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十三章知识总结及练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点和练习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点和练习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一)姓名: 班别:第十三章:内能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二、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三、内能1、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单位:焦耳(J)。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3、热量(1)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

(2)热量单位:焦耳(J)。

四、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c表示比热容。

2、比热容的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吸热本领不同的性质。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十四章知识点整理及测试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十四章知识点整理及测试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及测试题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比如说空气),可以忽略。

(一般情况下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于液体的大雨分子的。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测试题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②。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间扩散的最快,间扩散的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扩散越。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①假设分子间处于平衡状态时距离等于r0,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合力为。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但增大得更快,斥力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但减小得更快,引力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归纳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归纳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含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例子气体扩散现象例子:(1)打开一瓶香水,很快会闻到香味;(2)走进花园,很远就闻到花香;(3)如右图,抽出玻璃板后,装空气的瓶子颜色变深,装二氧化氮的瓶子颜色变浅液体扩散现象例子:(1)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2)在清水中滴一滴墨水,墨水会自动散开(3)开水中放一块糖,过一会整杯水都会变甜固体扩散现象例子:(1)铅块和金块紧挨在一起五年后,彼此扩散1毫米(2)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3)黑板上的子长久不檫就很难檫干净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分子间存在间隙(典型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4、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分子热运动的含义: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二、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例子:(1)两个底部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2)固体很难被拉伸。

(3)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大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例子: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

(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3、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第2节内能注意:内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一、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如:如同一铁块,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0℃的冰没有内能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的冰没有热量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答案:CA.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0℃的冰有内能,故A错误;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有甲、乙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等的金属球,先将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Δt。

然后,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Δt,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大小的关系是()A.c甲>c水B.c甲=c乙C.c甲>c乙D.c甲<c乙答案:D先后将甲乙两球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降低的温度相同,水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Q 吸=Q放不计热损失,甲乙两球吸收的热量相同,而乙球比甲球少升高了Δt,即乙球的末温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球升高的温度少,所以乙球的比热容大,即c 甲<c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A.液体A的比热容大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C.液体B的比热容大D.无法比较答案:C根据Q吸=cmΔt可知,质量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较少,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

根据题意,两种液体质量相等,使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两分钟,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图像中可以看出,A液体温度升高的较多,液体B的较少,所以液体A的比热容较小,B的比热容较大。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知识点一、复习内容1、弹力⑴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特性叫做弹性。

⑵塑性:物体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⑶弹力是物理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⑷常说的拉力、压力和支持力过都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实际上是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⑸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间相互接触。

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⑴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⑵使用方法:①“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②“调”:调零;③“读”:读数=挂钩受力。

⑵注意事项:①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没有指在零刻度线,要进行调节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③使用前,要轻轻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以免指针被外壳卡住。

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表面垂直.⑶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3、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受力物体是地球上或周围的物体。

⑵重力的大小①结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②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①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②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③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4、摩擦力:⑴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必背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微观的,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单位: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特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永不为零。

二、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因为不同材料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热运动特性可能不同。

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例如,同质量的水和冰在相同温度下,内能不同。

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关系: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等因素有关;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质量等因素有关。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但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具有内能的物体也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四、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这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五、热量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变化量,不能说物体 “具有”或 “含有”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单位: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但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增加),内能减少也不一定放出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减少)。

六、分子热运动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13 内能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1、物质的结构(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得分子、原子构成的。

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隙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固体扩散实验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它们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2)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速度可知,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3)分子的热运动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

