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第一章
风险管理操作手册
风险管理操作手册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2)1.1 风险管理基本概念 (2)1.1.1 风险的定义与特征 (2)1.1.2 风险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3)1.1.3 风险管理对项目的重要性 (3)1.1.4 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3)第二章风险识别 (4)第三章风险评估 (5)1.1.5 概述 (5)1.1.6 风险评估流程 (5)1.1.7 定性评估方法 (6)1.1.8 定量评估方法 (6)1.1.9 综合评估方法 (6)第四章风险分类与分级 (7)1.1.10 按照风险的性质划分 (7)1.1.11 按照产生风险的环境划分 (7)1.1.12 按照风险发生的原因划分 (7)1.1.13 按照风险致损的对象划分 (7)1.1.14 按照风险程度分级 (8)1.1.15 按照风险可控性分级 (8)1.1.16 按照风险紧急程度分级 (8)第五章风险应对策略 (8)第六章风险管理计划 (9)1.1.17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必要性 (10)1.1.18 风险管理计划的内容 (10)1.1.19 风险管理计划的启动 (10)1.1.20 风险管理计划的具体实施 (10)1.1.21 风险管理计划的监督与反馈 (11)第七章风险监测与预警 (11)1.1.22 概述 (11)1.1.23 定量监测方法 (11)1.1.24 定性监测方法 (11)1.1.25 概述 (12)1.1.26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2)1.1.27 风险预警流程 (12)1.1.28 风险预警技术应用 (12)第八章风险应对措施 (13)1.1.29 风险识别与评估 (13)1.1.30 风险应对策略 (13)1.1.31 风险应对措施的具体制定 (13)1.1.32 组织保障 (13)1.1.33 制度保障 (14)1.1.34 技术保障 (14)1.1.35 监测与评估 (14)第九章风险管理组织与责任 (14)1.1.36 概述 (14)1.1.37 组织架构构成 (14)1.1.38 组织架构职责划分 (15)1.1.39 概述 (15)1.1.40 责任分配原则 (15)1.1.41 具体责任分配 (16)第十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6)1.1.42 引言 (16)1.1.43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16)1.1.44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步骤 (17)1.1.45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领域 (17)1.1.46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实际应用 (17)第十一章风险管理培训与文化建设 (18)1.1.47 培训目的 (18)1.1.48 培训内容 (18)1.1.49 培训方式 (18)1.1.50 文化建设目标 (18)1.1.51 文化建设内容 (19)1.1.52 文化建设途径 (19)第十二章风险管理审计与评价 (19)1.1.53 审计目的 (19)1.1.54 审计内容 (19)1.1.55 审计方法 (20)1.1.56 评价目的 (20)1.1.57 评价内容 (20)1.1.58 评价方法 (21)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1.1 风险管理基本概念1.1.1 风险的定义与特征(1)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损失或不良后果的一种潜在可能性。
第一章 风险管理
低风险 发 生 概 率 低风险
高风险
中等风险
增大
后果严重性
• 风险等级地确定:
• 对于某个项目,要确定其风险等级,需要将这两 个变量结合起来加以判断。主要是对历史资料进 行分析,运用概率论借助统计方法来得到。 • 低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 • 高可能性与严重后果则为高风险; • 高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
一、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
• 静态风险(static risk)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 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失当行为而招致的损失。 静态风险是在社会经济正常情况下存在的一种风险。 例如,洪灾、火灾、海难、死亡、疾病、盗窃和破 产等。 • 动态风险(dynamic risk)是指以社会经济的变动为 直接原因的风险,通常由人们欲望的变化、生产方 式和生产技术以及产业组织的变化等所引起。例如, 消费者爱好转移、市场结构调整、资本扩大、技术 改进、人口增长、利率变化、环境改变等。
• 按照形成损失的原因为标准分类: • 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现象、物理现象和其 他实质风险因素所形成的风险。例如,地震、 海啸、洪灾等。 • 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行为的反常或不可预 料的团体行动而形成的风险。例如,抢劫、 罢工和暴动等。 • 经济风险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相关因 素的变动或估计错误导致产量减少或价格涨 跌的风险。
• 二者关系: • 纯粹风险的风险事故及其损失,一般可以通 过大量的统计资料进行科学测算,而投机风 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受到政治环境、市场变 化和道德因素的制约。 • 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有时相互交织,此时进 行风险分析,就必须根据风险因素的形成与 风险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 以准确认定风险的性质。 • 例如,某座丧失使用价值而准备拆迁的大楼 发生火灾而毁坏,业主可以因此而减少拆除 费用,此时,就不再是纯粹风险。
风险管理条例本
风险管理条例本风险管理条例完整版本本条例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应对潜在风险,确保其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该条例的目的在于明确组织应对各类风险的原则、要求和流程,并适用于所有组织及其相关人员。
第二条:风险管理体系组织应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环节,以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章:风险评估第三条:风险辨识组织应开展风险辨识工作,识别出可能对组织运营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类风险,并据此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第四条:风险分析组织应对已辨识的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潜在影响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的优先级。
第五条:风险评估报告组织应编制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对各类风险的评估结果和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
第三章:风险控制第六条:风险控制策略组织应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明确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第七条:风险控制实施组织应根据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评估报告,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定期评估和调整控制效果。
第八条:风险传导与转移组织应根据风险控制策略,合理划定风险传导和转移的范围和方式,确保风险的合理分担和控制。
第四章:风险监测第九条:风险监测机制组织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风险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十条:风险监测报告组织应编制风险监测报告,并将其呈报给相关决策者和管理层,供其参考和决策使用。
第五章:风险应对第十一条:风险应对计划组织应制定风险应对计划,明确应对措施和紧急处理流程,以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妥善处理。
第十二条:风险应急管理组织应建立健全的风险应急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备和资源调配等,以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和效果。
第六章:附则第十三条:监督检查有关监督部门应加强对组织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四条: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的组织及其相关人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责令停业等。
风险管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一、名词解释1. 风险:指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2. 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行为.3. 静态风险: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而招致的风险.4. 纯粹风险: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纯粹风险的风险事故发生,必定对当事人造成损失.5. 投机风险:指那些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6. 责任风险:指由于社会个体经济单位的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负有经济赔偿责任,以及无法履行合同致使对方受损而应负的合同责任,所形成的风险.二、试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及其相互关系.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也就是说风险是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来导致损失的.损失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三、试述风险的代价.风险的代价包括风险事故的代价、风险因素的代价、处理风险的费用.1. 风险事故的代价是指风险发生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2. 风险因素的代价是指一种为防范风险而付出的无形代价.A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个体福利水平的下降.B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的失衡.3. 处理风险的费用,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经济单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于是费用便产生.