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理论及其演变 黄忠良

合集下载

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

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

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的“六书”,是指经典名称为《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书经》、《春秋》的经典著作。

这六本书是中国
古代的主要理论经典,记载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历史、法律、道义思
想等。

自秦始皇兴衰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被灌注进“六书”,“六书理论”影响深远。

魏晋时期学者黄宪凭借“六书理论”在朝廷统治范围和行政制度实
行魏晋分封制,引发了中国文化上的革命,从而推动了中国民族思想
的发展。

唐朝时期,学者王通将“六书”作为“六经的诠释”,大力推广。

宋朝时期,宋志渊、宋颖元著作《三论》由比较《六书》中各学说的观点而形成
的“权衡论”,弥补了“六书”的局限性,促进了“六书理论”的发展。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带来了科举制度下对“六书”的深入研究,也给“六书理论”带来了持久的繁荣发展。

清康熙末期,《四库全书》被编成,收集到了多家学籍,六书理论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这些六书
的著作,也成为重要的古典文献,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
作用。

在近代以来,“六书理论”也受到了中国西学分析运动的影响。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也开始受到“六书理论”的影响。

毛泽东曾
谈到“三广”,即“六书理论新篇”,意指诗经、易经和尚书,倡导传统文化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从而使“六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

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

版的 《中国文字学》 中都谈到 “三书说” 他的 , “三书” 包括象形、 综合合成字、 标音合成字、 形音合成字、 义音合成字和有音综 象意、 形声。他说: 象形、 “ 象意、 形声, 叫做三书, 足以范围一 切中国文字。 不归于形, 必归于意, 不归于意, 必归于声。 形、 意、 声是文字的三方面, 我们用三书来分类, 就不容许再有混 合合成字。 许慎六书理论中的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 “ 、 “ 、 “ 对人 们分析汉字构形、 探索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了解汉字字形的来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年. [2]唐兰.中国文字学.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一些指事、 会意和形声也非指事、 会意和形声了, 并且出现了 [3]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 [4]林沄. 古文字研究简论. 吉林: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6 年. 许多既不表音也不表意的符号, 现在的学者称之为记号。如 [5]陈梦家. 殷墟卜辞综述.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年. “鸡” 字中的 “又” 就是一个记号, 它既不表音也不表意。现代 [6]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8 年. [7]詹鄞鑫. 汉字说略. 辽宁: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年. 学者苏培成认为:现代汉字从内部结构说, “ 是由意符、 音符和 [8]苏培成. 现代汉字学纲要.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9]王宁. 记号构成的。这三类字符搭配使用, 构成了现代汉字六种结 汉字构形学讲座.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0]桂春芳. 汉字新旧构形理论辨析. 天津师范大学, 2005 年 5 月. 构。为了和传统六书相联系, 我们叫做现代汉字的新六书。 ” [11]张玉金. 汉字造字法新探. 古汉语研究, 1999 年第 4 期. [12]林志强.20 世纪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的新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 他的新六书是: 会意字、 形声字、 半意符半记号字、 半音符半记 报:哲社版, 2001 年第 3 期. [13]张恩普. 号字、 独体记号字和合体记号字。 对于现代汉字的构成, 王宁 “六书” 新解.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2002 第 1 期. [14] 李杰群. 六书和新六书.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1 先生在她的 《汉字构形学讲座》 一书中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 [15]曹国安. “六书” 论 的本义. 惠州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1 期. 她首先肯定了 《说文解字》 “六书” 中 理论的科学价值, “六 认为 [16] 韩伟. “六书”研究的历史演变.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书” 中的前四书是传统分析和描绘字形的条例, “前四书用以 2004 年第 1 期. [17] 曹国安. 论表意方式、 造字方式和结构方式--兼评 “六书” 湖 . 分析 《说文》 小篆的形体, 绝大部分是适合的” 。她认为 “汉字 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4 年第 4 期. [18]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6 月第 1 版. 本体的研究必须以形为中心, 而且必须在个体考证的基础上

试论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

试论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

试论六书理论‎的发展演变摘要: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生命‎力极强大的意‎音文字。

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之间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出现了反‎映汉字构形的‎理论,最早的关于汉‎字构形的理论‎是东汉许慎的‎六书说,此后出现了唐‎兰、陈梦家、裘锡圭、林沄的三书说‎以及詹鄞鑫、苏培成的新六‎书说等。

本文将具体阐‎述汉字构形理‎论——六书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六书;许慎;三书说;唐兰汉字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起源于原始图‎画。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生命‎力极强大的意‎音文字。

其特点就是字‎形与字义之间‎存在联系。

最早构建出的‎完整系统的汉‎字构形理论是‎中国东汉学者‎许慎的六书说‎。

“六书”这个术语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日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西汉末年,汉代的学者首‎次将“六书”解释为六种造‎字的方法,并列出了六书‎的具体名称。

有几种说法: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二、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

”[1]他研究了九千‎多个小篆和古‎文籀文字体,把汉字的构形‎归纳为六类,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并对每一类给‎予了理论上的‎阐述,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构形理论‎体系。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六书”理论研究综述

