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一等奖
《散步》优秀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散步》优秀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385565d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f.png)
4、《散步》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方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品味积累文章精美语言。
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材简析:《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作者在选材上颇具特色。
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文章只是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就表现了一个重大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有传统在新的时代的得到了发扬光大。
结合实际生活,体会身边的亲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人文素养是本节课的重点。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二、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用一句话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能换个角度为本文再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吗?三、品味探究(一) 朗读铺垫1、指名学生范读2、学生自主评价,总结朗读要领。
3、学生相互挑战读4、教师范读片段,学生评价。
(二) 学法指引①教师示范,提问题,学生解答②教师引导学法“问题探究法”(三)、深入探究①学生分组探究学习②全班集体交流交流引导的重点:A、理解主题,感悟亲情B、感悟积累精美语言四、拓展延伸1、比较阅读: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读文章《三代》,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做到尊老爱幼。
2、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尊老爱幼的故事、成语、谚语、俗语、歌曲、诗歌、美文。
五、小结: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5、《散步》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方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分歧”等字词;感知亲情。
2、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开门见山、细节描和以小见大、结尾点题的写法,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细读品味课文,让学生从中受到尊老爱幼、真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熏陶,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3a3f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6.png)
散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1、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一、导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
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二、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词。
2、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⑵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教师导学: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
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
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散步教案一等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一等奖】
![散步教案一等奖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9b29fea44afe04a1b071dea8.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一等奖】《散步》是一篇情深意切的优美散文。
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散步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借鉴,选取一角度,学写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
德育目标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是美点大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文章写得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章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必然会遇到困难障碍,因此必要的讲解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3.品读法。
课文是美的载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探寻美的过程。
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品评,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即可。
教学准备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课文主旨;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包括对一些或用词生动、或句式精美、或辞格丰富、或描写细腻、或情感丰厚、或意蕴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读课文,学习说话,表现自己生活中对亲情的感悟。
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共4篇)
![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9deff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0.png)
漫步教学设计一等奖〔共4篇〕第1篇:漫步教学设计一等奖资料欢送下载漫步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受文本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与生活责任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4、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1、悟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味三代人互相谅解、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教学难点】1、在朗读中发现美、品评美,逐步进步赏读美文的才能。
2、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设想】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伴随着轻悠的钢琴曲《爱的协奏曲》〔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背景音乐〕,在春光烂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快乐地漫步〔背景画面〕。
老师朗读:诗歌《漫步》〔多媒体显示〕“漫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成心 /把路走弯资料欢送下载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请学生看画面,回忆与家人漫步的情景,并说说留在自己记忆深处的漫步时的精彩瞬间。
〔2—3名学生答复〕“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漫步》,去感受他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作者〕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用心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听读后,请几位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谐、和美等。
2、学生有选择地朗读课文语句,老师指导。
试一试,将文中最能表达亲情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3、复述内容请一二名学生以小男孩的身份来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学生点评。
4、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根本线索。
〔以小男孩的身份〕爸爸劝奶奶漫步→全家人一块漫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从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妈妈背起“我”。
