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工程名词及解释

合集下载

油田开发常用概念及标准

油田开发常用概念及标准

第一部份储量类一、石油地质储量(GBn269-88)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原油的总量。

地质储量(待执行标准)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已知油气储集中储藏的油气总体积,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下的油气总量。

二、石油储量分级及分类(GBn269-88)根据勘探、开发各阶段对油藏的认识程度将石油储量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三级。

1.探明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获得社会效益的可靠储量,分为三类①已开发探明储量:(Ⅰ类)是指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已完成开发钻井和开发设施建设,并已投入开发的储量。

②未开发探明储量(Ⅱ类)是指完成评价钻探,并取得可靠的储量参数所计算的储量③基本探明储量多含油层系的复杂断块油田,复杂岩性油田和复杂裂缝性油田,在完成地震详查,精查或三维地震,并钻了评价井后,在储量计算参数基本取全,含油面积基本控制的情况下所计算的储量。

2.控制储量是在某一圈闭内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钻探过程中钻了少数评价井后所计算的储量。

3.预测储量是在地震详查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三、动用储量〈(95〉开字第71号〉指已上报生产能力或已投入开发生产的探明储量。

四、已探明未开发储量:〈(95)开字第71号〉指除去已开发储量以外的探明储量。

根据勘探程度,地质认识和储量计算参数的可靠性分为落实储量,待落实储量,待核销储量,表外储量四类1.落实储量勘探工作已经完成对油气藏认识基本清楚,储量计算参数可靠,已经达到“石油储量规范”要求的探明储量。

2.待落实储量需要进一步做工作,搞清油气藏构造,储层以及落实储量计算参数等的探明储量。

3.待核销储量为储量批准后又经过进一步勘探开发评价,如评价井未钻遇油层,油层试油出水或达不到工业油流标准,含油面积、有效厚度等储量计算参数的变化,致使原批准探明储量减少的部份为待核销储量。

油藏工程基本名词解释

油藏工程基本名词解释

油藏工程基本名词解释六、掌握常用的油藏工程基本名词解释。

1.油田勘探开发过程:(1)区域勘探(预探):在一个地区(盆地或坳陷)开展的油气勘探工作。

(2)工业勘探(详探):在区域勘探所选择的有利含油构造上进行的钻探工作。

(3)全面开采2.油藏(Oil Reservior):指油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

3.油气藏分类:(1)构造油气藏:油气聚集在由于构造运动而使地层变形(褶曲)或变位(断层)所形成的圈闭中。

(2)地层油气藏:油气聚集在由于地层超覆或不整合覆盖而形成的圈闭中。

(3)岩性油气藏:油气聚集在由于沉积条件的改变导致储集层岩性发生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岩性尖灭和砂岩透镜体圈闭中。

4.油田地质储量:N=100Ah?1?S wiρ0/B oi5.气田地质储量:G=0.01Ah?S gi/B gi6.油气储量: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7.油藏驱动方式(Flooding Type):(1)弹性驱动(Elastic Drive):在油藏无边水或底水,又无气顶,且原始油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随着油层压力的下降,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驱动的方式。

(2)溶解气驱(Solution Gas Drive):在弹性驱动阶段,当油层压力下降至低于饱和压力时,随着油层压力的进一步降低,原来处于溶解状态的气体将分离出来,气泡的膨胀能将原油驱向井底。

(3)水压驱动(Water Drive):当油藏与外部的水体相连通时,油藏开采后由于压力下降,使周围水体中的水流入油藏进行补给。

(4)气压驱动(Elastic Drive):气压驱动的油藏存在一个较大的气顶为前提,在开采过程中,从油藏中采出的油量由气顶中气体的膨胀而得到补给。

(5)重力驱动(Gravity Drive):靠原油自身的重力将原油驱向井底的驱油方式。

8.划分开发层系:把特征相近的油(气)层组合在一起,用单独的一套生产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油田开发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隔层:是指厚度较大,渗透性较差的一种夹层,在注水开发中对流体具有隔绝能力。

夹层:是指油层之间或有效厚度之间不渗透或低渗透性岩层,可分为层间夹层和层内夹层。

* :是指层间或有效厚度段之间的不渗透或低渗透不够有效厚度标准的夹层,其中的Ⅰ、Ⅱ类型夹层往往能够起到纵向遮挡作用。

套补距:是指最末一根套管法兰短接上平面到钻盘方补心上平面的距离,数值上套补距等于油补距加上四通高。

当遇有不带套管四通的采油树时,套补距与油补距相等。

方补心:也叫补心高差,是指转盘方补心上平面至套管四通上平面的距离。

水泥帽:固井时,从井口往下40米这段的油层套管与井壁之间用水泥封固,这段水泥封固段叫水泥帽。

水泥塞:固井后,从完钻井底至人工井底这段水泥柱称为水泥塞。

:指钻井过程中,实际钻遇某一地层的井数与总井数的百分比。

钻遇的该层厚度之和与总井数的比值称为单层平均厚度。

水驱控制程度:是指可以受到注水效果的那部分储量所占该套井网总储量的百分比,或指与水井连通厚度占该套井网总厚度的百分比。

油层动用程度:指受到注水波及的油层厚度占该层系油层总厚度的百分比,或指在当前分层测试手段下出油厚度的百分比。

注采强度:注水强度与采油强度的统称。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

采液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液量。

采油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注采比:油田注入剂的(水、气)地下体积与采出液(油、气、水)的地下体积之比。

