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散步教案2课时

散步教案2课时

散步教案2课时教案标题:探索自然之美——散步教案(2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散步前的准备与规划第二课时:散步活动与总结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环境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2. 学习观察和记录自然景观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记录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投影仪、录音设备、教学素材(如照片、录音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相机(可选)、录音设备(可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散步前的准备与规划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探索自然之美”。

询问学生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自然环境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如呼吸新鲜空气、接触阳光、放松身心等。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应该多出门接触自然,而不是长时间待在室内。

3. 规划散步路线(15分钟)-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规划一条适合散步的路线,要求包含自然景观的观赏点。

- 引导学生考虑散步路线的安全性、景观的多样性和可观赏性。

4. 观察与记录(15分钟)- 指导学生在散步前准备笔记本或相机,用于观察和记录自然景观的美丽瞬间。

- 强调观察的细节和记录的准确性,鼓励学生用文字、图片或录音的方式记录感受。

第二课时:散步活动与总结1. 散步活动(30分钟)- 学生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散步活动,鼓励他们主动观察和记录自然景观。

- 教师在路线上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发现更多有趣的自然现象。

2. 分享与总结(15分钟)- 学生回到教室后,分组分享自己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可以展示照片或播放录音。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散步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新认识和保护意识。

3.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的责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 《散步》精品教案2(第2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 《散步》精品教案2(第2课时)

《散步》精品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重点学习“对称句” “回环句”。

2.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写法。

3. 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精巧的结构和“以小见大”的手法。

◎教学过程;―、我爱朗读:读得深情款款1. 选择部分学生的诗作,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 师生共同追溯其创作的灵感来自课文的哪个部分。

3. 师生共同探讨其创作在表达上有哪些特色。

例1:初春的田野/两对母子/两种生命/产生了一种分歧//粼粼的波光中/一对夫妻/肩膀/承载了整个世界例2:爱的信任/依偎着/消失在田野的尽头/蒸腾了冬水的隔膜/幻化了春绿的随意/信服地/释放了生命的叹息例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小孩子的话儿/总是那么天真//但不知怎的/小孩子的话儿/总能说中/那/生命的轮回4. 师生共同小结诗歌创作的表达特色。

(1) 大多都用了比较整齐的句式。

(2) 语言都比较精练。

(3) 注意了一些动词的恰当运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借助学生创作的诗歌,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既温习第一课时学习感悟到的文章的多元主题,又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学生诗歌创作的表达特色(学生在创作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借鉴本文的语言特色进行表达)的方式,水到渠成地开启本课时要重点研读本文朴素亲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的序幕。

二、我爱品读:赏析精彩词句我们同学在诗歌创作中的杰出表现在课文中是可以找到源头的,请大家在文中找出你认为很美的词语、内涵深刻的句子、动你心魄的段落,并将你的阅读感受批注在课文的旁边。

学生自主研读、批注,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最后全班踊跃展示。

1. 品赏精美的写景语句。

参考答案:景物描写一:“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作用:通过初春秀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七年级语文上23《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23《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七年级语文学科第 23 课散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要与同步结合起来使用,题目、题型要根据本节内容灵活把握)课内精读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4.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5.“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的含意是:____________6.第四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3课参考答案(三号宋体字加粗)4.开篇点题:全家人一起散步5.“我”是个孝子,从小听话,现在母亲很信任“我”6.写出了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

(或写出了春天景色,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

七年级上第6课《散步》优秀教案第二课时

七年级上第6课《散步》优秀教案第二课时
2、学生讨论比较积极,分工合作意识有在加强。




1、教师导入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2、教师提问:
(1)《散步》的线索是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合作探究】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1、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以小见大,作者抓住一件非常平常的小事“散步”,反映了祖孙三代之间深沉的爱,昭示中年人应该担负起赡养老人,尊敬长辈、爱护儿女、教育幼辈的责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2)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文中多处表现了互敬互爱的细节。如母亲和孙子发生分歧时,“我”经过决定:“走大路。”——走大路方便老人。“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出对母亲的尊敬。而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走小路孩子感兴趣。母亲慈善,想让孙子高兴,反映出母亲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这两处细微的情节,反映出两代人的具体心态,表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在散步中互敬互爱、感情非常融洽。
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通过比较阅读来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个性思考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活动)
问题预习
1导入比较传统,改成“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或者耳熟能详的一些经典歌曲,这样更能带动氛围;但也有部分学生一直哼着歌上课;
(3)语言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初中语文《散步》第二课时 教案

