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本书,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啊!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被各种各样的娱乐所包围。
打开手机,各种短视频、搞笑段子、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电视上,各类真人秀、肥皂剧争奇斗艳。
我们沉浸在这看似无尽的娱乐之中,乐此不疲。
然而,在这狂欢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波兹曼在书中提到,“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一开始,我对这句话并不是特别理解,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以及对身边现象的观察,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真的是一针见血。
就拿现在特别火的短视频来说吧。
每天都有无数的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上面,不停地滑动屏幕,期待着下一个更有趣、更刺激的视频出现。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沉迷于刷短视频。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起床洗漱,而是躺在床上先刷一会儿;晚上睡觉前,明明已经很困了,还是忍不住再刷几个。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就像着了魔一样,完全被短视频所控制。
我记得有一次,周末放假在家,本来打算好好打扫一下房间,再看会儿书充实一下自己。
结果,一拿起手机打开短视频,时间就像飞逝一样。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还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眉头紧皱。
等我回过神来,发现已经下午了,房间还是乱糟糟的,书也一页没翻。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阵空虚和懊悔。
我在那些毫无营养的短视频里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却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没得到。
而且,短视频里的内容大多是为了吸引眼球,追求短暂的刺激和快感。
很多视频只是在表面上让人觉得有趣,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深度和内涵。
我们在不停地接受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时,大脑变得越来越不愿意思考,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
再比如说电视节目。
各种综艺节目为了收视率,不断地制造话题、炒作明星。
观众们也跟着起哄,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争得面红耳赤。
还有那些肥皂剧,剧情千篇一律,却能让很多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老师读书心得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老师读书心得《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撰写的一部社会学著作,通过对娱乐化社会的分析,揭示了娱乐对于人们思维方式和文化形态的深远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娱乐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波兹曼在书中指出,娱乐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导形式,取代了传统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电视、广告、娱乐节目等娱乐形式不仅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娱乐形式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不再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阅读。
这种娱乐至上的文化导致了我们对于真实信息的忽视和混淆,使得我们的思维变得肤浅和片面。
在阅读中,我意识到娱乐化社会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娱乐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导致了社会的浅薄化和愚昧化。
同时,娱乐化的文化也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严肃的知识和思想,导致了社会的知识贫乏和文化沦丧。
这些问题
对于我们的社会和文化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通过阅读《娱乐至死》,我意识到了娱乐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严肃的知识和思想,以应对娱乐化社会所带来的挑战。
这本书让我对于社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重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和文化。
希望我们能够在娱乐化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娱乐迷惑,更加注重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事物。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5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优秀5篇)《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一“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当下非常流行着这样一些文字:蜗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造就这些物种现象的功臣是电视和电脑,特别是互联网与电脑这个黄金搭档。
蜗居的人比在外面奔波的人还要忙碌,不会无所事事,也不会难以打发时间。
打开电视,有24小时的新闻频道,足不出户也足以了解天下事;有各种各样的电影频道和电视频道,每个电影、电视频道都有各种专题电影电视和国际电影电视剧,打发只有24小时的一天时间绰绰有余;还有那些制作精良的《国家地理》以及各式各样的纪录片和电视节目等,可谓是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打开电脑,道理、情况,一样,甚至更上一层楼。