四、试述风险管理的作用.1. 对企业的贡献A 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B 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a 直接贡献:降低费用b 间接贡献: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间接贡献i. 有效的风险管理会使企业上下获得安全感,并增强扩展业务的信心.ii. 风险管理有助于增加领导层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iii. 在决策从事某种业务时,如果能对其纯粹风险进行正确的处理,那末其业务经营会变得更为明智与有效.第二章风险管理计划一、试述风险管理的总目标: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二、试述风险管理的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一损前目标是指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风险管理应该达到的目标,它可以分为:1. 经济目标:风险管理必须经济合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总目标的实现.2. 安全系数目标:是指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3. 合法性目标底线:企业不是独立与社会的个体,它受到各种各样法律规章的制约.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每一项经营行为、每一份合同都加以合法性的审视.4. 社会公众责任目标:当一个企业遭受损失时,受损的决不只是企业本身,还有他的股东、债权人、客户、消费者、劳动者,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二损后目标:损后目标从最低的生存目标到最高的持续增长的目标,风险管理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1. 生存目标:当企业发生重大损失后,它的首要目标就是生存,因为只要生存下去就能有恢复发展的希望.因此,损失后风险管理第一目标是生存.2. 持续经营目标:持续经营活动是指不因为损失事件的发生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企业的风险管理者应尽可能的在损失后保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3. 获得能力目标:风险管理者必须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企业的获利能力不会低于最低报酬率.4. 收益稳定目标:受益的稳定性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正常发展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5. 发展的目标:企业只有不断地推出更新更高品质的产品,才能牢牢地吸引顾客.企业只有不断地开拓新市场,才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6. 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及时有效的处理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减少损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减轻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保护与企业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的利益,因而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三、试述企业组织结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一直线制组织结构:由企业领导人全权负责,不设职能机构,只设协助人员.适用于小型企业.在小型企业中,一般可设置少数专职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厂长或经理是风险管理总负责人,全权处理企业各类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管理简单明了,责权分明,效率较高.但是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的能力,对领导的素质要求较高.无法处理复杂的风险.二职能制组织结构:职能制要求企业除主管领导人之外,同时还在企业内设置若干相应职能机构,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到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手中.这些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专门设有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部门有负责拟定有关风险管理的计划,从事风险管理控制处理,在职权范围内,可向下级下达命令.这种情况由于使用里专业的人才,可是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但是比较容易形成多头领导,造成秩序紊乱三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企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建立起行政领导系统.各级行政领导人,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工作,直接向其上级负责,对下有指挥命令权.各级行政单位设置的职能机构是领导人的参谋,不能对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这种组织形态中,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是协助企业高层领导的,起着咨询服务作用.它对下级无命令权,只是进行指导和监督.领导层由于由专业人员的帮助,可以较为正确的进行风险处理.另一方面,由于相对集权整个企业又可以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这是一种企业普遍接受的形势.四、试述风险管理的效绩评定标准:一结果定向标准:年产量10万吨二行为定向标准:每天工作11个小时五、试述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一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掌握着许多的会计信息,可以为风险管理部门提供风险分析资料,帮助风险经理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部门还可以通过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分配风险管理成本,帮助风险经理监督风险计划的执行情况.但是会计部门自身也会产生值得注意的风险.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部门,它筹集、投放、分配资金,使资金发挥最大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风险管理决策的实施需要资金支持,所以需要财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相互合作.三购销部门:购销部门常会使企业面临风险损失.风险管理部门在进行损失控制时,需要购销部门的合作,以便分析识别损失原因,从而使损失降至最小.四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在指导产品或提供劳务时,常会使生产或劳务工人孟授予工作相关的损害,风险管理人员应帮助生产人员识别风险,指导他们如何防止、避免风险或为他们消除风险.五人事部门:人事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设计,安排和管理雇员福利计划.此外人事部门还可以帮助风险管理部门分析处理企业的某些风险.六、风险管理计划书的作用:风险管理计划书能将风险管理目标和要求传达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风险管理计划书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可以建立整个风险管理的目标,定义风险管理部门责权地位,协调企业各分支机构,对风险暴露单位的风险级别评定,建立提高现有的交流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风险识别一、风险识别的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便于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衡量,风险识别是风险衡量的基础,也是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因此目的之二是为了选择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二、如何理解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一感知风险:即了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二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感知风险与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两个阶段,感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感知风险,才能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寻找可能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为拟定风险处理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服务.三、为什么说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所谓系统性,是指风险识别不能局限在某个部门,某个环节中,而要研究经济单位这样一个完整系统所具有的全部风险.所谓持续性,是因为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任何事物都在变化,风险的制和量都在变化,还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风险,若非连续的工作,实难发现经济单位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制度性,是因为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科学的管理活动本身要有组织、有制度.四、简述下列几种分析方法:流程图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保单对照法、事故分析法.一流程图分析法:将一个特殊活动过程连续生动地描述一幅流程图,在辨别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后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二投入产出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和企业与外部之间的商品和服务流量的关系,来识别企业所面临风险的一种分析方法.三保单对照法:是由保险公司将其现行出卖的保单种类与风险分析调查表相结合,以问卷的形式制成表,企业风险管理人员依据此表格与企业已拥有的保单,加以对照比较分析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四事故分析法:是对可能以其损失的事故进行研究,并探究其原因和结果的一种方法.