月(年)注采比:月(年)度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累积注采比:累积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累积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地下体积亏空:即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地下体积的差值。

年(累积)亏空:即年(累积)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的差值。

地质储量:地下油层中所储藏石油的总数量称地质储量。

动用储量:指受到注水波及的那部分地质储量。

单井控制储量:单井所能控制的地质储量。

单储系数:是指每平方公里面积内每米油层所具有的储量数。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第一节
开发设计
累积产油(气)量 指油(气)田从投产到目前为止,从油(气)层中采出的 总油(气)量。 采油(气)速度 年产油(气)量(Q)与地质储量(N)之比称为采油(气) 速度。 Q v 100 % N
用上述公式可计算油(气)田、开发区、排间、井组、单 井的采油(气)速度。它是表示油(气)田开发快慢的一 个指标。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开发地质 第二章 油(气)藏物性与渗流力学 第三章 油、气藏工程 第四章 采油、采气工程 1、采油、采气与注水 2、井下作业 第五章 开发动态监测 第六章 开发分析及调整
第一节 采油、采气与注水
井身结构 指井眼中下入套管层次、深度、尺寸,以及各层套管外水 泥返高的组合与构成,以保证井筒坚实耐用。 如下图:工程测井常遇到的井身结构示意图。
第二节
方案实施
生产探井 有的油(气)田局部边界探明程度差,在开发方案中设计 了少数既起生产井作用,又起探井作用的井,这种井叫生 产探井。 试采井 为取得油(气)田地下开采动态资料而设计的采油(气) 试验井称试采井。 资料井 为探明油(气)田地下情况,取得编制油(气)田开发方 案所需的资料而钻的井叫资料井。 水平井 在钻到目的层部位时,井段斜度超过85°,其水平距离超 过目的层厚度10倍的井叫水平井。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开发地质 第二章 油(气)藏物性与渗流力学 第三章 油、气藏工程 1、开发设计 2、方案实施 第四章 采油、采气工程 第五章 开发动态监测 第六章 开发分析及调整
第一节
开设计
油、气藏驱动方式 油、气藏驱动方式(驱动类型)是指油、气藏开采时,驱 使油、气流向井底的动力来源和方式。 开发方式 指主要利用什么驱动能量来进行油、气田开发。开发方式 有利用天然能量开发,人工注水和注水开发,先利用天然 能量后进行注水或注水开发等。开发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油、 气田地质条件及经济效益。人工注水时目前油田开发的主 要方式。 注水 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入油层,以 保持油层压力,这个过程称为注水。

油气田开发工程常用术语

油气田开发工程常用术语

油气田开发工程常用术语前言制定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要统一油气田开发工程常用术语,使其科学化、规范化,便于油田开发工程方面的方案设计、技术报告和论文的编写以及技术交流,本标准是油气田开发专业通用基础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袁庆峰罗昌燕孙长明高树堂田东辉周显民油气田开发工程常用术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开发工程专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开发工程领域,也适用于石油工业的其他领域。

2 开发地质2.01 圈闭能够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继续运移,并在其中储存起来形成油气聚集的场所。

2.02 闭合度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垂直举例。

2.03 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闭合区的面积。

2.04 圈闭容积一个圈闭能聚集油气的容积。

2.05 含油组合相邻的一组生油层、储油层、盖层的总称。

2.06 油藏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界面、无游离天然气的聚集石油的单一圈闭。

2.07 气藏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气水界面,且只聚集有天然气的单一圈闭。

2.08 油(气)藏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界面,且只聚集有石油和游离天然气的单一圈闭。

2.09 构造油(气)藏因构造运动使底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油(气)藏。

2.10 背斜油(气)藏由背斜圈闭形成的油(气)藏2.11 断层遮挡油(气)藏受断层遮挡形成的油(气)藏2.12 凝析气藏因压力、温度下降,部分气相烃类反转凝析成液态烃的量不小于150g/m3的气藏。

2.13 油田同一个二级构造带内若干油藏的集合体。

2.14 气田同一个二级构造带内若干气藏的集合体。

2.15 油(气)田同一个二级构造带内若干油气藏的集合体。

2.16 特大油田石油地质储量大于10×108t的油田。

2.17 大型油田石油地质储量大于1×108~10×108t的油田2.18 中型油田石油地质储量为0.1×108~1×108t的油田2.19 小型油田石油地质储量小于0.1×108t的油田。