有各种各样的门户网站,有几个混得不错的论坛,有几个交友聊天的QQ号和mSN,有微博和博客,时刻关注着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崇拜的偶像歌手、明星,在微博里追踪偶像发帖及时发表自身言论,与他们进行互动,发表生活琐事和小感悟,还在博客上发表自身的篇章大论。
有十几个购物网站,及时为生活需要购买各种物体,有三五个邮箱和好几个网络游戏……总之,看一下新闻八卦,网上购一下物品,发表一下言论,追踪一下偶像,和朋友QQ一下,玩一下游戏,都一下地主,偷一下菜,除一下草等,看似什么都是一会儿功夫的鼠标点击,都不需要很多时间,一天能有几个一会儿?因此一圈下来,刷新几下,都还来不及杀毒呢,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灭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如今,我们正趋向于赫胥黎所担心的情况,我们由于享乐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空间,失去了童年的梦想,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真实的亲情和友谊,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读书笔记一就当下文化而言,“娱乐”已赢取我们这个时代“元媒介”的地位。
尤其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由印刷机开创并延续经年的所谓“阐释时代”已然让位于由电视机开创的“娱乐业时代”。
电视及其文化如今既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
为此,波兹曼说:“电视在安排我们交流环境方面的能力是其他媒介根本无法企及的”。
而罗兰.巴特则说:“电视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波兹曼的忧心绝望之至,感人之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一句警言:“媒介即信息。
事情。
我们对语言的了解使我们知道,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所谓“世界观”的不同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
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同样的方式讲述同样的。
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
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
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但是我们的媒介,包括那些使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却没有这个功能。
独立的媒介意识——《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独立的媒介意识——《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第一篇:独立的媒介意识——《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独立的媒介意识——《娱乐至死》读书笔记1985年尼尔波兹曼出版了《娱乐至死》一书,对20世纪后期美国文化中的重大变化进行了探讨,这一时期,广播、电视等新媒介逐渐取代了印刷和铅字,成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的信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同时也使得严肃和理性的思考渐行渐远,美国人变得浮躁,并且倾向于电视时代提供的肤浅而有趣的内容。
波兹曼还借用赫胥黎的预言指出:人们失去自由、丧失思考能力,在汪洋的信息中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的世事中,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整本书线索很明朗,先是指出“媒介即隐喻”,说我们通过媒介了解世界,媒介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却往往不为人们注意,而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接着再说“媒介即认识论”,指出每个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并引出以电视为中心的认识论削弱了人们的理性话语。
然后再介绍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和思想,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由于铅字本身的逻辑性、思考性而变得严肃和理性,这一时期被称为“阐释年代”,是复杂思维和严格秩序并存的时代,媒介有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但是到了19世纪末,“娱乐业”时代开始显现:电报使得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信息的价值取决于是否新奇有趣,使得公众话语无聊且散乱;摄影术使得信息没有句法,无法同世界理论,只能提供世界的片面反射;在这个信息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冲进视线,然后又飞快消失,变得没有连续和意义的世界,就像“躲躲猫的世界”。
接着电视开启了真正的娱乐业时代,电视将所有的东西都以娱乐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包含了所有话语的形式,助长了语无伦次和无聊琐碎,电视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影响着宗教、政治和我们的教育活动,最后波兹曼指出,如果我们的人民退化为被动的受众,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娱乐至死》读后感四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一有两种死法:奥威尔式预言,人们终将死于我们所梅恨:赫胥黎式预言,人们终将死于我们所热爱。
当然,此“死”非实死,却比生命体的凋亡而更具杀伤力,我更愿意看作是文化的枯竭、思考的停止。
当紧密的逻辑、严肃独立的思考隐匿于纷繁世界,当人们义无反顾地扔下书本,投身互联网时代,精神即死亡,即赫胥黎的预言成为现实,人们真正死于自己所热爱,即娱乐至死。
一切公众话语都口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经济、宗教、新闻、体育、教育事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电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一个根乐至死的物种。
这就是《娱乐至死》想要告诉我们的,人们终将毁于他所热爱。
全书以时间为序,由印刷机到电报、摄影再到电视,社会由“阐释时代”到“躲猫猫的世界”再到“娱乐时代”,这是技术的发展影响导致时代转变的过程。
恰也证了作者“谋介即隐喻”的观点,人们选择的技术,决定了我们的结局。
