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技术网 - 合成橡胶发展状况

橡胶技术网 - 合成橡胶发展状况
橡胶技术网 - 合成橡胶发展状况

我国合成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

周文荣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自195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经跨

过50年辉煌发展历程。中国合成橡胶工业是在自主创新和引进

技术为基础上起步,并以自主创新技术为主发展壮大起来的。

目前已经进入世界合成橡胶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前列。

世界上通用的七大基本胶种中国均能生产。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合成橡胶产品是:丁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BR)、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DM)、丁基橡胶(IIR) 和新近投产的1.5万吨异戊橡胶等基本合成橡胶,以及苯乙烯类热塑性丁苯橡胶(SBCs),还生产多种合成胶乳及特种橡胶。

一、世界SR市场引擎地位日显

根据国际合成橡胶生产商协会(IISRP)统计,世界合成橡胶生产装置总能力1389.7万吨(2007年年底),其中中国为160.7万吨,占11.6%;2008年世界合成橡胶消费量为1317.2万吨,其中中国相应品种的消费量为266.8万吨,占20.3%。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占世界总量比例见表l。

表1 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占世界总量比例(07年底止)

项目 SBR BR IR EPDM IIR NBR CR SBCs 总计世界能力k t/.a–150693042 611 1318945 609 410 1894 13897 中国能力k t/.a–1697 510 0 20 30 65 55 230 1607 中国占比k t/.a–113.816.8 0 1.5 3.2 10.713.4 12.1 11.6

2009年中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和消费量与2007年相比均有显著增加,今后中国在世界合成橡胶市场的份额还将继续提升。

二、装置能力达250万吨

“十一五”期间,中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四年内已新增能力117万吨/年,年均增长17.1%,主要合成橡胶(不包括胶乳和其它特种胶,下同)产量增加65万吨,年均增长10.5%。

这四年时间内的新增能力相当于2000年前四十多年发展能力的总和。我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跨上第一个百万吨的台阶经历了40多年,进入第二个百万吨能力只经历了8年,再过一、二年将进入第三个百万吨

能力台阶,中国合成橡胶产业正处在一个空前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主要合成橡胶产能和产量见表2。

表2 我国主要合成橡胶产能和产量

年份 产能/万吨.年–1产量/万吨

1958 0.2 0.0034

1968 3.5 1.4

1978 9.3 10.1

1988 33.0 24.9

1998 95.5 55.9

2000 107 78.8

2005 133 132

2008 200?168

2009 250?197

?年末产能

中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主要分布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两大集团公司,它们在世界SR生产商的排名中已分别位居第二和第十。“十一五”产能均有较大发展,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装置能力从2005年的72.8万吨上升到2009年底的119.5万吨,增加能力46.7万吨,中国石油集团和其它企业已分别增加36万吨和35万吨。中国石化在产能总量中的比重有明显下降,而其它(包括外资或台资)企业和中国石油集团所占比例则有较大上升。2005年、2009年我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分布见表3。从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合成橡胶项目来看,中国合成橡胶产业将逐渐形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其它企业(外企、民企或地方)三分天下的竞争局面。与2009年产量相比,2009年产量构成同样表现了这种趋势(表4)。

表3 2005、2009年我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分布

项目 中石化 中石油 其他企业 合计 2005年能力/万吨.年–172.8 36.5 23.5 132.8 占比% 54.8 27.5 17.7 100 2009年能力/万吨.年–1119.5 72.5 58.3 250.3 占比% 47.7 29.0 23.3 100

表4 2005年、2009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分布

项目 中石化 中石油 其他企业 合计

2005年产量/万吨76.4 33.8 21.5 131.7

占比% 58.0 25.7 16.3 100

2009年产量/万吨109.1 47.5 40.1 197

占比% 55.4 24.1 20.4 100

2009年末全国合成橡胶生产企业共有20家,其中装置能力在年产15万吨以上企业共有9家,装置能力共199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80%。

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末其它企业的58万吨合成橡胶装置能力中,台资和外资企业投资建设的装置能力为53万吨。若按其控股的母公司——台湾合成橡胶公司在南通的BR和SBCs,台橡公司在大陆的合成橡胶总能力已达25万吨/年,占总量的10%,台湾南帝(生产NBR)、李长荣(生产SBS),也均把合成橡胶发展的重点从台湾本岛转向了中国大陆。

中国2009年主要合成橡胶品种装置能力共250万吨(表5),其中SBR、BR和SBCs的能力共229万吨,占总量的92%。

表5 2009年末我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

胶种 SBR SBCs BR NBR CR IIR EPR 小计

装置能力 102 69 58 10 5.3 4.5 2 250

三、新技术新装备促进产业发展

过去的四年中,一批国内开发的产业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合成橡胶产业采用自己开发的技术实现了苯乙烯类共聚弹性体中的高档产品SEBS的产业化生产;采用国内整台技术建成了多套10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和5万吨/年丁腈橡胶装置。9万吨/年卤化丁基橡胶产业化设计技术开发成功.稀土丁二烯橡胶工业化开发和异戊橡胶技术开发取得新进展,还采用引进技术建成数套技术先进的生产装置。在原料生产方面,实现了采用国内技术设计、建设大型丁二烯装置,一大批年产10万吨以上的丁二烯生产装置建成开车,乙烯副产裂解碳五全分离及综合利用的技术和产业规模取得好的进展。

这些新技术的采用,大大增强了国内合成橡胶产业的竞争能力。目前,还有一批先进、实用和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深受人们关注并正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如异戊橡胶、戊丁橡胶等。

四、主要合成橡胶产品产量达197万吨

近十年来,中国合成橡胶产量一直呈快速增长,只有2008年因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增长趋势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2009年全国主要合成橡胶(不包括胶乳和特种胶)总产量达到197万吨,同比增长17.5%;其中协会成员企业全年总产量186.5万吨。在全国总产量中,SBR、BR和SBCs三大品种产量共181.5万吨,占总量的92%;全年合成橡胶总产量达到或超过20万吨的生产企业是:中国石化燕山石化、齐鲁石化、巴陵石化,申华化工;产量在15万吨以上的企业是: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兰州石化,中国石化高桥石化。2008年外资及台资企业新建的合成橡胶装置,2009年全年产能整体利用率已经达到60-70%。