三、讨论质疑,感受亲情资料欢送下载1、“在漫步的时候,小男孩一家发生了什么事儿?”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问题。
《散步》优秀教案5篇
![《散步》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cc991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b.png)
《散步》优秀教案5篇第一篇:《散步》优秀教案《散步》(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min)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
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
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散步)(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2min)问题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先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时间?——初春第二、散步的地点?——田野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第四、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第五、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六、谁来解决分歧?——我第七、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
我说:“走大路。
”第九、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第十、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好,下面根据上面的回答,让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迅速组织语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师明确: 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我们一起散步。
所以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问题二: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师引导: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应该让母亲在家多休息才好呢。
生1:老人更需要关爱,如果把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母亲会觉得很孤单。
一家人一起散步,会让母亲感受到家的温暖。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6f4e1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2.png)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散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品读清新质朴的语言。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的培养。
2.透过朴实的语言品味浓浓的亲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阅读文段,揣摩情节的发展。
文段:几年前,我探亲期满返回无锡的时候,母亲送我到车站,我的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到发车时间……二、感知课文1.听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人?(2)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散步?(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事件)(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一)捕捉细节议人物文中的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试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我”“母亲”“儿子”三个人物的性格。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二)各抒己见提观点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三)体验幸福说“秘诀”散步,算不得大事;作者处理的办法,也许也算不得最好,但结果是一家人和和美美。
从这样的小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构建幸福家庭的秘诀。
大家知道这秘诀是什么吗?(四)走入画面探景物1.找出景物描写的段落,体会朗读语气的处理。
2.思考: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有无关联?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四、感悟体验1.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深层内涵。
2.交流感悟:“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一句的深刻含义。
3.回放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幸福片段,体味“甜蜜的负荷”那独特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1.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亲情是身心疲倦时听到的亲切问候,是;亲情是轻松愉快时发出的会心微笑,亲情是……2.作业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
有关《散步》莫怀戚教案优秀一等奖5篇
![有关《散步》莫怀戚教案优秀一等奖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4a3c7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6.png)
有关《散步》莫怀戚教案优秀一等奖5篇有关《散步》莫怀戚教案优秀一等奖5篇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他人,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散步》莫怀戚教案优秀一等奖,供大家参考学习。
《散步》莫怀戚教案优秀一等奖(精选篇1)教材分析这篇散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了春天来临之际,“我”跑出室外,跑到春天里,见到了春风中美丽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本课条理清晰,段落简洁明练,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1.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产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4.背诵课文中写得优美的句子。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春天的图片、歌曲,也可以自己拍摄一些关于春天的照片。
(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教学这课生字时,可以采用听读识字、查字典识字等方法相结合进行。
“唤、格、丛、梢”4个字是形声字,教师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习,并注意与形近字相区分。
教学时可以采用“配对子”的游戏来识记这四个形声字,如把写着“木”和“各”的卡片配成一对,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形声字的组成规律。
“铃”字最后一笔是点,“梢”第四笔是点不是捺,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
2.朗读指导朗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1)读好感叹句。
“春天来了!”要读出欣喜之情。
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欣喜,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之后而产生的由衷的喜悦,初读时就应该将这种喜悦结合自身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2)读好描写春天景物的语句。
“啊,那一棵棵高大笔直的白杨树,睁着大大的眼睛”等句子描绘的是春天的风光,要将“高大笔直”“大大的”等词语通过语调的变化强调出来,从而表现出春天里景物的特点。
(3)读好最后一句话。
这个句子表现的是春天风光的辽远与美丽,朗读过程中应该用稍慢、舒缓的语调进行朗读。
3.活动提示(1)读一读,写一写。
活动有三项要求:前五个词语要求会认、会读;后五个词语在会认会读的基础上会写;积累词汇。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11篇)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9c501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d.png)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优秀11篇)《散步》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进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难点: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促进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课前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过程:一、老师导语导入同学们刚学了《春》一文,已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春天,春天里一家三代四口一起散步,散步中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请大家听课文朗读录音,之后请大家告诉我是一个什么难题?二、听录音、初步感知,找分歧,赏画面,抓主旨。