不能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方法技巧:分子间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特点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像这样的方法叫类比法。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现象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固体很难被拉断;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3kg和2kg的水,并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容器中的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的B.甲、乙两容器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容器中的水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D.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3答案:DA.容器中的水从加热器上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水的内能的,故A错误;B.由图丙可知,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乙的加热时间为3min,此时乙容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乙吸=cm2Δt=4.2×103J/(kg•℃)×2kg×(40℃-20℃)=1.68×105J则乙容器中的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ΔQ乙吸=13×Q乙吸=13×1.68×105J=5.6×104J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甲的加热时间为2min,此时甲容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甲吸=cm1Δt=4.2×103J/(kg•℃)×3kg×(40℃-20℃)=2.52×105J则甲容器中的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为ΔQ甲吸=12×Q甲吸=12×2.52×105J=1.26×105J因不计热损失,则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等于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可知甲容器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大于乙容器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故B错误;C.由B中可得,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之比为Q甲放∶Q乙放=ΔQ甲吸∶ΔQ乙吸=1.26×105J∶5.6×104J=9∶4因不计热损失,则相同时间内,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之比为9∶4,由Δt=Q吸cm可得,甲、乙两容器中的水升高的温度之比为Δt甲Δt乙=Q甲放cm1Q乙放cm2=Q甲放m2Q乙放m1=94×2kg3kg=32故C错误;D.因甲、乙两容器中的水的初温相同,故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时,两容器中的水的温度变化量相同,由Q吸=cmΔt可得,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所需热量之比为Q甲吸Q乙吸=cm1Δtcm2Δt=m1m2=3kg2kg=32由t=Q吸ΔQ吸可得,所用时间之比为t甲t乙=Q甲吸ΔQ甲吸Q乙吸ΔQ乙吸=Q甲吸Q乙吸×ΔQ乙吸ΔQ甲吸=32×49=23故D正确。

第十三章+内能章末总结与复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章末总结与复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B.汤锅上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
4.(2023·黑龙江)以下关于同一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热传递
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粽子的内能,煮熟后,
引力
糯米粒儿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考点1 分子热运动
1.(2023·南通)端午时节,人们佩戴装有中药材的香囊,我们能闻到淡
淡的药香,说明( C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间有空隙
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8.(2023·牡丹江)小明家的热水器装有50 kg水,将水由20 ℃加热到
. ×
60 ℃,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小明用去一部分水,热水器中水
不变
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
是利用水的( C )
A.密度较大
B.沸点较高
C.比热容大
D.流动性好
7.(多选)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D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103J/ kg⋅℃

4.2
干泥土
0.84
煤油、冰
2.1

0.39
砂石
0.92

0.88
A.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及相应题型总结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及相应题型总结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1.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1)分子很小,其直径约为10-10m,不借助仪器,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可用电子显微镜进行分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均无法分辨。

(2)通常以纳米(nm)为单位度量分子,1nm=10-9m二、分子热运动实验一:将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

现抽掉中间的玻璃片,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二:在量筒中盛有一半清水,用细管往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水溶液,静置几天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三:将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五年后将他们切开,看到了什么现象?1.扩散: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会发生扩散。

注:(1)扩散发生的条件:不同物质、相互接触。

同一种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不属于扩散,如冷水和热水的相互接触。

(2)扩散现象直接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接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注:用肉眼可直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也不属于扩散现象。

如尘土飞扬、沙尘暴、雪花飞舞、树叶飘落等。

3.扩散现象实例:(1)气体:厨房炒菜的香味;毒气泄漏;花香四溢(2)液体:将盐放入水中,整杯水都变咸了;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红。

(3)固体: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变黑;将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上都可以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例1、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或液体间发生B、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扩散需要加热、搅拌才能进行D、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例2、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 (填“>、<或=”)V1+V2,这一现象表明液体分子间有间隙。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精讲+练习(word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精讲+练习(word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精讲+练习(word版) 第十三章内能第1 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深度解析1、常见的物质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组成。

解析:分子大小为:10-10m;尘埃、雾霾、烟雾、病毒、细胞等不属于分子。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 , 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解析:扩散现象:①气体(香味、空气与二氧化氮)②液体(墨水与水融合、水与硫酸铜融合)③固体(铅块与金块、煤炭堆积的墙角变黑)③扩散现象研究的是分子。

3、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间有间隙。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原因、原理)。

解析: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少(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力;分子间距越小,作用力越强;分子间距大,作用力越小,气体分子间距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忽略不计。

解析:①拉伸物体时表现为引力(也存在斥力);压缩物体时表现为斥力(也存在引力)。

② 2 块铅柱接触面打磨光滑融合一起,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液体难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③“破镜”难“重圆”、空气容易被压缩的原因:分子间距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太小。

