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 磁现象 磁场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如磁体、磁极、磁性等。

2. 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如磁感线、磁力线等。

3. 磁场的基本性质,如磁场对磁体的作用、磁场的方向等。

4. 磁场的基本规律,如磁场强度、磁通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磁体和磁极,理解磁性的含义。

2. 掌握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磁感线图。

3. 理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能够解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4. 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能够计算磁场强度和磁通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的基本规律,如磁场强度、磁通量的计算。

2. 教学重点: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磁体的定义,介绍磁极、磁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性的含义。

3. 演示:用磁铁在黑板上绘制磁感线,引导学生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

4. 讲解:讲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如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5.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在不同磁场中的行为,巩固对磁场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6. 讲解:讲解磁场强度和磁通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规律。

7. 练习:让学生根据磁场强度和磁通量的公式进行计算,巩固对磁场基本规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磁现象:磁体、磁极、磁性2. 磁场:磁感线、磁力线3. 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吸引、排斥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强度、磁通量5. 磁场的基本规律:磁场强度、磁通量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磁铁在磁场中的磁场强度和磁通量。

答案:磁场强度=磁场力/磁极面积;磁通量=磁场力×磁极面积/磁场方向的分量。

2. 题目:解释为什么磁铁会吸引铁屑。

九年级物理《磁现象磁场》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磁现象磁场》教案、教学设计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教师,开展科普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组织学生参观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等现代化技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围绕磁现象和磁场主题,自主选题、查阅资料、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课后作业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题目: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如判断磁感线的方向、解释生活中磁现象等。
2.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批改与反馈:教师批改学生练习,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知识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如磁体、磁极、磁场、右手螺旋法则等。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磁铁吸附铁钉、指南针指向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提出问题:为什么磁铁能吸附铁钉?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北方?
3.引发思考: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磁体与磁极:讲解磁体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磁极的性质,如N极和S极,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途径主动探究磁现象和磁场规律。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和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0.1节磁现象和磁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磁现象的观察、磁体的性质、磁场的概念以及磁感线的绘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磁现象,了解磁体的性质,知道磁场的存在。

2. 使学生能够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理解磁感线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感线的概念及其绘制方法。

2. 教学重点:磁体的性质,磁场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磁铁、铁屑、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和铁屑的相互作用,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磁体的性质,如磁极、磁性、磁化等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磁体的这些性质。

3. 磁场概念的引入: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理解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

4. 磁感线的绘制:讲解磁感线的概念,演示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简单的磁感线。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磁现象和磁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磁体的性质2. 磁场的概念3. 磁感线的绘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要描述磁体的性质。

(2)解释磁场是什么,它存在于哪里。

(3)绘制一个磁感线,并标明其特点。

2. 答案:(1)磁体的性质:磁体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具有磁性,可以吸引铁磁性物质。

(2)磁场: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存在于磁体周围,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3)磁感线: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表示磁场方向和强度的一条曲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0.1磁现象磁场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20.1磁现象磁场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20.1 磁现象磁场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从生活出发,以游戏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这次我设计的《磁现象磁场》教案,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引入、游戏体验、探索发现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磁现象,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现象的基本表现,知道磁场的存在。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思考、操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磁场的概念。

难点:磁场的可视化,磁铁吸引和排斥规律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实验台、PPT等。

2.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实验套件,包括磁铁、铁屑、小铁块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磁铁钓鱼游戏,让孩子们初步感受磁现象。

2. 实验操作: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 探索发现:孩子们分组讨论,发现磁铁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理解磁场的存在。

4. 知识拓展:通过PPT展示,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理解磁场的概念。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磁场的概念。

2. 难点:磁场的可视化,磁铁吸引和排斥规律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我还会引导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磁场的进一步研究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次《磁现象磁场》的教学,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动手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磁现象磁场》的教学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情境引入的方式、实验操作的指导、探索发现的引导、知识拓展的内容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的方法。

磁现象磁场初中教案

磁现象磁场初中教案

磁现象磁场初中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如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

(2)通过实验认识磁感线的存在,了解磁感线的作用,掌握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3)了解地磁场的分布,知道地球的磁极与地理极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知磁场的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培养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磁现象及其应用(1)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磁体的磁化现象2. 磁场的概念(1)磁场的定义(2)磁感线的概念(3)磁感线的绘制方法3. 地磁场(1)地磁场的分布(2)地球的磁极与地理极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阿房宫以磁石为门的故事引出磁现象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磁现象① 磁铁的吸铁性和指向性②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③ 磁体的磁化现象(2)磁场① 磁场的定义② 磁感线的概念③ 磁感线的绘制方法(3)地磁场① 地磁场的分布② 地球的磁极与地理极的关系3. 实验探究(1)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验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利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绘制磁感线图。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5. 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磁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磁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和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磁现象及其应用,掌握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磁现象磁场》省优获奖教案公开课

