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

合集下载

电力通信规约

电力通信规约

电力通信规约电力通信规约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用于传输和交换数据信息的标准化规范。

它是电力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电力通信规约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电力通信规约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为了实现电力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协议。

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通信协议、通信接口等内容,确保了电力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分类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电力通信规约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类。

1. 有线通信有线通信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方式。

有线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高要求。

常见的有线通信规约有Modbus、IEC 61850等。

2.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方式。

由于无线通信不需要布设电缆等设备,因此具有灵活性高、安装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远程监测、无人值守等场景。

常见的无线通信规约有ZigBee、LoRa等。

三、应用电力通信规约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采集与监测电力通信规约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数据采集与监测,实时获取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运行状态、电量消耗等数据。

通过数据采集与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远程控制与调度电力通信规约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与调度,通过远程通信控制电力设备的开关、调整负荷等参数,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远程控制与调度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够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了操作风险。

3. 故障诊断与维护电力通信规约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护,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收集故障信息等,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并进行维修。

故障诊断与维护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通讯规约介绍(IEC 101)

通讯规约介绍(IEC 101)

通讯规约介绍(IEC 101)
CDT规约- DL451-91
变位遥信和遥控、升降命令的返校信息以信 息字为单位优先插入传送,连送三遍。对时 的时钟信息字也优先插入传送,并附传送等 待时间,但只送一遍。
通讯规约介绍(IEC 101)
CDT规约- DL451-91
帧结构 帧结构如图1所示。每帧都以同步字开头,并 有控制字,除少数帧外均应有信息字。信息 字的数量依实际需要设定,帧长度可变。
通讯规约介绍(IEC 101)
101规约-例子-遥控过程
子:e5 主:10 5b 01 5c 16 子: 68 09 09 68 28 01 2d 01 07 01 01 60 01 c1 16 主:10 7a 01 7b 16 子: 68 09 09 68 28 01 2d 01 0a 01 01 60 01 c4 16 //遥控结束
通讯规约介绍(IEC 101)
IEC60870-5-101
60870-5传输规约系列标准: 60870-5-1 传输帧格式 60870-5-2 链路传输规则 60870-5-3 应用数据一般结构 60870-5-4 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 60870-5-5 基本应用功能
通讯规约介绍(IEC 101)
同步字 控制字 信息字1 … 信息字n 同步字 …
通讯规约介绍(IEC 101)
CDT规约- DL451-91
61重要遥测帧: EB 90 EB 90 EB 90 同步字 71 61 05 00 00 BA 控制字 00 C9 00 C8 00 B6 信息字 01 CC 00 C8 00 9A 02 D1 00 C8 00 A5 03 D0 00 C8 00 D1 04 CA 00 C8 00 03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培训ppt课件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培训ppt课件

21
信息对象地址低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高字节
15
IEC60870-5-101规约ASDU
• 遥信信息
1H~1000H
• 继电保护信息 1001H~4000H
• 遥测信息
4001H~5000H
• 遥测参数信息 5001H~6000H
• 遥控信息
6001H~6200H
• 设定信息
6201H~6400H
• 累计量信息 6401H~6600H
• 类型标识(一个字节) • 可变结构限定词(一个字节) • 传送原因(一个字节) • ASDU公共地址(一个字节) • 信息对象地址(二个字节)
10
IEC60870-5-101规约ASDU
类型标识
• M_SP_NA_1 • M_DP_NA_1 • M_ME_NA_1 • M_ME_NB_1 • M_ME_NC_1 • M_IT_NA_1 • M_PS_NA_1
短浮点遥测值(R) 8765
S
43
21
遥测值低字节 遥测值次低字节 遥测值次高字节 遥测值高字节
• S 符号位(0-正数原码、1-负数补码)
• bit 1~23 为 定 点 小 数 , bit24~31 为 指 数 , bit32是符号位
23
IEC60870-5-101规约ASDU
单命令遥控信息(SCO)
• 应用环境(变电站与控制中心之间网络数据通 信、一般采用平衡方式)
• 帧格式(U格式帧、S格式帧、I格式帧) • 网络端口号(2404)
37
IEC60870-5-104规约相关名词
• K(发送方未被确认的I格式帧的最大数目,12) • W(接受方最多收到未给出确认的I格式帧的最

104规约遥信报文解析

104规约遥信报文解析

104规约遥信报文解析遥信报文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通信规约,用于传输遥信信息。

它是一种比较基础的通信规约,具有简洁明了、易于解析的特点。

本文将对104规约遥信报文进行解析,并详细介绍其结构、功能及解析方法。

一、104规约概述104规约是一种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通信的协议。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包括遥控、遥测、遥信等功能。

104规约遥信报文是其中的一种应用,用于传输遥信信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状态传递。

二、104规约遥信报文结构104规约遥信报文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报文头和报文体两部分。

1.报文头报文头是104规约遥信报文的起始部分,用来标识报文的类型和长度等信息。

具体包含以下字段:-长度:表示整个报文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类型:表示报文的类型,可以是单点遥信、双点遥信等。