金题运用1.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B.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D.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2.下列现象中 , 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C )A. 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 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 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D. 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3.“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D )A. 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 玻璃表面太光滑C. 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 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4.下列现象中 , 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 B )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B. 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C. 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D. 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5.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 )A. 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B.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 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D. 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有斥力7.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C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小结与复习作业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小结与复习作业
返回
热点一 分子动理论
3.(2020-2021·广州第七中学月考)对下列四幅图片的解 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集气瓶中应该装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 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 B.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 明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剧烈
返回
热点一 分子动理论
3.(2020-2021·广州第七中学月考)对下列四幅图片的解 释不正确的是( D ) C.丙图中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 码,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丁图中在注射器里装入一些空气,用手可以推动活 塞将空气压缩,说明 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
返回
教材知识整合
4.做功改变内能: 实验中迅速压手柄,硝化棉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活塞对 气体___做__功___,使空气的内能__增__大____,温度__升__高____ 实验中塞子跳起时,瓶口出现白雾,表明气体膨胀对外 __做__功____,内能___减__小___,温度_降__低_____
返回
返回
教材知识整合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做功
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
生活中的实例
由滑梯上滑下,搓手取暖
臀部会有灼热 感
钻木取火
返回
教材知识整合
(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做功
内能转换为机 械能
生活中的实例
烧水时茶壶盖被顶起
返回
教材知识整合
(2)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 能量的转移
生活中的实例
哈气使手暖和 烧水时水温升 棉被晒得暖乎
①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__加__热__时__间__的___长__短__, 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加热时间越长,吸热能力越强)
返回
教材知识整合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1)像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2.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对物体内能的理解①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是个别分子或少数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因此,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也就是说,内能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一种能量。

③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的内能的具体数值。

④物体的内能可以发生改变,当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表现方式有温度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

(4)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①一个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②当物体的状态改变时,尽管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也会改变。

如晶体在熔化时,分子动能不变,但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变大,物体内能增大;晶体在凝固时,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变小,物体内能减小。

(5)影响内能的因素①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②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

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③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十四章知识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十四章知识总结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1、物体带电:物体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正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

(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10、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14、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

1A=103mA=106uA。

15、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6、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A;②0~3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A。

17、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19、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KV=103V;1V=103mV=106uV。

20、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21、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V;②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V。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热运动1. 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 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例子:闻到花香、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变黑等。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3.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表现为引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二、内能1. 内能的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 影响内能的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物体的内能还与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

3.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如摩擦生热、压缩气体等。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等。

-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条件:存在温度差。

-方向: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结果: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三、比热容1. 比热容的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 c 表示。

-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2.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例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³J/(kg·℃),表示质量为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³J。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以下有关燃油汽车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燃油车的发动机效率可以达到100%B.汽车行驶过程中对地的压强比静止时的压强大C.汽车行驶过程中燃油会减少,热值也会随之减小D.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答案:DA.燃油车的发动机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机械间的摩擦而产生额外功,因此燃油车的发动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A错误;B.汽车静止时,对地面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汽车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所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小,而受力面积相同,由p=F可知汽车静止时对地面压强大,故B错误;S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无关,因此汽车行驶过程中虽然燃油会减少,但热值不变,故C错误;D.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因此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故D正确。

故选D。

2、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

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

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A薄膜被挤压没有破裂,是因为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答案:BA.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是温度,故A错误;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变大,故B正确;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主要通过做功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故C错误;D.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可以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十三章知识总结及练习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十三章知识总结及练习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 章末小结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 章末小结

重点二 内能
4.关于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温度为 0 ℃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 C.内能相等的物体,其温度也相同 D.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章末小结
本章重点 回顾
5.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C)
A.钻木取火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本章重点 回顾
9.如下图1所示是“比较不同物体的吸热情况”
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
两种液体A和B,将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
在两种液体中,同时加热.用停表测出液体加热
到相同温度时所用的时间.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实
验数据.
章末小结
本章重点 回顾
液体 质量/g 初温/ 加热时间/s 末温