初中语文《散步》第二课时 教案
1、文章在表现“亲情”的同时,还有作者理性的思考,在文中找出(圈点勾画)相关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提示]:生命与责任。(探究并朗读感悟。生命:重点探究第四段;责任:第六段、第八段,重点探究第八段。)
我和妻子都属于人到中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人,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责任重大。“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出于对各自背上的亲人的关爱,出于对生命的赞美和爱护;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七年级语文组备课稿纸
20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科
课题
散步
主 备
上课时间
第 周星期 第 节
执 教
班 级
7(1)
第2课时
课 时 要 点
警句研读,主题探究;句式赏析;写景赏析。
主备教案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生字词复习。
2、全文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亲情,大家说说亲情的这份香甜是用什么调制而成的呢?
二、警句研读
学会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做有责任意识的人。
同学们,但愿这节课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一笔财富。
六、课后作业
课外小练笔:写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亲情故事。尽量用上“以小(事情)见大(情感)”的写作手法。
答案:略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四、总结提炼
寻常散步,却成妙文,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五、拓展提升
围绕“亲情”学生完成仿写训练。
(1)教师导入:普通的一次散步,折射出了美丽的亲情,这种写作手法叫“以小见大”。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守候的身影……都包含浓浓的亲情,请同学们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亲情,按照要求完成仿写练习。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潜心诵读,学习品味文本语言在炼字、描写、句式等方面的精彩。

充分利用文本中精彩的语言素材,完善剧本。

在充分的参与中加深对文本主题思想的理解,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潜心诵读,品味文本语言在炼字、描写、句式等方面的精彩。

教学难点:品味对称句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编制剧本提纲,品出了散文《散步》所蕴含的那么多值得宣扬的美好的东西,我想同学们一定会发自内心的想把这个剧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得感动,让更多的家庭找到和睦幸福的钥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继续完善我们的剧本吧。

【设计意图】激发热情。

品味语言美,完善剧本任务一:品味语言,发现原文中更动人的素材。

潜心诵读,画出让自己内心有所触动或能让自己头脑中出现画面的地方。

学生朗读有感觉的句子,并说出给自己怎样的感觉。

问题预设:学生对句子没有感觉,教师举例从炼字、对称句、描写等不同角度做示范。

学生对句子有感觉,就是说不出来。

比如对称句,教师示范,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教师引导学生将找到的句子分类整理。

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让充满人情味。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炼词:精捡出生活中貌似普通却又能激发读者想象的词。

例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赏析:准确的用词,一字触动心弦,生活中经历的画面被激活,自动涌向脑际。

例2: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传神描写:将春天移至面前,可听可感。

例如: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赏析:将春天移至面前,可听可感。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散步(第二课时)明确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的写法。

3、体会祖孙三代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

一、解题散步的意思是随便走走,是一种休息方式。

本文主要写的就是作者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典型的散步经历。

所以文题就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文章的线索,作者通过把散步中几个相关的细节连缀起来,从而揭示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这个主题。

二、正课(一)朗读1、轻声朗读《散步》,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音的字,查字典注音。

2、请同学朗读课文,大家评议。

(从有没有读错音的情况,有没有读破句子的情况两方面来评议。

)3、教师点拨后再请同学朗读课文。

(二)分析1、(1-3)点题:散步。

地点:田野;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开头方法:开门见山。

缘由:(为什么散步?)为了母亲。

(为什么为了母亲去散步呢?)“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应该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亲去田野散步。

——这一段为下文背母亲埋下伏笔。

2、(4)过渡。

(这段写什么来过渡?)讨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的田野景色来过渡。

(作者抓住哪些事物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召唤?)新绿、嫩芽、冬水。

教师备注(作者为什么看到初春田野的景色就联想到一样东西——生命?)初春田野的生机盎然。

3、(5)入题。

(课文写一家人怎么散步的?儿子怎么说的?表现儿子什么性格?)小儿子从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发现“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表现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话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用儿子的话为下文所要揭示的深刻思想内容作了铺垫。