1、听课文朗读录音2、学生回答“难题”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大路母亲小路孙子教师追问:这是摆在谁面前的一个难题?3、老师在读课文时发现,摆在“我”面前的难题他很好的解决了,并且在文章中描绘出一幅温馨而又令人感到的画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读后,教师追问,你能谈谈对这幅画面的理解吗?三、读文本,悟亲情,探究“孝”1、“我”面对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听母亲的;大路没走,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听孙子的。
2、这样看来,一家四口人中,谁说话的份量重,都听说的?(1)“我”听母亲的A、相关语句B、言下之意,母亲年岁已高,在前文有一处与这呼应的,请找出读读。
C、读到这里,很明显“我”听母亲的原因是因为什么呢?D、设想:再过几十年,“我”的儿子面对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做呢?(2)、母亲“听”孙子的A、母亲听孙子的,找出相关语,你喜欢这句话吗,请评析一下。
B、文章中还有一处暗示孙子值得疼爱,你能找出来吗,读读,评析C、讨论:走大路,是“我”的孝敬;走小路,是对儿子的疼爱。
现在,不走大路,走小路,是不是不孝呢?(探讨出这是家庭成员的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显示出家庭的和睦、温馨)D、设想:奶奶的初衷是走大路,后改变主意走小路,好心里是怎样想的`,假如你是她,请用语言来表达她的内心世界。
《散步》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散步》的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3d4f173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c.png)
《散步》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散步》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散步》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课堂教学设计Ⅰ一、教学目标1.两文的取材都很新颖,表现的方式都很独特,值得认真阅读、细细体会。
2.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比较分析,作为教读课文的重要补充和印证。
二、难点、重点分析1.《散步》的1至5段已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及散步的所见所闻,作为一篇写散步的短文,似乎已写全了,后面的三段是不是画蛇添足呢?分析:不是。
前五段已写出了“我”尊老的深情,但本文主题不限于此,后三段更进一步表现出中年人既要尊老又要扶幼的历史重任,没有这三段就无法表现更深刻的主题。
并且后三段增添波折,平添情趣,为文章生色甚多。
2.理解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的写法。
分析:细节是指人物细微的举止行动或是细微的情节,它具有典型意义,如果运用恰当,便会十分耐人寻味。
在《散步》一文中表现互敬互爱的细节有: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
”——走大路方便老人。
“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了对母亲尊敬。
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走小路孩子感兴趣。
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老母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
这两处细微的情节,反映了两代人的具体心态,具体表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在散步中互敬互爱,感情十分融洽。
又如:“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个背母亲的细微动作,不只有尊老的含义,也体现出了“我”具有的一种使命感。
在《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也有几句细节描写:“在用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任凭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趾头还在得意地动呢。
”这几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姐弟俩在斗笠下的脚的细微动作,让人直感到在斗笠下好似遮盖着一片温馨的春光。
由此可见,单是细微,还不足以证明它就是细节描写,还要看它有没有意义,能不能令人思索,引人回味。
2024年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教案6篇
![2024年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55b9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7.png)
2024年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教案6篇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审美情趣。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尊老爱幼,珍爱生命的情感。
3、体会文章用人物性格来表现文章主题的写作思路。
二、教学重点:1、感悟文章所揭示出来的一条家庭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照顾老的一头。
2、理解文章是如何围绕主题思想来写的。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成语故事:(注意联系前面的几个成语)两袖清风,画龙点睛,2、导入:从课题入手,“散步”在字典里的意思是随随便便的走走,是一种休闲的方式。
那么在莫怀戚的这篇散文中,散步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且看课文第125页的文章。
3、快速地默读文章,思考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课文,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者比较有特点的句子划起来,并且通过这个题目想一想:作者在散步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表现了什么主题?提问,回答:(1)初春的'时候,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四个人,在田野里散步。
(2)主题:尊老爱幼。
4、再仔细的阅读文章,想一想“尊老爱幼”的这个主题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出来的?(要找出具体的字和词。
)师注意:同学回答之后,主要让学生来回答这些细节与主题有什么联系,反映出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师只做适当的指导。
归纳:正因为有这个主题的存在,人物的性格都要服务于这一个中心。
而是不是他所有的性格都可以服务于这个中心呢?不是的。
因此,作者只选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性格来写,选取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那一部分性格来写。
这也是我们作文中要学习的一个重点之一。
撇开作文不说,就这一部分的性格也都可以让我们来过渡:这些性格只是他们众多性格当中的一个方面,为什么其他的方方面面的性格都不写,而只写这个性格呢?因为要围绕文章的主题,要让人物的性格服务于主题。
但是就这一部分的性格,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感受。
现在,我们不妨把这种感受说出来,在你们每个四人小组中谈谈:你在这些人物中,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5、讨论:你在这些人物中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师注意:尽量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在适当时候,由老师或学生提出反驳,看其是否能站得住脚,能否坚持住观点。
散步教案一等奖
![散步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ca3c350c81c758f5f71f67ca.png)
The gentleman looks behind the people, and the villain looks behind the peopl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散步教案一等奖《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
你知道一等奖的散步教案是怎样的吗?下面是整理的散步教案一等奖,欢迎浏览。
散步教案一等奖【1】创意说明:语文课标指出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本课重在品读__,美点寻踪,对学生进行审美阅读的启蒙。
课中活动:一读,二背,三写(说)教学目标:体味__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培养对生活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听韩红的歌曲《天亮了》,以听音乐带入课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有那些感悟,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师:谁来说一下,这首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它讲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故事。