2009年我国合成橡胶产业从2008年后半年的萧条中重获发展。据合成橡胶协会统计,协会成员单位2008年遭遇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产品价格高台跳水,自7月份以后月产最持续下降。2009年主要合成橡胶月产量从3月份开始又回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6月份以后产量与2008年相比有明显增长,并保持平稳回升,大大提升了全年合成橡胶的总产量。2009年我国部分合成橡胶国内产品市场占

有率见表6。

表6 2009年我国部分合成橡胶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

产品名称 市场占有率%

丁苯橡胶 75.9

丁二烯橡胶 63.8

氯丁橡胶 70.0

丁苯热塑性橡胶 79.0

五、增加了一批新产品

“十一五”期同,中国石化巴陵公司采用国内开发技术实现SEBS工业比生产、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高桥石化引进技术的装置生产低顺BR,提供给国内高冲聚苯乙烯作为改性剂,并开始了SSBR的正常生产;为应对欧盟REACH法案要求,申华化工、齐鲁石化、兰州石化等多家企业已在工业装置上生产了低多环芳烃填充油的乳聚丁苯充油胶;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已生产了多批稀土BR。异戊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新装置正在加紧建设,将很快建成投产。这些新产品,将为国内轮胎为代表的橡胶加工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提供适用的合成橡胶新材料。

六、原料供应链更为巩固

中国乙烯工业的大发展,为中国合成橡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各种原料资源,为发展多种合成橡胶产品打下原料基础。

根据中国合成橡胶协会的统计,2009年协会成员企业丁二烯产量达121.8万吨,如加上当年建成投产的福建和新疆独山子乙烯工程和国内其它企业的丁二烯生产量,2009年全国丁二烯产量约为145万吨,创历史新高。由于上半年国内乙烯装置因市场低迷开工不足以及新

建乙烯装置建成投产时间的延后.全国2009年全年丁二烯净

进口量达25.7万吨,创历史新高。但随着福建和独山子乙烯

工程的新建丁二烯装置投产,国内丁二烯供应量增加,进口量

迅速回落,我国2009年11月份的丁二烯净进口量下降到仅为

0.9万吨。

国际原油价格的回升和国内丁二烯原料供应市场的短缺,引导丁二烯市场价格从低谷回升,并支撑了合成橡胶市场价格回升到适当水平。

乙烯工业的发展将为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充足的原料。

七、多种所有制企业进入产业竞争

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石油化工产业的重组,特别是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重组,促进了石油化工的市场竞争,促进了乙烯工业的发展,也进一步为合成橡胶工业增加了活力。

由于轮胎为代表的外资橡胶加工产业向中国大陆的迅速推进和发展,增加了国内合成橡胶的需求,吸

引着一些国际SR生产商进入国内投资设厂,以台湾合成橡胶公司为代表的多个生产商投资大陆建设SR生产厂,装置能力增长显著,2009年底外资或外资控殴合成豫胶装置能力已达53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1%。

一批民企和地方企业投巨资进人合成橡胶产业,2009年有多个民营或地方企业投资的合成橡胶项目相继举行开工典礼或进入实施阶段,项目涉及SBR、BR、NBR、丁基橡胶(IIR)和异戊橡胶(IR)多个产品。全国目前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合成橡胶项目有10多个,总产能在147万吨以上,其中民营企业项目的装置能力在50万吨以上,2009年主要在建项目有:山东王皇化工有限公司BR 5万吨/年、宁波顺泽橡胶有限公司NBR 5万吨/年、天津陆港石油橡胶有限公司SBR 10万吨/年、青岛伊科思新材料公司IR 3万吨/年、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IIR 5万吨/年和盘锦和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IIR 6万吨/年等。

八、产业发展的竞争压力仍然严峻

1.周边能力过剩国家产品将继续挤占国内市场

随着发达地区橡胶加工产业向国外转移,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成橡胶能力进一步过剩,中国是重要的出口目标市场。目前已有百万吨以上合成橡胶进口产品占领我国市场,根据市场机制,这部分难以完全由国内产品替代,并将继续挤占中国市场。

2.国内产能过剩形势渐显

2009年我国主要合成橡胶的产能为250万吨,产量196万吨,净进口量为122万吨。各品种的装置能力发展状况很不平衡,个别品种如苯乙烯类弹性体(SBCs)的国内装置能力已经高于国内市场消费量;即使是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的产品如NBR(2009年占30%),随着新装置建成投产,2010年能力满足率可以达到83%。其它如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的能力满足率也达到了80-90%。加上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挤占,为国内装置建设项目剩余的市场份额日趋减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和计划建设装置能力在147万吨以上,按照此计划,全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在几年内将达到400万吨左右。我国在建和计划中的合成橡胶装置能力见表7。

表7 我国在建和计划中的合成橡胶装置能力 万吨/年

产品名称 2009年底能力 在建和计划建设装置能力

总装置能力 250 147

1、七大基本胶种 181 140

其中:丁苯橡胶 101.5 55

丁二烯橡胶57.5 33

氯丁橡胶 5.3 7

丁基橡胶 4.5 29

丁腈橡胶 10 5

乙丙橡胶 2 5

异戊橡胶 0 6

2、丁苯热塑性橡胶69 7

3.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随着国内一批又一批的合成橡胶新装置建成投产,一些合成橡胶品种的国内市场将逐渐由以前供不应求向供需基本平衡、再到供过于求转变,一些生产常规通用品种的合成橡胶项目会随着供应能力过分扩展而缩小预期收益。而能为一些后续产品提升性能、提高性价比的专用、特殊合成橡胶产品的消费还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产品。因此国内合成橡胶产业必须十分重视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为后续用户多增加环保型、高价值、专用牌号产品的产量,以提高我国合成橡胶的整体水平。

4.产品的技术和环保门槛进一步提升

今后市场对产品的环保和节能要求,更为苛刻。如以前认为的丁苯橡胶中不含亚硝酸盐的产品为环保产品;欧盟的REACH法案进一步对多环芳烃含量做出了更为严厉的限制;美国等对汽车的能耗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今后轮胎节能是一个重要指标。

