表着短暂的幸福和离别的痛苦。
其次,日本的绘画艺术中也常常出现樱花的主题,这种凄美情结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
在日本的传统绘画中,特别是中国的江户时代以来,樱花成为绘画的一个重要元素。
绘画家们通过描绘樱花的盛开和凋零,把观者带入一个凄美的世界。
他们运用婉约的笔墨和柔和的色彩,使樱花显得更加凄婉动人。
绘画中经常以樱花树下的人物作为主题,表达出短暂的幸福和无常的人生。
樱花绘画中常常出现的元素还有风、雨和月亮等,这些元素进一步增添了凄美情调。
此外,日本的音乐和戏剧也经常以樱花为主题,展现了凄美情结的表达。
日本的传统音乐和戏剧中,常常会有以樱花为背景的场景或剧情。
音乐家们和剧作家们通过歌曲、舞蹈和表演来表达樱花的美和凄美。
他们通过悲伤的旋律和舞台效果来创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使观众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美的转瞬即逝。
在日本的京剧和中国的歌舞剧中,樱花常常被用作背景和道具,使整个剧目都充满了凄美情结。
最后,日本的电影艺术也经常以樱花为主题,展现了凄美情结的独特魅力。
在日本的电影中,樱花往往被用作象征爱情和离别的象征。
电影中的樱花常常是浪漫的背景和道具,通过对樱花的描绘和运用,创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和凄美的情感。
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
浅析日本文化中的樱花情结作者:沈红霞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4年第11期研究日本的樱花文化,对认识日本本民族的民族特点有重要意义。
同时,由于日本人民赋予樱花以特殊的意义,了解日本人民的对樱花的特殊情结,有助于中日两国更好的交流,提高民族认同感。
本文旨在对日本民族中的樱花情节作简要阐述。
日本樱花文化民族性日本乐坛天后中岛美嘉的一首《桜色舞うころ》,以童话般纯净的钢琴音阶,小提琴的悠扬与怅然若失,唱出了樱花纷飞时节,人们的心灵感受,或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或忧伤的婉转,或发喧嚣的暴走,或孤寂的徘徊,缕缕绵密萦绕不休。
同样是在讲樱花,不仅在歌曲中,而且书中也是俯拾皆是。
渡边淳一的《樱花树下》,少了樱花淡淡的忧伤,绵绵的情意,而是用缓缓的情节,细致的描写,勾勒出外表柔弱的樱花内心的狂野,以致让人感觉樱花树内心里蕴含的疯狂和绝望。
正如书中所言:“如此的怒放只是为了明天就要凋零。
”樱花何以在日本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日本民族为什么对于樱花有如此深层的爱恋?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日本文化中浓厚的樱花情结。
一、樱花的由来樱花又名仙樱花、福岛樱、青肤樱等。
根据日本有关学者编纂的权威性的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原生中国,最早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
还有说法记载,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回去的,这与有的日本人坚称他们的祖先是云南白族人一样具有探索性不谋而合。
但是,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这个似乎更具有可信性。
因为据文献资料考证,中国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为两千余年历史,早在唐朝时期,诗人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就有描绘樱花的句子:“小园新种红缨树,线绕花枝便当游。
”可见当时樱花已经被移植到庭院、园林。
而日本栽种樱花的历史至今才有千余年。
因此,日本樱花起源于中国是毫无疑问的。
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因为樱花后来成为日本的国花,它在日本受到广泛的关爱,也更受到大量的培养,出现观赏更强的高等品种,而樱花盛行的日本使得樱花在日本的名声盖过我国,这一现象的发展,才导致很多人都有了中国樱花传自日本的假想认识。
日本神话中的神树樱花树
日本神话中的神树樱花树在日本的文化中,樱花树是一种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存在。
作为日本的国花,樱花树在日本的神话传说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日本神话中的神树樱花树的历史和意义。
历史起源据传,日本神话中的神树樱花树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神奈川县。
传说中,当时的日本面临着战乱和饥荒的困扰,人们祈求神明带来好运和丰收。
在这个背景下,一颗奇特的树苗出现在了一个寺庙的庭院里。
这颗树苗生长得非常快,并且长出了美丽而娇嫩的花朵。
这些花朵有着粉红色的花瓣,如梦似幻地绽放在树上,带给人们一种宁静和安慰的感觉。
