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学的关系释疑

合集下载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必修三文化史考点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必修三文化史考点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必修三文化史考点历史其实是一门日积月累的学科,因为在貌似杂乱的历史现象中,梳理、思考、以史为鉴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必修三文化史考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必修三文化史考点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

(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2、李贽的思想主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

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二、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1)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

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思想来源: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2)思想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进步思想家思想的积极意义: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明末清初儒家学者的思考

明末清初儒家学者的思考

明末清初儒家学者的思考【学习目标】1.读教材,概括出李贽和三大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总结出这四位思想家各自的特点和共同之处。

2.研读史料,分析他们思想与儒家学说的关系。

3.结合时代背景及近代的思想,思考他们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的反正统意识1.主张:提出“”,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认为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提出“绝假纯真”的“”。

2.著作:流传至今的有《藏书》》、《续藏书》、《》、《》等。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基本主张1. 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他敢于批判(“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

这些主张,是明朝末年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 思想的启蒙精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锋芒直指君主专制。

他提出“”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梁启超把顾炎武的上述思想归结为“”。

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一样,是清初思潮的推动者。

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实用学问。

3. 的“孤秦陋宋”批判王夫之著有《船山遗书》。

王夫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

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气魄,对自先秦至清初两千多年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王夫之的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是“”。

在这个主旨下,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归纳总结】2.试着归纳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史料研读】1.思想是一定人的思想,离开了一定的人,思想就成为空洞的思想;人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人,离开了一定的社会时代,人就成为抽象的人。

顾炎武年表(部分)1618年(六岁)在家随母读《大学》1626年(十四岁)入昆山县学,读《诗经》《尚书》《春秋》等1645年(三十三岁)清军攻破南京。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学案: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学案: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解析

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习目标]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思想主张(1)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2)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3)诗文写作风格: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2.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和《续焚书》等。

3.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

1.明末清初为何会出现众多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家?提示经济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高度强化和明清易代的激烈的阶级和民族矛盾的冲突;思想上程朱理学的僵化和八股取士的禁锢;外部环境,西学东渐,西风渐入。

2.(教材第19页学习思考)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李贽的这一认识?提示李贽的这一认识是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否定,是对“私欲”和个性的客观肯定,表现了他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的精神。

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三大进步思想家2.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1)思想主张①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著有《潜书》。

②政治上,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

(2)评价①他的言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他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思维点拨]明清之际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

他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筑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思想仍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

3.比较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指出各自的侧重点。

提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思想侧重点的不同4.提示(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谈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和影响作者:子夜飞蛾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源远流长、蓄积深厚的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儒家思想也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粹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还依然久盛不衰。

从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开始,儒学就和当时的其他学说一起融入了思想文化的长河里。

在这期间,它磨砺过、沉没过、漂浮过,在经历了无数次沉浮之后最终成为这条长河的主流。

儒家思想历经千百位儒学大师的修正锤炼之后才得以发展完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但是,这条河流的前进、以及儒家思想的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

一、发展历程:明显的阶段性正如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样,一种思想文化能否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关键是看它是否能满足社会存在的发展需要。

思想文化也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学说能否被统治者重视,关键是看它能否真实反映和保护经济基础。

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朝代对儒家思想持不同的态度,这决定了儒家思想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形成这是我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经济上铁器牛耕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促使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思想上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这一切都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创立了儒家学派,主张“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包含民本思想。

孔子的“仁”,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都蕴含了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的其他学派中也有体现,比如说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等。

高考历史复习,明清时民主思想为什么是对儒学新发展

高考历史复习,明清时民主思想为什么是对儒学新发展

高考历史复习,明清时民主思想为什么是对儒学新发展1、17、18世纪的中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并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代的欧洲掀起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在反封建方面有何相似之处?在性质、地位、对社会转型所起的作用有何差异?结合各自所处的社会状况,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同点:二者都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批判,都提出了一些改造封建社会的主张。

不同点:①性质、地位: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以它没有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性质上不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范围。

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17、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流,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并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舆论准备,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②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到一定的影响,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有限的;欧洲启蒙运动则为北美独立革命、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并推动了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产生差异的原因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但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方以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

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最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异同(笔记)

最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异同(笔记)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异同(笔记)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难点: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影响及其评价。