-传输原因:表示报文的传输原因,可以是激活、确认、远方传送等。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表示报文的公共地址,用于标识报文传输的设备。

2.报文体报文体是104规约遥信报文的核心部分,用于传输具体的遥信信息。

具体包含以下字段:-遥信地址:表示遥信信息的地址,用于标识该遥信信息所对应的设备。

-遥信状态:表示遥信信息的状态,可以是开、合、未定义等。

-时标:表示遥信信息发生的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三、104规约遥信报文功能104规约遥信报文具有以下功能:1.遥信信息传输104规约遥信报文可以用于传输遥信信息,在电力系统中,遥信信息主要用于表示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设备的状态。

通过传输遥信信息,不同设备之间可以及时地共享设备的运行状态。

2.状态同步通过传输遥信信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状态同步。

当一个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遥信报文及时将这个变化传递到其他设备,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状态一致性。

3.告警处理遥信报文还可以用于告警处理。

当某个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发送遥信报文的方式将告警信息传递到其他设备,以触发相应的处理措施。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简介与报文分析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简介与报文分析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简介与报文分析1基础知识1.1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机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NIST)—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所(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2 IEC 5个核心标准① IEC/TR 62357电力系统控制和相关通信.目标模型、服务设施和协议用参考体系结构;② IEC 61850变电站自动化;③ IEC 61970电力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模型(CIM)和通用接口定义(GID)的定义;④ IEC 61968配电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用户信息系统(CIS)的定义;⑤ IEC 62351安全性。

1.3我国变电站自动化常用规约Modbus-RTUCDTIEC 101IEC 103IEC 1042报文解析2.1 Modbus-RTUModbus通讯是一种常见的通讯,使用比较广泛。

使用的也是屏蔽双绞线,即RS-485,这种通讯方式通讯距离比较长,理论上可以达到1000多米。

这种通讯方式比较简单,属于问答式。

报文也是比较容易看懂,便于调试过程中查找问题。

2.1.1数据格式a)预置一个16位寄存器为OFFFFH(16进制,全1),称之为CRC寄存器。

b)把数据帧中的第一个字节的8位与CRC寄存器中的低字节进行异或运算,结果存回CRC寄存器。

c)将CRC 寄存器向右移一位,最高位填以0,最低位移出并检测。

d)上一步中被移出的那一位如果为0:重复c步(下一次移位);为1:将CRC寄存器与一个预设的固定值(0A001H)进行异或运算。

e)重复c和d步直到8次移位。

这样处理完了一个完整的八位。

f)重复b步到e步来处理下一个八位,直到所有的字节处理结束。

g)最终CRC寄存器的值就是CRC的值。

2.1.2示例说明①YM825B多功能表上位机发送命令报文:01 03 00 28 00 06 45 C0②7-AMC964E3数据采集器上位机发送命令报文:07 03 00 97 00 06 74 42 仪器返回报文:07 03 0C +0C字节数据+2CRCCDT规约全称为“循环式远动规约”,是一种单向主发式规约,当采集器某个端口设置成CDT规约时,该端口将永不停歇地按照上行设备电度发送表和遥测量发送表向外发送数据,该端口发送指示灯(绿色)不停闪亮,而接收指示灯(红色)则永远不闪。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

§附1传输规约的分类
通信规约分类
循环传输规约(CDT) 按传输模式分
问答式传输规约(Polling)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须加起始位和停止位) 按传输基本单位分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附1 传输规约的分类
循环传输规约(CDT) CDT属于同步通信方式,其以厂站RTU为主动方,
以固定速率循环地向调度端上传数据。数据依规定的 帧格式连续循环,周而复始地传送。一个循环传送的 信息字越多,其传输延时越长,传输内容出错剔除 后,在下个循环可得以补传。
表示信息内容
区分代表不同信息内容的各种 信息字
§附1 传输规约的分类
问答式传输规约 Polling属于异步通信方式,其以调度端主动向厂
站端RTU发送查询命令报文,子站响应后才上传信息。 调度端收到所需信息后,才开始新一轮询问,否则继 续向子站询问召唤此类信息。
RTU对遥信变为信息优先传送,模拟量超范围时传 送。
ETX
接收序列: DLE STX A DLE B STX C DLE E F G DLE ETX
§附2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
BSC规程评价: 不足之处: (1)控制规程与特定的字符编码集关系过于密切,兼容性较 差; (2)半双工的停-等协议(反馈重传),传输效率较低,即使物 理链路可以支持全双工通信,BSC仍然不能加以利用; (3)数据块和控制序列格式不统一,易引起二义性,使用不 方便; (4)控制序列的差错校验能力仅依赖于控制字符本身的字符 奇偶校验能力,可靠性较低。 优点: 仅需要很少的缓存容量,规程简单,易于实现。
§附3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连有多个站点的链路通常使用轮询技术,轮询其它 站的站称为主站,而在点到点链路中每个站均可为主 站。主站需要比从站有更多的逻辑功能。

dlt1030-2006

dlt1030-2006

dlt1030-2006
《DL/T 1030-2006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通信规约》是中国电力
行业颁布的一项标准,用于规范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通信规约的概述,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通信规约的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标准的组成和结构。