《磁现象磁场》省优获奖教案公开课

《磁现象磁场》省优获奖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八章磁现象磁场,详细内容包括:磁场的基础概念、磁场方向的规定、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力、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地球磁场简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掌握磁场方向的规定,了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力。

2. 使学生掌握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础概念、磁场方向的规定、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力、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

难点:磁场方向的规定、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细线、指南针、电流表、导线、电源。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周围是否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

(2)通过指南针指向地球磁场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力。

2. 知识讲解(1)磁场概念:介绍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存在于磁体周围的空间。

(2)磁场方向:讲解磁场方向的规定,即用箭头表示磁场的方向,箭头指向磁体的北极。

(3)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力:阐述磁场的存在对磁体产生的作用力,如磁铁吸引铁钉。

(4)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讲解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1)计算磁场强度:给出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求解。

(2)判断磁感应强度方向: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判断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磁铁周围的磁场线。

(2)计算给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拓展延伸:介绍地球磁场的分布和磁极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1. 磁场概念、方向、作用力。

2. 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定义、计算公式。

3. 地球磁场简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磁场的概念。

(2)判断磁铁周围磁场的方向。

(3)计算给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第一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第一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3.磁感线:
a.概念:描述磁场分布的曲线,磁感线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
b.绘制方法:用铁屑、细线等工具,观察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分布。
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磁铁为什么能吸引铁钉?
b.磁场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c.磁感线在磁场中的作用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学习磁现象,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毅力。
5.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进行讨论:
a.磁场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b.磁场与电场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注重思考过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解答正确,书写工整。
3.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a.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物体。
b.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分为北极和南极。
c.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2.磁场:
a.磁场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的能够对磁性物质产生磁力作用的区域。
b.磁场方向:磁体北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方向。
c.磁场强度:磁场对磁性物质产生磁力作用的强弱。
4.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5.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本质和作用机理,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对磁现象的深入理解。同时,我还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磁场的图像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磁场的概念和特性。
最后,我通过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的磁现象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设计一个简单的磁悬浮列车模型,或者探究磁场的应用等。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磁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问题导向与反思评价: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问题导向和反思评价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思考中深入理解磁场知识,并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磁场图像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磁场的概念和特性。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使抽象的磁场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学生对磁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会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本章节的教学。例如,我会邀请学生观察和体验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小磁针指向南北等,让学生感受到磁场的存在和作用。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磁场的图像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磁场的概念和特性。
(二)问题导向
5.掌握磁场的应用,了解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电磁铁、电动机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1.实验探究: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磁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2.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对磁场概念的理解和思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现象的初步认识: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的定义。

2. 磁场的概念:磁场的定义,磁场线的基本特点。

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和磁性符号。

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铁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现象,理解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磁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磁场线的基本特点,磁场的表示方法。

难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小铁钉、电流表、导线、电池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介绍磁极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

3. 磁场线的画法:利用铁屑和小铁钉,演示磁场线的分布情况,讲解磁场线的基本特点。

4. 磁场表示方法:介绍磁感线和磁性符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表示磁场。

5. 磁场对磁铁的作用:让学生用实验观察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6.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讲解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让学生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7. 实际应用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磁现象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的定义2. 磁场磁场的定义磁场线的基本特点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磁性符号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铁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磁现象的初步认识。

2. 解释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举例说明磁场对磁铁和电流的作用。

答案:1. 磁现象是指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是磁铁的两个极点,分别是N极和S极。

2. 磁场是存在于磁铁周围的空间区域,磁场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磁场对磁铁有吸引和排斥作用,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1《磁现象 磁场》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1《磁现象 磁场》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1《磁现象磁场》教案一. 教材分析《磁现象磁场》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性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绘制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磁现象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磁路、电机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实验现象有较强的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逐步理解磁场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磁体的性质,能描述磁体的作用。

2.理解磁场的概念,能绘制简单的磁感线。

3.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解释一些磁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磁场概念的理解。

2.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3.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磁场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磁体、铁屑、铁架台、导线等。

3.教学卡片: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磁现象的实验,如磁铁吸引铁钉、指南针指向南北等,引导学生关注磁体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磁场的概念,解释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并对磁体产生作用。