人们将这棵树称之为樱花树,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樱花树。
神话与传说日本神话中的樱花树有很多与神明和神话传说相关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一组故事是关于神树樱花树与日本的天皇家族的联系。
据传,神树樱花树是日本天皇家族的守护神。
每个新任天皇即位时,都会在神树樱花树下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以祈求神树的庇佑和保护。
这种仪式被称为“祈愿樱花之仪”,代表着天皇家族与神树樱花树之间的紧密联系。
此外,还有一些神话中的故事描述了神树樱花树的神秘力量。
据说,当人们走近神树樱花树时,他们会被树上的花瓣唤醒。
这些花瓣具有治愈和抚慰人心的魔力,人们相信它们可以赋予人们愉悦和平静的感觉。
因此,樱花树也被视为具有神圣力量和祝福的象征。
文化意义樱花树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树木,更代表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对和谐与平静的向往,以及对神圣力量和保护的信仰。
每年的春天,当樱花树绽放时,日本人会举行盛大的赏樱花活动,这被称为“赏樱花狂欢节”。
人们走进公园和庭院,与家人和朋友一起欣赏樱花树的美丽景象。
这个特殊的季节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时刻,并且加深了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
不仅在日本,樱花树也深深地影响了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无论是在艺术作品中的描绘,还是在衣食住行中的装饰和设计,樱花树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符号。
日本人的樱花文化
观看。 由此, 在日本专门发明了一个新词汇, “樱花前线” 纪录。 就是 。 的确, 日本的 “樱花文化” 对日本国民心理有巨大影响。
2008 年第
10 期
安徽文学
343
文 化 万 象
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三岛由纪夫也因不能忍受健美的身体 终有老朽的一天, 以切腹方式结束生命。这正是樱花文化的 写照, 也是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体现。 三、 樱花与日本的国民意识 万里长空白云起, 美丽芬芳逐风飘。 去看花, 去看花!看花要 趁早。日本民歌 ” 《樱花》 如是感叹。 歌声的苍凉里透露出了难 言的惆怅。岛国的封闭, 自然环境的恶劣使得日本人常有别 的民族所难以理解的忧患意识。日本在古代, 一直以中国为 师, 在近代, 又以欧美为师, 本土文化的缺失, 又使得他们只能 是借鉴他国。 《在菊与刀》 一文中, 作者这样写道: 日本人是 “ 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 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 既桀骜 自大而又彬彬有礼; 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 既驯服而又不 愿受人摆布; 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 既勇敢而又懦怯。这一段 ” 文字很贴切的反应除了日本国民的心理状况。 樱花并没有出众的花瓣, 更无醉人的香气, 单独看来也只 是不起眼的小花, 从颜色上还是从外形上来看都很单调。因 此, 观看樱花时, 一定要在远处看, 成片的看, 才能发现它的魅 力。 那是一种铺天盖地, 浩浩荡荡之美, 洋溢着无限的生机和 令人恐惧的生命力量。这正与喜欢集体活动, 思想高度统一 所有人都无条件的服从于整个集体, 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可怕 的力量, 二战时期日本三千万国民玉碎的口号, 神风特攻队的 疯狂皆源于此。 同样, 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 在废墟上成为世 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也是依赖这种精神。现代日本企业精神 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忠于企业, 很多日本人一辈子只为一个 企业服务, 加班加点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日本在战后崛起 与这种樱花精神, 也有异曲同工的特点。 四、 日本人的赏樱文化 赏樱, 日本人有一个专用词汇, “花见” 从平安时 就是 。 代 (774 年-1192 年) 开始, 赏樱花只在权贵之间盛行, 到了江 户时代 (1603 年-1867 年)赏樱习俗就普及到了普通日本民众 之中。尽管今天的赏花形式有所变化, 但是迄今为止日本人 有组织的赏花至少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而如今这种赏花 形成自江户时代成型后, 至今已有几个世纪之久。 