(建筑工程管理)油田开发工程名词和解释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油田开发工程名词和解释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油田开发工程名词和解释1、地质储量originaloilinplace在地层原始状态下,油(气)藏中油(气)的总储藏量。

地质储量按开采价值划分为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

表内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且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表外储量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但当原油(气)价格提高、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能够转为表内储量。

2、探明储量provedreserve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地质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且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探明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的依据。

3、动用储量drawuponreserves已钻采油井投入开采的地质储量。

4、水驱储量waterfloodingreserves能受到天然边底水或人工注入水驱动效果的地质储量。

5、损失储量lossreserves在目前确定的注采系统条件下,只存在注水井或采油井暂未射孔的那部分地质储量。

6、单井控制储量controllablereservesperwell采油井单井控制面积内的地质储量。

7、可采储量recoverablereserves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气)层中采出的那壹部分油(气)储量。

8、剩余可采储量remainingrecoverablereserves油(气)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和累积采油(气)量之差。

9、经济可采储量economicallyrecoverablereserves是指在壹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出现运营亏损前的累积产油量。

经济可采储量能够定义为油田的累计现金流达到最大、年现金流为零时的油田全部累积产油量;在数值上,应等于目前的累积产油量和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之和。

10、油藏驱动类型floodingtype是指油藏开采时,驱使油(气)流向井底的主要动力来源和方式。

石油知识和常用名词解释(2)

石油知识和常用名词解释(2)

石油知识和常用名词解释(2)石油知识和常用名词解释压裂所谓压裂就是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油层水力压裂。

油层压裂工艺过程是用压裂车,把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以增加注水量(注水井)或产油量(油井)。

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及酸基压裂液5种基本类型。

高能气体压裂用固体火箭推进剂或液体的火药,在井下油层部位引火爆燃(而不是爆炸),产生大量的高压高温气体,在几个毫秒到几十毫秒之内将油层压开多条辐射状,长达2~5m的裂缝,爆燃冲击波消失后裂缝并不能完全闭合,从而解除油层部分堵塞,提高井底附近地层渗透能力,这种工艺技术就是高能气体压裂。

高能气体压裂具有许多优点,主要的有以下几点,不用大型压裂设备;不用大量的压裂液;不用注入支撑剂;施工作业方便快速;对地层伤害小甚至无伤害;成本费用低等。

油田开发油田开发是指在认识和掌握油田地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在油藏上合理的分布油井和投产顺序,以及通过调整采油井的工作制度和其它技术措施,把地下石油资源采到地面的全过程。

油田开发程序油田开发程序是指油田从详探到全面投入开发的工作顺序。

1.在见油的构造带上布置探井,迅速控制含油面积。

2.在已控制含油面积内,打资料井,了解油层的特征。

3.分区分层试油,求得油层产能参数。

4.开辟生产试验区,进一步掌握油层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5.根据岩心、测井和试油、试采等各项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作出油层分层对比图、构造图和断层分布图,确定油藏类型。

6.油田开发设计。

7.根据最可靠、最稳定的油层钻一套基础井网。

钻完后不投产,根据井的全部资料,对全部油层的油砂体进行对比研究,然后修改和调整原方案。

8.在生产井和注水井投产后,收集实际的产量和压力资料进行研究,修改原来的设计指标,定出具体的各开发时期的配产、配注方案。

油田开发常用术语

油田开发常用术语
注采比 = 注入水的体积 原油体积系数 采油量 × + 产出水体积 原油相对密度
注采比是油田生产中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用它来衡量地 下能量补充程度和地下亏空弥补程度。注采比、油层压力 变化和含水上升速度等指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合 理控制注采比是油田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十一)注采平衡:注入油藏水量和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 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就能保证油层始维 持一定的压力。 (十二)地下亏空:注入剂的体积少于采出剂的地下体积,叫地 下亏空。是注采不平衡的表现。 (十三)累积亏空体积:指累计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 占地下体积之差。
采油强度
日产油量 = 生产厚度
(十 五 ) 关 于 合 层 产 液 的 分 配 产 的油 :Si=KiHi/(K1H1+K2H2+…+KiHi) 产 的油 : 产
(十六) 油井利用率
说明:
油井利用率=
采油井开井数 ×100% 采油井总井数 计划关井数− 待报废井数 −
(1)油井开井数:是指全月内连续生产一天(24小时)以上,并有一定 产量的油井;间开井按间开制度生产,并有一定产量的也算开井数。 (2)计划关井: a:测压或作业占用关井(包括附近钻井施工要求关的井); b:方案或试验关井; c:间开井恢复压力期间关井(包括油田内季节性关井或压产关井)。方 案试验井是指开展试验及调整井网、层系要求关闭的油井。 (3)待报废井数:是指已提请报废尚未批复的井。
水油比 = 产水量 ( 立方米 ) 产油是量 (吨 )
(五)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含水上升率 = 报告末期综合含水 - 报告初期综合含水 报告末期的采出程度 - 报告初期的采出程度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第三章油田开发基础知识第一节油田开发概述一、油田开发(一)油田开发概念油田开发是一个油田从投入开发直至结束的全过程。