“六书”理论研究综述

目录序 (1)一、草创期 (1)二、成长期 (2)三、成熟期 (3)四、新时期 (4)小结 (5)参考文献 (6)“六书”理论研究综述(山东经济学院文学院李波)序“六书”理论形成于东汉。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六书”理论正式创立的标志。

从那以后,“六书”理论就成为传统文字学中的一个基础理论,同时也是核心理论之一,甚至还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六书学”。

纵观“六书”理论的整个研究过程,可以分为草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新时期四个时期。

本文就“六书”理论研究的历史分期、各个时期独特的学术成就以及“六书”理论的优缺点等问题进行归纳概括,理清脉络,并加以系统分析和科学评价。

为了论述的方便和清晰,本文对“六书”理论研究分为两个层面、四个时期:第一个层面是传统“六书”理论研究的层面,这一层面贯穿了草创期、成长期和新时期三个时期;第二个层面是从现代语言学视角研究的层面,其中既有传统性质的因素,又更多地蕴含着现代语言学因素,主要是指新时期。

一、草创期“六书”理论的草创期可以追溯到周代,贯穿春秋战国和两汉,直至南唐。

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的诞生标志着草创期的结束。

这一时期,就其研究的总体趋势和特性而言,始终没有摆脱传统“六书”的性质,一直是在“六书”理论的影响下研究和探讨汉字的构形问题,或者说这个层面对于“六书”的研究,其基本精神是继承式的、阐发式的、修正式的,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许慎的拘囿。

“六书”名称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日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①由此可知“六书”作为“六艺”中的一门学科,最初是用来教育公卿士大夫子弟的。

至于“六书”的具体名称,《周礼》并没有明确说明。

有关“六书”具体名称的确定大概到汉代时期才产生的。

具体来说,汉代主要有三人对“六书”的具体名称和排列顺序做了界定。

郑玄注引郑众《周礼解诂》谓六书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指出六书的具体名称和次第。

“六书”理论及其发展-最新文档

“六书”理论及其发展-最新文档

“六书”理论及其发展-最新文档“六书”理论及其发展一、“六书”说“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周礼?地官?保氏》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周礼》只有“六书”的名称而没有对“六书”的具体阐释。

直到东汉的班固才在《汉书?艺文志》里首次将“六书”细目罗列出来,《汉书?艺文志》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礼》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最早为“六书”逐一下了定义并运用它全面分析汉字结构的是汉代的许慎。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曲,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后来的文字学著作一般细目的名称遵从许慎,顺序遵从班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是我国最早论述汉字原理的系统理论,它的提出在汉字科学研究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六书”理论在全面分析小篆构形的基础上,归纳出了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类型,首次使汉字内部所隐含的条理显现出来,最早科学地揭示了汉字结构的一般规律,对两千年来的汉字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用“六书”理论系统研究汉字的权威性著作《说文解字》诞生到近现代,汉字结构分析一直采用六书分类法,直到今天还被汉字教学所广泛采用。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六书也有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

许慎对六书的定义,每书只用八个字概括,由于太简单,而带来界说的含混,使得后世理解各异。

二、“四体二用”说明代杨慎始倡“六书”为“四体二用”说:“六书象形居其一,象事居其二,象意居其三,象声居其四。

六书理论

六书理论

4、形声:
• 即有形符加声符组成的合体字。我们着 重讲一下,偏形与偏声。
• 條、倏、修、脩。榖、彀;勝、滕、縢 、腾。截、栽、载、哉。颖、颍;佞; 赖,强,疆,雜;旗,施,族,旅。
• 象形与指事的区别:主要是看有没有指 事性的符号,而象形直接与所指事物的 形象对应。 • 象形与会意:会意有两个或以上的构件 组成,其中任何一个构件与字义不能直 接对应,他们只能曲折表义。 • 假借:是借用读音,形义上没有直接联 系。如花,来,朋,西,东等。
象形以图画表具体之形其事于初民为易指事以符号表抽象之事非智术大进殆不易为则班固首象形次指意难作而易穷形声易为而无尽形声之作盖所以救会意之穷其次第盖当在会意后若然班氏二书次第亦优于盖事本无象象事不如指事之洽也




主讲人:萧峰
六书理论
• 一是六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是六书理论的定性问题,即它到底是 古汉字的字形构造理论,还是古汉字的 造字理论,即形义关系理论。 • 三是六书例说
三、六书例说
• 1、象形: • 独体象形日、月、云、气、山、阜、堆 、水、火、人、子、儿、女、臣、貌、 首、目、自、耳、口、牙、手、爪、心 、止、吕、毛、冉、牛、羊、马、鹿、 象、犬、兔、万、它、黾、易。 • 复体象形:母、尾、果、朵、丹、州、 眉、而、瓜
2、指事
• 独体指事:一至十 • 合体指事:天、寸、叉、亦、本、末、 朱、刃、卒、创、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会意
• A图形式会意:宿、臽、无
六书产生的先后
• 目前,学术界取得一致观点的是:先有象形与 指事字,然后才有会意与形声字,因为会意字 与形声字基本上都是由象形字与指事字组合而 成的。 • 至于象形字与指事字谁先谁后的问题,一派倾 向于象形字先于指事字,另一派则倾向于指事 字先于象形字。我们认为,在文字产生以前, 人类掌握了图画与抽象符号的使用。比如,岩 画,就是早期的原始图画,而陶器上的符号, 则是抽象的指事符号。在文字产生之时,就借 用现存的图画与符号来记录相应的概念。

