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后处理动物模型的建立

合集下载

缺血后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亚氮系统的影响

缺血后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亚氮系统的影响

c e c r e uin id cd rn lijr.Meh d :T iy S a ee rn o y dvdd it tr hmi e r s n ue e a nu /pf o y t o s hr D rt w r a dml iie no he t s e
再灌 注组 , S D活性 、O 、O水平显 著高 于缺血再灌注组 。结论 : 而 O N SN 缺血后处理 能够减轻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其机
制 可能 与增加 N S在 肾脏的表达有关 , O 很可能 与 e O N S和 iO N S的 比值关 系更 密切 。 [ 关键词 ] 缺血后处理 ;肾缺血再灌 注损伤 ; 氧化亚氮 ; 氧化亚氮合酶 [ 中图分类号 ] R 9 62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 17 7 8 (0 10 0 7 0 6 1— 7 3 2 1 )5— 38— 4
i uyi rt f rsh m cp s- n io ig n vsg t tee et fsh m cps- n ioigo - n r t c e i ot o d in dt i et a f c o ce i ot o dt nn ni- j n a ae i ・ c t n a on i eh f i ・ c i s
缺血后处理对 肾脏缺血再灌 注大 鼠氧化亚氮系统 的影 响
鸦 杏鹏 周 留正 孙 浩 , ,
(. 1句容市人 民医院泌尿外科 , 江苏 句容 2 2 0 ; . 14 0 2 江苏大学 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 江苏 镇 江 22 0 ) 10 1
[ 摘
要] 目的 : 观察大 鼠肾脏缺血后处理对氧化亚氮合酶 的影响 , 探讨 缺血后处理 对肾缺血再灌 注损伤 的影 响机
制 。方法 : D大 鼠 3 S 0只, 分为假手术组 、 缺血再灌注组 、 缺血后处理组 。缺血 4 i 再灌 注 2 5m n 4h后取 肾组织检测 氧 化亚氮 ( O 含量 、 N) 氧化亚氮合酶 ( O ) N S 活性 、 超氧化 物歧 化酶 ( O ) 性、 SD 活 丙二醛 ( A) MD 含量 , E染色进 行 中性 粒 H 细胞 ( M 计数和 Pl r 评分。结果 : P N) ae’ lS 缺血后处理组血清肌酐 、 尿素氮 、 A、 MN计 数 、a es MD P P l r 评分 显著低于 缺血 l'

普罗布考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普罗布考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普罗布考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杨成;任星峰;彭隽【摘要】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普罗布考治疗组(P+IR组),每组10只.P+IR组大鼠每天用普罗布考(500 mg/kg)灌胃,S组和IR组大鼠每天用等量温开水灌胃.1周后制备肾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3组大鼠都摘除右肾,IR组和P+IR组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左侧肾动脉,30 min 后松夹恢复血流再灌注.再灌注后S组和IR组每天温开水灌胃,P+ IR组每天普罗布考灌胃,连续1周.1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血及肾组织标本,检测大鼠各项血液生化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IR组相比,P+IR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脂水平明显降低(均 P<0.05),血清和肾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上升、MDA 含量明显下降(均 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肾指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及肾组织中SOD活性,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发挥肾脏保护作用.%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robucol on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in rats with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and its mechanism. Methods Thirty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S group),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IR group),and probucol treatment group(probucol+IR group,P+IR group).Rats in the S and IR groups were fed with warm water every day,and rats in P+IR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obucol.After 1 week,rat model of ren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was established.Right kidneys of the rats were re-moved.In IR and P+ IR groups,the left renal artery was clamped with a non-invasiveartery clamp,and after 30 minutes the blood vessels restored patency by loosening the clamp.After reperfusion,the S and IR groups were perfused with warm water every day,and the P+IR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bucol for 1 week.After 1 week,all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blood and kidney tissue specimens were taken.The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the rats were measured,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kidney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levels of blood urea nitrogen(BUN),serum creatinine(SCr)and blood lipids in P+ I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IR group(all P<0.05);in P+IR group,the level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in serum and renal tissue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llP<0.05),meanwhile,the levels of malondialdehyde(MDA)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In P+IR group,the pathological damage of kidney tissue was reduced,and renal index was significantlyimproved(P<0.05).Conclusion Probucol can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SOD in blood and kidney of rats with IRI,improve renal function,reduce the level of blood lipids,reduce the pathological injury of renal tissue,and play a role in renal protection.【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7(046)006【总页数】5页(P660-664)【关键词】普罗布考;肾脏;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作者】杨成;任星峰;彭隽【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肾内科,武汉 430070;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肾内科,武汉 430070;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肾内科,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6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以及战争伤导致的多器官损伤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约占67%,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缺血后处理对抗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缺血后处理对抗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600 ; 4) 云 南省 第一人 民医院干部保 健 520
科 ,云 南 昆明 603 ; 5) 云 南医学高等 专科 学校 科研 处 ,云南 昆明 603) 502 501
[ 摘要]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 肾脏缺血 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作用. 方法 大 鼠右肾切 除,左 肾
4 n 5 缺血再灌注 2 ,给予 6个循环 1一 /0 S mi 4h 0 S1一 再灌 / 停灌缺血后处理方案干预后 ,测定血肌酐和尿素氮水 平评价肾功能 ;H E染色观察。 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分光分析法测定。 肾组织 丙二醛 ( D )含量和超氧化物 M A 歧化酶 (O )活性 ;采用 R a Tm T P R和 Wetr bo i SD el ieR — C s n lt g法分别测定 S Dm N e tn O R A和蛋 白表达情况.结 果 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和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 P<00) . ,并减少肾组织 M A 5 D
Dp. h m o g ,K n i dclU i rt,Kumn unn603 ; 3 K yL . l ua eto P a a l y u mn Mei nv sy f r c o g a ei n igY na 50 1 ) e a o Moe l bf cr
B o g o io e i n , Y n a nvri rdt n lC i s dcn ,K n i u n n 6 0 0 ; i o frSn m dc e u nn U i sy o Ta ioa hn eMe i e u m n Y n a 5 2 0 l y i e tf i e i g
[ src]Obe te T vsgt e rt teeet fshmc ot nioig ( ot) aa s Abtat jci oi et a dt o ci fco ce ips odtnn I s v n i e hp e v f i c i P C gi t n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观察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观察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观察李郭锦;张路;穆长征;宋小峰;郭敏【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及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缺血60min再灌注24h的大鼠肾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α(TNFRα]表达增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组织内出现RIPK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光镜下皮质和髓质外带的肾小管出现了程序性坏死,表现为细胞肿胀,着色苍白,细胞核固缩.电镜下程序性坏死表现为细胞质肿胀,细胞器肿胀、破碎,含有一个凋亡样细胞核.结论大鼠肾脏缺血60min再灌注24h后部分肾小管细胞发生了程序性坏死,肾组织中RIPK3表达增强.【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39)010【总页数】4页(P792-795)【关键词】肾;再灌注损伤;程序性坏死;大鼠【作者】李郭锦;张路;穆长征;宋小峰;郭敏【作者单位】121001辽宁锦州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影像科;124010 辽宁盘锦盘锦市职业技术学院临床护理系;121001 辽宁锦州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121001 辽宁锦州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121001 辽宁锦州辽宁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0.2345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是诱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主要原因,如肾移植、肾血管手术后都可发生RIRI,从而诱发AKI[1]。