具体是指依据勘探成果和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照国家对原油生产的要求和原油市场形势,从油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

从开发工作进程角度看,一个油田的开发,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发前期的准备工作,通过对勘探资料和开发试验的分析对比,基本搞清油田的地质构造、地质储量以及储层物性等地质特点;第二阶段是编制油田开发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和开发规律,选择最佳的油田开发方案,同时组织投产;第三阶段是针对不同开发阶段的开发方案进行不断调整,即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对油田认识的不断加深,针对不同开发阶段采用不同开发方案,以实现不同时期的产量需求。

(二)油田开发方针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特殊意义,为了更合理有效地开发油田,必须加强对油田开发工作的宏观控制。

因此,在充分确定和掌握了油田地质构造和油气水分布规律、储量分布以及油层性质基础上,根据国家对产油量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选择合理的开发方案,包括井网部署、能量补充方式、开发速度、产能预测、开发年限及经济效益,以达到高效合理开发油田的目的。

为此,油田开发必须遵守以下方针:(1)经济效益;(2)稳产年限;(3)采收率如何;(4)采油速度大小;(5)油田地下能量的利用和补充;(6)技术工艺。

这几方面是互相关联的,即在满足国家对石油需要量的基础上,从油田整体经济利益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开发方针,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如大庆油田的开发方针是:年采油速度在2%左右,年含水上升率控制在2%以内,达到设计产员5000×104t以后稳产10年,采出程度达到30%~35%。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考试必备名词解释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考试必备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烃源岩:能够生成石油天然气的岩石(或生油气母岩)。

2.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称为盖层。

3.岩性标准层:是指且有岩石特征明显、岩性稳定、厚度大小、分布广泛等区域性对比标志的岩层。

4.沉积旋回:(或称韵律)是指垂直地层剖面上具相似性的岩石有地重复出现。

5、地温梯度:在地表上层(深约20~130m)之下,地温随埋臧深度而有规律的增加,现将尝试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

6、含油气盆地: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地壳上那些曾经稳定下沉,并接受了巨厚沉积物的统一沉降区称为沉积盆地。

在沉积盆地中,如果发现了且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这种沉积盆地就可视为含油气盆地。

7、油气藏:在地下岩层的运移过程中,当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形态阻止油气进一步运移时,油气就会在圈闭中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

8、异常地层压力:在正常压实条件下,作用于隙流体内的压力即为静水柱的压力。

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

通常,我们把偏离静水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为压力异常。

9、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10、断点组合::在相同方向的测线上,断点性质,落差及断层面产状应该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断层,其所断开的地质层位应该相同或沿某一方向有规律地变化;同一断层沿走向方向各区段的断距相近或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断块内地层的产状变化应有一定的规律;区域大断裂其走向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11圈闭: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一各场所。

12、石油:是储存于地下岩石空隙(孔、洞、缝)中的、天然生成的、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13、油气田:指受单一局构造、地层岩性因素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臧、气臧、油气臧的总和。

如果在这个受某一局部或地层性因素控制的范围内只有油臧,称为油田;只有气臧,称为气田。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盛世石油科技技术培训材料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1.泵挂深度——抽油泵在井内的下入深度;有杆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固定凡尔的深度,电潜泵泵挂深度为井口悬挂器到分离器入口的深度。

2.边水——油(气)藏含油(气)边界以外的油(气)层水。

3.表层套管——为防止井眼上部地层疏松层的跨塌和上部地层水的渗入以及安装井口防喷器装置而下的套管。

4.表观粘度——也称视粘度。

在恒定温度时某一速率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值。

5.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具有气泡、乳化、增溶、湿润反转和洗涤等重要作用。

6.波及系数——注入驱油剂所触及到的油藏部分和整个油藏的比值,使用中一般又分为面积波及系数、垂向波及系数和体积波及系数。

7.捕集残余油——经一次或二次采油后,油以不连续的泡滴状或油脉形成被湿润的驱替水所包围的残余油。

8.不压井作业——采用特殊设备和工具,不使用压井液就能正常起下井内管柱的作业。

9.采出程度——油藏开采过程中,某一时刻的累计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10.采气井口装置——气井完井以后,用于控制气井开、关,调节压力和气产量的装置。

也叫采气树。

11.采收率——油(气)田废弃时,累计采出油(气)量占原始地质储量的百分率。

12.采液速度——年产液量与油田地质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13.采油(气)速度——年产油(气)量占油(气)藏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14.采油平台——为开发海上油田所建造的平台,有以安装采油工艺所需的设施。

有无人平台和有人居住采油平台两种。

在陆上丛式采油井场有人也叫采油平台。

15.采油(液、气)强度——单位厚度油层的日产油(液、气)量。

16.采油曲线——油田或油井产量、地区压力、流动压力、油气比、含水量、开井井数、工作制度等开采资料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它反映油田或油井生产状况及变化情况。