五、风险识别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独使用:一任何一种方法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因此必须根据经济单位的性质、性质以及每种方法的用途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二由于经费的限制和不断地增加工作会引起收益下降,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效果最优的方法或方法组合.三如前所述,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仅凭一两次调查分析不能解决问题,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风险要经过多次识别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答案.六、感知风险有哪些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标准调查表保单调查表、保单对照表、资产-损失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风险有哪些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威胁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第四章企业风险分析一、企业的财产权利主要有那几种:一抵押权:企业可能因贷款或赊销等原因产生债权,企业如果就某一债权和债务人签订了抵押合同,那么它就拥有因抵押合同产生的抵押权,企业有权依法因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二质权:动产质押中,债务人获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企业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企业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三留置权:我国担保法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券,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二、企业在责任诉讼案中可以运用哪些理由进行抗辩:一根本没有责任.企业必须证明自己有受害方所受损失无关,但这往往比较困难.二自担风险.企业若能证明受害方已经认识到某项活动所包含的风险却仍然参与此项活动,因之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免责.三受害方有过失.企业以此理由进行辩护,如果成功,则可以避免赔偿或至少可以减少赔偿金额,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交通事故中.四最后明显机会原则.指的是原告虽然有过失,但只要它能证明企业方有最后的明显机会去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却没有利用这一机会,那么可从企业处获得赔偿.三、财产损失的原因:一火灾:由于失去控制的异常性燃烧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意外事故.二爆炸:物体在瞬间发生分解或燃烧时排出大量气体,对其周围环境或容器造成强大压力所发生的爆破现象.三雷电:是指发生在积云中的放电、雷鸣现象.四洪水:指大量的降雨在短时间内汇集河槽而形成的特大径流.五地震: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灾难.六盗窃:分为内盗和外盗两种.1. 外盗:指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财产的盗窃.可以通过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措施来减少.2. 内盗:指企业内部雇员或与外部人人内外勾结进行的盗窃.四、财产损失的形式:一按财产性质分:不动产损失、动产损失.二按损失原因分:火灾损失、爆炸损失、飓风损失….三按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分: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间接财产损失、收入损失、费用损失、责任损失四按财产权益分:所有权权益损失、抵押权权益损失、质权权益损失….五按是否通过保险得到补偿:可保损失、不可保损失.五、风险损失评估的方法:一财产直接损失评估:1. 重置成本法:是指按被评估财产现时重置全价扣除损耗或贬值来确定倍评估财产价值的一种方法.2. 现行市价法:通过调查市场上与被评估财产相同或类似的财产价格,据以确定财产评估价值的方法.3. 收益现值法:企业的某些财产,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取收益,因此这些财产的价值,可以用他们未来收益的现值表示.二财产间接损失评估1. 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2. 额外费用增加:企业财产损毁后,为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必定要发生一些额外费用或支出.六、财产间接损失评估:一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1. 营业中断损失:指企业财产遭受直接损失后不能继续正常的生产经营,在恢复正产之前所蒙受的收入损失.1 假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中断,本可以获得的净利润.2 营业中断后,仍然继续发生的费用.如:员工的工资、贷款利息等.2. 连带营业中断损失: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过分依赖于一个或若干个原料供应商或客户,那么一旦这些原料供应商或客户发生某些意外,导致正常的生产经营受阻,竟会连带影响企业等产或销售.3. 产成品利润损失:如果企业的产成品在风险事故中遭受损失,直接损失是产品的成本,间接损失是企业销售掉这些产成品可以获得的利润,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不同,期待售商品受损而导致的利润损失,已包括在经营中断损失中,其可能的间接损失是由于在营业中断期间,资金周转受阻,实际损失中超过商品成本加一次销售的利润的那部分损失.4. 应收账款减少损失:企业意外事故的发生,可能使一些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与重要凭证损毁,导致企业收债困难,甚至根本收不回贷款.包括:1 债务人拒绝偿还的贷款.2 应收账款延迟收回情况下企业的贷款利息.3 重建记录费用与增加的收账费用.5. 租金收入:企业出租的房屋因损毁而无法继续出租时,企业承受租金收入损失,即使在租约中规定预付租金,只也只能减少有限租期内的部分损失.二额外费用增加:1. 租赁价值损失:企业在房屋受损后,在重建期间要另租房屋,所付租金为租赁价值,其损失金额内还需减去租赁期间所不必开支的费用.2. 租权利益损失:承租人因租赁期间租赁价值的上涨,对超出租金的那部分价值的利益,如果房屋发生损毁,这部分利益就丧失了.3. 超额费用:某些特殊企业如报业、储蓄所等,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使生产经营中断,会使客户纷纷转向他处,及时恢复了生产经营,也难以达到损失前的水平,导致此营业中断更大的损失,或者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形象或保持良好信誉的考虑,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继续营业,因此会产生一些超额费用.七、企业主要的责任风险:一雇主风险:减少雇主风险的方法:1. 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2. 提供合格的机械设备与工具.3. 提供安全防护的设施,制定安全操作制度.4. 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二产品责任风险:一方面,企业因过失或无过失而侵犯了顾客正当的财产权与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如果顾客因购买使用企业的产品而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企业就违反了产品安全的暗示保证.三企业责任风险:专业人员为顾客提供劳务也要做到不损害它们的正当权益.四汽车责任风险:多采用保险方法处理汽车责任风险.八、企业人身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稳定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二鼓舞士气,其高工作效率.三执行了有关企业安全生产与福利保障的法律法规,并享受了员工福利计划中的税收优惠.四形成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九、企业人身风险损失形态:一死亡:二疾病:三工伤: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引发生各种意外或因职业病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总称.1. 人为因素2. 物的因素3. 环境因素4. 管理因素四年老:主要指的是养老的问题、员工老龄化的问题第五章风险控制一、风险控制的概念及种类: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害性.风险控制有以下方法:一风险避免二损失控制三非保险转移-控制型四隔离二、简述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即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三、比较风险避免、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一风险避免不需要其他技术辅助,后两者都是损失控制方法.二损失减少重点是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三损失抑制重点是减少损失的程度.四、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一先要找出风险控制的成本. 二在找出风险控制的效益. 三适用预期值和贴现值进行分析.五、试述安全教育的内容:一安全法制教育.经济单位要贯彻安全法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二安全知识教育.经济单位要从理论上对员工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三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实践训练以掌握各种技能、技巧.四安全态度教育.要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六、试述风险避免的适用性:适合采用风险避免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某种特定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相当大.二应用其他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效益.七、试述风险隔离的特点:一风险隔离分为分割和复制.分隔就是将经济单位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分离,而不是经他们集中在都可能遭受同样损失的同一个地点.分散就是通过加大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位的损失.复制是指在设置一份经济单位艘游的财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才可以被使用.二分割和复制的特点:1. 分割和复制不像其他损失抑制措施那样力图减少风险单位本身损失的严重性,而在于减少总体损失的程度.2. 分割和复制减少的是一次独立风险事故的损失,但同时增加了风险单位,也就会影响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3. 