大鼠常用于建立RIRI引起的AKI动物模型,虽然有关大鼠RIRI 引起肾脏细胞损伤的报道很多,但多集中在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等[2-3]。

近年来随着对细胞死亡机制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从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变化角度分类和命名的新的细胞死亡方式。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

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研究马贤德1孙宏伟1 柴纪严1 赵金茹1(1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032;)摘要①目的建立一种比较系统,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动物模型,达到只要读者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操作就能制作出MCAO再灌注模型的目的。

②方法成年健康雄性 SD大鼠40只,参照Longa法并适当改进建立MCAO模型20只,假手术组20只。

本文将详细叙述手术过程以及再灌注时间点的合理选择。

最后利用行为学测试、四氮唑(TTC)染色对模型成功与否进行判定。

③结论线栓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的制备MCAO 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方法,并且此方法的再灌注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动物模型;脑缺血;再灌注;线栓法Establishment a model of ra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ith intraluminal sutureMa Xian-de1 Sun Hong-wei1 Chai Ji-yan1 Zhao Jin-ru1(1.Liaon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ra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terms of the model, the operation will be simple, and the achievement ratio will be high. Methods: 40 Male Sprague-Dawley ( SD ) rats were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20 were model of ra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ased on Longa method, and the other 20 were sham-operated group. The process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different time point following ischemic-reperfusion we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What’s more , the model was appraised by behavioral test and Triphenyl Tetrazolium Choloride(TTC)Staining.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of intraluminal suture method is very simpl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l of rat ischemia-reperfusion, what’s more, the effect of reperfusion is very obvious.Key words: Animal Mode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traluminal suture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是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并能最大程度模拟人类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百令胶囊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百令胶囊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百令胶囊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宋艳丽;郭俐宏;朱克刚【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Bailing capsule on rats with acute 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ethods :The method of clipping in rats with bilateral renal artery and 45min reperfusion 45m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imal models of acute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Determination of serum endogenou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malondialdehyde (MDA) ,serum creatinine (Cr) and blood urea nitrogen(BUN) ,and take assessment of Bailing capsule in rats with acute 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mpact .Results :Bailing cap-sule group MDA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 .05) ,elevated serum SODlevels ,serum creatinin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content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model group ,the two groups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 .05) .Conclusion:Bailing capsule can reduce the renal tubular cell injury ,acute 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and its mechanism for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inhibi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and improve renal function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氟比洛芬酯对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和假血友病因子表达的影响

