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押题)地理一轮复习 第八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讲 城市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城市化
一、选择题
(2016·河北名校俱乐部联考)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完成1~3题。
1.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
C.呈增加趋势D.呈减少趋势
2.根据上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大量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3.为解决图示城市化问题,我国应该 ( )
A.加快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化
B.避免城市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
C.把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市人口
D.使农业用地尽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解析:第1题,图示2001~2008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则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第2题,据图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在2%~8%之间,而同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小于1%,则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人口的迁入。第3题,图示反映的城市化问题是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故应避免城市用地的盲目扩张。答案:1.C 2.D 3.B
(2016·绵阳模拟)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为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据此完成4~5题。
4.该国1965~1975年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快速发展B.自然灾害频发
C.城市问题突出D.国家人口政策
5.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0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
A.停滞增长B.缓慢增长
C.快速增长D.持续下降
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1965年至1975年该国的城市化水平标准值是负值,城市化发展呈下降趋势;1975~2005年间,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在增大,尤其是1995~2005年间,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呈快速增长趋势。该国的城市化发展规律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规律相符,所以该国应该为我国。由于1965年至1975年我国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人口的自由流动,因此这个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第5题,据图可知,最近1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标准值在快速增长,城市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必然促使大量的农村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长。
答案:4.D 5.C
(2017届河南六校联考)原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原有的居住地,而农村用地逐步向城镇用地转化的过程。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县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7.该县城市化方式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B.扩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甲代表的产业所占比重迅速减小,说明从事该产业的'人口迅速减少,该产业应为第一产业;乙代表的产业所占比重先增加后减少,应为第二产业;丙代表的产业不断上升,应为第三产业。第7题,“原地城市化”会使人们由从事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故C项正确。“原地城市化”会减慢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有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答案:6.A 7.C
(2016·青岛模拟)下图为某国城市人口数量、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国( )
A.自1953年以来城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B.2000年以来城市化已步入后期稳定阶段
C.近半个世纪来城市化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D.目前,该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但水平依然较高
9.该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有( )
A.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粮食、花卉等种植比例
B.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C.信息不发达,但文化观念得到提升
D.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加快,城市洪水灾害增加
解析:第8题,一般情况下,城市化水平超过30%才进入中期阶段,超过70%才进入后期稳定阶段,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该国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发展速度加快,但水平依然较低。第9题,城市化发展,畜禽园艺产品市场扩大,农业结构中粮食种植比例下降;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改变,多样性减少;城市是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化过程中会促进区域文化建设;城市化地区地面硬化率高,地面径流汇集量增大、汇集速度加快,城市洪水灾害增加。
答案:8.A 9.D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影响最弱的是( )
A.交通运输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气候D.城市规模
11.各曲线中,按城市发展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12.该城市在图示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
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向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
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
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解析:第10题,城市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决定了城市人口密度的大小,而人口数量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第11题,城市发展早期,人口向城市中心集聚,随着城市化的进行,郊区人口密度逐渐增大,进入城市化后期,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市中心区人口密度降低,人口向郊区甚至农村移动。第12题,由于城市人口外迁,进而引起商业服务功能区和交通设施建设投入,因此郊区农业比重下降,条件改善。
答案:10.C 11.B 12.D
(2017届广东五校联考)伪“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化不发达情况下的人口从城镇向农村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中部分人口滞留农村的现象。新疆玛纳斯县农调队在附近农村走访中了解到,有部分农民当年掏6 000元钱为孩子买的城市户口,如今又掏6 000元换成农村户口,让其继续当农民。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13.下面关于伪“逆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伪“逆城市化”现象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B.中国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C.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城市
D.伪“逆城市化”是由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内部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