复制风险单位可以减少平均或预期的年度损失.4. 分割风险单位能不能减少平均预期损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割风险单位减少损失程度是否比降低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概率来得更重要.八、风险转移的含义和方法:一风险转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 风险的财产转移2. 风险的财务转移二风险转移的方法:出售、分包、约定免责.九、损失控制的定义和分类:一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二损失控制的分类:1. 依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2. 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为工程法和行为法.按照执行时间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损失发生后.第六章风险的财务处理一、试述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优缺点:一优点:1. 财务型非风险转移方法所能处理的风险,既可以是纯粹风险,也可以是投机风险,既有可保风险,可又不可保风险.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对象是比较广泛的.2.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具体操作措施灵活多样.3.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直接成本较低.与保险转移相比,所需费用总是低于购买保险的保险费.4. 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控制风险、减少风险.一般而言,把潜在损失转移给那些能够更好的进行损失控制的人,会降低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二缺点:1. 法律和清理的双重限制:2. 合同条文理解的差异可能引起起一些问题.3. 转让人要承担一定的代价.受让人不会无代价地接受转移,总是要求转让人在某些方面作出让步.4. 受让人有时无力承担所转移的损失责任.二、风险自留的本质及主要措施:风险自留又叫风险承担,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有风险事故所造成损失.其实在在于,当风险事故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之后,经济单位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主要措施有:一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经济单位把意外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吸收于短期的现金流通之中.二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又成自保基金或应急基金,是经济单位基于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并根据其本身的财务能力,预先提取,用以补偿风险事故所至损失的一。
企业风险管理教材
企业风险管理教材企业风险管理教材第一章:企业风险管理概述1.1 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1.2 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3 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2.1 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具2.2 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指标2.3 风险分级与排名第三章:风险处理与控制3.1 风险处理策略的选择3.2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3.3 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第四章:风险监控与溯源4.1 风险监控的方法和手段4.2 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4.3 风险溯源与责任追究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5.1 典型风险案例分析5.2 风险管理实操演练5.3 风险管理的成功案例分享第六章: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立6.1 风险管理职责与组织结构6.2 风险管理规范和流程6.3 风险管理工具和系统第七章:风险文化与内控建设7.1 建立积极的风险文化7.2 内部控制的作用和要求7.3 风险教育与培训第八章:风险传导与转移8.1 风险传导的途径和效应8.2 风险转移的方式和限制8.3 风险管理保险的选择和使用第九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风险管理9.1 全球化带来的新风险和挑战9.2 跨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策略和方法9.3 国际风险管理标准与实践第十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风险管理的影响10.2 创新型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10.3 风险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结语企业风险管理教材是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学习资料,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实操,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和科学地管理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本教材以概念介绍、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始终保持风险意识,并积极主动地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培养良好的风险文化,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风险转移和保险保障。
风险管理制度(经典版)
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一)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二)实现公司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真实、可靠;(三)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循;(四)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五)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三条公司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第四条按照公司目标的不同对风险进行分类,公司风险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战略风险:没有制定或制定的战略决策不正确,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负面因素。
(二)经营风险:经营决策的不当,妨碍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三)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报告失真风险、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和舞弊风险。
1、财务报告失真风险。
没有完全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没有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导致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
2、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
没有建立或实施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公司的资产如设备、存货、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变现能力的降低或消失。
3、舞弊风险。
以故意的行为获得不公平或非正当的收益。
(四)法律风险:没有全面、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有关文件的规定,影响合规性目标实现的因素.第五条按风险能否为公司带来盈利机会,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
第六条按照风险的影响程度,风险可分为一般风险和重要风险。
第七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
第二章风险管理及职责分工第八条公司各部门为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审计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风险管理第二道防线;董事会及股东大会为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
第一章风险管理
第一章第一章风险管理一、风险(一)含义——风险是指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广义:某一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可能性,就认定存在风险。
风险的不确定性——盈利的不确定性、缺失发生的不确定性狭义:仅指缺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注意:风险只是一种不确定性,而不是说必定要发生(二)风险的要素构成1.风险因素:指促使某一特定风险事故发生或者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扩大其缺失程度的原因❖注意:风险因素是造成缺失的间接原因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不一致分类:❖有形风险因素——实质风险,标的本身所具有的❖无形风险因素——与人本身的的心理或者行为有关无意:心理风险有意:道德风险2.风险事故含义:也称“风险事件”,指造成生命财产缺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缺失的直接的或者外在的原因,是缺失的媒介物。
3.缺失指非有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保险实务:直接缺失与间接缺失风险管理:实质缺失、额外费用缺失、收入缺失、责任缺失。
三者的关系:风险因素——风险事故——缺失(三)风险的种类A.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1.自然风险:指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遭受威胁的风险自然风险的特征●形成的不可控性●形成的周期性●事故引起的后果的共沾性2.社会风险:指由于个人或者者团体的行为或者不行为使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遭受的风险。
