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递进”教学思想的再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递进”教学思想的再学习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这个高效率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应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由于目前我们学校教学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其主要依据是作为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大体上是相同的),于是,大多数教师关心的是按照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参加考试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这样,我们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的评价等以教师中心,书本核心,课堂中心为最基本特征是非常自然的了。应试教育下课堂就有可能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而着眼于一部分的学得好的学生,让学得不好的学生不断淘汰,即使不留级考上了一个学校,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也是被判定为失败者,心灵上被淘汰。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立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过程中,为一切适龄学生创设接受良好基础教育的机会,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的较好的发展。我们教师必须考虑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执行的教学任务应作如何的变革,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什么有效的教学策略。洵阳中学从98年开始,进入了“分层递进教学”的课题研究,逐渐形成了在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的思路是“分层递进,互动育人,探究发展”,并继续作再学习,再认识,再实践。
一、对学生个体差异存在的认识
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我们过去较多侧重于研究学生的共同性,对学生的差异研究不够重视,重视学生认知发展,忽视个性发展,按统一标准要求学生,埋没学生天赋才能和兴趣爱好。
学生差异为性格差异、兴趣差异、能力差异。其中之一是个体内的差异,指个人素质结构不一。如某人偏好于文科,但数学学习能力差;有人善于思考,但记忆力不好等。二是个体间的差异,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
差异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影响。一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影响学生的学习数量,同时也影响他们的学习质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影响逐渐发展成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注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动机、认知发展水平、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水平、师生关系、课程安排、教学进度、环境、家庭教育等也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遗传因素、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也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带来影响。我们的认识观总是承认差异,为适应学生的差异制订教学任务,变革大一统的教学任务。运用差异,采用分层递进的教育教学策略,力求在一种以群体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下,照顾每一个学生,至少是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和水平,使教学能基本适应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在教学任务变革中,分层递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分层递进教学把“分层”看作是使教学任务与学生学习可能性相协调的手段。把促进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递进”看作是教学任务达成的基本目的。学生的发展不仅是学业水平的提高、智能的发展,而且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还包括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为此,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差异,教学任务的制订过程应充分注意到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施教过程,评价反馈、矫正调节的各环节上要有区别,分层次,教学要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递进。各层次学生尽管现有的状况特点水平不同,但都有得到较好发展的潜能。人是可以改变的,教学任务中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各类学生都具有挑战性。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在达标和递进中体验成功,强化不断递进的欲望。教学要开发,利用学生差异中蕴藏的教育资源。学生不仅是教学的构成要素,而且是一种教学资源,是推动教学的可利用因素。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对于一个班集体中的学生群体,其影响学生水平的主因素,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风格、态度、意志、心理成熟水平是各不相同的。这既是先前教学的结果,
同时也是后续教学的起点。这种差异情况是教和学的现实依据,是教学任务变革的依据,教学展开的条件和基础。有差异才有教学,差异是教学的生长力,助推器。那么如何在教学任务的落实中将差异因素构成的矛盾转化为动力,这又成了我们的学习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三、对“分层递进教学”的内涵的学习和再认识
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育教学的模式、策略、方法、手段、步骤,必须全方位的从教学任务、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来探索分层递进教学的内涵发展。
从素质教育的理论看,即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差异,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不仅在知识上,而且在能力、情感、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1.从学习理论看,应试教育是就教学研究教学,要求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忽视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忽视对学生思维结构与功能上微观机制的探讨,为此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
2.从课堂教学优化的理论看,在班级集体的教学任务落实中,必须提高时间的利用率,用最小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3.从合作学习教学理论看,要求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互作用,形成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从教学生态环境理论看,教学环境是教学任务落实,教学活动展开所必需的各种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尤其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热情和同情心等,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学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会迁移到学习上。
从“分层递进教学”学习认识,教师在课堂中落实教学任务要有以下的几个对策。
引导发展的对策:教学任务的定位是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教
学不应着眼于发展的昨天,而是着眼于发展的明天,应有适度的挑战性的目标。处于学生的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内,即使对于班级中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教学具体的内容,也要教有一定思维负担的适度的抽象内容,教学速度要慢中求快。
知情并重的对策:初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有差异,情感意志也各不相同。部分学生会由于长期的学习失败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害怕和讨厌学习。教师应有对各层次学生的一定的期望和积极态度,建立师生的感情,加强情感交流,给予及时的鼓励,提供成功的机会。
扬长补短的对策:我们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和发展的个性并不矛盾,应是和谐的统一。不重视发展个性就难以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不考虑学生的素质特点,只按照教师、家长的意愿去要求发展学生,会事倍功半。教学应尊重学生,以人为本。
主体参与的对策: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学生要提高对自己的期望,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思维不可处于被动状态,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教师给予指导,授之以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反思自己的学习。
程序结构的对策: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教学要循一定的程序,以渐进为主,包括适度的跃进。教师要精心设计知识结构、教学结构,沟通知识的纵横联系,突出知识结构中联结点,即基本概念和技能的教学,减少教学的随机性。
实践活动的对策:教学中的活动与实践,是学生认知的基础。制订教学任务中,要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和实践,以利从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力求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和活动,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知识,培养手脑并用,发展形象思维。
合作学习的对策: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个系统的工作。学生的学习不是孤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