汉字六书理论

汉字六书理论

汉字六书理论汉字六书理论乃古老的文字识字体系,是汉字阅读技法的基础。

即使在最近,六书理论也是中文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标志。

需要指出的是,六书理论是中文文字古代字书的理论研究,将汉字分为六部分,结合其根、脚、部、形、音、组的特性,以此搭建起一整套字书研究方法,从而识读文字。

六书理论是中国古代字书理论的综合体,通过结合汉字的形、音、义、结构来构建汉字识字系统,将汉字分为六部分,即根、脚、部、形、音、组。

六部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六书理论体系。

六书理论的第一部分是“根”,也称之为“字元”,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即汉字的“笔画”。

按照古典的汉字分类方法,“根”又分为四个形体类别,即横、竖、撇、捺。

它们不仅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也是共同构成汉字音素的基础。

六书理论的第二部分是“脚”,也叫作“调”,是汉字形体结构和发音的现实标志。

古代把汉字分成了七个类别,即“口”、“火”、“水”、“木”、“金”、“土”和“人”。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八个音,七个调,六个声”的发音原则。

六书理论的第三部分是“部”,也叫作“部首”,是汉字字元发音的形象标志。

古代把汉字分为了一百八十六部,其中有七十二部是根据汉字的发音,归纳出来的。

六书理论的第四部分是“形”,指的是汉字中特定音节的形体特征。

古典汉字分为了一百八十六部,且又按照音节归类,共分为六类,即“上”、“下”、“外”、“内”、“入”和“出”。

六类汉字的音体解析采用的是“一个字有一个形”的原则,根据汉字的发音来判断汉字的类别。

六书理论的第五部分是“音”,也叫作“谱字”,是汉字读音的符号标志。

古代把汉字分为四十六谱,每个谱都有不同的发音规则,以指导汉字的读音。

六书理论的第六部分是“组”,也叫作“词组”,是汉字的组合形式。

按照古典的汉字分类方法,共分为十一种类别,即“物”、“人”、“动物”、“植物”、“鸟类”、“异物”、“特殊”、“抽象”、“同音”、“变音”和“变形”。

[精品]“六书”理论及其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品]“六书”理论及其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六书”理论及其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六书”理论及其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纵观“六书”理论发展演变的几个时期,我们可以发现“六书”理论是我国古代识字教学所采用的最主要的识字教学方法,然而近代以来,其有效性的发挥却逐渐降低。

面对当前识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主张以“六书”理论为视角,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六书”理论;历史演变;识字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2 “六书”理论以《说文解字》为载体,其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创立期、中兴期、鼎盛期、新时期。

我们发现,在前三个时期中,“六书”理论在识字教学中均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近代以来的新时期,“六书”理论在识字教学中发挥的有效性却在逐渐降低。

面对当前识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主张以“六书”理论为视角,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一、“六书”理论的历史演变(一)创立时期――东汉东汉时期,班固、郑众、许慎分别列出了“六书”的具体名目。

三家具体名目依原来排序罗列如下: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汉书・艺文志》)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郑玄注《周礼》)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1] 三家的说明,虽然名称和次序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还是一致的。

其中,许慎不仅说明了“六书”的名称,而且还对每一书下了定义,并列举了例字,影响最大。

他对“六书”传承、阐发和运用的成果――《说文解字》是“六书”理论的物质载体,在后世绵延不断,久远流传。

正因如此,我们有理由说,东汉时期是“六书”理论研究史上的创立期。

有了理论基础,“六书”开始应用于识字教学中,并在其后长时期成为我国古代识字教学最主要的方法。

(二)中兴期――宋元明在“六书”理论的研究史上,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在整理研究《说文解字》方面最典型最具影响的代表是徐锴、徐铉,史称“大小徐”。

关于“六书”的两种观点商榷

关于“六书”的两种观点商榷

关于“六书”的两种观点商榷[内容提要]本文对极有可能影响、阻碍“六书”研究正常进展的两个观点提出了商榷。

这两个观点一个是唐兰先生提出的汉代班固、郑众、许慎三种互异的“六书”说“实出一源”因而“差不多”的观点,二是李家祥先生提出的“六书”中“指事”一书是没有成立依据的伪书的观点。

两说均与事实有违。

前者可能会让我们忽略三家说的不同,而后者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对指事一书的研究已经没有意义,从而使我们在这两个方面停止研究、探讨的步伐,失去很多获得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的机会。

文中尽量多地引用了古今文献和该学科专家、学者的著作中能够佐助、证明观点的文字材料,尽可能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用事实说话,让是非建立在充足的证据之上。