比如:盗窃、抢劫、玩忽职守……3.政治风险:指在对外投资与贸易的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者定约双方所不能操纵的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缺失的风险。
比如:❖进口国发生战争、内乱而终止货物进口❖进口国实施进口或者外汇管制,对输入货物加以限制或者禁止输入❖本国变更外贸法令、使出口货物无法送达进口国4.经济风险:指在生产与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各类市场供求关系、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或者经营者决策失误,对前景预期出现偏差等导致经营失败的风险。
比如:企业生产规模的增减、价格的涨落与经营的盈亏5.技术风险: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生产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威胁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风险。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本章知识线索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一、风险、收益与损失(一)风险的定义(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称为变化)。
(抽象概念)(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
(本书的理解)(3)风险是未来结果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二)风险与损失风险绝不能等同于损失。
损失是事后概念,风险是明确的事前概念。
两者描述的是不能同时并存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
预期损失通过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非预期损失通过资本金来应对;灾难性损失一般通过保险手段来转移。
二、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
我国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地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侧重于不同分散管理的模式,向集中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变。
(3)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等功能。
高水平的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破产可能性和财务成本,保护商业银行所有者的利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其风险承担能力:一是资本金模式,因为资本金可以吸收商业银行业务所造成的风险损失,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商业银行有能力接受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比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资本充足率仅仅决定了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潜力,而其所承担的风险究竟能否带来实际收益,最终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知识点-精简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第一节风险的定义及构成要素一、风险的定义基本含义: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但是,在经济学、统计学、决策理论和保险学中尚无一个适用于他们各个领域的一致公认的定义。
(一)经济学:损失机会和损失可能性。
把风险定义为损失机会,表明风险是面临损失的可能性,是一定状况下的概率。
(二)统计学: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三)决策理论: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的度量1、损失频率:用于度量事件是否经常发生2、损失程度:用于度量每一事故造成的损害三、风险的特征(一)客观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用概率度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损害性。
损害是风险发生的后果,无风险则无保险。
(三)不确定性。
1、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地点不确定2、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时间不确定3、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损失的后果不确定(四)可预测性。
大量风险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奠定了保险费率确定的基础。
(五)发展性——可变性当代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风险的发展性更为突出。
如使用网络和手机的风险,电信诈骗。
四、风险构成的要素(一)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或条件,或者风险事件发生时,导致损失扩大的原因或条件。
通常分为三种:①物质风险因素:与物质的物理功能有关,与人无关——有形的;②道德风险因素:与人的修养有关,偏重于人的恶意行为——无形的;③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偏重于人的善意行为——无形的;实质风险因素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人为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二)风险事故:风险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风险的载体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的、外在的原因,是损害的媒介物。
(三)损失——风险事件的结果,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1)直接损失(Physical Loss)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一结果(2)间接损失(Consequential Loss)由直接损失引发的无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二结果包括:额外费用损失(Extra Expense Loss)收入损失(Income Loss)责任损失(Liability Loss)★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之间的关系:三者共同构成了风险。
风险管理高频考点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第一节商业银行风险考点1风险、收益与损失一、概念风险是指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
如果某个事件产生的收益或损失是固定的并已经被事先确定下来,则不存在风险;若该事件的收益或损失存在变化的可能,且这种变化过程事先无法确定,则存在风险。
二、风险与收益收益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进行投资、开展金融产品交易、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所获得的盈利。
正确认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的作用:(1)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损失可能性和盈利可能性的平衡管理。
(2)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主动承担风险。
三、风险与损失风险与损失的区别: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风险事件造成的实际结果;而风险却是一个事前概念,反映的是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是用概率描述的一种可能性。
损失的分类: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灾难性损失。
①预期损失是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损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也采用中间值)。
②非预期损失是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内)计算出的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预见到的较大损失。
③灾难性损失。
灾难性损失是指超出非预期损失之外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性的重大损失。
商业银行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应对损失:①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预期损失。
②利用资本金来应对非预期损失。
③对于规模巨大的灾难性损失,如地震、火灾等,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转移风险。
④对于因衍生产品交易等过度投机行为所造成的灾难性损失,采取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的做法加以规避考点2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债务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风险,因此又被称为违约风险。
特征:信用风险损失会因为交易对手(包括借款人、债券发行者和其他合约的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造成损失,而且,交易对手信用评级的下降也可能会带来损失。
风险管理手册
风险管理手册第一章:引言风险是企业不可避免的伴随者,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手册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并实施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减少风险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不利影响。
本章将介绍风险管理手册的目的、适用范围和组织结构。
1.1 目的本风险管理手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确立风险管理的原则、政策和程序,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力,并提供有关信息和指导,以便组织能够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对企业目标实现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
1.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部门和层级的员工,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工。