印刷机盛兴时期,即以书本获取信息的时代,人们通过阅读,通过独立深刻的思考,利用充满逻辑性、条理性的思维来处理这些信息。
那是一个理性、拥有独立思考的时代。
随着第一台电报机的出现,信息的交流终于突破了空间的阻碍,信息获取范围由狭隘的身边,猛然扩展到全球各地,信息量陇加。
人们所接触的信息越广,信息对人们生活的T•预也就更密切,生活方式及时代也就有所转变。
随着到图片化信息出现,一张照片、一段瞬时性的剪影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到人们面前,代替了人们对信息全过程的了解及思维构造,思维像是在相机被擒下的那一刻中断了,思考停止了,眼前这一刹即为所拥一切。
可怕的是,变更仍在继续,电视出现了,人们进入了娱乐时代,当“信息更迅速”与“思维中断化”两点叠加,思考彻底消失了,信息一步步简单化,它逐渐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
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娱乐,真理被掩埋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文化逐渐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席俗文化。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 1985 年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
这本书让我对媒介与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波兹曼在书中指出,我们的文化正从以文字为中心转向以图像为中心。
在印刷术统治的时代,人们通过阅读书籍和报纸获取信息,这需要读者具备较高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
文字是抽象的、有序的,能够引发人们深入的思考和逻辑推理。
然而,随着电视的普及,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电视节目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信息呈现得快速而直观。
这种直观性使得观众无需过多的思考就能轻松理解内容,但同时也削弱了人们的思考能力。
我们越来越习惯于接受那些经过精心包装、充满视觉和听觉刺激的信息,而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
书中提到,娱乐已经成为了当代文化的主导。
电视上的新闻、综艺节目、电视剧等,无不以娱乐大众为目的。
甚至原本严肃的话题,如政治、教育、宗教等,也被包装成了娱乐的形式。
这种娱乐化的趋势使得一切都变得浅薄和表面化,我们不再关心事物的内涵和意义,只追求短暂的快乐和刺激。
比如,在电视新闻中,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往往更注重新闻的新奇性和戏剧性,而不是其重要性和深度。
新闻报道变得越来越简短、碎片化,观众很难从中获得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政治竞选也变成了一场表演,候选人更注重形象和口才,而不是政策和理念。
教育节目也为了增加趣味性,而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
波兹曼认为,这种娱乐至死的现象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它会使人们失去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变得麻木和冷漠。
我们沉浸在虚拟的娱乐世界中,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它也会破坏我们的文化传承和价值观,让我们失去对真理、智慧和美德的追求。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媒介对于人类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局限性,它们会塑造我们理解世界和表达思想的方式。
印刷术培养了人们的线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而电视则培养了人们的跳跃性思维和图像化思维。
关于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精选(通用5篇)
关于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精选(通用5篇)《娱乐至死》这本书主要是阐述了电子信息时代与印刷时代的区别,对电视的消极作用进行了批判。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1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为我们揭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可怕预言。
前者告诉我们,人类将受到暴政的压迫,在受制文化下逐渐走向没落;而后者告诉我们,工业技术会使人们逐渐改变原有的习惯,从而爱上那些使他们失去思考能力的东西,在庸俗文化下变得更加庸俗。
人类是死于压迫还是死于享乐?每个看到这个问题的人都会忍不住思考一下。
暴政的危害也许是显而易见的,而娱乐带给人的危害却是潜移默化的,这本书的作者就告诉我们,赫胥黎的预言将会成为现实,人们终究会毁于他们所热爱的东西。
至于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就要追溯到这本书的写作年代。
《娱乐至死》出版于1985年,此时电视文化在美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从书本转移到了电视。
这些有图像和声音的方盒子把人类从印刷品时代带向了图像时代,将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全都变成了娱乐的附庸。
作者敏感于这些变化,深深体会到沉浸在电视中的人们已经渐渐丧失了曾经看书时获得的逻辑能力与思辨能力,而电视呈现给人们的也仅仅是一种娱乐化的表演,他担心人们对电视的拥戴终究会导致人类文明的衰亡,因此写下了这本著名的《娱乐至死》。
这本书首先介绍了媒介的作用,继而引出下面的分析,从印刷品时代开始,再而转向图像时代,将美国社会的变化描述得淋漓尽致,最后给出了赫胥黎的警告: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讲真的,这虽然是一本有点研究性质的书籍,但却非常好读,甚至是我读过的这类书中最好读的一本了,我心猿意马并且断断续续地读,竟也完全没有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思路很清晰,并且语言也是通俗易懂。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 1985年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
这本书对现代社会的娱乐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发人深省。