17.采油树——亦称井口生产装置。

安装在生产井口的阀门、管汇和控制设备的总称。

18.残酸——酸液被挤入地层向其深度流动的过程中浓度低到3%以下时的酸液。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

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

油(气)按储量可分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亿桶)的油田。

天然气可按1137米3气=1吨原油折算。

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亿吨(5~50亿桶)的油(气)田。

油气田开发名词解释

油气田开发名词解释

油田开发一、名词解释1.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P1)2.开发程序:把油田从勘探到投入开发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合理的安排钻井、开发次序和对油藏的研究工作,指导油田逐步投入开发。

(P2)3.主力油层:分布比较稳定、渗透率比较高、储量比较丰富的油层。

4.基础井网:以主力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

(P6)5.开发步骤:从布置基础井网开始,直到完成注采系统,全面注水和采油的整个过程中每一步的具体做法。

6.稳产期:油田达到所需要的采油速度后,以不低于此采油速度生产的期限。

7.稳产期采收率:到稳产期末,累计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比值。

8.无水采收率:注水开发油田,油田见水前累计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比值。

9.水驱采收率:油井含水率达到98%,水驱开发结束时,累计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比值。

10.开采方式:以何种能量将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11.开发方式:以何种能量将原油从油层驱替到井底12.驱动方式: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种能量来驱油。

13.开发层系:一些独立的、上下有良好隔层、油层物性相近、驱动方式相近、具备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的油层组合而成。

(P7)14.开采特征:油田开发过程中,产量、地层压力、生产气油比等开发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15.弹性驱动: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量驱油的油藏。

16.溶解气驱动:当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以后,依靠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气泡膨胀能量来驱油的油藏17.气压驱动:当油藏存在气顶时,依靠气顶中压缩气的膨胀能量来驱油的油藏18.重力驱动:依靠原油自身的重力将原油驱动的井底的油藏。

19.注水方式:油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和它们之间的排列关系。

(P20)20.面积注水方式:将注水井和生产井按照一定的几何形状和一定的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

21.面积波及系数:注入水波及到的面积占井网面积的比值。

22.含水上升率:每采出百分之一地质储量含水率的上升值。

油田开发术语

油田开发术语
措施井增油量计算方法:
月增油=(措施后月产油/生产天数-措施前月产油/生产天 数)×当月生产天数:
当年进行多种措施
1、当年油井大修措施开井后,其他任何措施不计入,只计算大 修增油量
2、新措施是在原措施3个月内采取的,则认为新措施是原措施 效果的延续,只计算原措施的增油量,不计算新措施的增油量 3、新措施在原措施3个月后采取的,不再计算原措施效果,只 计算新措施效果。
第四部分 专题讲座
一、典型示功图分析
二、不同计量方式下对产量全准的影响
三、几种特殊分层测试卡片的分析与处理
开发中的基本术语
油层物理性质
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符号:φ 单位:% 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符号:k 单位:达西 1um2=1d=103md
相对渗透率:单位:%
原始含油饱和度:符号:SO
有效厚度:单位:m(射开厚度≥有效厚度≥连通厚度)
注采比=
注入水地下体积/(采出油量/原油密度×原油体积系数+采出水地下 体积) *井组注采比
开发方面
井网密度:单位面积上的钻井数(口/ Km2 )
小层钻遇率:钻遇某个层的井数占总开发井的百分数。
井别:油田上根据钻井目的和开发的要求,把井分为不同 类别。
如;探井、资料井、评价井、生产井、注水井、调整井、 检查井 探井:在经过地球物理勘探证实有希望的地质构造上,为 了探明地下情况,寻找油气田而钻的井。 调整井:为挽回死油区的储量损失,改善断层遮挡地区注 水开发效果,以及调整横向上和纵向上采油效果差别严重 开发效果所钻的井,用以扩大扫油面积,增加可采储量, 提高采油速度,改善开发效果。
原始地层压力:单位:MPa
地层原油物理参数(高压物性)
饱和压力(MPa)、溶解系数、地层原油密度(t/m3) 地层原油粘度(1里泊=1mPa.s)、原始溶解气油比( m3/t) 原油压缩系数(1/MPa) 原油体积系数:是在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它在地面标准条件 下脱气后的体积的比值。

油田用的名词解释

油田用的名词解释

油田用的名词解释油田是指地下富含原油的油气层组合,是重要的能源资源来源。

为了方便研究和开发油田,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专业术语和名词,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储层(Reservoir)储层是指地下富含油气的岩石层。

储层的研究是油田勘探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储层物性、储层构造、储层相态等方面。

油气在储层中通过孔隙和裂缝进行储集,并且受到岩石的渗透性和储层构造的限制。

2. 采油(Oil Production)采油是指从油田储层中开采原油的过程。

采油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如自然压力、水驱、气驱等)或非常规方法(如水平井、压裂等)进行。