1.3 组织结构本风险管理手册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风险管理政策:明确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内外部承诺和期望。
2) 风险管理框架:描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流程。
3) 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明确各级管理层和员工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权限。
4) 风险识别和评估:介绍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5) 风险应对和控制:说明企业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应对和控制的步骤和措施。
6) 风险监控和审查:描述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控和审查的机制和程序。
第二章: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政策是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宗旨和原则的正式陈述。
本章将介绍本企业的风险管理政策。
2.1 宗旨本企业致力于通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对企业目标实现造成的风险,以保护企业利益,提高经营绩效,确保可持续发展。
2.2 原则本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风险识别和评估应基于全面、准确的信息和数据。
2) 风险应对和控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在合理成本范围内管理风险。
3) 风险管理应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相一致。
4) 风险管理应透明、公正,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护。
5) 风险管理应与相关法规和规范相一致,确保企业合规经营。
第三章: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框架是指本企业建立的一套用于管理风险的体系和流程。
本章将介绍本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
风险管理制度规范
风险管理制度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风险管理行为,维护企业利益和稳定发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在境内外的风险管理行为。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部门、流程、制度和具体措施。
第四条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规定,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升。
第五条风险管理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规模和复杂度进行分类处理,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第二章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六条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风险管理。
第七条风险管理部门应当配备足够的人员和技术设备,负责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者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监督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九条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者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和推动企业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战略。
第三章风险管理流程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等环节。
第十一条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步,要求企业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地识别和分类。
第十二条风险评估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要求企业对各类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确定各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第十三条风险处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要求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开展相应的风险管控和应对措施。
第十四条风险监控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持续环节,要求企业建立全面的风险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类风险。
第四章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规程等。
第十六条风险管理政策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和方针,要求企业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第十七条风险管理手册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操作指南,要求企业制定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手册。
第十八条风险管理规程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流程,要求企业制定详细、可操作的风险管理规程。
风险管理教案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4.其他风险分类方法
按照风险所涉及的范围分为基本风险和
特定风险; 按照风险是否由于精神或者心理状态所 产生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 按照潜在损失形态划分为财产风险、人 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 按照形成损失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 会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
补充:
现代风险的特点
风险管理
黄艳艳 18913805841 hyy5019@
风险管理的起源:
国外:希腊航海业-海运保险 (现代商业保险的起源) 国内:唐代三峡航运--船运保险 (共同保险的雏形,但后代未能继承)
思考:
哪些行业受气象影响? 自然灾害是否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
第一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评分 损失程度 5 4 3 灾难 重大 中等 说明 令企业失去继续运作的能力(或占税前利润达 20%) 对于企业在争取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 造成重大影响(5-10%税前利润) 对于企业在争取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的 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阻碍(至5%税前利 润) 对于企业在争取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 只造成轻微影响(至1%税前利润)
1
从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程度看,可以
将风险分为灾难、重大、中等、轻微和 近乎没有五类。
灾难:令企业失去继续运作的能力(或占税 前利润达20%); 重大:对企业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造成 重大影响(5%-10%税前利润); 中等:对企业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在 一定程度上造成阻碍(1%-5%税前利润); 轻微:对企业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只 造成轻微影响(低于1%税前利润); 近乎没有:影响程度十分轻微。
益的风险。 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可能性,也有盈利 可能性的风险。 二者的区别之一是,纯粹风险只能产生有 损失和无损失两种结果,而投机风险可以 产生有损失、无损失和有利益三种。区别 之二是纯粹风险的风险事故及其损失程度 一般可以通过大量的统计资料进行科学预 测,而投机风险很难做到这一点。
风险管理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
1.2.2 市场风险
❖ 1、定义:是指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的波 动给商业银行表内头寸、表外头寸造成损失 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 险和商品风险四种。
❖ 2、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难以通过分 散化投资完全消除。国际金融机构通常采取 分散投资于多国金融市场的方式来降低系统 性风险。
❖ 4.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 背景:到了20 世纪80 年代,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加剧,(1)存 贷利差变窄,商业银行开始意识到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或 从事其他中间业务来谋取更高的收益, 非利息收入所占的比 重因此迅速增加。(2)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 迅猛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日益呈现多样化、复杂化、 全球化的趋势,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 要。商业银行的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 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而成。在此情 况下,金融学、数学、概率统计等一系列知识技术逐渐应用 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金融风险的认 识,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也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以前单 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 险管理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管理并举,组织流程再 造与定量分析技术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所造成的实际结果。 ❖ 风险却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 反映的是损失发