氟比洛芬酯对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和假血友病因子表达的影响
于山西 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1 主要 试剂和仪 器 :E标记 的大 鼠 C 6 P抗 体为 美 国 .. 2 P D2 ¥rt 公 司产 品,WF E IA试剂盒为上海太阳生物公司产 eo c e v ,LS
表达均低于 B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而且 呈剂量依 尸 0 , 5
氟 比洛芬酯对 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大 鼠血小板膜 糖蛋 白 P选择素和假血友病 因子表 达的影响
张宏江 杨 敏 马 平 杨 建 新
急性 肢体 缺血再灌 注在临床外科 中比较常见 。 腹主动 如
比洛芬酯 1 , 、2mg gA组及 B组给予相 当的生理盐水。 . 6 1 / , 2 k 1 . 标本制备 和检测方法 : .4 2 A组 、 B组和 C组均于缺血 2h
测压 , 血压 为零标志缺血成功 ; 缺血 2h后去 除动脉夹 , 恢复 下肢血供血压升高标志再灌 注成功 。对假手术组大 鼠仅行麻
注 : B组 比较 )00 , C组 间比较 P 00 与 < .5 且 < .5
3 讨

醉并暴露股动脉 , 未行股动脉夹闭。 l . 实验动 物的处理 : 在夹闭股动脉 前即分别 给予氟 _3 2 c组
维普资讯

l 24 ・
主 【 旦垫塑 08 月第8 I床2 年2 0 卷第2 h e eei &Cn 8 e u y 08 0 I - 期Ci sRm ds li , b a 0, 1 N 2 ne e ic F r r2 v . o 8

基 础 研 究 ・
10 mi 心 5mi; 2 0I B 0 0r n离 / n 加 0 l S上 机 测定 。用 流 式 细 胞 xP
关节 置换手术 中 , 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发生率达 4 %~ 0 约 5 7 %。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两种术式比较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两种术式比较

广 西 医 科 报 J URN F GUAN O AL O GX D C T 2 0 t 5( ) I ME I AL UN VE I Y 0 8 Oc 2 5
I DI C ERSI TY
大 鼠 肾脏缺 血再 灌 注模 型 两 种术 式 比较
霍冬梅 廖 蕴华△ 冯 伟 凌 宇 王 明军
提 供 实 验 依据 。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实 验 分组 : 验 选 用 健 康 雄 性 W i a . 实 s r大 鼠 6 t O只 , 重 体 20 20g 随 机 分 成 2组 : 腹 正 中 切 口手 术 组 、 背 部 双 0  ̄ 5 , 经 经
管 型 ( ) 肾 小 管 腔 内有 脱 落 、 死 的 细 胞 , 未 成 管 型 或 2分 ; 坏 但
论 : 背 部 双侧 肋 弓 下缘 切 口比较 经腹 正 中切 口手 术 方式 切 口小 、 作 简 单 、 术 视 野 清 晰 、 净 , 前 无 需 禁 食 , 活 率 较 高 。 经 操 手 干 术 存
关 键词 大 鼠 ; 脏 ; 血 / 灌 注 损 伤 ; 口方 式 肾 缺 再 切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0 5 9 O 2 0 ) 5 0 4 — 2 1 0 — 3 X( ( 8 O — 7 30 ) 中 图分 类号 : 3 4 1 R 6.2
3 O只 , 后 2 术 4h取 肾 脏 行 病理 组织 学检 查 , 测 定 血 B n S r 生 化 指 标 。结 果 : 大 鼠 2 并 u 、c 等 ① 4h后 取 肾脏 行 病 理 组 织 学 检 查 , 两
组 肾小 管 坏 死评 分无 显 著 差 异 ( >0 0 )② 两 组 大 鼠 B n S r 平 比较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u (3 6 ±3 8 ) P .5 ; u 、c 水 差 B n 4 . 5 . 0 mmo/ v lL s

新型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新型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有关 , 手术组和对照组病理学检查符合急性肾衰竭改变 。结 论
新型 肾脏冷缺 血再灌 注损伤模 型操作更 为
简单 , 稳定性强 , 利于被普 通研究人员所掌握 , 成功率高 , 是一种研究 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的较好模型。 【 关键词 】 再灌注损伤 ; 模 型 , 动物
Sa it f e dlo in yc l ce a rp rui nu y W I tblyo n w mo e fkd e od i h mi e efs n ijr E i a s o ,A n ,H i —iL CI Mi S IBn y,I g g
smp i h o lxt f mo e , p l r n t u in a d p o l o r s a c . e h s T e e p r n s i l y t e c mp e i o d l a p y mo e i si t n e p e t e e r h M t o f y t o d h x e me t wa i
中华 临 床 医 师杂 志 ( 电子 版 )02年 3月第 6卷 第 5期 21
C i JCi c n ( lc oi d i )Mac , 1 , 0. , o5 h l ii s Eet ncE io 。 rh12 2 V 16 N . n n a r tn 0
t O1