关键字: 六书实出一源指事伪书[序论]“六书”是我国传统训诂学中关于汉字结构的重要理论,一直受到古今汉字学家的重视,在训诂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六书”一说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中国两千多年以前的经典著作《周礼》,《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术。

”①《周礼》虽然载有六书之名,但对六书的细目却没有谈及,更不用说对它作详细的解释了。

首先给六书标明细目的是班固,他所著的《汉书·艺文志》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②其后是东汉的经学家郑众,郑玄《周礼》注中曾引用他对六书的解释:“六书,一曰象形,二曰会意,三曰转注,四曰处事,五曰假借,六曰谐声。

”③郑众和班固虽然对周礼“六书”的细目标明了,但没有作任何阐释。

最早对六书进行定义和具体阐释的是东汉时期的许慎,他在其著作《说文解字》的叙中说:“《周礼》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

六书理论分析

六书理论分析

六书理论分析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理论,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便是《六书》。

《六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思想发展及抽象思维能力普及的重要贡献。

这六本古籍:《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以及《春秋》,不仅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而且也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六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它们涉及着众多学科,包括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史学、礼仪、音乐等等,这些学科也是中国文明的基石,可以说《六书》是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支柱。

许多知名的中国古典思想家和文学家都从《六书》中受益,并且运用它们来构建他们的思想体系。

《六书》既受到中国人的普遍尊敬,也得到了外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它们在释放知识的同时,也给西方文明带来了许多优秀的思想,深深影响着西方文明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六书》在西方被大量研究和采用的原因。

《六书》凝练精致的思想内容,内涵丰富深刻的文化理论,其影响深远,已经深深影响了中国思想发展至今,是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针对《六书》,有许多成熟的理论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这也是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首先我们介绍《易经》,它是中国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部经典著作,是人类最早的一部心理学著作,也是中国最古老的道德指导著作。

《易经》主要探讨在特定情况下如何指引人们获得和谐生活,它的核心理论是“ stillness to motion”,即把原本的能量静止改为变化。

同时,它还提到了“互补”的理念,强调在做任何决策时,应该尊重彼此,发挥自己的作用,以及正面回应他人。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收录了迄今历史上首批有价值的中国文学作品,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标志。

它记载了人们的心情,探讨了人心的矛盾,也体现出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社会观念和美德观念。

它给人们提供了展现情感的基础,教会人们看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

《尚书》和《礼记》是处理社会秩序方面的古典经典,它们主要是对人们的行为、权力、义务和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讨论,以此确立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规范,促使人们通过道德和行为来保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一节“六书说”到“三书说”

第一节“六书说”到“三书说”

第一节“六书说”到“三书说”1、“六书”的提法始见于哪部书,“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那部书,名称是什么?“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汉书》。

名称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2、最早对“六书”含义作出解释的是谁,怎么解释的?最早对“六书”作出解释的是许慎。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3、班固、郑玄、许慎所说“六书”的异同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从名称上看,象形、转注、假借三家是共同的;班固说的“象事”,郑玄是“处事”,许慎是“指事”;班固说的“象意”,郑玄、许慎都是“会意”;班固的“象声”,郑玄是“谐声”,许慎是“形声”。

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中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许慎“象形”中的“象”是相像的意思。

名称虽然一样,但内涵不同。

第二,“象事”与“指事”,“象意”与“会意”,前者概括性强,后者具体而明确。

概括性强,包容度就大;具体而明确,包容度就小,因此后世有研究者认为“六书”并不能概括汉字的所有类型,在对一些字的类型分析上也出现了种种分歧。

第三,在排列顺序上,班固的排列由具体到抽象,似乎更符合汉字产生的逻辑发展。

4、谁提出的“四体二用说”?“四体二用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四体二用说”是清代著名学者戴震提出的,他认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书之体”,转注、假借二者是“书之用”。

“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课件PPT

“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课件PPT

03
会意
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 组合在一起,通过联想来表达 新的意义,如“休”、“从” 等字。
04
形声
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 成新字,形旁表示字义类别, 声旁表示读音,如“江”、“ 河”等字。
汉字形体构造对“六书”理论的体现
笔画
结构
汉字的基本构成元素是笔画,不同的笔 画组合形成不同的字形,体现了“六书 ”中的象形、指事和会意原则。
提高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内容概述
汉字形体构造的分类和特 点
“六书”理论在汉字研究 和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01
02
03
04
05
“六书”理论的介绍和阐 释
“六书”与汉字形体构造 的关系探讨
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思 考
02
“六书”理论概述
“六书”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最早见于《周礼》,汉代学者把 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 种类型,总称六书。
草书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 变出来的。
04
“六书”与汉字形体构造的关系
“六书”对汉字形体构造的影响
01
象形
通过描绘实物形状来表示字义 ,如“日”、“月”等字,其 形状与实物相似。
02
指事
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性 符号来表示字义,如“上”、 “下”等字,通过添加横线来 指示方向。
民族性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其形体构造体现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审 美观念,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汉字形体构造的审美价值
01
02
03
形象美
汉字形体构造具有形象美 的特点,许多汉字都能以 形表意,具有生动的视觉 效果。