合成橡胶行业十分重视新产品的开发,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稀土顺丁橡胶、节能型溶聚丁苯橡胶、集成橡胶(SIBR)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均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要形成有规模市场的产品,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开发,也需要更多的下游用户技术部门的参与。合成橡胶生产商需要与下游产业建立更为密切的战略合作,才能尽快将合乎需要的新材料推向市场。

九、2010年国内合成橡胶的发展

2010年进入试车投产的装置规模在30万吨以上,主要有:山西大同CR 3万吨/年、山东玉皇BR 5万吨/年、宁波顺泽NBR 5万吨/年、天津陆港SBR 10万吨/年等。2010年底,全国主要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将达280万吨以上。

2010年国内丁二烯生产量将会有较大的增加,全国丁二烯

供应相对比较充足。

2008年和2009年建成投产的合成橡胶装置,2010年将继

续发挥产能并逐渐达到正常设计负荷,产量进一步上升;多项

合成橡胶装置进入试车并转入试生产阶段,也增加了合成橡胶

的供应量。预计2010年国内SBR、BR、NBR、CR、SBCs的生产

量均会有较多增长。国产合成橡胶供应量的进一步增加,将为国内橡胶加工行业提供更多选择国产合成橡胶原材料的机会。

中国合成橡胶发展现状及发展历史研究

我国合成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 胶外均能生产。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合成橡胶产品是:丁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BR)、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DM)和丁基橡胶(IIR)等基本合成橡胶,以及苯乙类热塑性丁苯橡胶(SBCs),还生产多种合成胶乳及特种橡胶。 一、世界SR市场引擎地位日显 根据国际合成橡胶生产商协会(IISRP)统计,世界合成橡胶生产装置总能力1389.7万吨 007年年底),其中中国为160.7万吨,占11.6%;2008年世界合成橡胶消费量为1317.2万吨,中中国相应品种的消费量为266.8万吨,占20.3%。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占世界总量比例见表1。 2009年中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和消费量与2007年相比均有显著增加,今后中国在世界合成胶市场的份额还将继续提升。 二、装置能力达250万吨 “十一五”期间,中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四年内已新增能力117万吨/年:均增长17.1%,主要合成橡胶(不包括胶乳和其它特种胶,下同1产量增加65万吨,年均增长 这四年时间内的新增能力相当于2000年前四十多年发展能力的总和。我国合成橡胶装置能跨上第一个百万吨的台阶经历了40多年,进入第二个百万吨能力只经历了8年,再过一、二年进入第三个百万吨能力台阶,中国合成橡胶产业正处在一个空前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主合成橡胶产能和产量见表2。 2009年来全国合成橡胶生产企业共有20家.其中装置能力在年产15万吨以上企业共有9 (表5),装置能力共199万吨,占全国总能力的80%。

出的是,2009年末其它企业的58万吨合成橡胶装置能力中,台资和外资企业投 的装置能力为53万吨。若按其控股的母公司——台湾合成橡胶公司在南通的BR和SBCs,台橡司在大陆的合成橡胶总能力已达25万吨/年,占总量的10%,台湾南帝(生产NBR)、李长荣(生SBS),也均把合成橡胶发展的重点从台湾本岛转向了中国大陆。 中国2009年主要合成橡胶品种装置能力共250万吨(表6),其中SBR、BR和SBCs的能力共9万吨,占总量的92%。 三、新技术新装备促进产业发展 过去的四年中,一批国内开发的产业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合成橡胶产业采用自己开的技术实现了苯乙烯类共聚弹性体中的高档产品SEBS的产业化生产;采用国内整合技术建成多套10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和5万吨/年丁腈橡胶装置,9万吨,年卤化丁基橡胶产业化设计术开友成功,稀土丁二烯橡胶工业化开发和异戊橡胶技术开发取得新进展,还采用引进技术成数套技术先进的生产装置。在原料生产方爵;实现了采用国内技术设计、建设大型丁二烯置,一大批年产10万吨以上的丁二烯生产装置建成开车,乙烯副产裂解碳五全分离及综合利的技术和产业规模取得好的进展。这些新技术的采用,大大增强了国内合成橡胶产业的竞争力。目前,还有一批先进、实用和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深受人们关注并正在逐步实现工业化,异戊橡胶、戊丁橡胶等。 四、主要合成橡胶产品产量达197万吨 近十年来,中国合成橡胶产量一直呈快速增长.只有2008年因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增长趋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我国合成橡胶产量状况见图1。产量1为国内有关方面统计数据,产量2为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统计的国内基本胶种加SBCs的总产量。

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我国橡胶行业得到不少发展,已有细分行业稳中有升,新生橡胶细分行业则飞速发展。 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2011年1-11月,我国橡胶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实现利润亿元。 2012年1-12月,我国份橡胶行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出口交货值亿元,同比增长%。367家重点企业(不包括助剂、骨架),实现利税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有46家亏损,亏损面%;亏损额亿元,同比减少%。 橡胶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未来我国橡胶市场还是有很多的有利因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煤炭、电力、建材机械工业的发展都会拉动相关橡胶制品的发展。同时,轮胎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高性能轮胎加快了发展速度,会回避轮胎工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因素,我国的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也是对下游的产业发展是一种保障。从市场的趋势来讲,我国的橡胶需求将会不断平稳增长,2015年需求是持续稳定的增长,未来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从我国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可控资源来讲,也会进一步的增长。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橡胶制品行业细分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橡胶的定义、分类及橡胶行业的定义、分类等,接着详实的分析了国际国内橡胶行业、中国橡胶市场以及我国主要产胶区的发展概况,然后分别介绍了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再生橡胶、橡胶助剂、橡胶机械制造、橡胶制品、橡胶轮胎及胶鞋、胶带产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橡胶行业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和橡胶行业的投资做了透析,最后对国内外橡胶行业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橡胶技术网 - 合成橡胶发展状况