论 著 ・
手术组和对照组相 比 , 本模型 大鼠术后各 时间段肌酐 、 尿
素氮和 N .B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两组术后第 6h ld 3d Fe 、 、 肌酐值 比较 , P<00 ; . 5 术后 1d尿素氮 比较 , P< 00 ; .5 术后 1d 3dN —B比较 , 0 0 。可能与省略血管缝合 步骤 , 而减少 大 鼠热缺血 再灌 注损 伤时 间 、 Fe P< .5 从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方法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方法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动物模型具体步骤及方法原型物种人来源缺血再灌注,双侧肾动脉夹闭法模式动物品系Balb/c小鼠,SPF级,雄性,周龄:4~6周,体重:20g~22g实验分组随机分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受试药物组(3个浓度梯度组),15只每组实验周期24h、72h建模方法1 选取20-22g左右小鼠,术前禁食12h,自由饮水。

2 3%戊巴比妥钠(80m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背部去毛,消毒备皮。

3 在背部脊椎旁0.5cm、肋骨下缘0.5cm处剪开皮肤及肌肉,可见到肾脏, 小心分离出两侧肾脏的肾动脉,迅速用动脉夹夹闭两侧肾动脉。

4 缺血45min后松开动脉夹,恢复血流,观察肾脏恢复情况。

5 分两层缝合开口,待小鼠清醒后,将其放回洁净笼具后放回饲养室饲养,定期观察小鼠状态及死亡情况并做好记录。

6 对照组不做缺血处理,其他操作相同。

7 分别取再灌注0h、3h、6h、12h、24h、72h六个时间点取材。

麻醉小鼠,摘眼球取血,室温静置2h后于4℃3000r离心10分钟提取血清,放入-80冰箱冻存。

同时取左肾组织留作病理标本,右肾组织分生标本。

应用可用于研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1.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取各时间点(0h、1h、3h、6h、12h、24h、72h)血清,检测血清BUN(尿素氮)和Scr(血肌酐)水平,评估肾功能。

2. 肾系数检测:摘取双侧肾脏后,生理盐水冲洗,称重计算肾系数。

肾系数=双侧肾重(mg)/体重(g)3.肾小管坏死的评分:每张切片×200 倍镜下取外髓质部10 个视野,按0 = 正常,1 = 轻微损伤(受损肾小管< 5%),2= 轻度损伤(受损肾小管5 %~25 %),3 = 中度损伤(受损肾小管25 %~75 %) ,4 = 重度损伤(受损肾小管> 75 %) 作半定量分析并计算其均值,作为肾小管坏死的评分指数。

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48h。

医学实验报告范文分享与指导

医学实验报告范文分享与指导

医学实验报告范文分享与指导实验名称: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评价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一种可靠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R) 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和角质酸蛋白 (KAP) 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 使用8-10周龄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

2.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 在麻醉下,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 (LAD) 在大鼠心肌上建立缺血模型,缺血30分钟后开放结扎使之再灌注。

3.实验组设定: 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组和角质酸蛋白处理组 (5只大鼠/组)。

4.观察指标: 测定心肌组织坏死面积 (MI)、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水平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

5.数据统计: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 和Tukey's多重比较。

6.伦理考虑: 确保本研究符合动物实验道德规范和法规。

实验结果:1.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观察到明显的心肌受损现象。

2.角质酸蛋白处理的效果评价:2.1 角质酸蛋白处理组的MI显著低于缺血组 (P<0.05),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2.2 角质酸蛋白处理组的CK-MB水平显著低于缺血组 (P<0.05),显示其在减少心肌损伤中的有效性。

2.3 角质酸蛋白处理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缺血组 (P<0.05),显示其具有抗氧化作用。

3.统计结果表明,角质酸蛋白处理组的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缺血组。

讨论与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验证了角质酸蛋白在心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KAP处理可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MI和CK-MB水平,提高SOD活性。

因此,我们推测角质酸蛋白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心肌保护剂。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需开展,以探索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情况研究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情况研究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情况研究作者:张飞达童金周萍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20期[摘要]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MR)在缺血再灌注损伤(I/R)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 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肾脏I/R组,每组8只。

采用双侧肾蒂夹闭60 min后再灌注建立I/R肾脏损伤动物模型。

术后24 h常规生化法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

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MT含量。

结果以U6为内参基因,荧光定量PCR显示正常情况下大鼠肾脏组织中MR1和MR2 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0.75±0.16)和(0.64±0.10),I/R处理24 h后肾脏组织中MR1和MR2的表达强度分别为(0.37±0.08)和(0.28±0.05),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 < 0.01)。

结论 MR在I/R损伤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MR表达与肾脏应激损伤相关,可能作为判断肾脏I/R损伤程度的指标或治疗的靶点。