波兹曼在书中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电视的出现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在印刷术统治的时代,文字是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人们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和信息。
这要求人们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专注力,能够对复杂的文字进行理解和分析。
然而,电视的普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电视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其信息呈现方式更加直观和生动,但也更加浅显和碎片化。
人们不再需要通过深度思考来理解信息,只需要被动地接受电视所呈现的内容。
这种变化导致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从注重逻辑和理性的思考,转向了追求感官刺激和即时满足。
电视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往往追求娱乐性和刺激性。
新闻不再仅仅是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而是充满了各种噱头和表演成分;教育节目也不再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思维的培养,而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取悦观众。
甚至连政治也变成了一场表演,政治家们在电视上展示形象、发表演讲,而不是真正地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对严肃事物的关注和思考能力,变得越来越浮躁和肤浅。
波兹曼认为,娱乐本身并没有错,但当娱乐成为一切文化的主导形式时,问题就出现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
然而,这些信息中的大部分都是没有价值的娱乐内容,它们占据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无暇去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
而且,过度的娱乐会让我们失去对现实的感知和判断力,让我们陷入一种虚幻的满足之中。
书中还提到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
波兹曼认为,媒介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它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不同的媒介会塑造出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思维方式。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触颇深。
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就像一把把小锤子,轻轻地敲打着我的脑袋,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身处的这个被娱乐充斥的世界。
作者说,我们的文化正从以文字为中心转向以图像为中心。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
到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大家都兴奋地拿着手机拍照、录像,忙着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分享。
当时我就在想,我们真的是在用心感受这个景点的美吗?还是只是为了向别人展示“我来过”?我们忙着记录,忙着分享,却忽略了当下最真实的体验。
比如说,那个景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可我看到周围的很多人,只是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急着去看下一个地方,甚至都没有仔细去看看寺庙门口的那些雕刻,没有去琢磨一下那些雕刻背后的故事。
他们更关心的是照片好不好看,能不能获得很多的点赞。
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是不是越来越依赖图像来获取信息和感受世界,而忽略了文字所带来的深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就像我们读一本书和看一部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书里的文字能让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而电影则直接把画面呈现给我们,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还有啊,现在的电视节目,各种各样的综艺、真人秀,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晚上下班回家就瘫在沙发上,不停地换台,看各种无聊的综艺。
什么明星做游戏啦,什么亲子互动啦。
一开始觉得挺放松的,哈哈一笑,时间就过去了。
可后来我发现,看完之后,除了那短暂的笑声,我啥也没得到。
反而浪费了好多时间,该做的事都没做。
而且这些节目为了吸引眼球,往往做得很夸张,很表面。
就像那些选秀节目,选手们哭哭啼啼地讲述自己的梦想,评委们夸张的表情和点评,感觉一切都像是在演戏。
我们在这样的娱乐中,渐渐失去了对真实和深度的追求。
再说说现在的新闻吧。
以前我们看新闻,是通过报纸,文字的描述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事件的前因后果。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是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一本社会学著作,书中讨论了媒体、文化和政治的互动关系,以及娱乐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
以下是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媒体与意识形态波兹曼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指出,媒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塑造和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
他认为,现代媒体的特点是娱乐化、碎片化和电视中心主义的,它们以追求观众的注意力和商业利益为导向,致使公共领域的讨论变得肤浅和无意义。
波兹曼指出,电视等娱乐媒体的视觉化和情感化特点,导致了观众对深度思考和理性辩论的厌倦。
他提出了“信息娱乐化”的概念,即媒体通过将信息包装成娱乐产品,使观众对重大事件和政治议题产生麻木和漠视。
第二部分:娱乐至死的社会在第二部分,波兹曼探讨了娱乐至上的社会对个体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首先,他指出媒体对于政治和民主的负面影响。
他认为,电视对政治的呈现方式以新闻娱乐化和激发情绪为主,使得政治成为一种虚构的娱乐产品,导致观众对政治的参与和理解能力下降。