“六书”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略述

“六书”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略述

“六书”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略述作者:金烁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06期【摘要】“六书”自战国《周礼》首被提出至今已有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途经历朝历代漫长发展,其研究者浩如烟海,其中不乏集大成者。

本文以时间顺序对“六书”的发展过程做大致梳理,因涉及者众,故只依本人拙见选取部分大家及其学说,并不能涵盖所有相关学者及其理论。

【关键词】“六书” 《说文解字》文字【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116-03一、“六书说”的起源关于“六书”的起源,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

其中有如下描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艺,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周礼·地官·保氏》这段话的大意即:太子的老师需要担任的职责有觐见王,使他不能做坏事;教王的儿子们学习,培养未来的接班人。

老师需要教王子们六种东西,教礼;教音乐;教武艺;教驾车;教汉字,知道每个汉字的来源;教数学,包括九个细目。

但“六书”具体为何物,在书中并未给出解释。

学者班固(东汉)进一步阐述道:“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 ——班固《汉书·艺文志》后来,郑众(东汉)又有了不同的主张。

“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班固和郑众都给“六书”下了定义,但都未就“六书”的定义及具体的语法规则做出解释。

经学大家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府文献时发现《周礼》,并加以著录。

后刘歆的学生贾徽跟其学习《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和《周礼》。

贾徽的儿子贾逵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学说。

许慎是贾逵的学生,著有《说文解字》。

他曾提到跟从著名的古文经学家贾逵学习古文的经历,并表明他的《说文解字》曾经得到老师贾逵的审阅和指导。

最新 “六书”理论新解-精品

最新 “六书”理论新解-精品

“六书”理论新解摘要:“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传统理论,它对文字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类。

文章对“六书”理论关于“造字之本”的说法做出新的解释,认为它其实是更接近于描述汉字的结构类型。

关键词:六书许慎造字之本结构类型一、“六书”含义来源“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日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但是周礼并未具体说明六书的内容。

西汉末年,汉代的学者首次将“六书”解释为六种造字的方法,并列出了六书的具体名称。

有几种说法:1.班固引用了刘歆的《七略》,而在其著《汉书·艺文志》说道:“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2.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六书”分别下了定义,并举了例字:“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从以上较为流传的三家来看,对“六书”的解释显然迥异,各有分歧。

然而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许慎的解说是更为详尽、简明和易懂的,因而也更受到学界的推崇。

二、学界对“六书”乃“造字之本”说法的争论许慎对“六书”的解说《说文解字》,堪称得上是影响后世颇深的一部文字学经典大作。

但是,其实自从“六书”一词出现的那天起,关于“六书”的争论就随之而起,没有定论,这致使“六书”的理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文化概论汉字的“六书”理论PPT文档29页

中国文化概论汉字的“六书”理论PPT文档29页
Thank you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中国文化概论汉字的“六书”理论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六书理论

六书理论

(BACK)
“以义会意”例字: 以义会意”例字: 耷: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 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 岩: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 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 嵩:从山高,本义是高山。后借以表中岳山名。 从山高,本义是高山。后借以表中岳山名。 本义是日长。 昶:从日永,永有长义 本义是日长。 从日永,
(BACK)
6.假借 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意思是:假借字是语言中词文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 意思是:假借字是语言中词文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 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的 词文, 就是这种字。 词文,“令”、“长”就是这种字。 假借字字例: 假借字字例: “耳”《说文》:“主听也, 说文》:“主听也 》: 象形。 本义是耳朵, 象形。”本义是耳朵,古籍中 假借为句尾语气词, 假借为句尾语气词,如柳宗元 黔之驴》 技止此耳! 《三戒·黔之驴》“技止此耳!” 三戒 黔之驴 “耳”是“而已”的合音,相 而已”的合音, 当于现代的“罢了” 当于现代的“罢了”。“耳” 本义不废,与假借义并行。 本义不废,与假借义并行。
(BACK)
形声字的特點
(1)是合体字。 )是合体字。 (2)偏旁有表义的形符,有表音的声符。 )偏旁有表义的形符,有表音的声符。 几个问题: 几个问题: 1、 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 、 某种意思的范围, 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 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 2.形声字的声符除了标声 . 之外, 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 用。
(BACK)
3.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在表现形式上有种复杂的情 . 况。 (1) 义符和声的位置所在没有一定之规 。 ) (2) 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被省略一部分。 ) 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被省略一部分。 (3) 形符或声符在隶变过程中被严重改变了形 ) 态,很不容易辨识。 很不容易辨识。 钱财消熔 柴酱盆 颖脩赖 恭 放鸭刎 闻问闽 衷街哀 責 茅空工室 匐固匪 弑耆産 泰

“六书”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优劣论

“六书”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优劣论

“六书”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优劣论本文就“六书”理论是否应加入对外汉字教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其应用价值的优劣两方面进行解说。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可以运用“六书”理论,但要因时、因地而异,不可一味地滥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后再采用。