采油工艺包括勘探、开发、生产等环节,目的是实现高效率、高产量的采油作业。

3. 钻井(Drilling)钻井是为了开采油气资源而进行的地下工作。

钻井主要通过钻机、钻头等工具将钻杆穿过地层,形成钻孔,以获取地壳深处的油田信息。

钻井涉及到岩心采集、地层描述、岩性分析等环节,为采油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4. 注水(Water Injection)注水是指向油田储层注入水以提高采油效率和增加产量的操作。

通过注水,可以增加储层内部的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移动,提高采油效率。

同时,注水可以稀释原油的黏度,使其更易流动,便于开采。

5. 酸化(Acidizing)酸化是指将酸溶液注入油田储层,以去除钙、镁和铁等含砂质的沉积物,提高油气井的渗透性和采油效率的过程。

酸化可以通过溶解含砂质物质,扩大储层孔隙和裂缝,使原油更容易流动。

6. 人工举升(Artificial Lift)人工举升是指通过机械或物理装置提高油井产量的方法。

由于油田开采的初期压力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无法自然流出原油。

因此,采油工程师需要采用人工举升技术,如泵送、气举、抽油杆泵等,以持续增加井口的产量。

7. 水驱(Water Flooding)水驱是一种常见的采油方法,通过注入高压水并排除注水井,以推动油井附近的原油流动。

油气田开发综合2采油工程名词解释整理

油气田开发综合2采油工程名词解释整理

油气田开发综合2采油工程名词解释整理名词解释一1 油井流入动态: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的供油能力。

2 IPR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称为流入动态曲线,简称IPR曲线。

3 采油指数: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综合指标,其数值等于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

4 流动效率:油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5 流压:原油从油层流到井底后具有的压力。

6 流型:油气混合物在流动过程中的油、气的分布状态称为流动型态,简称流型。

7 滑脱:在两相流中,由于密度差异,导致轻质相超越重质相的现象称为滑脱。

二1 自喷:利用油层自身能量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采油方式称为自喷。

2人工举升采油:人工给井筒流体增加能量将井底原油举升至地面的采油方式。

3 气举采油:利用从地面向井筒注入高压气体将原油举升至地面的一种人工举升方式。

4 临界流动:流体的流速达到压力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声波速度时的流动状态。

5 功能节点:压力不连续即存在压差的节点称为功能节点。

6 连续气举:将高压气体连续地注入井内,排出井筒中液体的一种举升方式。

适应于供液能力较好、产量较高的油井。

7 间歇气举:向井筒周期性地注入气体,推动停注期间在井筒内聚集的油层流体段塞升至地面,从而排出井中液体的一种举升方式。

主要用于油层供给能力差,产量低的油井。

8 气举启动压力:气举时,当环形空间内的液面达到管鞋(注气点)时的井口注入压力。

9 气举井平衡点:油管与套管压力相等的位置。

10 注气点:注入气进入油管时的位置。

三1 有杆泵采油:通过抽油杆,将地面动力传递给井下泵,从而将井底原油举升至地面的采油方式。

2 光杆冲程:光杆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距离称为光杆冲程长度,简称光杆冲程。

3 等值扭矩:用一个不变化的固定扭矩代替变化的实际扭矩,使其电动机的发热条件相同,则此固定扭矩即为实际变化扭矩的等值扭矩。

油藏工程名词解释.

油藏工程名词解释.

成后再利用批产结果合成每个小层的开发数据,根据指标的
匹配情况进行不断修正,直到最终获得较为合理的指标。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14、油水井井控面积及地质储量计算
油水井单井控制面积计算方法:比较简便的方法 是以计算井为中心与周围所有油水井进行连线,相同 井别之间在连线正中间画点,油井与水井之间在距油 井1/3处画点,最后将所有的点连线即获得该井的控制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2、储采比:油田年初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油量之比。 某油藏地质储量120万吨,年产油2 万吨,累积产油量 30万吨,当前标定可采储量45万吨,计算该油藏的储采比。 储 采 比 = 年 初 剩 余 可 采 储 量 / 年 产 油 量 = ( 45-30 ) /2=7.5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油藏工程常用名词解释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1、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油田年产油量占剩余可采 储量的百分数。 某油藏地质储量120万吨,年产油2 万吨,累积产油量 30万吨,当前标定可采储量45万吨,计算该油藏的剩余可 采储量采油速度。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 年产油 / (可采储量 - 累积产
油量)=2/(45-30)*100=13.3%
面积,该面积内的地质储量即为该井的控制储量。但
实际单井控制面积的计算较为复杂,要充分考虑油层
平面的非均质性、压力分布等因素。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15、日油能力和日油水平的区别
日油能力是阶段产油量除以油井该阶段的实际生产天数。 日油水平是阶段产油量除以该阶段的日历天数。 日油能力扣除了倒井、停电等其它因素对油井生产时率 的影响,反映了油井或区块的生产能力,而日油水平只表
示某一阶段内平均每天的产油量。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课件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课件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开发和生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油田开发也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效益,为科 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油田开发的历史与现状
总结词
油田开发经历了从传统开发模式到现代数字 化、智能化的转变,技术手段不断升级换代 ,油田采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前,油田 开发正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以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挑战。
优化开发方式
根据油藏特征和开发需求,选择合适的开 发方式,如注水开发、气顶驱等。
油田开发中的钻井工程
钻井设计
根据地质资料和开发方案 ,设计出合理的钻井结构
和钻井参数。
钻井施工
按照钻井设计进行钻井施 工,确保钻井质量和安全