其次,波兹曼讨论了商业化对媒体内容和价值观的深远影响。
他认为商业化导致了媒体追求赢利最大化,使得新闻和娱乐成为商品,迎合观众的口味和消费需求,而不再关注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
最后,波兹曼讲述了娱乐化对教育和知识传播的冲击。
他认为,在娱乐至上的社会中,学校和教育以娱乐化的形式存在,学生更注重娱乐和享乐,而不是追求真理和思考。
第三部分:娱乐至死的后果和反思在第三部分,波兹曼总结了娱乐至死的后果,并提出了一些深思熟虑的观点。
他认为,在娱乐至死的社会中,公众对复杂问题和重要信息产生了麻木和漠视,他们更愿意接受浅显和情感化的信息,而不是进行深入思考和辩论。
这种情况导致对公共事务的决策变得轻率和盲目,思维变得肤浅和表面化。
此外,波兹曼还探讨了娱乐化对个体的影响。
他指出,娱乐至死的社会导致了人们对快速刺激和即时满足的需求增加,注意力不断分散,思维变得浅薄和碎片化。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这本书是由尼尔·波兹曼所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揭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被娱乐充斥的时代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在书中,波兹曼指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信息不再以其重要性和价值被筛选和传递,而是以其娱乐性和吸引力为标准。
这导致了人们对于严肃、重要的事物关注度降低,而对于轻松、娱乐的内容趋之若鹜。
书中提到,电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过去,人们通过书籍、报纸等文字媒介来获取知识和信息,这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专注力。
然而,电视以图像和声音的组合直接呈现给观众,无需观众进行过多的思考。
这种“快餐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人们逐渐失去了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习惯了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却很少去思考这些信息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波兹曼还强调了娱乐对于文化的侵蚀。
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文化也逐渐被娱乐化。
原本严肃的历史、政治、科学等领域,都被披上了娱乐的外衣。
这种娱乐化的趋势,使得人们对于这些领域的理解变得肤浅和表面,无法真正领悟其中的深刻内涵。
比如,一些历史剧为了追求收视率,对历史进行随意改编,误导了观众对历史的认知。
此外,娱乐至死的现象也对教育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学校教育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娱乐化。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可能导致学生忽略了知识的本质和深度。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表面的知识。
联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这种娱乐至死的现象无处不在。
打开手机,各种短视频、综艺节目、游戏等娱乐内容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
我们沉迷于这些短暂的快乐,却忽略了自我提升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我们在娱乐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忘记了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思考和行动。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写于1985年,而作者尼尔· 波兹曼也于2003年辞世了。
yuwenm小编整理了娱乐至死,欢迎欣赏与借鉴。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一】震撼于开篇各名人权威对本书的推崇,好奇在那些精炼又意喻深刻的话语里,这是我对《娱乐至死》的最初映像。
陈丹青和周国平老师的话,更是正中自己平日的一些思考:信息与行动严重失调,我们要把自己娱乐至死吗?怀着有些急切的心情,开始了后续的阅读。
短短前言,讲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直观的想到自己的事:特别喜欢刷微博,几乎每天都要刷到底部。
关注的人,热点,哪里好玩,好吃,点个赞马克一下,下次有钱就去;哪个大V又出调色教程啦,打开,粗略看一下,是小清新风格呀,马克一下以后好好学;咦,噗嗤大叔又出新内容了,怎样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来,点进去,学学,这些点我以前好像在哪儿见过啊。
每天都花特别多的时间在刷微博,刷各种公众号,要做的事,要学习的事,一天推一天,很少,几乎没有落到实处。
每天都在憧憬想要的生活,点赞那一条条微博后,仿佛已经做过努力,好像已Get到了某技能,已做到某事。
我们热爱的东西啊,这样一步步带我们走的离理想更远了。
第一章读的有些艰难。
语言即媒介,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
这些观点以往不曾听说,读罢全章,混沌的思路稍微开阔了起来,提练起来也就是上一句话了。
作者花了一章的内容在讲剖析一句话,是他在写作的时候,也在考量无名的读者,所以才尽可能写的浅显么?有了他的书写,我们对‘媒介即隐喻’这句话有了认识,这也是认识事物实质,定义事物的一种,作者本身也在印证自己的观点。
关于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
昨天晚上刚好在和朋友讨论一个话题,他最近有个特别深刻的体验:“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所有人都会主动去结交你。
”我建议他把这个体悟得出的经历写下来,会更具体的具有说服力,他马上回复到:“还是别了,写出来,怕是会有负面的引导。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于 1985 年出版的关于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
这本书让我对当下的娱乐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波兹曼在书中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过去,人们通过阅读书籍、报纸等文字形式获取信息和知识,这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专注力。
而随着电视的普及,信息的传递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视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其特点是直观、生动、快速。