0.88×103
煤油、水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 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钢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 取的热量多
章末小结
章末小结
本章重点 回顾
2.“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下图 是制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 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
这是因为( D )
A.分子间有引力 B.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章末小结
本章重点 回顾
3.下图是一组实验,视察实验完成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c=Q吸m(t-t0)m=Q吸c(t-t0)t=Q吸c m+t0t0=t- Q吸 c m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c=Q放m(t0-t)m=Q放c(t0-t)t0=Q放c m+tt=t0- Q放 c m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c=Qm△t m=Qc△t△t=Qc m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3x3分=39分)1、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划火柴时,火柴燃烧C.柏油马路被太阳晒热 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2、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的底部,当快速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的空气骤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A.做功可以升高物体的温度 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做功一定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D.做工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3、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B. 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C. 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4.、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A.具有机械能B. 具有内能C. 没有内能D.无法判断5、一桶煤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煤油()A、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不变C、比热是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6、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A、两决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B、用太阳灶烧水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D、水蒸汽推动活塞做功7、下列中,分子之间作用力最大的是( )A、气体B、液体C、固体D、一样大8、从能转化的观点来看,摩擦生热的现象是( )A、内能转化为动能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机械能转化为内能9、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 )A.分子之间距离很大B.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10、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B. 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C.一个物体温度变化,内能也变化D. 0℃冰不具有内能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B.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12、与物体的内能有关的因素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B.物体的高度C.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D.物体的温度13、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A.热传递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C.摩擦生热D.今天天气很热二、填空题(23x1分=23分)1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越。

16、和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_______的。

冬天为了取暖,可以双手不停地搓擦,也可以向手上呵气,前者是靠改变手的内能,后者是靠改变手的内能。

17、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变”“增大”或“减小”)18、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暴晒,将通过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填“减小”或“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暴晒。

19、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现象,说明20、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

但其实质不同,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21、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那么Q吸= 、Q放=。

22、C水=4.2×103J/(㎏·℃)的物理意义。

23、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

这一事例说明气体分子在_三、探究创新(10x2分=20分)24、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的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烧杯液体质量/g 初温/℃末温/℃时间/mina 水160 16 36 4b 水80 16 36 2C 煤油160 16 36 2d 煤油160 16 26 1(1)比较a、b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2)比较c、d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3)比较a、c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4)结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25、(2011•柳州)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 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水60 20 6 45食用油60 20 6 68(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四、简答题(5分)2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沙漠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请你简要地回答产生这种气候的原因?五、计算题(7分+6分=13分)27、质量为1㎏的铁锅中放有2㎏的水,要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

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分)(2)铁锅和水一共要吸收多少热量?(4分)28、呼和浩特市某中学为学生提供开水,用电热器将200㎏的水从17℃加热至97℃,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则:(1)电热器内的水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2分)(2)电热器内的水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4分)2016年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B5.B6.D7.C8.D9.D 10.D 11.D 12.D 13.D 二.填空题14. 势能内能15. 剧烈,大16 . 做功,热传递,等效,做功,热传递17. 增大;增大18. 热传递;增加19. 扩散;分子做无规则运动20. 热传递;做功;热传递;做功21. Q吸=Cm(t-t0)Q放=Cm(t0-t)22.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23. 不停地运动三.实验题24. (1)质量(2)温度变化量(3)物质的种类(4)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物质的种类25.(1)相同,高(2)大于(3)水四、简答题五.计算题27. 解:(1)水吸收的热量:Q水=c水m水△t=4.2×103J/(kg?℃)×2kg×(80℃-20℃)=5.04×105J;它们吸收的总热量:Q=Q水+Q铁=5.04×105J+2.76×104J=5.316×105J28、解:(1)在烧水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水需要吸收热量;(2)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Q水=c水m水△t=4.2×103J/(kg•°C)×200kg×(97°C-17°C)=6.72×107J,答:(1)电热器内的水是吸收热量;(2)电热器内的水在这一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6.72×107J.客房部员工培训一、客房部的重要性1.客房是酒店的基本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