知识结构: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历史背景(明朝后期):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上: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严重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八股取士)2、生平及代表作品:《焚书》、《藏书》等1527-1602,明朝后期反封建专制启蒙运动的先驱,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自称“异端”,一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永不妥协,晚年被捕入狱,死于狱中3、主要思想:①否定孔孟及儒学的权威性(反权威)②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性(反正统)③强调人正常的私欲(尊人性)④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倡个性)4、评价: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②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明清时期反封建专制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背景和经历(明末清初):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②政治上:社会动荡,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深化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文字狱),自然科学有一定发展,西学东渐④生活经历: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仅供学习交流A小结:一大时期(明清时期)一股思潮(反封建民主思潮)四位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B比较: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异同同:①反封建专制;②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③思想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居著书立说。

异:①黄宗羲政治上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史料及解析】明末清初的儒家思想

【史料及解析】明末清初的儒家思想

【史料及解析】明末清初的儒家思想
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P课文第20-22页)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背景: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异端”李贽,著作有《焚书》、《藏书》——(P课文第20页)
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

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顾、王、黄(各自著作见课本)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学术上,主张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P课文第21-22页)
3、影响(评价):
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高考历史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点】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一、背景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概况1.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

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3)影响:①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三、评价1.积极(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局限(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案】明清之际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相似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二是都出现了新思潮反对禁欲主义。

【案】“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尔”。

【案】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案】“亡国”与“亡天下”:“亡国”还只是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事,而“亡天下”则是民族、文化的沦亡,是关系到整个民族命运的大事。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训练点1李贽的离经叛道1.冯元仲称赞李贽“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

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B )A.民为贵,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水则载舟,水则覆舟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解析:A项是孟子的主张,C项是荀子的主张,D项是程颐的主张,李贽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所以选B。

2.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答:“绝对不能。

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A )解析:李贽是我国古代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反对迷信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封建道义,主张寡妇再嫁,肯定妇女的地位。

可见他的思想和程颐的思想明显对立。

3.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

这体现了李贽( C )A.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B.对科举制度的否定C.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D.希望得到后人认可解析:根据材料“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可知,李贽反对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科场当以选士”可知,李贽并不反对科举考试,故B项错误;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表明李贽在批判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的同时,又希望自己的学说成为科举的内容,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可知,李贽并不仅仅希望得到后人的认可,故D 项错误。

4.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 B )《论语》卷一经文评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年谱,后人心诀。

4、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4、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④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追求物质享受是人 的自然权利,提倡个性自由发展,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的理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 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宣称“有 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⑤主张男女平等
3)评价李贽思想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 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背景
1.国际形势: 资本主义开始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2.国内形势:
⑴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⑵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⑶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①宋明理学教条的束缚,不近情理,摧残人性, ⑷思文: 八股取士,限制思想自由; ②西学东渐的局面出现,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一、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认识: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⒈“异端”思想家李贽(思想、评价)
★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顾、王)
1)生平、著作、思想主张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比较
★三、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影响 ★四、重点突破
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 2.明清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3.中国明清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的原因
C
【解析】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 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 彩,故选C项。
(2011·北京文综·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 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明清思想家继承关系与思想特点MicrosoftWord文档

明清思想家继承关系与思想特点MicrosoftWord文档

明清思想家继承关系与思想特点从反传统的角度,从对后世革命者的影响,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学历史就选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没有改变这个思路。

新课标的教科书除人民版添加了唐甄外,其他版本都只介绍这四个人的思想,大体相同,各有亮点。

如人教版指出了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人民版、岳麓版指出了李贽的个性特征,等等。

我们要讨论的是:一、这四位思想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二、他们的思想与儒家学说的关系;三、他们在当时的影响有多大。

第一个问题求准确,第二个问题是放在专题中必须讲清楚,第三个问题是分清当时影响和后来的影响。

李贽在“文革”中忒“火”。

李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藏书》《焚书》在370年后会大量印行。

他生前就属于“另类”,离经叛道,所论石破惊天,惊世骇俗。

萧公权认为,他的思想中心是个人自由。

(《中国政治思想史•第十七章第二节》)岳麓版多少接受了这种看法。

但是,长期以来教科书大都侧重介绍他的反传统。

反传统、反理学并不等于倡导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后者更难能可贵。

“文革”中抬出李贽是为了“批儒”,其政治需要不难理解。

现在应还原历史。

岳麓版选择李贽关于“人皆有私”的议论,反映了学术界的看法。

理学排斥私心,“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主张压抑个性、压抑人性。

现在不是提倡以人为本吗?以人为本就要承认私心是普遍存在的。

李贽说:“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

”(《藏书》卷二四))这是很朴实的道理。

李贽的类似议论很多,多版本应该反映编写者对这些议论的不同选择和欣赏,不该忽略李贽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个人自由。