我国合成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 周文荣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自195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已经跨 过50年辉煌发展历程。中国合成橡胶工业是在自主创新和引进 技术为基础上起步,并以自主创新技术为主发展壮大起来的。 目前已经进入世界合成橡胶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前列。 世界上通用的七大基本胶种中国均能生产。目前国内生产的主要合成橡胶产品是:丁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BR)、氯丁橡胶(C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DM)、丁基橡胶(IIR) 和新近投产的1.5万吨异戊橡胶等基本合成橡胶,以及苯乙烯类热塑性丁苯橡胶(SBCs),还生产多种合成胶乳及特种橡胶。 一、世界SR市场引擎地位日显 根据国际合成橡胶生产商协会(IISRP)统计,世界合成橡胶生产装置总能力1389.7万吨(2007年年底),其中中国为160.7万吨,占11.6%;2008年世界合成橡胶消费量为1317.2万吨,其中中国相应品种的消费量为266.8万吨,占20.3%。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占世界总量比例见表l。 表1 我国合成橡胶产能占世界总量比例(07年底止) 项目 SBR BR IR EPDM IIR NBR CR SBCs 总计世界能力k t/.a–150693042 611 1318945 609 410 1894 13897 中国能力k t/.a–1697 510 0 20 30 65 55 230 1607 中国占比k t/.a–113.816.8 0 1.5 3.2 10.713.4 12.1 11.6 2009年中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和消费量与2007年相比均有显著增加,今后中国在世界合成橡胶市场的份额还将继续提升。 二、装置能力达250万吨 “十一五”期间,中国合成橡胶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四年内已新增能力117万吨/年,年均增长17.1%,主要合成橡胶(不包括胶乳和其它特种胶,下同)产量增加65万吨,年均增长10.5%。 这四年时间内的新增能力相当于2000年前四十多年发展能力的总和。我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跨上第一个百万吨的台阶经历了40多年,进入第二个百万吨能力只经历了8年,再过一、二年将进入第三个百万吨

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 景趋势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橡胶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网:,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我国橡胶行业得到不少发展,已有细分行业稳中有升,新生橡胶细分行业则飞速发展。 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2011年1-11月,我国橡胶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亿元,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亿元,实现利税亿元,实现利润亿元。 2012年1-12月,我国份橡胶行业完成现价工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出口交货值亿元,同比增长%。367家重点企业(不包括助剂、骨架),实现利税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其中有46家亏损,亏损面%;亏损额亿元,同比减少%。 橡胶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未来我国橡胶市场还是有很多的有利因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煤炭、电力、建材机械工业的发展都会拉动相关橡胶制品的发展。同时,轮胎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高性能轮胎加快了发展速度,会回避轮胎工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因素,我国的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也是对下游的产业发展是一种保障。从市场的趋势来讲,我国的橡胶需求将会不断平稳增长,2015年需求是持续稳定的增长,未来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从我国天然橡胶的产量和可控资源来讲,也会进一步的增长。

合成橡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_中_

综述与专论 于清溪·合成橡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中) 于清溪 (原化工部橡胶司,北京 100013) 摘要:叙述了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国的合成橡胶产量、装备能力、消费量、品种比例。以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韩国等几个国家为例,阐述合成橡胶工业近80年的发展变化。并重点介绍了当今世界10强合成橡胶企业集团(朗盛、中石化和中石油、锦湖化学、固特异与埃克森美孚、西伯儿、宝力米—欧罗巴等)的生产能力和发展状况等。现在的金融危机给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带来困难,但应看到这也是给合成橡胶企业一个调整的机会。并给出如下预测:合成橡胶企业将朝着经营多元化、规模大型化、装置多功能化、品种多样化、产品高性能化、生产环保化、橡胶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合成橡胶;产能;消耗量;E -SBR ;S -SBR ;BR ;EPDM ;IIR 中图分类号:TQ333 文章编号:1009-797X(2009)05-0009-09 文献标识码:A DOI:IO.3969/J.ISSN.1009-797X.2009.05.003 合成橡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中) 作者简介:于清溪,男,教授级高工,原化工部橡胶司副司长。 收稿日期:2009-02-24 (接上期) 2 世界合成橡胶工业80年沧桑变化 世界合成橡胶工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杜邦化学最早实现了CR 工业化,由于氯丁二烯的化学结构酷似异戊二烯,命名为Duprene 。后又由本体改为乳液聚合,改称Neoprene 。1930~1932年德国和苏联几乎同时建厂生产BR ,因系由丁二烯以金属钠聚合制成,德国取名为Buna ,苏联称为SKB 。接着,美德两国合作研发SBR 、NBR 和IIR ,1937年德国完成了SBR 、NBR ,1940年美国完成了IIR 的工业化技术。 2.1 美国 1940~1945年在世界二次大战时期,由于战略物资的天然橡胶断绝来源,美国决定加速SBR 和NBR 的发展步伐,组建国家合成橡胶战时生产委员会。由国家橡胶储备公司(RRC )组织建厂生产称之为政府橡胶的GRS (SBR )、GRN (NBR )和GRI (IIR )。具体由美国的固特异、古德利奇、费尔斯通、US 橡胶(尤尼劳尔)四大轮胎公司和标准石油、陶氏化学参加 建设。在3年之内一次建成了24家合成橡胶厂,到1945年时已形成年产80万t 的规模,1950年产量达到100万t ,处于全球垄断地位。 1955年,为了导入竞争,促进发展,将所有国企合成橡胶全部下放民间。SBR 工厂分别由生产轮胎和橡胶制品厂家的古德利奇(2个工厂共21.2万t )、固特异(2个工厂11.48万t )、费尔斯通(2个工厂12.96万t )、US 橡胶(2个工厂14.7万t )和中小橡胶企业成立的合成橡胶(1个工厂4.4万t )接标购得。另外,2家化工企业——共聚物(1个工厂4.95万t )和联合碳(1个工厂4.4万t )各买了1个SBR 企业。2个IIR 工厂各自由埃索标准(4.7万t )和美孚石油购入。上述9家连同一直民营的CR 企业杜邦,形成50年代美国10大合成橡胶企业。 60年代前后,是美国合成橡胶生产技术大发展的时期。不仅SBR 由热聚转入冷聚和充油,大大提高了橡胶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菲