2. 通信规约的基本要求,包括通信规约的基本原则、通信模型、通信协议的层次结构和功能要求等。

3. 通信规约的物理层,描述了通信规约的物理层的要求,包括
传输介质、传输速率、连接方式、电气特性等。

4. 通信规约的数据链路层,介绍了通信规约的数据链路层的要求,包括帧结构、帧格式、帧同步、差错检测和纠错等。

5. 通信规约的网络层,描述了通信规约的网络层的要求,包括
网络拓扑结构、路由选择、地址分配、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

6. 通信规约的传输层,介绍了通信规约的传输层的要求,包括
传输协议的选择、传输可靠性、传输效率和传输延迟等。

7. 通信规约的应用层,描述了通信规约的应用层的要求,包括
应用协议的选择、数据格式、通信命令和应答等。

8. 通信规约的安全性,介绍了通信规约的安全性要求,包括数
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等。

9. 通信规约的测试和认证,描述了通信规约的测试和认证要求,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环境和测试标准等。

10. 通信规约的应用示例,给出了通信规约在电力系统自动化
设备中的应用示例,包括远动终端、保护设备和监控系统等。

总之,DL/T 1030-2006标准详细规定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之
间通信的各个层次的要求,确保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通信的可
靠性。

电力通讯规约

电力通讯规约

电力通讯规约
《电力通讯规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电力系统电力通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约。

第二条本规约适用于电力系统采用的电力通讯系统,包括宽带和狭带通讯系统,以及使用无线电和其他非电缆的通讯系统。

第二章通用要求
第三条各种电力通讯系统的设计、运行必须符合电力系统电力通讯要求,并遵守有关技术标准。

第四条各种电力通讯系统设计时,应确保它们可以抵抗外部干扰,保障数据的完整传输。

第五条电力通讯系统运行中必须实行针对安全的专门控制,并有效地防止误操作、误信息与其他恶意行为。

第六条处于故障状态的电力通讯系统必须采取恢复措施,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第七条需要实行的检修工作,应当重视安全,防止运行中出现安全事故及其他不良后果。

第三章其他要求
第八条电力通讯系统运行时需要实时监测,以有效节省电力消耗。

第九条电力通讯系统运行时必须可靠,并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
以保障安全和可靠运行。

第十条电力系统采用的电力通讯系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力通讯安全标准和规约的要求。

第四章实施
第十一条本规约由国家电力行政部门负责解释和实施。

第十二条本规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电力系统通信规约是指为了实现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这些规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电力系统能够进行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为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通信规约及其特点。

1. Modbus通信协议Modbus通信协议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自动化设备之间的通信。

Modbus通信协议具有简单易用、性能稳定等特点。

它定义了数据通信规约、数据传输方式、信息检验、网络传输容错处理等内容,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Modbus通信协议中包括了从机地址、功能码、寄存器地址、数据类型、数据长度等要素。

其中,从机地址和功能码用于识别被访问的设备及其数据类型,寄存器地址用于定位数据存储位置,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用于确定数据格式和数据长度。

Modbus通信协议可以基于串口、以太网等多种通信介质。

2. IEC 61850通信规约IEC 61850通信规约是指基于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制造业信息规范)的一种通信规约,用于电力设备之间的通信。

IEC 61850通信规约标准化、模块化、灵活性高,可以实现快速、可靠的信息传输。

IEC 61850通信规约包括了各种功能模块,如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和SV(Sampled Value,采样值)等。

其中,GOOSE是用于信息传递所需时间非常短的应用程序序列,主要负责保护数据传输。

SV则用于传输在每个采样周期内的电压、电流值等实时数据。

IEC 61850通信规约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快速、可靠的信息传输,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对设备维护的需求。

3. DNP3通信规约DNP3通信规约是DesignaNet协议的简称,是一个可靠性高、安全性强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智能配电网、远程自动化和监控等领域。

IEC101规约介绍

IEC101规约介绍

IEC101规约介绍
IEC101规约主要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中,实现子站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子站主要负责采集电网的实时数据和运行状态信息,而主站则负责对子站进行控制和监控。

IEC101规约确保了子站和主站之间的稳定和可靠的双向通信。

在直接序列通信中,数据是通过串行通信线路传输的,通信速率通常在300至9600比特/秒之间。

直接序列通信主要适用于简单的、点对点的通信情况,通信距离较短。

在IEC 101规约中,数据的传输以信息报元单元(Information Object Unit,简称IOU)为单位。

每个IOU包含一个信息对象组(Information Object Group,简称IOG)或一个信息对象(Information Object,简称IO)。

IOG包含一个或多个信息对象,而IO是信息报文的基本单元。

IEC101规约中定义了多种命令和传输服务,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其中,主站可以向子站发送控制命令,如遥控命令、遥调命令等,以实现对电网设备的控制操作。