父母带孩子去索道游玩,不幸缆绳折断,发生了危险。
生:就在下坠的刹那间,父母用自己的肩膀托起孩子生命之躯,唱响了一首生命的爱的颂歌。
韩红根据这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创作了这首《天亮了》,并抚养了这个孩子——潘子灝。
师:歌曲是用旋律来表达感情,散文是靠文字来表达感情。
《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体会语言文字中渗透着的浓浓的深情。
二、分层次审美阅读(一)第一层次:从课文构思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
层次推进之美师:找出使你感动的句段读后评析,__层次推进之美体现在何处?生1:第一段点题,总写散步,交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
生2:缘由(2、3段),写母亲。
生3 :过渡(4段)写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写景很有诗意。
生4:入题(5段)“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生5:波澜(6段)写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着重写“我”,祖孙一笔带过。
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5篇)
![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79ab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6.png)
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5篇)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5篇)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从而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人才。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篇1)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2、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b:过程与方法1、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反复诵读,领会主旨。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散文,提高审美情趣。
c: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深沉的亲情美,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
教学难点:领会表现至善至美的亲情美的主题以及语言文字之美、情感意境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导学步骤:一、情境导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
哪位同学能联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说感受)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温馨的爱,像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
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莫怀戚的《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作者)二、自习质疑1、回顾学过的《错过》,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德高望重,心中装满美好情愫的季羡林先生因为燕园中的古藤萝被毁,写下了对灵魂颟顸之人强烈不满的《幽径悲剧》。
宗璞先生没有因为紫藤萝花架的一时被毁而心中惆怅,反而在紫藤萝花瀑前憬悟到生命的永恒。
诵读、咀嚼这些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字,我们能否感受到存活的斑斓多味?如果想要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我们应该学会观察、思考和驾驭生活,不贻误生活赐给我们的每一次良机。
2、收集有关作者资料,简介作者。
散步教案一等奖
![散步教案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392c978476c66137ef06196f.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获奖教案【导语】人类的爱无需豪言壮语,它就在一举一动的平凡的言行之间,父亲为儿子撑伞,儿子背起老母亲,父母无私付出,儿女真诚回报。
即使它再平凡再细小,这份爱,也足以让全世界为之感动。
它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准备了以下获奖教案,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味其中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承担责任的情感。
(教材分析:《散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感悟亲情美。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象征意义(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法: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
教师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扩大教学的容量,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学法: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圈点勾画,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散步》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散步》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2ffc3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e.png)
《散步》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散步》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步》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步》教学设计(散步教学设计一等奖ppt)1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
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1美??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注意:如有难度,可这样启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②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线条。
指名回答。
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
边答边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
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
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
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
散步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
![散步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9e9ef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1.png)
散步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散步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散步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篇1设计意图:《小蛇散步》是一个橙色的绘本故事,翻开书中的任何一页,我们都能看到一抹鲜艳的橙黄色,绘本《小蛇散步》情节有趣精彩而且不乏惊奇和幽默,我希望通过故事的学习,让孩子在饱揽绘本的色彩之美外,感受理解小蛇“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精神。
活动目标:1、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2、通过猜测,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3、学习用简短话语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习短句:一个接一个。
活动准备:小书《小蛇散步》,故事PPT,小图片(小蛇、蚂蚁、老鼠、狮子、狗……)磁铁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了解小蛇特征。
提问:你见过蛇吗?他长得什么样子?他生活在哪里?蛇是怎样走的?(模仿动作)二、观看PPT,参与式阅读,了解故事内容。
我们一起欣赏一个故事,故事名字叫《小蛇散步》,请小朋友看大屏幕。
图1:教师讲述: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