同时,展示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磁场的分布。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尝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理解磁场的概念和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磁卡、磁盘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拓展对磁场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1磁现象磁场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物理课——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认识磁场的作用,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认识磁场的作用;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磁场概念的理解;2. 磁场方向的规定;3. 磁感线的绘制。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小铁钉、直尺、圆规、三角板;2. 学具:每人一份磁铁、铁屑、小铁钉、直尺、圆规、三角板。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磁场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磁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场是一种无形的力,它存在于磁体周围。

3. 实践:让学生用磁铁在铁屑中找出一条直线,感受磁铁的磁场作用。

4.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表示磁场的方向,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5. 绘制:引导学生用直尺、圆规、三角板等工具,绘制磁感线,展示磁场的分布。

6. 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和铁屑,试着绘制出不同形状的磁场,加深对磁场理解。

五、活动重难点1. 磁场概念的理解;2. 磁场方向的规定;3. 磁感线的绘制。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有关磁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磁铁,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磁铁的磁场作用。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磁场的概念,认识磁场的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磁场概念的理解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无形的力,它对磁体和铁磁性物质有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磁场概念,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将磁铁放在一张铺满铁屑的纸上,磁铁会吸引铁屑形成磁力线。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1磁现象磁场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中,我将以第一人称,向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设计意图。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演示和互动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磁场的存在,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磁场的概念,知道磁场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性质难点:磁场方向的判断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小铁钉、实验桌、白色board学具:每组一份磁铁、铁屑、小铁钉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

(2)邀请孩子们上台演示磁铁吸引铁屑的过程,加深他们对磁场现象的认识。

2. 课堂讲解:(1)简要介绍磁场的概念,让孩子们知道磁场是什么。

(2)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即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3. 小组讨论:(1)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分享他们的发现。

4. 课堂练习:(1)发放学具,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观察磁铁、铁屑和小铁钉的相互作用。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活动重难点:(1)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

(2)教会孩子们如何判断磁场方向。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磁场现象,进行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如何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

2. 课堂讲解环节中,如何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3. 小组讨论环节中,如何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发现。

4. 课堂练习环节中,如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观察磁铁、铁屑和小铁钉的相互作用。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磁现象 磁场教案》教案(公开课)

2022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磁现象 磁场教案》教案(公开课)

第二十章第一节《磁现象磁场》授课人:授课班级:《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知道地磁场。

根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排和内容设计,渗透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从物理学视角形成对磁场的根本认识,将磁场的概念在头脑中提炼与升华,并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生活中关于磁的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思维:从物理视角对磁场与磁感线相互关系的认识,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抽象概括磁感线与明确磁场的方向。

3、实验探究: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

4、科学态度和责任:认识磁场与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用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态度认识磁场的存在,通过对古人对磁运用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是本章知识学习的预备阶段,为后面学生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等提供铺垫。

整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建立起磁场的概念,为学习“电生磁〞“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磁生电〞打下根底。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经接触到了许多的磁现象,学生在生活中对磁现象的了解也有一定的根底。

但是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是抽象的,也没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维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

通过本节课,让学生能够感悟到像磁场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可以通过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来认识,能用磁感线来描述,以此满足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三、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磁现象,知道磁体、磁性、磁极间相互作用等概念。

2、知道磁场的概念,通过实验认识和理解磁场。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

难点:对于磁场的理解,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本课说课稿本节是第20章《电与磁》的第一节,物理概念较多,是后续知识学习的根底。

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2.使学生认识到磁现象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一)引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磁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磁现象磁场。
(二)磁现象
3.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磁现象基本概念:介绍磁体、磁极、磁化等基本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2.磁场概念:讲解磁场的定义,结合磁铁周围铁屑的排列,让学生感知磁场的存在。
3.磁感线:演示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解释磁感线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磁铁和铁屑实验,了解磁感线的分布特点。
1.磁体:介绍磁体的概念,展示磁体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磁体的特点。
2.磁极:讲解磁极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磁极的性质。
3.磁化:介绍磁化的概念,解释磁化现象,让学生了解磁化过程。
(三)磁场
1.磁场:讲解磁场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感受磁场的存在。
2.磁感线:介绍磁感线的概念,演示如何绘制磁感线,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备较强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磁现象和磁场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对磁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列举出一些磁现象的实例,但可能对磁现象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
2.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力的概念,具备一定的矢量知识,这为学习磁场方向和磁感线提供了基础。
3.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具备一定能力,但可能在磁场方向的判断和磁感线的绘制上存在困难。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节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节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节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1节“磁现象磁场”,旨在让学生了解磁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理解磁场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磁现象时,对磁场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难以形象地感知磁场的存在和磁场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磁场,深化对磁场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观。
3.通过磁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意义和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磁场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磁场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磁场这一课时,我首先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磁场相关的实际例子,如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等,让学生初步感知磁场的存在和作用。接着,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磁铁吸引铁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磁场的性质。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磁场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20.1磁现象 磁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20.1磁现象 磁场