[关键词] 褪黑素受体;再灌注损伤;肾脏[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0-0001-03肾脏为高灌注器官,因而缺血再灌注损伤(I/R)在缺血性急性肾损伤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临床常见的一个多因素、多途径的复杂的病理过程[1]。

然而,I/R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氧自由基是I/R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2]。

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腺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如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及调节免疫系统等。

研究证实,MT主要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和调节抗氧化酶发挥抗氧化作用[3,4]。

褪黑素受体(MR)在人体器官组织中广泛分布,褪黑素与其特异性膜受体结合后发挥生物学效应。

资料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资料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首席医学网2009年10月27日16:34:55 Tuesday医师杂志征稿急救医师学术年会冠心病诊疗研讨会网站运营核心论文年内发表泌尿外科主任研讨世界神经内镜大会内蒙中医药超值牙科管理课程世界糖尿病大会神经病学国际论坛心血管介入研讨会欧洲放射学年会美国骨科年会中医药学术大会作者:先雄斌杨朝鲜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四川泸州646000)【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

因此建立稳定的、可重复、损伤小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以往模型的建立〔1,2〕均缺乏详细操作过程及各操作细节的注意要点,因而建模的重复性和成功率相对较低。

本文成功制备了大量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材料1.1 实验动物的选择由于SD大鼠具有成本低、种系纯合性好、抗感染能力较强,与人类的脑血管解剖相似,以及与Wistar大鼠比较,SD大鼠可见恒定的顶颞皮质梗死灶,梗死体积大于Wistar大鼠,变异较小,周边不完全坏死区(半暗带)所占体积明显小于Wistar大鼠等优点〔3〕,因此本文采用成年SD大鼠(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体重250~320 g,雌雄不限。

1.2 器械和药品线剪1把、眼外科剪2把、弯镊4把、4#手术缝线、6×17三角形缝针、0.2 mm直径的尼龙线、游标卡尺1把、持针钳1把。

多聚 L 赖氨酸、戊巴比妥钠、速尿(20 mg/支)、硫酸庆大霉素(80 mg/支)等。

1.3 阻塞线的制备把0.2 mm直径的尼龙盘线剪成6 cm每段,一端靠近酒精灯火焰加热,并放于显微镜下观察,要求末端成光滑球面且直径不要大于0.30 mm。

过大者可能造成较难通过颈静脉孔,不光滑者可能刺破血管,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导致微血管循环的逐渐恶化。

大鼠MCAO模型制作学习

大鼠MCAO模型制作学习

大鼠MCAO模型制作学习大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在中风研究中,大鼠的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制作MCAO模型的步骤和必要的操作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模型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为第二版,相较于第一版,进行了更新和补充,以提供更详尽和准确的信息。

1.实验动物的选取在制作MCAO模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

一般情况下,成年雄性大鼠是最常用的模型动物。

选择同一品系和年龄相仿的大鼠,以减小实验结果的差异性。

2.麻醉和固定在操作前对大鼠进行全身麻醉,常用的麻醉药物有:45 mg/kg的氯丙嗪、35 mg/kg的阿托品和5 mg/kg的氯胺酮。

氯胺酮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作为镇痛药物使用。

麻醉后,将大鼠固定在手术台上。

可以使用特制的外耳道委内瑞拉套和鼻鼻夹来固定大鼠的头部,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3.手术前准备首先,在头部的横纹上进行刮毛和消毒。

然后,注射青霉素(40,000 U)和伯氨喹(0.02 mg)以预防感染。

同时,使用外科剪刀剪开皮肤,将双眼收敛于外侧,暴露侧枕中动脉和颈内动脉。

4.暴露颈外动脉用外科剪刀剪开皮肤和筋膜,小心地将侧脖肌肉向后收拢,可以使用吸引器来辅助。

将剪开的筋膜用湿纱布或者胶布临时覆盖住。

5.分离颈外动脉和侧脑动脉用显微镊子小心地拉开组织,找到颈外动脉和侧脑动脉,将其两者之间的分支切断。

注意不要损伤到其他周围的组织。

6.模拟大脑缺血使用小血管夹或者线缚住颈外动脉,是的血流中断。

夹或者线的拇指静脉下方位置比较理想,但是要注意不要损伤到其他组织。

7.设定缺血时间一般情况下,将血流中断一小时可以模拟大脑缺血,如果需要模拟更严重的缺血,可以延长血流中断的时间。

8.再灌注当需要终止大脑缺血时,可以通过解开夹子或者拆除线来恢复大脑的血流。

再灌注后,动物会逐渐恢复意识并呈现异常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比如抽搐、四肢不协调等。