标签:“六书”理论对外汉字教学应用价值优劣一、引言根据语言学家们对对外汉语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出汉字难学的问题主要归结为:难认;难写;字数多;形、音、义之间有交叉,容易搞混;难查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者们提出了运用“六书”理论进行对外汉字的教学。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还可帮助他们弄清汉字的发展脉络,了解汉字的字形和意义的变化,同时又使得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进而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对教师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也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否定的态度,如卞觉非(1999)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应该定位于现代汉字。

虽然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文字学有相通之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六书”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汉字的分析。

同样的术语有的名同字异。

另外,其他一些学者提出如果字字都用“六书”理论进行解说,从古研今,这也未免太繁琐,可行性也不强。

所以,本文主要就“六书”理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有无应用价值、应用价值的大小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六书”的提出及发展《周礼·地官·保氏》中最早提到“六书”一语,“六书”是“六艺”之一,“六艺”是当时周王朝贵族子弟们必须学习掌握的各种本领。

虽然《周礼》中提到过“六书”,但对它的具体内容却没作解释。

前人对“六书”的解释比较权威的是郑众、班固和许慎的说法。

郑众分“六书”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六书”谓之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并以此六书来教育公卿大夫们的子弟。

六书理论及其演变 黄忠良

六书理论及其演变      黄忠良

本科毕业论文H0221001212202分类号学号密级10722公开题目六书理论及其演变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ory and itsevolution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科门类提交论文日期专业名称学校代码成绩评定黄忠良汉语言文学亓娟莉二○一二年五月语言文字学摘要“六书”作为汉字的构形理论,从其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原理不变。

历来学者在传统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基础上,对该理论进行解说阐发,先后形成了汉代三家六书说、六书三耦说、四体二用说和三书说等汉字构形理论。

而本文将在研究传统“六书”的基础上借鉴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六书”的理论及其演变规律做系统的阐述,使“六书”理论的脉络更加清晰,便于人们理解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六书;发展;汉字;构形AbstractAs the conform theory of Chinese character,the definition of six categories was vary from time to time during its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but,the basic principal remained unchanged.Scholars in different eras formed their own theory about the con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 such as the three schools and six books theory in Han dynasty,The Theory of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ree Pairs,the theory of four natures and two usages and the three books On the basic of The tradition six categories which is self-explanatory character,pictographs,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associativ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compounds,mutually explanatory characters and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This paper is going to make a systematic state about the theory of six categories and it’s way of evolu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radition six categories as well as used others scholars’research.And make a clear context of the six categories that can help people understanding and use it more convenient,also help them to analyse and evaluate on the basis of that.Keywords: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development;Chinesecharacter;configur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一“六书”理论的内容 (1)(一)象形 (1)(二)指事 (2)(三)会意 (3)(四)形声 (3)(五)转注 (4)(六)假借 (5)二六书的发展演变 (6)(一)汉代三家“六书”说 (6)(二)六书三耦说 (7)(三)四体二用说 (8)(四)三书说 (9)三六书的学术价值及其意义 (10)(一)六书对汉字构形体系形成的指导意义 (10)(二)揭示汉字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 (10)(三)汉字构形体系的形成需要有统一的标准 (11)结论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4)咸阳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前言“六书”是关于汉字造字与用字方法的传统理论,自汉代以来研究“六书”的学者很多,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六书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汉字研究的进展:从“六书”到“三阶段”

汉字研究的进展:从“六书”到“三阶段”

汉字研究的进展:从“六书”到“三阶段”
许征
【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3)004
【摘要】“六书”的性质,应该从三个角度认识:从功能上看,“六书”是六种写词的方法;从发生上看,“六书”中包含了五种造字方法;从构造上看,“六书”中包含了四种结构类型.“六书”理论基本符合汉字的实际情况,但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三书说”是对“六书说”的改进,它把汉字概括成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三种类型,基本上是合理的.“三阶段说”是对汉字发展史的描述,比“三书说”更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总页数】6页(P69-74)
【作者】许征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92
【相关文献】
1.六书拣金——在现代语境中释读传统汉字六书理论 [J], 张泽渡
2.六书拣金--在现代语境中释读传统汉字六书理论 [J], 张泽渡
3.汉字类型理论研究略论\r——从\"六书说\"、\"三书说\"到\"新六书说\" [J], 巴哲;罗娜
4.汉字类型理论研究略论--从“六书说”、“三书说”到“新六书说” [J], 巴哲;
罗娜;
5.“六书”理论与汉字习得探究——以非汉字圈汉语初级水平学生为例 [J], 张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易国杰、姜宝琦主编《古代汉语》“六书”问题商榷