主站还可以向子站发送读命令或写命令,以读取或写入子站的参数和数据。

总之,IEC101规约是一种用于传输电能信息的通信规约,实现了电力系统中子站和主站之间的稳定和可靠的双向通信。

它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中使用最广泛的通信规约之一,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iec61850通信规约

iec61850通信规约

iec61850通信规约
IEC61850通信规约是一项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一种用于交换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标准通信协议。

它是一项用于在电力系统中传输控制和监控信息的标准协议。

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动化的效率,使运维人员更轻松地监控和操纵电力系统,以便更好地实现电力系统量化管理与控制。

IEC 61850通信规约有两类,分别是逻辑连接协议(LCP)和接口通信模型(ICM)。

LCP是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提供传输服务而设计的通信协议,其特点在于可以将设备之间的两两通信任务视为一个整体。

该协议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点对点通信,也可以实现组播模式或多点连接模式的网络通信。

ICM是IEC 61850中的接口通信模型,它不仅支持设备的点对点通信,还能实现通信网络的可靠通信。

此外,IEC 61850规约也包括通用数据模型(GDM),这是一种基于框架的建模方法,可以使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实现统一的接口,使系统自动化更加高效。

GDM把数据抽象成各种模型,模型可以描述从电网设备到应用系统,甚至从子系统到网络级别的各种数据。

另外,IEC 61850规范对于安全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通过鉴权、加密等技术,保障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并且可以防止设备互相影响或篡改数据。

总之,IEC 61850通信规约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标准,它旨在提
供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可靠的方式来运行电力系统。

此外,它还可用于提供实时的监控、控制、报警和保护功能,有效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05-电力通信规约

05-电力通信规约

一般询问过程 子站 ←确认报文(无变化量) 确认报文(无变化量) 确认报文 类别询问→ 类别询问 ←对类别询问的回答 有变化量 对类别询问的回答(有变化量 对类别询问的回答 有变化量) 类别询问→ 类别询问 ←对类别询问的回答 有变化量 对类别询问的回答(有变化量 对类别询问的回答 有变化量) … 直至无变化量为止
循环式远动规约
1991年,电力部颁布了《循环式远动 规约》,适用于点对点信道,以循环 字节同步方式传送信息。 规约对循环式远动的功能、帧结构、 字结构和传输规则等做了具体规定。
循环式传送的帧结构
帧结构:帧格式由若干远动字组成, 以 同 步 字 SYN 开 头 ( 一 般 为 三 组 EB90H),每个远动字通常由6个8位 字节,共48位构成
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
IEC61850:
数字化变电站基础
SYN 远动字 1 远动字 2 …… 远动字 n
循环式传送的字结构
字结构:第一个字节为字地址(字类 型号),最后一个字节为监督位,中 间4个字节为远动信息(可传送两个遥 测量或32位遥信量)
字地址 远动数据 1 远动数据 2 监督码
同步码的接收
循环式远动通常采用同步通信工作方式,每一 帧都以帧同步码为一帧的开始,接收一帧远动 信息必须先检出同步码。(帧同步码一般采用 三组EB90H,检出同步码就是要检查出收到的 六个字节是否是三组EB90H)。 首先进行硬件的同步搜索过程。检测前两个字 节是否为EB90H,然后检出两组EB90H,表示 同步建立。以后,在每一帧的开始,检测三组 EB90H,表示一帧的开始。
IEC870-5系列标准
IEC870-5-101: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IEC870-5-102: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前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各类设备之间的交互越来越复杂。

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高效传输,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和系列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和系列标准进行介绍。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电力系统通信规约是指用于电力系统的各类设备和系统之间信息传输及交互时所使用的标准化协议。

通信规约的建立可以规范电力系统设备的通信方式,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协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包括多种类型,如IEC、IEEE、国家标准等,不同类型的规约适用于不同用途和不同类型的设备。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通信规约。

IEC 61850IEC 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面向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通信协议标准。

它使用面向对象、基于客户/服务器的通信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自动化中的多种设备之间的通信。

IEC 61850规定了IEC 61850-6和IEC 61850-7两部分。

其中,IEC 61850-6规定了通用数据模型(Common Data Model, CDM),而IEC61850-7规定了多种协议扩展。

IEC 61850通讯规约是国际上趋势性的标准,广泛应用于很多智能电网系统中。

IEC 60870-5IEC 60870-5也是IEC制定的一种通信规约标准,用于远距离监控和控制系统(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的通信。

它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遥控、保护、故障检测等领域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IEC 60870-5规定了通信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中应用层又分为报文类型、数据类型、功能及地址等方面。

IEC 60870-5作为SCADA系统常用的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故障诊断等领域。

DL/T 634.5101DL/T 634.5101是国内电力系统通信规约标准之一,也称为DL 消息规约。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资料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资料