完井作业
完成钻井施工后,进行完 井作业,如固井、射孔等 ,为采油工程做好准备。
微生物采油技术
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来提高油田采 收率的技术。
微生物可以分解原油中的重质组分,降低 粘度,提高流动性。
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 面张力,提高采收率。
化学驱油技术
利用化学剂改善油水界面张力、提高 驱替液粘度、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等 性质,从而提高采收率。
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水 驱等。
驱动类型对开发的影响
不同的驱动类型会对油田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产生影响,选择合适的开发方式可 以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
03
油田开发工程
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
确定开发层系
根据油藏特征和开发需求,划分出不同的 开发层系,为后续的开发方案提供基础。
制定开发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开发工程名词及解释分享首次分享者:每天都有太阳已被分享5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地质储量 original oil in place在地层原始状态下,油(气)藏中油(气)的总储藏量。

地质储量按开采价值划分为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

表内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表外储量是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但当原油(气)价格提高、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以转为表内储量。

探明储量 proved reserve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地质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探明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的依据。

动用储量 draw up on reserves已钻采油井投入开采的地质储量。

水驱储量 water flooding reserves能受到天然边底水或人工注入水驱动效果的地质储量。

损失储量 loss reserves在目前确定的注采系统条件下,只存在注水井或采油井暂未射孔的那部分地质储量。

单井控制储量 controllable reserves per well采油井单井控制面积内的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recoverable reserves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气)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气)储量。

剩余可采储量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油(气)田投入开发后,可采储量与累积采油(气)量之差。

经济可采储量 economically recoverable reserves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出现经营亏损前的累积产油量。

经济可采储量可以定义为油田的累计现金流达到最大、年现金流为零时的油田全部累积产油量;在数值上,应等于目前的累积产油量和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之和。

油藏驱动类型 flooding type是指油藏开采时,驱使油(气)流向井底的主要动力来源和方式。

弹性驱动 elastic drive当油藏主要靠含油(气)岩石和流体由于压力降低而产生的弹性膨胀能量来驱油时称弹性驱动。

又称封闭弹性驱。

刚性水压驱动 rigid water drive当油藏主要靠边水、底水或人工注水的压头来驱油时,地层压力基本保持不变,称刚性水压驱动。

其特点是,能量供给充足。

弹性水压驱动 expansion drive在边水或底水供应不足时,在开发过程中油区和水区地层压力不断下降,流体和岩石发生弹性膨胀,使油被驱替出来,这种过程称弹性水压驱动。

气压驱动 gas drive气顶中的压缩气的膨胀成为驱油的主要能量时称为气压驱动。

又称气顶驱动。

人工注气也会形成气压驱动。

在气藏中底水能量不足,靠自身气膨胀产生的驱动方式。

溶解气驱动 solution gas drive油藏地层压力低于原油的饱和压力后,原油中所溶解的气不断分离出来,主要靠这种不断分离出来的溶解气的弹性作用来驱油的开采方式称为溶解气驱动。

这种方式也称为衰竭式驱动。

重力驱动 gravity drive靠原油自身的重力将油排向井底的一种驱动形式。

综合驱动 combination drive油(气)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驱动力同时起作用时称为综合驱动。

油(气)藏经营管理 reservoir management油(气)藏经营者合理地应用各种手段从其所经营的油藏中获取最高经济效益的过程。

油(气)田开发 development of oil/gas field是指在认识和掌握油(气)田地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一定数量的井,在油(气)藏上以一定的布井方式的投产顺序,在某种驱动方式下,通过调整井的工作制度和其它技术措施,把地下石油(气)资源采到地面的全部过程。

开发层系 series of development strata把特征相近的油(气)层组合在一起并用一套开发系统进行单独开发的一组油(气)层称为开发层系。

开发方式 development method是指主要利用什么驱油能量进行油(气)田开发。

开发方式有利用天然能量开发、人工注水或注气开发、先利用天然能量后进行注水或注气开发。

开发方式的选择主要决定于油田的地质条件和技术经济评价。

油(气)田开发方案 oil/gas field development plan是指在深入认识油(气)田地下情况的基础上,正确制订油(气)田开发方针与原则,科学地进行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建设工程及投资的设计,有计划地将油(气)田投入开发的全面部署和工作安排。

它是指导油(气)田开发工作的重要技术文件。

开发程序 development seguence是指油(气)田从详探评价到全面投入开发的工作顺序和步骤。

各油(气)田的情况不同,开发程序亦不相同。

一般来说,要经过详探、试采、编制初步开发方案、编制正式开发方案等程序。

油田开发指标概算 estimates of oil field development indices是指在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时,用水动力学方法对开发过程中的产量、压力变化及开发年限、最终采收率等指标进行的预测。