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在风险的定量分析中可以采 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计算出损失规模和发生的可能性。
❖ 5、实践中金融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分类: ❖ (1)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是指商业
银行业务发展中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可以预见到的损 失,通常为一定历史时期内损失的平均值(有时也 采用中间值)。采取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 方式来应对和吸收。 ❖ (2)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UL):是 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 内)计算出的对预期损失的偏离,是商业银行难以 预见到的较大损失;利用资本金来应对。 ❖ (3)灾难性损失(Stress Loss,SL):指超出非 预期损失之外的可能威胁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 性的重大损失。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转移。但对于 因衍生产品交易等过度投机行为所造成的灾难性损 失,则应当采取严格限制高风险业务/行为的做法加 以规避。 ❖ 本书主要侧重于风险与损失这个角度。
银行业初级资格考试《风险管理》考点速记第一章
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风险管理水平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1.1 风险与风险管理1.1.1风险与收益与损失1.风险的三种定义(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抽象、概括;(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概率分布;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3)风险是未来结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马科威茨资产组合理论: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础。
2.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匹配性3.风险和损失的区别:事前和事后风险:事前概念,损失发生前的状态损失:事后概念4.损失类型预期损失——提取准备金和冲减利润非预期损失——资本金灾难性损失——保险手段1.1.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商业银行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否能够妥善控制和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败。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要求,即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能;风险的分散(行业、区域、期限、客户的分散)、对冲(如利率和货币互换)和转移(如资产证券化)。
2.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定性分析为主转向定量分析为主;从分散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集中管理。
3.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等功能。
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降低法律、合规、监管成本。
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决定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的两个因素:资本金规模、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
方法: 方法: - 定性:集合意见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事故树分 定性:集合意见法、德尔菲法、 析法、主要风险障碍分析法、领先— 析法、主要风险障碍分析法、领先—落后指标分析法等 - 定量:风险指数法、概率方法(如主观概率法、随机方 定量:风险指数法、概率方法(如主观概率法、 蒙特卡罗法等)、模糊论方法(如模糊概率法、 )、模糊论方法 法、蒙特卡罗法等)、模糊论方法(如模糊概率法、模 糊参数回归分析法、模糊矩阵分析法等)、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糊参数回归分析法、模糊矩阵分析法等)、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因果关系预测法、方差协方差矩阵法、 指数平滑法、因果关系预测法、方差协方差矩阵法、历 史模拟法等 - 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事故树分析法和事件树分析法 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28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4)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Assessment)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把风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 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 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结合其 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得出系统发生风 险的可能性,评价其危害程度, 险的可能性,评价其危害程度,并与公 认的安全指标比较,确定危险等级。 认的安全指标比较,确定危险等级。
第一篇 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
1
第一章 风险管理概述
2
第一章 风险管理概述
一、风险概念及其特征 二、风险的分类 三、风险管理过程 四、风险管理技术
3
4
Risk
5
一、风险概念及其特征
1.风险的定义: 1.风险的定义:许多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的定义 风险的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Level 1(Objective uncertainty) Level 2(Subjective uncertainty) Level 3
19
风险与不确定性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 (1921) Frank Hyneman Knight (18851972) •Knight 不承认“风险=不确定 性”,提出“风险”是有概率分 布的随机性,而“不确定性”是 不可能有概率分布的随机性。
11
风险管理的发展史
风险管理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以后,在50年代得到了推广并受 到了普遍重视,70年代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科学。 风险管理最初主要表现为保险型风险管理,其范围仅限于静态的、 纯粹的风险。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法等欧洲国家的风险管理 均由保险型风险管理逐渐发展为经营型的风险管理。 “101条风险管理准则”的产生是风险管理发展史上最重要事件 之一。在1983年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讨论并通过 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准 则共分12个部分:风险管理的一般准则;风险的识别与衡量;风 险控制;风险财务管理;索赔管理;职工福利;退休年金;国际 风险管理;行政事务处理;保险单条款安排技巧;交流;管理哲 学。 风险管理已成为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它不 仅同地质学、生态学、气象学相关,而且与系统工程学、行为科 学有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包含多类学科的综合经济管理。
15
风险管理与金融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内,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环境和规则都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频繁发生,催生了对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和工具的需求 ------- 世界经济一体化 -------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体系的崩溃 另一方面,金融风险管理工具——衍生品的泛滥交易,催生了新的更大 的风险(2006年的次贷危机) 经济学特别是金融学理论的发展为金融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新古典经济学 -------金融学 另一方面,对2006年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上述金 融理论、经济理论是否能够预见?能够干预?能够控制?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保 障
12
风险管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促使管理者注意采取某种措施来消除 风险、控制风险、处臵风险,以减少风险给生产带来的影响。 其次,保险的局限性促进了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现代经济的集中和垄断,工商企业经营的竞争性加强,经 济关系日益趋向复杂。因而企业不仅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而且要承受现代化的工业风险,诸如生产风险、环境风险、技术 风险、人员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等。
• •
16
金融工程学产生
1.1
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损失或收益发生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是由不确定
性和损失(收益)两个要素构成。(主观说) 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一段时期内,其一事件其预期结果与实 际结果间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则越 小。(客观说)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 风险是损失或损害 风险是预期和后果之间的差异
本课程的风险管理:主要讲述什么?