过去常宣传“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文革”中还提倡“狠斗私心一闪念”。

在这种极端的诱导下,很多人的人性被扭曲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鼓励私有经济发展,其前提就是承认人的私心存在的合理性。

私欲膨胀是事物的另一个极端,同样也是应该反对的。

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深受良知学说的影响。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学案: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学案:第3课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识记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理解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形成的背景。

评价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1.背景(1)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发生动摇。

2.著作:《焚书》《藏书》等。

3.思想(1)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是圣人。

(2)主张自由、自治,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每个人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3)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否定“四书”“五经”的经典地位。

4.影响:引起统治者的震惊和恐慌,将李贽诬蔑为“妖人”。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1.背景: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为尖锐。

2.共同点: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3.黄宗羲(1)著作:《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

(2)思想①对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秩序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主张。

③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4.顾炎武(1)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2)思想①批判宋明理学,力倡务实之风,主张经世致用。

②反对君主专权,主张地方分权;反对“独治”,主张实行“众治”。

③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治乱。

5.王夫之(1)著作:《读通鉴论》《宋论》等。

(2)思想①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认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的唯物主义观点。

②在认识论上,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的对象引起的。

③在知行关系上,王夫之强调行是知的基础。

④提出“求天理于人欲之中”,把两者统一起来。

⑤提出社会进化论的观点。

6.影响:震动了思想界,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易错提醒】(1)道学家不同于道家。

高二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二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二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推行的重要思想,其意义非常重大,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二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二历史必修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学法指导1.总体认识: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

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

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

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2.四大进步思想家3.基本观点: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是民主思想产生的政治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原因。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明清之际民主思想家(1)共同的生活背景:政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根源)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经历: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着书立说的类似经历.(2)共同的思想主张: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

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三册 专题12 第35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第三册 专题12 第35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Word版含答案

第35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生活背景:出生于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泉州地区。

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

2.思想主张(1)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大胆挑战正统思想。

(2)反对盲从孔子,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3)提出“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写作风格主张“真心”。

[历史评价]评价李贽的思想(1)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遗书》政治思想(1)“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君臣平等(3)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4)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1)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2)提出“众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1)“循天下之公”(2)抨击“孤秦”“陋宋”(3)强调“天地之化日新”、历史运动“势之必然”生活背景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学说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动者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经济思想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评价是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归纳总结]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点(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主张“工商皆本”。

(3)思想上批判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三、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1.批判、继承: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

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

2.发展(1)提出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有民主色彩。

如何认识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如何认识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如何认识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转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

思想家们对儒学传统教条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与修正,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受到冲击。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文化现象在哪些方面冲击了传统儒学?它的出现起什么样的作用?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征〔反正统意识产生原因〕。

祖父两辈都是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生活在理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2.李贽的反正统思想主张:第一,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第二,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强调人的个性;第三,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第四,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3.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学术界对李贽评价很高,《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反封建专制思想1.共同点:一是他们都属于反传统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而闻名。

二是三位思想家都曾亲自参加激烈的抗清斗争,而且誓不降清,不在清朝做官。

三是由于他们思想进步,有开明的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在思想总体上属于唯物主义思想家。

四是他们都致力于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2.各自特色:〔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2014高三历史备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014高三历史备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014⾼三历史备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很多学⽣学习历史的⽅法就是——考前突击,这样可以考个及格甚⾄⼋九⼗分都不成问题,所以,历史在他们的眼中,就是:“考前死记硬背、考后丢⼀边”。

初中如此学习,⾼中照旧,但是,他们就觉得,历史越来越难学了,及格不容易,⼋⼗分更难,所以,他们很苦恼。

⾼考对学⽣的能⼒考查、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不管哪⼀学科,学⽣如果没有学会阅读,是考不出⾼分的,历史尤其要学会阅读,才能处理好⽂字信息题。

那么,⾼中⽣应该如何培养阅读能⼒呢?答案就是——“读⽬录” 。

课本⽬录包括:教材⽬录、单元⽬录、每课⽬录。

更多有关2014⾼考⽂综的信息可登录店铺,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 【点析】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衰落。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并且不断地缓慢发展。

旧的封建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经济因素产⽣,⾸先反映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

他们对传统的封建纲常礼教进⾏了强烈的批判;他们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他们反专制、倡导民主。