油田开发阶段 oil field development stage是指整个油田开发过程按产量、含水、开采特点等变化情况划分的不同开发时期。

按含水变化可分为无水采油阶段、低含水采油阶段、中含水采油阶段、高含水采油阶段;按产量变化可分为全面投产阶段、高产稳产阶段、产量递减阶段、低产阶段;按开发方式可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

开发试验区 pilot为了提前认识油田在正式投入开发后的生产规律,对准备开发的新油田,在探明程度较高和地面建设条件比较有利的地区划出一块面积,用方案设计井网和开发方式正式开发,进行生产试验,此区块称为开发试验区。

开发井网 well pattern开发方式确定以后,用于开发某一层系所采用的井网,包括井别、布井方式和井距。

井网密度 well density每平方千米含油面积内所钻的开发井数。

基础井网 basic well pattern一个开发区(油气田)采用多套井网开发时,对具有独立开发条件的主力含油层先部署一套较稀的井网,这套井网叫基础井网。

它既能开发主力油层,又能探明其它油层。

泄油面积 drainage area向每口油井供油的面积称为泄油面积。

泄油半径 drainage radius与泄油面积相等的圆的半径称为油井的泄油半径或供油半径。

地层压力 reservoir pressure地层中流体承受的压力称为地层压力。

又称油藏压力。

原始地层压力 initial reservoir pressure油、气在未开采前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地层压力。

目前地层压力 current reservoir pressure是采油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地层压力。

一次采油 primary oil recovery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弹性能量驱、溶解气驱、天然水驱、气顶能量驱、重力驱)开采石油。

二次采油 secondary oil recovery在一次采油过程中,油藏能量不断消耗,到依靠天然能量采油已不经济或无法保持一定的采油速度时,可由人工向油藏中注水或注气补充能量以增加采油量的方法。

注水 water injection为了保持油层能量,通过注水井把水注入油层的工艺措施称为注水。

按注水井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边外注水、边缘注水、边内注水。

注水方式 waterflood pattern指注水井在油田上的分布位置及注水井与采油井的比例关系和排列形式。

又称注采系统。

边缘注水 edge waterflood将注水井布在油藏的边水区内,或油水过渡带内,或含油边界以内不远的地方,均称为边缘注水。

边外注水 outer edge waterflood又称缘外注水。

注水井按一定方式分布在外油水边界处,向边水中注水。

边内注水 inner edge waterflood注水井部署在含油边界以内向油层中注水。

面积注水 areal pattern waterflooding是指将注水井和采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内进行注水和采油的注水方式。

注采井组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group一口注水井和几口生产井构成一单元称注采井组。

又称注采单元。

三点法注水 three-spot water flooding按正三角形井网布置的相邻两排采油井之间为一排采油井与注水井相间的井排,这种注水方式叫三点法注水。

每口注水井与周围六口采油井相关,每口采油井受两口注水井影响。

其注采井数比为 1:3。

四点法注水 four-spot water flooding按正三角形井网布置的每个井排上相邻两口注水井之间夹两口采油井,由三口注水井组成的正三角形的中心为一口采油井,这种注水方式叫四点法注水。

每口注水井与周围六口采油井相关,每口采油井受三口注水井影响。

其注采井数比为 1:2。

五点法注水 five-spot water flooding采油井排与注水井排相间排列,由相邻四口注水井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为一口采油井,或由相邻四口采油井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为一口注水井,这种注水方式叫五点法注水。

每口注水井与周围四口采油井相关,每口采油井受四口注水井影响。

其注采井数比为 1:1。

七点法注水 seven-spot water flooding按正三角形井网布置的每个井排上相邻两口采油井之间夹两口注水井,由三口采油井组成的正三角形的中心为一口注水井,这种注水方式叫七点法注水。

每口注水井与周围三口采油井相关,每口采油井受六口注水井影响。

其注采井数比为 2:1。

九点法注水 nine-spot water flooding按正方形井网布置的相邻两排注水井排之间为一排采油井与注水井相间的井排。

这种注水方式叫九点法注水。

每口注水井与两口采油井相关,每口采油井受八口注水井影响。

其注采井数比为 3:1。

反九点法注水 invert nine-spot water flooding按正方形井网布置的相邻两排采油井排之间为一排采油井与注水井相间的井排。

这种注水方式叫反九点法注水。

每口注水井与八口采油井相关,每口采油井受两口注水井影响。

其注采井数比为 1:3。

线状注水 line flooding注、采井的排列关系为一排生产井和一排注水井,相互间隔,生产井与注水井可以对应也可交叉排列。

顶部注水 crestal water injection是一种油藏顶部布置注水井的注水方式。

又称中心注水。

点状注水 spot type water flooding;isolated waterflood指注水井与采油井分布无一定的几何形态,而是根据需要布置注水井的一种不规则的注水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