下了很长时间的雨,终于停了,小蛇要出去散步了。
图2:教师提问:小蛇爬着爬着发生了什么事?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看一看。
小结:小蛇出去散步,路上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水坑,猜猜看,小蛇会是想办法过去呢?还是会绕着过去?谁能帮他想想办法?你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看一看。
图3:教师讲述:它先把脑袋伸过去?弓起身体就像什么?小蛇说:这点小事,难不倒我。
只要这样……正在这时远方传来一个声音,谁来了?它是怎么说的?它说能从你背上爬过去吗?看看小蛇是什么样的表情?会同意让小蚂蚁过去吗?图4:教师提问:猜猜还有谁需要小蛇的帮助?它们是怎样过去的?你看它们是一个接一个过去的。
图5:教师提问:小蛇帮助了小动物们。
小动物们会怎么样呢?小蛇帮助了朋友心里感觉怎么样?小蛇会说什么呢??小蛇说“能帮助你们,我就很快乐。
”接着小蛇说“还有没有人想过去呢?远处又传来了声音,这时又有人要过大水坑,是谁呢?图6:教师提问:“汪汪汪请让我也过去吧,是谁啊?原来是大狗。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共十篇)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共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5e9ca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e.png)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共十篇)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散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把握课文主旨。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3、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4、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教学用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整体感知,分析人物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我们的父母用坚实的臂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
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变老,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1、《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
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嫩(nan )芽霎(shà)时水波粼粼(lín )分歧(qí)熬(áo )拆(chāi )散散步(sàn) 散(sǎn )文你就背(bēi) )着我我背(bai )上的(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熬分歧各得其所忍受,艰苦支持;意见不一致;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快速抢答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下列问题: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散步的地点是哪?散步的季节是?散步的过程发生了什么?用一个词来回答,结果怎样?(一家三代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我”,母亲、儿子、妻子。
田野。
初春。
分歧。
母亲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走小路,小路有趣;走大路)2、理清本文情节: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⑤→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
![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a63ad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f.png)
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优秀一等奖课文散步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数”这个多音字。
2、熟读课文,了解春风带给大自然的变化,了解春天的特点,抒发自己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重点:识记11个要求会认的字。
指导学生对要求会写的8个字形书写。
其中“步”字容易多点,指导时要特殊强调;“带”字上面共有三竖,学生易错。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今天我们就要和春风一起,去看看春天的美景。
请学生一起读课题。
3、走吧,我们出发。
二、播放课件:春天的美景。
请同学说说刚刚看到的春天什么样?春天有哪些特点?三、学生练习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拼读生字。
2、练习朗读课文,弄清每一个生字在文中的位置,并结合*内容弄清每个生字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
特殊指导“步、带、梢”。
五、指导学生弄清“数”的两个读音及其区分方法。
六、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上学片。
2、读词语卡片:外套、淡水、脱口而出、皮带、兰花、散步、格格不入、心中有数。
七、再次练读课文,争取做到流利地朗读下来。
八、布置作业。
1、练习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词卡,学生认读。
2、和春风一起散步,你们都看到什么了?二、朗读课文,并逐段来学习。
1、春风来了,你怎么知道的?他在对我们说什么?2、那我们就和春风一起去散步吧。
不过可别忘了,要一边走一边看。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哪些事物在发生着变化?(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整理板书)板书春风呼唤我脱掉(棉衣、棉帽、手套)小草变绿二月兰浅紫色白杨树睁着眼喜鹊筑巢孩子放风筝风筝飞向蓝天三、结合板书,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抓准春天的特点,感受奏的美。
四、春天这样美,让我们读出对奏的喜爱和赞美。
指导学生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借鉴,选取一角度,学写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
德育目标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是美点大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文章写得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章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必然会遇到困难障碍,因此必要的讲解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3.品读法。
课文是美的载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探寻美的过程。
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品评,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即可。
教学准备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课文主旨;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包括对一些或用词生动、或句式精美、或辞格丰富、或描写细腻、或情感丰厚、或意蕴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读课文,学习说话,表现自己生活中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播放《白发亲娘》歌曲,学生边听歌,边欣赏画面。
听毕,教师深情吟咏: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
我们爱妈妈!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饥饿的时候,妈妈是美食;困难中,妈妈是手杖;黑暗中,妈妈是烛光;幸福中,妈妈是微笑。
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妈妈衰老了,我们该如何回报妈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对衰老生命的呵护。
(板书文题)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新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掌握音、义。
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词语积累情况。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汉字注音。
fēn qí()xìn fú()chāi sàn()霎()时水波粼粼()嫩()芽熬()过(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各得其所不知所措委屈教师选两位同学回答。
明确:(1)分歧信服拆散shàlín nènáo(2)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语调、重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选一个同学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注:“/”表示大停顿,“∥”表示小的停顿,“///”表示更小的停顿。