易国杰、姜宝琦主编《古代汉语》“六书”问题商榷

已是公认 的事 实 。 笔者认为 ,考察 “六书”理论不能仅仅停 留在其本身上 ,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在汉字产生之后并
没有马上出现理论指导以及解释形体字义 的学说 ,到了春秋 时代才出现 “止戈为武 ”这种非常幼稚的解
释汉字形体的说法 ,表明当时人们有了这种 自发的从文字学的角度解释汉字形体字义的冲动 ,而且在标志
朱 力伟 :易国杰 、姜 宝琦主编 《古代 汉语 》 “六 书” 问题 商榷
师是先教他造字呢 ,还是先教他识字?答案肯定是先教他识字。但是小孩子的理性思维不足以短时间记住
很 多 字 ,“传道 、授业 、解 惑 ” 的老 师 自然 就要用 感 性的小 孩子 可 以理 解 的方 式来 教他 识 字 ,用 个 可能 不
否定的。我们都知道 ,在汉代有今古文之争。《周礼》是古文学派的经典 ,班 固的 《汉书 ·艺文志》是根 据西汉末年古文学派大师刘歆的 《七 略》 编成的。郑众和许 慎也都属 于古文学派。郑众是郑兴的儿子 ,
郑兴是刘歆的学生。许慎是贾逵 的学生,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 的学生 ,可以说 “六书” 的三说都是
(就是 “电”字的初文),而 “申”符旁边早期或是几个小圆圈或是几个小方块 ,更简的是几个小点 ,到
甲骨后期至金文则繁作几个 “田”字形 的符号,再就是增加 “雨”符 ,后来到 《说文》 才变成 “嚣”。 如果按照 《说文》,则 “雷 ”字属形声无误 ,但要结合 甲骨文 ,我们把它视为会意字也未尝不可。在缺乏 现代科技知识的远古时代 ,人们意识到这种 自然现象先是有闪电出现 ,然后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 (“田” 字形的符号就是代表车轮 ),进而把这种可怕的现象神化成诸如雷公 电母之类 的事物 ,这在当时是很正常 不过的了。为什么偏要 拘于 “六 书”来解 释 “雷” 字呢?更有 甚者 ,有人 还把本 来表示 “车轮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形声
汉字中以形旁和声旁组合起来共同造字的方法,就是形声造字法,《说文解字叙》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就是指在一个字中,声旁表示新造字的读音,而形旁表示新造字的意义,音义组合便构成了新造字的全部。后人在解释形声字的时候大多同意段玉裁的注解,认为“以事为名”,表示新造字的意义,“取譬相成”,表示新造字的读音。但后世学者认为这种解释可能曲解了许慎的愿意,因为“以事为名”中的“名”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名,自命也”。而《说文解字·叙》中“名”字只此一次,但每当提到文字的时候,有时说字,有时说文,有时说书,均不言“名”,由此可知,“以事为名”之“名”字应为“名号、名称”的意思,即字的读音。这符合“依声托事”之说。而“取譬相成”则表示字义,因为“譬”者,喻也,有知晓,理喻之义。这与“比类合谊”之说相符。而此说,上世纪20年代,文字学家顾实就提过类似的观点。
经过进一步分析,我们知道象形文字简单地来说就是图画文字,其写法就如画简笔画的画法一样,真可谓是“中国最早的简笔画了”,是一种“仿物造字法”。且象形文字造字法与其它造字法是以“相生为字”的方法联系在一起的,是其它造字法的基础,位于“相生为字”造字法之首。对于其分类,在后来的研究中,有学者将象形字分为独体象形与合体象形,也有一定的道理,这是从构形的方式上来说的,所谓独体象形就是用简单的笔画,描绘出该词语所指称的物体,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图像,只有单纯性的符号,没有陪称的部分。或用一些物体身上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整体,如“牛”、“羊”;或画出整体轮廓,如“山”、“水”等。而合体象形就是在字中除了表示字义的部分以外还有其它的辅助成分,如“立”、“眉”等。
(五)转注
转注字在汉字的发展历史中,其争议最大,论述最多,后人各抒己见,其主要原因来自于许慎对转注字定义的界定上。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由于其给的定义比较模糊,造成后人理解的不同,尤其是对“首”和“类”的理解,后世主要有部首说、互训说、引申说和同源说等四种说法。
关于“六书”内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主要以班固、郑众、许慎三家为代表,其中以许慎的记载最为详尽。虽然他们对于“六书”都做了简要的分类,但并未阐述具体每一小类的意义,且名称也不尽相同,但都形成了自己的见解。然而自汉代以后至清代以前虽然研究六书的学者很多,但相比于清代成就不够突出,可能与这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有关,这一时期研究六书的人主要有南唐的徐铉、徐鍇兄弟,宋代的郑樵,宋元之际的戴侗,元代的周伯琦、杨恒,明代赵谦、赵宦光等。“六书”的研究直到清代才真正兴盛起来,这一时期的研究承接前代的思想,对六书作了较系统的分析。而其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统治阶级大兴文字狱,文人士子不敢言政治,只有埋首故书堆,且此时考据之风盛行,这些都给“六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对“六书”的研究主要有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四家,但他们都是在许慎《说文解字》的基础上,对许慎六书作进一步的阐释,并未做太大的改变,对“六书”的研究,余者还有戴震、江永等。六书的研究到近代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有章太炎、黄侃、陆宗达等。接着就是裘锡圭、唐兰、陈梦家的三书说,这是对六书的新解,在文字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六书的研究在历史上虽然时断时续,但基本给我们勾勒出了汉字发展的理论系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
“六书”作为汉字的构形理论,从其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原理不变。历来学者在传统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基础上,对该理论进行解说阐发,先后形成了汉代三家六书说、六书三耦说、四体二用说和三书说等汉字构形理论。而本文将在研究传统“六书”的基础上借鉴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六书”的理论及其演变规律做系统的阐述,使“六书”理论的脉络更加清晰,便于人们理解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评价。