教案:20.1 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磁现象的第1节磁场。

本节主要介绍磁场的概念、磁场的性质以及磁感线的绘制。

具体内容包括:1. 磁场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理解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并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2. 磁场的性质:介绍磁场的方向和强度,以及磁场对磁体的作用规律。

3. 磁感线的绘制:介绍磁感线的概念,讲解磁感线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理解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性质,包括磁场方向、强度以及作用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感线的概念及其绘制方法。

2. 教学重点:磁场的性质及其对磁体的作用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磁铁、铁屑、直尺、圆规、针尖。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磁铁、铁屑、直尺、圆规、针尖)、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存在和特点。

2. 讲解磁场概念:讲解磁场的定义,阐述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3. 讲解磁场性质:介绍磁场的方向、强度以及作用规律,通过实验和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磁场的性质。

4. 讲解磁感线:引入磁感线的概念,讲解磁感线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让学生掌握磁感线的表示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判断一个磁体的磁极?如何根据磁场性质判断磁感线的分布?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磁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磁场的概念、性质和磁感线的绘制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磁场概念2. 磁场性质(方向、强度、作用规律)3. 磁感线绘制方法及特点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并说明理由。

《磁现象 磁场》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沪科版九年级】

《磁现象 磁场》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沪科版九年级】

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场线描述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状况。

5.知道地磁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

教学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教学用具条形磁体、铁屑、蹄形磁体、小磁针、细线、铜片。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公元843年,在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帆船正在日夜不停地航行,没有航标、没有明确的航道。

船上一些聪明的中国人利用手中仪器指示的方向,开辟了从浙江温州到日本嘉值岛的航线。

这个神奇的仪器就是罗盘。

罗盘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指南针,我国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司南是把天然的磁石琢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

为什么司南的长柄总是指向南方呢?新知讲解一、磁现象1.磁性你知道磁体能够吸引哪些东西?磁体上的磁性强弱处处一样吗?磁体不但能够吸引铁这种物质,还能吸引钴和镍等物质。

我们把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

现在,人们利用磁铁矿石、钢或某些合金及人工合成材料,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磁体。

常见的有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圆形磁体和环形磁体。

2.磁极把磁体放在铁屑中,磁体各部分吸引铁屑的能力一样吗?教师演示实验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总结:从实验中可以看到,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

我们把磁体上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叫磁极。

注意: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或N极。

【演示实验】磁极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呢?分别将异名、同名磁极靠近,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可以看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3.磁化能否通过一些手段,使原本不带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如果让磁体靠近或接触钢片,钢片就有了吸引铁钉的性质,这种现象叫磁化。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0.1节磁现象磁场。

本节课主要介绍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的定义、磁场的表示方法以及磁感线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知道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定义。

2.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能够画出简单的磁感线。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定义。

难点: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的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幻灯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和铁屑的互动,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磁体的性质: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2)磁极的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分为北极和南极。

(3)磁场的表示方法: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4)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它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3. 例题讲解:利用幻灯片展示例题,讲解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画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磁感线的画法,画出不同形状磁体的磁场分布图。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定义,以及磁场的表示方法和磁感线的画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磁现象磁场板书内容:1. 磁体的性质: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

2. 磁极的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分为北极和南极。

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

4. 磁感线的概念: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方向表示磁场方向,密度表示磁场强弱。

七、作业设计磁体形状:条形、蹄形、球形。

2. 答案:(1)条形磁体:磁场分布图呈直线,从北极到南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幼儿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情况,以第一人称叙述我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的教案设计。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磁场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磁场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学会使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难点:磁感线的绘制及磁场方向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实验器材、PPT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磁铁实验,引导学生关注磁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磁场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磁铁周围的铁屑分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磁场的存在。

3. 学习磁场特点: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了解磁场的方向、强度等特点。

4. 磁感线绘制:教授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动手绘制磁感线,加深对磁场形象的认识。