• 配套标准
– – – –
IEC60870-5-101:基本远动任务 IEC60870-5-102:电能累计量 IEC60870-5-103:继电保护信号 IEC60870-5-104: IEC60870-5-101的网络访问
基本标准和配套标准
• 传统的远动通信规约一般不分层,IECWG03定
义的远动通信协议分为两层,一是链路层,由 IEC60870-5-1和IEC60870-5-2描述:一是应用 层,基础部分由IEC60870-5-3 、 IEC60870-54 、 IEC60870-5-5描述:应用层直接映射到链 路层.根据应用领域定义了一系列“配套标 准”。 基本标准是制定和理解配套标准的依据,配套 标准都要引用基本标准,配套标准针对具体应 用作了具体规定,使基本标准的原则更加明 确.等同采用基本标准和配套标准有利于更好 地贯彻标准,实现远动设备的互操作性.
IEC61850-7系列(2)
TC57在1999年9月召开的京都年会的战略会议 (SPAG)上决定在将来5-10年内TC57的工作重点是将该 标准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传输的唯一国际标准,即“无缝 通信系统体系”,并定名为“变电站和控制中心通过 61850通信”. 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面向未来通讯的可扩展 架构,实现“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的目标。
第二部分 IEC 61970 ( EMS—API )
IEC TC57 WG13工作组负责制定能量管理 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 EMS—API ),即 IEC 61970系列标准
IEC 61970系列标准(1)
•公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 CIM定义了覆盖各个应用的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 模型,是IEC61970的灵魂. •组件接口规范(Componen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CIM 描述了可能需要交换数据的共用信息模型, 如何交换信息还必须靠CIS来完成。CIS规定组件 之间交换信息和访问公共数据的接口,这些接口包 括一组标准的函数,每个函数描述特定的事件, 方法和性质. 支持CIS要求可以让第三方符合标准的应用在自己 的系统平台上即插即用,即提供标准插座,同时 要求自己的应用可在别人标准的系统平台上运行, 即提供标准插头。 具有CORBA支持的CIS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跨平台 的数据库互访。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简介与报文分析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简介与报文分析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简介与报文分析电力系统通信规约简介与报文分析1基础知识1.1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机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NIST)—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所(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2 IEC 5个核心标准①IEC/TR 62357电力系统控制和相关通信.目标模型、服务设施和协议用参考体系结构;②IEC 61850变电站自动化;③IEC 61970电力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模型(CIM)和通用接口定义(GID)的定义;④IEC 61968配电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用户信息系统(CIS)的定义;⑤IEC 62351安全性。

1.3我国变电站自动化常用规约Modbus-RTUCDTIEC 101IEC 103IEC 1042报文解析2.1 Modbus-RTUModbus通讯是一种常见的通讯,使用比较广泛。

使用的也是屏蔽双绞线,即RS-485,这种通讯方式通讯距离比较长,理论上可以达到1000多米。

这种通讯方式比较简单,属于问答式。

报文也是比较容易看懂,便于调试过程中查找问题。

2.1.1数据格式a)预置一个16位寄存器为OFFFFH(16进制,全1),称之为CRC寄存器。

b)把数据帧中的第一个字节的8位与CRC寄存器中的低字节进行异或运算,结果存回CRC寄存器。

c)将CRC 寄存器向右移一位,最高位填以0,最低位移出并检测。

d)上一步中被移出的那一位如果为0:重复c步(下一次移位);为1:将CRC寄存器与一个预设的固定值(0A001H)进行异或运算。

e)重复c和d步直到8次移位。

这样处理完了一个完整的八位。

f)重复b步到e步来处理下一个八位,直到所有的字节处理结束。

g)最终CRC寄存器的值就是CRC的值。

2.1.2示例说明①YM825B多功能表上位机发送命令报文:01 03 00 28 00 06 45 C013 7F数据3F7FFFFEH,float格式14 FF15 FE16 9E CRCL校验低字节17 84 CRCH校验高字节信息地址表(点表)②7-AMC964E3数据采集器上位机发送命令报文:07 03 00 97 00 06 74 42仪器返回报文:07 03 0C +0C字节数据+2CRCCDT规约全称为“循环式远动规约”,是一种单向主发式规约,当采集器某个端口设置成CDT规约时,该端口将永不停歇地按照上行设备电度发送表和遥测量发送表向外发送数据,该端口发送指示灯(绿色)不停闪亮,而接收指示灯(红色)则永远不闪。

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

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

电表的通信规约跟通讯协议电表的通信规约和通讯协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表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而为了实现电能计量、数据采集和远程通信等功能,电表的通信规约和通讯协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表通信规约的概念、通讯协议的作用,以及常见的电表通信规约和通讯协议的类型和特点。

一、电表通信规约的概念电表通信规约是指用于实现电表与其他设备(如数据采集终端、用户终端等)之间通信的一套标准或规范。

通信规约规定了通信双方之间的数据格式、传输速率、通信协议等细节,从而确保电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能够顺利进行。

通信规约是电表通信系统的基础,它决定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互操作性。

不同的厂家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通信规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确保各个设备的通信规约兼容和协调,才能实现电能计量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通讯协议的作用通信协议是指在电表的通信规约基础上,根据具体的通信技术和网络环境,约定通信双方之间沟通和交换信息的一套规则。