对于日本人来说, 樱花是春天来临的使者, 具有极为强 烈的象征意义。在樱花开放之前, 日本人就焦急的等待着花 期的到来, 有些老人甚至提前休假, 赶赴至樱花最先开放的冲 绳。 每当樱花盛开之际, 人们便倾巢而出, 遍赏樱花, 不光各 最多时可有几十万人光顾, 纷至沓来, 好不热闹。 人们或是以 家庭为单位, 或以同学朋友邻居为伍, 更有全公司全学校整体 出动大规模赏花者。此时不分男女老少长幼尊卑, 人们都一 股脑的涌向樱花的海洋。 大家席地而坐, 载歌载舞, 一边享受 着美食, 一边陶醉在樱花美景中。 这个时候, 赏花的人不管认 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会点头打招呼, 甚至交换食物。好多公
【从樱花看日本人】日本人的樱花精神
【从樱花看日本人】日本人的樱花精神每到春天,日本人都会走进自然,欣赏美丽的樱花。
樱花美丽又转瞬即逝。
日本的文学家以此慨叹人生的短暂;日本的武士由此会想到为国流血;日本大众之所以会喜欢樱花是因为它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一、日本人对樱花的态度和其原因当人们问起日本人“最喜欢的花是什么”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会回答为樱花。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自古以来,日本人将樱花视为春天的化身,每年樱花一开,家人朋友都会成群结队地去赏樱花。
他们在樱花树下喝酒,喧闹。
表达他们对生活、对春天、对樱花的热爱。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会在赏花时尽情地喧闹呢?赏花并不仅仅是为了单一地表达对樱花赞美的活动,日本人的祖先从樱花盛开的美景看到丰厚的果实,希望能够收获到丰盛的果实。
二、樱花的特征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一)日本人的“英雄观”樱花掉落时的美景很是震撼,满园的樱花伴随着春风,宛如蝴蝶般纷纷落下。
天明时分,昨晚还是满树的樱花就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枝和柔和的绿叶。
地面的花瓣安静而又闪着银色的光。
这与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所一直推崇的“英雄观”和“人生价值”是相符合的。
据说在日本,比起“生时的光辉”,“死时的尊严”更被世间所崇尚。
当年隐瞒禽流感疫情的农场主夫妇最后选择自杀的事件,证明了日本人希望通过自杀谢罪来赢得别人尊重的独特文化。
武士道的切腹行为是表达效忠的高尚举动,同时也体现其道德和慷慨。
从这样的文化来看,自杀并不能说是失败者没有骨气的选择,而是通过对自身的惩罚,来洗刷自己失败的屈辱。
日本人认为,人死之后,或成为神,或成为佛。
个人在生前即使是犯过错误,但在死后一切都可以付诸东流。
所以,在日本社会,当日本人做错事儿,或是由于经营不善造成损失的时候,用自杀的方式来谢罪,社会一般会予以同情并给予谅解。
这种“自杀谢罪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两种社会意识形态。
其一是当事人能够承担其犯错的责任,甚至可以说是当事人应该承担此责任。
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因为在日本,人们认为当错误发生时,处于领导地位的人的个人决断和行为是导致此次错误发生的惟一原因,当事人也应该承担其责任。
作为日本国花的樱花
浅析樱花作为审美符号作为日本国花的樱花,自平安时代就为人们所喜爱、追捧,它曾是日本精神信仰的承担者,具有丰富的内涵。
每逢春天樱花由南向北依次盛开,花团锦簇,绚烂无比,日本人也因此结伴,出外赏樱,千百年来这早已成为传统习俗,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于樱花的喜爱之情。
樱花用一年的时间,越过寒冬,刹那开放,展现生命的美丽,这种力量给了日本人无限的生命启迪,也许它的魅力也正植于此。
樱花,作为一种风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早已融入日本文化。
它的国民性与代表日本皇室家徽的菊花相比似乎更略胜一筹。
百般受宠的樱花也并非一开始就受日本大众的喜爱,它经历了曲折的审美历程才作为纯粹的自然美的审美对象被固定了下来,走向了正常。
一、樱花的审美历程1、持续到奈良时代的实用阶段日本民族的原始信仰是崇拜自然神和先祖神的神道,它是原始农耕社会的宗教实体。
从神话故事开始,日本人就认为神的慈悲沐浴着大地的草木,人受惠于自然是很大的,自然是生命的母体,是生命的根源,他们对自然怀有特别亲和的感情,对自然的爱,带来生活与自然的融合。
樱花文化意义的起源也与日本早期的神道崇拜有关。
日本最古老的书面文化作品《古事记》中就有“木花佐久夜姬”的传说。
该传说讲述了天皇的祖先、天照大御神的孙子迩迩芸命降临人间时与木花佐久夜姬一夜成婚,从此繁衍后代,为大和族的始祖。
而樱花恰恰是“木花佐久夜姬”的化身,于是樱花便具有了“魔力与神力”。
人们对它顶礼膜拜以祈求到神的庇佑。
但这只是传说,很难下结论说这是樱花的美学意义起源。
樱花真正的美学意义起源应该来自于农耕文化。