“• ”表示重读)3.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体味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三、请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绍课文内容1.先请几位同学依自己的理解介绍文中的人物。
允许有不同的表述,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方式:(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2)祖孙三代人;(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4)老年人、中年人、少年;(5)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
教师在同学表述的基础上,板书: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
2.师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爱是桥梁,爱是纽带;(3)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4)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5)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6)互相爱护、尊重、体贴的一家人;(7)幸福家庭;等等。
教师顺势出示板书:四、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给人强烈的美感或强大的震撼力或思想教益等方面的内容,集体交流阅读心得,教师酌情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1.教师指导学生可从用词生动、句式精美、辞格丰富、描写细腻、情感丰厚、意蕴深刻、角度独特、手法别致等方面去思考,去探寻。
学会圈点、摘录及批注。
2.学生自由阅读,对课文进行“美”点追寻。
教师巡视,掌握大概情况。
如:有的集中在对文章语言的赏析方面;有的聚焦于文章的选材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有的着眼于文章写景的两个段落的分析等等。
3.教师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集体交流,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
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起他们注意,激发他们深入探究。
赏析文章“语言美”,可能会有如下一些问题:(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提问:这四个人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明确:不能。
可从再现生活和体现儿子对母亲的匠心独运的爱这两个角度思考。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提问:去掉“熬”好不好?为什么?明确:不好,从母亲的现状(思想压力和身体状况)角度考虑,“熬”字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的意思。
(3)后来发生了分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提问:“分歧”“责任”用在这里,有大词小用之嫌,你有什么看法?明确:写小事用大词,显然是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
(4)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提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
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5)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
提问: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吗?明确:句式整齐、对称,有一种独特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慈母孝子之间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
类似的句子还有七句,此处省略。
这种对称的句子为文章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这样写既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关于文章选材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可能会有如下问题出现:(1)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
明确:文章选取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内涵丰富的一个镜头——散步,加以渲染,展示人间真情,表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小见大,很有艺术性。
当然,也可以说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鼓励创意。
如有的同学以“责任”“三代人”“路在延伸”“背(bēi)”为标题,教师应当肯定。
(2)“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简单,作者却写得饶有兴味,发人深思,奥妙在哪里?明确:本文作者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
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了一家三代人温和、谦让、体贴的浓浓的亲情。
(3)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提问:这一“前”一“后”,一“叫”一“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动人情景?明确:写出了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动人情景。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提问:“我”为什么要委屈儿子,“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明确:“我”“走大路”的原因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孝敬;母亲改变主意,顺从孙子,是对孙子的怜爱。
这段话表现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骨肉亲情,从中看出“我”处事的原则是“孝”。
关于文中两个写景的段落,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写景笔墨简省,有神韵,教师可适当引申:第四段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
第七段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的珍爱。
两处景物,看似简短,实则蕴含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春天来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是该抖抖精神,抖去冬日的慵懒;也得活动活动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新的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五、悟读课文,设置情境,练习说话假如,当你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爸爸、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为一件事有了分歧,后来分歧得到了圆满解决。
请仿照课文相关情节,学说一段话,要注意刻画家庭成员,如神态、语言、心理等。
选几位在班上交流。
六、课堂小结莫怀戚先生犹如一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家庭生活平凡的一个镜头——散步,写出了一家三代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
语言优美凝练、细节动人,景物描写富含意蕴,值得借鉴。
是的,亲情是美好的,它像美酒一般的醇香醉人,像橄榄一般的有滋有味。
我们在成长中解读亲情,我们在成熟中品味亲情,传递亲情。
七、布置作业1.仿照句式,再写一句。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2.阅读课本P127林文煌的《三代》,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明理由。
活动与探究1.写作活动设计(1)少年的时间,许多是在家里度过的,对家庭生活最熟悉,感受最深。
《散步》就是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读起来使人感到亲切有趣,容易触发联想,从而产生写作欲望,请通过生活细节来展现你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
(2)本文写景饶有诗意,也有深意,试选择你熟悉的并有所感的一景,也作这样的描述,注意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感情。
(100字左右)2.关于组织以“拥抱亲情、感悟亲情”为主题的故事演讲会的设想现代家庭中,我们无不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
有些过于平淡,你忽视了;有些比较常见,你没在意。
请从记忆的沙滩上捡拾这些漂亮的贝壳吧,那就是你闪光的童年。
以此为话题,组织一次以“拥抱亲情,感悟亲情”为主题的故事演讲会。
3.星期天,给同学们布置一次特殊的家庭作业,给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给他们一次成长的机会,在实践中,让他们感悟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