4、(6-7)波澜。

(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表现“我”什么性格?)一切取决于“我”——走大路。

表现“我”爱幼,更尊老。

(故事并没有结束,又起了什么波折?表现母亲什么性格?)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初中莫怀戚散步教案

初中莫怀戚散步教案

教案名称:《散步》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内心的技巧。

4. 培养关爱家人、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内心的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家庭亲情和关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提问:你们有没有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和家人散步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三、合作学习1.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人公莫怀戚是如何关爱家人的?他对待家人的态度是怎样的?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中体会主人公的心情和价值观。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培养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提问:莫怀戚在课文中是如何关爱家人的?他对待家人的态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二、深入探讨1. 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讨论:课文中的“散步”寓意着什么?作者通过“散步”这个事件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三、课堂拓展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培养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强调学生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散步》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

2、通过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勇于承担责任的思想感情。

3、感悟人生、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点:1、体味三代人互敬互爱、互相体谅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把握记叙中的四个人物形象。

3、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体会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

2、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和情趣。

四、教学方法:教法:1、诵读法2、讨论法:小组、全班交流3、点拨法:难词深句,点拨启发,必要讲解学法:1、诵读法2、质疑法3、自学、合学探讨法五、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资料,重点字词。

2、学生:①工具书;查字、词;②查找莫怀戚的相关作品六、教学过程:(一)承前启后导入1、从上节所学知道:(1)这是一篇散文,写的是一家四口在初春田野上散步的平常小事,以小见大,却体现了一家人之间互相体谅、互敬互爱的亲情这一大主题,也理清文章的脉络。

(2)这是一首情趣盎然、含义丰富、意在言外、主题多元,写法丰富的散文,因而,需要进一步学习。

2、于此,需要我们深入品读,领会文章的真谛,学以致用,将其乐无穷。

(二)自学,质疑1、默读,思考:课件展示问题:(1)你认为最能代表作者主旨思想(中心思想)的是哪句话?划上横线,并理解。

(2)文章是一篇散文,情趣盎然,情感丰富且含蓄,除作者对生命的感慨、表现中年人的责任感外,还可看出文章的哪些思想情感来?从以上的多方面的情感或内容思考,我们可否给文章换一个另外的题目?(多元主题的发现,多维思维训练)2、个别交流作答,教师实时点拨。

课件:(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是文章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我,妻子)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

“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看出中年人的小心、稳重,实则是对“生命”的珍爱。

(板书:整个世界责任(中年人)生命(主旨))讨论、领悟“生命”这一主旨。

《散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散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散步》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分析:《散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讴歌亲情,揭示生命意义的精美散文,语言清新自然,所叙故事为生活中所常见,内容不难理解。

但文章抒发的细腻感情不容易体会,揭示的深刻主题不易把握。

其原因,一是初一的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忽视语言形式的分析、揣摩,本文在标点、词语、句式等方面的运用很讲究,使朴素的语言具有深刻的含义;二是现在的少年儿童多以自我为中心,对亲情感受太不敏感,很难与文章发生情感共鸣,难以真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难被文章感染而在生活中反思自己。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整体感悟课文内容,解释文章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的内涵,准确概括出文章的主题;能围绕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思想情感把握从文章言语方面提出问题,并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2、过程和方法: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一家间三代浓浓的亲情,认同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认识到亲情至贵,增强感恩情怀;具有质疑问难,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揣摩品味语言,体味文中的情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揣摩品味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的深刻内涵,体味文中的情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揣摩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前准备:第1课时,在老师辅导下学生预习。

学生:预习课文,做到读课文两边以上,至少有一遍是出声读;圈点生字词,查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试着说出文章抒发的基本感情和主题思想;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

教师:当堂引导学生归纳整理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制作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引入课文:师:散步是一项有益的活动。

与朋友一起散步,边走边聊,增加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与家人一起散步,互相关爱,感受亲情,其乐融融。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2012-02教学实践【教材简析】本文是莫怀戚先生的一篇言辞真切的散文,它虽选取生活中的感人的平凡故事,但意蕴十分丰富。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感知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学法】教法: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

学法: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最后领悟课文深长意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认识亲情(1)整体感知文本,谈最深感受。