当时的日本人是根据樱花花开程度来占卜当年水稻收成的好坏的。
如果当年樱花花期比预期时间长,则表示水稻可能会是大丰收,是个好兆头;反之,则是不吉祥的兆头。
因为樱花盛开之时正合农时令节,气温适中,稻田水温较高,不必担心冷空气的袭击,此时种植樱花能够保丰收,樱花开放也意味着稻谷种植的开始。
山本吉健在《花》中说,“樱花最初是一种前兆,正如所谓的瑞雪兆丰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樱花也是稻花的象征。
樱花与日本精神
樱花与⽇本精神 樱花⼀般是指蔷薇科梅属(Prunus)中樱桃亚属和少数桂樱亚属植物。
全球共有100余种,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的暖和地带。
樱花既有梅之幽⾹⼜有桃之艳丽,群体花期为2⽉底⾄4⽉上旬,⽇本樱花中的许多品种⼀般在3⽉底或4⽉初开花。
樱花花⾊丰富,樱花单叶互⽣,叶有锯齿,叶柄和叶⽚基部常有腺体。
单瓣樱花的花瓣、萼⽚常为5枚。
雄蕊30~40枚,雌蕊1枚。
樱花热烈、纯洁、⾼尚,严冬过后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息带给⽇本⼈民,⽇本政府把每年的3⽉15⽇⾄4⽉15⽇定为“樱花节”。
在这个赏花季节,⼈们带上亲属,邀上友⼈,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坐,边赏樱、边畅饮,真是⼈⽣⼀⼤乐趣。
樱花的⽣命很短暂。
在⽇本有⼀民谚说:“樱花七⽇”,就是⼀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约为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
也正是这⼀特点才使樱花有这么⼤的魅⼒。
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
“欲问⼤和魂,朝阳底下看⼭樱”。
⽇本⼈认为⼈⽣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脆,被尊为⽇本精神。
中国国宝级作家——冰⼼。
在1961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员访⽇(此次已经是冰⼼数次访⽇观樱后),其后写下了《樱花赞》⼀散记。
⽂中说道: 我(冰⼼)回过头来,问同⾏的⽇本朋友:“樱花不消说是美丽的,但从⽇本⼈⾃⼰看来,到底樱花美在哪⾥?” ⽇本友⼈搔了搔头,笑着说:“世界上没有不美的花朵……⾄于对某⼀种花的喜爱,却是由于各⼈⼼中的感触。
⽇本⽂⼈从美⽽易落的樱花⾥,感到⼈⽣的短暂,武⼠们就联想到捐躯的壮烈。
⾄于⼀般⼈民,他们喜欢樱花,就是因为它开在凌厉的冬天之后,给⼈带来了兴奋喜乐的春天的消息。
”…… 或许对于樱花,我们只会表⾯的认为它美。
但其实对于⽇本⼈来说,樱花代表的就是⼀种精神信仰。
关于“樱花精神”的体现⽆处不在: 国际知名的⽇本⼩说作家三岛由纪夫。
从樱花文化看日本人生死观
从樱花文化看日本人生死观绪论樱花是日本人的骄傲,一直以来与日本人的生产,生活和感情融合在一起,樱花是日本文化的图腾,在日本人的血液中无时无刻的涌动着粉红色的樱花情节。
樱花作为大和民族的象征,已然扎根在民族文化的象征中,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之情有悠久的历史。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樱花除了报春,更为人们欣赏的是它那虽然短暂但却绚丽的生命和生命结束时的宁静与素洁。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洁净无瑕,。
樱花之所以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之后,随即凋落的壮烈。
“樱花七日”,樱花从开花到凋零大约只有七天,十分短暂,却也十分绚烂。
日本人认为人活着,就要像樱花盛开时一样绚烂,即使死去,也该像樱花凋零一样,果断离去,不带一丝杂念死去,在日本人眼中死是无常的,不知死亡何时会来临,所以珍惜活着的时间,努力创造生命的光芒,也正因为如此,日本人也能坦然面对死亡。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它代表着的是整个日本民族,体现出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
即使是在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樱花依然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时无刻的出现在日本人的生活中。
对日本人而言它不仅仅是春日来临的象征,更是象征着日本大和民族的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生而绚丽,死则凄美。
日本人对樱花的认识不仅仅是简单的喜爱,而是上升到一种文化的传承。
把樱花尊为国花,在文学作品中歌咏樱花,将樱花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日本人有着一种浓厚的樱花情结。
然而,樱花深受日本人喜爱的原因是,它能使日本人对于生与死这种人生问题的思考。