9.手术封口待实验结束后,用缝合线或者胶布将切口封闭。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维普资讯
Jinig Medi{孝veriv 0 n93 n Lo 辽夸压亏}Uni t2 8u () 毒 报 s 0J. 2 a cl a …’
缺 血后 处理 对大 鼠 肾脏 缺 血 再 灌 注 损伤 的 影 响
尹寿 杰 ,李晨 光 ,姜华茂 ,张大 田,黄建 洪
浓度 ,肾组织 中丙二醛 ( D M 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 O ) 活性 ;光 镜 下观 察 肾组织病 理 学改变 ,采 用流式 细胞仪 SD
检测 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 S组比较 ,IR组 和 IO组 c 和 B N浓度 升高 ,肾组织 S D活 性降低 ,MD / P r U O A含量升 高,肾细 缺血后处理 能减轻大鼠 肾缺血再 灌注损伤 ,其机制与 增强 肾脏抗 氧化能力和制 肾组 胞凋亡率升高,病理损伤明显。与 IR组比较 ,IO组 c 和 B N浓度 降低 ,肾组 织 S D活性 升高 ,MD / P r U O A含量 降低 ,肾细 胞 凋亡率降低 ,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i c a im. M e h d T e i h mi mo e t c l so flf r n e ie r 5 mi n a r h —n p r co z d r t a s d t me h ns s t o s h s e a d l h o c u in o t e a p dc l n i i t e h e tmi a s u e c wi e l o f 4 g e w i hs e p rme t h r l D r t w r n e t eie 4 d y f r r h e h e tmy T e e r t w r a d ml ii e n o 3 n t i x ei n .T i y mae S as e e a a sh t d 1 a s a t i tn p r co . h s as e e r n o y dv d d it t z e g

两种不同ttc染色方法对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两种不同ttc染色方法对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两种不同TTC染色方法的比较李粮辉1,陈文华1,郑宏2(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福州,350001;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麻醉科,福州,350025)【摘要】目的:比较应用不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方法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梗死面积的检测效果。

方法:将20只SD大鼠(雄性、8周龄,体重250~30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只,A组:传统TTC 染色法组,B组:改进后的TTC染色法组,分别进行大鼠心肌染色,随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及测定血清cTnI浓度水平。

结果:A组和B组均能较好地标记梗死心肌;A组和B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48.69±5.37 % VS 47.41±3.28%,P>0.05);A组和B组血清cTnI浓度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51±0.88ng/ml VS 4.70±0.71ng/ml,P>0.05);但B组心肌切片染色色泽对比度及心肌非梗死区与梗死区区分度均高于A组。

结论:改进后的心肌TTC 染色法采用在体染色,不仅操作简便,节省了实验时间和经费,而且提高了染色效果,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因此改进后的心肌TTC染色法是一种经济、简便、快捷、高效的染色方法。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A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TTC Staining Methods for Ischemia- reperfusion Myocardium in RatsLI Liang-hui1,CHEN Wen-hua1, ZHENG Hong2(1.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Fujian medicine university affiliated xiehe hospital ,Fuzhou 350001, China;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Fu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Fuzhou 350025,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TTC staining methods of measuring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aft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s. Methods 20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group A with traditional TTC dyeing method and group B with the modified TTC作者简介:李粮辉(1990-),女,硕士,研究方向:心肌保护,E-mail:huixiaoyi68@163通讯陈文华,男,教授、研究生导师,E-mail:whc6202@163dyeing method for ischemia-reperfusion myocardium ,then infract size was caculated and the levels of their serum cTnI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Both group A and group B detected the infarcted myocardium well;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between groupA and group B(48.69±5.37 % VS 47.41±3.28%,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serum cTnI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4.51±0.88ng/ml VS 4.70±0.71ng/ml,P>0.05);but compare with A ,the colour contrast of dyed myocardial slice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nfarction area and non-infarction area were much clearer in group B. Conclusions The modified TTC dyeing method using In vivo staining is a kind of economic, convenient, fast and efficient method with being easy to control ,saving experimental time and expense, improving the dyeing effects ,evaluating the size of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ore accurately.【Key words】 ischemia/reperfusion ; myocardial infarct size ;2,3,5 -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 ;staining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近十几年来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出现心肌梗死区。

百令胶囊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百令胶囊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f . A



可能 为清 除 自由基抑 制 脂质过 氧化 而改善 肾功 能 。
主 题 词 再 灌 注 损 伤 / 药 物 疗 法 肾 模型 , 动 物 大 鼠 @ 令 胶 囊 e 百 U
d 0
t a C 、r
【 中 图分 类 号1 R 6 9 2 . 6 【 文献标 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7 3 7 7 . 2 0 l 4 . 0 1 . 0 0 7
清 内源性超 氧化 物歧 化酶 ( s ( ) D) 、 丙二 醛 ( MD A) 、 血 清肌 酐 ( C r ) 和尿 素 氮( B UN) , 并 以此 评 价 百