形声字在汉字中的比例非常大,约占到了80%左右,对汉字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突破了汉字纯表意的特点,将西方文字表音的特点和汉字表意的特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开辟了汉字因声造字的新方法。它与其它造字法相比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有表音成份,二造字方法简单。因此形声造字法就成了汉字形成理论中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让人大眼一看便可知该字的大概读音和意义。如“按”字,“安”声,“手”形,就是用手将物体压下去之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形声字已看不出其音义了,省声字就是其中一种,如“夜”字,其意义为:万物都休息了。“夕”形,“亦”声。省形字亦是如此,如“弒”字,其意义为:臣下杀其君。“殺”形,“式”声。还有一种就是亦声字,也就是会意兼形声字。如“婚”、“娶”等。形声字大部分由两部分组成,在构形上基本分为右形左声、上形左声、下形上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形占一角、声占一角等多种构形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汉字的构形系统,对汉字理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六书”的理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看法,虽然学界对其形成及其原理的解释有所出入,但基本观点不变,主要采用的是许慎的说法。
(一)象形
象形文字的形成相对于其它五书的形成过程较为容易,也最具形象性和稳定性。许慎在解释象形文字的时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就是根据物体的形状,用线条勾勒出物体的轮廓,线条随着物体的曲折变化而变化,日和月这两个字就是样画成的。象形这种造字法虽然简单,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造出具体可见的事物,而对于抽象的事物却无法表达。例如“水”字,其象形文字就用几条类似水流的线条表示的,给人以动感;“龟”字就形象的用简单的线条刻画出乌龟的侧面,活泼生动。而对于鬼、神等这种人们观念中的抽象的想象物却无法表达。然而对于许慎“日”、“月”二字是否是象形文字,现代学者却有不同的观点,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认为是象形字,但现代学者陈文敏先生认为许慎的“日”、“月”二字,音对而形错,因为在甲骨文、金文中,“日”、“月”二字有中间没有一点的和中间有一点的两种写法,其认为有一点的“日”、“月”应是指事字,其中间的一点就代表“太阳神”和“月亮神”;没有一点的“日”、“月”应是象形字,才是许慎象形字的正确例字。
后人对许慎指事字的定义理解不同,因为其容易与象形字和会意字混淆。从而导致人们对指事字与象形以及会意字的界限理解比较模糊,但从造字法的角度看,指事字应该是用指事性符号表示事物的一类文字。但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却将指事字放在六书的第一位,这种做法可能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有关,尤其是道家思想。因为有学者认为指事之点可能就代表着“太极”。道家的“创世说”认为万物由无极而生,由太极演化而成。如此说来,许慎的顺序可能受到家宇宙相生论的影响,其余五书可能就是由指事之点衍生而来。
(二)指事
《说文解字•叙》曰:“指示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就是说用指事造出来的字一看便可识,深究便得其意,上下就是这样。指事字又叫“象事”、“处事”字,这类字的数量不多,可能与其表意的局限性有关,它主要是用一些点画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来表示字的意义,它与象形不同的是,指事字可以表示一些抽象的事物,其往往加在象形文字的上面来表示事物的意义。如“甘”字,口中一横表示美味,“刃”字,刀前一点表示刀口所在。还有一些纯属用指事符号以示字义的字,如:一、二、三等。这些表意符号对事物的描绘不借助于象形字,它来源于原始的刻划符号或结绳记事。
Keywords
前 言
“六书”是关于汉字造字与用字方法的传统理论,自汉代以来研究“六书”的学者很多,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六书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其言曰:“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驽,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虽然这里提到了“六书”二字,但只有名称,究竟其内容是什么,却只字未提。但也不能完全确认“六书”就产生于此,对其本源的探究还有待发现。
关键词:六书;发展;汉字;构形
Abstract
As the conform theory of Chinese character, the definition of six categories was vary from time to time during its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 but, the basic principal remained unchanged. Scholars in different eras formed their own theory about the con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 such as the three schools and six books theory in Handynasty, The Theory of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ree Pairs, the theoryof four natures and two usagesand the three booksOn the basic of The tradition six categories which is self-explanatory character, pictographs,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associativ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compounds, mutually explanatory characters and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 This paper is going to make a systematic state about the theory of six categories and it’s way of evolu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tradition six categories as well as used others scholars’ research . And make a clear context of the six categories that can help people understanding and use it more convenient, also help them to analyse and evaluate on the basis of th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