橡胶工业发展史

橡胶工业发展史.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本文由wxhcjlhappy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橡胶工业发展史 橡胶工业发展史 history of rubber industry 世界橡胶工业在 100 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大体划分为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及稳定发展时期四个阶段。形成时期早在 11 世纪,南美洲人民即已开始利用野生天然橡胶。1736 年法国人 C.孔达米纳参加法国科学院赴南美考察队,观察到三叶橡胶树流出的胶乳可固化为具有弹性的物质。后来,亚马孙河流域的野生三叶橡胶树的胶样被寄回巴黎,开始引起了欧洲人的注意 1823 年 C.麦金托什在英国建立了第一 家防水胶布工厂。在同一时期,英国人 T.汉考克发现橡胶通过两个转动滚筒的缝隙反复加工,可以降低弹性,提高塑性。这一发现奠定了橡胶加工的基础。他被公认为世界橡胶工业的先驱。1839 年美国人 C. 固特异发现橡胶与硫磺共热可以大大增加橡胶的弹性,不再受热发粘,从而使橡胶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橡胶硫化方法的发现对推动橡胶的应用起了关键的作用。19 世纪中叶,橡胶工业已开始形成。它已能生产胶布、胶鞋、胶管、胶板及一些日用品等。发展时期 19 世纪末期,汽车及汽车轮胎的出现推动了橡胶工业的蓬勃发展。1845 年英国人 R.W.汤姆森首次提出了充气轮胎专利。1888 年英国人 J.B.邓录普制造出第一条充气自行车胎。1895 年第一条充气汽车轮胎问世。不久,汽车轮胎开始了商品生产。为了改进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1893 年 J.F. 帕尔默将帘布(见帘子线)用于自行车胎1900 年帘布开始在汽车轮胎上应用。1906 年,美国人 G.厄诺拉格用苯胺作硫化促进剂。1912 年 S.C.莫特发现了炭黑的补强效果。不久,防老剂也应用于橡胶加工。 1916 年 F.H.班伯里提出了橡胶密炼机(见塑炼)专利,橡胶加工机械相应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橡胶加工技术在这一时期中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橡胶工业的迅速发展,原用野生的天然橡胶在性能和产量方面已不能满足需要,19 世纪中后期开始了天然橡胶的人工栽培。到 20 世纪20~30 年代人工栽培的天然橡胶已经逐步取代野生橡胶,成为天 然橡胶的主要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天然橡胶供不应求,德国开始了甲基橡胶的小批量生产,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橡胶制品。这种合成橡胶质次价高,战后即停止了生产。 30 年代开始了合成橡胶商品化的生产,聚丁二烯橡胶(即丁钠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等相继投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合成橡胶及与战争相关的橡胶制品如汽车轮胎、飞机轮胎、各种军车用轮胎的生产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繁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中的汽车等工业蓬勃兴起,推动了世界橡胶工业的大发展 1943 年钢丝帘布轮胎问世,1948 年,法国米什林公司试制成功子午线轮胎。同年,无内胎轮胎也问世。 1953 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研制成功。1956 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开始在轮胎中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部分天然橡胶使用。1965 年,热塑性橡胶开始应用于胶鞋及胶粘剂。1970 年,首批浇注轮胎(用聚氨酯橡胶)诞生。1972 年,芳纶帘子线开始投产。这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为橡胶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原料和技术基础。70 年代初期,橡胶加工及橡胶合成的生产技术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从橡胶的耗量看, 1950 年世界耗胶量为 2.3Mt,1973 年达到了 10.89Mt。1950 年世界轮胎总产量为 1.4 亿套,而1973 年猛增到 6.5 亿套。其他各类橡胶制品的生产量在 70 年代初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世界橡胶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稳定发展时期 70 年代中期,石油涨价,严重冲击汽车工业及石油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随之出现了危机, 不景气的局面一直持续到 80 年代初期。世界耗胶量 1979 年为 13.0Mt,1982 年下降到 11.6Mt,1982 年以后开始缓慢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1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1.1 我国橡胶树引种与产业兴起 我国自1904年引种橡胶树以来,至今已有百 年橡胶栽培历史。据相关史料记载,最早引种当属云南干崖(今盈江)土司刀安仁1904年从新加坡引种橡胶苗到今云南省德宏傣族苗族自治州盈江县,并种植成功[1]。1906年爱国华侨何麟书在海南岛乐会县(今琼海市)崇文乡合口湾(今东太农场坡塘区18队)建立琼安垦务公司(又称琼安胶园),开创了海南生产性种植橡胶成功的先河[2]。从1907年起,陆续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我国香港等地的华侨来儋州投资创建橡胶种植园[3]。除了1907年我国华侨区幕颐和何子春从马来西亚引种橡胶苗4000余株创办了著名的侨兴胶园,当时还陆续创建了天任、蔡惠、联昌、万发、文明、民安、棠阴、许成、侨南、侨相等橡胶种植园[3],儋州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的植胶中心。 从规模要求,严格准确地说,橡胶产业真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急需发展国民经济建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联合一些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物资禁运,而天然橡胶属于禁运之列。为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顺利开展, 1951年8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 会议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党和国家相继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对我国华南热区植胶环境条件和生长的橡胶树资源进行全面的勘查、研究及其利用工作。60a过去了,我国植胶已形成海南、云南、广东3大基地,具有相当规模,累计生产干胶逾1000万t。为进一步发展天然橡胶产业,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2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农业部2007年8月颁布实施了《全国天然橡胶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 《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作为天 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建议① 祁栋灵② 王秀全 张志扬 黄月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南儋州571737) 摘 要 从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概况、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橡胶科技对植胶生产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升的建议。关键词巴西橡胶树;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分类号 S794.1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QI Dongling WANG Xiuquan ZHANG Zhiyang HUANG Yueqiu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CATAS /SETRCKTC ,Danzhou 571737,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general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in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the industrial status and role of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as well as establish production impetus of Chinese rubber science &technology to rubber production,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Chinese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Keywords Brazil rubber tree (Hevea brasiliensis );natural rubber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①收稿日期:2012-10-30;责任编辑/黄艳;编辑部E-mail:rdnk@163.com。 ②祁栋灵(1979~),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与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E-mail:donglingqi@163.com。 Vol.33,No.2 2013年2月热带农业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第33卷第2期 Feb .201379--

对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能源范文.doc

对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能 源-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橡胶制品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这给橡胶制品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利弊总是相对的,发展的同时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加,竞争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同时反而更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从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展开论述,分析了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橡胶制品;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建议 1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1.1橡胶制品行业背景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橡胶制品业包含6个子行业:轮胎制造,橡胶板、管、带制造,橡胶零件制造,再生橡胶制造,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和其他橡胶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医用行业,轨道交通业等各行各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橡胶制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版)认为,橡胶是基础工业原料,需求广泛,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橡胶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近年来,国际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下行趋势。 1.2橡胶制品行业现状