通讯协议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方式、通信控制、数据格式等内容。

通讯协议在电表通信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定义了通信双方之间数据的传输方式和规则,还对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提供了保障。

通讯协议的设计和选择直接影响着电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常见的电表通信规约和通讯协议1. DL/T 645系列DL/T 645系列是我国电力系统智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的基本规范。

该系列规约主要包括了电能表与上位机通讯协议、电能表与数据采集终端通讯协议、电能表与用户终端通讯协议等。

它采用了ASCII码作为数据的传输格式,通过串口或以太网等通信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

2. Modbus协议Modbus协议是一种通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在电表通信中,Modbus协议可以实现电能计量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它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和通信方式,如串口、以太网等。

3. IEC 62056系列IEC 62056系列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用于电能计量与通信的协议。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
测试 10.一致性测试
映射到实际通信网络 8-1 映射到MMS和ISO/IEC8802-3 9-1 通过单向多路点对点串行通信链路采样 9-2 ISO 8802-3 上的采样值
数据通信协议适用范围
• 远动通信协议、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 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各有其适应范围, 也可以交叉使用。控制中心之间一般用 IEC 60870-6 系列;发电厂与控制中心之 间一般采用IEC 60870-5系列;也可采用 IEC 60870-6 系列;变电站与控制中心之 间一般采用IEC 61850-7系列;也可采用 IEC60870-6 系列或IEC 60870-5系列。
电力市场迫使通信系统降低费用,避免多种不 兼容的标准和互相竞争的标准出现;同时在整 个电力系统制定统一协调的体系结构既有利于 用户,也有力于制造商。
IEC60870-5系列
• IEC TC57 WG03(远动规约)
• 基本标准(共分5篇)
第 一篇 第 二篇 第 三篇 第四篇 第 五篇
60870-5-1 60870-5-2 60870-5-3 60870-5-4 60870-5-5
▪ 先进性:
采用ACSI、SCSM、OO的技术 采用抽象的 MMS 作为应用层协议 自我描述,在线读取/修改参数和配置 采用XML语言来描述变电站配置
▪ 完整性
适用对象几乎包括了变电站内所有IED、例如: 常规的测控装置、保护装置、RTU、站级计算机 可选的同期、VQC装置 未来可能广泛使用的数字式一次设备如PT、CT、开关
第二部分 IEC 61970 ( EMS—API )
IEC TC57 WG13工作组负责制定能量管理 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 EMS—API ),即 IEC 61970系列标准

瓦特电力WDJCVK监控通信规约介绍

瓦特电力WDJCVK监控通信规约介绍

瓦特电力WDJCVK监控通信规约介绍瓦特电力WDJCVK监控通信规约是一种电力系统通信协议,用于监控电力系统各种设备的状态、运行情况、故障信息等,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关键支持。

本文将对WDJCVK监控通信规约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WDVCJK通信规约的基本概念1.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一种规则或规范,用于促进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

它定义了通信参与者之间的消息格式、时序以及其他与通信相关的要求。

2. 监控通信规约监控通信规约是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一种通信协议。

它的主要目的是传递监控、测量、控制和保护信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 WDJCVK监控通信规约WDJCVK监控通信规约(Western Digital Justice Communication Virtual Key)是由瓦特电力开发的一种监控通信协议。

它主要用于收集散拓在电力系统中的设备状态和运行情况及处理故障信息等。

二、WDJCVK监控通信规约的特点1.高效性WDJCVK监控通信规约的命令和控制字节都是经过特别优化和压缩后的。

这使得通信的速度大大提高,同时大大降低了通信带宽的需求。

2.稳定性WDJCVK监控通信规约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例如发送和接收的校验、恢复机制等。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通信的错误率,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可扩展性WDJCVK监控通信规约是一种可扩展的协议,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扩展和优化。

同时,它也可以与现有其他协议进行互操作,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4.安全性WDJCVK监控通信规约采用了多种安全机制,例如校验和、加密及权限验证等,从而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三、WDJCVK监控通信规约的应用WDJCVK监控通信规约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领域,以对电力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控制和保护等。

它可以帮助电力系统更好地管理各种设备,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1.电力系统通信规约产生的背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实现电网的升级换代,以欧美为代表的各个国家和组织提出了“智能电网”概念,各国政府部门、电网企业、装备制造商也纷纷响应。

智能电网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新的制高点,也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大趋势。

2.研究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国际主要标准组织与机构(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MB)组织成立了“智能电网国际战略工作组(SG3)”,由该工作组牵头开展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2)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所(NIST),研究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和制定智能电网标准。

NIST的前身是美国国家标准(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NBS),隶属美国商务部,负责美国全国计量、标准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

(3)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2009年发布了“P2030指南”,标志着IEEE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

3.IEC对智能电网标准的认识IEC认为智能电网包括电力系统从发电、输变电到用户的所有领域,要求在电网的各个建设阶段以及在系统的各个组成单元之间以及子系统间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因而标准化工作对于智能电网的成功建设非常关键。