5. 磁场应用:介绍磁场的实际应用,如磁悬浮列车、电磁炉等,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难点:磁感线的绘制及磁场方向的判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会积极拓展延伸,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较强,不过基础较为薄弱,容易凭想象和感觉去判断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5.知道地磁场。
过程与方法:
恰当的运用类比来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用实验进行探究总结;化无形为有形,化空泛为具体,把知识落实到点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拥有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信心和决心,产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行动,拥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
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同时怎样把无形的磁场转化成有形的研究对象。
磁性: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场:磁体周围能让磁针发生偏转的物质。
作用
布条
推测

作用
磁针
推测
磁场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
磁感线:用来描绘磁场的带箭头的曲线。
地磁场: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相反,且并不完全重合。
学校领导:
指导老师:
2014年12月25日
﹡磁体有几个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
﹡铁和钢靠近磁铁后有何性质,是否具有磁性?
3.通过实验归纳出磁性,磁极,南北极和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磁化等概念。
二、磁场
1.用指南针演示指南北,(不受外界别的因素的干扰)
用手指和气流来影响指南针,当指南针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以后便不能指南北了。将磁铁放到指南针附近,受到磁铁的干扰后也不能指南北,说明磁铁周围存在着某种物质干扰磁针,这种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由实验回顾总结磁的一些简单现象。
从生活中如何去判断风这种看不见的物质的经验,去考虑如何研究磁场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
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磁场的性质,磁感线的概念,学会画磁感线,知道磁感线的方向。
由指南针一直指南北结合所学磁场知识,得出地球存在着地磁场,同时由现象得出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南北极相反的结论。
作用
2.磁场看不见摸不着,该如何去研究磁场呢?类比于如何去研究风,打开电吹风做实验,让学生猜想风向哪吹(利用自制的可以吹循环风的教具),引入风向线的概念,以及使用风向线有什么好处。
布条
推测

同理也可以利用磁针来研究磁场
作用
磁针
推测
磁场
3.以条形磁铁为研究对象。老师先做演示实验,在磁铁周围摆方小磁针,做小磁针指向实验,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可看到磁场总把磁针N极指向特定的方向,得出物理学中规定的磁场方向:N极所指的方向。
教法学法:采用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
教具准备:布条、条形磁铁、磁针、铜、铁、钢钉、大头针、橡皮筋、铁屑、实验纸板、自制的内部具有磁铁的“地球”。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做演示实验:小磁针静止时总指向一定的方向,而小铁针却没有指向一定的方向。给学生猜想为什么小磁针会指向一定的方向,从而引入新课。
实验强化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的思考
类比归纳使得学生由不同的现象中得出相似的研究方法,学会把无形的物质研究变得具体化。
让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培养学生的分散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由知识去解释现象,真正做到将知识化为己用。
板书设计
20.1磁现象磁场
宁明县民族中学实习公开汇报课
实习教师:梁冬萍
指导老师:李振刚
课题名称
20.1磁现象磁场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二十章的第一节,是本章知识学习的预备阶段,为后面学生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等提供铺垫。整节课主要侧重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建立起磁场的概念,为学习“电生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生电”打下基础。
4.让学生分组用条形磁铁和小磁针做实验,将小磁针摆放在磁铁周围,画出各个小磁针N极的方向,老师在自己的演示板上将各点磁场方向链接起来,得出磁感线的概念(用来描绘磁场的曲线)。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验板上将磁感线也画出来,看看能不能得到圆滑的磁感线,不能得到的原因是什么(磁针过于少)。
5.越多的磁针所画磁感线就越精确,用演示板代替一个个小磁针,用手轻敲演示板,用一个小磁针来辨明磁场方向,便可以得到磁感线的图。投影展示得到的实验现象(既有条形磁铁也有蹄形磁铁)
6.PPT比较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感线,看看有什么相同之处。得出结论: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
做课堂作业的练习学会标注磁感线方向。
小结: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相交,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假象的,实际并不存在,而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磁场分布在磁铁周围的整个空间里。
3、地磁场
使小磁针转过一个方向放手,小磁针转回原来的位置,说明有某种力在影响着小磁针,而这个力就是地球产生的,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用自制的有磁性的自制“地球仪”来让学生思考探究,同时展示地球周围磁感线图,说明地磁场的形状跟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得出地理南极是地磁场北极的结论。
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回答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教学
一、磁现象
1.简介古代的指南针(罗盘)司南,及回顾小学学习过的关于磁的知识。
2.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回顾磁铁的性质。(用磁铁吸引一个小实验盒中的铁,铝,镍,橡皮筋,钢钉,大头针等)
问:
﹡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磁铁各处吸引力大小是否一样?
﹡指南针指南北,实验中看看磁铁是否能指南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