这种传播方式看似让信息更容易被接受,但实际上却降低了人们思考的深度和难度。
电视节目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往往追求的是娱乐性和刺激性,而不是信息的准确性和深度。
比如,新闻节目不再仅仅是传递重要的时事信息,而是加入了大量的娱乐元素,如明星八卦、奇闻轶事等。
这使得观众在关注这些轻松有趣的内容时,忽略了对真正重要问题的思考。
娱乐节目更是如此,为了追求高收视率,不断推陈出新,制造各种新奇的玩法和话题,但往往缺乏内涵和价值。
书中提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在当下的社会中,我们似乎更多地面临着赫胥黎所描绘的情景。
人们不是被强制禁止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是被淹没在大量的娱乐内容中,主动放弃了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权利。
娱乐至死的现象不仅存在于电视媒体,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更是愈演愈烈。
网络平台上的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娱乐形式层出不穷,它们以更短的时间、更强烈的刺激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人们在短暂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获得真正有意义的收获。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影响。
长期接受碎片化、娱乐化的信息,使我们难以集中精力去阅读长篇的、有深度的文章和书籍。
我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短暂,思考能力也逐渐退化。
而且,娱乐文化的盛行还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
一些人追求的不再是知识、智慧和美德,而是名气、财富和外表的光鲜。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读书笔记(通用14篇)《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1一开始有先入之见,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一个现象问题。
正如同在他那个时代当中电视广为普及,人们一方面惊讶于电视—这种科技扩宽了人们的视野,让知识更为普及化,一方面也觉察到其中稍有不妥。
正如同当今的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但事实上看完整本书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
科技,就任何时候而言,不存在好坏,因为它仅仅是个工具。
道德属性是人们发明创造的,正如同我们不能用人类道德去批判动物世界的好坏一样,以道德的好与坏来评价一件工具本身就很可笑。
当然言归正传,在我看来,作者实际上想表达的,其实是对知识的不尊重。
大多数人通过电视(网络)轻而易举地接触到不同的知识。
正因为如此轻而易举,故而产生懈怠,从而不认真对待。
Postman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人在做报告过程中三番两次不断中断,或是上个厕所,或是泡杯水诸如此类,听报告的人不仅会觉得莫名其妙,更会对这场报告的专业性产生质疑,从而不认真对待。
电视便是如此。
当然其还以传教和电视娱乐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此姑且不表。
由此看来,寓教于乐,前提是教,而非乐。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或许在几千年前孔子已表述的非常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思考了再学习,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基本环节。
且Postman进一步指出,娱乐化下的批量知识生产知识给予人们的是模式化的思维模式,限制了思维的多样性。
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过的一个例子,颇为相似。
人的眼睛是一种很独特的器官,我们可以看的范围其实很广阔,但人们通常会将焦点放在自己关注的事物上,而忽略周遭。
但值得注意的是,是人们自己决定焦点在哪,但电视(或诸如此类)却是替你决定焦点在哪。
或许不是很恰当,但足以说明一二。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
其一是让人们清楚地明白自己只是在看电视,但作者自己也承认这操作起来很难。
另一个则是依靠学校教育。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篇一:娱乐至死读后感】媒体植物人电视机左右着他们的大脑,可能大脑跟着电视镜头到外景去了吧。
有可能,真的很有可能。
因为很多人都引用过他的一句名言:“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地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使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地物种。
”这无疑是对我所说的原因的最佳诠释。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一个这个时代很多媒体都有的影响受众的一种不是很好的现象。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办起了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娱乐节目本身并无上面害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娱乐节目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于是乎,一大批娱乐节目就随之衍生。
按照道理说,电视台为大众提供娱乐身心的节目应该得到赞赏的,然而在这里我却要做出一番批评,并不是因为所有的电视节目做的不好、而是电视节目中娱乐化的成分越来越多,导致什么都可以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是我很喜欢的一档电视相亲节目,然而其他频道看到这一方式能够吸引大量观众之后也就开始邯郸学步,于是乎“中国相亲风”在中国刮起,什么《我们约会吧》之类的类似于《非诚勿扰》的节目大量涌现,导致很多观众的择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的变化,甚至于有些观众看中了其中的某位女士,就千辛万苦的用各种方式去追求她,我并不是一个不懂浪漫的人,但是我只是想证明大量这种电视节目的诞生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很多人的择偶观念,而通过大量这种娱乐节目来深刻影响大众的择偶观念确实有待商榷,很容易“走偏”、陷入一种真真正正的娱乐至死的状态。