1.应该对必要的接口和产品标准化,并避免对具体应用和商业案例进行标准化,否则将严重阻碍智能电网的创新和发展。

应为智能电网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先决条件。

2.描述通用需求,避免对细节标准化4.IEC相关标准体系工作组织IEC组织成立了第三战略工作组—智能电网国际战略工作组(IECSG3)1.对涉及智能电网的标准进行系统性分析,建立智能电网标准体系框架2.提出原有标准修订、新标准制定、设备和系统互操作的规约和模型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议,逐步提供一套更加完整、一致的支持智能电网需求的全球标准。

5.三项主要任务1. 系统描述标准体系整体框架:描述电网及电力系统的专业概念和关联模型,相关标准全面综述,定义IEC标准整体框架,是智能电网协调的基础2. 确定核心标准:选择在智能电网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标准,对这些标准的提升和改进是IEC为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的关键,是IEC智能电网标准化路线图中的核心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1.电力系统通信规约产生的背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实现电网的升级换代,以欧美为代表的各个国家和组织提出了“智能电网”概念,各国政府部门、电网企业、装备制造商也纷纷响应。

智能电网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新的制高点,也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大趋势。

2.研究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国际主要标准组织与机构(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MB)组织成立了“智能电网国际战略工作组(SG3)”,由该工作组牵头开展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2)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所(NIST),研究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和制定智能电网标准。

NIST的前身是美国国家标准(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NBS),隶属美国商务部,负责美国全国计量、标准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

(3)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2009年发布了“P2030指南”,标志着IEEE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

3.IEC对智能电网标准的认识IEC认为智能电网包括电力系统从发电、输变电到用户的所有领域,要求在电网的各个建设阶段以及在系统的各个组成单元之间以及子系统间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因而标准化工作对于智能电网的成功建设非常关键。

1.应该对必要的接口和产品标准化,并避免对具体应用和商业案例进行标准化,否则将严重阻碍智能电网的创新和发展。

应为智能电网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先决条件。

2.描述通用需求,避免对细节标准化4.IEC相关标准体系工作组织IEC组织成立了第三战略工作组—智能电网国际战略工作组(IECSG3)1.对涉及智能电网的标准进行系统性分析,建立智能电网标准体系框架2.提出原有标准修订、新标准制定、设备和系统互操作的规约和模型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议,逐步提供一套更加完整、一致的支持智能电网需求的全球标准。

5.三项主要任务1. 系统描述标准体系整体框架:描述电网及电力系统的专业概念和关联模型,相关标准全面综述,定义IEC标准整体框架,是智能电网协调的基础2. 确定核心标准:选择在智能电网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标准,对这些标准的提升和改进是IEC为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的关键,是IEC智能电网标准化路线图中的核心部分。

3. 制定行动路线图,确定优选增补标准:填补近期急需制定的标准,中长期行动路线图,以实现智能电网的远景制定行动路线图。

由于智能电网的投资是长期的,有必要为投资者提供一套标准体系,为将来可持续投资提供坚实基础。

6.IEC SG3确定的5个核心标准1.IEC/TR 62357 电力系统控制和相关通信.目标模型、服务设施和协议用参考体系结构;2.IEC 61850 - 变电站自动化;3.IEC 61970 - 电力管理系统- 公共信息模型(CIM)和通用接口定义(GID)的定义;4.IEC 61968 - 配电管理系统- 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用户信息系统(CIS)的定义;5.IEC 62351 - 安全性。

IEC 618501.概述IEC61850是新一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国际标准,它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57工作组制定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是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的国际标准。

此标准参考和吸收了已有的许多相关标准,其中主要有:IEC870-5-101远动通信协议标准;IEC870-5-103继电保护信息接口标准;UCA2.0(Utility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2.0)(由美国电科院制定的变电站和馈线设备通信协议体系); ISO/IEC9506制造商信息规范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

2.IEC 61850对UCA2.0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改进:(1)使用配置描述语言首次在电力系统通信协议中运用XML技术在IEC 61850 的第6 部分提出了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SCL 就是以XML 为基础的。

SCL 能描述变电站内各个智能电子设备,并能描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关系。

目前各行业都采用XML 技术来统一本行业的数据交换格式,IEC 61850 采用XML来描述变电站的设备和功能,统一变电站数据交换的格式,对变电站自动化工程的设计、规划、实施、信息交换都有极大的好处。

(2)分层目录服务IEC 61850 中的目录服务共有5 层,分别是服务器目录、逻辑设备目录、逻辑节点目录、数据对象目录、读数据定义。

客户通过服务器目录服务,就可获得各个服务器的各个逻辑设备名;按照各个逻辑设备名依次利用逻辑设备目录服务,就可获得相应逻辑设备的各个逻辑节点名;按照各个逻辑节点名依次利用逻辑节点目录服务,就可获得相应逻辑节点的各个数据名;按照各个数据名依次利用数据目录服务,就可获得相应数据的各个数据属性名;利用读数据定义服务就可获得相应数据的全部数据属性定义。

