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相当普遍。

究其原因,首要方面源于生源的综合素质。

职业学校的学生,其生源大多来自初中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心理受挫折的这一类学生。

这些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前途几乎完全失望,表现在对子女的学业上则是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关心也不过问。

另外,通过对在校学生的家访和各种形式的调查、个案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也与家庭结构不完整、学习辅导条件差、父母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文化氛围低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部分地导致了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偏差和学习习惯的不良甚至对学习完全丧失兴趣!
其次则是职业学校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困难。

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读,不能针对学生差异来教学。

从教师课堂组织教学来看:“讲授——接收”式(或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俗称“填鸭式”模式一直是课堂传统教学的组织方式。

虽然课堂教学实施了诸多改革尝试,但目前的现状仍然是老师们一边批判“填鸭式”教学方式,一边仍“坚持不懈”地运用之!究其原因:一是长久以来教师们对这种方式的操作已经非常得心应手;二是学生客观存在的学情现实,让大部分老师们认为在教学中只能通过不断传授的方式,才能让“底子这么薄”的学生学到知识!但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很差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重了!逃课现象更普遍了!
面对这样的生源实际情况,我校在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分层递进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过程。

二、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前提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其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对学生的基本学情有比较正确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给施教者较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让他们自己设置课程、安排进度、选择教法。

使学生能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即“坐得住”。

然后使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成功感,再逐步引导学生按大纲要求完成学业。

在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之改变。

特别是面对职业教育的对象,我们教师起码有四个观念必须要转变。

(一)学生观:我们承认学生有差异,但要真正从内心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聪明的、可教育的!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起升入普高、重高的学生来,在学习的习惯、能力、成效等等各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但同时也要看到,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以前初中甚至小学的教育下,很多学生的潜能远远没有被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水平远远不是目前单一的学业成绩所表现的这么糟糕!所以,在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时,每一位教师都要确立一个观点: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良好的发展。

(二)教育观: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教也是有差异的,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了解研究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来教,真正做到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具体学情,因材施教。

决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另一部分学生
的发展。

对于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转变一个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比培养一位优秀学生更为重要。

树立了这样的教育观念,职业学校的教学就要努力创设一种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三)质量观:社会的需要是有差异的,各种人才都有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应是多层次,多规格的。

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在于与本身层次不同的同类别学校进行盲目攀比,而主要是看在对本校学生的教育教学上是否有进步,学生自身在原有基础上是否取得了进步,是否有所发展。

这是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在考虑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何科学评价教育质量时的一个基本标准。

(四)课程观:科学设置“模块式”课程模式。

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从分析学生兴趣与爱好,能力个性、岗位职业能力以及学业继续深造三方面入手,制定现代化的课程模块群:第一方面根据学生继续深造、例如进入普通大学、高职大学的需要设置一个课程模块;第二方面,为职校生适应将来岗位能力的技能需求设置若干个课程模块;第三方面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的发展需要设置一个课程模块。

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有自己选择的专业,这个专业是他们学习上的突破口和兴奋点。

如何抓住这个突破口和兴奋点,这就是我们精心的设计,重点抓好的工作。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尤其要注重“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所以我们在课程科学的设置的基础上,又可以把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易获成功感的课程先上、多上,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然后引导学生把成功感迁移到其它课程中,直至完成全部学业。

三、“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认为,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既有共同特征,又有各自特点。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必然存在各种差异,称之为“个别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在理解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导致学习成绩的差异。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目标教学理论创始人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只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改善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相对落后的学生同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这为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也说明了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所以,只要我们能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情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好与差,快与慢这些学习特性是可以改变的,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会有很大改善,所以说分层教学是目标教学的重要手段。

其次,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全体学生,这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才是我们追求教育的理想境界。

(二)“分层递进教学”的操作原则
学生分层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

一般根据上阶段末和新阶段开始时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非智力因素等实际情况,通过和学生面谈,采用口头签约式确定每个学生的层次。

但这种层次是动态的,应随着学生具体情况的变化作及时调整。

具体实践中,分层也是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一个重要过程。

只有通过耐心细致滚动式的学生分层,才能真正激发各层面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不管如何分层,我们
都要明确认识到分层仅仅是手段,递进才是目的。

只有真正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潜能,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断促进学生发展,逐个递进,才是学生分层的真正目的。

(三)“分层递进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1.分层排座
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个人意愿,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A层为优良层次,B层为普通层次,C 层为基础层次,并鼓励学生逐层递进。

A、C层一般不超过5人。

这样分层保证了基础好的学生的优势,也提高了中下学生的学习兴趣。

2.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依据A,B,C三层,分别确立与之相协调的教学目标:对低层学生采用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层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对高层学生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

3.教法选择
教师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让各类学生都能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和运用的过程,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对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学习为主,通过简单模仿、举三反一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而基础好的学生应以创造性学习为主,启发举一反三,发散思维,使他们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智力,培养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本知识教学中,教师要以大容量提问和练习加以训练巩固,使基础差的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做到起点低、梯度缓、要求严;但在设计高层次问题时,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以满足优秀生的学习要求。

同时,教师还要重视教学的反馈矫正环节,重点对象是基础差的学生。

通过目标分层,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协调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可能性的关系,既帮助暂时学业不良的学生排除学习上的障碍,又保证了优良生朝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迈进。

4.同时听读,分类讲解
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同时操练在课堂的行进中是相互交替的,不能截然分开,这也是分层教学中的关键部分。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落实学生主体作用,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讨论、归纳和质疑,紧紧抓住一条主线——使学生在每节课的操练时间不少于10到15分钟,确保学生的自主参与率、自主讨论率达到100%,个体达标率不低于80%。

教师要把“以学为本、以学定教、当堂巩固”作为分层教学的基本思想,从时间序列对学、教、练三者关系作以规定——对每一课的教学要达到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不以讲代练,突出因材施教(分层施教);不搞满堂灌、满堂问,克服教学目标的设置偏难、偏多、偏离或不到位的做法,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性,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教学。

5.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的基本要求是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

它与以往教学评价不同之处在于,分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并对达到本层目标特别是取得递进的学生加以鼓励。

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可在教学进程中进行,其方式多
种多样,提问、角色扮演、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C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品尝成功的喜悦。

对B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提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进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

对A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四、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优势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需要自主的学习,使自己主动地接受知识。

分层次教学模式就是承认学生层次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以及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教师采用鼓励竞争的评价方式,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发学生内动力。

同时,教师一方面重点辅导中下生,为他们学习扫除了障碍,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心理,促进了中下生积极性上升。

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上等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新知识指明方向,促进他们不停地向知识的新领域迈进,有利于上等生的不断进取。

因此分层的教学不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充分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杜绝厌学现象的产生。

(二)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于学生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的教育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差异。

差异的存在使得“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实施中不可避免的要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即:好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分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解为基础目标、中期目标与发展目标三个层次。

基础目标是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以及分析中较为简单浅显的部分;中层目标是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和分析部分;发展目标是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以及综合运用部分,是对教学大纲范围的拓宽和对教材内容的加深,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效果明显
一是:在学校采用分层教学的班级和课程中,学生学习的情绪都有明显的高涨,特别是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彻底改变原来课堂上的消极情绪;基础较好的同学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好局面。

很多班级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面貌;二是:分层次教学也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分层教学的班级,班级平均分、及格率均有明显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