橡胶制品业在当前的社会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橡胶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对橡胶制品行业重点企业统计资料汇总情况表明,2016年完成现价工业产值3126.97亿元,同比增长2.93%;实现销售收入2838.29亿元,增长4.43%;实现出口交货值863.95亿元,下降0.20%;出口率(值)为27.63%,减少0.8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增长12.81%;实现利润增长11.60%;销售收入利润率提高0.40个百分点。 2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的主要特点 2.1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橡胶制品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逐步提升,各行各业都取到了长足的进步,一些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并且一直以来都是拉动橡胶制品行业发展最主要的动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也越来越繁荣,在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消耗的生胶量占全部消耗量的三分之二左右,而这些用于汽车行业的橡胶量中,三分之二用于轮胎的生产,三分之一用于汽车的其他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不断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扩充汽车市场,以汽车配套为主的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一定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发展速度,带动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轨道交通业快速发展,国家也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同时依旧遵循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战略方针,重点建设健全国道省道等高速公路网,我国公路和铁路的总里程将会居世界首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工程机械橡胶制品的需求

世界合成橡胶工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全球合成橡胶工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一、世界合成橡胶工业发展简史 人工合成橡胶的思路渊源于人们对天然橡胶的剖析和仿制,合成橡胶工业的诞生和发展取决于原料来源、单体制造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单体、催化剂和聚合方法的选择。此外,由于橡胶是交通运输工具(汽车、飞机的轮胎等)的主要材料,因而它的发展又和战争对橡胶的需求密切相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诞生了合成橡胶,并且有少量生产以应战争急需。20世纪30年代初期建立了合成橡胶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多品种、多性能合成橡胶工业的飞跃发展。50年代初,发明了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单体制造技术也比较成熟,使合成橡胶工业进入合成立构规整橡胶的崭新阶段。60年代以后,合成橡胶的产量开始超过了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的剖析和仿制1826年,M.法拉第首先对天然橡胶进行化学分析,确定了天然橡胶的实验式为C5H8。1860年,C.G.威廉斯从天然橡胶的热裂解产物中分离出C5H8,定名为异戊二烯,并指出异戊二烯在空气中又会氧化变成白色弹性体。1879年,G.布查德用热裂解法制得了异戊二烯,又把异戊二烯重新制成弹性体。尽管这种弹性体的结构、性能与天然橡胶差别很大,但至此人们已完全确认从低分子单体合成橡胶是可能的。 世界合成橡胶工业发展里程碑事件 1900年И.Л.孔达科夫用2,3-二甲基-1,3-丁二烯聚合成革状弹性体。1927-1928年,氯丁橡胶问世。 德国于1917年首次用2,3-二甲基-1,3-丁二烯生产了合成橡胶,取名为甲基橡胶W 和甲基橡胶H 。 30年代初期,德国H.施陶丁格的大分子长链结构理论的确立(1932)和苏联H.H.谢苗诺夫的链式聚合理论(1934)的指引,为聚合物学科奠定了基础。代 1935年德国法本公司首先生产丁腈橡胶,1937年法本公司在布纳化工厂建成丁苯橡胶工业生产装置。 1943年,美国开始试生产丁基橡胶。 50年代中期,齐格勒-纳塔和锂系等新型催化剂的发明;石油工业提供了大量高品级的单体。代表产品:异戊二烯橡胶、顺丁橡胶、乙丙橡胶。 60年代,合成橡胶工业以继续开发新品种与大幅度增加产量平行发展为特征。目的是简化橡胶加工工艺,降低70年代,合成橡胶已基本可代替天然橡胶制造各种轮胎和制品,某些特种合成橡胶的性能是天胶所不具备的。

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王亚莉2010级化学教育 摘要:简述了橡胶工业在我国的重要性和橡胶工业经济运行的状况,阐述了橡胶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橡胶产品产量和橡胶消费量的转变说明了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我国橡胶工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措施建议。本文就对我国橡胶工业的以上各种情况作了以下的介绍。 关键词:橡胶工业、现状、趋势、措施 引言 中国橡胶工业以国有、国有控股和民营企业为主体,与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一起,三种经济成份共同打造第一橡胶大国。并且中国橡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调整结构取得进展,为继续保证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克服困难增强了必胜信心。[1]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快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极为复杂的形势和严峻挑战面前,保持了橡胶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局势。 [2] 中国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际市场作出重大贡献,并拉动了国际上天然胶、合成胶及橡胶机械等产业的振兴和繁荣。在2011年,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全年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出口增幅呈现持续回落趋势,主要产品结构及出口结构稳步调整优化。但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行业经营效益下滑。 1. 橡胶工业的重要性 200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暴露了行业的差距,全行业奋

起狠抓产品质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成就了中国橡胶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橡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已经定位于自主创新。中国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际市场作出重大贡献,不仅以物美价廉产品出口,同时也拉动了国际上天然胶、合成胶及橡胶机械等产业的振兴和繁荣。橡胶行业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围绕产品结构调整,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生产领域,以科技为先导,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不断满足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使整个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 橡胶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在2011年,行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全年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出口增幅呈现持续回落趋势,主要产品结构及出口结构稳步调整优化。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行业经营效益下滑。 据对轮胎、力车胎、胶管胶带、橡胶制品、胶鞋、乳胶、炭黑、废橡胶综合利用、机械模具、橡胶助剂、骨架材料11个分会412家重点会员企业的统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122.11亿元,同比增长16.97%,实现销售收入3110.31亿元,同比增长17.58%;实现出口交货值882.51亿元,同比增长27.05%。行业实现利税177.26亿元,同比下降2.95%;实现利润98.11亿元,同比下降9.03%。341家重点企业中(不包括助剂、骨架两个专业委员会)50家亏损, 亏损面14.66%;亏损额8.87亿元。2011年协会统计行业及各个专业现价工业总产值增长状况见图1,2011年与2010年橡胶行业主要指标增幅对比见图2,2011年橡胶行业主要指标同比增长趋势见图3:[3,4]