这样,在线情况下客户可以通过这些服务在客户数据库中建立对方全部的镜像。

这些服务用于检索设备中整个分层的定义及全部可访问的信息定义、全部类的实例定义。

在正常运行阶段,利用这些服务可监视各个服务器的变动和投运情况,实现配置管理。

(3)服务与映射分开在IEC 61850 中,提出了抽象服务通信接口(AS2CI) 和具体通信服务映射(SCSM) ,这样,就把通信服务要求跟具体的通信协议分离开,有利于适应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IEC 618502821中采用了MMS ,以后还可能采用其他协议,对于ASCI 就有SCSM1 ,SCSM2 等与它对应。

(4)增加了过程层在UCA 2. 0 中没有覆盖过程层, IEC 61850 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的3 层模型: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

随着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在电力系统的使用,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又会发生变化,原来变电站自动化只是2 层结构,现在提出了3 层结构, 增加了过程层。

IEC 618502921 和IEC618502922 就是针对过程层的电流电压采样服务的,其中,IEC 618502921 是针对串行单向多支路点对点链路通信方式,IEC 618502922 是针对过程总线的。

2.IEC 61850标准体系3.与传统变电站的比较: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传统变电站结构图AIS 数字化变电站结构图GPS 工作站1工作站2远动站GPS 工作站1工作站2远动站(1)智能化变电站把设备划分在3个功能层上: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

电子式互感器代替了原来的电磁式互感器;一次设备采用微处理器设计,通过数字网络跟二次设备交换数据,取消了原来的电缆连接二次设备网络化。

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和电压无功控制装置等通过数字网络连接,取消原来的电缆连接。

不仅能传送I/O 量,还能传送模拟量(2)站层与间隔层通信传统: 规约:IEC60870-103等 物理连接:串口485,以太网络等 IEC61850:规约:工业制造报文(MMS ) 物理连接:以太网络(3)间隔之间通信传统:电缆接开关量IEC61850:规约:GOOSE 物理连接:光纤以太网特点:除传输开关外,还可传输模拟量(4)间隔与过程层通信传统:电缆连接IEC61850模拟量: 规约:规约9-1、9-2、60044-8物理连接:光缆IEC61850智能开关等设备:规约:GOOSE 物理连接:光纤以太网4.IEC 61850的特点①.定义了变电站的信息分层结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IEC 61850标准草案提出了变电站内信息分层的概念,将变电站的通信体系分为3 个层次,即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并且定义了层和层之间的通信接口。

在变电站层和间隔层之间的网络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映射到制造报文规范(MMS)、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以太网或光纤网。

在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的网络采用单点向多点的单向传输以太网。

变电站内的智能电子设备(IED,测控单元和继电保护)均采用统一的协议,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换。

②.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技术IEC 61850 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定义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数据模型。

每个IED包含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本身又包含一个或多个逻辑设备。

逻辑设备包含逻辑节点,逻辑节点包含数据对象。

数据对象则是由数据属性构成的公用数据类的命名实例。

从通信而言,IED同时也扮演客户的角色。

任何一个客户可通过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和服务器通信可访问数据对象。

③.数据自描述该标准定义了采用设备名、逻辑节点名、实例编号和数据类名建立对象名的命名规则;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定义了对象之间的通信服务,比如,获取和设定对象值的通信服务,取得对象名列表的通信服务,获得数据对象值列表的服务等。

面向对象的数据自描述在数据源就对数据本身进行自我描述,传输到接收方的数据都带有自我说明,不需要再对数据进行工程物理量对应、标度转换等工作。

由于数据本身带有说明,所以传输时可以不受预先定义限制,简化了对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④. 网络独立性IEC 61850标准总结了变电站内信息传输所必需的通信服务,设计了独立于所采用网络和应用层协议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SCI)。

在IEC61850-7-2中,建立了标准兼容服务器所必须提供的通信服务的模型,包括服务器模型、逻辑设备模型、逻辑节点模型、数据模型和数据集模型。

客户通过ACSI,由专用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所采用的具体协议栈,例如制造报文规范(MMS)等。

IEC 61850标准使用ACSI和SCSM技术,解决了标准的稳定性与未来网络技术发展之间的矛盾,即当网络技术发展时只要改动SCSM,而不需要修改ACSI。

IEC 61970背景: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完善,建设了大批综合性的、分布式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可能是在不同时期开发的,采用的硬件、软件可能分别来自不同的厂商,数据、报表格式可能互不兼容,用户界面也是五花八门。

在业务运作过程中,用户常常需要在不同的系统间进行切换,同一组数据难免需要重复录入。

结果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数据一致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系统的设计重点通常放在了对某类特定问题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与其它系统的接口。

这些系统的部署,使企业陷入了"信息孤岛"的困惑。

1.概述IEC 61970是由IEC TC57 WG13制定的用于控制中心应用程序接口(API)的系列标准,该标准以EPRI的CCAPI为基础,采用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结合其他标准化组织的成果,提出了一套规范化的公共模型和软件接口即CIM和CIS,以达到减少向系统增加新应用时所需要的费用和时间,保护正在有效运行的现有应用的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