他们的思想闪烁着⾰新的光芒,成为这⼀时期思想⽂化中的新潮流。

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化重新焕发了⽣机。

【解析】: 此题易错选A。

错因是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理解不到位。

很多⼈认为,明末清初三⼤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限制君权;倡导⾔论⾃由,建⽴监督机构;主张经世致⽤,提出⼯商皆本等,是对以孔⼦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进⾏了批判,具有⼀定的民主思想,就认为他们对传统儒家思想进⾏了较为彻底的批判,其实这是错误的。

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不是彻底否定,也未能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从本质上讲他们还是儒家思想代表⼈物。

2020高中历史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

2020高中历史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三) 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嵇文甫先生在评价某一思想家时说:“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

这种大胆的言论,正可和当时西方的宗教革命家互相辉映.他们都充满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精神。

……他使道学中兴,使道学更加精练.”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王阳明C.李贽D.朱熹C [根据材料“他居然敢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什么圣贤榜样,道理格式,都不放在眼里”可知,他反对对孔子唯命是从,四位思想家中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人是李贽,故答案为C 项.]2.明朝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

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

这体现了李贽( )A.以“异端”而自居,倡导唯物思想B.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注重学以致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D.“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C [工商皆本是明代黄宗羲鉴于社会的变动,面对现实提出的学说;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排除A、D两项;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和“君不君,臣不臣”,这些言论反映了李贽揭露明朝政治的黑暗,对封建的三纲五常礼教是极大的挑战,故选C项。

]3.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D [材料的言论无法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排除A项;B项属于对材料的误读,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黄宗羲和顾炎武的言论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故选D项.]4.黄宗羲的“新制”无疑是一种“革命”,但并不是资产阶级式的近代“革命”,而是始终没有超出古代或封建社会的范畴。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7讲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第37讲含答案

第37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试要求:(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c);(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b);(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b);(4)明清时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c)。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政治思想(3)废除“一家之法”,建(2)提出“众治”主秦”“陋宋”微点拨“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主权在民”“主权在民”是近代西方出现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黄宗羲的这一主张没有上升到“主权在民”的高度,他仍寄希望于贤明的君主。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挑战正统、批判专制等主张,并不是对儒学的否定,而是对儒学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落后成分进行改造,是一种批判继承,它们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考点一明清之际儒学的时代化1.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五大促进因素2.凸显时代要求,针对时弊的进步思想主张1.下列各项中,属于浙东学派创立者黄宗羲名言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答案 D解析准确识记古代不同时期思想家的名言、主张即可得分。

备选项分别是孟子、荀子、陆九渊、黄宗羲的主张,故选D。

考点二从社会转型认识思想巨变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①黄宗羲批判传统儒学“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②顾炎武批判理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扬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

③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进一步发展①提出的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具有民主色彩。

②这些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明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学的关系释疑

明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学的关系释疑

明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学的关系释疑
钱小波
【期刊名称】《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3(000)027
【总页数】1页(P86)
【作者】钱小波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经济思想之再认识 [J], 路育松
2.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中别具一格的重要思想家——李二曲 [J], 王士伟
3.评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J], 肖任武
4.封建经济思想“三大教条”的没落——再论近代进步思想家对“三大教条”的批判 [J], 裴倜
5.论清初三大思想家对李贽的批判——兼谈早期启蒙思想问题 [J], 王记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
学的关系释疑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三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是陆九渊、黄宗羲和顾炎武。

他们的思想和传统的儒家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陆九渊是近代著名的历史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

他认为,中国的历史是一种以和谐为基础的文化,他把儒家传统的仁义道德观念融入到历史思想中,他强调遵守仁义、尊重传统,主张以慈爱、宽容和友谊来处理政治关系,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安定。

黄宗羲是一位改革家,他主张“实事求是”,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念来取代传统的儒家思想。

他主张发展科学技术,改革旧习俗,发展社会与经济,努力改善民生,推行改革。

他认为,要实现进步,中国必须从传统的儒家文化中脱离出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顾炎武是一位思想家,他是近代中国新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继承了儒家的传统,但又对儒家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改进。

他认为,要使中国走出落后的困境,必须实行科学技术和经济改革,以改变传统的儒家思想。

他主张以技术为基础,以自然科学为根据,以经济改革为主要任务,把儒家传统的仁义道德观念融入到现代文明中。

从上述可以看出,近代三大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他们继承了儒家传统的仁义道德观念,认为要实现进步,中国必须从传统的儒家文化中脱离出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把儒家传统的仁义道德融入到现代文明中。

他们的思想与传统儒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