中国橡胶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天然橡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和需求现状 1、生产现状。天然橡胶是指由植物产生的橡胶,以区别于由化学工艺合成的合成橡胶。虽然能够生产天然橡胶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只有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目前其产量已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9%以上。 目前橡胶种植业已成为热带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659万吨,产销大体平衡。据国际橡研究专家预测,到2001年,世界需弹性体171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789万吨。在1999年世界总产量的659万吨中,亚洲566.1万吨,占85.9%:而东南亚诸国生产了477.5万吨,占72.5%。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产地。主产国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发展顶峰时,植胶面积曾达220万公顷。至1998年还有160万公顷,2000年有120万公顷。1988年年产量曾达160万吨,近年仅有一半左右,面积减少、产量降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成本高,无利可图,胶园纷纷更新改种油棕和热带作物,胶园劳力流向更有吸引力的产业。近年马来西来重视了橡胶制品工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天然橡胶在本地消费。从多方面分析,马来西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年产干胶大体是80万吨左右。 据泰国业内权威人士分析,泰年均产干胶220万吨。由于劳力不足,施肥量少,大量死皮,放任割胶,到21世纪初将降至年产180万吨的水平。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南部已计划缩小植胶面积改种油棕、水果和林木,而在东北部大量发展橡胶,但速度缓慢。泰近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仅占产量的9%,但目前泰国在千方百计增加本国的消费,因为轿车以每年100万辆以上速度增加,世界上很多大汽车生产商在泰建厂,泰已成为世界10 大轿车生产国之一。产量下降和消费增大必然导致泰国出口原料胶的减少。印尼的植胶面积最大,单产最低,而植胶条件很好,增产的潜力也最大。但由于该国政局不稳,严重影响了天然橡胶业的发展。印度年产天然橡胶约60万吨,植胶面积和生产能力大体定型。印度是一个大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橡胶还需要部分进口。越

我国合成橡胶的发展现状

我国合成橡胶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化工本122班朱凯玲 2012110183 摘要:简述了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大宗合成橡 (SBR、BR、NBR、EPDM等)发展历程、技术现状以及对合成橡胶工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合成橡胶;发展现状;展望 合成橡胶(SR)是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它与天然橡胶一起构成橡胶加工行业的最基本原材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胶鞋、机械配件和日用橡胶制品。其中轮胎制造是合成橡胶最大消费市场。合成橡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1.合成橡胶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我国采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发技术的第一套乙炔法氯丁橡胶(CR),采用引进前苏联技术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第一套乳聚丁苯橡胶(ESBR)及丁腈橡胶(NBR)三套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合成橡胶工业正式步入发展阶段。60年代初,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了ESBR由热法聚合向冷法聚合技术的改造。70年代,采用国内开发的镍系顺丁橡胶(Ni-BR)技术建成投产了一批Ni-BR生产装置。进入8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两套大型(产能为8.0万t/a)冷法ESBR生产装置,分别在吉林石化公司和齐鲁石化股份公司建成投产,从而实现了ESBR大规模国产化。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我国自行开发和建成投产了锂系SR[包括溶聚丁苯橡胶(SSB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SBS)和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生产装置。90年代末,由意大利IP公司引进的3.0万t/a的丁基橡胶(IIR)和由日本瑞翁公司引进的1.5万t/a的NBR生产装置也相继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各大BR生产厂分别对各自的BR装置进行了扩能改造。至此,我国已具有大规模生产SBR、BR、CR、NBR、EP(D)M、IIR六大基本胶种及热塑性弹性体SBS等合成橡胶的能力。 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我国已进入世界合成橡胶生产、消费大国行列,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而且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市场容量空间较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合成橡胶工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我国合成橡胶发展现状 2.1产业化技术现状[3]

橡胶行业的发展前景

橡胶行业的发展前景 2016年,影响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有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及调控政策导向、相关行业发展态势,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前景等。其中国内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一是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及调控政策导向分析。先说宏观经济走势。2015年,我国GDP 增速达10.3%。“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10.4%,宏观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直接推动了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宏观经济向好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但考虑到出口与投资的增长有限,内需推动还有待加强。因此,我国GDP增速会有所减缓,预计在9.5%左右。 再说宏观调控政策导向。2016年,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未来值得关注的政策取向有以下方面:成品油调价机制、能源价格调整、人民币汇率变化、资源税改革、节能减排、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环境税。 二是国内主要相关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石油和化学工业关联性很强,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对石化行业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其一是农业。2016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保持农产品收购价格的稳定,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也将会增加。从长远看,我国农业对农用化学品的需求将会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格局。其二是汽车。2016年,我国汽车销售将突破2000万辆。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将直接拉动成品油、润滑油、助剂、涂料、工程塑料、橡胶密封材料等领域的需求增长。其三是房地产。房地产行业是涂料、塑料管(型)材、聚氨酯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2016年,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更为严厉,但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的建设速度将会加快。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小城市和农村房地产开发将会提速。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将用20年的时间解决半城市化问题,使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65%。因此,未来房地产行业仍将保持对相关化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其四是纺织。2016年,我国纺织

硅橡胶工业发展现状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61904651.html,) 硅橡胶工业发展现状 自1943年美国道康宁(DC)公司首先实现有机氯硅烷工业化生产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当今国际有机硅市场上形成DC、GE、R-P、Wacker、信越公司五强的新局面。世界上大型有机硅专业公司有十多家,甲基氯硅烷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各种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硅烷表面活性剂等为各个工业部门广泛应用,有机硅产品品种规格多达5000余种,产量和销售额与日俱增。近30年来,有机硅工业产品的增长率保持在8%~15%,远远超过一般国家国民经济的增长率。目前有机硅在我国的应用已很广泛,数量和品种持续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我国已成为有机硅产品最具潜力的市场。 1、热硫化硅橡胶 由于各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不同,有机硅的高层结构也不尽相同,如美国硅橡胶占有机硅市场的25~30%、欧洲约占40%、日本则超过50%,其中近一半为热硫化硅橡胶,我国硅橡胶占的比例更大,约60%。在我国,热硫化硅橡胶主要用于电子电气工业、办公自动化装备及汽车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热硫化硅橡胶的需求正以每年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 热硫化硅橡胶生产技术复杂,产品附加值高,在世界有机硅市场上,其销售量份额约占10%,销售额则高达30~40%。热硫化硅橡胶的用途可大致分为挤出成型制品35%,模压制品30%,电线电缆用30%,涂覆材料用5%,消费量增长率为4~6%。在发达国家,热硫化硅橡胶生胶及混炼胶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早在60年代初期美国DowCorning公司就有了千吨级连续聚合装置。在我国最早从事热硫化硅橡胶研究和和生产的单位主要有晨光化工研究院和吉化公司研究院等,第一套生产装置建于1960年,生产规模为5t/a。到现在,全国已建成生胶生产装置40多套,总生产