日本人由樱花的花开花落感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然而他们却并不一味的感时伤逝,反而从樱花凋零之美的永恒中领悟出“生与死并非是对立的存在,死则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思想。
最后由对这种瞬间美的追求引伸出樱花精神的生死观:人应当像樱花一样,活得绚丽,死得凄美,在人生的最巅峰毫不留恋地死去,才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
樱花既是日本的国花,也是代表着日本大和民族的象征,代表着日本人团结的民族精神,代表着日本人对生死观的一种无所畏惧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CHNOLOGY WIND
日本盛产樱花,被誉为“樱花之国”。
樱花对日本人来说是春的象征,日语中的“樱时”,意思就是“春天的时节”。
当四月来临,樱花从气温高些的南方向北方逐渐盛开时,真的是“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可称得上是“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日本樱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生活,是精神,是信仰。
一、樱花前线和举国赏樱
由于地理与气候的原因,每年的3月至6月,樱花从最南端的冲绳,一直开到北海道。
最北端的稚内市,樱花盛开季节已经是6月底,比冲绳要晚3个月。
把樱花开花时期相同的地区用线连接起来,宛如气象图的前线,所以樱花由南向北开放的锋线被称为「桜前線」。
在日本一到3月左右,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在预报天气的情况的同时,也要发布预测樱花开花的消息。
待到樱花烂漫时,人们便迫不急待地倾巢而出,遍赏樱花,乐此而不疲。
而几天后,人们又为片片樱花的凋零而惋惜,也会为那落花流水的壮烈之美而心醉。
可以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会因为一种花的盛开而举国上下沸腾不已。
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政府规定的“樱花节”。
每年这个时候,皇室和内阁总理都要在皇家花园奉行盛大的“观樱会”,宴请并表彰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
一般的企事业单位,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放假半天,或提早下班,并为员工们准备好各种饮料、小吃,让员工们去附近公园的樱花树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
不论城市还是乡村,樱花树下总是挤满各种各样的人群,吃的、喝的、唱的、跳的、哭的、笑的,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人们在一起尽情宣泄春的激情与欢乐。
二、樱花花季和社会生活
日本人酷爱樱花,现实生活已经同樱花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春天来临时,日本人开始换上樱花图案的窗帘,使用有樱花图案的餐具,家中放上樱花的饰物,一切都提醒着人们樱花要开放了。
日本人为了回味樱花的香气,给花和叶片上撒盐腌制成咸菜;或者往饼里放入樱叶做成樱饼;或者把新鲜的樱花放在酒中泡制酿成甘美的玉液琼浆。
在日本,以樱花命名的街道、车站、市镇、商标、茶点、汤饮随处可见,以“樱”为姓的人多不胜举。
日本的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语言学家把樱溶入词汇,银行印出具有樱花图案的钞票,工场制出樱花工艺品……樱花的魅力和影响力可以说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樱花早已深深植入了日本人的心田。
日本人出生后,最早知道的花,是樱花,因为大人口中常常念叨的就是樱花;最先认识的花,还是樱花,等考上了大学,称飞来的录取通知书,叫“樱花开了”;大学毕业,有了一份称心的工作,叫“樱花又开了”;工作有成绩,被提拔重用了,叫“樱花盛开了”
;就连同学、同事,也称作“同期樱花”。
更有意味的是,日本人过新年是每年的1月1日,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仿佛新年不是这一天,而是在每年的4月1日,因为这一天是樱花盛开的日子,日本首相例行的“赏樱会”要举行了;国家电视台的樱花开花预测报道开始播报了;并且新的财政年度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上学、工作、调动一般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更让人怦然心动的是,从这天开始,青年人开始恋爱了。
三、樱花和武士道精神
在日本有句著名的谚语:“花为樱花,人则武士”,意思是说在百花中最绚烂的是樱花,在人中最出众得是武士。
日本明治时代著名学者
新渡户稻造,也曾在其用英文著述的名作《武士道》一书的开章里写道:“所谓武士道,就是如同日本的象征———樱花一样的事物。
”在日本,人们常常用樱花来比喻武士。