风险概述 风险的度量 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决策 金融风险管理(四大风险管理) 系统性风险与金融监管(次贷危机)
6
第一章
风险概述
7
主要内容
风险管理的发展史(风险管理来自实践,来自社会需 求) 风险的定义 风险定义的深化 风险的分类
20
• 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指人们既不能确定某种经 济行为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又不能确定其发生的可 能性大小。出现不肯定性的原因可能是人们行为本身 就具有不确定性因素,或者是人们行为不完全独立, 或者是人们缺乏必要的信息等等。 • 风险(risk)是指人们虽然不能确定某种经济行为一定 会发生某种结果,但能够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或者说,经济行为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是客观 存在,由客观条件决定。比如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经 验,确定出某种经济行为的各种可能结果,并且确定 出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这样一来,便可计算这种经 济行为的期望值,并利用期望值进行分析。
提问?
9风险管理的发ຫໍສະໝຸດ 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败的德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经济 衰竭,因此提出了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每份报纸的价格(马克) 1921年1月 0.3 1922年5月 1 1922年10月 8 1923年2月 100 1923年9月 1000 1923年10月 2000 1923年10月15日 120000 1923年10月29日 1000000 1923年11月9日 5000000 1923年11月17日 70000000
17
“Risk is Salt and Sugar of Life”
18
The Certainty-Uncertainty Continuum
Level of Uncertainty None(certainty) Characteristics Outcomes can be predicted with precision Outcomes are identified and probabilities are known Outcomes are identified but probabilities are unknown Outcomes are not fully identified and probabilities are unknown Examples Physical laws,natural sciences Games of chance:cards, dice Fire,automobile accident, many investments Space exploration, genetic research
风险损失
24
风险——风险因素
地壳运动 李小龙的风险因素:过度的劳累
25
风险——风险因素的定义
风险因素: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 的原因和条件。风险因素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消除了所 有的风险因素,损失和损害就不会发生。 实质风险因素是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 属于有形的因素。比如汽车的刹车系统失灵是车祸发生的实 质风险因素。 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是 由于个人的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发生, 以至引起社会财富损毁或人身伤亡的原因或条件。如欺诈、 贪污等。 心理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它是由 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以至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 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因素。如由于投保人的疏忽,忘了关掉门。 上述三中风险中,道德风险和心理风险因素均为与人的行为有关 的风险因素,故二者合并可称为无形风险因素或人为风险因素。
新风险
商业气候
规模经济开始通过高 效的制造流程得以实 现
日益提高的专 业化程度
更大更专业 化的目标 信息目标 独立的更严 峻的风险
技术普及
第一台商用电脑 的出现
政治、经 济的动荡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的出 现
恐怖分子开始使 用生化武器
对未知领域 的恐慌
14
社会的“变迁”
1986年,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Beck提出“风险社会” ; Beck, Ulrich 1986: Risikogesellschaft. 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992年,马克· 里特(Mark Ritter)将其翻译为英文; Ulrich Beck,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 ; Newbury Park, CA : Sage Publications, 1992 1996年,Lau提出了“风险世纪”(Century of Risk); 1999年,贝克(Beck)提出“世界风险社会”; Beck, U. (2000) Risk society revisited: theory, politics and research programs, in B.Adam, U. Beck and J. van Loon, eds., T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 Critical Issues for Social Theory, Sage, London. 2000年,拉什(Lash)提出了“风险文化”; Lash, Scott 2000: Risk Culture. In: Adam, Barbara; Beck, Ulrich; Van Loon, Joost (eds.): T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 Critical Issues for Social Theory.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47-62. / 目前“风险社会”被认为是描述当代社会特征最为恰当的术语。
13
时间
1850
1900
1950
1970
1980
1990
2000
自然灾害
工业化的进程使 人口密度越来越 大
全球变暖造成的气 候变化
越来越频繁的气候现象: 地震、洪水、飓风和厄尔 尼诺现象等 全球自由贸易 区WTO, NAFTA, EU) Internet的出现 使人们之间的 沟通更便捷 冷战的结束 第2世界和 第三世界的 政治动荡
8
古埃及法老的风险管理
一个埃及法老梦见7头健康的牛被7头生病的牛吞 噬,7穗健康的玉米被7穗生病的玉米吞噬。法老 对这个梦感到困惑,于是请约瑟来释梦。约瑟对 法老说,这个梦预示着7个丰年之后是7年饥荒。 为了对冲风险,法老于是购买、囤积了大量粮食。 后来,在出现饥荒的时候,埃及繁荣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