o 令胶 囊对 大鼠 急性 肾缺血 再 灌注损 伤 的影 响 。结果 : 百令胶 囊组 S MD A 值 显 著 降低 ( P <0 . 0 5 ) , 血 p n
l a k e a s s e s s me n t o f B a i l i n g c a p s u l e i n r a t s wi t h a c u t e r e n a l i s c h e mi a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 i mp a c t .Re s u l t s :B a i l i n g c a p 2
O s ul e gr ou p M DA v a l u e s we r e s i gni f i c a nt l y l owe r( P< O. 05),e l e v at e d s e r um S( ) D l e v e l s ,s e r u m c r e a t i n i n e a nd bl o o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后处理动物模型的建立【摘要】目的:建立肾脏缺血后处理动物模型. 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3个缺血后处理组(IPO1,IPO2,IPO3组),分别制作动物模型. IR组在同时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后恢复血供,IPO1,IPO2和IPO3组在肾缺血45 min后分别采用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其中IPO3组采用反复10次再灌注20 s-缺血20 s的后处理方法. 恢复血供24 h后留取各组大鼠静脉血标本及肾组织,检测肾功能指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进行评分. 结果:IPO3组血尿素氮为(27.9±3.2) mmol/L,血肌酐为(232±49)μmol/L,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为382±48. 和IR组相比,IPO3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其余两个缺血后处理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性肾脏缺血后,采用IPO3组的方法可以减轻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脏IRI的后处理动物模型.【关键词】缺血后处理0引言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生理过程,多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动脉阻断以及肾脏移植等情况,可以造成急性肾衰竭或使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因此,如何有效防止因急性肾脏IRI而导致的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0年,陶凌等[1]在国内首先证实了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此后,更多研究者[2-4]把研究对象拓宽到不同物种和不同器官,建立了IPO动物模型,并对IPO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但是,肾脏IPO是否同样具有对急性肾脏IRI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 我们在大鼠急性肾脏IRI模型基础上,探讨建立肾脏IPO大鼠模型的方法.1材料和方法1.1材料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236±10)g(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军2002��005),标准饲料喂养,正常饮水,普通光照. 血尿素氮、血肌酐试剂盒(化学法)(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1.2方法1.2.1动物分组与模型制作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 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考Basile等[5]的方法进行双侧肾脏缺血再灌注,建立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的动物模型. 将大鼠用30g/L戊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去毛、固定,沿上腹部正中线逐层切开皮肤、腹直肌及腹膜,先后在结肠脾区及结肠肝区位置暴露左、右肾,游离左、右肾蒂,用玻璃分针小心分离出左、右肾动脉,然后用血管夹同时将双侧肾动脉夹闭,45 min后同时松开双侧血管夹,恢复双侧肾脏血供. ②缺血后处理1组(IPO1组):各缺血后处理组的手术方法基本同IR组. 在缺血45 min后用血管夹同时给予双侧肾脏反复5次的恢复血供3 min-阻断血供3 min处理(即缺血后处理),再恢复血供. ③缺血后处理2组(IPO2组):在缺血45 min后用血管夹同时给予双侧肾脏反复5次的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处理,再恢复血供. ④缺血后处理3组(IPO3组):在缺血45 min后用血管夹同时给予双侧肾脏反复10次的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处理,再恢复血供. ⑤对照组(S组):手术方法基本同IR组,但仅分离出大鼠双侧肾动脉,不进行夹闭.1.2.2标本留取在末次恢复肾脏血供24 h后将大鼠用30 g/L戊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固定,分离下腔静脉,用注射器采血2~3 mL,用于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然后用冰生理盐水经肾动脉对肾脏进行灌注直至肾脏发白,取下双肾,留取部分组织做光镜检查.1.2.3指标观察①肾功能: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尿素氮及血肌酐. ②肾脏组织形态学:部分肾组织用100 mL/L甲醛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后,行HE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参考Paller等[6]的方法进行评分,每只大鼠肾组织随机选择10个无重叠视野(×200),每个视野下随机选择10处肾小管,共按100个肾小管计分,分数越高表示肾小管损伤程度越严重.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组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血尿素氮及肌酐与S组相比, IR, IPO1, IPO2, IPO3组的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均显著增高(P<0.01). 与IR组相比,IPO1组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略有增高、IPO2组略有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O3组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表1各组SD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的比较(略)2.2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2.2.1肾小管损伤程度的评分与S组相比,IR,IPO1,IPO2,IPO3组的肾小管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IR组相比,IPO1组的肾小管损伤程度更重(P<0.05),IPO2组的肾小管损伤程度略轻,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IPO3组的肾小管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1,表1).2.2.2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在光镜下S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肾小管、肾间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图1A). 经过再灌注24 h后,IR组大鼠肾组织中可见间质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消失,大量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基底膜裸露,管腔明显扩张,管腔内可见大量管型(图1B). IPO3组大鼠肾组织中可见间质轻度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部分刷状缘脱落消失,部分管腔扩张,可见少量管型,相对IR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图1C).