(2)以小男孩的身份简练讲述散步过程。

(三)走进文本,感受亲情1.散步是多么平凡的生活小事,而作者却抓住了瞬间的美丽,感受了特有的温馨和美好。

看看谁有发现美的眼睛?(1)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读一读。

(2)采用句式:“我喜欢的是___________,因为它美在(写出了)________。

”谈谈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

2.走近四人(1)阅读赏析文中一对年轻的母子。

小孩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

妻子:一言不发,尊重丈夫,贤妻良母,疼爱孩子!(2)阅读欣赏文中一对年长的母子。

赏析母亲:a.组织现场表演,邀请母亲散步。

母亲信服儿子的善举,体谅儿子的孝心,对儿子言听计从,多么慈祥。

b.赏析品悟对孙子的疼爱。

c.品读小路的景色,感悟母亲看得远,预料到路障,体会母子深情。

小结: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阅读赏析:他很孝敬母亲。

哪里看得出来?(1)体会母亲过冬的艰难。

(2)体会生命如此美好!(3)体悟作者对母亲最大的孝顺。

(四)品析体会,感悟中心(1)让学生谈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总结:“尊老爱幼,就是中华传统美德。

”本文结尾的这句话就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和妻子”对老人和孩子那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感受到尊老爱幼的世界才是完美的世界。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散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以小见大、结尾深化主题的写作方法;领悟本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过母亲的言谈举止感受到了母爱的细腻和伟大,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味一下作者笔下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21)二、深读课文,合作探究(一)《散步》一文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大声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出示课件22)语句出示1:(出示课件23)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学生: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语句出示2:(出示课件24)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教师指导:方法指导(出示课件25)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②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③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

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自己的感情。

⑤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作铺垫。

⑥酝酿诗情画意,深化作品主题。

学生:本句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语句出示3:(出示课件26)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学生:此句一个“熬”字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说明母亲度过这个冬天很不容易。

同时也能反映出“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语句出示4:(出示课件27)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教师:本句中,“我”为什么会感到“责任的重大”?学生:因为一切取决于“我”。

文章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2.品味细节,感受课文的人性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2.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家人漫步本是一件及其平常的事情,我们却从中感悟到了很多真挚的情感,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从细节处感受文章的美点。

课堂实录一、美点寻踪,品味语言【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美点,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美”的感觉、表达“美”的感受、增强“美”的判断、重视“美”的咀嚼。

以此培养学生一种阅读习惯,拓宽学生视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

】请找出你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品一品。

如生动的景物描写;贴切的修辞;特殊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投影出示)1.学生寻找、思考、圈点、勾画、批注。

2.学生畅所欲言。

(1)写景的句子A:第四自然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便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分析:这段描画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好像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一家人漫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B:第七自然段“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分析:这句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传情的句子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分析: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

“正因为如此”一句,又流露羁縻了“我”的文化修养。

《散步》第二课时

《散步》第二课时

《散步》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章中流淌着的浓浓的亲情,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语句。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2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复习归纳事件的方法二、展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章中流淌着的浓浓的亲情,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三、分析人物形象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

集体归纳: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

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

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即使自己行动多不便当,也宠爱孙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信赖儿子,尊崇儿子;“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

妻子——贤能、孝顺、家庭责任感“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能,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惠、听话“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四、景物描写的作用1、“大块大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散步(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散步(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课堂小结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让我们随着《家和万事兴》的曲子,沿着心灵的轨迹完成了一次愉悦的旅行,在旅行中,我们体会到,亲情不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不只是父母殷切的希望,
《散步》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授课教师
备课日期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第周 星期年月日
课题
《散步》
课 教


时 标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主旨。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 巩固拓展
4. 达标检测
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_。”老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了,父母的深爱我们无以回报,怎样才能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怎样才能承担起家的责任,让父母快乐轻松一些,是我们做儿女值得深思的问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你的亲人说些什么呢?
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亲情不单是今天课堂上的片刻领更应是儿女无言的回报;亲情不单是今天课堂上的片刻领会,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5. 业设计
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去实践。就让我们的小家永远亲情洋溢,让我们的“大家”永远爱意无限,让我们的心灵之舟在“家”这片海域里有所归依,没有终极-----

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散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莫怀戚的《散步》,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