也许有些人觉得无足轻重,但是再次引用伯兹曼的一段名言:“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1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摄影术和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严肃性被消解,电视将新闻的内涵外延至超越时空和脱离个体的一切事物,使新闻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并伴有大众泛娱乐文化的副产品——即所有的内容都被电视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媒介使人们逐渐告别“阐释年代”,最终拉开了娱乐业时代的序幕。
电视媒介顺理成章地中断了印刷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重视逻辑和理性的父辈一代的传承,培养出了新的媒介语境下的“电视人”和“容器人”——轻逻辑、重感性的娱乐化受众。
在波兹曼看来,集影像、音响、图片、文字于一体的电视媒介取代报纸成为新闻载体并不能真正产生教育意义和新闻价值,因为电视信息传达形式娱乐化的特征注定要葬送新闻的功能性定义并重塑话语结构,破坏掉原本逻辑分明、辩证理性的传统语境。
我年幼时曾疑惑,电视主持人为何能在播报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后迅速转换表情微笑着播报下一则新闻,仿佛刚才消息中的悲剧从未发生。
在这一点上,《娱乐至死》也做出了解读。
它认为电视新闻本质是一种娱乐,目的是“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主持人担当着表演的角色,也就是说,新闻播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关注新闻本身,而是为了取悦受众。
电视创造了一种“假信息”,这种“假信息”分散破碎且流于表面,离人们的生活很远,无法作为个人和公共事务的参考,从而使得人们对电视中真实发生的事熟视无睹。
书中关于辩论的阐述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辩论传统,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辩论(包括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等演说的传统方法)作为一种复杂而理性的话语的意义。
美国在教育中强调辩证与逻辑,这在各类考试,诸如托福、雅思,以及TED演讲节目中都能发现,可以说是有洞见的人在竭力传承这一文化的结果。
老师读书心得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老师读书心得《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所著的一部深度思考现代传媒对社会的影响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波兹曼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已经从“书本时代”转变为“娱乐时代”,传媒的娱乐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导。
在书中,波兹曼对于电视、广告、新闻等娱乐化传媒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这些传媒的娱乐化特性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生活。
他认为,传媒娱乐化的特点导致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变得浅薄和片面,人们更愿意接受简单易懂的娱乐化内容,而对于深度思考和复杂问题的探讨却缺乏兴趣。
波兹曼的观点让我深感警醒。
在当今社会,我们被各种娱乐化的传媒所包围,电视节目、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形式的娱乐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这些内容虽然能够带来快乐和放松,但同时也让我们的思维变得肤浅和浮躁。
我们渐渐失去了对于深度思考和复杂问题的兴趣,而更愿意沉浸在娱乐化的碎片化信息中。
通过阅读《娱乐至死》,我意识到了传媒娱乐化对于我们的影响,也开始反思自己在信息获取和思考方式上的局限性。
我决定要更加理性地对待传媒内容,多花时间去阅读深度的书籍和文章,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不被娱乐化的信息所左右。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更加重视深度思考和知识的获取,共同抵制传媒娱乐化的消极影响。
总的来说,《娱乐至死》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传媒对于我们的影响,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获得启发和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
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在第一章节中,作者对于“媒介即隐喻”这一观点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
文中,作者用“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一句,阐述了媒介的主要内涵方式,让读者从另一面认知媒介的重要地位。
而对于“隐喻”的解释是“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
”所以对于第一章节的理解可以简述为:媒介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受众所接纳的文化内容。
这也是媒介即隐喻的真正涵义。
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
我认为前两个章节,作者都在给读者普及一定的传播学理论背景,而此章节又是对上一章节“媒介即隐喻”做一个概念的延伸。
当然,对于文中的举例很容易让读者造成方向性的偏差,但是其实作者至始至终都围绕着“认识论”这个中心展开叙述。
作者用大量的例子为了解释:证明一个真相,媒介的方式不但决定其真实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可以支配我们的认识论。
相对于文字,电视限制了我们更加理性的判断一件事物的对错性、真实性,它更加直接的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图像、画面、甚至是声音,从而形成一种认识上的导向性。
但从反面看,作者并未否定电视对于观众的必要性,这反而是一种文化的制衡。
而文章的最后,作者也提出了对于印刷术退败的担忧。
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从美国殖民时代直至十九世纪,铅字在美国人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形成了一个理性、严肃的公众话语模式,美国也因此跻身世界文明之林。
然而,正是如此,更加凸显了现如今的文化背离现象,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