图1各组SD大鼠肾脏形态学改变PAS ×200略3讨论1986年,Murry等[7]发现在急性缺血再灌注出现之前对心脏进行反复多次的短暂缺血再灌注(即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脏的IRI,此后,Islam等[8]证实了预处理对肾脏急性IRI同样有保护作用. 然而在临床中,如果一旦发生IRI,则预处理难以实施,因此,研究在缺血后对再灌注进行处理更具有实用价值. 2000年,我国学者[1]首先证实了IPO对急性心肌IRI具有保护作用,此后,Zhao等[2]和Kin等[9]的研究分别证明了IPO可以减轻犬和大鼠心脏IRI. 不仅在心脏,随后的一些研究针对肝脏[3]、脑[4]等组织进行IPO,证实对其相应器官的IRI也可产生保护作用,并对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但是,以往的国内外众多研究并未涉及到肾脏器官,而且针对大鼠心脏等器官的研究中,单次后处理的时间和后处理的循环次数也不尽相同[10],因此,在开展针对肾脏IPO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之前,首先需要建立成功的大鼠肾脏IPO模型.在国外许多大鼠缺血再灌注的急性肾衰模型研究[5, 11]中,都将肾脏缺血时间限定在45 min,我们在本研究中同样将缺血时间限定在45 min,通过预实验成功复制了大鼠急性肾脏IRI模型. Yang等[12]通过对研究发现,如果在开始再灌注10 min后再进行后处理将丧失对IRI的保护作用,更多的研究[9,13]发现,如果在开始再灌注1 min之后再进行后处理,同样会使其对心肌IRI的保护作用丧失. 最近,Tang等[10]的研究显示,不同的后处理循环次数和心肌梗死面积有关,单次后处理时间过长、后处理循环次数过少都有可能限制其心肌保护作用的发挥. 因此,我们在成功复制了大鼠急性肾脏IRI模型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单次后处理的时间和后处理的循环次数进行了研究,以期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脏IRI的后处理动物模型.我们在实验中对大鼠肾脏缺血后采用了3种不同的后处理方式,从功能学和形态学角度对后处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以便选择合适的肾脏缺血后处理动物模型. 结果显示,相对于IR组,采用反复5次恢复血供3 min-阻断血供3 min的后处理(IPO1组)并不能减轻急性肾脏IRI,反而可能加重损伤;采用反复5次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的后处理(IPO2组)能使肾功能指标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 而采用反复10次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的后处理组(IPO3组)和IR组相比,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肾组织中未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和基底膜裸露,间质水肿、刷状缘消失、管腔扩张、管型等改变也较IR组轻,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的分析同样支持上述结果.综上所述,在急性肾脏缺血后及时采取反复10次的短暂(恢复血供20 s-阻断血供20 s)后处理,可以减轻急性肾脏IRI,从而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脏IRI的后处理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IPO对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陶凌,李源,高峰,等. 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脏的保护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 21(6): S116-S118.[2] Zhao ZQ, Corvera JS, Halkos ME, et al. Inhibition of myocardial injury by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during reperfusion: comparison with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3, 285(2):H579-H588.[3] Sun K, Liu ZS, Sun Q. Role of mitochondria in cell apoptosis during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4, 10(13): 1934-1938.[4] Danielisova V, Nemethova M, Gottlieb M, et al. The Changes in Endogenous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After Postconditioning[J]. Cell Mol Neurobiol, 2006, 26(7��8):1179-1189.[5] Basile DP, Donohoe D, Cao X, et al. Resistance to 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 in the Brown Norway rat: a new model to study cytoprotection[J]. Kidney Int, 2004, 65(6):2201-2211.[6] Paller MS, Hoidal JR, Ferris TF. Oxygen free radicals in ischemic acute renal failure in the rat[J]. J Clin Invest, 1984,74(4): 1156-1164.[7] Murry CE, Jennings RB, Reimer KA. Preconditioning with ischemia: a delay of lethal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myocardium[J]. Circulation, 1986, 74(5):1124-1136.[8] Islam CF, Mathie RT, Dinneen MD, et al.Ischa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the rat kidney: the effect of preconditioning[J]. Br J Urol, 1997, 79(6):842-847.[9] Kin H, Zhao ZQ, Sun HY, et al. Postconditioning attenuates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inhibiting events in the early minutes of reperfusion[J]. Cardiovasc Res, 2004, 62(1):74-85.[10] Tang XL, Sato H, Tiwari S, et al. Cardioprotection by postconditioning in conscious rats is limited to coronary occlusions <45 minutes[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6, 291(5): H2308-H2317.[11] Spandou E, Tsouchnikas I, Karkavelas G, et al. Erythropoietin attenuates renal injury in experimental acute renal failure ischaemic/reperfusion model[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6, 21(2): 330-336.[12] Yang XM, Proctor JB, Cui L, et al. Multiple, brief coronary occlusions during early reperfusion protect rabbit hearts by targeting cell signaling pathways[J]. J Am Coll Cardiol, 2004,44(5):1103-1110.[13] Philipp S, Downey JM, Cohen MV. Postconditioning must be initiated in less than 1 minute following reperfusion and is dependent on adenosine receptors and PI3��kinase[J]. Circulation, 2004,110(Suppl III):8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