《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

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人间的美好情感,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家庭亲情中的责任、谦让、互敬互爱等问题,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运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为初中的起步阶段,学生处于初中学习的适应期,在小学生活中考虑到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但是他们只有一定的词语基础和课文内容的概括能力,对语文的深刻含义的体会和拓展能力还比较欠缺。

同时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已经从被动的灌输教育中逐渐的脱离出来,而且,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他们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缺少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体验,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感情较为淡漠。

所以,语文课堂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还应该注重理解、审美、创新和自主探究等各项能力的积极培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②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1、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散步》,散文,莫怀戚著,写于1985年。

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

分享了散步第二课时的教案给大家,欢迎借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研读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能力目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品味文章意境美和语言美。

教学难点:唤醒感恩意识,激发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强调课文理解,研读课文。

勾画出文中优美的句子,体会其感情。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与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1、回顾上节课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分小组探讨)[提示质疑]a.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b.“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教师小结]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

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

“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

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2、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七年级语文上册 1《散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七年级语文上册 1《散步》(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四、教学过程
课堂结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五、当堂训练
1.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
A.想要欣赏小路美丽的风景 B.因为儿子愿意背着她
C.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 D.对孙儿的呵护和关爱
2.“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给你一种什么样的印象?你觉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3为什么“我”的母亲和儿子都不算重,“我”和妻子却都走得那么慢,那么仔细呢?
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好像”的作用是什么?
4说说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

.一(1)比喻;拟人。

(2)、秋天无声无息的来到我们的校园,没有过多的开场白,只是不经意间染黄了那一排排银杏叶,吹落了枝头零零星星的黄叶,唤醒了默默无闻的秋菊……我漫步于校园的石径,感受着秋风拂面,望着一片片凋零飞舞的黄叶,原本萧瑟的秋天并没有使校园显得死气沉沉,反而同学们更加活跃.璀璨的银杏叶给校园秋色增添不少生机.
二.(1)D (2)自然怡人;预示着前方是一片美好的前途(3)因为他们是家庭责任的象征,需要认真地去担负起来(4)表现了我的一种猜测,一种肯定(5)整个世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它说明了我们身上具有的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散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章相关背景,积累“分歧、各得其所”等重点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

(重点)3.品味“大词小用”“对称句”“回环句”的妙处,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难点)4.多角度理解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难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品味“大词小用”“对称句”“回环句”的妙处,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难点)2.多角度理解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难点)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抓住本文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起因:在田野上散步经过:分歧:因为“走大路”还是“走小路” 的问题发生了分歧结果:解决分歧二、精读赏析1.指出第4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思路](1)概括描写的内容,明确景物的特点。

(2)结合语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用包括: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设置背景);②描绘景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做铺垫;④借景抒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

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2.本文采用小说笔法,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说说文中有哪些波折并简要分析波折一:母亲本不愿出来——在“我”的劝说下同意波折二:走大路还是小路发生分歧——“我”选择走大路波折三:母亲迁就孙子走小路3.阅读第8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

作者通过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形,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照应前文);同时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主旨);又揭示了文章寓意:暗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即对上赡养,对下培养)的重任(对家庭的使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散步第二课时教案
2015-10-21 11:00 280次
何映华
地区:云南省- 楚雄- 姚安县
学校:姚安县前场中学
共1课时
23*散步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②、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

③、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自读品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相结合
2学情分析
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在家里学生多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认为享受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求索取,不懂付出和承担,故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亲情,感悟其中的“孝”字就更为重要。

3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3.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散步
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

集体归纳
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
“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

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

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信赖儿子,尊重儿子;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

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三、景物描写的作用
1、“大块大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了水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召唤。


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正该抖擞精神,以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四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语句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3*散步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23*散步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散步
分析人物形象
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

集体归纳
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文中的“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的中年男人。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候,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无法兼顾两头。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那一头呢?
“决定委屈儿子”就是要顾老一头。

因为陪伴儿子的时间还长,但父母风烛残年,尽孝心的时间不多。

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即使自己行动多不方便,也宠爱孙子;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信赖儿子,尊重儿子;
“但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所以这里有个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一头。

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三、景物描写的作用
1、“大块大块的新绿”有浓有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了水
泡”。

这“新绿”、这“嫩芽”、这“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召唤。


是啊,尽管“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母亲也总算“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正该抖擞精神,以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四理解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语句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