中国再生橡胶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再生橡胶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616881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2017-2023年中国再生橡胶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国是一个生胶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中国每年再生胶消耗量的50%左右需要进口,寻找橡胶原料来源及其代用材料是中国奋斗不息的任务。因此,认真妥善处理好废旧橡胶,对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摆脱自然资源之匮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和现实意义。再生橡胶一直是世界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它一方面可以代替橡胶,缓解了天然橡胶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使废旧橡胶实现了回收再利用,解决了废旧橡胶污染环境的问题。 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再生橡胶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由于中国橡胶工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中国再生橡胶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再生橡胶生产能力超过600万吨/年,生产企业数量达1000余家,区域性规模生产能力基本都达到15万吨以上。河北主要集中在唐山、沧州、保定;山西主要集中在平遥、汾阳;江苏集中在南通、泰州、宿迁、徐州;浙江集中在温州、宁波、杭州;山东集中在莱芜、济南、潍坊、青岛;江西集中在高安、新余;河南集中在焦作、温县、新乡;四川集中在都江堰、雅安、隆昌。 中国再生橡胶工业在生产规模、企业规模、品种档次、工艺技术、装备配套、出口创汇等方面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继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球最大再生橡胶生产国之后,中国已跻身全球再生橡胶工业发达国家行列。 随着中国合成橡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产量进一步增加,价格进一步下降,加之入世之后国外合成橡胶的大量进口,将会直接冲击再生胶市场。此外,随着中国胶粉生产技术特别是精细胶粉生产技术的日臻完善,市场对胶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2017-2023年中国再生橡胶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我国再生橡胶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再生橡胶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阐述,还根据再生橡胶行业的发展轨迹对再生橡胶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再生橡胶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亮点。 2017-2023年中国再生橡胶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最后阐明再生橡胶行业的投资空间,指明投资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战略建议,以供投资决策者参考。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再生橡胶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是相关再生橡胶企业、研究单位、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再生橡胶行业发展动向、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 第1章再生橡胶相关概述

合成橡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_下_

于清溪 (原化工部橡胶司,北京 100013) 摘要:叙述了世界合成橡胶生产国的合成橡胶产量、装备能力、消费量、品种比例。以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韩国等几个国家为例,阐述合成橡胶工业近80年的发展变化。并重点介绍了当今世界10强合成橡胶企业集团(朗盛、中石化和中石油、锦湖化学、固特异与埃克森美孚、西伯儿、宝力米—欧罗巴等)的生产能力和发展状况等。现在的金融危机给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带来困难,但应看到这也是给合成橡胶企业一个调整的机会。并给出如下预测:合成橡胶企业将朝着经营多元化、规模大型化、装置多功能化、品种多样化、产品高性能化、生产环保化、橡胶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合成橡胶;产能;消耗量;E -SBR ;S -SBR ;BR ;EPDM ;IIR 中图分类号:TQ333 文章编号:1009-797X(2009)06-0006-08 文献标识码:A DOI:IO.3969/J.ISSN.1009-797X.2009.06.002 合成橡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下) 作者简介:于清溪,男,教授级高工,原化工部橡胶司副司长。 收稿日期:2009-02-24 3.3 年产能20万~40万t 级企业 中国台湾合成橡胶公司在台湾有1个工厂,生产E -SBR 、BR 、SBC ,年产21.4万t ,引进古德利奇技术。大陆有申华化学公司在南通年产E -SBR 17.0万t ,与日本宇部化学合资有5万t BR 装置在建,建成之后总产能将达43.4万t 。现在排名位列下卡姆斯克石化之后的第12位。下卡姆斯克石化居第11位,年BR 、IR 、IIR 、EPDM 共39万t ,IIR 技术设备还输出我国,由辽宁盘锦和运集团建设年产10万t 工厂企业。荷兰壳牌化学易名的克拉顿有5个工厂,年产SBC 、IR 36.2万t ,排名世界13位。 继承费尔斯通橡胶与乳胶公司的现美国费尔斯通聚合物有2个工厂生产BR 、S -SBR 和SBC ,年产能力为32.5万t ,居世界第14位。古德利奇留下的SBR 工厂现名为美国ISP 弹性体公司。年产能力27万t ,居世界15位。由共聚物橡胶几经改组的美国莱恩共聚物公司有2个工厂,年产E -SBR 、NBR 、EPDM 共 24.1万t ,位列世界第17位。 荷兰DSM 生产EPDM ,能力曾达到过 22万t 以上。由于美国工厂(8.1万t )转给陶氏化学、日本工厂(4.0万t )关闭,现只有荷兰和巴西2家企业,年产EPDM 10.5万t ,已退出世界20名行列。陶氏化学公司与杜邦分开之后,现在美有2个工厂、法国1个工厂,年生产BR 、EPDM 共23.5万t ,列世界第18位。陶氏BLS 曾在法购得壳牌化学一家工厂,现在德国有一个工厂(原为布纳席尔斯企业),年产E -SBR 、BR 11.7万t 。1996年,陶氏化学与世界最大的CR 企业杜邦的弹性体部分联合成立杜邦陶氏弹性体公司之时,两家合计产能已达42万t ,曾位居世界前10强。2006年分手之后的杜邦,由于设备老化,关闭了部分CR 和EPDM 工厂,现在只剩下2个工厂,年产CR 降为10万t 。 韩国的另一大合成橡胶企业LG 化学也有2个工厂生产E -SBR 、BR 、NBR 和SBC ,产能27万t ,已进到世界第16位。墨西哥DESC 集团(2个工厂,生产E -SBR 、NBR 、BR 、S -SBR 、SBC ),罗马尼亚卡罗姆(1个工厂,生产E -SBR 、 (接上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