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本中介中,作者对于书面形式公众话语的含义,它的内容特征以及它对公众的要求作出阐述,在作者的观点中,印刷机统治的时代被称为“阐述时代”,新时代被称为“娱乐业时代”。
然而作者的立场鲜明的站在阐述时代这一方,作者认为铅字是有序的、具有逻辑命题的冷静的抽象符号,因而书面语言是理性、严肃、连贯、寻求意义的。
这无疑是一个人人懂得思考,精神文明萌芽迸发的时代。
4、5章节是坐着对本书观点的强化。
第五章躲躲猫的世界
“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
”我认为这是作者对这个篇章最好的总结。
电报和电视的出现,使得我们的时代从一个信息匮乏到信息过剩的转变。
信息、画面支离破碎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得受众不得不汲取信息,被动的认识信息。
当我们开始离不开电视,离不开这些不连续的、没有意义的信息时,也代表着我们完全接受了电视即为真理这
样一个潜在意识。
第六章娱乐业时代
首先是对于技术和媒介做了概念性解释。
电视给予观众的是花枝招展的信息,为了迎合受众的喜爱,电视也只能被动的被娱乐化。
而观众的接受讯息的同时,习惯了不用过多的思考,从而使得我们的社会日趋娱乐化。
“.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地表现,电视导演很久以前就发现了。
他们关心的是给观众留下印象,而不是给观众留下观点,而这正是电视所擅长的。
”这是作者对于娱乐化现象最直接的描述。
这便是娱乐化带给我们的危害。
第七章好——现在
这句好作为学习播音专业的我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
在许多的问问节目中,我们都很容易听到“好,现在我们把镜头抓向······”诸如此类的,可想而知,所有新闻是没有连贯性的,完全独立存在的,作者认为,这样的语言便是强迫性的把零散的语言硬性连接,我们被剥夺了对这件事的过去、未来、任何有关联的信息的获取权力。
当新闻被包装成一种娱乐性质的东西时,就不免起到了蒙蔽的作用,即受众把娱乐当成信息。
人们将无法通过自我识别来检验信息的真伪。
半篇总结: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到我们中国,娱乐至死的其实并不是像超女快男这些娱乐性质的节目,更不是那些肥皂剧喜剧,而是像CCTV、凤凰卫视这种看似富含知识的内涵节目,它打着严肃理性的旗号,却无处不在的隐藏娱乐,在不知不觉中把娱乐更加彻底的深入进受众的生活。
最爱作者的一句话“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是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八章走向伯利恒
“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宗教的内容”
“从来没有哪个伟大的宗教领袖会给人们想要的东西,他们给的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东西。
”
这两句是我这一章节最喜欢的两句,我想也是具有总结意义的两句。
电视所呈现的事物,因为她本身的特质,也许不便于在电视上呈现,因而电视会进行事物的二次创造,从而造成本质的缺失。
第九章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一个领域也难免对其他领域造成本质上的影响。
因而娱乐化的驱动,也使得政治也收到改变。
这其中的重要标志是电视已经成为政治宣传的一个主要手段。
电视广告催生出了形象政治,而形象政治不同于以往的政治,它只注重外表和形象,选民对于候选人只能从电视屏幕中了解,无从知晓一个人是否优秀。
在是否需要捍卫出版和言论自由方面,电视展现出来的要取代书籍的趋势无疑更值得我们警醒。
第十章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教育的好方法,但当这种方式转变成电视节目的教育,就很容易缺失教育的本源面目。
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认为,伴随学习过程形成一个持久的态度远比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重要。
但是电视教学确实背道而驰。
它将学习变得简易,让学习反而变成了娱乐。
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段,不具备推论性,而从阅读中获得的意义往往和我们原来储备的知识相关,所以具有较强的推论性。
第十一章赫胥黎的警告
本章节,作者对前面的概述进行了总结。
赫胥黎的警告俨然已经来到,我们或许会被自己带来的东西所毁灭,所以为今之计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深刻而持久的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
因而,回归本原,回到文字书籍中,才是正确的方向。
读后感:应该说,波兹曼的警告颇有道理,当“严肃”成为一种娱乐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再值得认真对待了。
我也赞同。
但我无法赞同的是波兹曼夸大了技术对内容的自然筛选。
当波兹曼斩钉截铁地说,“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后控制文化。
”我赞同的是前半句,而无法接受后半句。
任何媒体是无法“控制文化”,“人”才是文化真正的参与者。
在强大的电子媒体面前,人看起来像毫无反击能力,但他们中最孱弱的,也始终拥有最终的决定权——拔掉电插头。
波兹曼的这种论调让我想起某些老套的科幻电影情节,未来时代机器人取代了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
看上去,这是警告人类不要被人造技术吞没,但这种警告本身就是一种有害的技术决定论。
波兹曼调侃地说,每个美国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迷信新技术帮助我们进化。
但实际上他自己也有这样的倾向,只不过他相信的技术是“过去更美好”,不是“明天会更好”。
某种程度上,波兹曼的技术决定论甚至削弱了这份警告的份量。
他太关心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利益,以至于失去了观察现实的耐心,连文明与野蛮的标准都有些把持不住了。
例如他说,“各种各样的专制者们都深谙通过提供给民众娱乐来安抚民心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认为民众会忽视那些不能带给他们娱乐的东西,所以他们还是常常要依靠审查制度,而且会在意这种差别,因为审查制度就是他们对付某些严肃话语的方式。
现在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所有的政治话语都采用了娱乐的形式,审查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那些过去的国王、沙皇和元首如果知道了这一点,会感到多么高兴啊。
”
显然,这段貌似深刻的话也只对了前半部分。
以我们正在经历的反低俗运动来说,并没有谁相信娱乐可以取代审查,也没有人因为娱乐而暂缓审查。
恰恰相反,“反娱乐”成为了“对付某些严肃话语”的口实,而“娱乐至死”的告示牌上画着骷髅标志,正把我们驱赶到一条全新的乌托邦之路上。
这条道路,正如我们看到的,其实和地狱之路一样,都是由鲜花和良好的愿望铺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