因为武士道精神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与樱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单独看一小朵樱花,十分柔弱,但当所有的樱花一起开放时,其凝聚力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无言表达的震撼,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的。
武士道的集团精神和团结精神是不同的,也并非是爱国精神,日本武士既不忠君也不爱国,他们忠于的是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团。
所以日本人评价武士也不是以是否忠君爱国来评价的,而是看他是否忠诚于自己的武士集团。
樱花盛开时曼妙多姿,圣洁美好,漫山遍野一片生机盎然,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璀璨和光辉;而它的花期仅仅是四五天,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就能全部凋谢,没有一朵流连枝头,只剩下漫天飞舞的樱花,带给人心灵的洗礼与震撼。
樱花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给人们的,唯有那全樱盛开的壮丽和落樱缤纷的凄美。
受樱花精神的影响,日本武士认为自己的一生,应生若樱花,他们恪守着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应该果断离去,正如落花一瞬,凄美壮观,一生无败。
樱花最美的一刻是凋谢,而武士生命中最美的一刻,即是武士生命之花凋谢时的死亡。
所以武士切腹自杀,也是樱花精神的一种体现。
在外国人眼中往往认为,武士自杀是输不起因屈辱而自杀,或者是感觉大势已去,已无路可走的一种做法。
而事实上,武士是认为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自己的心愿也已了结,在自己的一生中,已经不可能有更大的辉煌,此时,就应该像樱花一样,在自己到达人生的巅峰时毫无留恋的凋谢。
武士的死,在更多意义上,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觉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判断,是对自己曾经的努力的一种满足,更是对神圣樱花凋谢的凄美的一种向往。
四、樱花和日本人的性格
日本人偏爱樱花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所象征的集合美。
一朵樱花是柔弱的,一株开满了花的樱树是单薄的,一片开满了花的樱林,才能让人感觉春意逼人、美不胜收。
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亦是如此,它不推崇独立、自由,因为单个日本人是不成气候的,它推崇的是协调、合作,集合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日本的教育中,从小就强调集团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教人们将个人的意愿融于和服从于集体的意愿,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用自律来服从群体利益。
所以日本人认为压抑自己的个性是一种美德,人们要循众意而行。
由于崇尚集合美,日本人具有强烈的集团归属意识,人们时时意识到自己属于集团的一员,个人应该属于某一集团,集团成员由一种共同命运和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
这种集团的概念,对现代日本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所供职、求学的企业、机关、学校,乃至于整个国家。
日本人所奉行的原则是:只要我认准社会的主流,坚定不移地把自己汇入社会的洪流中去,就一定会成功。
日本人之间也有竞争,他们的竞争是当身边有比自己强的人,首先是敬佩,然后学习他,最后超越他,使自己成为最强的人。
在大多数日本人的心中没有嫉妒,这种良性的竞争,带来的是更加团结,更有活力。
一位西方评论家表达过这样的看法:日本人就像池子中的一群小鱼,秩序井然地朝着一个方向游动,如有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搅乱了这个列队,它们就转变方向朝相反的方向游去,但仍然队列整齐,成群游动。
浅谈日本人的樱花信仰
田
惠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樱花对日本人来说不仅仅是季节的象征,它已经成为一种樱文化,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樱花的凋谢
之美正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完美诠释,樱花的集合之美则是重视集团的日本人所欣赏的。
[关键词]樱花;文化;精神
文化艺术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